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造水村有什麼古堡
擴展閱讀
深圳福田位置如何 2024-05-08 08:27:06

廈門造水村有什麼古堡

發布時間: 2022-08-21 07:37:04

① 張壁古堡的主要景點

著名的明代空王佛行宮,建在張壁古堡北門的丁字門頂上,坐北向南,大殿三間,殿內塑有空王佛像,山牆繪 有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畫。殿頂的明代三彩琉璃裝飾,刀工細膩,燒制精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另外,在空王佛行宮的前廊下有兩尊罕見的琉璃碑,東側的石碑記述了空王佛修煉成佛的艱苦歷程,西側的石碑記載空王佛行宮修建的經過。
張壁古堡的地下有古人修建的錯綜復雜、規模巨大的地道系統,總長度近10公里。部分區段有上下兩層,甚至三層。地道內,寬處可並行兩人,窄處僅能通過一人,大部分區段高度不足1.8。洞壁上每隔幾步便有一個凹坑,可能是用來放置油燈的。張壁村的西場巷有一座很考究的民居。它正房的東次間里就有一個地道入口。這個入口藏在房間里的一個黑漆大櫃中,十分隱蔽。
張壁古堡有十餘口水井,已發現至少有8口和地道相通。井內側壁上開洞口,有的井壁上左右有相對的兩個洞口,搭塊板子便可通行,撤掉板子便斷了後路。由於多次的地震和洪水造成的塌陷,地道的全貌已無法知曉,而且由於村民在沒有專家指導下曾自行挖掘清理,破壞了原始洞壁。如今,地道挖於何時,因何而挖,已無法得到准確答案。有學者認為張壁村的建設者是劉武周,得出這一結論最直接的證據,是古堡內的可汗祠和唐初李世民與劉武周在介休一帶交戰的歷史事實。

② 廈門同安有那些好玩的地方

汀溪的雲頂山(廈門海拔最高的山),一路上還有採摘果園,汀溪造水村的芭樂(可以親自採摘),都是屬於親子游,又比較有趣。

③ 國內最值得一去古堡有哪些可以幫介紹下么

我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而在這漫漫五千年中,中國出現了大量古堡,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中國的十大古堡,小夥伴有空可以去看看?

1、拉薩布達拉宮

因明朝土木堡之變而聞名,土木堡是位於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土木堡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現在土木堡早已經成為遺址了,早已不見當年的盛景了!

這10大古堡你最想去哪個了?

④ 廈門市汀溪鎮有什麼好玩的

汀溪鎮下轄有13個村,包含半嶺、五峰、造水等,每一個村落都有不同景緻。到山中賞花,不同時節在汀溪不同的村子中,能看到不同的景緻:二三月份,頂村村有著梨花、桂花的芬芳;這會兒造水村則正是成林的櫻花盛放的季節;4到5月份,在汪前村能夠看到5000多畝野生杜鵑花在雲霧中盛放的美景。而廈門最常見的三角梅,在古坑村有幾十萬株,懾人心魄。

⑤ 張壁古堡的介紹

張壁古堡是中國現有比較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台、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跡,特別是隋唐地道、劉武周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張壁古堡先後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旅遊特色景觀名鎮名村」等四項桂冠,張壁古堡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引起世人高度關注。

