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建廈門以什麼行業為主,那裡好找工作嗎
廈門的支柱產業是電子、機械、化工行業,服務業已經開始興盛起來,這些行業應該還是比較好找工作的。
『貳』 廈門並不是什麼大城市,為什麼房價卻出奇的高
我很喜歡廈門這座城市的一個原因也在於此,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孩童,在圖書館都能看到不少喜歡閱讀的人群
因為KE開始健身、學習穿搭。成功擁有短暫的馬甲線,也告別黑白灰,而多了些五顏六色的衣服。對了,還愛上了西裝。
雖然沒有失業,但也降薪了。再加上樹大招風導致的一系列坎坷,認清了現實,這么多年來第一次想離開這里,不知明年能不能走成。漸漸明白了福禍相依的道理,凡事看開點,相信關關難過關關過,一切皆向於吉。
最重要的事,認識了Nui,並且開始了有時夏天有時冬天的愛情。疫情之下,因為一部Killing Eve,我們相識於微博。又因為湊巧,我們在廈門度過了最單純快樂的四天。再後來,我們就在一起了。異地戀的苦,誰嘗誰知道,不過也感謝科技,還能每天視頻,以解相思之苦。希望兩個人能早日在同一個城市,一起度過每一個陽光明媚和風雨交加。
最想說的話,所有意外出現在你生活中的事情都不是偶然,就像游戲中掉落的物品一樣,一定會在將來的某個時刻觸發劇情,開啟下一段冒險。所以,耐心,耐心等待,相信老天爺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叄』 廈門的支柱產業是哪些
廈門沒有工廠實體製造業的,廈門的支柱產業是房地產 金融 服務業
『肆』 廈門的GDP真的只是靠旅遊和房地產嗎
可以這樣說,廈門的GDP是靠旅遊和房地產,廈門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旅遊業是廈門最重要的行業之一。2018年廈門全年接待遊客8900萬人次,旅遊收入1402.12億元,佔到了廈門總GDP的29.26%。旅遊業對廈門來說太重要了。廈門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地方,教育也比較發達。廈門有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廈門醫學院等院校。
『伍』 廈門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陸』 廈門經濟如何主要生產什麼工業
廈門經濟產業主要分別為石化、電子、機械和建築為主。產業布局中確立了石化、電子、機械、建築在廈門產業結構中的龍頭地位。
石化:帶動整個經濟
調查表明,「化學工業」的總產出占「石化」總產出的99.14%,形成了以翔鷺石化PTA為龍頭,向上、下游延伸的石油化工芳烴系列產品和以柯達彩色感光材料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品兩個優勢領域。主要企業有:翔鷺石化、翔鷺紡纖、柯達感光、正新輪胎、明達塑膠等。目前,廈門PTA的產能世界第一;彩色感光材料(膠卷、相紙)全國第一;翔鷺紡纖的聚合能力(年產36萬噸)全國第三。醫葯行業有星鯊集團、鼎爐實業、金達威維生素、金日制葯、特寶生物工程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金達威公司生產的醫葯中間體(維生素A、D)產量在全國同行中排名第一。「石化」對其他產業部門及整個經濟具有較大的帶動作用,決定著廈門在全國經濟中的地位。所以,「石化」應作為廈門的主導產業。
電子:利稅總額第一
「電子(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的「綜合排名」在第二產業中處於第5位,是技術含量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形成了戴爾、廈華、夏新、松下、歌樂、建松等一批知名整機企業和TDK、FDK、NEC等一批國際知名元器件生產企業;擁有了以計算機、手機、視聽產品為主導的投資類電子產品;以彩電、收錄音機、汽車音響、DVD為主導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微電機、電容器、光電器件、半導體集成電路引線框架、變壓器、繼電器、磁性材料為主導的基礎元器件電子產品。其中,汽車音響、收錄音機、薄膜電容、小家電產量位居全國第一。「電子」的利稅總額占所有產業部門利稅總額的10.25%,位居第一,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應作為廈門的主導產業。
機械:形成產業集群
