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誰知道07屆廈門雙十中學新校服是什麼樣的,最好有圖,不然描述一下也可以.要准確.謝謝了
有什麼好看的……再難看你能換嗎……還不是一樣天天穿
雙十的校服最爛了,我也是雙十的,包括我見過但沒穿過的,已經有四套了,穿了2000~2006的兩套,大約三年一換吧?
雙十的校服其實設計不好,開始還有個禮服滿漂亮的,後來就沒有了,短褲也沒了,還要自己去改……
沒有一個固定的校徽,有時候不太熟悉的人看到校服的標志都不知道是哪個學校的,不像1中就是一個花,6中就是一個火炬,雙十的校徽換過好多次了,一會盾牌(奇爛)一會白鷺(這個相對漂亮一點),但是白鷺會掉色……
圖沒找到……怎麼那麼多人在求校服圖片?
❷ 廈門綠色校標有哪些
廈門市第十一中學、廈門市公園小學等。
廈門市第十一中學隸屬思明區教育局,地處交通便利的湖濱南路,環境優美,教學設備齊全。學校成立於1982年9月18日,1990年4月發展成為廈門市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1995年6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2002年4月,通過福建省教委評審復評,再次被確認為省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同時是全國交通中專教育研究理事會學校之一。
❸ 廈門普高有哪些學校
廈門普高有以下學校:
1、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學校有思明校區和海滄校區;思明校區佔地12.61萬平方米;海滄校區佔地10.71萬平方米,兩校區共佔地23.3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4萬平方米。學校有初中62個教學班,高中116個教學班,共17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700餘名,教職工674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廈門外國語學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建省廈門第六中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學
❹ 這是廈門市哪個高中的校徽
只說重點:
這是廈門市哪個高中的校徽,
你並沒有傳圖呢。
無圖無真相。
可詢問廈門市教育局。
廈門市教育局的說法解釋是最權威的。
❺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學的校徽
福安一中現行的校徽是在2002年百年校慶前由全校同學投票確定的,四周圓圈分四段,代表福安一中四個
「一流」的辦學目標(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設備,一流的管理和質量,一流的後勤保障),主體圖案為一隻乘風破浪、展翅翱翔的海鷗,激勵學生在困難中乘風破浪,同時,海鷗和海浪形似拼音字母YZ,是「一中」的拼音首字母。底部數字「1902」代表福安一中創建於1902年。頂部校名「福建福安一中」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嘉錫先生題寫。校徽主要用於學校各種文書(錄取通知書、畢業紀念冊等),會議背景牆,講話台等地。
❻ 廈門市杏東中學校徽的構成
就是學校的照片。佩戴校徽有一種自豪和榮耀感,也是對母校的歸屬之情。
杏東中學是隸屬集美區教育局,於2015年9月1日正式開學的公辦初中學校。
學校以「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讓更多的人成才」為目標,致力打造「美麗校園,活力校園,魅力校園,合力校園,給力校園」,是一所生機盎然、具有全新辦學理念的美麗校園。
學校師資隊伍學科配套完善,具有市、區級骨幹教師多名,同時柔性引進英語省學科帶頭人1名。並與福建師范大學簽訂共建協議,成為福建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實踐基地。走進杏東中學,便有一股蓬勃之氣、書香之氣、自然之氣迎面撲來。
校園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綠化環境優美。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美術室、書法教室、心理咨詢室、多媒體教室,應有盡有,並廣泛運用於教育教學之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杏東中學
❼ 速求廈門外國語學校 校徽圖片
標准單純!!原圖!!
❽ 這個是廈門哪個學校的校徽
雙十初中…
❾ 這是廈門哪一所中學的校服的標志
廈門外國語學校的,目前分為初中部(市政府旁邊)和高中部(海滄)
他們學校有分發制服,校徽比較洋氣,飄走
❿ 廈門一中怎麼樣啊
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創建於1906年,當時稱廈門中學堂。廈門中學堂前身是玉屏書院,建於1751年,是廈門最早的中學。1912年改名思明中學。1917年春收歸省立,稱省立十三中。1929年改稱省立廈門中學(簡稱省中)。1937年秋停辦,1946年9月復辦,廈門市立中學(簡稱市中),創立於1946年3月。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了這兩所學校。1951年2月省中和市中合並,稱廈門第一中學。1953年定為省重點中學。並選定廈門市區東部白鶴嶺南坡建築新校舍。
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文明單位,現為第八屆省級文明單位。學校佔地12.7萬平方米。作為省紅旗綠化單位、廈門市綠色學校的廈門一中,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布局合理、規劃科學。掩映於綠樹叢中的教學樓、辦公樓、化學樓、物理樓、綜合樓、圖書館、體育館、藝術樓等現代建築錯落有致,塑膠跑道和培植草皮的運動場氣勢恢弘而典雅,成為莘莘學子求學成才和令人嚮往、羨慕的理想校園。新校區總建築面積94700平方米,按60個教學班的規模建設,總投資3億元,共分成教學區、實驗區、信息中心區、行政辦公及學術教研區、文體區、藝術區和奧賽中心區等七大功能區。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55名,其中特級教師10名,高級教師102名。省市優秀青年教師37人,省市學科帶頭人13人,碩士研究生17人。特別是全國模範教師曾國壽榮獲英特爾國際傑出教師獎第一名,他所帶的學生連續2次榮獲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集體大獎。學校現有高、初中共6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00多人。
「勤、毅、誠、敏」是學校的校訓,「創新、務實、團結、奮進」是學校的校風。學校遵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示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大教育創新力度,科技教育、藝術教育、體育教育、德育教育等辦學特色日益鮮明。與廈門火炬學校合作,探索九年一貫制教育實驗;與北師大海滄附校合作,攜手創新;與市青少年宮合作,探索大藝術教育;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創辦少年新聞學院廈門分院;與市體校合作,開設游泳課、形體課;創建全省第一家校園學生電視台。成功舉辦了全國數學奧賽冬令營。教育教學手段現代化水平居全省前列。我校是全國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實驗項目基地校,該項目在全省僅福州一中和我校有資格參與。
優秀的高考、中考成績是廈門一中辦學的突出亮點。學校近年高考成績均居省、市前列,各批次錄取率、錄取人數、平均分等多項指標多次獲全市第一,有近百位廈門一中學子進入清華、北大深造,其中2003年我校有14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創省紀錄,清華大學為此專門發來喜報。我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成績顯著。在廈門市中學生已獲的6塊國際獎牌中,有5塊為我校學子所獲,其中我校學生洪毅穎所獲化學競賽國際金牌是廈門市中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的第一塊國際獎牌。我校是廈門市唯一承辦過全國奧賽決賽的學校,全國中學生計算機學科競賽和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都曾在我校舉行。即將畢業的2006屆高三學生參加數、理、化、生、信息學等學科競賽獲省一等獎人數居全省第一(不含未獲省教育廳認可的學科競賽的獲獎人數)。即將畢業的2006屆初三學生也獲得優異成績,在已公布的數學奧賽中,我校兩位學生成績分獲全省第一和第五名。
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碩果累累,辦學成績驕人。學校先後榮獲全國中小學科技活動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百強中學「、省「五一」獎狀、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先進模範職工之家、省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等一批榮譽。
時代進入二十一世紀,廈門一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始終站在教育教學改革前沿,在把廈門一中辦成學習型、創新型、信息型校園的辦學理念指導下,正在努力擴大優質高中資源,把學校辦成全國有影響、有特色,面向國際交流的實驗性、示範性重點高中的辦學方向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