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陳倉道是什麼樣
陳倉古道實指漢中關中間秦嶺山區的一條穀道.據說這條穀道曾是秦漢之際劉邦北定三秦、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路.但此說源於宋代平話、元代雜劇,於史無徵,並非事實.而陳倉古道之名卻由元代而歷明清,
陳倉古道,川陝要津,南北橫貫秦嶺,北起大散關,南出褒溪口,繞山越嶺,綿延八百餘里.車行萬丈深淵之端,人走摩天峭壁之側.時而扶搖上雲霄,展轉峰迴下幽谷.鑿岩為徑,仄狹不可並行,柏油填道,曲折回環難登.蒼松翠竹橫枝,青蘿蔓藤曳地.峰頂迷霧重疊,壑底暗影無日.林隙偶見裊裊炊煙標指閑散人家隱於竹樹環繞叢中,稗草結廬,青泥敷牆,顯影瞬息既不復再見.沿途更有瀑布飛泉澎湃下瀉,水勢滔滔,響徹雲谷,如袞雪漫坡,乃褒溪之水.
『貳』 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中的棧道的地理位置在哪
從漢中翻越秦嶺進入關中平原,有四條道,最西端為陳倉道,寶雞附近,武功往南為褒斜道,還有兩個依次向東。我以為,以漢中王劉邦及後來蜀漢的實力來看(三國時期),棧道應在褒斜道。
『叄』 明修棧道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初識
王宏波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作為廣泛流傳、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和兵權計略,是宣傳寶雞、傳播寶雞的無形資源和鮮亮名片。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用一個月時間兵出陳倉、還定三秦,其中的地理、人事、權謀頗有研究關注的意義。
1、項羽為什麼要把漢中封給劉邦?
劉邦從武關、藍田向關中進軍之時,就派酈商攻旬關,西定漢中、蜀。劉邦從武關攻取關中,降南陽,封南陽守齮於函谷關以東作殷侯。項羽迫降章邯,封為關中雍王,項羽自己沒有定都關中的打算。劉邦、項羽在攻入咸陽之前,都在計劃著分割天下的棋局。項羽分封三秦王為的是「距塞漢道」,封魏王豹、河南王申陽、殷王司馬卬、韓王成,是為劉邦出函谷設置重重封鎖。張良托項伯向項羽求取漢中時,漢中實際已在酈商的控制之下,項羽不得已做個順水人情。取得漢中是劉邦還定三秦的前提。
2、劉邦為什麼選擇陳倉作為突破口?
項羽封三秦王的目的就是「距塞漢道」。 關中東部,章邯都廢丘,司馬欣都櫟陽;函谷關、武關、子午道、褒斜道都在這里,出於居重御輕、重內輕外的考慮,這里是「距塞漢道」的重點。如果漢軍由此出兵,必然陷入夾擊和重圍。劉邦還定三秦的戰事主要集中發生在渭河以北、關中東部的眉、好畤、斄、廢丘、槐里、咸陽、櫟陽、漆、頻陽等地,證明當時東重西輕的防禦態勢。故道、祁山道在隴山兩側,在章邯的嚴密防禦之下,這里的防禦力量總體上弱於關中東部。
陳倉南有大散關,是險要關隘;陳倉城面渭背塬,是攻方的「死地」;陳倉縣東與雍縣、北與汧縣,南與大散關、故道縣、下辨縣,與祁山道上的西縣、白水,連結構成了犄角拱衛、呼吸相應的防禦環線。從陳倉突破是最不可能的選擇,選擇這里才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蕭何當年收取秦丞相、御史的圖書,具知天下險要和道路,韓信作為投誠人員,更了解敵方防禦態勢,商定了陳倉這個戰略突破方向。陳倉防禦環線存在一個嚴重的缺陷就是隴山大阻,由於隴山的阻隔,從陳倉突破可以向南掩有關中—漢中的交通線,據有向東奮進的橋頭堡,暫不致兩面受敵,同時收到出其不意的戰略效果,這是選擇以陳倉作為突破方向的原因。
3、劉邦入漢中焚燒的是哪一條棧道?
辛德勇認為,走的是子午道,「褒中」是「金蚤中」之訛,劉邦所燒的棧道是子午道。嚴耕望認為,劉邦入漢中走子午道,燒了子午棧道,張良返回時又燒了褒斜棧道。晏波認為,周緤「西入蜀漢」 、「良送至褒中」,劉邦是從杜南出發,沿秦嶺北坡向西,經褒斜道過褒中而入漢中。《三國志》「韓信故事」的進軍路線,與劉邦的赴漢中道路吻合,劉邦所燒的是褒斜道。
4、陳倉古道與故道是兩條道還是一條道?
