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第一血案回顧:4女子北辰山景區遇害,惡魔最後怎樣了
案件背景北辰山又名北山,坐落在廈門市同安區的五顯鎮境內,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北辰山景區內有著名的十二龍潭瀑布景區,且「北山龍潭」自古被列為廈門二十景之一。可就是在這樣的美景中,發生了一起特大殺人案,是廈門市建國以來受害人數最多的一起殺人案,堪稱廈門第一血案。
2002年3月12日下午,北辰山景區發生一起特大殺人案,4名前來旅遊的年輕女子慘遭殺害。案發後,警方成立專案組展開命案偵查工作,通過對案發時在現場附近出現過的人進行排查,最終鎖定先承海、孔德春(均為重慶籍)兩名犯罪嫌疑人,並於5月29日上午在雲南曲靖市陸良縣將兩人抓獲。經審訊,兩名犯罪嫌疑人向警方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
最終此案的兩名罪犯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自此,在正義的審判下,終結了兩人罪惡的人生!
2. 廈門雙龍譚與北辰山哪個好啊
我以為,兩個景區各有千秋。從娛樂角度看雙龍潭稍好點,從享受自然生態角度看北辰山更具原始韻味。至於燒烤,屬於景區內部的經營項目,網上查不到相關信息。 雙龍潭生態運動景區 位於廈門市集美區灌口鎮坑內村西部,對外有村級公路與灌口新城和灌口工業區相連,並通過G324、G319和廈漳高速公路與廈門島及其他地區相連,從廈門各主要人口聚集區乘車約0.5-1小時皆可到達景區。 景區空氣新鮮,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綠色食品多樣,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勝地。景區佔地約為76.8公頃,其中主景區部分佔地41.2公頃,正新試車場及配套服務區部分佔地35.6公頃。主景區部分按照功能劃分成五個區,集吃、住、游、玩為一體。五個區分別為入口遊憩區、接待服務區、親水休閑區、康體休閑區和山體觀光區,主要建設內容有:入口大門、生態停車場、登山游步道、滑草場、攀岩場、水上拓展中心、遊客服務中心、餐飲中心、閩南童玩、青年旅館、都市農夫、生態課室等。正新試車場及配套服務區,處於前期規劃階段。 景區特色:生態、運動、休閑、野趣、教育。 主要旅遊項目:滑草、攀岩、賽車體驗、登山、童玩童樂、生態課室、都市農夫、汽車宿營、垂釣、水上拓展等。 目前,景區正在緊張建設中。預計今年十月份,滑草場、攀岩場、閩南童玩、都市農夫、生態課室、水上拓展等主要經營項目將建成並投入使用;景區配套基礎設施,如遊客服務中心、青年旅館、生態停車場、景區道路等也將建成使用。 北辰山 俗稱北山岩,地處廈門市同安區東北隅,在同安五顯鎮境內,毗鄰南安,距同安城區12公里。1998年被省政府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12.2平方公里。 北山岩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同安歷傳「先有北山,後有同安」。唐末,王審如「北山竹林拜劍,劍竟三拜而三升。」起義軍欲擁立為王,王審知尊兄為主,五代十國,王審知受後梁朱溫封為「閩王」後,施政有方,恩澤八閩,被尊為「開閩第一」,後人稱為「開閩王」。宋太祖御賜「八閩人祖」匾額。百姓為紀念王審知,特建「忠惠尊王廟」及「閩王衣冠冢」。清雍正元年,重建忠惠尊王廟前殿和中殿,清咸豐已未年再次重建,後圮於文革,1982年復建,1994年修建北辰山雄偉山門。農歷二月十二日是閩王成仙之日,前後五天,北辰山廟會空前,香火不斷,人山人海。南曲與高甲戲演唱,通宵達旦;「宋江陣」大顯身手;八方香客燃香頂禮,誠敬朝拜開閩王。 北山岩主要景點有:千年古剎「廣利廟」,又名「忠惠尊王廟」、北辰山山門、十二龍潭瀑布、閩王衣冠冢、水天洞(又名仙宮)、龍潭石刻、仙姑洞、十二龍壁、八仙過海彩塑、牛嶺峰、仙女瀑、綠潭、林海聽濤、鏡碧澄湖(竹壩水庫)、百花岩、石龜、石牛、石橋、石船等。漫步景區,峰迴路轉,曲徑通幽,處處山青水碧,步步鳥語花香。龍譚觀瀑,百丈龍潭千仞山,萬年飛瀑氣勢宏;林海聽濤,風聲鳥聲協作曲,秋聲賦耳心神怡;鏡湖游覽,湖岸蜿蜒多妖姿,山泉淙淙細水流;牛嶺遠眺,刀削斧劈神來筆,山奇水奇石更奇,重重青山裹白雲,條條簾瀑飛珠練,陣陣林濤飄然至,尊尊怪石迎客來。
3. 廈門同安的北辰山好玩嗎
