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簡單介紹皇冠梨樹苗如何管理
擴展閱讀
天津焦桐古箏價位有哪些 2025-05-20 14:41:53
上海怎麼修補水貂裂口 2025-05-20 14:40:08

廈門簡單介紹皇冠梨樹苗如何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7-25 18:43:01

A. 怎樣種梨子樹

一、栽培技術要點
1.改進基礎設施,改良土壤條件
植前准備栽前深耕翻土,秋冬平整地面,清除樹根和雜草,然後挖直徑1m、深0.8m的栽植穴,並將熟化表土填入穴底,厚25cm,穴施無害化處理畜肥30kg、鈣鎂磷肥1kg,以肥土1∶1比例拌勻施入。種植穴上面覆蓋熟化表土或肥沃客土,作成龜背形待植。
栽植時間:梨樹栽植一般在自然休眠後至春芽萌動前均可栽種,以落葉後至春節前栽植時機最佳,有利提高梨苗成活率和枝葉生長。
果苗質量:梨苗要品種純正,根系發達,須根多,樹干粗壯,根頸粗0.8cm,整形帶內有4~5個飽滿芽,苗高100cm,無檢疫性病蟲害。
果苗處理:栽前將梨苗主根剪去1~2cm。尤其是損傷的斷根要剪除,然後解除嫁接薄膜,再用紅泥漿醮根,泥漿拌有50%多菌靈500倍液和20%植物生長調節制1000倍液,有利於促發新根提高成活率。
栽培方法:栽培時先在定植穴中挖1小孔,將苗根均勻展於穴中,再覆土。覆土一半時,將苗輕輕往上提,使根系與土密切接觸,再邊填土,邊踏實,栽培的深度以根頸略高於地表為妥。梨栽後用15%清水糞點根,然後根際覆蓋1平方米地膜,有利保墒成活。當年10月去膜,樹盤覆土5~10cm,不使根系露出地表。
2.深耕擴穴,合理施肥
(1)擴穴,施基肥:從改良土壤入手,肥土是果樹優質豐產的關鍵,試驗地栽後2~3年株間擴穴,每年挖深溝施肥,溝寬1m,深0.5m,年株施無害化肥處理的腐熟畜肥35kg,過磷酸鈣0.5kg,4~6年生梨樹行間擴穴,溝寬0.8m,溝深0.5m,施肥溝挖通全行,年株施無害化處理欄肥50kg,過磷酸鈣1kg。以後每年施基肥在株行間輪番開溝深施,也可以全園散施,結合開地翻入土中。
(2)科學施肥:基肥施用應在8月底、9月初施入,最遲在10月上旬。6年以後的梨樹按產出比施肥。基肥的施用量佔全年用肥的70%,最好條溝施肥。
追肥要看樹勢、花量使用,如花前肥,若基肥足,可不用催芽肥。若花量多,樹勢衰弱,基肥又不足,應適當加施氮肥,時間應在2月上旬,可株施復合肥0.5kg,也要與土拌後施。滿足開花、結果和新梢生長營養的需要。
施用壯果肥要狠,但施用量要依留果量和樹勢定,應使用磷、鉀肥為主。株施硫酸鉀和過磷酸鈣各0.5kg,或復合肥1kg,促使果實壯大,新梢花芽分化,延長梨樹綠葉期。施肥時間應在新梢生長停止後,果實開始膨大即6月中、下旬施入。為提高果實品質,采前1個月停止使用氮肥。
根外追肥全生育期都要應用,它能及時補充肥料矯正缺素,提高葉片功能,按不同情況,補給不同的微生物液肥或微量元素、中量元素。可結合噴葯施,或單獨施。
采後肥果實採收後,樹體衰弱,要治蟲為主,保葉面積,結合根外追肥,恢復樹勢。
3.整形修剪,培養樹體,改善樹冠結構
梨萌芽率高,極性強,成枝力弱,枝條直立,樹冠不開張,通過合理的整形修剪,造成豐產型群體結構,是確保梨樹早結果、豐產和優質大果的關鍵措施。
(1)整形、定桿:樹形疏散分層形,樹高控制在2.5m,有利於操作。梨栽植時,即60cm處定桿,剪口芽不要留飽滿的,而整形帶3~4芽要飽滿,避免獨干生長。當獨桿生長趨勢明顯,待剪口芽梢長20cm以上時,應及時摘心,促發分枝,改變獨桿生長面貌,有利於冬季整形培養樹冠骨架。如果苗素質差,苗細弱,秋梢多,達不到定桿高度,芽眼不飽滿,宜短截留2~3芽,次年再定桿。
(2)骨桿枝培育:培養樹體骨架,配備生長均衡的枝組,促使枝葉增長和擴大樹冠,修剪以短截為主,促生健壯分枝,弱枝長放增強生長勢。
