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樓市什麼時候逆流
擴展閱讀
北京的環球影城在哪個區 2025-05-15 09:33:36
上海開眼角要多久 2025-05-15 09:33:35

廈門樓市什麼時候逆流

發布時間: 2022-08-25 02:07:23

⑴ 廈門市級住房發展規劃:新房漲幅每年不超5%

繼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後,廈門率先公布了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

11月16日,廈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明確「十四五」期間住房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中明確提出,保持住房價格總體平穩,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7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撰文解讀「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時提出,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調控評價考核工作,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房住不炒」確定性的寫進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穩房價也是各國家相關部門繼續堅持的一個目標。作為計劃單列市和二線城市,廈門對未來五年的住宅發展方針,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國一二線城市做法。對於部分二線城市來說,跟進廈門的可能性較大。

廈門明確未來5年房價年度漲幅不超5%

11月16日,廈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明確「十四五」期間住房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在「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目標部分,公示稿提出,住房消費健康發展。保持住房價格總體平穩,逐步使住房價格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適應。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住房租金價格年度漲幅不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因城施策,引導量力而行、梯度消費,滿足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推動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促進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公示稿同時提出,住房供給結構均衡。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約38萬套,面積2950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供應量約12萬套,面積1300萬平方米,佔比約45%;保障性住房供應量約10萬套,面積600萬平方米,佔比約20%;市場化租賃房供應量約10萬套(間),面積450萬平方米,佔比約15%;新建安置房供應量約6萬套,面積600萬平方米,佔比約20%。

值得注意的是,廈門是全國范圍內第一個推出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公示稿)的城市,並且是首個將房價年度漲幅不超過5%寫入規劃的城市。

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廈門住房發展規劃中有兩點引人關注,一點是穩房價,另一點是重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於房價漲幅實行硬約束。2019年,全國多個熱點城市(含廈門)試點制定「一城一策」與長效機制方案,其中就包括房價漲幅不超5%。如今將這一硬指標,延伸至整個「十四五」期間。

楊紅旭還指出,廈門之所以敢在「十四五」規劃中將5%的硬約束寫進去,估計主要是近四年樓市不熱,所以感覺未來五年也無妨。但如果換杭州與西安,大概率不敢這么硬核明確不超5%,因為近兩年房價漲幅明顯超過5%了。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廈門住房發展規劃在「十三五」住房發展回顧部分也指出,市場調控日趨完善成效漸顯。積極貫徹「房住不炒」定位,從供需兩側多措並舉落實調控任務,初步建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市場回歸理性,房價保持平穩,投機炒房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近三年房價漲幅低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水平,「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基本實現。

住建部定調未來五年調控方向

11月3日,新華社正式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關於房地產調控方面的表述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並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11月17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撰文解讀「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文章除了指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意義和目標任務,還提出要完善住房制度,包括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提升住房品質等五方面內容。

王蒙徽表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著力解決住房結構性供給不足的矛盾,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推動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在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方面,王蒙徽表示,因城施策,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健全政策協同機制、省部市聯動機制、監測預警機制、市場監管機制和輿論引導機制,建立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調控評價考核工作,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楊紅旭指出,「房住不炒」確定性的寫進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穩房價也是各國家相關部門繼續堅持的一個目標。作為計劃單列市和二線城市,廈門對未來五年的住宅發展方針,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國一二線城市做法。對於部分二線城市來說,跟進廈門的可能性較大。

楊紅旭同時指出,2006年以來70城中二線城市總體新房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均值是5.4%,未來五年控制在5%的壓力並不大。

⑵ 廈門:首個出台「限售令」城市價跌量增待「解禁」

在全國范圍內,廈門是率先推出 「限售」政策的城市。

自2017年3月25日起,廈門開始執行新規:居民新購買住房,需在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這意味著,到今年3月25日廈門首批限售房源即可解禁入市。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與去年下半年進入冰凍期形成反差,今年開年以來廈門樓市出現回暖跡象,開發商推盤速度明顯加快,新房供應有較大幅度上漲。如3月份,廈門有9個重點項目開盤,多項目開盤去化情況可觀。當月廈門商品住宅供應面積達8.52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38%;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0.96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13%。

