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姓氏「許」的由來,姓「許」的名人有誰
出自姬姓,為顓頊後裔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虛,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死後葬於箕山,後人多以許由為許氏始祖。夏之昆吾為商湯所伐滅,後人遷徙至河南許昌。
姓「許」的名人有許行、許慎、許道寧、許維新、許景澄、許廣平、許嵩、許安琪,等等。
一、許維新
許維新,字周翰,今山東聊城東昌府區堂邑人。生於嘉靖辛亥年九月二十五日(1551年),卒於崇禎戊辰年十月二十六日(1628年)。
萬曆癸酉舉人,乙丑進士。初授山西澤州知州,歷任刑部清吏司員外郎,戶部清吏司郎中,直隸寧國府、浙江松江府知府,河南、山西按察使司按察史,光祿寺少卿,戶部侍郎,以疾乞歸。
二、許景澄
許景澄(1845年—1900年),世稱許公。原名癸身,字竹筠,生於浙江嘉興,同治年間進士。1880年開始外交生涯,他曾被清政府任命為駐法、德、奧、荷4國公使。1890年改任駐俄、德、奧、荷4國公使。許景澄曾寫《外國師船表》,疏清朝廷,建議加強海防。
1892年,沙俄出兵侵佔中國新疆帕米爾地區,他曾作為中方談判代表,據理駁斥沙俄侵略行徑,俄軍拒不撤退。1898年,許景澄代表清政府與沙俄議定,在邊界未劃定前雙方軍隊維持現狀。
三、許廣平
許廣平(1898年2月12日—1968年3月3日),筆名景宋,廣東番禺人,魯迅的第二任妻子。
1917年就讀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預科,擔任天津愛國同志會會刊《醒世周刊》主編,並在周恩來領導下參加了「五四運動」。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成為魯迅的學生。
1927年1月,魯迅到中山大學任教,許任助教和廣州話翻譯,與魯迅在白雲路租房同居;10月與魯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嬰。1932年12月,與魯迅的通信集《兩地書》編輯出版。
四、許嵩
許嵩(Vae),1986年5月14日生於安徽省合肥市,中國男歌手,作詞人,作曲人,音樂製作人,現任海蝶音樂公司(現為太合音樂集團)音樂總監,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
五、許安琪
許安琪,1992年1月23日出生於江蘇南京,中國女子擊劍隊運動員。
2009年許安琪破格進入國家隊,並參加世錦賽獲得亞錦賽女重團體亞軍;2012年8月5日,許安琪在倫敦奧運會團體決賽中以39比25戰勝韓國隊,為中國奪取奧運會上的擊劍團體第一枚金牌;2015年1月25日,許安琪在重劍世界盃個人賽中獲得金牌。
⑵ 1930年左右出生許姓首長有哪些
許世友
⑶ 廈門市公安局的領導職務
廈門市公安局的領導職務:
1、盧炳椿,男,漢族,福建龍岩人,1961年10月出生,1981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央黨校大學學歷,一級警監。歷任福建省公安廳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處長、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莆田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泉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2、林明良,男,漢族,福建安溪人,1962年6月出生,1981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畢業,研究生學歷,二級警監。2019年6月起任廈門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保留副廳長級)。
3、范錦昌,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61年11月出生,1979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央黨校本科學歷,二級警監。2019年6月起任廈門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二級巡視員。
(3)許姓有哪些人在廈門市當領導擴展閱讀:
職責概述
1、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並督促檢查下級公安機關貫徹落實情況,部署、指導全市公安工作。
2、研究和推進公安工作改革,探索符合我市實際的公安管理體制,負責全市公安隊伍的管理、教育訓練和警務督察工作,指導全市公安機關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加強公安隊伍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3、為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提供社會治安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和對策。
4、依法查處危害國家安全案件、刑事案件、經濟犯罪案件,組織協調和實施各類重大事件、治安災害事故的查處。
⑷ 歷史上廈門首任市長是哪裡人