三大主枝培育:栽植當年,7月將幼苗發出的枝條,以45°拉開,待冬季修剪時,選擇角度適宜,發育健壯,生長勢一致的枝條適當重剪,主桿頂端抽生的新梢留10~15cm短截。第2年選擇第1層主枝,選分布均勻3個生長枝作主枝,方位角120°,在正芽處短截2/3~1/2,用拉撐方法開張基角45°,中心主枝50cm短截,其他生長枝留5cm短截,翌年生長期用摘心和扭稍芽方、法緩和生長勢,使其成為輔養枝。如當年沒有足夠的生長枝作主枝,中心主枝延長頭50cm重短截,促發強枝。翌年繼續選留主枝,第1層主枝最好是3個。第3年用上控下放的方法,培養好第1層主枝。第1層主枝上抽生的2級枝,作為行間枝拉縛,中心主枝彎曲換頭,延長頭50~60cm處短截。幹上的密枝,生長中庸的,可緩放不動,生長勢過強的適當短截,促其分生枝條,充實內膛。第4年在培養第1層主枝的基礎上,進行株間拉縛。第1層主枝用疏散長放、回縮等方法培養各類大、小結果枝組,中心主枝繼續去強留弱,彎曲換頭,上中長枝摘心,剪梢芽方法控制中心主枝。第5年上控下放,去強留弱,彎曲換頭,繼續控制中心主枝和樹冠的高度,加強第1層主枝生長,培養結果枝。經以上5年的整形,培養成樹高2.5m,厚2~3m的樹牆,樹牆間留有一線光路的豐產型群體。
冬、夏剪:①冬季主枝下部的枝條,生長中庸的可不剪或輕剪,作輔養枝利於早結果;生長過旺的拉大角度,緩和樹勢,過密的應從基部疏除。新培養的枝條,如角度不開張,採取拉的方法使其開張。主枝選留的側枝,要求平側。梨結果以後,側枝迅速下垂,又無適當的平側枝可利用,剪口芽應保上芽,要盡量多留長放,促其結果。競爭枝要加以控制,輔養枝適當回縮或拉枝,控制過旺的長勢,有利於座果。已結果的枝條,按需決定回縮、長放。若促其發枝,培養結果枝,採取回縮。若結果部位外移,應予回縮或疏掉。此外,生產中若發現中心主枝過密、過高,應在樹高2.5m時落頭。
②南方果樹年生長量大,因此在冬剪外,需重視夏季修剪。為培養樹體,幼年樹應採用撐拉,令骨幹枝的開張角度達到70°~80°,輔養枝拉成水平面。影響光照的直立枝,主枝上徒長枝,要拉倒或疏除,確保內膛空間。盛果期的果樹,樹體高大,枝間交叉,要控制樹的高度,讓枝條向外圍延伸。影響光照及行間作業的枝條,應予回縮。背上的直立枝、競爭枝和斜生枝,要在初夏時控制,或在基部未木質化時,及時進行扭稍或拉倒,利用廢枝形成花芽。
二、疏芽、疏花和疏果
合理的留果量,是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也是提高品質增大果形,保持樹體優質、豐產、穩產關鍵措施。因此我們在抓好上述措施的同時,也重視「疏芽、疏花和疏果」工作。
1.疏芽
為減少樹體養分的消耗,利於多結果,結大果,結合冬剪,疏除過多的結果枝和過多的花芽。按葉花芽1∶1要求,將中、長果枝的頂花花芽短截,短果枝群保留1~2個粗壯花芽,將多餘的花芽疏除,選留的花芽應盡量靠近骨幹枝,幼樹樹勢強旺花芽又不多,一般不必疏除。
2.疏花
早春疏花,要視樹體著果能量,施肥水平,看花果和天氣狀況合理進行。若花期未遇低溫陰雨,花量多,不易產生大果,應採取疏花措施。梨是傘房花序,疏花序簡單易行。從花序分離到初花期均可疏,骨幹枝20~30cm保留的花序中疏去弱花、密花和下花,注意保護好葉片,做到弱枝少留,壯枝多留,花量全樹分布均勻。在無大災害性天氣的情況下,一般黃花梨留量占總花芽量的25%、新世紀梨佔40%就能滿足優質豐產的要求。
3.疏果
疏果要求在花後半個月內,幼果細胞分裂已到終止期,此時疏果最為有利,可以有效地減少樹體養分的消耗,增加幼果養分的積累,促進果實的膨大,達到優質的目的,一般在4月底5月初疏果比較理想。
疏果應根據優質豐產的要求,以及樹勢長相和肥水現狀,預先定株產來定留果量,我們按黃花梨每千克留果4個,新世紀留果6個,然後按留果量增加5%。疏果時,要壯枝多留,弱枝少留,多果弱枝要早疏、狠疏。少果強樹,應晚疏輕疏,內膛弱枝多疏少留,外圍強枝多留少疏。
4.套袋
果實套袋是提高梨果外觀和品質的有效途徑。以往常用報紙袋,近年改用新型果袋(綠色果袋)後,果實色澤鮮艷一致,果面光滑,果形整齊美觀,深受消費者喜愛。
套袋應在疏果後立即進行,時間愈早愈好。套袋前噴殺菌劑和殺蟲劑,殺除果面附著的病菌蟲卵,噴葯後3~5d內完成,未套完袋的要再噴殺菌劑和殺蟲劑後再套。

