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觀賞紅葉樹種有哪些
擴展閱讀
廈門金色磚是什麼意思 2025-07-05 00:40:09
福州馬尾公交車站在哪裡 2025-07-05 00:34:51

廈門觀賞紅葉樹種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8-28 23:58:08

㈠ 請問這是什麼樹 為什麼花是這樣的

黃櫨(Cotinus coggygriaScop.)別名紅葉、紅葉黃櫨、黃道櫨、黃溜子、黃龍頭、黃櫨材、黃櫨柴、黃櫨會等,是中國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葉片秋季變紅,鮮艷奪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紅葉就是該樹種。其在園林中適宜叢植於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於其它樹群尤其是常綠樹群中。黃櫨花後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紅色羽毛狀在枝頭形成似雲似霧的景觀;黃櫨也是良好的造林樹種。

㈡ 觀形賞葉樹種有哪些

1.雪松(Cedrus deod)

松科,雪松屬。常綠喬木,樹高達50~70米。樹冠塔形,樹皮深灰色。大枝不規則輪生,小枝微下垂,具長短枝。針葉幼時有白粉,簇生於短枝頂端,在長枝上螺旋式排列。雌雄異株,稀同株。花期10~11月,球果翌年9~10月成熟,種子三角形。原產喜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現長江流域均有栽培。性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要求在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怕積水,耐旱力較強,抗煙塵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能力差。淺根性,易遭強風倒伏。雪松主幹聳直,氣勢雄偉,側枝平展,氣度非凡,與金錢松(Pseudolarix kaempferi)、日本金松(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南洋杉(ucaria cunninghamii)和巨杉(Sequoiadendron gigantca)合稱為世界著名的五大園景樹種,孤植或叢植均佳。亦可作城市行道樹栽植,別具一格;在現代公路兩側寬闊綠化帶列植,氣勢威武,樹姿凜然。栽培變種有:①彎枝雪松(var.robusta),生長茂盛,枝條弓狀彎曲,葉密生。②垂枝雪松(var.penla),大枝下垂,樹態似柏木狀。③金葉雪松(var.aurea),葉金黃色。

2.金錢松

落葉喬木,金錢松屬。樹高達40米。樹干端直,樹皮幼時淡褐色,老時深褐色、鱗片狀剝落,大枝不規則輪生。葉簇生輪狀平展,其形如古錢幣,秋季呈金黃色,故稱金錢松。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至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天目山有大樹,安徽九華山有小片純林。喜光,幼時稍耐陰。適生於土層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在乾旱瘠地容易落葉及平頂。鹽鹼土不適生長。具有一定的耐寒性,能耐-20℃極端低溫,在北方較好的小氣候條件下可生長。抗火性能較強,落葉期間,一旦發生火災,即使燒枯主幹,翌年仍能重新萌發新枝。金錢松樹形高大優美,入秋葉轉金黃色,更為美觀,可孤植、叢植、群植,為著名五大園景樹種之一。或與其他常綠樹混植成叢,亦繞幽趣。栽培變種有:①叢枝金錢松(var.nana),小灌木,樹高僅1米,供盆栽觀賞。②矮型金錢松(var.dawsonii),微型灌木,樹高30~60厘米,樹冠圓錐形。③垂枝金錢松(var.annelegana),灌木,高2~3米,枝密生,大枝平展,小枝下垂。

3.日本金松

杉科,金松屬。亦有單列為日本金松科(Sciadopityaceae)。常綠喬木,樹高達40米。大枝輪生,水平展開,樹冠尖圓塔形。鱗狀葉散生在嫩枝上,針狀葉輪生聚簇枝梢。原產日本,為現存孑遺植物之一,屬亞熱帶、溫帶樹種。純林分布在600~1200米山區,性耐陰,在乾旱、潮濕、石灰質及土質堅硬的條件下生長不良。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在廬山、青島等地可露地安全越冬。幼樹生長緩慢,10年後生長加速,40齡進入強盛生長期。為世界著名五大園景樹種之一,又是著名的防火樹。日本金松樹形端麗,適於西式庭園及現代建築中應用。栽培品種有枝條下垂的垂枝金松(var.penla)和具黃色斑紋葉的彩葉金松(var.variegata),可孤植、對植,以3~5株叢植效果最佳。