⑥ 竹壩農場的周邊景點

同安翠豐溫泉、同安影視城、汀溪水庫、德安古堡、造水村、野山谷、綠田園、北辰山、梵天寺

⑦ 趙家堡的探秘

趙家堡城牆上用「三合土」夯築的牆垛。蔓延的荒草描述著歲月的滄桑
歷經400多年風雨沒有改變的「三合土」,居然是用糯米、紅糖和沙土拌和,經過半個月的發酵之後夯築而成的。我們試著用手去挖它,竟和石頭一樣堅硬,這真是奇跡,完全可以與現代的水泥媲美!
「完璧樓」前燕啾啾。真可謂:今日百姓庭前燕,不識昔日帝皇家
夏夜,墨藍色的天穹深邃而邈遠,新月如鉤,了無片雲。我徘徊在福建章浦縣趙家堡古城下,清風習習,蟲鳴悠悠,給人一種似幻似真難以分辨的感覺。我與攝影師祝辰洲到趙家堡來已經三天了。這三天里每個晨昏晝夜我們馬不停蹄地拍攝,采訪,辛苦極了,也興奮極了。明天我們將要離去,今晚來向這座古堡告別。 這是一座古老的城堡,從明朝萬曆二十八年(1601年)建造至今歷經四百多年風雨,仍保存著完好的城牆城門和大量明代民居,這在全國亦屬罕見。
這是一座神奇古怪的城堡,它的四個城門「錯位」。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朝北方,甚至把南門死死封堵起來。城裡的住宅也都家家戶戶的大門朝著西北。
這是一座非同尋常的城堡。宋代趙氏皇族後裔在這里聚居四百多年。它牽連著大宋王朝的興衰和皇族後裔一代代割捨不斷的夢!
我從城頭的荒草中,從堅硬的三合土牆的縫隙中,從官廳的高高門檻和龍鳳石鼓中,更從生活在城堡里皇室後裔們的一張張面孔的表情中,讀到了這個夢所包含的繁華與衰敗,驕傲與凄楚,沉重與淡漠,無奈與希望……
金色的朝暉映照在雄偉的東門門樓上。城門的匾額上刻著「東方鉅障」四個大字。一頭老黃牛剛剛走出城門,後面還跟著一頭怯生生的小牛。不時會有戴著斗笠、扛著鋤頭的村民走出城門,下地去幹活
這群皇族小後裔在大榕樹下玩得多開心!遠處城堡的城牆遙遙在望。
在趙家堡到處都有故事,你看,一條小堤把水面隔成兩半:左邊叫潘湖,奸臣潘仁美的潘;右邊叫楊湖,忠良楊家將的楊。湖水一濁一清,水面一高一低,真是奸忠分明。而湖面上的橋又與汴京的汴州橋呼應,叫「汴派橋」。
晨曦中映著雲朵、石橋的潘湖、楊湖美得像夢一樣! 這座石佛塔高9.95米,正好是開封宋代鐵塔高度的十分之一,造型也和鐵塔一樣又高又瘦
夕陽下,「完璧樓」顯得威嚴、雄偉。它像一座高大的堅不可摧的方形碉堡
夜幕降臨,古老的城牆腳下,勞累一天的人們收工回家了
與南門相映成趣的是北門。在一群頑皮村童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這趙家堡的正門。盡管與南門同樣荒蕪冷僻,但是區別還是明顯的:高大的城門全部石構,門框平頂,原有石刻匾額「碩高居勝」行書四字。門樓雖已毀,但略呈六角形的瓮城比南門瓮城大得多,且牆體厚達0.8米,牆上夯築三合土城垛,內側留有人行道。這一切都從實戰需要出發,不象南門形同虛設。瓮城內有兩通石碑,其一是趙范撰文的《碩高築堡碑記》。
城門內側建有武廟、「父子大夫坊」與城門呼應。出北門原該是一座清朝中期造的房屋,但早已坍塌,四周長滿荒草。眼前只是一片雜亂的香蕉田和一條羊腸小道。
坐南朝北的趙家堡,北門應該是正門,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呢?村民們有種種說法。其中一說是清代有個縣令,看到趙家堡仍有「龍脈」存在,帝皇之氣未絕,怕日後對清朝不利,便下令毀了北門前的一塊平地,填了護城河,把這風水給破了。此後北門就變得如此荒蕪冷落了。又有人把類似的故事搬到解放初期……
反正,今天的趙家堡,南門被封堵,北門已無路,正門無奈地遷到東門。也許今天不會再有人去關心什麼風水,龍脈和皇室氣象了!那幾個踩在「碩高居勝」石刻匾額上嬉鬧的孩子以及正在碑前靜靜吃草的羊羔,似乎在說:這樣不挺好嗎? 當年的正門北門外原該是一派繁華景象,如今卻長滿荒草,只見一片香蕉田和一條名副其實的羊腸小道
惡夢:快把南門堵住!