B. 要種植黃花梨樹苗需要注意什麼

栽培技術
黃花梨樹,種後一般10年開花,三年開花的話,是提前進入生長了,
海口公園內的黃花梨樹
黃花梨得植上60年乃至上百年,才真正成材,不過三十年以上的樹材,也價值不菲了。
黃花梨木開花是難免的,只要氣候適合都會開花。如果不想它開花,可以到開花時間多澆水,施點氮肥,另外適當修枝,把強大的枝條留下,別的剪掉,枝條不要留多。因為大枝不容易開花,而且枝條少的話大枝養分充足,更不易開花。
扦插方法
扦插季節應選取在每年的3月份為宜,其他季節扦插成活率較低且成本高;扦插時間以傍晚為宜;扦插前,插穗先用1000倍液的百菌清葯液浸泡消毒5分鍾後,再用25010-6吲哚丁酸生根液浸泡插穗基部6個小時後,取出插穗不能倒插,扦插後經精心管理其生根率可達80%以上。其他生根扦插試驗後再確定使用其某一種濃度。否則,濃度過高會因其抑制插穗生根。如果購買生根劑困難或者沒有生根劑時,可用5%蔗糖溶液浸泡插穗下端,12個小時後再取出插條扦插,用這種方法處置插條也有較好的生根效果。
扦插時,先用比插條稍大的木棍在已消毒好的扦插床上或營養袋中打穴,扦插床上按8厘米×8厘米的株行距垂直打孔,深度為68厘米,與插穗入土的深度相等,然後將用葯物處理號的插穗插入孔中,穗條拔出土壤後土面上局部至少要保留2個以上芽眼,插後用手指或小木棍將插孔壓實,然後立即淋水定株。

