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廈門莫蘭蒂台風是幾月幾日發生的
超強台風「莫蘭蒂」就是2016年第14號台風,2016年9月10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5日以強台風級在福建廈門登陸,9月16日在黃海海域消散。
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台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台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② 台風圓規在廈門畫圈,給當地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現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如果你善於觀察生活的話,你就會發現很多地方都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極端天氣,尤其是當我們在網上看到台風圓規在廈門畫圈的這件事情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就是這給當地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在我個人的了解中,這種比如說限制了人們的出行,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要更多的去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對每個人而言,了解這方面的問題對我們都是有一定的好處的,當然一般對於這種極端的天氣,我們一定要注重個人的安全,一定要把窗戶關好,盡量的不要出門。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對於這個問題的相關認識,希望這些能夠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
③ 廈門有台風的原因
廈門位處東南沿海,屬於濱海島嶼城市,每年的夏秋季節經常有台風光臨,歷史上廈門曾經歷過好多次台風災害,根據地方誌等文獻資料記載,破壞性最嚴重的要屬1917年廈門遭遇的強台風。當時全國發行的著名報紙《申報》曾連續五次對其進行了報道。1917年9月12日,台風肆虐廈門,9月15日《申報》發出了簡短的新聞通訊,及至26日,《申報》進行了題為《廈門風災之所聞》的報道:「……沿海一帶被災情狀慘目傷心,此誠數十年未有之奇災也。此次颶風先無朕(征)兆,海關亦未表示風旗以作警告,故海邊大山船隻者皆不及提防暴風驟起,海上船隻逃避不及,均遭極大損失……合廈門鼓浪嶼兩岸所損壞者,約計五六百隻,……因不及逃避死於非命者數以百計,真是一場奇災。」前後報道,合計有3000多字。此事引起當時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時任福建督軍李厚基為廈門金門慘遭颶風之災特發專電給北洋政府國務院等各部門,請予撥款賑災。1917年廈門出版的報紙現在已經找不到了,這些是他多年來跑遍了全國的圖書館和資料檔案館,利用微縮膠卷和復印的方式將這些資料收藏下來的。
近代史上兩次「特異」台風
此外近代另有兩次「特異」台風:一次是1908年,當時廈門為接待美國艦隊來訪,已經在廈門大學操場做好了搭台、綵排等各項准備,但一場台風的突然襲擊,將一切准備全部吹毀;另一次是1949年10月7日,就在廈門解放前的幾天,蔣介石來廈門視察,忽然台風來襲,狂風暴雨,當時的民眾都戲稱「這是老天爺給蔣介石的抗議」。
時代不同了,同樣是天災,但面對天災人們的態度和反應已有很大變化,不再像以前一樣束手無策。就像此次台風襲擊,省市等領導都極其重視,把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考慮的首位,工作布置細致,各部門通力合作,為抗擊台風做好災前准備。還需要一提的就是當代科技的進步,已能及時、准確地預報台風信息,並利用電視、報紙、電台等新聞媒體發布消息,這一點是以前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
光緒年間
出現廈門最早台風預警設施
廈門最早的台風預警設施出現在清末光緒年間,鼓浪嶼升旗山設置了預報台風消息的風球,風球為橄欖型,通過升起風球的多少來大致預報台風的等級,但很多時候因為台風來前毫無徵兆,讓人們措手不及,導致損失嚴重。然而現在情況則絕不相同,氣象衛星、通訊衛星等先進科技設施的運用,將災害損失盡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不再像以前一樣死傷累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往的歷史給我們留下深刻教訓的同時,也給了我們更多的警示意義,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從某種意義上,我們是可以做到「人定勝天」的。
參考資料:廈門日報
④ 剛剛登陸!10級陣風+傾盆大雨突襲廈門!台風+暴雨容易引發哪些災害
山洪災害是由於暴雨、台風或河流、水庫潰決後的急速地表徑流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碎屑物質,山洪災害產生強烈的沖擊和破壞性。
泥石流的強度與地形地貌、地質環境、水文、氣象等因素密切相關。在滑坡、岩堆群落地區,岩石破碎、風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容易為泥石流提供固體物質;峽谷長度大,匯水面積大,縱向坡度大,為泥石流的流動創造了有利條件;水文氣象因素可直接提供水動力條件。
⑤ 廈門現在台風預警幾級
廈門現在沒有台風預警!
