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廈門漳州屬於哪個區
廈門和漳州接壤的是海滄區。漳州則是一海相望的漳州港(招商局)開發區以及角美鎮台商投資區。
⑵ 福建省漳州市東浮屬於那裡
東孚屬於廈門海滄區,只是靠近漳州市角美鎮與海滄的交界
⑶ 漳州和海滄交界地圖
漳州和海滄交界地圖可以使用網頁版的或者手機版的騰訊地圖來自己查詢呀,這個地圖覆蓋的城市很全的,還有好幾種地圖模式可以隨便的切換,不僅有普通的矩形地圖還有衛星地圖和街景地圖以及室內景,用戶可以自由切換地圖模式,通過街景地圖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街道信息。
⑷ 漳州離廈門最近的是什麼地方
緊挨著廈門的要算是角美龍池開發區,建發地產開發的聖地亞哥和半山墅剛好在交界地帶。
⑸ 廈門離漳州多少公里路
廈門海滄區和漳州交界。
在廈門環島路上,海的對面就是漳州市,也就幾公里而已,從廈門市區到漳州,可以坐渡船,輪渡客運碼頭可以過去,有可以乘坐客車,未來的R1線和廈門地鐵也將接駁漳州。
⑹ 請問下,漳州離廈門有多遠。屬於廈門市嗎
漳州是臨近廈門的一座城市,其所轄縣級市龍海市的漳州招銀與廈門隔海相望。海上距離(從招銀碼頭到廈門)六公里左右。陸地距離:從漳州市區經廈門海滄大橋進入廈門約50公里;從漳州市區經廈門大橋進入廈門約60公里。
⑺ 海滄區在廈門屬於城區還是郊區
海滄區在廈門郊區,廈門的城區包括思明區和湖裡區,郊區包括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和翔安區。
海滄區,古屬漳州府海澄縣,位於廈門島西面,是福建南部拓海貿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國主要的國家級台商投資區。
海滄區地處廈門市西部,東以海滄大橋連廈門島湖裡區,東南隔廈門港與思明區相望,南臨九龍江口以廈漳大橋接漳州龍海市,西南、西與漳州龍海市交界,西北與漳州市長泰縣相鄰,北與集美區灌口鎮接壤,東北隔馬鑾灣以新陽大橋連接集美區杏林街道。
(7)廈門海滄靠近漳州是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海滄區的政區概況:
唐代海滄始為海濱聚落,三面環海,稱海口,後改海滄,又作海倉,有臨海富裕之意,轄內有溪名滄江。民國時代設滄江鎮、海滄區;五十年代設有海滄區、海滄鄉、海滄公社等;1990年設海滄台商投資區。
2014年12月31日,市政府(廈府[2014]372號)批復同意將海滄街道分設為海滄、嵩嶼兩個街道。調整後,海滄街道,轄海滄、溫厝、海興3個社區,青礁、囷瑤、錦里、後井、漸美5個行政村和古樓農場、海滄農場;嵩嶼街道轄鰲冠、東嶼、鍾山、海發、海達、海翔、海虹、未來海岸、北附小、海林10個社區和石塘、貞庵2個行政村。
2015年1月22日,省政府批復同意(閩政文[2015]19號)撤銷東孚鎮,設立東孚街道。至此,全區轄4個街道:海滄街道、新陽街道、嵩嶼街道、東孚街道。
⑻ 廈門海滄過去點去漳州方向有個大佛像是什麼地方
是白礁慈濟祖宮
位於福建省漳州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供奉保生大帝,是閩台保生大帝廟宇的祖廟。
現存的白礁慈濟祖宮,建干南宋紹興二十年(西元一一五零年)。宮為三進皇宮式殿宇,依山遞築,兩側配殿,就塵而列。
前殿為五門二層富樓,正門上懸"慈濟祖宮"橫匾,正中大門一對紫銅色石獅,雙獅戲球的石刻浮雕,以及中殿正中石階下的祭壇獻台、台緣的飛天仙女石雕均屬建宮時的原物。獻台前置威猛雄駿的國母獅,系明朝朱棣文皇後為感神恩所踢。天井中的"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無數信徒到此"請回聖水",祈求"消災滅病"。
前殿門廊六根蟠龍石柱,是清嘉慶二十一年重修時台灣同胞獻置。正殿門廊四根朝天蟠龍石柱系宋代建宮遺留下來之建築物。還有兩根方形石柱,上刻竹葉體筆跡對聯,聯曰:"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系先賢所書,筆跡不凡,意味深遠。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布局奇特,造型雄偉。在垂檐復宇、翼角翠飛之間名人題詞和歷史故事、山水禽獸花木為題材的石刻、木雕、壁畫、剪粘等藝術作品星羅棋布,均屬上乘佳作,形成一座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藝術寶庫,被譽為"閩南故宮"。
白礁慈濟祖宮是閩南人文景觀的精華,是台灣與大陸血脈相連的見證。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從閩南沿海渡海收復台灣,部分忠貞軍特地從"白礁慈濟祖官"迎請保生大帝神像,作為保護神隨軍東渡,於農歷三月十一日在台灣台南學甲鎮頭前寮將軍溪安全登陸。
以後部分忠貞軍在此定居,並建"學甲慈濟宮"奉祝"保生大帝"神像。三百多年來,每年的三月十一日,台灣各地保生大帝廟宮都要聚集學甲慈濟宮,舉行規模盛大的"上白礁"竭祖祭典活動。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台灣各地善信到白礁慈濟祖宮竭祖進香。
白礁慈濟祖宮建宮八百多年來,歷經數次重大重修,全依海內外善信鼎立資助,均有勒石紀念。
一九八九年來,蒙龍海市有關部門重視支持協調,台灣保生大帝廟宇聯誼會會長周大圍大德組織發動籌募人民幣壹佰二十多萬元和黃金箔三十五萬張投入祖宮大修,兼蓄歷代藝術精髓,又利用現代科學手段,至此,白礁慈濟祖宮更加金碧輝煌。
近幾年來,白礁慈濟祖宮已成為龍海市旅遊勝地,海內外朝聖的信徒和遊客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