「機械」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的綜合發展能力最強,在第二產業中居於首位。「機械」已形成了以廈工、廈汽、太古、廈船重工、群鑫機械、裝載機、廈門工程機械制動器廠等大中型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因而,必須將「機械」作為廈門的主導產業來發展。
建築:大量吸納勞力
而「建築業」的產業綜合發展能力在第二產業中的排名處於第3名,具有較高的輻射性和制約性,對供求雙方都起著較大的作用,能夠帶動冶金、化工、木材等關聯產業的發展,既服務於生產由服務於生活。而且,「建築業」的就業吸納系數僅次於「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大量吸收城鄉勞動力。綜合而論,「建築業」也應作為廈門市的主導產業。因此,綜合定量和定性的計算分析,課題組篩選出廈門市主導產業為「石化」、「電子」、「機械」、「建築」。這一結論涵蓋了廈門市三大主導產業(「石化」、「電子」、「機械」)的傳統觀點,同時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把建築業也納入廈門市的主導產業群,供政府決策部門參考。投入產出課題調查:為國家統計局開展的調查,一般是省一級統計局做,每5年進行一次。由於系統龐大,數據錯綜復雜,目前福建省還只有廈門做過。該課題可為廈門「十一五」期間的產業發展規劃提供決策參考。主導產業:一般是指在某一經濟體中的某個階段,能對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起著導向性和帶動性作用,並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技術創新能力的產業。這些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龍頭」,在產業結構中佔有較大的比重。
此外,航空運輸、港口運輸也是廈門的經濟增長點。
從今後來看,從廈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看,應著重選擇如下5個產業。
(一)電子信息技術產業。世界上的資源有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和信息資源三種。對信息資源的收集、處理、傳遞、存儲和利用的程度是現代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特徵。電子信息技術是當代高新技術的主導技術,其領域十分廣闊,主要有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和光纖通信等。
(二)新材料技術產業。新型材料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物質基礎,它的廣泛應用將促進作為生產力主要組成部分的勞動工具和勞動資料的革新和突破。因此,被稱為新產業革命的重要特徵之一。目前,列為新材料有幾十萬種,最主要有五大類:信息材料、能源材料、高分子有機合成材料、新型金屬材料、高性能組合材料等。
(三)機電一體化技術產業。這是新型的機械與微電子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技術,主要由機械、電腦、儀器三部分組成的。其產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用電子技術來代替機械主要功能的產品;另一類是機械與電子相結合的產品。這個產業的發展有利於推動廈門的機械、化工、輕工等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
(四)生物技術產業。這是70年代出現的一項新生物技術,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農業、食品工業、醫療與醫葯、精細化工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廈門在上述幾個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水平,應發揮優勢,重點扶植,開發出一批「拳頭」產品。
(五)海洋技術產業。海洋是一個新興的,有戰略意義的開發領域。海洋產業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海洋產業如海洋漁業、海洋運輸、船舶製造業、海洋化工、海洋養殖、海濱旅遊和水上運動;另一類是新興海洋產業如海上石油開采、海洋能發電、海洋水下工程、海水淡化以及海洋綜合開發利用。