作為一個城堡,最重要是它的軍事防禦功能:防禦海盜賊寇的侵擾,保障家族生命財產的安全。趙家堡的外城全以石板縱橫交錯砌築,又在牆體中填土夯實。城牆厚2.5米,高4—5米。牆頂鋪石板,供人行走。外側夯三合土牆垛。正門是原來的東門,城門匾刻「東方鉅障」四個大字,點明了城池的基本功能。城門凸出城牆外,門洞寬4.8米,上建城樓。巍峨的城牆、城樓顯示出非凡的氣派。清晨迎著朝陽金色的光芒,看人們戴著斗笠,扛著鋤頭出城種地,或是有人牽著老黃牛從門洞里慢騰騰地走出,後面還跟著一頭怯生生的小牛,那情景真是讓人彷彿回到了古老遙遠的農耕時代。
不過與眾不同的、最耐人尋味的是南門。趙范當初把堡址選在碩高山的北坡,面朝西北。出城南便是山,無路可走。這與一般城池坐北朝南的方向完全相反。我們扛著攝影器材向南門走去,小路荒蕪坎坷,很難走。雖是夏天,樹木下卻鋪滿了隔年的枯葉,幾只蝴蝶在我們面前亂舞。這里的城門比其他三處的明顯矮小,城門上頂居然伸手可及。設計者似乎極不情願地在城門外也造了一個小小的瓮城,看上去僅4米見方。瓮城的外門更矮,只及我的胸部,又被石頭封死,只留一條石縫。看來當初趙范、趙義壓根就沒打算讓人從南門出入。很明顯,「往南」成了趙氏皇族後裔的一大忌諱。自從靖康之變被金軍從汴州趕到江南,南宋皇帝就沒有過舒心的日子,不久,又有元軍大舉進攻,一再追殺,他們就一再往南逃,直到被逼得走投無路,帝最終在廣東崖山跳海自殺。雖然到了趙范、趙義的時候已是明代,身後早已沒有了元兵的追殺聲,但祖上的屈辱經歷卻仍使他們刻骨銘心。趙氏皇族的後代絕不再往南逃了,絕不!用石塊把南門封死吧,趙氏皇族的後代心向著中原,向著西北,向著昔日繁華的汴京!
拍完南門的景象,我們意猶未盡。不辭勞累地繞到城外,再從南門外拍攝這座被封堵的城門。果然從城外荒野來看那城牆、城門要顯得有氣勢得多。幾條青蘿藤從城頭蔓延而下,正好掛在封堵的南門上,給古老的城堡更添一層神秘、幽遠的滄桑感。這也許正是趙家堡特有的魅力所在吧!
從「完璧樓」的天井裡向上看,你見到一彎月亮了嗎?
歷史上的汴京設有外城、內城、大內三重,趙范父子刻意摹仿汴京城的布局也設置了外城、內城、完璧樓三重建築。
完璧樓理所當然是趙家堡的核心建築。它平面呈正方形,邊長22米,三層通高13.6米。底層以條石縱橫交錯砌築,二、三兩層以三合土夯築。這是一幢閩西南的方形土樓與北方四合院相結合的建築。
這堵四百餘年的斷垣留存了過於沉重的歷史憂傷,而然不甘心沉湎在過去的皇族後裔們,更願意沐浴在殘牆後明媚的霞光里.
但是這些船隻很快又被風浪淹沒了。當時幾乎沒人知道,在這十六艘被「淹沒」的船中,其實有四艘終於逃了出來。船上載著年僅十三歲的閩沖郡王趙若和以及侍臣許達甫、黃材等。在逃出元軍包圍和風浪之後,順著海流向北漂泊,希望能回到他的封地福州,再圖恢復。但在廈門的浯嶼一帶再遇台風襲擊,他們只好解散隨從,趁夜色棄船上岸潛入太武山下,隱藏下來。直到元軍不再搜捕南宋宗室,他們才到漳浦縣的佛壇鎮隱姓埋名,改姓黃(取「黃」「皇」諧音)居住下來。
歲月匆匆,一轉眼元朝統治結束了 ,在明朝洪武18年經朱元璋恩准,這些宋皇室的後裔才公開恢復了趙姓。明萬曆二十年,趙若和的第九代孫當了大官的趙范在退休還鄉後,覺得佛曇地處沿海地區,雖有大型土堡梅月樓,但常受海盜侵擾,極不安全。加上當地楊氏家族的忌恨,經常尋事挑釁,便決定把家遷入內地。他選中了漳浦縣湖西盆地東南側,依傍著丹灶山而發育起來的碩高山。這里的青山環抱,遠避海盜侵害和城市的紛華,田土肥沃,樹木繁茂,可以養老課子,可以聚族蓄眾。 他先造了「完璧樓」再築城牆及城中府第。他的兒子趙義繼承父志又建造了外城,並在城中建造了大片園林、廟宇和房舍。趙義病逝於明崇禎十三年(1639年)。此後這座佔地173畝,外城全長1082米,內牆長220米的古堡幾乎沒有再作過重大的修建。
歷經400多年的風雨,所幸的是雖在文化大革命後期遭到了局部的破壞,但還是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下了一座原汁原味的明代古城堡。
