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漳州港到廈門的輪渡是幾點呀
看是到同益碼頭或是旅遊客運碼頭,時間上有差異,如下圖,特殊時期最好出行當天再詢問一下碼頭工作人員比較保險
② 廈門思明區於漳州港什麼時候會通橋
橋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里是繁忙的萬噸船航線。漳州很想弄個海底隧道到廈門,可是廈門擔心太擁堵,一旦海底隧道通了,島內交通加劇堵擠,廈門島小,思明區面朝漳州港一向又是鬧市區,無迴旋空間。最有可能是開通海底隧道,僅通地鐵或輕軌。但目前沒有時間表,一切還是爭論和探討中。
③ 廈門港的港區合並
昨日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省政府批復同意廈 門港、漳州港整合。根據批復,2010年08月31日前將漳州的古雷港區、東山港區、雲霄港區、詔安港區並入廈 門港,由整合後的廈門港口管理局統一管轄廈門、漳州兩市行政區劃內的所有港區。同時撤銷漳州市港口管理局,組建廈門港口管理局漳州分局,具體負責管理漳州市行政區域內上述四個港區。
為了促進廈門市、漳州市以港口為平台,實現跨行政區域經濟的優勢互補、相互對接,2006年01月01日起廈門灣內港口實行體制一體化整合,由新組建的廈門港口管理局統一管理廈門灣內的東渡、海滄、嵩嶼、劉五店、客運、招銀、後石、石碼八大港區。本次廈 門港、漳州港實現整合,廈門港的港區達到12個。
原廈 門港港區享受的稅費、補貼、口岸通關等各項優惠政策,延伸至原漳州港的所有港區,實現整合後廈門港所有港區的「同港同政策」。相關新聞建設陸地港可享多項優惠本報訊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關於加快陸地港項目建設的通知》(下稱「《通知》」)。根據部署,將確保武夷山陸港首期工程年內竣工投產,晉江、沙縣、龍岩陸港工程開工建設。
根據《通知》,陸地港項目列入省級重點項目,用地指標給予優先保證。地方政府可採取出讓、租賃、作價入股等方式為陸地港建設提供土地使用權。陸地港用地出讓年限可在法定最高年限范圍內按需設定,出讓金按所在地土地等級相對應的《全國工業用地最低標准》70%執行,並可適當放寬其付清土地出讓金的期限。2010~2012年,在省外經貿發展資金中安排專項經費,支持陸地港發展國際物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陸地港規劃范圍內的配套設施由項目業主投資,陸地港以外的路網管網等配套由地方政府投資建設。要把陸地港連通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的疏港道路建設納入省交通發展規劃,逐步解決陸地港區域與鐵路、公路、港口之間運輸通道銜接問題。《通知》指出,通過我省港口進出口的集裝箱運輸車輛免收政府還貸普通公路通行費;集裝箱運輸車輛在我省高速公路上承運陸地港與沿海港口之間、生產企業與陸地港之間的進出口貨物實行「遞遠遞減」的優惠計費模式。
交通運輸部批復,原則同意廈 門港在現有八個港區的基礎上,將漳州市行政區劃內的古雷、東山、雲霄、詔安港區納入廈門港,並通過港口總體規劃和港章予以明確。 廈 門港漳州港整合後統稱廈 門港。交通運輸部要求,廈門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據《港口法》的規定,做好跨行政區域港口資源整合過程中的銜接工作,保障港口運營和管理正常有序。
至此,廈 門港和漳州港港區資源實現了全面整合。整合後的廈門港港區達到12個,深水岸線增加27公里。
廈門港 口管理局表示,今後將極力推動原廈門港港區享受的稅費、補貼、口岸通關等各項優惠政策延伸至原漳州港所有港區,實現整合後廈門港所有港區「同港同政策」。
分析人士認為,整合後的廈 門港將發展成以國際外貿集裝箱運輸為主、散雜貨為輔的國際航運樞紐港。整合之後,東渡港區或將進行城市化改造,港 口功能調整為以國際郵輪、對台客運、滾裝、高端航運為主的服務業。
新優勢
突破發展瓶頸
新加入的漳州4個港區,如東山、古雷港區,不僅水深條件好,且後方空間極大,特別適合規劃深水碼頭,並發展大型臨港企業。整合對於廈門港來說,突破了發展的瓶頸。
實現共同發展
整合來的4個港區,將直接從「地方軍」升級為中央「主力部隊」,建設和規劃都面臨全新機遇,比如大型臨港工業的引進,廈門港「金字招牌」更有優勢。
廈漳兩港合並後 廈 門港將形成環兩灣轄十區格局未來,廈 門港將主推北部翔安、南部古雷兩大深水港區的建設。昨天,導報記者從2011年廈門港口工作座談會上獲悉,《廈門港總體規劃》(修編)已完成初稿,廈門港將環廈門灣、東山灣發展,並形成「環兩灣轄十區」的格局。?
