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2年廈門同安幼兒園升小學什麼時候開始申請
本市戶籍和政策性照顧對象在8月11日、12日,外來娃在8月17日和18日;
1、招生原則: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原則,組織所劃定的招生片區內適齡兒童按時就近免試入學;堅持「積分優先,遵循志願」原則,組織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隨遷子女派位入學。
2、招生對象:本區戶籍或居住在本區符合政策要求的年滿6周歲(即2014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
3、報名時間:1.本區戶籍、本市戶籍跨片區申請適齡兒童,符合政策規定的港、澳、台、華僑、外籍適齡兒童,以及符合政策性照顧的人才、軍人、公安、消防救援等人員子女的報名時間為7月12日、7月13日;2.符合積分入學基本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適齡子女網路報名時間為5月6日至5月15日;未經區教育局批准,任何公辦小學均不得提前報名和招生。
❷ 同安祥平地鐵一期中小學配套學校什麼時候竣工
預計2022年底竣工。
祥平保障房地鐵社區一期,配套的幼兒園有1園和2園,已經竣工,業主入住後,子女需要入讀幼兒園的人數若達到開辦的條件幼兒園就會開辦。配套的中小學是卿朴中小學,預計2022年底竣工,卿朴中小學投入使用前業主若已經入住,子女需要入讀小學的可以向卿朴小學申請,入讀中學的可以向廈門市同安實驗中學申請。
祥平保障房地鐵社區配套的幼兒園是2020年9月開辦的公辦幼兒園梵藝幼兒園,小學和初中是預計2022年底竣工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卿朴中小學。卿朴中小學投入使用前要入讀小學的可以向卿朴小學申請,入讀中學的可以向廈門市同安實驗中學申請。
❸ 廈門大學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的第七章 休學與復學
第二十七條 學生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予休學:
(一)因病經學校指定醫院診斷,須停課治療、休養時間佔一學期總學時三分之一以上者;
(二)在一學期內請假、缺課時間達到該學期總學時三分之一者(獲准部分免聽者除外);
(三)因某種特殊原因,本人申請或學校認為必須休學者。
第二十八條 學生申請休學應填寫休學申請表,並附相關證明,經所在學院簽署意見,報教務處批准。
第二十九條 學生休學一般以一年為期。因病經學校批准,可連續休學兩年,但累計不得超過兩年。休學後復學的學生,未修滿一學期又休學應視為連續休學。未辦理休學手續而擅自離校者,視為自動退學。
第三十條 休學學生的有關問題,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休學學生不享受貸學金。原來享受專業獎學金的,按最低等級發放。
(二)因病休學的學生,應回家療養。病休期間享受公費醫療一年。連續病休超過一年、從第二年起停止公費醫療,醫療費用自理。享受公費醫療期間,應在當地公立醫院就診,憑醫院正式單據向學校報銷。
第三十一條 學生因特殊困難等原因,經本人申請、學校批准,可保留學籍一年。經有關部門批准出國或到港澳地區定居或自費留學的學生,由本人申請、學校批准,可保留學籍一年。保留學籍期滿不辦理復學手續者,視為自動退學。保留學籍的學生不享受在校生和休學生待遇。
第三十二條 學生應征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校保留其學籍至退役後一年。
第三十三條 學生復學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學生休學(保留學籍)期滿,應於開學前一周填寫《復學申請書》,經學院簽署意見,報教務處批准,在注冊前辦理復學手續。因病休學的學生,申請復學時,須由學校指定醫院診斷,證明已恢復健康,並經校醫院復查合格,方可復學;其他原因休學(保留學籍)的學生,須持有關證明,方准申請復學、辦理注冊手續。
(二)要求復學的學生,由學院、教務處進行復查。休學(保留學籍)期間,如有違法行為者,取消復學資格。
第三十四條 學生申請復學時,若原專業已調整、合並或中斷招生,可安排到其他相近專業學習。
❹ 同安高中幾點下課
一般下午17:30放學。
廈門市同安實驗中學,位於同安區祥平街道陽翟二路777號。是一所公辦普通完全中學,是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
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37年的「啟悟學校」,1953年由晉江地委命名為「同安第三中學」,2002年9月更名為「廈門市啟悟中學」。2019年9月更名為「廈門市同安實驗中學。」
❺ 廈門市同安區什麼時候解除各村口各小區的卡口
根據最新通告
今天晚上9時起
廈門全市無中高風險地區!