扦插後管理
黃花梨穗條扦插後,要注意遮光與澆水,最好是搭建高位陰棚遮光。
海南黃花梨筆筒
穗條未生根前,應使用遮光率為85%遮陽網遮光。下雨天或溫度低時要加蓋薄膜防水或保溫。扦插後要注意加強管理,要定時噴水,堅持穗條表面濕潤,堅持陰棚內的相對濕度在80%左右,這樣有利於穗條生根。平時使用細嘴蓮蓬澆水桶或噴霧器澆水,管理中要注意控制好水分,水分過多,穗條容易爛皮,特別是下雨時要注意防水;水分過少,穗條容易失水乾枯,有利於生根。一般情況下,穗條從扦插到生根成苗的時間大約是25天。為了防止穗條感染病菌,每隔5天向穗條噴灑1000倍液的百菌清或多菌靈殺菌劑1次。穗條未生根前要注意定期用葯防治白螞蟻,防止白螞蟻啃吃穗條插在基質中的局部。待穗條生根後改用遮光率為60%遮陽網過渡遮光,穗條生根成苗後要注意及時選留主幹,摘除多餘的萌櫱、側枝和側芽,苗木生長正常後在揭開遮陽網並且逐漸讓苗木在全光照下生長。

C. 黃花梨樹怎麼種植,株距是多少

黃花梨樹一般在發芽前栽植,株行距可以選用3X4米(採用紡錘形整枝)或4X4米(採用開心行整枝),定干高度80厘米左右。需要配置1/8的授粉樹,才能正常結果。第一次澆水要透,7-10天後再澆一次,最好樹盤覆膜。其它技術請到網路搜索一下。

D. 黃花梨樹苗在北方怎麼養植

一、種植:選擇平地、向陽或半陽坡地、山腰以下採伐跡地造林和房前屋後栽植,植前按常規清雜,煉山,坡度超過20度的要開水平帶,挖寬深各40-50cm的坑,回填表土、肥土之後定植,植後踩實淋足定根水。株行距為3×3或×3×2m。
二、撫育管理:定植後應加強砍雜、除草、鬆土、擴坑、壅蔸、修枝工作,避免草荒、培育優良干形。幼樹每年結合撫育施復合肥100-200克/株,500-700倍液,以促進林木生長,使其早日郁閉。
病蟲害防治:苗期和幼樹若偶有黑痣(斑)病或炭疽病,用代森錳鋅或甲基托布津噴2-3次可防治;有瘤胸天牛等蟲害可搖樹使其落地加以捕殺,或用敵百蟲、辛硫磷等300-400倍液噴灑或針注入蟲孔後用黏泥封口殺之。

