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的內容是什麼
擴展閱讀
廈門機場的櫃台要如何租 2025-07-04 18:10:11
在深圳看到鬼有什麼說法 2025-07-04 18:00:21

廈門的內容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29 19:27:22

『壹』 廈門的風土人情

廈門地方上通行說閩南方言廈門話。
中秋節廈門人喜歡博餅是廈門特有的民俗活動。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游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名會餅,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廈門人喜歡聽看;歌仔戲;高甲戲
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裡祭祀亡靈
廈門每年的9月8號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投洽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於每年9月8日至11日在中國廈門舉辦。投洽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辦,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WAIPA)協辦,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部分計劃單列市政府,國家有關部門和部分全國性商協會作為成員單位參與組織工作並組團參會、參展。是中國惟一以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為主題的國際性投資促進活動,位列國家主辦的三大交易會之一。經過20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打造國際品牌、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平台,成為海內外客商相互溝通、洽談投資的紐帶和橋梁。廈門在投洽會中走向世界,成為中國對外開放和中外投資交流的窗口。
還廈門國際馬拉松賽
廈門人飲食習俗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小吃有;土筍凍、燒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鹵豆千、鹵鴨、蚝仔粥、面線糊、炸棗、捆蹄、夾餅、糖蔥餅、薄餅、沙茶麵、魚丸、蚝仔煎、麻籽、貢魷魚、"翻煎"豆乾、鯊肉、加滋螺、花螺、芋餜炸、蚝仔炸、馬蹄酥、炒餜條、麵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楊、炒麵線、豆包仔餜等等。
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製作的,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製作土筍凍的"黑土蚯",全國只有廈門、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塗才有,而以廈門百穀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芫當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魚丸是傳統名點,亦名「水丸」,古時稱「氽魚丸」。魚丸是閩南經常烹制的傳統食品。因為它味道鮮美,多吃不膩,可作點心配料,又可作湯,是沿海人們不可少的海味佳餚。
五香也是極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蚝仔煎則是選黑耳白肚(黑白對比越強烈,說明越新鮮)的"珠蚝",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攤入油鍋,兩面煎透。講究一點,還要在入鍋後,再攤上攪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鍋後,撒點胡椒,放數葉芫荽,吃時再蘸上芥辣、辣醬、香酷,簡直連舌頭都會一起吞下去。
蝦面的主料是蝦和面,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湯。先把蝦去殼水熟,撈起蝦仁,再用這湯熬蝦殼,熬了第一遍後,把蝦殼過濾出來,搗碎,摻上冰糖再熬。然後和上熬過的豬骨頭湯,撒上蔥花、蒜末,方才成為蝦面湯頭。食時,將面攪熟。撈置碗中,放上幾只承熟的蝦仁和幾片豬肉,加上一小匙蔥頭油及些許蒜泥,再舀進熬好的蝦湯,撒上胡椒,味道之鮮美,令人難忘。
糖蔥餅,過去有許多小販挑著擔沿街走巷叫賣,現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製的約五六厘米直徑的小春餅皮,包上一小段專門煉制的油蔥糖和酸蘿卜、蔥、蒜、辣醬、莽辣。入口後,甜、酸、辛、辣、咸五味俱全,食慾大振。
沙茶麵可算是當今廈門最普遍的小吃了,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沙茶麵的妙處,也是在湯頭。好的沙茶麵湯,是用豬的大骨湯加上沙茶辣醬、花生醬等熬成的,又鮮又辣,別具口味。
芋泥、芋棗、芋包,則是把檳榔芋頭蒸熟,搗成泥,然後包肉、筍等,用蒸籠蒸過,即成芋包。什麼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棗,再油炸,即成芋棗。若是加糖,油炒,則成芋泥。芋泥起鍋後,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煙,但內里卻是十分燙,不知底細,就要吃虧。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蘋泥包上各種菜,整碟或整碗蒸熟,邊上再撒些油炸過的酥脆可口的青菜葉絲,吃起來十分可口。
蚝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於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爛。主要喝稀飯湯。
歲月流逝,數十年前的這些老字型大小能留存至今的已經不多。但後起之秀,層出不窮。尤其是80年代以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
一種潮流是將大眾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樓為代表。像"九龍盤",借成套餐具為媒介,將九種小吃組成一道風味梅花拼盤,構思相當奇巧。同時將芋包、肉粽、油蔥餜、夾餅等小吃小型化精緻化,使人們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嘗多種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廈門街頭巷尾可見的風味小吃,但又較那些小攤點工料精緻,風味更佳。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廈門小吃有;春卷、土筍凍、燒肉粽、魚丸、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棗、章魚、油蔥餜、鹵豆乾、鹵鴨、蚝仔粥、面線糊、炸棗、糖蔥餅、薄餅、沙茶麵、魚丸、蚝仔煎、麻籽、貢魷魚、"翻煎"豆乾、加滋螺、花螺、芋餜炸、蚝仔炸、馬蹄酥、炒餜條、麵茶、蝦面、燒豆花、花生湯、炒麵線、炒米粉、豆包仔餜等等。
春卷
廈門習慣稱其"薄餅"。相傳明朝同安人蔡復一,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經常整日批閱公文,忙得無暇吃飯,蔡夫人擔心長此以來,丈夫會餓壞身體,遂想出一個辦法:用麵皮包著菜餚,讓蔡公右手執筆,左手取食,邊吃邊寫,十分方便。這種吃法,後逐漸流傳開來,在閩南便成了家常名品了。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有吃薄餅的習慣,特別是清明節尤為普遍。 廈門薄餅、以筍、豌豆、豆芽、粉絲、豆乾、魚、蝦仁、肉丁、海蠣、紅羅卜等為主料,至於諸般佐料,則酌量搭配,但很重視用扁魚干油酥調味,吃起來脆嫩甘美,醇香可口。
土筍凍
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無脊椎軟體小動物加工製作的,晶瑩剔透,柔韌嫩脆,鮮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種佐料,更別具風味。據說,製作上等筍凍的"黑土蚯",全國只有廈門、海滄、安海一帶沿海灘塗才有,而以廈門百穀港出產的品質最佳。可惜圍海造地,芫當已不再成港,現在的土筍凍只有靠高浦、海滄、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
五香也是極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 五香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
蚝仔煎 。
以上內容你可以刪減一下

『貳』 有關廈門的介紹

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2、自然地理

廈門市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面對金門諸島,與台灣寶島和澎湖列島隔海相望。廈門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