北辰山位於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境內,慚愧身為廈門人,還是第一次來,適逢第三屆北辰山開閩王民俗文化節開幕,有幸來遊玩一番。
北辰山目前可以坐公交602直達景區大門口,還是很方便,也日益成為廈門人周末游的首選之地。從島內自駕過來大概1個小時能到達。
進入景區大門,巍峨的山門在藍天白雲下尤為壯觀。
4. 北辰山的介紹
北辰山位於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境內,為低山丘陵、花崗岩地貌,以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十二龍潭兩側奇峰怪石,景色宜人。下游的竹壩水庫,水面寬闊,岸線曲折。坐落在山麓的古剎「廣利廟」是閩王王審知兄弟兵變起事的「竹林間」王公宮。歷代名人雅士在景區內留下許多詩詞墨寶,如宋代朱熹的「仙宛」等。北辰山俗稱北山岩,景區內主要山峰牛嶺峰海拔779米,開閩王王審知入閩的典故就發生於此。景區內八仙、神農氏、七仙女的傳說以及同安歷代名人軼事,無不折射出北辰山璀璨的歷史光芒。景區以廈門二十名景之一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
5. 廈門北辰山海拔
北辰山俗稱北山岩,景區內主要山峰牛嶺峰海拔779米。
北辰山俗稱北山岩,是廈門十二道名著風景之一,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地處廈門市同安區東北隅,在同安區五顯鎮境內,毗鄰南安,距同安城區12公里,距離廈門本島大約1個小時車程。
有五個旅遊片區,即:龍潭飛練,北山古剎,澄湖鏡碧、牛嶺遠眺,林海疊翠萬花谷。主要景點有:北辰山門、千年古剎「廣利廟」、王審知塑像廣場、三角梅基地、拜劍台、攔水壩、萬花谷、龍泉洞、跑馬坪等。
(5)廈門北辰山裡面的滑道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人文:
北辰山到處散落著與開閩王有關的傳說和遺跡。一進山門,古樸的廣利廟映入眼簾。這座民間為紀念開閩王王審知而修建的祠堂,供奉著王審知的塑像和神位。
歷史沿革:
北山岩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同安歷傳「先有北山,後有同安」。唐末,王審知「北山竹林拜劍,劍竟三拜而三升。」起義軍欲擁立為王,王審知尊兄為主,五代十國,王審知受後梁朱溫封為「閩王」後,施政有方,恩澤八閩,被尊為「開閩第一」,後人稱為「開閩王」。
6. 廈門北辰山的人文
與開閩王的不解之緣
北辰山到處散落著與開閩王有關的傳說和遺跡。一進山門,古樸的廣利廟映入眼簾。這座民間為紀念開閩王王審知而修建的祠堂,供奉著王審知的塑像和神位。唐朝末年,朝廷腐敗,王審知跟隨其兄參加了王緒領導的農民起義,王緒因治軍無方、嫉賢妒能,在如今廣利廟所在地被部下兵變擒殺。起義軍將士將一把寶劍插在竹林野地上,「拜劍推帥」。輪到王審知時,劍竟「三拜而三升」,顯出王者異象,而後王審知果真成了閩王,開始了在位29年對福建的統治。
王審知在位其間,「千家燈火讀書夜,萬畝桑麻商旅途」,恩澤八閩,被百姓尊為「開閩第一」。後人感念其德政,在此修建了閩王祠堂廣利廟、在北辰山腳下修建了閩王衣冠冢。廣利廟經歷代修葺擴建,香火鼎盛,朝拜者絡繹不絕,時至今日,全國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王氏宗親每年都要來此朝拜祭奠。
在王審知塑像廣場,我們看到了高大雄偉的王審知塑像。塑像坐北朝南,總高15米,由8塊巨大白色花崗岩築成,目光深邃,神情飄逸,讓人心生景仰。站在廣場中央舉目四望,群山環繞,視野開闊,廣場周邊北辰山紀念林鬱郁蔥蔥。
十二龍潭風景絕佳
趁著精神好,我們直奔十二龍潭。仙女瀑是龍潭中最底下也最大的瀑布,景色也最壯觀。下到該瀑布的石級路陡峭而秀氣。頭上樹木蔽日,特別陰涼,不時有遒勁的樹根出來擋道,被我們當成了空中扶手。下面嘩嘩的流水聲近了,細看,只見急流從頂上的石隙傾瀉而下,順著岩石發散開,像一位美麗的仙女屹立在水邊梳洗她那披肩的長發,如真如幻。
再往上行走在蜿蜒的山徑上,左手是潺潺的龍瀑水,右手是蒼翠的樹叢。空氣清新濕潤,讓人心曠神怡。沿路是清澈的泉水在蒼松翠柏間連綿。同行的專家顏老師連連感嘆:「這里的景色不亞於浙江雁盪的小龍湫,我來過多少次了,每次看都那麼喜歡。」眼尖的隊員小王還在泉水中發現了黑色的大腳蝦,有大有小,在透明的水中游弋,他一時興起,拿礦泉水瓶子捉了一隻,後來又放生了。