2018年第18號台風「溫比亞」8月15日晚上7時其中心位於浙江象山偏東方向約390公里的東海海面上;預計向西北方向移動,16日夜間到17日早晨在浙江台州到上海一帶沿海地區登陸。
⑥ 台風「莫蘭蒂」對廈門有什麼影響
2016年第14號台風「莫蘭蒂」於9月10日下午2點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14日白天掠過台灣東南部,於9月15日凌晨3時05分在廈門翔安區沿海登陸,最大風力15級(強台風級),受其影響,華東一帶風雨交加,福建、浙江、江蘇、上海等多地出現大到暴雨。9月16日,台風「莫蘭蒂」減弱為熱帶低壓級別,17日凌晨在黃海南部海域變性為溫帶氣旋,中央氣象台於凌晨2時對其停止編號。
⑦ 廈門 台風
99年有一次近二十年來較嚴重的
九九年十月九日上午十時,第十四號台風正面襲擊廈門,受台風破壞,廈門全島大部分地區停電。自來水和燃氣中斷,大部分企業停產,機場關閉,輪船停航,鐵路停運,市內公交及廈鼓輪渡停班;大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二百多名漁民被困海上┅┅廈門市出現最大風暴增水122厘米。廈門、晉江、惠安、石獅等地的10多處海堤被沖毀,崇武碼頭被淹。廈門市區、泉州市區街道多處受淹,沿海有多處海堤受損.
據報道,1999年10月8日至9日,受十四號台風的影響,廈門地區出現狂風暴雨,最大平均風速25.3米/秒,瞬間最大陣風47.1米/秒,風力15級。
那次14號台風在廈門登陸時,正面襲擊達5個多小時,市區7萬多株樹木折斷或連根拔起,全市95%的戶外廣告牌被毀壞,200多間房屋倒塌, 海堤決口40處,全市經濟損失達19.37億元,可見台風威力之強大。
http://zhangzhou.xmpeople.com/ /attachments/molyx/1/5/6/32_399.jpg
資料顯示:1999年10月9日上午10時 9914號台風在漳州龍海縣鎮海角登陸。台風中心從距離廈門機場西側10公里左右的地帶通過。其造成的危害是廈門機場通航以來,也是廈門市4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據介紹,廈大此次是廈門市的重災區之一,14號台風曾迫使學校停課兩天,給廈大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看了下面這個網友的文章,更是有所感懷,推薦給大家看下.