許友超(1900-1962)[i],原名許書丁,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福林村人。4歲失怙,12歲隨叔伯到菲律賓經商謀生。1932年任馬尼拉中華商會會長[ii]。「福建事變」發生後,1933年11月25日,許友超被任命為新設的「廈門特別市」首任市長。同年12月13日,升任新成立的「龍汀省省長」(1934年1月1日就職)。廈門市長由黃強接任。但很快,許友超力辭省長一職。1934年1月10日,眼見「福建事變」失敗在即,許友超返回菲律賓繼續經商。其後,在東南亞淪陷期間,作為愛國僑領,曾被日軍逮捕關押一年多時間[iii]。1962年,因患癌症前往美國就醫,當年11月1日病逝於美國。
許友超精通外語,與人合著有《華西會語》、《英華西菲會話》等書,當年風行一時。
晉江市龍湖鎮福林村,當地人都稱它為「檀林村」,其實距離石獅市區只有不足10公里,距離施琅的故居衙口村也只有8公里左右。這是一處典型的閩南村落,在蒼老的垂榕、翹刺的劍麻和火紅的刺桐花的包圍中,零亂地散布著各種紅磚古厝和石砌平房,當然,少不了還有一處香火旺盛的佛堂「福林寺」。這座如今貌不驚人的小廟,在1941年5月至8月間、以及1941年12月至1942年3月間,卻兩次迎來了那位悲欣交集的弘一法師在此居停。想來,當年的它,該有寧靜沖淡的氛圍吧?不過,時過境遷,如今村中那些帶著整面玻璃幕牆的嶄新樓宇,都像迫不及待的新貴,毫不掩飾地炫耀著主人當下的奢豪。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村中還散落著幾幢建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像極了鼓浪嶼建築的中西合璧的小洋樓,無言地述說著村中許姓人家曾有的故事。
⑸ 許姓的歷史名人和現代名人有哪些
許姓的歷史名人有許平君、許慎、許劭。現代名人有許世友、許光達。
1、許平君
許平君(前90年—前71年),昌邑(今山東金鄉)人,平恩戴侯許廣漢之女,漢宣帝劉詢的第一位皇後,後遭霍光夫人顯鴆殺。許平君本來許配給歐侯氏家族的男子。
但是未過門未婚夫即過世,在掖庭令張賀作媒的情況下,與當時尚是一介平民的劉詢成婚,不久她生下後來成為漢元帝的劉奭,元平元年(前74年)劉詢被擁戴為皇帝。
許平君進宮成為婕妤,不久被立為皇後,這惹怒了一心想要讓自己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後的權臣霍光的夫人顯。本始三年,許平君再度懷孕待產,顯命女醫淳於衍在滋補湯葯中加入附子。
讓許平君在分娩後服用,許平君服用後不久毒發逝世。漢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為「恭哀皇後」,葬於杜陵南園(也稱少陵)。許廣漢在許平君封後後受封「昌成君」(曾受過宮刑不能封侯)。
直到劉奭被立為太子後才得以封「平恩侯」。許平君的侄女許氏後來成為她的孫媳,即漢成帝的首任皇後。本始三年(前71年),大將軍霍光的夫人派女醫淳於衍將許平君毒死,謚號恭哀皇後。
2、許慎
許慎(約58年-約147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現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人,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贊賞。他是漢代有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語言學家,是中國文字學的開拓者。
他於公元100年(東漢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說文解字》,是中國首部字典。許慎曾擔任太尉府祭酒,師從經學大師賈逵。
他歷經21年著成的《說文解字》,歸納出了漢字五百四十個部首。許慎另著有《五經異義》、《淮南鴻烈解詁》等書,已失傳。
3、許劭
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今屬河南)人,東漢末年著名人物評論家。許劭「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和堂兄許靖在年輕時,每個月都會舉辦月旦評的人物品評會,影響力之強。
甚至是受其評論就能成名的地步。曾經評價曹操為「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汝南太守徐璆曾聘其為功曹,之後許劭為了避中原戰亂,移居江南。195年病逝於豫章郡,享年46歲。
4、許世友
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字漢禹,法號永祥,中國湖北麻城許家窪(今河南新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軍事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校務部副部長,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副旅長,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山東縱隊參謀長,膠東軍區司令員。
在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
並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等。1985年10月22日16時57分,許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歲。
5、許光達