E. 請問黃花梨樹的培管

泛濫然姿w

F. 皇冠梨樹的修剪與管理

皇冠梨樹的修剪與管理:
一、主要樹形
從優質生產角度考慮,上世紀60、70年代的稀植大冠(主幹形或主幹疏層形)存在樹高冠大、光照不良和作業不便等缺點,不宜採用;株行距3米×4-5米的梨園可採用疏散分層形、「3+1」樹形、紡錘形等。
1、疏散分層形:或稱中冠疏散分層形,干高60-80厘米,樹高3米左右,全樹配備5-6個主枝,下層3個(或4個),上層兩個。第一層主枝一般配備3個側枝。第一側枝距主幹40厘米以上為宜,第二側枝與第一側枝相距40-50厘米,第三側枝與第二側枝對生,距離可增大到60厘米以上,但各側枝之間忌交叉重疊。第二層主枝一般只配備兩個側枝,第一側枝距主幹30-40厘米為宜,第二側枝與第一側枝距離可適度加大。兩層主枝之間的距離以1.2-1.6米為宜,且每個主枝與主幹的角度以60-70度為宜。
2、「3+1」樹形:是一種適宜密植的小冠樹形。干高60-70厘米,中心干明顯。在中心干距地面60-120厘米的范圍內,錯落著生3-4個小主枝,每個小主枝與中心乾的夾角70-80度,其上著生大型枝組2個(其餘為中小枝組)。中心乾的上部不再培養主枝,而是每隔20-30厘米配置一個較大的結果枝組,一般為6-7個。待大量結果、樹勢緩和後,落頭開心。該樹形具有整形容易、便於管理等特點,而且成形後樹冠內光照充足,有利於果實品質的提高。
3、紡錘形:干高50-70厘米,樹高3米左右,在中心干不配備主枝,而是直接培養10-14個「小主枝」(或稱「結果枝軸」),且不分層。每結果枝軸之間的距離以20-30厘米(同側面枝相距以60厘米)為宜,與中心乾的著生角度為70-80度,其上亦不再配備側枝,而是直接培養結果枝組,大量結果樹勢緩和後落頭。該樹形與疏散分層形的區別在於主枝或結果枝軸數量多、不分層、無側枝,具有易操作、成形快、結果早、豐產早等特點;而且因結果枝軸上沒有側枝,樹體通透、膛內光照良好,有利於提高果實品質,並對延長結果枝組壽命具有積極意義。但對成枝弱的品種,需做好「目傷」工作,以促發分枝,否則極易因枝軸的數量不夠而出現「偏冠」等問題。同時,對枝梢直立生長較強的品種,需做好「拉枝造形」工作。
二、整形技術
整形期的主要任務是選擇培養布局合理、角度適宜、長勢均衡的理想樹形,並充分利用輔養枝,使其在結果、增加早期產量的同時輔養樹勢,促進樹冠擴展。對各主枝(或結果枝軸)培養結果枝組時應注意:忌生搬硬套,不可照圖索驥,刻意追求「形」;應根據枝條生長勢、角度及芽子飽滿程度等靈活運用,做到「因樹修剪、隨枝造形」;要有長期計劃,既不可因求「形」而影響產量,又不宜片面追求早期產量而影響樹體發育、延遲樹冠的形成。
1、疏散分層形
定植當年:定干高度一般為80-100厘米,常有大風地區可降至60-80厘米。如是春天定植,成活後需馬上定干;如是秋天定植,亦需定干,只是截留高度可略高些,以免上部芽體風干、抽條;待春季萌芽前再短截至預定高度。整形帶內要求有8-10個飽滿芽,以確保發出足夠數量的新梢,供主枝選擇之用;對成枝力弱的品種,尤其是日、韓品種需進行刻芽,以促使其萌發;對於直立生長的品種,需於新梢停止生長後進行拉枝固定,使其與中心干成60-70度角。
第二年冬剪:一般壯苗定干後可抽生5-6個健壯長梢,對頂部壯枝於70-80厘米處短截,培養中央領導干;對下部枝條選3或4個著生部位好、輪生的枝條留作主枝,於50厘米左右處短截以促發側枝,要求以壯芽帶頭以利盡快成形。對主枝基角尚未達到60-70度者,需進行「撐枝」或拉枝;其餘枝條盡量不疏剪,應拉平(80度角)留作輔養枝使用,並長放促花以增加早期產量。實際操作中對各主枝的短截長度可因枝條的生長勢及栽植密度靈活掌握,但一般以不低於40厘米為宜。
第三年冬剪:繼續對中心干進行短截,長度以70厘米為宜。第一層主枝延長頭的短截長度以40-50厘米為宜、並以壯芽帶頭,其作用在於促發分枝,培養第二側枝,並增加枝葉生長量,以利樹冠早期成形。中心幹上的一年生分枝原則上不再短截,可用拉枝的方法延緩其生長勢,促進花芽形成,但對拉枝後背上萌發的新梢應及時抹芽或摘心。
第四年冬剪:原則上以長放為主。對上部新梢選擇兩個向行間延伸者於40厘米左右處短截,以培養第二層主枝。對第一層主枝的延長頭,弱者可進行適度短截,壯者宜長放。而對一、二層主枝間的枝條,成花多者可進行「齊花剪」,花芽少者可繼續長放,以促發短枝和形成花芽。
2、「3+1」樹形
定植當年:按疏散分層形管理。
第二年:對中心干於80厘米左右處短截,並有選擇地(間隔20厘米,且著生方向錯落)刻芽。對基部抽生的枝條,原則上不再進行短截,於萌動後拉成70-80度即可,但對生長勢弱、長度不足60厘米者,需適度短截,以增強其生長勢,盡快成形。
第三年:對中心干延長枝不再短截。中心幹上第二年短截後抽生的枝條,長放促花即可,但對長勢強、角度直立者需拉枝到70-80度。
因上述整形方法拉枝角度大,易於背上萌出徒長枝,故需加強抹芽、摘心、扭梢等項夏季修剪工作。
3、紡錘形定干高度以及對中心主幹的短截方法與疏散分層形基本相同,只是不對各級主枝進行短截以培養側枝,而是採用拉枝長放的方法直接培養結果枝組。第二年對中心干於70-80厘米處短截,下部枝條拉成70-80度(弱者可適度「打頭」)。第三年,對中心干繼續短截,長度以80厘米左右為宜,並對當年新梢拉枝。第四年對中心乾的處理需因定植密度及已培養出的結果枝軸的數量而定,如密度小、結果枝軸的數量尚達不到要求,則需繼續進行「打頭」,否則即進行長放,而對第三年中心干短截後抽生的新梢仍採取拉枝的方法,以培養結果枝軸。
另外,肥水條件好的園片亦可參考蘋果樹紡錘形的整形方法:定干高度100厘米左右,第二年對中心干不再短截(生長勢弱者可輕短截),而進行適度目傷,並將基部萌發的枝條全部進行極重短截,只保留2-3個弱芽,並以外芽帶頭,使各結果枝軸的萌發、生長基本處於同一基礎之上,以便新梢長勢整齊,樹形飽滿。待春梢停長後,拉成80-90度,在培養樹形的同時,促進短枝萌發和花芽形成,以達到「一年養樹、二年放條、三年見產」的目的。但由於梨的極性很強、大部分品種成枝力較弱,所以必須做好刻芽工作,並注意對樹冠上部強枝的控制,以免因「上強下弱」影響樹冠的形成。

