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土樓是什麼區
擴展閱讀
汕頭坐到杭州要多久 2025-05-14 12:38:15

廈門土樓是什麼區

發布時間: 2022-09-19 11:54:38

『壹』 福建土樓在哪裡

福建土樓主要集中在永定、南靖、平和、詔安、漳浦、華安這幾個地區。其中以永定、南靖的土樓保留的最為完整,數量上也占據了一大部分,而且這兩個地方離的不是很遠。
南靖縣最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樓群。站在南山區的半山腰上,可見四座圓樓依山而下拱簇著一座方樓,層層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奇異秀麗。而南靖最高土樓「和貴樓」雖建於沼澤地,至今卻仍巍然不動;精美的懷遠樓目前牆體光滑無脫落,夯土配方與夯築技藝極為高超,室內雕梁畫棟,充滿古雅書香氣息。
永定縣最有名的是振城樓。振城樓有「土樓王子」、「最富麗堂皇的圓樓」之稱,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而且,振城樓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在土樓中非常罕見。
如果把當地的土樓都看遍,時間上不僅成問題,也會產生審美疲勞。所以小編在此參照土樓的建築形式為大家推薦幾處最值得游覽的土樓。
一、圓樓部分
1、永定縣振成樓(俗稱:土樓王子)
振成樓所在位置是洪坑民俗文化村,是目前已經開發的唯一的成片的成熟的土樓旅遊景區。振成樓,建於1912年,分內外兩圈,土樓中間有一座像舞台般的祖堂,堂前豎立的四根石柱高7米,有點羅馬建築的趣味。
門票:聯票50元/人,包括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如升樓等核心景點。
交通:位於龍岩市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永定車站可買去湖坑土樓文化村的車票,15元/人,40分鍾左右一趟車,一小時左右到。如從廈門湖濱南路車站坐往下洋的長途車,在湖坑站下車,景區售票處即在路邊,購票後步行五六百米即可見土樓。
小貼士:早晨6點前進村可以省去門票。
2、永定縣承啟樓(俗稱:土樓之王)
承啟樓是高北土樓村的代表,有四環四層,圓中圓、圈中圈,歷經滄桑三百多年,就坐落在路邊,因上過郵票和講求風水而聞名,承啟樓附近的五雲樓因年代久遠而著稱,牆壁傾斜,看來遲早要倒塌,據傳有個八十老叟獨守該樓,倒是進門處貼滿老式祖國壯麗山河宣傳畫,看得出老叟雲游四方之未竟壯志。
門票:高北村土樓群門票為30元/人,包括承啟樓、世澤樓與五雲樓等代表建築。
交通:位於永定縣高頭鎮高北村。從永定縣汽車站坐「金豐線」,永定—高頭(土樓),7:25、8:20、10:30、11:40、13:00、14:20、15:15、16:30,途經列市、岐嶺、大溪、湖坑。
3、南靖縣順裕樓(全縣最大的圓土樓)
順裕樓外圍直徑達74米,總面積四千多平方米,相當於10個籃球場的大小。這座樓一共有372個房間,如果一天住一間房,一整年下來也住不完樓里所有的房間。
門票:無
交通:位於南靖縣書洋鎮石橋村。河坑土樓群再往南3公里即到,可包車前往。
4、華安縣二宜樓(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園土樓)
二宜樓距今近230年,特點是規模宏大、設計科學、布局合理、雕刻精湛、保存最完好。「二宜」二字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內宜外之意。
開放時間:8:30--17:00
門票:30元
交通:位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2008年7月8日,華安縣城關至二宜樓旅遊公交專線正式投入運營。從此,往來華安城關至大地土樓群的遊客,每人只需花4元,在30分鍾內就能夠抵達目的地。
二、方樓部分
1、南靖縣和貴樓(建在沼澤地上的方樓)
和貴樓是花了幾千根松木做基建造在沼澤地上的,由於松木木質的特殊性,和貴樓經歷過數次地震仍然不倒,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軟綿綿的,竹竿插進泥土會出水。兩口水井一清一濁。 有關濁井的來歷,據說是當年打井時,一個坐月子的婦女打開了本不應該看的井蓋造成的。
門票:通票60元,包含和貴樓、雲水謠古道和懷遠樓。
交通:位於南靖縣梅林鎮璞山村。沒有直達景區的公交車,遊客可乘坐當地計程車或包車前往景區。
小貼士:和貴樓往前不到二公里處就是懷遠樓,形制嚴謹,室內畫梁雕柱,裝飾精美,天井中間的「斯是室」既是祖堂也是私塾,書香味較濃的一座土樓,值得一看。
2、永定縣遺經樓(最大方樓)
如果說奎聚樓是宮殿似的民居,遺經樓則是鄉民的宮殿。你先想像它有多大:天剛蒙蒙亮,你從一樓走到五樓,把房間、廳堂的門窗打開,然後又從五樓到一樓,把打開的門窗全部關上,這時,天黑了。
門票:無
交通:位於永定縣高陂鎮上洋村。永定--湖坑(30千米),隨時有中巴往兩地。到湖坑後,可乘坐摩托車前往各個土樓參觀,去一個土樓一般收2-3元.
三、土樓群部分
1、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俗稱:四菜一湯)
田螺坑土樓群是游土樓必到的景點,坑內5個土樓,四圓一方,俗稱「四菜一湯「。保存完整,雖然有輕度開發的跡象,但是當地民風淳樸,多數還保留著以往生活習俗,村民對陌生人顯得有點靦腆。
門票:通票100元,包括田螺坑土樓群、裕昌樓和塔下村。
交通:位於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距南靖縣城60公里,塔下村10公里。可與洪坑土樓一起游覽,喊摩的前往,7元左右。從塔下村喊摩的10元左右。
小貼士:田螺坑的雞鴨全是野外放養,味道極佳,建議遊客現買現殺,白斬、煮湯,均是城市裡享受不到的美味,另外蕨菜、筍干、茶樹菇等等,以及各種野生蘑菇,也是不可多得的上等佳餚。
2、南靖縣河坑土樓群(俗稱:北斗七星)
比較壯觀的土樓群,世遺申報點之一,需要爬上觀景台俯瞰。鳳凰衛視的《尋找失去的家園》曾經在這里取景拍攝過。青山綠水之間壯麗而和諧,好像土樓就是從土地里生長出來一樣,渾然一體。從獅子地崬往下俯瞰,曉春樓、東升樓、永慶樓、陽春樓、春貴樓、裕昌樓、裕興樓七座圓樓像是天上的北斗七星,令人遐想無窮。
門票:20元
交通:位於南靖縣書洋鎮曲江村。可在南靖縣乘坐前往曲江村的客車,到了曲江再包摩托前往。或者到書洋鎮再包車前往。
小貼士:盛產烏龍茶,很多農家都自製茶葉,烘焙茶葉的清香和山村自然淳樸的味道混合讓人更覺悠然。
3、永定縣南溪土樓群(風景最優美的土樓群)
湖坑南溪土樓群綿延十幾里,是永定土樓的代表之一,沿途建有衍香樓、實佳、南溪三個土樓觀景台,從高處望下,涓涓南溪,穿過悠長峽谷。峽谷間100多座形態各異的土樓,似帶狀蜿蜒鋪就,起伏連綿,南溪由此博得「土樓溝」美譽。
門票:門票40元/人,包括振福樓、衍香樓、環極樓
交通: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新南村、南中村、南江村、實佳村。
4、永定縣初溪土樓群(方圓相間的最美土樓群)
當年美國衛星曾經把它當作導彈發射基地,資料存放在白宮,直到尼克松總統訪華時,才知道那不過是被叫作「土樓」的一種民居建築。初溪土樓依山形和地形勢而建,高低方圓,錯落有致,有三百至六百年歷史。
門票:門票50元/人,包括集慶樓、繩慶樓、善慶樓、庚慶樓、共慶樓、博物館。
交通:位於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
小貼士:博物館展出的都是一切關於土樓的歷史和習俗物品,很值得一看,對其它土樓的了解能起到一定鋪墊作用。