『柒』 廈門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廈門市規劃局局長趙燕菁的觀點的確很不一般,在他看來:「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土地財政基礎上的。某種意義上講,土地財政乃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核心競爭力!放棄土地財政模式無異於自毀長城。」
按照趙艷靜的邏輯,基於壟斷國有土地的一級市場是中國城市融資的「優勢」和「土地財政系統基於土地市場的壟斷是獨特的人類歷史上,成功是前所未有的。」他甚至說:「為什麼發達國家非常擔心,不是擔心中國印度?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已經建立了一個模型,再通過在人類歷史上制度創新,他們不懂。」
現在有幾個國內著名的男裝品牌,一個是廈門的直轄市、計劃,現在建立自由貿易區,會有很多優惠政策,包括對這部分由於地理優勢,沙張泉。在廈門有許多品牌的泉州總部。
對於網路上的定義,支柱產業的定義需超過gGDP5 %,中國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看4個點,而廈門則高達10%。
『捌』 廈門這幾百萬的人靠什麼生存,經濟來源如何來的,為何我沒有覺得有幾百萬人口總是感覺是同一批人口
我家年入幾百萬 老爸搞工程的 坐標深圳 現在上高中了。生活感覺一般般不是很快樂 周圍同學也有很多比我家富裕寬松的
『玖』 廈門為什麼人口流失率那麼高
2017年廈門常住人口401萬,18年411萬,19年429萬 ,人口是在增長而不是減少。之所以很多人覺得在減少是因為島內城中村的人口確實在減少,而這部分人口大多是務工人員,大部分隨著工廠或工地移到島外去,一部分確實走了。但相對高端一點的人卻留在島內,證據是這兩三年來島內思明湖裡的小學生暴增。強調一下是暴增!暴增!暴增!如果你家有小孩在讀一二年級你就會明白,現在島內的小學已經嚴重超負荷了。一個城市小學生的增量被很多經濟學家用來衡量經濟前途的重要指標之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廈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盡管房價很高。
作為一個福建人,我覺得自己可以從對廈門的一些實際認識來回答這道題。
第一就是大家所說的房價,廈門的房價確實很高,因為廈門地少人多。房價的高漲也使得許多賣來的務工人員,乃至廈門的本地人都負擔不起高昂的房價。沒有固定的居所,如何留住人口?
第二,就業崗位缺少,收入水平較低。廈門因為土地稀少,所以產業一直在轉型。於是所擁有的就業崗位就比較少。就業人數多,崗位少,收入也就相應的比較低。
對於很多外省的朋友們來說,他們提到福建的第一印象就是廈門,但其實廈門真的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好,它的經濟水平已經落後於福泉,更多的人才或者人口願意流入這兩個正在新興發展的城市中。
希望對您有幫助。
第一,房價。
對於很多外地來到廈門尋找夢想的年輕人來說,居高不下的房價讓他們感覺自己很難融入到這個城市,隨著這幾年房地產市場不斷的發展,廈門的房價可以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17年廈門均價37818元/㎡,在全國來說排列第四,面對如此至高的房價,很多人可能需要幾十年或者是更長時間的積蓄才能夠買上一套房子,也有一部分上班族選擇按揭貸款買房,從此過上了每月按時償還貸款的房奴生活,人生的大部分經歷和財力都被房子束縛,即便是空氣再好,景色在迷人,但是卻沒有了欣賞風景的心。
第二,收入。
對於很多外來人口來說,來到廈門是為了賺錢的,而廈門的最低工資是1700元,這是2017年7月1號從1500元提升到1700元,在廈門打工的一些製造業的工人,他們基本上工作量都非常大,基本上每天都要選擇加班,因為只有加班才能夠多拿工資,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上下班,很多工人的工資基本上在3000元/月到3500元/月左右,這些收入自然是難以維持一個家庭的生活,所以很多人拚命加班拚命干,每月大概能拿到將近6000元的工資,但是這個錢是放棄掉自己的 娛樂 ,團聚等時間,一些工人說,拿到高工資基本上幹活和機器沒什麼區別。
第三,外來務工人員的政策改變,
在廈門工作多年的外來務工人員申請公租房,家裡面必須有一方屬於廈門戶口,這應該是照顧廈門本地人的政策,和我同時畢業的大學同學,去重慶那裡工作,他在一家企業工作三年,申請公租房時馬上就下來了,條件要求也比較簡單,只需要在當地交夠社保就可以了,不需要什麼一方家庭成員必須是當地戶口,自然這樣便利的條件才更加容易留住人,也有很多朋友會問,廈門發展那麼好的城市,為什麼惠民政策沒有那麼好,為什麼不多給外來人員一些歸屬感?