安居客研究院房產分析師吳寅向分析認為,廈門二手房成交量創兩年來新高,真正有住房需求的客群開始重新占據上風,且所佔比例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而這部分客群對於房產的主要訴求是住,而非投資。這就使得,當所謂的「解套」房源到期後,並不見得會流向市場。

近一年來廈門二手房價格走勢

二手房市場表現搶眼

2017年3月份限售新政頒布以後,廈門二手房成交量近乎腰斬。2017年4月,二手房成交3830套,而這一數據在新政頒布前夕的3月份達到7000套左右。去年下半年,廈門樓市迎來寒冬,樓盤降價、虧本銷售的消息不斷傳出,萬科在廈門的項目甚至一度被推上熱搜榜。

不過,近來廈門的房地產市場回溫跡象明顯。新景祥廈門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廈門二手房市場刷新近兩年來新高,3月份全市二手住宅成交量達到4433套,環比上漲154%,同比上漲388%;成交面積為425879平方米,同比上漲384%。1至3月全市二手住宅累計成交9345套,成交面積90萬平方米。

二手房成交量大幅增長是否與近期廈門兩年限售政策到期有關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購房簽訂合同到取得不動產證,再到不動產證滿2年後才可上市交易,意味著不少房源從購買到售賣需要「凍結」4年左右時間,實際可供入市的房源並不多。

吳寅認為,進入4月份之後,成交的房源中,真正有住房需求的客群開始重新占據上風,且所佔比例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大。而這部分客群對於房產的主要訴求是住,而非投資。這就使得,當所謂的「解套」房源到期後,並不見得會流向市場。

再者,即便當時被套牢的投資客硬撐到了今日,按照當前的市場行情來看,這部分投資客也不一定會拿出來售賣,因為如今的二手房價比之2017年3~4月時至少跌了20%~30%。同時,現階段市場行情不錯,有著企穩向好的預期,這部分房源更希望能再往回漲一些,以盡量減少損失。

土地市場方面,3月22日廈門迎來今年首場土拍,吸引了眾多龍頭房企前來競拍。最終由中南和首創、翔發聯合體分別以26211元/平方米及 25209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奪得翔安南部新城的兩宗地塊,雖然價格與周邊「地王」還有一定差距,但相比2018年出讓翔安地塊在價格上已有不小反彈,可以看出開發商對於廈門房地產市場預期重新走高。

新房去化冷熱不均

首場土拍過後,新房市場也迎來一波開盤潮。3月份廈門有9個重點項目開盤,開發商推盤速度明顯加快,供應與成交有較大幅度上漲。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成交大漲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每年2月份一直是成交低谷,3月份漲幅較大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樓市迎來「小陽春」,有明顯的回暖跡象,買房人的觀望心態有所改變。

不過廈門新房市場成交均價仍在下跌,同時庫存較去年明顯增加。數據顯示,受整體成交結構影響,一季度成交均價環比下跌12%。調控周期下近24個月平均去化僅7.4萬㎡,同比2018年全市庫存去化周期約87個月增長至103個月,庫存去化壓力加劇;其中新房可售餘量175萬平方米,按近12個月平均去化6.27萬平方米計算,可售庫存去化周期需28個月,同比2018年末增加了8個月。

3月份,廈門8個項目9次開盤,除個別項目基於入市產品的提升有小幅漲價外,大部分項目仍處於讓利促銷狀態。但從去化情況來看,不同項目之間的去化率差別較大。

如3月9日開盤的翔安金茂悅,開盤價格與上次開盤(2018年10月26日,首推出2#、 6#、8#高層,折後均價26850元/平方米)的價格相比再次下調,但因區位優勢較弱,去化當天去化僅13套。

保利叄仟棟壹海里3月兩次開盤,去化差異明顯。3月8日開盤的去化率達到61%;3月23日再次開盤,優惠力度基本持平,但去化率卻降至10%。

而特房萊昂公館憑借價格優勢吸引剛需客戶,3月29日推出的92套房源當天即售罄。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樓盤價格出現小幅上調。位於集美新城片區的國貿天悅,3月份的開盤價格相比上一批次(2018年8月18日,推出8#樓高層,均價35000元/平方米)上漲了3000元/平方米。