歷經400多年風雨的古堡牆城至今仍完整保存著,它緊緊地環抱著這個趙氏皇裔的聚居地。左上方高處是主建築「完璧樓」,城裡的民居家家大門朝向西北。遠處青山遙遙在望。
面對這座古老的城堡,大宋王朝興盛衰亡的歷史畫面不斷從眼前閃過,不禁讓人感慨萬端。 公元960年五代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一夜之間黃袍加身成為一代君主,進而統一了中國,開創了宋朝三百多年的基業。北宋時期京城汴州的繁華景象,僅從一幅「清明上河圖」中便可見一斑。你看汴河兩岸房屋鱗次櫛比,街市車水馬龍。尤其在那座高大的拱形橋上,騎馬的、坐轎的、推車的、挑擔的熙熙攘攘,人流涌動,我們彷彿能聽見那不絕於耳的談笑叫賣、喧嘩嘈雜之聲。
然而這一頁很快便被翻過。靖康之變,金兵攻陷汴京,徽、欽二帝和皇族全被俘虜北去,北宋就此滅亡。公元1127年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當上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皇帝。在南宋都城臨安,人們一面聽到岳飛「還我河山」的悲愴呼聲,一面卻聽到那歌舞昇平的悠悠絲竹。正如詩里所描述的那樣:「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金國滅亡後,元軍又苦苦緊逼而來。當然西湖歌舞是擋不住蒙古騎兵南下鐵蹄的,南宋的皇帝們只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南逃。
歷史的悲劇最後落到了一個年僅九歲的小皇帝趙 頭上。公元1278年元將張弘范攻陷了南宋最後一個行都廣東崖山。丞相陸秀夫抱著小皇帝投海殉國,整個大宋王朝便在這呼嘯的狂風和滔天駭浪中被徹底埋葬了! 然而與趙家堡有關的人物趙若和以及其子孫的故事卻從這里剛剛拉開序幕......
遺夢飄落碩高山
對趙范、趙義父子來說趙家堡不只是一個安身立命的窩,它更是一個皇室後裔世世代代割捨不下的夢。趙氏皇室有的支系已經被元軍斬盡殺絕;有的支系已在苦難的歲月中飄散湮沒,而自己是倖存的一支。要讓子孫後代記住我們的祖先曾經主宰天下,一統江山曾屬於趙家。說不定哪一天這大好河山重又歸還到趙家的手中!這個夢不能丟,想丟也丟不了。於是他們便把它凝固在自己的城堡中。
當年高懸在北門上的石刻匾額「碩高居勝」被頑皮的村童踏在腳下,他們才不管什麼皇帝、什麼皇族後裔呢
皇族後裔的世俗生活
趙家堡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極具個性的古建築,便是至今生活在那裡的皇族後裔。能做到這一點,趙范、趙義父子功不可沒。在物質上他們營建了一個能讓子孫後代長期安居樂業的生存環境;在精神上他們激勵了子孫後代不忘先祖的偉業和經歷的屈辱,力求上進、建功立業。甚至希望趙氏子孫有一天能夠重新主宰天下。
祖先的訓導和奇特的習俗
趙氏家族一直保留有完整的族譜,在族譜中有一頁是趙若和記述自己隨皇上逃難,被元兵追殺的文字。若干年後已是明代官員的趙范,翻閱到這里無法抑制感情的波濤,用飽含血淚的筆墨在族譜空白處寫道:「為子孫者讀此篇而不痛哭流涕非人也」!他的這種思想感情對後代子孫有著長遠深刻的影響。有時成為他們發奮圖強的動力,有時又成為他們背負著的沉重的十字架。
我們在與趙家堡後裔的接觸交談中了解到,在他們今天的生活中有些祖先世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
每年過元宵節要舉行「丁棹」儀式,這一年裡結婚的,生子的都到祠堂來請客,全村16歲以上的男人都要來「吃丁棹」。可不要小看這每年一頓飯的凝聚力,它時時在提醒你是趙氏的後代。趙氏每增添一個人員都關繫到家族的興旺!