廈門的主體--廈門島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回、滿、壯、畲、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3、品味廈門(摘自新華網福建頻道)

廈門景色中,鼓浪嶼的名氣最大,素以 "海上花園"的美稱享譽中外,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無疑是你最想去的地方。那就先去吧。坐渡輪五分鍾就抵達了。但是,勸你不要選人潮有涌的大白天去,人擠人的,再美麗的風景也不好玩的。我建議你選擇黃昏的時候,漫步這個沒有車馬喧囂的小島上。雖然小島面積只有1.78平方公里的,可是亂走也是會迷路的喔!迷路倒是無妨,只要能品味出鼓浪嶼的風韻就行。島上崗巒起伏,錯落有致,最高峰日光岩是廈門的象徵。不過,我覺得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等著名景點當然要去,但不要當作重點。因為鼓浪嶼的特色是它的琴聲和濤聲,是它的小巷、老牆和音樂。說鼓浪嶼是"萬國建築博覽"一點也不為過,在彈丸之地的小島上薈萃了上千座風格各異、中西合壁的中外建築。有我國傳統的飛檐翹角的廟宇,有閩南風格的院落平房,有被稱為"小白宮"的八卦樓,有小巧玲瓏的日本房舍,也有十九世紀歐陸風格的西方領事館……林林總總可以說鼓浪嶼是一部說不完道不盡的建築網路書,它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已成為當今一種寶貴的重要旅遊資源。傍晚時分,漫步於老房子的小巷之間,時有鋼琴聲從爬滿牽牛花的牆垣飄出。據統計,小小的鼓浪嶼竟有三百多台鋼琴,其密度居全國之冠,加上小提琴、吉它等其它樂器,平均每三戶就有一種樂器。當然,使鼓浪嶼以音樂島聞名遐邇的更因為這里音樂人才輩出,從蜚聲中外樂壇的鋼琴家殷承宗、許斐平,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周淑安,到男低音歌唱家林俊卿,真可謂群星璀璨。鼓浪嶼常辦家庭音樂會,不過這要看你的運氣了。趕巧了,或許能陶醉一把。與音樂一樣迷人的是鼓浪嶼的濤聲。島上最有名的兩個沙灘港仔後和大德記,都是坡緩浪平的海濱浴場。冬天在低吟淺唱的濤聲中,有冬泳者追波逐浪的身影;夏日的海灘更是斑斕絢麗的世界,陽光、帆影、青春的肌體……。你要停下來,坐下來,不是因為腿酸了,而是因為島上蜿蜒曲折的海岸線,鬼斧神工的礁石,奇趣天成的海濱浴場,令你著迷並遐想萬千。用細沙堆起一座心靈的聖殿,讓雙足踩出一排排青春的印痕,聽濤聲一陣又一陣由遠及近地奔來,思緒不禁為之曠遠,胸襟欣然為之博大。

在廈門,清晨時光最宜去的風景就是萬石岩了。萬石山游覽區位於市區東部的獅山北麓,山青水秀,林木繁茂。萬石岩水庫一泓碧水,漫山遍野的奇花異木,寺廟殿宇、亭台水榭點綴其間,別有一番天地。廈門原二十四景中的 "天界曉鍾""萬笏朝天""中岩玉笏""太平石笑""紫雲得路""高讀琴洞"等均在萬石岩中。其實,萬石岩最精採的是豐富奇異的亞熱帶植物,哪怕在棕櫚林、南洋杉林中聽聽鳥聲,盤桓半日亦不嫌多。

翻過萬石岩就是南普陀寺了,可是你不必這么辛苦地去爬半天的五老峰,萬石岩門口有 17路旅遊巴士,坐一站就到了南普陀寺。這座寺院的特色是除了飄裊著佛香之外,還有書香。寺院外門有一虞愚寫的對聯:"喜瞻佛剎連黌舍,飽聽天風拍海濤。"這黌舍指的就是廈門大學,與大學毗鄰自然會沾點書香,可是南普陀的書香則飄自寺內,閩南佛學院這所中國最著名的佛教高等學府使南普陀更加聲名遠播。一般遊客和善男信女到南普陀,都是沿著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佛字岩繞一圈就出來了。其實,南普陀更為蘊厚的歷史積淀在寺院的後半部分,即半山腰一帶,這里有南普陀最早的寺廟——普照寺,此寺始建於唐宋,元廢,明初復建;有當代中國佛教領袖太虛法師的舍利塔,1927年至1933年他作為閩南佛學院的院長,將這里作為他改革中國僧教育的實驗園地,培養出一批出色的佛教俊才。其中一些學僧到東南亞傳播佛教,並成為當地的佛教領袖。時至今日,閩南佛學院每年還有一些法師和畢業學僧應聘前往香港、新加坡、美國等漢傳佛教寺院住錫傳教。至於巨岩互倚、清幽寧靜的阿蘭若處等景因不對外開放,我也就不詳細介紹了,免得你眼饞。

接下來就去胡里山炮台吧,再坐兩站公交車就到。炮台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歷時五年完成。寨牆台基系用烏樟樹汁、石灰、糯米與泥沙攪拌構築,堅固異常。東西炮台裝備兩門主炮,兩側又有兩門副炮和12門鋼輪炮,這些炮都是從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購買的,主炮每門白銀6萬兩。炮台歷史上曾多次抗擊外國軍艦的侵略,是兵家必爭之地。目前尚余東炮台大炮一門,炮身長13.96米,重60噸,口徑28厘米,膛線84條,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程6040米,據稱是世界最大的古炮王。從前年開始,胡里山炮台增加了新景觀,那就是新加坡榮光寶藏博物院常年在這里展出中外珍貴奇石、古槍炮等,沒有半天時間品賞,你別想出來。

你或許要問夜晚怎麼打發呀?逛中山路,過購物之癮是一種選擇。廈門有幾處夜景似也不能錯過,開放式的白鷺洲公園有音樂噴泉,有伊甸園和卡迪爾酒巴,有白鷺女神的臨水一笑。號稱亞洲第二的海滄大橋夜景也是雄渾輝煌的樂章。你別想一夜就走完。

