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林志良的生平故事
大陸赴台舉辦個人書法展第一人
早在2005年5月28日,林志良就在台北「國軍文藝活動中心」開始其「書法交流之旅」,他也由此成為
祖國大陸赴台舉辦個人書法展的第一人。原本5天的展期,因觀者如潮,延長至6月11日結束,展期長達14天。
開幕之日,台灣政、軍、商、文、教、藝、醫、宗教等各界人士,紛至沓來,祝賀的花籃多達200餘個,其中有國、親、新三黨主席、副主席和藍綠營47名「立委」的署名花籃。前「考試院院長」許水德致了開幕詞。
台灣統一日報社長彭紹周稱贊林先生書法造詣精湛,台灣著名評論家李敖稱之為大陸真正的書法家。
林志良台灣個人書法展展廳的正中央,懸掛的是一幅大寫的行書「中國人」三個字,左邊是席慕容的《鄉愁》
,右邊是餘光的《鄉愁》,引得前來觀展的各黨派人士及民眾紛紛在作品前留影。
林志良說:「台灣『破冰』之展意在拋磚引玉,希望能藉此推動兩岸書法界的交流」。展出的118幅作品,有位台灣企業家希望以百萬元人民幣買下,但被林志良婉言謝絕了。為了圓寶島辦展之夢,林志良個人花費近60萬元人民幣,卻僅僅帶回1000元台幣。有位山西籍的國民黨老兵,14天展期里每天都來觀展,最後一天,這個在台灣沒有一位親人的老兵,流著淚從口袋中僅有的1100元台幣中拿出1000元台幣,要工作人員無論如何都要轉交給不在現場的林志良,讓林志良將他的一片思鄉之情帶回祖國大陸。沒有見上這位山西老兵一面,成為林志良台灣之旅的最大遺憾,這1000元台幣則成了他如今最獨特的收藏。
「台灣緣」自父親開始
林志良與台灣的淵源,還是從他的父親開始的。他笑著說,自己的母親差點就是台灣人。
原來,林志良父親曾有過台灣女友,數十年後,他到台灣進行書法交流時,還曾代表父親邀約這名女士見面。
林志良父親是同安一才子,會雙手左右開弓打算盤,曾被聘請到台灣擔任某茶莊的管家。據說當年交了一個台灣女朋友,帶回同安老家給父母過目,父母本十分滿意。時值夏季,這名台灣女友思想比較前衛,穿著泳裝到溪邊游泳,引來不少鄉民圍觀。傳統保守的林家不敢娶這門媳婦,就讓林志良父親把女子送回台灣。1950年,林志良父親也從台灣回到同安,從此兩岸隔絕。
林志良後來跟廈門的台灣人做生意,既賺到了錢,也交到朋友。三年前他投資開發羅漢山,發願請來500尊菩薩,一些台灣朋友紛紛幫忙。他後來到台灣交流時,特地「重逢」了這位父親「無緣的愛人」,見面時兩人不免唏噓。
用一座山促兩岸文化交流
現在,在林志良的推動下,羅漢山已不僅是海峽兩岸的書法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還蘊涵了更多的文化內涵。他相信,憑借這些內涵,羅漢山未來一定可以成為海峽兩岸的名山。
用書法弘揚慈悲心濟世心
近10年,林志良在走名山訪名人的路途中每每看到貧困苦難的人們,他總頓生憐憫之心。林志良還准備用數年時間,在國內舉辦多場個人書法展,地點選擇在偏遠的貧困山區,一方面借辦書法展喚起國人對中國書法的熱愛,另一方面則在辦展後舉行作品義賣,將義賣所得捐給貧困山區的希望小學。
「社會造就了我們,我們就應該回報社會。」2009年母校廈門市同安實驗小學百年校慶時,林志良舉辦了個人書法展,其中的部分書法作品被人以20多萬元買走,林志良把這些款項悉數捐給了母校。寧夏海原地區,聯合國稱之為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林志良把他在2009年中秋節作品拍賣所得的20多萬元捐贈給當地政府作為辦學之用,還邀請11位當地的中小學生到廈門學習交流,同年又捐助解決了當地蓮花鎮14名貧困大學生的學雜費。
從被停學的小搗蛋變成多才多藝的書法家
林志良用草書揮寫歷史人物的雄心偉略,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岳飛的《滿江紅》等,豪邁恣肆像波瀾壯闊洶涌澎湃,像萬匹駿馬奔騰在曠野,又像蛟龍飛躍在蒼穹,剛勁灑脫。他用楷書抄描佛書經典,《般若波羅蜜心經》、《金剛經》、《華嚴經》等細膩雅緻,如佛給人諄諄教誨,妙語聲聲觸動心弦,營造安寧祥和的境界。而他的篆書古樸大氣、隸書沉穩中包含靈動,裝掛在廳堂則熠熠生輝。
但說起書法成材路,林志良直說是「意外所致,造化弄人」。小時候的林志良非常調皮,才小學二年級就因搗蛋而被老師停學。寫得一手漂亮魏碑的林父,把小志良關起來,在屋子裡拉上幾根鐵絲,掛上各式各樣的字帖,讓小志良必須每天完成一定量的書法臨摹作業,才能換來一頓飽飯,否則就得罰跪。一個學期後,因為他「帶罪」在一次學校書法比賽中勇奪第一名,老師才讓他重返學校。