《史記》所說的「他道」就是後人稱謂的陳倉古道,這是實現突襲大散關、襲取陳倉城的奇道。故道即後世所稱的嘉陵道,是劉邦率領主力行進的道路。
5、劉邦暗渡陳倉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一支奇兵。范目為劉邦招募了一支天性勁勇、善於攀山涉澗的賨民作為「前鋒」、「陷陣」。《華陽國志•巴志•總敘》:「閬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說帝,為募發賨民,要與共定秦」。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初為漢前鋒,數陷陣」。 秦封泥中有「募人」、「募人府印」。 《漢印文字征》中有「陷陣募人」、「陷陣司馬」、「陷陣都尉」。《吳子•圖國》:「昔齊桓公募士五萬以霸諸侯,晉文召為前行四萬以獲其志,秦繆置陷陣三萬以服鄰敵」。
一條「他道」。《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趙衍「以謁者漢王元年初起漢中,雍軍塞陳,謁上,上計欲還,衍言從他道,道通。」「他道」就是後世所稱的陳倉古道。這支奇兵從敵人不加防備的「他道」,繞過了故道縣,突襲大散關、襲取陳倉城,建立了進取關中的橋頭堡。
6、曹參、樊噲攻打隴西的目的是什麼?
部署賨民作為「前鋒」奇襲大散關、陳倉城,安排樊噲、曹參攻打隴西,是為了掃清來自西縣、白水、下辨、故道縣,對主力進軍路線的威脅,打通漢中——關中的生命交通線。
7、還定三秦的實際領導者是劉邦還是韓信?
劉邦是還定的三秦的實際領導者。曹參、樊噲、周勃、灌嬰、靳歙等,是劉邦長期依重信賴的親故,是還定三秦的主要將領。韓信作為投誠人員,在漢軍中無軍功、無資歷、無威望,封為大將軍,是作為參謀人員的榮譽和待遇。劉邦對他的忠誠缺乏考驗,對他的軍事才能缺乏了解,韓信對軍隊也缺乏掌控,不可能屬以兵權。在劉邦彭城失敗之後,不得已捐棄關東,韓信才真正開始獨當一面指揮作戰。辛德勇指出,韓信率漢軍在井陘大破趙軍,之所以要違背後兵法,背水列陣,是因為他「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不得不置之死地而使其「人人自為戰」,可見,在東出關中之前,韓信對於軍隊缺乏控制力。
8、韓信明修棧道的依據是什麼?
「掩空擊虛」。 《後漢書•文苑列傳》《論都賦》:「或掩空擊虛,由蜀漢出。」掩空擊虛,是針對敵人東重西輕的防禦態勢,用明修棧道強化、鞏固這種防禦判斷,進而取得從陳倉奇襲突破的戰略效果。
「韓信故事」。《三國志•蜀書•魏延傳》魏延每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裴松之注引《魏略》說,其具體路線是「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 當子午而北」,直抵長安。
「道由子午」。《司隸校尉楊君孟文石門頌序》:「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高祖受命,興於漢中」是總論,「道由子午,由散入秦」是分述,可以理解為韓信與蕭何「道由子午」,劉邦與諸將「由散入秦」。由大將軍韓信主持修棧道,更具有欺騙性,更能強化敵人固有的防禦判斷,掩護陳倉突破的突然性;韓信參與了還定三秦戰略的制定,執行了明修棧道、修通棧道、與劉邦所統率的主力相會關中的任務,他並未跟從劉邦暗渡陳倉。
「還定渭表」、「復會滎陽」。 陸機《高祖功臣贊》說韓信 「還定渭表」。《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彭城敗散而還,「信復收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間,以故楚兵卒不能西。」韓信「復會滎陽」「復擊」楚,從敘事邏輯上分析,先有關中相會、攻擊楚兵,這里的兩個「復」字才有著落。
9.隴西是什麼時侯平定的?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公元前206年8月,漢王圍章邯廢丘,司馬欣、董翳降。10月拔隴西,12月拔北地」。圍章邯於廢丘之後,才部署周勃、靳歙略定隴西。曹參、樊噲攻打隴西的目的是打通和保證交通線,周勃、靳歙是為了完全據有大關中。
10、「暗渡陳倉」還是「暗度陳倉」?