半山腰的攔水壩攔住了幽綠幽綠的一池潭水。陪同的戴主任告訴我們,水深至少10米。邊上環繞著青青樹林,幾株葉子落盡的枯松垂立水面,其造型和風格像極《無極》里滿神和傾城對話的場景。大家一陣驚嘆之後,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一陣狂拍。
龍泉洞里,泉水從頭頂的大石頭縫隙中瀉下,擰成一股清涼的白色水龍,引得我們忍不住去掬捧賞玩一番。在洞頂的巨石上,遙望海拔779米的北辰主峰牛嶺峰,發現那裡風景很好的樣子。據說站在牛嶺峰上遠眺,同安城關及竹壩水庫甚至南安境內的群山,可盡收眼底,可惜時間有限,留待下次登頂了。顏老師建議說,到時帶上竹山村的特產龍眼乾、五香花生和啤酒,在山上的望亭對著美景小酌,肯定別有一番情趣。
清朝土樓依然屹立
在北辰山管委會主任戴永生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北辰山腳下的清朝土樓「庶安樓」。這個瓦片屋頂的土樓屹立在田野中央,正門外有一株龍眼樹,樹下一口古井,整個場景透著天地悠悠的滄桑。據村民介紹,該土樓是清朝康熙年間李守官所建。樓呈正方形,大概23米長,高約10米,共三層48個房間,一樓圈養家禽和牛羊,二樓和三樓住人。偌大的土樓自1988年最後一個居民搬出後就成了當地村民的柴草房,已經有點毀壞,但大致的結構還很完整。那獨特的封閉結構,清一色的木製房間,牆壁上的瞭望窗,樓上互通的環廊,正門門楣上青石雕刻的「庶安樓」三字和「乙巳年」「桂月題」的落款,讓人浮想聯翩。
可惜跟得到開發的五峰德安樓相比,廢棄無人管的「庶安樓」暫時沒有機會與遊客見面,希望有識之士盡早加以修葺開發,莫讓這棟尚屬完好、在廈門極為罕見的土樓最終湮沒毀壞才好。
7. 廈門北辰山好玩嗎
北辰山俗稱北山岩,是廈門十二道名著風景之一,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也是一個鳥語花香、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地處廈門市同安區東北隅,在同安五顯鎮境內,毗鄰南安,距同安城區12公里。1998年被福建省政府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12.2平方公里。為低山丘陵、花崗岩地貌,以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北辰山人文古跡眾多,自然景觀優美。
北山岩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同安歷傳“先有北山,後有同安”。唐末,王審知“北山竹林拜劍,劍竟三拜而三升。”起義軍欲擁立為王,王審知尊兄為主,五代十國,王審知受後梁朱溫封為“閩王”後,施政有方,恩澤八閩,被尊為“開閩第
北辰山風光(1)(20張)一”,後人稱為“開閩王”。宋太祖御賜“八閩太祖”匾額。百姓為紀念王審知,特建“忠惠尊王廟”及“閩王衣冠冢”。清雍正元年,重建忠惠尊王廟前殿和中殿,清咸豐已未年再次重建,後圮於文革,1982年復建,1994年修建北辰山雄偉山門。農歷二月十二日是閩王成仙之日,前後五天,北辰山廟會空前,香火不斷,人山人海。南曲與高甲戲演唱,通宵達旦;“宋江陣”大顯身手;八方香客燃香頂禮,誠敬朝拜開閩王。
美景
北辰山的廣利廟又名“忠惠尊王廟”,是百姓為紀念被五代十國後梁太祖朱溫 北辰山晚霞美景封為“閩王”的王審知而建造的。相傳農歷二月十二日,是“閩王”成仙之日,前後五日,北辰山廟會盛況空前,遊人香客如織,鞭炮聲與戲曲聲不絕於耳,成為獨特的民俗景觀。北辰山上的“仙宮”尚存有宋、明、清三朝石刻。從北辰山頂飛流而下的瀑布有近千米長,且數千年不幹涸。山體由於受水流的長期沖刷而形成一條峽谷和12個從上至下順勢分布的水潭,被稱為十二龍潭。北山十二龍潭是廈門二十名景之一。此外北辰山還有仙姑洞、仙女瀑、水天洞、閩王王審知衣冠冢、山門、石龜、石牛、石船、石轎等景觀。
景區峰迴路轉,曲徑通幽,處處山青水碧,步步鳥語花香。龍譚觀瀑,百丈龍潭千仞山,萬年飛瀑氣勢宏;林海聽濤,風聲鳥聲協作曲,秋聲賦耳心神怡;鏡湖游覽,湖岸蜿蜒多妖姿,山泉淙淙細水流;牛嶺遠眺,刀削斧劈神來筆,山奇水奇石更奇,重重青山裹白雲,條條簾瀑飛珠練,陣陣林濤飄然至,尊尊怪石迎客來。
主要景點
有五個旅遊片區,即:龍潭飛練,北山古剎,澄湖鏡碧、牛嶺遠眺,林海疊翠萬花谷。主要景點有:北辰山門、千年古剎“廣利廟”、王審知塑像廣場、三角梅基地、拜劍台、攔水壩、萬花谷、龍泉洞、跑馬坪、北辰紀念林、龍潭石刻、仙姑洞、仙女瀑、水天洞、十二龍壁、十二龍潭、閩王衣冠冢、綠潭瀑布、牛嶺凌峰、竹壩遠眺、休閑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