4.巨杉

又稱世界爺樹。杉科,巨杉屬。常綠巨大喬木,樹高達100米,胸徑10米。樹冠圓錐形。干基部有垛柱狀膨大物。樹皮深縱裂,海綿質,厚30~60厘米。葉鱗狀鑽形,螺旋狀排列,基部貼生小枝。雌雄同株,球果橢圓形。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我國杭州等地園林引種栽培。喜光,生長迅速。為世界五大著名園景樹種之一。

5.南洋杉

南洋杉科,南洋杉屬。常綠大喬木,樹高達60米。幼樹呈尖塔狀。老樹則成平頂狀,大枝輪生,平展,側枝平展或下垂。葉二型:針狀葉,質軟、開展,排列疏鬆,著生於幼枝及側枝;三角狀鑽形葉,排列緊密,著生於老枝上。雌雄異株,球果卵形,苞鱗刺狀,尖頭向後強烈彎曲。原產大洋洲東南沿海地區,我國廣州、廈門及海南島等地有露地栽培,長江流域一帶及北方為溫室盆栽觀賞植物。喜溫潤暖熱氣候,不耐乾燥寒冷,喜肥沃土壤。生長迅速,再生力強,伐後易生萌櫱。南洋杉樹形高大,姿態優美,為世界五大園景樹種之一,亦宜作行道樹、紀念樹,珍貴的室內盆栽裝飾樹種。栽培品種有銀灰南洋杉(cv.Glauca),葉銀灰色;垂枝南洋杉(cv.Penla),枝下垂。

6.白皮鬆

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樹高達30餘米,樹冠幼時塔形,老時圓頭形。1年生小枝灰綠色,光滑無毛。針葉三針一束。球果圓錐狀卵形,翌年9~11月成熟。陝西藍田有成片純林,華北、西北有分布,北京、廬山、南京、杭州、衡陽、昆明等地均有栽培。喜光,深根性,天然分布為冷涼的石山酸性土,但在肥沃的鈣質土及pH7.5~8的微鹼性土上亦生長良好。白皮鬆為我國特有的三針松,世界少見的珍貴庭蔭樹種。樹皮呈不規則鱗片狀脫落,斑駁中露出乳白色樹干,極為醒目,襯以虯枝碧冠,獨具一格,自古以來配植於宮廷、寺廟及名園。壽命長,百年以上的古樹常見。陝西長安縣溫國寺內有株一千三百年的古樹,高逾25米,胸徑1米余,冠幅15米多。

7.水松

杉科,水松屬。本屬僅1種,為第四紀冰川期的孑遺樹種。落葉喬木,樹高8~16米,樹冠圓錐形,樹皮呈扭曲狀長條淺裂,干基部膨大,有屈膝狀呼吸根。枝條稀疏。葉互生,有三種類型:鱗葉螺旋狀著生主枝上,1年生短枝及萌生枝上有條狀鑽形葉及條形葉,冬季均與小枝同落。我國特產,分布於南部及東南各省,長江流域以南有栽培。喜光,喜暖熱多濕氣候,不耐低溫。在沼澤地呼吸根發達,在排水良好土地上則呼吸根不發達,干基也不膨大。不適鹽鹼土生長。水松樹形美麗,最宜湖畔綠化之用。根系強大,可作防風堤林。1894年傳至英國,作為庭園珍品及室內觀賞用。

8.絲棉木

衛矛科,衛矛屬。落葉小喬木,樹高達8米。樹冠圓形或卵圓形,枝廣展。小枝細長,綠色,無毛。葉對生,卵形至卵狀橢圓形,葉柄細長,入秋葉轉紅。花淡綠色,3~7朵成聚傘花序。蒴果粉紅色4深裂;種子具橘紅色假種皮。花期5月,10月果熟。產於我國北部、中部及東部,遼寧、河北、河南、山東、甘肅、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均有分布。性喜光,也稍耐陰;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也耐濕,而以肥沃濕潤之土壤最好。根系深而發達,能抗風。根櫱萌發力強,生長較緩慢。絲棉木枝葉秀麗,花果密集,且紅果在枝上懸掛甚久,是良好的庭園種植樹種。宜孤植樹或叢植於路旁、湖畔、溪邊。