新景祥廈門研究中心總經理張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價格因素對樓盤去化影響明顯,今年整體的去化情況比去年理想,做了促銷策略的高性價比樓盤會比沒有折扣的樓盤去化更快。他預測,隨著購房者逐步結束觀望,房企信心逐漸恢復,預計二季度起廈門土地市場將在平穩中持續向暖發展。

⑶ 兩岸大三通後對廈門房價會有什麼影響

1、短期內,廈門被進一步邊緣化,對廈門樓市來說是個利空消息,房價繼續下滑
2、指望台商過來廈門買房子是不太現實的,現在台灣島內經濟狀況不佳,一般民眾都在台灣奮斗,而過來大陸的台商更青睞台商更聚集的長三角,上海和杭州對台商的吸引力遠大於廈門,而且上海大三通直航了,方便多了
3、廈門現在飛台灣的飛機是要繞道香港的,這次大三通直航後上海-》台北的飛機比廈門-》台北的飛機更近,因為是直著往東南飛的,你看中國地圖就知道,廈門飛台灣的要到香港打個轉
4、長期來看,大三通後,兩岸共同把市場做大,來往的台商更多,慢慢的廈門的地緣優勢、血緣優勢、距離優勢會逐步發揮出來,總的人數多了,雖然來廈門的台商比例下降了,但是人數的絕對數量卻會上升,所以長期來看對廈門利好
5、我也在觀察房市,我准備在2010年左右,或者世界經濟、宏觀經濟明顯回暖時考慮出手

⑷ 如今廈門房價還會上漲嗎

漲啊,肯定的

⑸ 廈門的房地產最近怎麼樣

廈門樓盤異地辦展熱 2009-04-10 08:41:00 來源: 泉州晚報(泉州) 跟貼 0 條 手機看新聞 春節過後,廈門樓盤接二連三集中來泉州辦展,且規模、檔次、效果等皆呈上升趨勢,這既反映了泉州購房群體在廈門樓盤營銷上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也說明在居住環境、樓盤品質上原本就有吸引力的廈門樓盤在價格下調後更使泉州人心動。 異地辦展效果喜人 春節剛過不久,在泉州酒店就有一場名為「抄底廈門」的樓盤展,不大的場地里分布了廈門數家樓盤的展位,現場人來人往,煞是熱鬧。這場活動的主辦方介紹:「廈門房地產市場上,外地人購房佔50-60%的比重,其中主要來自於泉州、漳州、三明、龍岩等周邊城市。之所以這場活動選在泉州,因為泉州人對廈門房子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從異地組團開發商來參展本來就是一件不易的事,既怕活動場面冷清打擊開發商的積極性,又怕對開發商原本緊縮的宣傳經費雪上加霜。當看到這種場面我們鬆了口氣。」 隔了不久,3月28日,同樣在泉州酒店,由廈門市國土局、廈門日報社主辦的「廈門人居巡展·泉州站」活動舉行。此次規模、力度、格局更加龐大,共有37家房產企業的50個樓盤參展。如此的規模,人氣、效果當然更上了一個層次,現場人頭攢動,展位前、沙盤前人氣旺盛,泉州人對廈門樓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當然光有興趣,沒有轉換成實際行動,自然不是開發商要的最終結果。據活動主辦方統計:活動當天共吸引泉州地區2萬多市民前往觀看,有2000多人表達出強烈的購房意願,達成銷售的住宅及寫字樓共30多套。 而在傳統銷售旺季開端——五一黃金周,我們又將迎來本報社旗下四媒體聯合舉辦的「閩南盛夏」2009年泉州夏季房展會,特別推出系列活動之泉州看房團「最看好的十大廈門樓盤」活動,自上周起就接受報名,昨日《東南早報》公布了廈門樓盤50強的名單。據活動主辦方介紹,一周來,泉州看房團報名踴躍,大家認為投資廈門樓盤現在正是時候。 泉州人購買力依舊 雖然泉州人去廈門買房不算什麼新鮮事,但廈門樓盤頻繁來泉州辦展,卻可以說是今年的一個新現象。那麼這個現象是基於廈門開發商對泉州購房群體的何種認識呢? 早年在廈門的房價很低時,很多經濟寬裕的泉州家庭都來廈門置業,經濟條件更好一點的泉州人還買店面。後來,買房成了一種流行的理財方式時,更多的泉州人湧入廈門的房地產市場,買房做投資。 「樓市低迷時,泉州人的購買能力依舊。」雲頂至尊營銷副總監鄧緒傑說,即便在前一陣子樓市低迷時,從他的樓盤來統計,泉州客戶占據了20%到30%的比例。鄧緒傑說,他們非常想去泉州做推介,因為廈門的樓盤多,泉州和廈門又有一段距離,泉州人無法深度了解廈門的一些樓盤。這樣做是必須的,因為泉州人的確很精明,他們來廈門買房子一點都不盲目,完全根據自己的需求買。 「我們雲頂至尊都是大戶型,針對的是一個高端客戶群體,而泉州人在廈門買房的高端客戶人群不在少數,泉州的客源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公共群體。」鄧總監的話很能代表一部分廈門開發商的意見,像魯能領秀城和福隆·國際等樓盤也都紛紛看中泉州人一貫的購買能力