在你飽了眼福之外,一定還想飽飽口福。那就說說廈門的小吃吧,你是想一家一家品嘗,還是來個小吃宴?好吧,都介紹介紹。你在中山路逛街時,就可以看到好幾家廈門著名的小吃店,黃則和花生湯店,雙泉酒家等,都是百年老店,不要被店名所惑,花生湯店賣的不僅是花生湯,還有燒肉粽、薄餅、面線糊,你一次吃不過來的。當然,廈港的沙茶麵等風味由於不臨近景點,你只好望美食興嘆了,當然,你要打的去吃也行,不過你的車費比餐費還貴,你自己惦量著劃得來不。廈門的小吃宴要數好清香酒家最著名了,地點就在湖濱南路上,要是你腰包還鼓,就去大快朵頤一番吧。

這樣玩下來,你兩天時間就沒了。要是你還想多呆兩天,我就跟你介紹兩個有趣的景點。一是到集美看嘉庚公園里的閩南石雕精品,二是走走相思古道。相思古道位於金榜公園後山,以它的蜿蜒,以它的抒情,記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跡,因而也記載著廈門變遷中的一段歷史。古道約七、八里長,兩旁是漫山遍野的相思樹,婆娑互倚著順著山勢向外傾斜,荒徑的清幽和生命的綠意給人另一番詩情。據金雞亭一帶的老菜農介紹,當時他的父輩們要進廈門(特指今文化宮一帶的古城)賣菜,凌晨四點鍾就要起床,翻山越嶺經古道到將軍祠再進入古城,大約要花費四、五個小時。當然,當年走在這條古道上的絕不僅僅是菜農,還有郵差、香客、商人。眼前一級一級的石階雖不工整有序,但都是循山勢而造,在人的雙腳難以攀越之時出現台階,猶如你遇到困難時有人伸出援手。相思樹不是觀賞性樹木,單看一株相思樹,你會發現它形體的孱弱和枝葉的纖柔,然而,在古道上看相思樹,你絕不會有絲毫這樣的感覺,你眼裡的相思樹是披風而立的生命群體,樹干堅韌地向同一方向傾斜,樹冠依然互相致意地婆娑。總之,你在這里可以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也可以獲得一種心靈的憩息和撫慰。

順便說說氣候吧,因為你可能會考慮何時來廈門合適。廈門地處亞熱帶,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和多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為21℃。你想來隨時都可以來,你不要期望一次就能把它玩個夠.