每年正月十八要「行社」,把各個祠堂、廟里的菩薩全都扛出來饒著村子遊行。值得注意的是不僅關帝、財神等等被視為菩薩,自己的祖先也是當菩薩一樣來敬奉的。在官廳里就有一個趙范的神龕,龕里的趙范泥塑像雖然簡陋,但原先的趙范像是用名貴的沉香木雕成的,可惜解放初被燒毀了。而據族譜記載,官廳里每年正月十五在祭祖時還要祭「十八帝神像」。所謂十八帝神像是宋朝歷代帝王的畫像,當年由趙若和掌管。畫像高約50厘米,寬約35厘米,藏在香木錦盒中,成為趙家的傳家寶。五十年代還借到漳州展覽過,後在文革十年動亂中遺失了。每年把從宋太祖趙匡胤一直到帝的十八位皇帝像拿出來祭供,這本身就是對皇室子孫的一種十分形象的教育。
再如每年正月的「考龜」活動,在場子里樹起靶子,讓趙氏子孫們參加射擊比賽。分為50米、100米、150米三項,用火槍射靶。奪得前三名可獲獎。獎品是讓人意想不到的「龜」——用糯米粉蒸出來的既好吃又形神畢肖的龜形糕。小的10來斤,大的20—30斤。誰能把30來斤巨大的糯米龜扛回家就能引來許多羨慕的目光,是件非常榮耀的事情。村裡的老人說,這是鼓勵趙家後代不僅要學文也要習武,鼓勵子孫通過各種途徑建功立業。至於為什麼要用糯米龜作獎品卻誰也說不清楚。我們想「龜」與「歸」諧音,是不是當初設獎的人期望子孫好好習武將來有一天能夠回歸北方,回歸汴京?
還有一個很奇特的習俗那便是結婚新郎新娘全穿白衣白褲,新娘還外加一條白色的圍裙。這些衣褲上除綉上一個小小的紅色的「」外全部純白。結婚時新郎新娘穿著這白色的「象頭衣」拜祖宗拜天地。手裡還拿著白布條。我們雖然沒趕上這樣的婚禮(一般是在過年舉行)卻有幸看到一位婦女從箱底翻出來的「象頭衣」,我們問能不能請人穿起來拍照?他們連連搖頭,原來這套衣服結婚之後就要收藏在箱底,平時不能穿。只有在父母去世時才重新拿出來穿,並把結婚時拿在手裡的白布條扎在頭上戴孝。等「作七」(人死後七天)後再收藏起來。遇有其他長輩去世也可再穿。最終這白色的「象頭衣」隨著自己去世時入葬。這種在結婚大喜的日子裡把紅白喜事糾集在一起,讓人們即使在結婚時也不忘祖先、不忘「孝」道,不知是否與帝投海宋朝滅亡有關?
我相信歷代祖先的身傳言教和保留下來的種種習俗對趙氏皇族後裔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尤其在封建帝王的時代,它有著很現實的意義。即使到今天,它的影響還潛在著。趙家堡的人常常把一些「奇事」與趙氏家族的興衰聯系在一起,比如:一塊佔地約一畝大的石頭突然無端炸裂;如在趙家堡西邊小池塘里在福建省第一次發現「野生水稻」;如趙家堡開始被重視開發,各地專家學者接踵而來;甚至連一棵枯死多年的老槐樹發芽……他們希望這些都是趙氏家族興旺發達的預兆。
皇室後裔眾生相
畢竟時代不同了,曾經成為他們動力也是沉重壓力的皇族後裔的身份,對於今天生活在趙家堡的人來說已經無足輕重。我們采訪過許多小孩和年輕人,他們大多壓根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是大宋朝的皇帝。在成年人和老年人中也有不少人只知道自己姓趙,不知是第幾代孫。有一位老人,清晨戴著斗笠扛著鋤頭去幹活,鋤頭柄上掛著一小瓶茶水,十分友好健談,只可惜語言不通,加上滿口牙齒已脫落,很難聽懂一兩句。我問:「您多大年紀啦?」他用手比劃著「七十四歲。」「您姓什麼?」「我姓『刁』!」搞了半天才知道原來當地人把趙字念成「刁」。「您是第幾代孫?」他搖著頭說「不知道」……到了傍晚我們又碰見了他,他主動過來對著我們的鏡頭滔滔不絕地談心,談得很開心、很投入,也不企求我們理解和應答。那鋤柄上掛著的小瓶里還剩著小半瓶茶水。一個挑擔的婦女走過與他打了個招呼,他把那小半瓶茶給那婦女喝了……這就是趙氏皇族後裔的一員,勤勞、熱情、慈祥、善良,生活得很滿足,至於什麼祖先的貴賤榮辱,什麼皇室後裔的身份對他毫無意義。
