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
「創新、恆信、進取」的核心價值觀,「激揚無限、行穩致高」的企業精神。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貿股份)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世界500強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核心成員企業。國貿股份始創於1980年,1996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755)。
公司秉承「持續創造新價值」的使命,「創新、恆信、進取」的核心價值觀,「激揚無限、行穩致高」的企業精神,銳意進取,不斷創新,全力將企業打造成為值得信賴的全球化綜合服務商。
(1)廈門建發國貿象嶼哪個企業文化好擴展閱讀:
經過不斷發展,國貿股份現已形成供應鏈管理、房地產經營、金融服務三大核心業務;下設供應鏈、房地產、金融,以及戰略發展等四大事業部。
2017年1月,公司啟動第5輪發展戰略,提出做精做深供應鏈、做大做優地產、做特做強金融、做專做實投資,首次提出集大成、通天下的品牌口號。
2014年1月,公司啟動第4輪發展戰略,提出做強供應鏈管理,做大房地產經營,做特金融服務,打造令人尊敬的綜合服務商。按照本輪戰略規劃,公司撤銷流通事業部,重新組建貿易事業部。
Ⅱ 廈門有什麼好公司
特房集團、煙草公司、煙草進出口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建發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翔鷺石化企業(廈門)有限公司、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夏商集團有限公司、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柯達(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廈門卷煙廠
Ⅲ 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
這是一支締造優秀的隊伍
市場觀念、服務理念、合作意識是這個團隊個性的集中體現。在十五年的時間里,正是這個團隊幫助象嶼進入到中國500強的行列,創造了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4%,凈利潤年均增長16%的發展奇跡。
這是一支充滿活力的隊伍
◆每兩年舉辦一屆藝術節
◆每兩年舉辦一屆體育運動會
◆擁有我們自己的「晨帆」合唱團、籃球隊、足球隊、羽毛球隊、登山隊等
◆總冠名廈門(翔安)國際百公里縱走挑戰賽
這是一支勇擔責任的隊伍
◆成立以員工捐款為主的「春雨基金」,在救助困難員工和貧困學生同時參與各種社會救災活動。
◆組建志願者服務隊,積極參與各種志願服務活動。
是廈門「海豚之友」的發起人和核心成員之一。
◆以「五個一工程」為載體,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員工每年向「春雨基金」捐一日工資;
員工每年至少抽出一天時間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
有車族每年停開一天車;
員工在自身條件許可的前提下每年義務獻血一次;
公司每年捐助一項社會公益項目。
◆積極支援新農村建設,對口幫扶翔安區內厝鎮許厝村。
積極開展軍警民共建活動。
積極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閩南文化,資助廈門高甲戲發揚光大。
這是一支善於學習、勇於超越自我的隊伍
公司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強調通過持續不斷地強化學習推動人才和組織共同成長。
◆我們的學習培訓形式多樣、豐富多彩:不定期送高管人員到清華、長江、中歐、廈大等EMBA課程班學習;請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地的知名人士到企業開展專題培訓講座;按層級分批次組織高管、中層、新員工培訓,派員工參加與本崗位有關的專業培訓等等。
◆設立千萬元教育基金,在全國高校設立「象嶼集團校級獎學金」
與多家高等院校簽訂了人才教育培訓的戰略合作協議。
◆下設幹部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學院、建設管理學院、類金融學院等專業學院,為公司各層級員工提供針對性在線學習培訓服務。
課程由公司內部培訓師與名校專家聯合開發。
Ⅳ 想入職象嶼,了解下企業文化,看適不適合發展
象嶼集團的企業文化我覺得還是比較有人性,不會那麼霸道。
比如企業文化中使命這塊,它遵循的是計利天下、相與有成,就是說象嶼集團追求的利是惠及所有人的利,而不是私利,它所看重的是相互交往協助而有所成就。它不僅對合作方是這樣,對員工也是這樣,所以在象嶼集團工作是蠻有發展前景的,領導層基本都有一個開放包容的心態,只要有能力,敢於表達,那就有晉升空間。回頭網路參考下就明白了。
Ⅳ 都說這些年國有企業的效益都不咋地,不知道象嶼集團咋樣因為我准備去應聘。
親,確實有一些國有企業效益變差了,但也不是所有國有企業都這樣啊。我是廈門本地的,我們本地的國企除了廈門象嶼集團之外,還有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和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當地人都知道這仨國企巨頭,這三家國企也一直是廈門當地百強企業的前三,也是福建百強企業的前三。2021年福建企業100強名單裡面,前三就是廈門建發集團,廈門國貿控股集團和廈門象嶼集團,第四是興業銀行。其中象嶼集團2020年度營收超3748億元。另外,象嶼集團在2021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第189位。如果親來應聘象嶼集團還拿到了Offer,那就去入職啊,全市前三的企業做你的職業生涯起點,難道還沒份量嗎?網路大大贊一下。
Ⅵ 廈門比較好的國貿公司
廈門國貿集團,廈門建發進出口公司,廈門夏商貿易公司,廈門象嶼集團這幾家都是大型國有集團公司,進出口貿易做得很大
另外廈門一些大型企業,如廈門鎢業,廈門銀華機械,廈工集團等雖然不是專門的貿易公司,但是也有進出口部
Ⅶ 廈門四大集團是哪四大
廈門的四大集團應該是建發、國貿、海翼、象嶼吧
貌似沒有這種評法。。不過這四個集團是整合了原來廈門的大部分國有工商企業
Ⅷ 廈門有什麼好公司