許光達(1908.11.19~1969.06.03),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湖南省長沙縣東鄉蘿卜沖人。192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入黃埔軍校第5期學習。
在革命生涯中,歷任見習排長、排長、代理連長、軍參謀長、師政委、師長,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長、教育長、分校校長,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部部長兼延安交通司令。
防空司令和衛戍司令,八路軍第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兼晉綏軍區2軍分區司令,晉綏軍區第3縱隊司令,西北野戰軍軍長、第2兵團司令員等職,參加了南征作戰、馬良坪戰斗。
綏遠戰役、高家堡戰役、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延清戰役、宜川戰役、澄郃戰役、荔北戰役、扶郿戰役、蘭州戰役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許光達任裝甲兵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等職,為軍隊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卓著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69年6月3日逝世,終年61歲。
⑹ 歷史上的許姓名人有 哪些
姓氏略考-許姓-歷史名人分類:姓氏淵源
八.歷史名人:
許 行:(生卒年待考),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許姓著名人物。
許行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主張「賢者與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會中農民的一種理想,有學生數十人。
許 劭:(生卒年待考),汝南平輿人(今河南平輿)。三國時期魏國名士。
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一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幾乎成為曹操一生的定論,「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詞。
許 渾:(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詩人。
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絕句為世人傳唱。
許道寧:(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畫家。
以擅寫林木、平遠、野水三景聞名,張士遜曾贈詩有「李成謝世范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之句,以贊其作。
許 慎:(公元58~147年),字叔重,汝南召陵姬石鄉許庄村人(今河南郾城)。著名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
許 衡:(公元1209~1281年),字仲平,號魯齋,懷州河內人(今河南沁陽)。著名宋元之際學者,著名的理學家、政治家和傑出的教育家,世稱「魯齋先生」。
許孟容:(生卒年待考),京兆長安人(今陝西西安),官至吏部侍郎、東都留守等職。
許敬宗:(生卒年待考),杭州新城人(今浙江富陽)。
歷任著作郎、中書舍人、侍中、中書令等職。唐初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助武後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參與編撰了《武德實錄》、《貞觀實錄》、《晉書》等。
許叔微:(生卒年待考),真州人(今江蘇儀征),宋代醫學家。
著作有《傷寒發微論》等。
許夫人:(公元1252~1282年),姓陳名淑楨,南宋興化籍閩廣招撫使陳文龍之女,因嫁給許漢青為妻,故俗稱「許夫人」。元初畲民起義女英雄。
許有壬:(生卒年待考),湯陰人(今河南湯陰),元朝著名政治家。
他歷官七朝近五十年,官至中書參知政事、集賢殿大學士。
許天賜:(生卒年待考),閩縣人(今福建閩侯)。
明朝弘治年間進士,為官剛直不阿,著有《黃門集》。
許孚遠:(生卒年待考),浙江德清人。
明朝官至南京兵部左侍郎,著有《敬和堂集》。
許自昌:(生卒年待考),明朝吳縣人(今江蘇蘇州)。
好奇文異書,作傳奇《水滸記》、《靈犀佩》等,另著有《樗齋詩鈔》、《樗齋漫錄》、《捧腹編》等書籍。
許鴻磐:(生卒年待考),山東濟寧人,清朝歷任安徽同知、泗州知州,作品有《方輿考證》、《西遼記》等。
許宗揚:(生卒年待考),廣西人,太平軍將領。
曾隨石達開赴皖,隨韋昌輝殺楊秀清,後不詳。
許景澄:浙江嘉興人,清末外交大臣,曾出使法、德、意、奧、荷等國,後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許雪秋:(生卒年待考),廣東海陽(今廣東潮安),近代民主革命者,曾任職中華革命軍東江都督。
許廣平:(公元1898~1968年),原名許霞,筆名景宋,魯迅夫人;廣東番禺人。著名近現代婦女運動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