⑹ 廈門島內房價現在如何

一位曾從事過房地產行業的人士說,廈門房價的這一輪下跌,就是一個投資客逐步退出的過程。而廈門樓市,也終將回歸理性。「就像大海的潮水,有漲有落,只不過潮退了,就可以看出誰在裸泳了。」

8月初,「廈門樓市崩盤」被市場熱議,有自媒體報道稱「廈門地價相比2016年幾近腰斬,2016年的高價地有的不敢開盤,有的只能揮淚虧本甩賣,相比2017年3月高峰期,島內每平米已經下降了1萬元-1.5萬元/平方米,島外下跌6000-1萬元/平方米」。一些評論文章更是直言廈門樓市「崩盤」、「神話」破滅。

林釗是廈門一家房地產自媒體的主編。他這兩天格外忙,無數的外地朋友打電話問他廈門樓市「崩盤」的情況。「廈門的樓市是在調整,是在最嚴格的限購限售令下,廈門樓市的投資客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一部分泡沫在破滅,但絕對不是崩盤。對於崩盤論,我們很氣憤,准備寫文章反擊。」

廈門樓市到底怎麼了?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來到廈門,探訪樓市的真實情況。

中介

「房價比高峰時每平方米降了約1萬元」

8月9日,廈門思明區蓮岳路上的一家千千房中介門店經理李佳告訴北青報記者,廈門房價的確降了,她所在門店主要代理的幾個小區比如育秀里、蓮岳里現在均價在四萬八左右,比高峰時期降了大約1萬元每平方米。蓮岳里一套兩室兩廳66平方米的房子,賣300萬元,還有議價空間,附近有松柏一小這樣的優質小學,已經掛了好些日子還是無人問津。「以前都是好幾個人搶一套房,門店都擠滿了,現在店裡來看房的人很少,一個月也難成交幾套房。」

思明區麥田房產體育路店的一名業務經理劉偉則表示,今年小區的掛牌價每平方米差不多跌了5000元左右,跌幅在10%左右。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厲害,下跌比較厲害一般是那種過度炒作的「老破小」,一些品質比較好的小區調整幅度很小。「與其說是全面暴跌,不如說廈門樓市開始分化,房產交易開始趨於理性。」

廈門湖裡區的一個中介也表示,島內房價普遍跌了1萬元每平方米,島外跌了5000元到10000元每平方米左右。由於議價空間變大,二手房掛牌價和實際成交的價差也比較大。「買房的客戶都會參考2016年底的價位,高於2016年底的價格都很難成交。如果下跌持續,去年廈門最猛的一波漲幅將被抹平。」