9.重陽木

大戟科,衛矛屬。落葉喬木,樹高達15米。樹皮褐色,小枝無毛。3小葉復葉,小葉卵形至長橢圓形。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均有分布。性喜光,也略耐陰;喜溫暖,耐寒力差;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水濕。根系發達,抗風力強。生長較快,枝葉茂密。重陽木樹形優美,早春嫩葉鮮亮,入秋霜葉火紅,頗為美觀。亦宜作庭蔭樹及行道樹,也可作堤岸造林樹種。

10.楓香

金縷梅科,楓香樹屬。落葉喬木,樹高達30米。小枝被柔毛,葉互生,具長柄。葉寬卵形,掌狀3裂。產於秦嶺及淮河以南。喜光,深根性,稍耐旱。抗風,耐火燒。多生於酸性土或中性土上,速生,萌芽性強。適應性強,對二氧化硫、氯氣抗性強。楓香樹干廣卵形或略扁平,樹干通直,經霜葉紅,嬌艷醉人,孤植、叢植、群植均相宜,山間、瀑口、溪邊、水濱無不可。與常綠樹混交,秋色紅綠相映,倍覺分明;而為純林者,霜侵紅葉,層林盡染,更為壯觀。為著名園景樹種,亦可作行道樹。同屬種:北美楓香(L.styraciflua),葉5~7裂,江蘇有栽培。

11.黃櫨

漆樹科,黃櫨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樹高達8米,樹冠圓形。小枝紫褐色,單葉互生,倒卵形。頂生圓錐花序,花小,雜性,黃綠色。核果小,扁狀,紅色。主產我國北部,安徽、浙江等地亦有分布。常生於海拔500~1500米的向陽山坡雜木林中。喜光,耐干寒氣候,耐瘠薄和鹼性土,但不耐水濕。萌生力強,生長快。果序長,初夏花後,有淡紫色羽毛狀之細長花梗宿存枝梢,成片栽植時,遠望如萬縷羅煙繚繞林間,故又有「煙樹」之稱,景觀獨特。秋葉變紅,層林如炬,十分壯麗。北京西山看紅葉,即此樹種。變種:紅葉黃櫨(van.cinerea),葉卵圓形至倒卵形,兩面有毛,北京香山紅葉多為此。

12.青榨槭

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喬木,樹高達15米。樹皮綠褐色,縱裂呈白色蛇皮狀的條紋,故又稱「蛇皮」。小枝紫褐色,光滑,呈竹節狀。葉卵形或卵圓形,大小不一,先端尾尖,基部心形或圓形,葉緣通常不裂。花雜性異株,總狀花序較密集,花期5月。雙翅果兩翅呈水平展開,果熟期9月。產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各省區,長江流域一帶常見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溪谷間或雜木林中。較耐陰。喜溫涼濕潤氣候,肥厚濕潤的酸性土或中性土。青榨槭樹冠濃密,樹皮條紋美觀,秋葉紫紅,掛果如飛蛾。是優美的園景觀賞樹種,亦可植為庭蔭樹、行道樹。

13.紅葉李

薔薇科,李屬。又名紫葉李。為櫻李的變種。落葉小喬木,樹高達8米。小枝光滑,單葉互生,卵形,邊緣具重鋸齒。幼枝、葉片、花柄、花萼、雌蕊及果實均呈暗紅色,花粉紅色,花期4~5月。喜陽,在庇蔭條件下葉色不鮮艷。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有一定的耐濕性。耐寒性較強。根系較淺,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沃、濕潤的中性或偏酸性土壤。早春萌芽早,萌枝力強,生長旺盛。紅葉李以葉色紅艷著名,在其整個生長季中滿樹紅葉搖撼。尤以春、秋兩季更為美艷。在綠化應用中,宜栽植在草坪角隅、分車道綠島、建築物旁、廣場等處,可列植、叢植,若有常綠樹作背景襯托,綠枝紅葉,觀賞效果更佳。