『叄』 廈門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的內容是什麼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保障城市建設順利進行,保護拆遷人和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訂本辦法。第二條凡在本市規劃范圍內,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取得批准,在國有土地上進行建設,而必需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建設單位或個人。本辦法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人(包括合法代管人、國家授權的國有房屋及其附屬物的管理人,下同)和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使用人。第四條城市房屋拆遷應當遵循妥善安置、相應補償和先安置後拆除的原則。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規定,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和安置。被拆遷人必須服從城市建設需要,按期搬遷。第五條廈門市征地拆遷辦公室主管本市房屋拆遷工作,其主要職責是:(一)執行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二)審核城市房屋拆遷申請,核發《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發布房屋拆遷公告;(三)負責對城市房屋拆遷單位的資格審查,核發《城市房屋拆遷資格證書》和拆遷工作人員證件;(四)負責對城市房屋拆遷活動的監督檢查;(五)對城市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爭議進行調解和仲裁;(六)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處罰;(七)根據市人民政府的決定,組織協調重要市政建設工程的拆遷安置工作。第六條城市規劃、土地、公安、房管、工商、稅務、民政、城建等各有關部門和區、街道(鎮)、居委會(村),應當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工作,保證本辦法的實施。第二章拆遷管理第七條土地管理部門核發《建設用地許可證》,確定拆遷范圍後,應通知拆遷范圍內的被拆遷人停止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新建、改建、擴建、拆卸等工程,並通知市征地拆遷辦公室。第八條市征地拆遷辦公室接到土地管理部門的通知後,應做好下列工作:(一)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拆遷范圍內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與、典當、抵押、借用、租賃、調配等;(二)通知公安部門暫停辦理拆遷范圍內居民常住戶口的遷入和分戶手續;(三)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暫停核發拆遷范圍內營業執照。第九條在拆遷范圍內,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准予辦理常住戶口遷入和申報出生入戶手續:(一)居住在拆遷范圍內,有常住戶口的婦女所生的嬰兒;(二)大、中專畢業生畢業分配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三)未安置住房的軍隊轉業幹部,復員退伍軍人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四)公派或因私出國(境)人員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五)遠洋海員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六)經市人事勞動部門批准從市外調回本市或從郊縣調入市區的幹部、職工及其隨遷家屬,需在拆遷范圍內直系親屬處落戶的;(七)幹部、職工因離休、退休、退職從市外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八)歸國華僑、港澳台胞返回拆遷范圍直系親屬處定居的;(九)被撤銷失蹤、死亡宣告的人員,返回拆遷范圍家中的;(十)刑滿釋放人員和解除勞教,少管人員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十一)在暫停辦理居民常住戶口遷入手續前,已辦理完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與、分戶、調配等手續,尚未辦理戶口登記手續的;(十二)市人民政府規定準予辦理戶口遷入手續的其它情況。第十條任何單位或個人因城市建設需要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均須向市征地拆遷辦公室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文件和資料:(一)市人民政府的土地使用批准文件和用地紅線圖及《建設用地許可證》;(二)拆遷計劃和拆遷安置方案;(三)市征地拆遷辦公室認為有必要提供的其它資料。第十一條市征地拆遷辦公室接到申請後,應驗證第十條規定的有關文件和資料,在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天內作出發放或不予發放《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決定。第十二條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在核發《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應在拆遷區域范圍內將拆遷人、拆遷范圍、搬遷期限等以公告或者其它形式予以公布。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第十三條拆遷期限自公告之日起計算為十二個月,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拆遷人應在期滿前二十天內向市征地拆遷辦公室提出申請,經批准同意,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在期滿之日起十天內通知有關部門。延長時間一般不超過十二個月,超過十二個月的,必須經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四條拆遷人實施拆遷應當取得《城市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無《城市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必須委託有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實施拆遷。拆遷工作人員必須持有市征地拆遷辦公室核發的拆遷工作證件,對未持有拆遷工作證件的人員,被拆遷人有權拒絕商議有關拆遷事宜。第十五條拆遷人為實施拆遷而成立的拆遷組織,不得行使拆遷行政管理職權,拆遷組織不得使用具有拆遷行政性質的名稱。第十六條拆遷人在實施拆遷前,必須根據房屋拆遷公告,將拆遷安置有關事宜書面通知被拆遷人,並做好拆遷區域內的房屋狀況、居住情況的丈量評估、調查登記工作。第十七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依照規定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書面協議。協議應當規定補償形式、補償金額、應安置人口、安置用房的面積、地點、層次、搬遷過渡方式、過渡期限,違約責任和當事人認為需要訂立的其它內容。第十八條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可以向公證機關辦理公證,並送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備案。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代管人是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的,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後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備案。第十九條拆遷私有房屋,拆遷人應在取得《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書面通知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徵求是否保留房屋產權的意見,通知書內容應包括互換房屋的地點和價格,私房所有人應在接到書面通知的三十日內,向拆遷人交驗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的有關證件,提出書面意見,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作答復的,作放棄保留房屋產權處理。第二十條私房所有人在境外(包括在港澳、台)的,由代理人負責通知私房所有人徵求對私房產權是否保留的意見;無代理人的,由使用人負責通知私房所有人徵求意見,超過三個月未予答復,或無法通知私房所有人的經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審核,拆遷人向公證機關申請辦理證據保全後,可先行拆遷騰地,對使用人給予臨時安置,補償款項由房地產管理部門代管。被先行拆遷騰地的私房所有人是否保留房屋產權的答復期限可延長到六個月。若有特殊原因,超過六個月者,經市人民政府批准,方可作保留產權的處理。前款規定的被拆遷私房的有關資料,由拆遷人移送市征地拆遷辦公室保存備查。第二十一條拆遷人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拆遷范圍實施拆遷,不得擴大或縮小拆遷范圍,因特殊情況需擴大或者縮小拆遷范圍,應按規定辦理規劃、土地批准手續後,重新辦理《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第二十二條已批准列入計劃的道路、交通、上水、雨水、污水、公廁、煤氣、供熱、供電、通訊、公交的管網和輸變電站、電視、公園、公共綠化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需要拆遷房屋,按照先拆遷騰地,後處理糾紛的原則辦理。第二十三條凡經批准列入成片改造的區域,其內部道路交通、上水、雨水、污水、煤氣、供電、通訊的地下管網和輸變電站、電話亭、市政公用設施的泵站,公共停車場、站,環衛、消防、人防設施、公共綠地及其相關的拆遷用房等公共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需要進行拆遷的,各單位應積極配合。第二十四條公安、財貿、工商、教育、郵電、環境衛生、供水、供電、供氣等有關部門,對被拆遷人的戶口、糧食及付食品遷移供應、轉學、轉托、通訊投遞、廢棄物清運、水電和煤氣供應等問題有責任給予解決。第二十五條市征地拆遷辦公室應當加強對房屋拆遷有關規定費用繳交工作的管理。第三章拆遷補償第二十六條拆遷人對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人的補償實行產權調換、作價補償、或者產權調換和作價補償相結合的形式。產權調換的面積按照所拆房屋的建築面積計算,計算方法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拆遷補償價格標准按房屋及其附屬物類別、等級、項目和標准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按有關規定製定。第二十七條拆除用於公益事業的房屋及其附屬物,拆遷人應當按照其原性質、原規模予以重建,或者按照重置價格給予補償,或者按照城市規劃統籌安排。第二十八條拆遷出租的公有住宅房屋,實行產權調換,新建或調換安置房屋的房屋產權交給所有人,新建或調換安置房屋擴大面積和提高房屋結構質量所增加的費用不另補差價。原租賃關系繼續保持,按規定重新辦理租賃手續。第二十九條拆遷公有非住宅房屋的,凡新建安置房屋產權交給所有人的,不另行補償,新建安置房屋擴大建築面積和提高房屋結構質量所增加的費用,由被拆遷人負擔。經協商新建安置房屋產權不交給所有人的,拆遷人應按重置價結合成新作價補償給所有人。第三十條拆遷公有非住宅房屋,需移地遷建的還應補償下列費用:(一)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用;(二)遷建用地的徵用或調撥原面積土地所需費用;(三)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和設備安裝價格計算的設備搬遷費用;(四)法律、法規規定補償和其他合理的費用。第三十一條被拆遷私房所有人保留房屋產權的,拆遷人可參照被拆除房屋建築面積,用新建房或其它住房互換產權。被拆遷人與拆遷人應按照互換房屋面積、質量的差異結算差額價款。產權調換房屋的差額價款應一次付清。拆遷當事人須結清產權調換房差額價款方能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並向房產登記機關和土地管理部門申請領取房屋產權證和土地使用證,登記費用由拆遷人支付。