2010年,廈 門港、漳州港整合。整合後的廈 門港,開始組織編制新的跨行政區劃的《廈門港總體規劃》。《廈 門港總體規劃》(修編)已完成初稿編制,計劃2011年06月底前形成送審稿。
按照規劃,東渡港區將搬遷改造,大宗散貨、遠洋集裝箱和部分散雜貨運輸功能要轉移到後石、海滄、嵩嶼及劉五店港區。同時,重點推進翔安、古雷兩大深水港區的建設,適時擴大海滄、招銀、東山、石碼等港區的基礎設施規模,促使南部中小港區的起步開發。
根據預測,至2015年,全港貨運吞吐量可達到2億噸。到2020年,全港吞吐量可達到2.7億-2.8億噸。
④ 從漳州港到廈門輪渡最早的一班船是幾點開公交大概幾點就到廈大北門到廈門最早幾點
漳州港開往→廈門旅遊客運碼頭
營運時間上午6∶30-晚上21∶30。上午第一班6∶30,晚上最後一班21∶30。 其中:
第一班6∶30,第二班7∶00,第三班7∶30—18∶30期間每15分鍾發一班,逢15分、30分、45分、整點開航;
輪渡到廈大北門,最快15-20分鍾會到哦。
⑤ 廈門到漳州港的跨海大橋建成從廈門到馬坪要多久
廈漳跨海大橋開工 建成後廈門到漳州只需半小時
來源: 國家旅遊局網站 2008-11-18 字體: 小 中 大 共有評論 0 條 [點擊查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昨日上午,廈門、漳州兩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廈漳跨海大橋正式開工建設。廈漳跨海大橋按照標准6車道高速公路設計建設,全長9.33公里,總投資49.86億元,工期54個月。該橋建成通行之後,將縮短閩南城市之間的距離,其中廈門市區到漳州龍海港尾鎮的車程將由現在的1個半小時縮短為30分鍾,而泉州地區到漳州龍海漳浦等地也將縮短行程。 據了解,廈漳跨海大橋起於廈門海滄區青礁,將承接廈門到成都高速公路廈門(海滄)至漳州(天寶)段的海滄樞紐互通立交,以橋梁方式跨越廈門灣,經龍海浮宮鎮海門島,止於浮宮後宅處,與招商局漳州開發區疏港一級公路和擬建的招銀高速公路相連接。 按照大橋設計,從南到北由海平立交、南汊主橋、海門島立交和北汊主橋等4個主要工程構成。跨海橋梁長約8.4公里(以海門島分界,靠近海滄的北汊橋梁長約6.6公里,靠近漳州開發區的南汊橋梁長約1.8公里),其中北汊主橋為該項目的主體工程,採用雙塔雙索麵五跨連續半漂浮斜拉橋型式。橋梁主塔高222米,在同類型橋梁中位居全國第6位,世界第9位,是目前廈門地區最高的建築。 大橋線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准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路基寬度33.5米,跨海橋梁寬度採用33米(不含布索區)。大橋北汊通航3萬噸級集裝箱貨船,南汊通航五千噸級雜貨船。 該大橋建成通行後,將改善廈漳兩地的交通條件,使得廈漳兩地更加融為一體,為兩市的合作發展、廈門灣的綜合開發和港口資源的整合創造更好條件。也將縮短閩南城市之間的距離。今後泉州地區的市民到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到龍海、到漳浦等地走廈漳跨海大橋,將可以縮短半個小時以上的路程。(康金龍)
⑥ 角美和漳州港都屬於廈門管轄的嗎
角美位於漳州、廈門城區中心(古為漳州府和泉州府連接點,自古就是漳泉交通要道),南臨九龍江入海口,東與福建自貿區廈門海滄片區接壤,海陸空交通便捷。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素有「海濱鄒魯」之稱,現直屬漳州市人民政府管轄,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漳州中心城區(市轄區)重要組成部分,是漳州對接台灣、特區、自貿區的重要窗口,區域總面積163平方公里,轄1鎮2開發區9社區32村。總人口27.3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3.7萬、流動人口13.6萬。
