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報的旅行團被強制消費怎麼辦
一些旅行社和導游坑遊客錢的事情,很多朋友甚至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簽完旅遊團後,在旅遊過程中被導游強制購買了商品,而且導游還剋扣了遊客的錢,這讓遊客覺得很差,好不容易出去旅行一趟,就連當地的特色美食都吃不到。
這群黑心導游很聰明,一旦遊客反抗,就會和商家勾結,甚至會派一些「打手」來威脅遊客,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建議大家忍住一時之辱,或者拿出手機拍下他們的行為,或者是錄音,以備不時之需。
2. 如何對付低價旅遊團導游強制消費的事情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些關於旅行社和導游坑遊客們錢的事情,很多朋友甚至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報名旅遊團之後,在旅遊過程中被導游強制購買商品,而且導游還剋扣遊客們的團費,讓遊客們的旅行體驗非常差,好不容易出去旅行一趟,就連當地的特色美食都吃不到。
當然了,類似於這樣的事件,一般都發生在那些低價旅行團和不正規的旅行社裡面,正規的旅行社一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件,只有個別導游會私自進行違規操作,而且合格的導游都要考取資格證才可以上崗。
很多朋友為了貪便宜,就會去報這樣的低價旅行團,結果在旅行過程中,被帶團的導游各種強迫購物,沒有辦法好好旅行。大多數遊客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會選擇忍氣吞聲,不會站出來反抗,事實上這種行為是非常錯誤的,反而會讓那些導游更加的變本加厲。
那麼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旅遊時被導游強迫消費如何做,教會你3招,輕松對付這種導游,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第1招:團結人心
一般這樣的低價旅行團,旅行社為了節約旅遊成本,就只配給大家一個大巴車,一名司機和一名導游,而且導游一般不會帶大家玩耍,也不會給大家介紹旅遊景點,而是在旅遊景點匆匆帶過,就帶大家去購買東西,並且一直催促遊客多買東西。
遇到這種情況,遊客可以和同車的其他遊客團結起來,抵制導游的這種行為,這樣的話,導游也拿遊客沒有辦法,如果是一兩個遊客出面抵制,導游並不會感到害怕,但是如果大家都團結起來的話,導游就只能乖乖地認慫了。
第2招:偷留證據
那些黑心導游非常的聰明,當遊客反抗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和商家聯合起來恐嚇遊客,甚至會派出一些「打手」來威脅遊客,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建議大家忍一時之辱,悄悄地拿出手機來拍攝下他們的行為,或者是錄音,留下證據,等旅遊完畢以後再去報警。
第3招:選擇離開
3. 低價旅遊團強制消費,不然不讓走,怎麼辦
法律分析:首先,導游有存在這些行為的,都屬於欺騙、強制遊客購物消費:
1、旅行社、導游領隊對旅遊者進行人身威脅、恐嚇等行為強迫旅遊者購物的;
2、旅行社、導游領隊安排的購物場所屬於非法營業或者未向社會公眾開放的;
3、旅行社未經旅遊者書面同意,安排購物的;
4、旅行社、導游領隊安排的購物場所銷售商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
5、旅行社、導游領隊明知或者應知安排的購物場所的經營者有嚴重損害旅遊者權益記錄的;
6、旅行社、導游領隊收取購物場所經營者回扣等不正當利益的;
7、購物場所經營者存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情形的;
其次,當旅行社、導游存在以上行為的時候,遊客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雙方協商;如果導游強制要求遊客消費購物,遊客可以先向該導游所屬的旅行社協商解決。
2、向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遊客投訴後,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和有關調解組織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依法對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
3、根據與旅遊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生產、銷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
(七)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八)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4. 參加「購物團」旅遊,如果不買東西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後果如下:
1、會被導游沒有下限的詆毀,嘲諷,被安排最差的房間,吃最差的菜。
2、可能會出各種意外事件比如掉團等,在法律方面比較難以界定雙方責任的意外狀況。
3、在汽車里,有可能會被導游辱罵、恐嚇,在購物店可能會關在房間內,消費後才准許出門。
4、當然也有極少數的極端情況發生,但發生極端情況能被報道的那種程度,旅行社肯定是要賠償的。
5、過程中想取證估計會困難,會導游發現可能會被暴力對待。
(4)報了廈門低價團怎麼辦擴展閱讀:
跟團旅遊注意事項:
1、首先看價格,不要被低價游所迷惑,請勿貪小便宜吃大虧。
2、正規旅行社報名,有門店,有營業執照。
3、簽訂正規合同。
4、問旅行社要一份行程表,報團前仔細研究一番,做足功課。
5、行程上的住宿酒店,可以在網上查看,了解這家酒店情況。
6、了解清楚購物時間有多少,有幾個購物點和自費項目。
7、最後還要弄清楚航班時間,考慮自己怎麼去機場,旅行社是否接人。
5. 跟團旅遊參加低價團觸犯法律嗎
1、《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在10月1日實施。針對屢禁不絕的「零負團費」旅遊,以及人身損害和滯留、購物旅遊都有相應規定。
2、《旅遊法》中明確規定旅行社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遊項目,違反此規定,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並處三萬到三十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並暫扣或者吊銷導游、領隊證。
3、國家旅遊局監管司提醒遊客,如果在明知是不合理低價團的情況下,與旅行社簽訂虛假的合同,一方面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另一方面,一旦被查獲,不僅不能獲得賠償,還將受到處理。國家旅遊局正在研究制定相關的處理辦法。
6. 報低價旅遊團,然後到地方強行不跟團會發生什麼
不跟團的話,就是違反了雙方簽訂的協議,旅行社有權終止服務,並且不退還費用。
所以你之後的飲食,住宿和回程的費用需要你自己承擔,很容易得不償失的。
7. 旅遊低價團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國家旅遊局發布《關於打擊組織「不合理低價游」的意見》
國家旅遊局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背離價值規律、明顯低於經營成本就算是「不合理低價」,但在此之前,如何界定並沒有明文規定。
國家旅遊局發布意見,認定五種行為屬於「不合理低價游」,包括旅行社的旅遊產品價格低於當地旅遊部門或旅遊行業協會公布的誠信旅遊指導價30%以上的、組團社將業務委託給地接社履行,不向地接社支付費用或支付的費用低於接待和服務成本的等。
提供「不合理低價游」旅行社和責任人都罰
意見還公布了對「不合理低價游」違法行為的處罰處理標准:一是對旅行社的處罰處理: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三個月,情節嚴重的,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處三十萬元罰款,違法所得三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五倍罰款;列入旅遊經營服務不良信息,並轉入旅遊經營服務信用檔案,向社會予以公布。
二是對旅行社相關責任人的處罰處理:對直接負責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沒收違法所得,處二萬元罰款;被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旅行社法人代表和主要管理人員,自處罰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從事旅行社業務;列入旅遊經營服務不良信息,並轉入旅遊經營服務信用檔案,向社會予以公布。
五種「不合理低價游」
旅行社的旅遊產品價格低於當地旅遊部門或旅遊行業協會公布的誠信旅遊指導價30%以上的;
組團社將業務委託給地接社履行,不向地接社支付費用或支付的費用低於接待和服務成本的;
地接社接待不支付接待和服務費用或支付的費用低於接待和服務成本的旅遊團隊的;
旅行社安排導游領隊為團隊旅遊提供服務,要求導游領隊墊付或向導游領隊收取費用的;
法律、法規規定的旅行社損害旅遊者合法權益的其他「不合理低價」行為。
8. 參加低價購物團,途中不想去購物,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
參加低價購物團不想購物可以在快到目的地下車的時候先提前跟導游說去衛生間,找個借口先脫離旅遊團,導游就一個人照看的人多了也照看不過來,可以在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溜走,不進購物的地方,然後自己隨便在附近逛一下再回來和他們匯合。一般這種情況導游不會強行的讓你買東西,也就放任你自己了。
如果實在是不想在旅遊的途中購物,也可以在報團游的時候考慮一下價格稍微高點的其他團,雖然可能會價格高點,但是能玩的盡興。也能讓自己舒心,這樣也能避免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