第三十二條拆遷私有住宅房屋實行產權調換的,安置房建築面積與原房建築面積等量的,按市政府公布的房改優惠價房價格計價。安置房建築面積少於原房建築面積的,少於部分按原房重置價格結合成新計價再加價2.5倍補償。安置房建築面積多於原房建築面積且不超過市政府規定的人均居住標準的,多於部分按工程造價加征地費用計價;超過市政府規定的人均居住標準的,多於部分按商品房價計價。第三十三條被拆遷私房所有人不保留產權,要求拆遷人安置的,按原房建築面積的重置價格結合成新計價標准給予補償;被拆遷人不保留產權,也不要求拆遷人安置的,按原房建築面積的重置價格結合成新計價再加2.5倍補償。第三十四條拆遷私有房屋作價補償的金額應補償給所有人。所有人應將被拆遷私房的房屋所有權證移送原發證部門予以注銷,土地使用證移送土地管理部門注銷。第三十五條拆遷私有非住宅房屋,實行產權調換的,償還建築面積與原建築面積相等的部分,按照重置價格結算結構差價;償還建築面積超過原建築面積的部分,按照該償還房屋建築安裝造價的3.5倍結算,償還建築面積不足原建築面積的部分,按照重置價格結合成新計價再加價2.5倍結算。第三十六條拆遷房地產管理部門代管、代理經租的房屋和落實政策需發還房主的私人房屋,以及其他按國家規定應補償的房屋,參照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執行。第三十七條因市政建設拆遷機關、企事業單位部分非住宅房屋、附屬設施,不需移地遷建且對生產無直接影響的,補償被拆遷房屋、附屬設施的費用,不補償縮小用地面積的費用,有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外;對生產有直接影響的,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予部分調整用地,並按規定給予補償。第三十八條被拆遷人委託拆遷人代建的,補償費不再支付給被拆遷人,擴大建築面積,用地面積和提高房屋結構質量而增加的費用,由被拆遷人支付給拆遷人。第三十九條被拆遷人接到有關部門暫停建設通知後,繼續進行房屋及其附屬物新建、改建、擴建等工程的部分和房屋裝飾,不予補償。第四十條拆除違章建築不予補償,並由違章建築者或使用人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依法拆除,以料抵工。拆除未超過批准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築,給予適當補償,原則上不予安置。第四十一條拆除宗教團體的房產,拆遷人應事先徵求宗教事務管理部門的意見,並與宗教團體協商簽訂拆遷補償或安置協議。已開展宗教活動、對外開放的宗教團體的教堂、寺廟、道觀等房屋,原則上不宜拆除。計劃、規劃需要拆遷、改造的除外。第四十二條拆遷補償協議簽訂後或經市征地拆遷辦公室裁決生效後,被拆遷人拒絕受領補償費的,拆遷人可向公證機關辦理提存公證。第四十三條被拆遷人佔用工作時間參加拆遷會議或搬遷,所在單位憑拆遷人證明,應給予3-5天假期,按正常出勤對待。第四章拆遷安置第四十四條拆遷人對應當安置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依照規定給予安置。被拆遷房屋使用人是指在拆遷范圍內具有常住戶口的公民和拆遷范圍內具有營業執照或者作為正式辦公地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第四十五條拆遷居住房屋應安置人口,以拆遷公告公布之日拆遷范圍內常住戶口為計算標准,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計入:(一)戶口在拆遷區域內,他處另有住房或空掛戶口的;(二)房屋長期空閑或非法出租公房的;(三)借拆遷之機,為索要住房或多要住房而亂遷戶口的;(四)強占、借住房屋的和凍結之後購買私有房屋的;(五)為了就學、入托以及其它原因在拆遷范圍親屬家寄居的;(六)租、借拆遷范圍內私有房屋作為營業場所的。第四十六條拆遷范圍內有下列非常住戶口的居民應予計入安置人數,但不分戶安置:(一)原有常住戶口,已應征入伍的現役軍人(不包括已在外地結婚定居的);(二)被組織派遣支援外地單位工作的;(三)按規定戶口報在大、中專學校的學生和報在本市工作的海員、船員、野外勘測人員;(四)未在當地結婚的農村插隊和市郊農場的知識青年;(五)夫婦一方住在工作單位集體宿舍的;(六)出國留學在簽證期內的(包括自費留學,但不包括在國外定居的);(七)未成年子女因入托入學等原因,常住戶口不在父母或監護人處的;(八)符合晚婚年齡的夫婦,一方居住在拆遷范圍內,另一方居住在拆遷范圍外且居住有困難的;(九)市人民政府規定應予計入安置人數的其它情況。第四十七條拆遷人不能一次解決安置用房的,可用周轉房過渡或由被拆遷人自行過渡,過渡期限應當在協議中明確;屬商品住宅建設而實行異地安置的,應當一次性定居安置。就地安置戶,自行解決過渡房。臨時過渡周轉房應具備正常的居住條件和基本生活設施。第四十八條被拆遷人自行過渡,在議定過渡期內,拆遷人應按月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每人每月50元。被拆遷人一次性定居安置的,拆遷人應付給搬家補助費,4人以下每戶250元;5人以下每戶350元;臨時安置的,加倍發給搬家補助費。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的,不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第四十九條對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的安置標准,平均人口以建築面積15-20平方米計算。根據其原居住條件和家庭人口結構情況進行安置,但在舊城區就地安置的,原則上按原建築面積安置。若被拆遷人要求按原建築面積安置的,應當允許。第五十條被拆遷私房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分屬二人的,拆遷人應按下列規定分別對所有人和使用人進行安置:(一)部分出租、部分自住的私房所有人不保留產權的,應按實際居住狀況和規定標准分別對所有人和使用人進行安置;(二)私房所有人要求保留自住或空關部分產權的,按保留產權部分的面積互換房屋,對放棄產權的出租部分予以重置價結合成新作價補償;(三)私房所有人保留自住和出租私房全部產權的,所有人與使用人應繼續保持原租賃關系,並重新協商簽訂租賃合同;(四)全部出租的私房所有人不保留產權的,按規定安置房屋使用人,對私房所有人僅按重置價結合成新作價補償,不再安置。第五十一條拆遷個體工商戶作為固定營業點的自用私有房屋或經批准改作營業用房的公有住宅,可以按照規定用適宜於營業的沿街底層房屋安置,也可以按照規定用其他住房安置,其營業場所由人民政府酌情統一安排。出租、出借私房用作個體工商經營的,以及未經批准將非營業性公房改作營業性用房的,均不予安置營業用房。第五十二條拆遷華僑、港澳、台胞和外籍華人有合法產權的團體、私人房屋實行產權調換的,可在安置地段、層次、朝向方面給予照顧。第五十三條由於拆遷人的責任使被拆遷房屋使用人延長過渡期限的,拆遷人對自行過渡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從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增加標准:逾期半年以內的增加25%;逾期半年以上的增加50%;逾期一年到二年以內的增加100%;逾期二年以上的增加200%;逾期三年以上的,拆遷人應購置商品房給予安置。第五十四條由於拆遷人的責任使被拆遷房屋使用人延長過渡期限的,拆遷人應對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從逾期之月起應當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每人每月10元;逾期一年以內的增加付給25%;逾期一年到二年以內增加付給50%;逾期二年以上的增加付給75%;逾期三年以上的,拆遷人應購置商品房予以安置。第五十五條拆除城郊結合地和規劃近期開發范圍內的少部分農民住宅,可採取按照規劃安排自拆自建的辦法。遷建用地的征地和「三通一平」費用由拆遷人支付,對被拆遷房屋的補償按本實施細則第三章有關規定處理,拆除農村村民附屬建築,根據其實際情況給予補償。第五十六條拆除非住宅用房,由拆遷人按原房屋的用途和建築面積給予安置,並按下列規定辦理:(一)拆除用於公益事業的房屋及其附屬物,拆遷人應當按照其原性質、原規模重建。拆除中、小學校、幼兒園、托兒所、醫院、衛生院、糧油和燃料商店、農貿市場、郵電局所(亭),應當根據城市規劃要求,優先就地、就近安置。(二)拆除商業、服務業經營性用房,除專項市政建設和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的項目以外應予就地、就近安置。確有正當理由,無法就地、就近安置的,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合理布局、方便營業」的原則審查批准,可以易地安置。拆除非住宅用房,符合城市規劃,能夠節約資金的,可以由拆遷人提供相應的基建指標、土地、資金,由被拆遷人自拆自建。第五十七條拆遷市政基礎設施,公用建築、綠地、管道等其他公共設施,由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根據市政建設有關規定和實際需要,予以復建、自拆自建或資金補償。第五章糾紛處理和法律責任第五十八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對補償形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經協商達不成協議的,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第五十九條在按本辦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或在房屋拆遷公告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已簽訂協議被拆遷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搬遷的,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可以作出責令限期搬遷的決定,逾期不搬遷的,屬市政建設項目,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報請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予以強制拆遷,非市政建設項目,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第六十條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根據情節予以處罰:(一)未取得《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或者未按《城市房屋拆遷許可證》的規定擅自拆遷的,責令拆遷人停止拆遷;情節嚴重或拒不改正的,並對拆遷人按造成損失的二至五倍處以罰款,對直接責任人員可處以一百元至五百元的罰款。(二)委託未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拆遷的,對委託人予以警告,責令停止拆遷,對被委託人按其非法所得處予罰款,情節嚴重或拒不改正的,並按非法所得的一至三倍對委託人和被委託人分別處以罰款。(三)擅自提高或者降低補償、安置標準的,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以超過或不足補償、安置標准費用一至二倍的罰款。擅自擴大或者縮小補償、安置范圍的,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以二千元至二萬元的罰款,對直接責任者,處以一百元至五百元的罰款。(四)拒不按照規定報送拆遷安置報表或拆遷資料檔案的,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以500元以下的罰款。第六十一條拆遷人無正當理由超過拆遷期限或者擅自延長過渡期限的,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對拆遷人予以警告,並可處以罰款。第六十二條被拆遷人違反協議,擅自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獲取建築材料,或者拒絕騰退周轉房的,由市征地拆遷辦公室對被拆遷人予以警告。責令限期退還建築材料或周轉房,並可處以罰款。第六十三條被處罰的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在接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第六十四條擾亂拆遷工作秩序,煽動鬧事,損壞或哄搶財物,強占房屋、阻礙拆遷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六十五條拆遷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敲詐勒索、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有關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六章附則第六十六條同安縣城鎮房屋拆遷管理工作,參照本辦法執行。第六十七條本辦法由廈門市征地拆遷辦公室負責解釋。第六十八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廈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廈門市建設用地拆遷暫行辦法》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廢止。