當然以上只是一種類型,另一種是對自己祖宗的歷史和皇室身份較感興趣的。前面提到的趙和斌老人便是較典型的一位。他始終陪著我們拍攝、采訪,充當導游兼翻譯。他還寫過一些小文章如《完璧樓隱義淺解》、《福耀賀蘭》等。在我們臨走時他開出一張單子,希望我們能給他寄去十幾張關於趙家堡各個局部的照片。他對趙家堡的開發前景十分關注。還有些老人熱情地為我們扛那些沉重的器材,穿小路、爬城牆不辭辛苦,讓我們十分感動。我們還特意采訪了趙家堡輩份最高、年紀最大的老人趙中林。老人近一兩年來身體不好,長期卧床。當我們走進他那黑洞洞的房間里時,他已端坐在床邊。他耳朵不太好,說話也不太清楚。當我問他多大年紀時,他抖抖地從床頭翻出一張紅色的帶有十二生肖年代表,指給我看:他是屬豬的,92歲!別看如今他這副老態龍鍾的樣子,早兩年他還能吹奏樂器,在他手中還保存著宮廷里的南音樂譜,是用「五六工尺上」標音的。可惜的是他已經吹不動了。他是趙氏第三十代孫。那麼全村最小的、輩份最低的呢?那便是趙氏第三十六代孫,才4歲的趙宏偉。他見生人就躲,要他拍照就哭,等到我們混熟了,他才蹭到我們身邊,趴在摩托車上和他的兩個小堂兄一起似懂非懂地聽我講中國歷史上有個宋朝,宋朝的皇帝就是他們的祖先……
但我由衷地希望他們能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不斷提高文化知識,對自己祖先的事跡有所了解。對趙家堡的價值和前景有所關注。
92歲的趙中林老人目前在趙家堡輩份最高年齡最大,是第三十代孫。
目前趙家堡輩份最低年齡最小的三十六代孫趙宏偉才4歲,他正趴在摩托車上聽我們講他們祖先那遙遠的故事。
一群趙氏孩童嘴裡哼著「小燕子」的歌。當鏡頭對准他們的時候,哈哈,都害羞地爭著往牆後躲
門檻高得幾乎難以跨越。只有貴客到來才開正門,而且門檻要拆開放低。那時候要是有人敢這樣蹲在門檻上,那還了得?
趙家堡默默地掩藏在福建東南的群山之中,400多年悄無聲息。直到1979年僅僅成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升為省級。直到2001年7月才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歷史文物價值,它的旅遊資源價值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正如一些權威專家的評價:趙家堡「其布局立意,處處仍沿汴京之舊」,是「遺址豐富,建築猶存」的「不可多得之古城堡遺址。」
據了解趙家堡內部的整修從2002年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投入560萬元。而全部修整完將投入5000萬元,全部由國家文物局承擔。我們深為趙家堡受到國家文物局的重視和保護而感到欣慰。同時我想提一點建議:趙家堡正在把居民往城外遷移,最好要有計劃地保留一部分正宗的趙氏皇室後裔生活、居住在古堡里。不要把古堡變成一座僅供參觀的空城。試想,如果古堡里清晨無人荷鋤、牽牛下地;大榕樹下沒有孩子玩鬧嬉戲;傍晚沒有炊煙裊裊升起;潘池、楊池中沒有鴨群游弋,池邊沒有羊在吃草……它還有什麼意趣?留居在古堡里的居民,可接待遊客住宿,只要干凈整潔,設施略加改善即可。讓遊客與皇室後裔們聊天,領略古堡清晨、黃昏乃至月夜的情景。古堡留宿人數要控制,城裡不搞任何現代娛樂設施,也不像周庄那樣開滿店鋪茶樓,不要繁華嘈雜,它本來是山裡農耕時代的一個古堡,保持它原有的特色。
又聽說趙家堡外部四周將承包給有關公司,將要興建300畝地娛樂設施。又忍不住想提一個建議:在古堡的四周要留出足夠大的空間作為過度地帶,保證古堡所需要的特有的環境氛圍。現代娛樂設施要離古堡遠些,再遠些。千萬不能讓人在古城堡里聽到哪怕是遠處的現代舞廳歌廳的樂曲,看到哪怕是遠處霓虹燈光的閃爍。這里應該保留那雞鳴狗吠,更梆聲聲的幽遠和寧靜。
但願這些都是杞人之憂。
三天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明天我們將要離去。面對墨藍色的天穹和剪影般的古堡城樓,面對那彎如滿弓的新月:古堡,我們默默地為你祈禱!
最後補充:
此堡環行20分鍾可以走完,平常看完完全全村莊一個,敬請注意。