同時
同安區發布最新通告↓↓↓
廈門市同安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2021〕第34號通告
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印發<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方案>的通知》、《廈門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關於做好社區封控管控解除工作的通知》和《同安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綜合保障組關於印發<同安區封控區、管控區解除工作方案>的通知》,結合專家組評估意見,研究決定:
1.自2021年10月7日21時起,對「同安大道以東,同集北路以西,新民大道以南,梧侶路、同輝路、集安路以北」區域(封控區1)、「同安大道以東,環城西路以西,鳳嶺路以南,新民大道以北」區域(封控區2)、新民鎮梧侶社區、興店社區(封控區3)、祥平西湖社區山坪里(封控區5)解除封控。
2.自2021年10月7日21時起,對「廈沙高速以東,西溪以西,同蓮路、同安大道及同新路以南,海翔大道及舊G324國道以北」區域(管控區1)解除管控。
封控區解除後,部分區域實施閉環健康管理;其餘區域所在鎮(街)、村(居)要嚴格落實解封不解防的防控措施,加強小區閉環管理,形成小區群眾自發自治、群防群控的工作機制,高標准推動全市秋季愛國衛生運動在本區域的開展,高水平創建「無疫小區」,堅決防止疫情反彈。
廈門市同安區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
2021年10月7日
前幾天還是空盪盪的同安街頭
熱鬧起來了
一些同安市民
有序排隊購買解封後的第一杯奶茶
部分同安市民自發走上街頭
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喜悅之情
金海社區居民揮旗歌唱。
三秀社區
今天晚上9點,位於同安區大同街道三秀社區的同新北路卡口檢查點正式撤除,堅守在卡口的社區志願者們鼓掌歡呼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看著撤除紅帳篷及圍欄後的同新北路,三秀社區黨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徐擁東高興地說:
看著這一刻,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非常感謝長時間來廣大居民的積極配合,我們終於迎來了勝利。
這也是社區志願者葉建秀堅守在這個卡口的最後一天,看著眼前的一幕,她感慨地說,
我是一名黨員,有24年黨齡了,這個卡口搭建起來那天,我就報名來參與執勤了,我今天非常高興,同安總算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生活秩序了。
隨著卡口圍欄的撤除,現場不少居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互相問候。社區居民曾女士說,這幾天來,陸續有解封的喜訊傳來,看到同安的疫情防控形勢逐漸變好,大家心裡都很激動,非常感謝社區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
徐擁東告訴記者,同新北路從同安鍾樓起步,橫穿繁華的三秀街,位於同安城區最繁華區域,平日里車流量、人流量較大。三秀社區由於此前有一處封控點,所以對整個社區實行封閉管理,該卡口撤除後,將根據轄區小區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6個小區卡口,進行常態化疫情防控管理,居民可自由出入,但是需要嚴格執行驗碼、測溫等流程。
後垵高速卡口
晚上8點50分
在同安高速路後垵查驗點
現場工作人員正在拆除水馬、提示牌等工具
在查驗點可以看到
等待離廈的車輛早已排成長隊
「期待許久,終於可以回家了。」來自陝西的李先生,車輛排在隊伍的最前端。他告訴記者,20多天前他自駕來到廈門做生意,卻意外多留了許多日子。這段時間他每天都看新聞,了解情況,得知今晚將撤除離廈道路通行查驗點後,他七點多就來到路口排隊。「確實沒想到國慶結束前就能離廈,為廈門點贊。」
晚上9點整
在現場工作人員的組織下
車輛有序駛入高速路口
同集路卡口
晚上8:50左右
同集路官潯立交下方圍擋處
工作人員開始將水馬搬離
在立交下方往同安方向卡口
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清點臨時崗亭的物品
包括桌椅、熒光棒、反光衣、
測溫槍、車輛登記台賬等
臨近晚上9點,官潯立交路口
市民等著進入同安
在同集南路高架橋出口
車輛排隊等候通行
晚上9點整
車輛開始通行
現場有不少交警在維持秩序
濱海西大道卡口
今天晚上
記者在濱海西大道天馬路交叉口看到
同安城建的工作人員
正在拆除綠籬圍擋、水馬、夾心板等
圍擋拆除後
兩邊的居民隔著馬路,興奮地揮手
張坤和愛人林愛爭是同安後田人
居住在集美
而岳父岳母居住在同安
疫情發生後,他們夫妻二人非常擔心老人的情況,還會帶著牛肉等物品來到天馬路附近,讓工作人員遞進心裡給岳父岳母,得知今晚將撤除離廈道路通行查驗點,他們8點不到就來到路口,和後田村裡的岳父岳母揮手,等待開放。
「我最想念外公外婆做的春卷,也好想他們啊。」他們11歲的兒子張韶恩說,一會兒要給外公外婆一個大大的擁抱。
同南路汀溪卡口
同南路汀溪卡口
作為汀溪鎮疫情期間惟一的出入通道