14.南天竹

南天竹科,南天竹屬。常綠灌木,樹高達2米,叢生而少分枝。2~3回羽狀復葉,互生,中軸有關節,小葉橢圓狀披針形。花小而白色,成頂生圓錐花序。漿果球形,鮮紅色,偶有黃白色變型,稱玉果南天竹(f.alba)。花期5~7月,果期9~10月。原產中國及日本,我國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陝西、河北、山東等均有分布。喜半陰溫暖氣候及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對水分要求不嚴,耐寒性較強。生長較慢。南天竹莖干叢生,枝葉扶疏,秋冬葉色變紅,更有紅果累累,經久不落,是優良的冬季賞葉觀果佳樹,常植於院落角隅,或作洞門漏窗的配景;若在門廳、路口對植,其下點綴山石一二,意趣益臻。其老樁可作盆景,果枝是著名的切花配材。

㈢ 紅色葉子的觀賞樹有哪些

紅色樹葉的樹木有很多種。例如紅葉樹,火炬樹,黃櫨,烏桕樹,槭樹,紅葉石楠,紅葉李,紅楓,紅葉珊瑚等等,它們的葉子顏色都為鮮紅色,色澤非常亮麗鮮艷,生長期間枝葉繁茂,觀賞性極強。
紅葉樹深秋滿樹通紅,艷麗無比,北京著名的西郊香山紅葉即為本種,是北方秋季重要的觀葉樹種。常植於山坡上或常綠樹叢前。木材鮮黃,可作傢具、器具及建築裝飾、雕刻用材。枝葉可入葯,有清熱、解毒、消炎之功能。

㈣ 什麼樹的葉子是紅色的

紅色的樹有紫葉李,紅葉石楠,紅葉椿,木棉樹,鳳凰木,烏桕,雞爪槭,赤楓等等

紅葉石楠做行道樹,其桿立如火把;做綠籬,其狀卧如火龍;修剪造景,形狀可千姿百態,景觀效果美麗。

紅葉李,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米,原產亞洲西南部,中國華北及其以南地區廣為種植。葉常年紫紅色,著名觀葉樹種,孤植群植皆宜,能襯托背景。

紅葉椿葉色紅艷,持續期長,又兼備樹體高大,樹姿優美,抗逆性強、適應性廣以及生長較快等諸多突出優點,因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廣泛的園林用途,


資料拓展:

紅葉石楠 是薔薇科,石楠屬雜交種,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喬木高可達5米、灌木高可達2米。

樹冠為圓球形,葉片革質,長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葉端漸尖,葉基楔形,葉緣有帶腺的鋸齒,花多而密,復傘房花序,花白色,梨果黃紅色,5-7月開化,9-10月。

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南部與東部和北美洲的亞熱帶與溫帶地區,在中國許多省份也已廣泛栽培。



㈤ 什麼樹是紅葉子的

紅葉子的樹木有:

紅葉碧桃、紅葉石楠 紅楓 黃櫨、楓樹、槭樹、櫟樹、火炬樹、落羽杉、紫葉桃、地錦、紫葉矮櫻、衛矛、紅瑞木.楓樹、槭樹、櫟樹、衛矛、紅葉李、紅葉復花矮紫薇。楓樹雞爪楓,槭樹科的很多個品種都是紅色葉子的。紅葉石楠火炬樹紅葉李(紫葉李)紅葉碧桃紅葉黃櫨 紅花檵木(紅花繼木)紅葉小櫱。

(5)廈門觀賞紅葉樹種有哪些擴展閱讀

葉變紅是因為葉片中含有大量花青素的緣故。花青素又稱紅色素,位於葉片細胞中的液泡內。它與葉片中其他色素不同,不參與光合作用。

樹形優美,枝葉茂盛,為優良的行道樹、庭園樹和風景樹種,因其耐蔭及多萌生枝,可造型後作為室內盆栽觀賞植物之一。

紅葉,是一類觀賞樹木,主要看葉,為歷代文人青睞,最早見於司馬相如《上林賦》。紅葉,全國各地都有,千佛山亦鼎鼎大名,然而尤以山南山北最盛。山北瀛芳園處,星羅棋布,萬紫千紅。卵形的葉,雜性的花,濃郁的香,甚是誘人,再加上丹楓、火炬、紅葉李、紅葉樹,將其襯托得更加艷麗。