⑧ 德安谷堡中的「德安」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德安古堡,又稱汀溪古堡、五峰古堡、德安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鵝卵石堆砌而成的土樓,景區坐落於廈門最美鄉村之一的同安區汀溪鎮五峰村,南擁汀溪水庫,北依雲頂山,東鄰造水村,西接汀溪林場,距城區14公里,距廈門島內40公里,總面積為82.62萬平方米,交通便捷,自然風光秀美,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傳統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是廈門首批集餐飲、住宿、遊玩、度假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示範點。有古堡、雙溪、瀑布、荷花池、百果園、鷲峰禪院、覺園書院等著名景點。

德安古堡:「德安」的「德」字意為「修養品德」,「安」字意為「安居樂業」。

⑨ 龍門香溪堡的簡介

區內始建於1644年古堡、五宅和廖氏宗祠等古建築群,獨具嶺南建築藝術遺風,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2002年7月17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五宅古堡】
五宅古堡有近四百年歷史的牆,此牆說不上雄偉,但它獨特的造型與建築藝術令人嘆為觀止。圍牆內一座四層的古堡,面闊 24米,深 11.7米,高四層,約 20米,東西兩側為鍋耳狀風火山牆, 這就是聞名遐邇的「五宅古堡」。古代戰亂時,古堡用作瞭望和抵抗敢於來犯者,衛村護民。今天,它以莊重、淳樸、厚實而又神秘的姿態,迎接遊人的到訪,斑駁陸離的碉樓磚牆,訴說著不平凡的歷史。我們進入古堡裡面,無須「更上一層樓」,就可窮極整樓;你看它無樓板阻隔,也無梯可登,這是因為 1954年,前蘇聯專家幫助修建增江水庫,當時計劃拆除此古堡,村民們為了保護古堡免遭拆除,將裡面樓梯鋸掉,保護了這一極具價值的古建築。
景區內的竹林樂園,別具一格,建有竹林餐廳、竹林別墅、竹林亭閣、竹林燒烤、竹林露營、水上竹苑等,可盡情享受「竹中游、竹中玩、竹中宿、竹中飲、竹中樂」的幽野情趣。