《曾經廈大——台風》
廈門靠海。
所以呆廈大的人,少不了要和台風打打交道的。
不過我好象有些幸福,記憶中只有一次比較能讓人來勁的Typhoon ——便是99年那一次幾十年不遇的特大台風了。
不過這說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我在更早之時,已被同學灌輸過台風有多可怕的概念。同學說,那時暑假你們回家了,就我呆這邊。來台風了,很恐怖,大風刮的呼呼的響,豆大的雨砸在緊閉的門窗上,讓人心驚……「咔嚓」一聲,外面的一株大樹折去了原本屬於它的一個部分……又「咔嚓」一聲——接著是「咣當」一聲了,窗戶被狂風卷開,宿舍立時成了一片汪洋——你們知道這台風有多大了吧?他最後問。我說,我沒經歷過,不知道——不過我現在更加的知道了芙蓉一有多破。他笑笑,你去看看別的樓房吧,新蓋的也成,古舊的也成——都差不多的,這是台風的恩賜……
終於面對台風的日子還是來了——來廈門這么多年,不經歷一回豈不是很沒面子的說?我能記得很清楚的,那一天是99年10月 8日夜——我向來不寫日記,會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實是因了那天做實驗,生平第一次出了所謂的結果,於是很興奮,沒吃晚飯一直堅持下去,「躲進小屋成一統,不管台風與暴雨」。到了八點多,終於餓的不行了,且沒有更進一步的好圖象出來,於是便想回去——才想出門,老闆一個電話追來:「天氣預報說有大台風,要把門窗什麼都關死……」
出了化學樓,還沒開始下雨,但風已經很大了,讓人有進兩步退一步的感覺——這鬼天氣,我罵一句,把身上單薄的衣服團緊,鼓起餘勇跑到了萬佳超市。買了很多東西,吃的,喝的,用的,最英明的是我當時不知腦袋裡那根筋短路了,居然買了兩付撲克想回去玩。然後回到了宿舍,大家都回來了——都說這鬼天氣,在外面實在受不了了,要回來加衣服鑽被窩——再然後我就煮一包方便麵,邊吃邊打牌——這又是英明的決策,保證了我留下了不少口糧在第二天出不了門時充飢的說。
一夜無話。但第二天早晨就不安穩了。不到六點鍾,人人都被吵醒,外面的恐怖情形使我們感覺自己就象在汪洋之中的一隻小破船,風雨飄搖,隨時都有墜入萬劫不復的可能……停電停水了,但廈廣還是能聽的,我們的心情也隨著電波忽上忽下,忐忑不安——台風要在廈門登陸?不會,只是打個擦邊球?蓮板死了個人了?我們無助的縮在宿舍內,借著陰暗的天光,繼續打牌……
傍晚時節終於風雨都小了下來。出去到食堂吃飯,人多得跟米一樣。路上到處都是倒下的樹,連三家村那顆爺爺級的大榕樹也不能倖免。出白城到海邊,隨便的看了看,好象大海沒什麼大變化,真如林則徐說的,有容乃大。買了罐八寶粥,五元大洋,明白了什麼叫市場規律。出來時看電線桿倒了許多,於是到處去找蠟燭買,於是「游」過了新校門的「池塘」,在溫莎小鎮門前踩著倒下的樹木跌跌撞撞,在萬佳又擠出了一身臭汗——可憐的是一直不能洗澡,估計那是我生平最骯臟的時候了,sigh……
電話通了的時候首先給家裡報了平安,免不了添油加醋說有情況有多麼多麼的壯觀;去系裡見到了老闆,她還在為沒法努力工作而煩惱;進實驗室,看到那種一蹋糊塗的情形,自己也沒奈何的忙了個一蹋糊塗……
到一切恢復正常的時候已經是很幾天後的事了。走在劫後的校園里,時不時的會感嘆一聲,「唉,原來這里的那棵樹,長得多好呀……」外校的幾個同學也知道了這回事,紛紛發信過來問候,我回信時少不了吹一通,然後說:「這回,我可是真正的經歷了台風呢!」
http://www..com/s?ie=gb2312&bs=%CF%C3%C3%C5+%CC%A8%B7%E7+%C0%FA%CA%B7+99%C4%EA&sr=&z=&cl=3&f=8&tn=&wd=%CF%C3%C3%C5+%CC%A8%B7%E7+99%C4%EA&ct=0
縱說廈門台風歷史
廈門網[海峽網] 日期:2007-08-21
--------------------------------------------------------------------------------
漫話
近日的「聖帕」台風,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警惕,紛紛做好應對的措施,減少了損失。為此,我們特邀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老先生簡述廈門歷史上的台風。
地方誌載