小學畢業後,遇上文革,當時造反派要抄大字報,而且抄大字報還能換來每天5分錢的報酬,這在當時可以買1公斤大米,這也讓林志良第一次感受到字寫得好可以有「實實在在的價值體現」,而作為家中長子的他也開始有了養家糊口的責任。更為意外的是,當時抄寫大字報的其他「反動學術權威」,都是有學識的文化人,個個寫得一手好字,樂於請教的林志良如魚得水,孜孜求學,並對照字帖,反復斟酌。從被迫到興趣,林志良對書法的痴迷一發不可收拾。家裡的字帖臨摹完了,就到書店、到街頭書攤去找。為了省下買字帖的錢,他就在書店或書攤上一站幾個小時,右手悄悄放在褲子口袋裡依照字帖一筆一劃地寫,不知不覺竟磨破了四個口袋。小時候的褲子是他自己用裝尿素的編織袋染色後縫制的,為了耐磨,口袋改用棉布。而他的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迷戀上寫字後,林志良學什麼都很用心,音樂、武術……生活之中、業余之時,林志良的才藝和能耐多得讓人眼花繚亂。至今,50多歲的他每天還在堅持健身訓練,100多公斤舉重不在話下。強健的體魄和非同尋常的臂力被他視為筆走龍蛇的必備條件。
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堅持書法參透佛理
1975年,21歲的林志良被安排進了廈門市同安鎮(現為同安區)珠銹工藝拖鞋廠工作,先是跑供銷,隨後有書畫手藝的他被改任為設計人員。1981年,「農村工作1號文件」出台,同意農村搞包產到戶,1983年,林志良提出承包責任制,在獲得全廠98%職工的支持下,當選廠長。
1985年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建立廈門經濟特區,林志良以4000元起家,與香港友人合資創立「三福珠銹工藝廠」,成為「由中國工商總局發照的第一個中外合資企業」。短短幾年,林志良就將工廠做到了年出口額500萬美元的規模,產品出口到了23個國家和地區,用工超過萬人。林志良在廠里辦起了幼兒園,入園兒童學費、點心費全免,由於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時任福建省省長的賈慶琳還親自視察了林志良的工廠,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鼓勵。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林志良的人生也同樣曾在事業如日中天時遭受嚴重的挫折,但練書法練到「忘我忘人」境界的林志良也不怨天尤人,而是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他經常走出廈門,拜佛山、仿名寺,走南闖北,以一隻毛筆、一手好字,交了數不清的朋友,天賜良機,林志良也在此期間與佛結緣,中國佛學會前任會長一誠大和尚親自為其授號賜字「一凡居士」。如今,林志良已潛心修佛。
事業和人生的起起落落讓他參透了「是一原非一,無為便有為」的不悲不喜之理。林志良說,他人生最大的收獲是歷盡生活的磨難卻始終未放棄對書法藝術的追求,現在最重要的人生課題是寫佛經,造佛寺,以佛法弘揚書法,用書法弘揚慈悲心和濟世心,把剛建起的羅漢山打造成功利千秋的大業,造福一方百姓。
⑵ 廈門同安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廈門同安區好玩的地方。
1.廈門方特夢幻王國景區
位於廈門市同安區石潯南路1111號(中洲大橋附近)一個以高科技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古城廈門市同安區,是由深圳華強集團投資興建的大型高科技第四代主題公園。其最大特點是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將動漫-、電影特技等國際時尚娛樂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巧妙融合,創造出充滿幻想和創意的神奇天地,被譽為「東方夢幻樂園」、「亞洲科幻神奇」。
景區包含27大項主題項目區、200多個項目,其中大部分為室內高科技體驗項目,遊玩不受氣候影響,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風霜雨雪,公園均能照常開放營業。此外,園區內項目還充分考慮到各個年齡階層的需求,絕大多數項目老少皆宜,非常適合家庭旅遊和周末休閑游樂。
⑶ 同安三福有瘦腿霜嗎
出門左轉廈門吧
⑷ 《西虹市首富》這部電影在廈門取景較多,具體都在廈門哪裡取過景呢
《西虹市首富》是一部生活喜劇片,電影表面以幽默搞笑為主,但深層次也在暗寫社會的真實和殘酷。電影中有很多橋段讓人捧腹,而電影在廈門島內島外均有多處取景鏡頭,下面就這部電影在廈門島外的一些取景地做一些簡單介紹。
《西虹市首富》在廈門島外的一些取景地以及相關介紹
1、廈門同安舊體育場、孔廟
電影中的集美新城廣場
電影中,王多魚用飛豬向女主夏竹表白,航拍鏡頭帶出了多角度的集美新城。
廈門集美新城簡介:
位置:集美新城位於集美區核心區域。
集美新城規劃面積共10平方公里,擬打造溫泉旅遊休閑度假中心區、文化中心區、行政中心區、時尚精品消費娛樂中心、體育中心區、生態景觀公園、對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教集中區、生態濱水田園城市社區、濱水田園景觀高尚社區、物流港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