㈥ 秋天的時候葉子會變紅的樹是什麼樹

結霜的時節,住在北京的人們會很自然地想起那遍布在西郊香山層巒疊嶂上的經霜紅葉。正如詩人所吟詠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紅葉究竟是些什麼樹的葉子?為什麼能在凋落的前夕變紅呢? 許多人知道楓樹的葉子到秋天會變紅,其實秋天變紅的不一定都是楓葉,各種楓樹的葉子也不是都會變紅。在我國秋季常見的紅葉樹,除大部分是槭樹屬的樹種外,還有楓香、鳥柏和若乾漆樹科樹種,如野漆樹、鹽膚木、黃連木、黃櫨等。北京香山的紅葉樹主要是黃櫨。這種樹的葉片幾乎是圓形的,邊緣很光滑,平時也不很惹人注意,可是在落葉前的二十多天里,卻一變而呈現鮮紅色,漫山遍野,十分美麗。 秋天綠葉變紅,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使葉片呈現紅色的主要靠兩種物質:一種是胡蘿卜素,是普遍存在於葉綠體中的橙紅色色素,另一種是花青素,存在於液泡內的細胞液中,當細胞液為鹼性時,花青素呈藍紫色,當細胞液呈酸性時,花青素呈紅色。入秋以後,黃櫨葉內的花青素增多,而氣溫的下降又使葉綠素破壞消失,因此綠葉變成了紅葉。變色的外部因素是氣候條件:當氣溫迅速下降到一定程度,而且夜間的溫度比白天下降很多時,樹葉還沒有凋落,而葉綠素已大部被破壞,同時晝夜溫差的增大,也有助於花青素的形成,因此葉子很快變紅。如果氣溫下降很慢,而且晝夜溫差不大,葉綠素還沒有被破壞而樹已經枯萎,那就變不成美麗的紅葉了。這就是為什麼市內的黃櫨往往並不變紅而獨有香山的黃櫨變得紅艷奪目的主要原因。當然,香山的紅葉並不是獨一無二的。經過多年來的綠化造林建設,目前八達嶺、卧佛寺、密雲水庫等風景區的山坡上也有了大片的紅葉。目前白露已過,即到觀賞紅葉的時候了,可去觀賞。 有些植物的葉子為何每年一度由綠變紅呢?這和氣象條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樹葉的綠色來自葉綠素,在樹葉中含有大量的葉綠素,此外還包含有葉黃素、花青素、糖分等其它色素和營養成分。夏季過後,白天縮短,溫度下降,植物也度過了每年的盛長期,樹葉里的葉綠素生產減少, 並隨著天氣漸漸變涼而被破壞,像銀杏、白楊、桂樹等葉子缺少了葉綠素,只剩下葉黃素時,葉子顏色就變成黃色了。而在香山重巒疊嶂的起伏山林中,生長著茂密的黃櫨樹,葉如小團扇,還有大量葉如五指的楓樹以及烏柏、山漆、椿樹等,當進入深秋季節後,天氣一天比一天轉涼,在這種合適的天氣條件下,葉子中的花青素會顯露出來,使紅色變得很鮮艷。特別是每當霜降節氣前後,經霜打過的植物葉面的葉綠素進一步被破壞,枝葉內貯藏的糖分也會增多,使樹葉越變越紅,根據花青素與糖分的多少,葉面可形成鮮紅、腥紅、深紅、紫紅等不同色彩。受地形地貌和當地氣候與陽光照射等不同影響,又由於氣溫隨著山的高度增加而降低,因此植物葉子變紅的地區和時間都是不同的。山峰高處寒冷,故紅葉比低窪地區要紅得早些。在觀賞時間上,北方又比南方早。在北京地區,紅葉觀賞區域廣,從西北到東南方向上,深山嶺、淺山地區、平原區等依據海拔高度和氣溫不同而層次變化分明,觀賞期可從9月下旬起到11月中旬後長達近兩個月,尤其是當一次冷鋒過境,溫度驟降後,旭日東升,天藍葉紅,正可謂是「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