破壞性最嚴重的台風
談起台風,洪老說道,廈門位處東南沿海,屬於濱海島嶼城市,每年的夏秋季節經常有台風光臨,歷史上廈門曾經歷過好多次台風災害,根據地方誌等文獻資料記載,破壞性最嚴重的要屬1917年廈門遭遇的強台風。當時全國發行的著名報紙《申報》曾連續五次對其進行了報道。1917年9月12日,台風肆虐廈門,9月15日《申報》發出了簡短的新聞通訊,及至26日,《申報》進行了題為《廈門風災之所聞》的報道:「……沿海一帶被災情狀慘目傷心,此誠數十年未有之奇災也。此次颶風先無朕(征)兆,海關亦未表示風旗以作警告,故海邊大山船隻者皆不及提防暴風驟起,海上船隻逃避不及,均遭極大損失……合廈門鼓浪嶼兩岸所損壞者,約計五六百隻,……因不及逃避死於非命者數以百計,真是一場奇災。」前後報道,合計有3000多字。此事引起當時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時任福建督軍李厚基為廈門金門慘遭颶風之災特發專電給北洋政府國務院等各部門,請予撥款賑災。洪老說,1917年廈門出版的報紙現在已經找不到了,這些是他多年來跑遍了全國的圖書館和資料檔案館,利用微縮膠卷和復印的方式將這些資料收藏下來的。
近代史上兩次「特異」台風
洪老說此外近代另有兩次「特異」台風:一次是1908年,當時廈門為接待美國艦隊來訪,已經在廈門大學操場做好了搭台、綵排等各項准備,但一場台風的突然襲擊,將一切准備全部吹毀;另一次是1949年10月7日,就在廈門解放前的幾天,蔣介石來廈門視察,忽然台風來襲,狂風暴雨,當時的民眾都戲稱「這是老天爺給蔣介石的抗議」。
談到當代,洪老不無感慨地說,時代不同了,同樣是天災,但面對天災人們的態度和反應已有很大變化,不再像以前一樣束手無策。就像此次台風襲擊,省市等領導都極其重視,把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考慮的首位,工作布置細致,各部門通力合作,為抗擊台風做好災前准備。還需要一提的就是當代科技的進步,已能及時、准確地預報台風信息,並利用電視、報紙、電台等新聞媒體發布消息,這一點是以前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
光緒年間
出現廈門最早台風預警設施
洪老還談道,廈門最早的台風預警設施出現在清末光緒年間,鼓浪嶼升旗山設置了預報台風消息的風球,風球為橄欖型,通過升起風球的多少來大致預報台風的等級,但很多時候因為台風來前毫無徵兆,讓人們措手不及,導致損失嚴重。然而現在情況則絕不相同,氣象衛星、通訊衛星等先進科技設施的運用,將災害損失盡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不再像以前一樣死傷累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往的歷史給我們留下深刻教訓的同時,也給了我們更多的警示意義,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從某種意義上,我們是可以做到「人定勝天」的。(軒月)
⑧ 下周來廈門,台風現在很嚴重嗎
廈門最近沒有台風影響!近期生成的2018年1號台風「布拉萬」已在1月4日上午減弱為熱帶低壓消失了;2號台風還沒有生成。
⑨ 廈門這幾天有台風嗎
廈門這幾天沒有台風,天氣炎熱,飛機正常起飛。
⑩ 台風「圓規」!具體何時在海南登錄為什麼廈門風也這么大
台風圓規已經在10月13日的15時40分登陸海南瓊海,這也是近幾年來登陸海南最強的台風。雖然說台風來的快去的也快,但是受台風圓規的影響,廣東,福建,深圳,珠海,海南等地區將會迎來大雨或暴雨,再加上台風到來時風力大而且持續性較強的特點,沿海地區的人們需要防禦大風或者是暴雨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危害,做好周邊地區應急措施,應對台風或者是暴雨來襲,加強人員對於受困群眾的救援工作,加大對於台風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知道台風圓規即將到達的地區和風力大小,這樣子的話,人們才能夠及時的疏散避險,不會因為沒有得知消息而受到台風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