廈門確實走了很多人,但為什麼人口數量不減反而增加了呢?這個現象很值得研究。單用人口數量指標很難說明廈門究竟有沒有發展潛力,一個城市的競爭力是由許多綜合因素決定的,需要有更多的數據處理分析才能判斷。不過以個人的感覺,廈門近年來在產業發展上過多地依靠房地產業來拉動,產業建設規劃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做出新的調整,很可能會影響今後發展的後勁。這種跡象已經出現,真的不能掉以輕心。
廈門近兩年人員確實流失挺嚴重,主要原因在於房價太高,年輕人的收入普遍一般,由此產生的歸屬感太弱,很多人權衡再三後,還是去往廣州,重慶,成都,武漢等性價比較高城市發展。
廈門的城中村拆遷太多,低收入群體越來越難以租到一間自己心儀的房子(主要租金太高)。建議廈門學習深圳,不要一味將城中村拆遷,而是進行保護性改造。這樣一來可以讓低收入群體租房成本更低,也能為廈門保留下很多城市記憶,這種雙贏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
城市再漂亮,也要有人氣,更要有生活氣息。廈門很美,很多人喜歡去 旅遊 ,廈門也很貴,很多年輕人無奈選擇離開。希望廈門能控制好房價,吸引更多年輕人的到來,這樣的廈門,一定會更美!
感覺你這個題目就不對,看看廈門的人口數,每年都是增加的,何來的流失?人口進出遷移本是正常,不要把個別人的離去當做大勢所趨,看看需求越來越高的學位,依然堅挺的房價,人口流出之說到底是和誰相互打臉。廈門現在的人才政策力度還可以,不要把個別人享受不到的政策就當作子虛烏有。另外,優勝劣汰是法則,各取所需是自由,能留下來的奮斗前進,離開的,大家就各自安好,何必把鍋甩出去呢。
廈門的人口流失率高?高嗎?我不這么認為,不但沒有流失,反而增長了不少。廈門有關單位登記外來人口相對來說是比較嚴格的,從數據分析角度來說,2017年,廈門市常住人口41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9.1%。全市戶籍人口242.53萬人,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207.89萬人。思明、湖裡兩區合計115.20萬人,佔55.4%。戶籍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別為119.78萬人。到了18年411萬,19年429萬 ,人口是在增長而不是減少。之所以你認為會人口數量越來越少,是因為大多島內企業搬遷到外。當然有那麼一部分是離開了,但是入廈的人會相對來說比較多。你可以看看每年學校招收學員的統計數據就知道。如果你家有小孩在讀一二年級你就會明白,現在島內的小學已經嚴重超負荷了。一個城市小學生的增量被很多經濟學家用來衡量經濟前途的重要指標之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廈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盡管房價很高。[微笑][微笑][微笑]
因為廈門島內的工廠都搬出來泉州漳州地區了,再有廈門工資低,高消費,所以大家都承受不起,我在廈門待過一段時間,後來就去漳州了,漳州工資高,消費一般[呲牙]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2019年流失人口七十萬,年輕人流失率全國第一啊!廈門雖然很漂亮, 旅遊 業一直很不錯,但是被高估的城市、產業空心化、工資低、房價高、廈門人均負債高、杠桿率全國第一,房價租售比全國墊底。
光看流失率是沒用的,要看增加減少的是什麼人。
辦退休的逐月增加,學校也越蓋越多,所以增加的是老人孩子,減少的是年輕人, 社會 精英
『拾』 廈門支柱產業有哪些熱門行業又是什麼
高新科技園吧,廈門主要發展輕工業,污染性企業這幾年已經陸續遷出島內,有的遷到別的地區去了。此外,廈門的旅遊業也還是發達的,要建立油輪城市,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