從統計數據上來看,今年1-7月,廈門二手住宅掛牌均價分別為50908元、51000元、51060元、49245元、49206元、49117元及48494元。廈門房地產聯合網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廈門二手房(居住用房、非居住用房)共成交10479套,與2017年下半年相比下跌28.63%。其中,二手住宅共成交6465套與2017年上半年20012套相比,同比下跌55.3%;與2017年下半年相比,環比下跌25.42%。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廈門的許多資訊網站,許多業主直接掛出房源賣房。「大降65萬急售」「一口價、打八折」「誠心買條件還可以談」等字眼頻繁出現在賣房信息中。一名中介人士稱,目前許多房東急著拋售房子,買房人多次下調房價或者承諾保稅已經非常普遍。

「但客戶普遍的心理是買漲不買跌」,李佳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由於沒有成交量,廈門的好多小的房產中介門店都已經沒有了生意,許多門店的員工都開始轉行,一位做了好多年房地產經紀的朋友前幾天剛轉型去做保險了。

買房人

「再等等,不要當最後的接盤俠」

雖然樓市成交慘淡,廈門卻不乏在觀望中猶豫的買房群體。姚雯是廈門的一位公務員,2013年在廈門島外集美區買了一套房子,不到五年,她150萬元左右買的70平方米的兩居室在去年高峰時期已經升值到了近300萬元,由於考慮到孩子上學的問題,她一直想把房子置換到島內。這兩個月,她一邊尋找新房,不斷在島內看房,一邊在著手賣房。

這兩個月,姚雯感覺她是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自己的房子掛出去以後無人問津,在跟中介商量之後,她把價格降到了260萬元,來了幾個看房客,其中有一個要價240萬元,結果一猶豫,這位看房人就已經在同小區定了另外一套房,已經交完定金了。另一方面,島內的中介天天給她打電話,推銷特價房,打折房。

姚雯所在小區出售的房源有二十幾套。她說,「以前是賣方市場,看中的房源一猶豫就被人搶走了,現在壓力轉移到了賣房人身上了。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已經悄然發生了逆轉。買房人現在都不著急,慢慢挑,中介現在都反過來幫著買房人砍價。」

姚雯說,她的孩子明年幼升小,還有大約半年多的時間,她還可以再觀望觀望。

在廈門從事教育行業的王楠也是觀望群體的一員,她原本打算入手一套島內的小一居,但親戚朋友們都勸她再看看,廈門的樓市過去幾年漲的太多了,現在的下跌可能才剛剛開始。「我好多朋友都勸我,寧可再等等,等這一波降價潮穩定下來,不要當最後的接盤俠。」

開發商

「在廈門拿地越來越艱難」

廈門翔安區位於廈門島的北部,按照廈門城市總規劃,廈門將構建起「一島一帶雙核多中心」的組團式海灣城市,翔安新城將作為廈門城市副中心,承擔東北部發展的重任。一條10分鍾左右車程的隧道連接了廈門島與翔安新城。過去兩年,這里是房地產開發的一個熱點區域,各大開發商紛紛砸重金在此購地,呈抱團之勢。許多房地產觀察人士將這里的地價和房價的變動視為廈門樓市的風向標。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7月2日,翔安X2018P01地塊最終成交總價達15.98億元,樓面價21182元每平方米,被海晟奪得。翔安X2018P02地塊,被特房以總價17.02億元、樓面價19814元每平方米競得。這兩宗土地出讓後引起市場熱議。

因為,在不到一年前,2016年8月26號,離此處不遠的地方,2016XP06地塊由融創以30.76億元、樓面價為37512元每平方米競得,溢價率142%。翔安2016XP04地塊由廈門融僑以42.18億元的總價競得,樓面價38345元每平方米,溢價率139.66%。

雖然這兩個時期拍賣的地塊區位屬性並不完全一致,但廈門地價「腰斬」的傳聞即由此而來。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就認為,2016年地塊和2018年新出讓地塊相比,一個位於地鐵環繞的熱點新城,一個直線距離在2.4公里至2.8公里的非熱點區域。但廈門地價的下跌在廈門房地產業內人士看來已是不爭的事實。