『肆』 廈門市簡介

[編輯本段]
廈門 拼音: xia men
廈門(廈門又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副省級城市。郵政編碼:361000,區號:0592。位於福建東南部,建城712年,是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市內有鼓浪嶼、集美學村、萬石植物園等景點。廈門和金門對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多年來大力推行普通話以及外來非閩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湧入,普通話早以成為廈門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地方語言
[編輯本段]
廈門通行閩南方言,即閩南話,也叫廈門話。以廈門話為代表的閩南話通行范圍很廣,包括廈門、漳州、泉州三市及其所轄的縣市和台灣地區,共有3千2百多萬人說閩南話。此外,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閩南籍華僑、華裔也有說閩南話的,雖然各地的閩南話有一些差別,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話無阻。
廈門話跟漢民族的共同語普通話(國語)差別很大,相互之間無法通話。廈門話與普通話的差異,多表現在語音和詞彙方面,語法方面也有一些差別。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廈門話有七個聲調,陰平(天公)、陽平(華文)、上聲(好酒)、陰去(世界)、陽去(趙麗)、陰入(八百)陽入(葯石)。廈門話字音的連續變調現象比普通話復雜。廈門話語音的許多現象,反映著上古中古漢語語音的一些特點,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相當突出的。詞彙方面,廈門話有相當大量本方言的特有詞彙,這在普通話或其它方言中是罕見的甚至是沒有的。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廈門市位於東經118o04′04〃、北緯24o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面對金門諸島,與台灣寶島和澎湖列島隔海相望。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而稱「鷺島」。宋太平興國年間,因島上產稻「一莖數穗」又名「嘉禾嶼」。廈門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
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回、滿、壯、畲、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城市人口
[編輯本段]
至200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60.38萬人,常住人口為233萬人。在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為109.24萬人,島內的思明、湖裡兩個區人口合計72.83萬人,比重達45.4%;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1.36‰,人口死亡率為3.84‰,人口自然增長率7.52‰,比上年提高1.93個千分點;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為81.07萬人、79.31萬人,各佔50.55%和49.45%,性別比為102.2(女性為100),基本保持平衡。

『伍』 廈門習俗有哪些

民俗文化:

中秋博餅,閩南地區特有的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游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民俗文化:

中秋博餅,閩南地區特有的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游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文化遺產:

廈門市入選國務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的有南音,高甲戲,歌仔戲,答嘴鼓,漆線雕,童謠(閩南童謠),講古,民間信俗(保生大帝信俗),中秋博餅,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抬閣(海滄蜈蚣閣),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高甲戲,發源於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廈門