在字典、詞典和網路上,有「暗渡陳倉」、「暗度陳倉」兩種表述。由於劉邦部署漢軍首先襲取、佔領的是陳倉城,陳倉城背塬面渭,當時並無陳倉古道的稱謂,按《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對手防禦態勢是「雍軍塞渭上」,用「暗渡陳倉」較為准確。
『肆』 成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於何處「暗渡陳倉」中的「陳倉」在今天的哪個地方
成語出於: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楚漢爭霸時期吧
陳倉,古縣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陳倉區)。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
『伍』 三國演義中很難走的那條路是什麼路
你說的是不是子午谷?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建議兵出子午谷,10天可到長安,但是被諸葛亮拒絕了。
很多人說諸葛亮氣魄不足,即使失敗了,但是也值得一試,萬一成功了呢?其實大家不知道,子午谷還有一個名字叫陳倉古道。韓信出山第一仗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走的就是這條陳倉古道。韓信專美於前,諸葛亮所處時代與韓信相去不遠,這條陳倉古道怎麼可能沒有人把守呢?所以諸葛亮不去冒險是100%正確的,沒有萬一。
『陸』 三國時的「陳倉古道」是現在的哪裡
陳倉古道北起斤陝西寶雞(古稱陳倉)南終於漢中。
陳倉道是關中通向漢中的咽喉要道。
根據最新《中國國家地理》認定,
陳倉道是漢中向西再向北,迂迴經勉縣、略陽、青泥嶺、鳳縣、古散關,至陳倉,此道北沿塔河,南連嘉陵江,山高水險,且迂迴費時。
(6)陳倉古道在廈門哪裡擴展閱讀:
劉邦在楚漢之爭的時候,陳倉這個地方可是幫了劉邦的大忙,為他之後戰勝項羽建立漢朝埋下了伏筆,在唐朝中期之前,陳倉還叫陳倉,但在之後便改名為寶雞了。
相傳古時候有個陳倉人在山上打獵的時候恰巧捉到了一隻獍(jing,古書上說的一種像虎豹的獸),這支獍既像豬又像羊這人便想上貢給君王,一覽奇物。
就在這時出現了一男一女兩個小孩,告訴他獍一出生就吃母親,長大了會吃人,小孩說完,那隻獍竟然開口說話了,告訴他只要抓到這兩個小孩便可以稱王稱霸,就在追逐兩小孩之際,兩個小孩變成了兩只神獸,其中一隻便落在了陳倉山頂上,保護著這片領土。
安史之亂時,唐肅宗帶兵平叛,緊要關頭卻聽見陳倉山頂雞叫,此後唐肅宗便逢戰九勝,於是唐肅宗認為是神雞保佑了自己,認為神雞是吉祥之物,親自提筆寫下,神雞鳴瑞,同時將陳倉改為寶雞,直到如今陳倉改名寶雞已有一千多年。
但傳說只是傳說,後來也有人說該地名是為了給當時的軍隊加油打氣,還有把當時的涌縣改為了鳳翔縣,不管是陳倉還是寶雞,雖然名字變了,但地方始終沒變,如今的陝西省寶雞市東陳倉區就是當年陳倉的地點。
『柒』 三國時的「陳倉古道」是現在的哪裡
是現在的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
『捌』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棧道,陳倉現在在什麼地方
陳倉就是現在的寶雞東部。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典故: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起義軍攻下咸陽,秦王朝被推翻。項羽依仗力量強大,自封為西楚霸王,把巴、蜀、漢中41縣劃歸劉邦,封他為漢王。劉邦聽從謀士張良的計策,在進駐南鄭(今陝西漢中)途中,把經過的棧道(在險陰的山岩上用木架修成的道路)全都燒了,表示以後不打算再回關中,以消除項羽對他的疑忌。同年8月,劉邦抓住有人起兵反對項羽的機會,出兵進關。他採用大將韓信的良計,派出幾百名軍士去修復棧道,裝出要通過棧道進擊的樣子。其實,明修棧道是為了迷惑對方,暗裡近兵陳倉才是真正的目的。在派人明修棧道的同時,劉邦親自率領大軍繞道從故道(今陝西鳳縣西北)出兵,在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打敗了秦降將章邯的軍隊。隨後,漢軍乘勝東進,又從新進入咸陽,為戰勝項羽、建立漢王朝奠定了基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史實。
『玖』 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中的棧道的地理位置在哪
「棧道」是從關中翻越秦嶺,南通漢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 由秦嶺古道、褒斜道、連雲棧道組成.全長250公里,架於懸崖 絕壁和泥沼之地.「陳倉」是寶雞的古名,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陳 倉古渡口.棧道在關中的出口斜谷關距陳倉古渡相距約7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