廈門好公司具體如下:
1戴爾(中國)有限公司 。
2建發股份有限公司 。
3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翔鷺石化企業(廈門)有限公司 。
6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7廈門夏商集團有限公司 。
8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
9廈門航空有限公司。
10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1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Ⅸ 廈門有哪些著名企業
1.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獨家發起設立,199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153),是一家以供應鏈運營和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現代服務型企業。2012年營業收入911.67億元人民幣,位居2013年「中國上市公司500強」第51位,連續多年位居福建企業100強榜首。
2.戴爾(中國)有限公司——戴爾是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是全球企業首選的IT 整體解決方案及服務供應商。每天,戴爾向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12萬台以上的產品,相當於每秒出貨量1台以上。Dell官網創建於1996年,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目前可以支持的語言已經達到了34種。
戴爾每年與客戶進行近20億次網路互動,全球超過350萬的用戶通過社會媒體以及在線服務商與戴爾進行聯絡,這些網路社區包括Dell官網,以及戴爾在Twitter、LinkedIn、Facebook、新浪、Orkut(巴西)和其它社交網站上的專區。2007年,戴爾推出了思想風暴。
3.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廈門汽車工業公司,創立於1988年6月,1992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1993年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600686)。當時股票簡稱:廈門汽車。
2006年5月12日,公司更名為「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簡稱更改為:金龍汽車。截止2008年末,公司總股本為4.43億元,總資產80.8億元,凈資產13.8億元。2016年8月,廈門金龍汽車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475位。
4.廈門國貿控股有限公司——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2006年5月由廈門市商貿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更名成立,是廈門市屬直管國有企業。公司多年獲評全國、省、市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和廈門市誠信示範企業等榮譽稱號 ,系中國內部審計示範企業 、中國企業教育百強先進單位 、廈門市文明單位 、廈門市企業文化示範單位。
5.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是廈門象嶼保稅區的開發商、運營商、服務商,是海峽西岸最具發展潛力的綜合物流園區開發運營服務商。肩負著政府賦予的歷史使命,我們用勞動和汗水、用智慧和力量,在海峽西岸創造出一片繁榮。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排名375位。
(9)廈門建發國貿象嶼哪個企業文化好擴展閱讀
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獨家發起設立,199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153),是一家以供應鏈運營和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現代服務型企業。2012年營業收入911.67億元人民幣,位居2013年「中國上市公司500強」第51位,連續多年位居福建企業100強榜首。
在供應鏈運營領域,主要經營漿紙、鋼鐵、礦產品、農產品、輕紡、化工、機電、物流服務及汽車、酒類等十大核心業務,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業務關系,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福州、泉州和香港、加拿大、美國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
在房地產開發領域,公司控股的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和聯發集團有限公司均具有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均位列中國房地產百強行列,2013年分別居「中國房地產開發500強」第41位和53位。現在中國17個城市進行房地產開發。
戴爾每年與客戶進行近20億次網路互動,全球超過350萬的用戶通過社會媒體以及在線服務商與戴爾進行聯絡,這些網路社區包括Dell官網,以及戴爾在Twitter、LinkedIn、Facebook、新浪、Orkut(巴西)和其它社交網站上的專區。2007年,戴爾推出了思想風暴。
自1998年進入中國以來,戴爾已在全國擁有約8,000名團隊成員,公司在中國的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在廈門,擁有2個生產工廠、1個全球指揮中心以及戴爾服務業務在中國的地區總部,在上海,擁有1個全球采購中心,在大連,擁有1個國際服務中心,在成都,在建1個全球運營中心,全國銷售網點超過6000家,覆蓋城市超過35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