⑩ 長泰的林墩

林墩工業區群山環繞,年平均溫度21℃,最高氣溫35.7℃,最低氣溫-1.7℃,無霜期329天,氣候溫暖,冬無嚴寒,夏無酷熱,熱量資源豐富,光照條件良好,一年四季多和風,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是個適合旅遊度假、休閑養生的好地方。奎壁齊輝樓、溫泉、西姑庵、玉珠庵等都是具有特色的旅遊景點。 古堡溫泉 林墩古堡溫泉度假村,坐落於廈門、泉州、長泰三地之間,緊臨廈門市同安區,東距同安區約35公里,南距漳州市60公里,長泰縣城30公里,屬一小時經濟圈的范疇。交通現有省道郊柏線同梘線與324國道、及福廈高速公路連接,航空經由廈門市高崎國際機場可抵國內外,交通十分便捷。 古堡溫泉園區坐落在半月山下,四周群峰環繞,雲霧飄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佔地面積68畝,主建物均以歐式造型為主,故取名為「古堡溫泉」。 在1500米原石構築的圍牆內,有綿堡造型露天SPA泳池、古堡旅館、觀景台、露天舞台、多功能會議室、餐廳、個人池區、茶樓及特產店等等,各據山頭一方,相距之間廣植花樹、草坪及迭石、登山道相連。 西姑庵西姑庵位於林墩工業區的林溪村東部山林之中,與同安區的內田村接壤。順著山路一路蜿蜒而上,空氣清新,四周樹木林立,仿若一片綠色的海洋。 西姑庵是一處幾乎被遺忘的角落,關於此處的歷史甚少有記載。整個部落看起來富有滄桑感,身在其中會不禁令人想起元代著名戲劇家馬致遠所作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玉珠庵 玉珠庵位於長泰縣林墩工業區的江都村,縣文物保護單位。 玉珠庵始建於公元1304年,清代重修。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庵佔地面積300平方米,坐西向東,由門廳、天井、正堂、兩廊組成。門廳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有前廊,門前有浮雕龍柱,瓜棱古鏡形柱礎。正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懸山頂。前後廊式,前廊卷棚頂,前檐施四根石龍柱,四壁有彩繪戲文壁畫。正堂後壁上有「咸豐十年庠生連日春撰募建敬聖亭小引」墨寫草書。 「玉珠庵」歷史悠久,經過幾次修繕,至今仍然保存原貌。建築採用宮殿式樁木結構,上下兩進大廳,兩邊各有護厝,許多的石柱,橫梁拱鬥起著支撐作用,各種石雕.木雕.壁畫製作精巧,構圖生動,部分墨畫,彩畫依舊。 大廳前四根石柱,分別雕刻有龍和鳳,雙雙成對,搭配出一幅「龍鳳呈祥」圖。橫梁四處,象徵威嚴的大象.獅子.和四季花草,荷花,菊花,蘭花,造形抽象,寓意深刻。步出大廳,走到大門前走廊上,一對石柱,兩條巨龍,口中含珠,騰雲駕霧,活靈活現,就象「全龍盤柱」。門前左右兩側一邊是荷花、波浪,一邊則是燕子、鮮花,如此刻意,無不讓人聯想到「芙蓉出水」和「雙燕報春」。牆壁上,對稱的麒麟圖,萬字窗,橫屏上的八仙人物,明示春夏秋冬的四季花瓶,深刻地反映了古人追求「吉祥富貴」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整座「玉珠庵」,設圖巧妙,工藝精湛,前來參觀的遊客,似乎走進一座歷史的博物館,這里的管理員介紹說,台灣連戰先生跟他們是同祖同宗,是由江都遷出,移民馬崎。 奎璧齊輝樓 奎壁齊輝樓位於長泰縣林墩工業區的林溪村,縣文物保護單位。 奎壁齊輝樓又名烏煙樓。清道光元年(1821)建,1941年維修。樓兩層,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面闊26.2米,進深23.8米,有四廳二十八房,硬山頂。樓中央有天井和八角形水井。外牆條石砌成,厚1.47米。樓內隔牆以土坯壘砌。朝北開券頂門,門額刻「奎壁齊輝」。朝南開小門,門額刻「迎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