G. 梨園樹盤有哪些管理方法各有何特點

樹盤是指樹冠垂直投影的范圍,也即是樹冠滴水的范圍,該范圍是根系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樹盤不僅是果樹根系分布的地方,也是養分和水分供給根系生長的區域,也是許多害蟲的滋生地,所以必須管理好樹盤。樹盤的管理主要圍繞著以改良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促進根系的健康生長為目的。樹盤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對土壤進行清耕和覆蓋。清耕區內經常中耕除草,清除雜草以免搶肥水妨礙果實發育,中耕深度一般5~10厘米,避免太深傷害根系;樹盤覆蓋既可減少水分蒸發,又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改善梨園的土壤條件。

對於幼年樹,定植當年要留出直徑1.5米的樹盤,不可間作過近,不能間種高稈作物,幼年梨樹根淺,易受不利環境條件變化的影響,如高溫、乾旱等,因此要特別注意樹盤管理。樹盤的范圍1~3年生大約在2米以內,以後隨樹齡的增長而不斷擴大。樹盤管理主要做好春、夏期間勤除草,防樹、草爭肥。夏、秋期間鬆土除草進行樹盤覆蓋,防高溫乾旱對根系的不利影響。修樹盤1~1.2米寬,高出地面10~20厘米,在其上覆黑色地膜或草。如果覆草,可以用行間種三葉草割後覆蓋。樹盤也可於萌芽前澆水後覆蓋薄膜,四周用土壓實並築土埂,使樹盤里低外高,中間扎孔,並在薄膜上覆土2~3厘米。

對於成年樹,春、秋兩季都應翻樹盤,夏季鋤草3~4次,並結合施入有機肥,要盡量少傷根系,生長季節結合鋤草將地刨暄,密植園按行做畦。有條件的早春結合整修樹盤,向樹盤內澆水50~100千克。管理樹盤覆草是一項簡便實用的土壤管理措施,它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持土壤水分,調節地溫,抑制雜草生長,提高果樹抗旱、抗寒能力等。覆草種類有作物秸稈、雜草、樹葉等,覆草季節可根據草源情況而定。覆草應大於樹冠投影面積,厚度為20厘米左右,在草上要撒一層土,以防止風吹或冬季著火。經過1~2年草腐爛後可翻入地下作肥料,然後再按原規格重新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