為汀溪鎮實現閉環管理
減少人員流動
實現「無疫鎮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疫情形勢發生轉變
這個卡口的使命已然完成
圍擋拆除後,很快就有車輛和行人開始通行
據了解,隨著各城市主次幹道恢復通行
市民朋友可以經此出入汀溪鎮
前後對比圖來感受下
圍擋雖然解除
但相應的防疫措施一刻也不能鬆懈
在拆除進行過程中,消殺同時展開
324國道三忠村卡口
圍擋拆除後
車輛正在有序通過
記者了解到,除了主要道路卡口外,全區各村(居)及小區的卡口檢查點仍然保留,按照原來的管控要求,實行常態化管理。
今天是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
明天,大部分人都要回歸崗位
我們的生活也正在有序恢復中
但是,低風險不等於無風險
零新增不等於零隱患
大家一定要繼續從嚴從實從細
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
守護好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來源:廈門日
❻ 同安什麼時候歸屬廈門
同安區是福建省廈門市的一個市轄區,原為同安縣,別稱「銀城」、「銀同」,地處閩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的核心地帶。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不久廢。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 舊稱「同安縣」,1997年5月撤縣設區。2003年09月,廈門市區劃調整,原同安區一分為二,拆為同安區和翔安區。調整後,仍為廈門市最大行政區。[1]
同安區 ,是廈門市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里,連接翔安區和集美區,距離廈門本島大約40分鍾車程。[1] 環東海域位於同安區,翔安區交界處,是廈門市新規劃的東部市級中心。
晉太康
印象同安
三年(282年)析東安縣(駐地今泉州市南安)置同安縣,當年即廢。康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4鄉置大同場,為縣之前身。
後晉天福四年(939),升大同場為同安縣,正式升場置縣,轄3鄉11里,隸屬於泉州。轄區包括今廈門市、同安縣、金門縣及龍海一部分。[1] 唐光啟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為刺史,至947年,南唐並吞閩國,同安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安為其治地,閩國開平元年909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大同場為其轄地。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轄今泉州、莆田、漳州、廈門)。963年,宋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以陳洪進為節度使,同安縣屬平海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納土於宋,同安縣始隨平海軍納入宋土。同年,宋復平海軍為泉州。宋屬平海軍、泉州。
宋同安縣下轄3鄉33里,後並為27里,再縮為11里,即同禾、民安、翔風、嘉禾(以上屬綏德鄉)、長興、從順、感化、歸德(以上屬永豐鄉)、仁德、安仁、積善(以上屬明盛鄉)。[2]
元代改里為都,3鄉之下統44都。永豐鄉下轄原從順里西界1~5都,原感化里西界6~8都,原歸德里西界9~10都,原長興里東界1~3都,計13都;明盛鄉下轄原仁德里西界11~13都,原安仁里西界14~16都,原積善里西界17~20都,計10都;綏德鄉下轄原同禾里東界4~7都,原民安里東界8~11都,原翔風里東界12~20都、原嘉禾里西界21~24都,計21都。[2] 元代屬於泉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恢復里制,里下轄都。增置在坊里轄縣城2隅。全縣共劃3鄉12里2隅44都。洪武二十年為防倭患,盡徙大小嶝島2都人民於內陸。永樂元年(1403年)從順里5都並為3都,感化里3都並為1都,長興里3都並為1都,歸德里2都並為1都,縣轄3鄉12里2隅35都。後都下設圖。成化六年(1470年),大、小嶝2都人民奏復其舊。至此,同安縣下轄12里2隅37都53圖。[2]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築「廈門城「。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5年)在同安縣 綏德鄉 嘉禾里 改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明代屬於泉州府。
清代開始,隸屬福建 興泉永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從興泉道管轄下設台廈兵備道,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起屬於興泉永道,興泉永道轄今泉 州、莆田、廈門,永春州、大田縣,道台自泉州移駐廈門。清沿明制。乾隆四十年(1775年),析翔風、民安2里(丙洲除外,劃歸從順里)及同禾里的五、六、七都置馬巷廳。光緒間行保甲制,改圖為保。至清末,同安的行政建制層級為:縣→鄉→里→都→保→甲(每保10甲,每甲10戶)。全縣共3鄉9里21都。[2]