『陸』 廈門有哪些特色

廈門是功夫茶的起源地之一,有著濃郁的茶文化氛圍。廈門人大多愛喝烏龍茶,尤以安溪鐵觀音為最,鐵觀音號稱茶中極品,有詩盛贊:珠泉雋味和胸臆,玉液新香沁齒牙,兩腋清風甌泛綠,一壺春雪筆生花。廈門的茶藝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茶具、火候、環境。
茶葉以新為貴,烏龍茶經沖泡後,葉片上有紅有綠,湯色黃紅,口味醇厚。泡茶要用軟水,即每公升水中鈣、鎂的含量不到8毫克的水,這樣泡出的茶才能口味醇厚,色澤純正。火候與湯候要適度,既要燒沸,又不能過火,這樣茶湯才能鮮美。廈門人飲烏龍茶,愛選用有加蓋的陶器茶具,因其會「保香」和「保味」。品茗需佳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廈門人喜歡在廳里放置擺設,花瓶古玩,燃香播樂,增添雅緻,使品茗成了一種高尚精神追求和高品位的休閑方式。
廈門的民間曲藝流傳甚廣,種類繁多,主要有南曲、歌仔戲、高甲戲、梨園戲和答嘴鼓等。內容有描寫日常生活,傾訴男女愛情的,有再現勞動場景,傳播知識趣聞的。在現代化的廈門,感受一下頗具特色的地方曲藝,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南音:又稱南樂、南管、弦管,是閩南最流行的一種地方曲藝。據考證,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記載,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慶祝60壽辰,全國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獻藝,南曲也進京演奏,受到賞識,被授予「御前清聽」的鄉匾和彩傘、宮燈,並賜給了演奏二胡的藝人以腳踏金獅的龍遇。這種古老樂曲用琵琶、洞蕭、二胡、三弦等樂器吹奏,樂曲優美抒情,富於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駿馬》、《三更人》、《感謝公主》等,均灌成唱片,發行於海內外。
歌仔戲:用閩南方言演唱的地方劇種,一般分生、旦、丑、凈等四個行當,表演細膩,用語幽默詼諧。唱腔屬民歌曲體,曲調優美,節奏感強,唱腔淳厚,富有閩南風土氣息。主要伴奏樂器有殼子弦、大廣弦、台灣笛、三弦、月琴、鴨母笛等。該戲流行於閩南、台灣和南洋華人聚居地,其曲調來自民間,是流散在街頭、茶室的曲調;唱詞是群眾的語言,靈活機動,可長可短。傳統劇目有500餘本,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傳統戲《三家福》、《白蛇傳》及現代戲《碧水贊》、《武夷英烈》等。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亦稱大班、鼓班。高甲戲產生於清代中期,是泉州民間娛樂表演發展起來的地方劇種。它把崑腔、四平腔、戈陽腔、徽調、京劇、木偶戲和梨園戲、南音等地方音樂戲曲兼收並蓄為一體,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和唱腔。其丑角表演藝術被譽為「戲劇藝術寶庫的珍品」。題材多取自於古老的民間傳說,如《陳三五娘》、《王虎平西》等,其特點是常用插科打諢的對答形式和風趣、幽默的韻語對唱,使人發笑.
鼓浪嶼是廈門西南方一座1.78平方公里的小島,隔一條500米寬的海峽與廈門市區隔海相望,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島嶼四面環海,西南部有一岩洞,潮起潮落,浪濤撞擊,發出如鼓聲響,故得名「鼓浪嶼」。島內取消各類機動車與人力車,進島一律步行,因而恬淡靜謐,無車馬喧嘩。島上居民具有傳統的音樂素養,普遍喜愛鋼琴和手提琴,鋼琴密度居全國榜首,殷承宗等著名音樂家在這里熏陶成長。因此,鼓浪嶼又被稱為「音樂之島」、「琴島」。
廈門是福建籍華僑出入境的主要門戶,也是福建的主要僑鄉。廈門最早的遠洋航運,最早的鐵路,最早至閩南各縣的內河航運和水陸聯運,大多是華僑投資創辦的。華僑對廈門近代資本主義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柒』 最廈門的內容簡介

本書從歷史、文化、景觀、購物、美食等方面細數了廈門的經典之地,向讀者展現了一個最不可錯過的廈門。散落全篇的「游戲攻略」盡顯了從讀者角度的貼心。本書力圖為讀者呈現最精彩的旅行路線和最鮮明的旅行特色,是自助旅行者了解拉薩、游覽廈門的上佳指南書籍。

『捌』 廈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農歷春節、上元節鬧元宵、踩街、鬧花燈、舞龍舞獅這些我國傳統的節慶儀式外,廈門還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節掃墓踏青(閩南地區的掃墓活動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慎終追遠的文化心理),端午節吃粽子和抓鴨子,八月十五中秋搏餅。

『玖』 閩南廈門民俗文化

閩南功夫茶表演、木偶表演、博餅、閩南語歌曲……這些閩南民俗文化的標簽將一一在世博會上向全世界展示。5月2日至5月4日,上海世博會廈門館開館,面積達630平方米,以「溫馨城市?海上花園——宜居廈門印象」為主題,以「廈門總讓人想起生活」為口號,以濃厚的閩南元素為基色,融合現代科技,藉助閩南風情濃郁的實物展示和場館活動,向全球遊客展示廈門的特色文化和溫馨浪漫的宜居環境。

5月3的「廈門城市秀」上,現場將舉辦閩南民俗文化展示,遊客可通過館內設置的道具,現場體驗廈門博餅文化,屆時,主持人將用英語與中文對博餅進行雙語講解。博餅是廈門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據考證,它的雛形是唐朝的「骰子戲」,民間流傳則是鄭成功屯兵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

5月4日為「律動鼓浪嶼」,來自廈門3個家庭的6位藝術家舉行「鼓浪嶼家庭音樂會」。廈門因海而興,因海而強,海洋的性格不僅滋養廈門人的品性,也培育廈門人對外來文化的包容。西方音樂藝術在廈門落地生根,造就了鼓浪嶼鋼琴之島的美名,也形成廈門人的獨特生活方式——家庭音樂會。每逢節假日,在鼓浪嶼島上,親朋好友常常歡聚一堂,吹拉彈唱,其樂融融。

自4月20日至25日,廈門館精心准備的閩南特色節目——鼓浪神韻進行專場演出,是預開館期間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城市廣場上惟一表演的團體。

「鼓浪神韻」以全國惟一一台反映閩台文化和民俗風情為核心主題的旅遊文化大戲《閩南神韻》為演出班底,並集納其他演出骨幹。本次「鼓浪神韻」節目豐富多樣,囊括了南音、閩南語名曲、戲曲丑角和閩南木偶等極富閩南民俗特色節目,同時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充滿「亮點」、「土味」十足,充分展示了閩南民俗風情。主要演出內容有:閩南語歌曲演唱《愛拼才會贏》、《媽媽的脊背》,杖頭木偶表演《長綢舞》,群舞《音鳥天籟》、《豐年祭?高山青》和《鼓浪嶼之波》等。

『拾』 我要一些關於廈門的資料

概況————

廈門(廈門又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副省級城市。郵政編碼:361000,區號:0592。位於福建東南部,建城712年,是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
廈門市位於東經118o04′04〃、北緯24o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面對金門諸島,與台灣寶島和澎湖列島隔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而稱「鷺島」。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
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回、滿、壯、畲、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歷史————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旅遊景點:

鼓浪嶼風景區————鼓浪嶼是廈門旅遊景點中最具魅力的景觀之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廈門風景名勝的傑出代表,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鼓浪嶼全島都是景,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海底世界、鄭成功紀念館、毓園、琴園、萬國建築、鼓浪嶼音樂廳、廈門博物館、鼓浪洞天、後海濱浴場。
萬石植物園風景區————在萬石山自然岩景中,有著名的萬笏朝天,中岩玉笏、太平石笑、天界曉鍾、虎溪夜月等;人文景觀,如萬石蓮寺、太平古剎、中岩天竺寺、天界寺、醴泉洞、聽泉閣、新碑林、高讀琴洞、鄭成功殺鄭聯處、鄭成功讀書處等。1988年,鼓浪嶼-萬石山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它以石、林、湖為主要特色,是人工與自然緊密揉和與具有廈門歷史文化特色的名勝游覽區。
南普陀旅遊區————位於廈門島南部和東部,主要旅遊點有南普陀寺、五老峰、鄭成功演武場遺址、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魯迅紀念館、胡里山炮台、榮光寶藏博物院、台灣民俗村、華僑博物院和胡里山浴場、曾厝垵浴場、黃厝浴場、會展中心等,本區是一個以人文旅遊資源為主要特色的旅遊區.
集美風景區—————光旖旎,嬌嬈多姿。在潯江畔,有民族風格的閩南建築,掩映於綠樹花叢之中,亭台水榭屹立在凝碧晶瑩的龍舟池畔。陳嘉庚陵墓,中外遊客必仰,鰲園浮雕,令人嘆為觀止..
同安風景區—————同安自然與人文旅遊資源豐富,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1處。前者有北山十二龍潭、汀溪溫泉、三島風景區、出米岩、白雲岩、紫雲洞和鱷魚嶼文昌魚等。後者如梵天寺、蘇頌史跡陳列館、蘇頌故居、梅山寺、面山岩寺、孔廟、汀溪窯址、婆羅門塔、鳳山石塔、凱歌高爾夫球場、雙溪公園及影視娛樂城等.
海滄風景區————杏林海滄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以溫泉療養為主的杏林度假游樂區,以海上娛樂為主的寶珠嶼游樂區,以高爾夫球運動為主的鰲冠休閑度假區,以森林游覽狩獵為主的天竺山森林公園游覽區,以紀念吳真人為主的青礁慈濟宮文化旅遊區。此外,海滄還有蓮塘別墅、魁星樓等唐宋以來的重要文物古跡遺址多處.
其它風景區—————廈門市在進行大規模的城鄉建設的同時,保持了港口風景旅遊城市的風格。不僅傳統旅遊景點和著名遺址得到不斷修茸和擴建,新辟景點也層出不窮。慈濟宮、金榜公園、湖裡公園、南湖公園、人民會堂、噴泉音樂廣場……不在傳統景區內的其它景點不勝枚舉,只要遊客用心就可游覽到這些景觀.

廈門特產:

廈門盛產花生、水果;沿海多產魚、蝦、蜊、蟹、魷魚、文昌魚。是我國文昌魚故鄉之一。
廈門盛產的甘蔗,是輕工業、製糖業重要的原料。同安素有「甘蔗之鄉」的美稱,年產甘蔗6萬多噸.至於珠綉、漆線雕、泥塑、彩扎、雕塑等工藝品,更是豐富多彩,暢銷國內外,深受人們的喜愛。
主要特產有各種亞熱帶瓜果、魚皮花生、花生酥、菩提丸、青津果、餡餅、葯酒、文昌魚、香菇肉醬、海產干貨等。
魚皮花生:是選用特級麵粉、白糖和其他優質配料為表皮、內包上等花處滾合烘製而成,它選料嚴格,工藝講究,具有得香郁酥脆、咸中帶甜的風味,為上等菜料。
花 生 酥:的主要原料是花生和糖,食用時將其輕輕放入口中,入口即化,甜而不膩,香留齒頰。
菩 提 丸:是將橄欖與砂仁、豆蔻、肉桂、沉香等多種名貴中葯和糖水一起熬制而成,吃來香甜可口,而且有增進食慾,止吐散滯,消除腹痛之功效。
青 津 果:以橄欖為原料,配以甘草、糖水製作而成,甜酸適度,鹹淡可口,芳香四溢,有消積解脹, 醒酒去膩,止暈抑吐,爽身養脾之效。
餡 餅:為選用優質麵粉、豬油、上等綠豆等烘製而成,其製作重在火候,做到整個餅內熟外赤不走油,吃起來餅皮香酥油潤,鮮餡冰涼清甜。市面上以鼓浪餡餅和南普陀素餡餅為最佳。
葯 酒:是葯材和酒的融合體,具有葯的療效,酒的作用。有萬全堂、春生堂、松筠堂、固本葯酒、衛元葯酒、月桂補酒、烏雞白鳳酒等品種。
文 昌 魚:是廈門的名貴特產,俗名鱷魚蟲,又名蛞蝓魚,主要產地在廈門同安劉五店。文昌魚體形小,頂多五六厘米長,每斤有四五千尾之多。全身半透明,頭尾兩頭尖,是高級魚品,其肉 質鮮嫩,味道清津甜美,製成干品,有一二年的保存期,是理想的旅遊購物佳品。
廈門土筍凍:土筍是一種長在海邊沙子里的腔腸動物!灰頭土臉兒像一根一根的小蟲子,土筍被從沙子里逮出,先放養一天,以吐清雜物,然後下鍋熬煮,因為這東西像豬皮一樣具有高度的膠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鍋粘粘乎乎,盛出來待其自然冷卻之後,就凝固成一碗土筍凍了。扣在盤中,執刀化為四塊,以芥茉佐之,下酒最好,空著嘴兒吃也能嚼出一份勁道。土筍凍或許談不上多香,但其爽口的滋味絕對一流。
廈門海蠣煎:雞蛋攪散,加入大量新鮮海蠣,以油煎之,攤成一盤餅樣上桌,再用廈門特產的甜辣醬沾食。海蠣的鮮味、雞蛋的濃郁,最關鍵的再加上辣椒醬,就搭配成完美的組合。廈門的辣椒醬和別處有點不同,首先它的顏色就是艷紅欲滴,不像多為暗紅的本家,其次味道是甜辣兼備,而甜似乎還略占上風。辣醬倒入碟中,箸未動而眼一亮,筷子到嘴邊,涎水已經下桌沿了。
廈門餡餅:此餡餅非彼餡餅,沒有什麼韭菜雞蛋餡,豬肉白菜餡的。廈門餡餅分兩種。甜餅是以綠豆沙為餡,加豬油,白糖烘得。咸餅是以肉丁為餡,加豬油白糖所制。皮酥餡靚用來形容廈門餡餅,毫不誇張。而在南普陀寺,有一種素油餡餅,餡心除了綠豆白糖還有黃花木耳的。
廈門珠綉: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性工藝品。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廈門珠綉產品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綉包等一百多個品種。
漆線雕:是廈門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以精細的漆線經特殊的製作方法纏繞出各種金碧輝煌的人物及動物形象,尤以民間傳統題材,如龍鳳、麒麟、雲水、纏枝蓮等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