漳州市有漳州港及後石、石碼、古雷、東山、詔安、雲霄七大港區。漳州港全稱為漳州招商局碼頭有限公司。位於廈門的西南面,九龍江出海口,與廈門共扼漳州灣,漳州港目前具備「三張名片」:一是1996年8月被交通部列為首批對台直航口岸;二是2001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漳州港對金門、馬祖、澎湖貨運直航;三是作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從2002年1月1日起對外國船泊開放。
⑦ 龍海未來會並入廈門嗎
廈門迫切希望龍海並入廈門,龍海搖擺不定,漳州很不情願。廈漳泉同城化喊了這么多年,效果有但卻不明顯,反而廈漳兩城在融合方面走的更超前,於是介於廈漳之間的龍海便成了擺在眼前的肥肉,饞的是廈門,傷的是漳州。
為什麼廈門一心想吃掉龍海:
廈門在地理上,剛好介於漳泉之間,越是靠近現代文明社會,廈門的海洋地理優勢便越明顯。廈門的獨立建市,是一個自然過渡的過程,雖說是不漳不泉,但廈門卻本是完全的泉州派。
有人會說,海滄不就是漳州派的嗎?此話不假,但海滄的歸入,卻是當年的同安以犧牲龍池和角美鎮區換來的,廈門在人口和地域面積上仍然保持著當年同安縣的范疇。作為閩南未來的代表,廈門急需漳州元素的注入,以達到真實可靠的漳泉濫,這是文化上的需要。
另一方面,廈門以港立市,而今日統合後的廈門港卻仍有一半行政權落在龍海身上,廈門灣區遲遲無法實現其真正價值。
拿下龍海,廈門的優勢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保生大帝文化將成為廈門的獨有信仰文化名牌,足以和媽祖文化相匹敵。
海絲文化的重要節點,月港將徹底地成為廈門海洋貿易歷史傳承的直接源頭。
古代的漳州河今日的九龍江將成為廈門的內河,環九龍江入海口將成為廈門灣經濟圈的成員,廈門由海島經濟晉升為灣區經濟。
廈門的可靠歷史將隨龍海及龍溪上溯至南北朝,超越晉江成為與南安並列的歷史新高度。
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腹地,經濟發展潛力無限。
此後,廈門將不再是那個受人詬病的後生晚輩,而是和古代泉州平起平坐的文化體,加上今日廈門的經濟,行政地位,足以成為閩南金三角的中心。
為什麼漳州不肯放:
漳州,盡管在人口,經濟方面不如泉州,但其作為閩南的二元組成之一是毋庸置疑的。
而造就漳州今日之地位,源頭有二,一為漳州初創時的漳浦,二為千百年來一直作為漳州府駐地的龍溪縣,即今日龍海的前身。
龍海作為漳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來源,先後貢獻了諸多漳州經濟亮點,如薌城區、龍文區、中銀開發區以及新近成立的台商投資區,無不是由龍海腹地演變升級而成。
龍海幾乎是一隻成長良好的綿羊,時時等待著漳州去收割羊毛,而漳州與龍海本就是相互依存的共同體,一榮俱榮,也不存在所謂的敵對關系,畢竟二者除了從屬關系外,龍海是可以全市轉化為漳州市區的,只是要與不要而已。
失去了龍海,漳州將真正失去九龍江出海口,徹底淪為無關緊要之地,屆時,閩南再被談起時,漳州將不是那二元文化的代表,反而成了最弱第三極,這是及其恐怖的。
顯然,漳州不可能放棄整個龍海,否則就是自廢武功任人宰割。而漳州現有的策略正是急於自保,如將與廈門連接的角美變成市轄區,就是想斷了廈門的念頭。
⑧ 漳州港有通海底隧道到廈門嗎
沒有,從漳州港有廈漳大橋到廈門海滄區,再過海滄大橋到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