民國元年(1912年),撤府,興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國3年改名廈門道,管轄廈門、莆田、泉州和大田縣,4月,劃出同安縣綏德鄉嘉禾里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不久廢。
民國元年(1912年),裁馬巷廳復歸同安縣。至民國36年,穩定為13鄉鎮150保2325甲,保持至1949年9月同安解放。[1] 民國四年,1915年劃出 金門島和附近島嶼設置金門縣。
1933年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市,廈門市成立,旋改特別市,同安縣和廈門市隸屬興泉省(治所泉州),興泉省轄今泉州、莆田、廈門, 翌年1月「閩變」失敗後,廈門特別市政府和興泉省撤銷,廈門島內恢復思明縣建制,與同安縣均屬福建省政府直轄。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轄今泉州、莆田、廈門),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廈門島淪陷, 同安縣仍隸屬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進入了福建大陸,攻入廈門, 後金門戰役(古寧頭戰役),金門炮戰。詳見金門戰役、金門炮戰[3] 相關 文章和詞條。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了《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炮擊,正式劃上了句號。 1949年9月隸屬於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泉州,管轄泉州、莆田、廈門。1950年7月,改屬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泉州、莆田、同安縣,後改名為晉江專區。 解放後,1953年11月劃出同安縣集美鄉到廈門市郊。
1958年10月,從晉江專區劃出改隸於廈門,1970年8月,再劃歸晉江地區,1973年9月,歸隸廈門市至今。
下轄新民、五顯、洪塘、汀溪、蓮花、西柯等6個鎮,大同、祥平等2個街道辦事處以及竹壩開發區、鳳南農場、白沙侖農場和81個行政村、42個社區居委會。[2]
1949年後縣以下建制歷經區、鄉、公社、鄉鎮、鎮的變更,1996年12月,全縣轄19鎮、場(不含良種場),共18個居委會213個村委會。轄域面積由解放初的1481平方公里縮小為1078.55平方公里。[1]
1997年05月01日同安撤縣設區。
2003年04月26日,國務院批准:分出設立廈門市翔安區,將廈門市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2003年09月,撤銷開元區、鼓浪嶼區,大幅減少政府編制,節約行政開支,促進社會發展,降低施政成本。行政區劃調整前:同安區面積1048平方千米,人口55萬。行政區劃調整後,同安區轄大同街道、祥平街道、蓮花鎮、新民鎮、洪塘鎮、西柯鎮、汀溪鎮、五顯鎮。區人民政府駐祥平街道。現有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里,人口71萬(其中外來人口37.6萬)。[1]
❼ 廈門小學排名一覽表
1、廈門同安第一實驗小學:
廈門市同安第一實驗小學位於同安城東北,始於清乾隆二年(1737)知縣唐孝本的故宅——微微貞素堂改建為雙溪書院。乾隆十八年(1753)又在樓後續建書室5間,爾後屢經翻修。現成為一所現代化小學,分為雙溪校區與芸溪校區。
2、大同中心小學:
該校創辦於1925年,原名「同安公學」,校址在同安縣城洗墨池的宋代科學家蘇頌故居「蘆山堂」。1992年,新校舍在同安大同城西落成。
學校在「以教改科研為先導,全面育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出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指導下,以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改革為動力,以改進學校管理為突破口,以教學改革為重點,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3、國祺小學:
學校於1999年9月創辦,現為福建省示範小學、福建省素質教育先進校、廈門市文明學校等,學校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規范管理,以創建「一流的校舍、一流的設備、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質量」為目標,學校規范管理求特色,推進課改創品牌,取得一定的成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廈門同安第一實驗小學
❽ 2022年3月,廈門什麼時候復課
3月28日(星期一),中小學、中職學校恢復線下教學;3月30日(星期三),幼兒園恢復線下教學。廈門市中小學、中職學校、幼兒園將分批次恢復線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