廈門克而瑞機構相關數據顯示,近兩年廈門土地樓面價確實直線下滑,2018年最新的全市平均樓面價為21879元每平方米,相比2017年下降近兩成,與2016年的頂峰時期相比,則下降約三成。

來源網易

⑺ 廈門房價為什麼那麼貴

20天前,房叔到廈門出差。臨時入住了廈門國際中心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讓人驚訝的是,一個普通標間會員價居然要800多一晚,當時問了酒店前台為什麼這么貴,她說暑假期間都這樣。在手機上查看了其他酒店,即使比較偏遠的區域,也不便宜。像深圳的百合酒店、求水山酒店等一些五星級酒店也就五六百塊錢一晚。

第二天在市區逛了下,廈門的城市建設確實不錯,映進眼簾的是藍天白雲、依海傍水,一派風姿綽約的亞熱帶氣候風情,山、海、島、礁、岩、寺、花、木、橋、建相互映襯,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僑鄉風情、閩台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景觀都屬於一流,顏值對得起「海上花園」美譽,可以說這里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第三,福建人對置業的偏愛和對廈門的看好,使得他們熱衷於在廈門買房。福建人對買房置業有著傳統的偏愛,再加上他們認為廈門是個好地方,是福建省級別最高的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在這里投資房產不會貶值,所以都希望在廈門買房。據統計數據顯示,廈門房地產銷售中,70%為外地人。可見,廈門房價不是由當地工薪階層決定的,而是由全省乃至全國富人引導的。

在這里有人會問,廈門的房子還能買嗎?房叔認為,如果是剛需,可以選擇單價不高、地段還行的高性價比房源。如果是投資的話,還是等等看吧,畢竟目前的調控已經讓樓市變了天,可投資的機會越來越少。

⑻ 廈門房價跌了嗎

廈門房價下跌 ,房價腰斬比去年跌上萬元。

中國最難買房的城市房價跌了地價回到兩三年前

持續的調控高壓之下,中國最難買房的城市——廈門,房價開始松動,二手房降價明顯。

7月的最後一天,中央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顯示出堅決調控樓市的信號。這樣的表述徹底擊碎了一些人憧憬地產調控放鬆的美夢。

此前不少人懷著「房價永遠漲」的信仰,然而在調控越來越緊的大環境下,不少城市的房價出現松動,甚至有較大幅度的下跌。廈門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二手房降價明顯

土地價格回到兩三年前

今日(8月2日),有自媒體消息稱,相比2017年3月高峰期,目前「(廈門)島內房價普遍跌了1-1.5萬/平米,島外跌了6000-1萬/平米左右。」

「據中介們說,現在房價但凡不降到2016年10月份的價格,就別想成交,高位沖進去的投資客,因經歷著煎熬,大套的都要虧上百萬,小套的至少五十萬,但因為限售又不能割肉。」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通過鏈家隨機查詢了廈門島內的多個小區發現,相比2017年3月的高點,如今廈門的二手房確實有一定幅度的降價。

比如位於湖裡區金湖路的凱悅新城,2017年3月房價位於高峰期時,多起二手房成交價達到6萬一平,甚至超過6萬,而到今年5月的最新一筆交易,價格已經降到5.3萬一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成交價格下降的同時,二手房從掛牌到成交的周期也明顯延長。

廈門房價下跌

來源:中財網

⑼ 廈門升級樓市調控:島內購買新房5年方可交易,「法拍房」納入限購

9月18日,新版廈門樓市政策「廈六條」出台。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堅決抑制投機炒房,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保持廈門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其中,《通知》在穩地價上,提出了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在穩房價上,明確新購買的一手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5年方可上市交易;在穩預期上,提出開發企業辦理預售許可時需承諾半年不調價等措施。

提出六類要求旨在穩地價、穩房價

《通知》從提出了六點要求,從穩地價、穩房價到抑制投機炒房等樓市調控都有涉及。

一是深化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商住用地綜合採用限房價、限地價、定配建、定品質、搖號等房地聯動出讓方式。

二是加強商品住房價格管理。實行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價格備案復核,嚴格控制上市銷售項目備案價格過快上漲。

三是加強住房限購限售管理。在繼續執行現有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參與競買「法拍房」的人員,應當事先確定在本市具有購房資格。在島內新購買的一手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5年方可上市交易。

四是加強住房金融管理。嚴格執行「認房又認貸」的差別化住房貸款政策,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適時適度調整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嚴格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防範通過虛假收入證明、虛假流水、虛假交易騙取貸款;嚴格審查購房資金來源,監控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去向,防止挪用非住房類貸款用於購房。

五是加強市場秩序整治。貫徹落實福建省住建廳等8部門《關於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的通知》要求,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及新建商品住房銷售行為,鞏固二手房市場專項整治,打擊「學區房」炒作的成果,強化一、二手市場聯動,同步推進新建商品住房市場和二手住房市場專項整治。

六是實施要求。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以提交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時間為准。「法拍房」以新發布拍賣公告的時間為准。

開發企業辦理預售許可時需承諾半年不調價

對於《通知》內容,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進行了政策解讀。

對於深化房價地價聯動機制,該有關負責人指出,房價地價聯動是當前各城市普遍採用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商住用地綜合採用限房價、限地價、定配建、定品質、搖號等房地聯動出讓方式,有利於引導企業理性拿地,對穩定地價、穩定房價、穩定預期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通過「定品質」對住宅項目的裝修水平、綠色建築、智慧建築水平等內容進行明確,有利於提高群眾的獲得感。

在加強商品住房價格管理上,該有關負責人進一步明確,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一律參照同區域、同品質、同類型項目的價格,合理定價。開發企業在辦理預售許可時需承諾半年內不調整價格。引導開發企業按照項目實際情況,實價實折銷售。

在加強住房限購限售管理上,該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法拍房」的限制主要是防範通過「法拍房」規避限購政策,堵塞政策漏洞。近年來,島內新建商品住宅市場較熱,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堅持房住不炒,進一步滿足剛需和改善型群體住房需求,穩定市場預期,在島內新購買的一手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5年方可上市交易。

廈門二手房整治行動成效顯著

《通知》在加強市場秩序整治上提到,將同步推進新建商品住房市場和二手住房市場專項整治。實際上,廈門針對二手房的整治行動早已開始,並取得了成效。

今年4月,廈門市10部門聯合開展整治二手房市場專項行動,專項行動為期9個月,通過調查、梳理、分析、核查房源發布和掛牌價、居間代理、交易過戶、委託公證、繳交稅費、交易資金等情況,發現、收集炒房線索。建立聯合執法機制,依法對炒房線索涉及的人員和機構進行調查,對投機炒房人員和機構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涉嫌經濟犯罪、刑事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

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指出,今年以來,廈門市陸續開展二手房市場、房屋租賃市場和房地產評估機構等住房領域失信專項治理,累計出動2000多人次,現場檢查房地產經紀機構門店3100多家;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依法公示行政處罰24起、記入信用檔案40起,曝光失信經紀機構19家、門店35家。

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70個大中城市住房銷售價格指數,8月廈門新房價格環比漲幅0.4%,二手房價格環比停漲。從價格漲幅來看,廈門市的二手房整治行動帶來了房價的穩定,因此,本次「廈六條」將新建商品住房市場的整治與二手房住房市場專項整治向結合,同步推進。

數據顯示,8月份有34個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體現出二手房價格政策調控效果顯著。而新房價格的調控自然就成為了廈門等一些城市的後續調控目標。

⑽ 廈門僅僅是二線小城,為何房價卻一度比廣州還高

在前次我們分析蘇州樓市時,曾經提到過當初的「房價四小龍」:廈門、蘇州、合肥和南京,當年領漲全國。

2018年,廈門樓市陷入持續低迷,地價暴跌30%以上。經過幾年的調整,廈門如今終於走出泥潭,房價節節攀升,某些熱點片區甚至有趕超上海的勢頭。

如果你是島外想置換島內,那麼老湖裡區依然是首選。如果你想在島內投資,有這個資本其實不如去深圳上海,相對杠桿率更低,樓市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