『貳』 廈門土樓在如個位置

廈門沒有土樓。不過從廈門再到土樓旅遊的人比較多,從廈門到土樓旅遊有以下選擇:

1:到漳州市南靖縣的南靖土樓去旅遊,福建土樓,故里南靖,南靖土樓的世界遺產代表有兩樓兩群,分別是田螺坑土樓群(四菜一湯)、河坑土樓群和懷遠樓、和貴樓(沼澤地上面的諾亞方舟),土樓旅遊分為AB兩條線路
A條土樓旅遊線的田螺坑土樓群和河坑土樓群分別屬於南靖縣書洋鎮管轄范圍,該鎮同時還有東倒西歪700年的裕昌樓,也稱作東方的比薩斜塔,還有塔下村的張姓祖廟23根的石龍旗桿,在塔下村旅遊和住宿,能感受到濃厚的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氛圍。還有書洋鎮的一個樹海瀑布也是一個優美的自然景點,不過要在春夏季節去樹海瀑布會雨水多點,會美觀一些。
B條旅遊線的是南靖縣梅林鎮的雲水謠古鎮,該處旅遊點和世界遺產的和貴樓、懷遠樓屬於同一個村莊位置,和貴樓是一個建在沼澤地的四方形土樓,因為古代田地是百姓的命根子,所以那時古人的創新,在沼澤地上面用橫縱交錯的松木在沼澤地上面做墊,再在上面建起充滿傳奇的和貴樓。和貴樓往前走1公里左右就是雲水謠古鎮了,若干棵老態龍鍾的古榕樹沿著小溪生長著,形成了一副美麗的古榕、小橋、流水、人家的和諧畫面,也是很多畫家寫生,情侶婚紗照、電影采景的選擇。雲水謠再往前走不到1公里的地方就是懷遠樓了,圓形土樓中間,坐落著一個雅緻的小樓(斯是室)。

2:從雲水謠古鎮再前進6公里到達梅林鎮所在地,鎮上有一條道路可以直達河坑土樓群(梅林到河坑6公里),河坑土樓群那邊有個小隧道的十字路口,通過隧道即可返回書洋鎮,另外兩條分別是到塔下民俗文化村和永定土樓,去永定土樓先到永定縣的高頭村的高北土樓群,那裡的承啟樓是一個龐大的土樓組織,里里外外分為3層,讓你有很震撼的感覺,永定湖坑鎮還有一個稱為土樓王子的振成樓和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

3:土樓還有華安的二宜樓和大地土樓群,也是世界遺產的申請代表。

土樓的歷史由來是這樣的,唐朝時候,開漳聖王陳元光開拓了福建南部地區,但是由於當時土匪和海盜很多,後面陳元光讓當地百姓仿照他兵營和山寨的形式,用紅土松木之類做材料,做成百姓可以居住在一起抗敵的民間城堡,所以後面才有土樓的建築。

看土樓就是看古人的智慧,為古人的智慧而震撼,為暫別整日忙碌的城市生活而來回歸優美的田園風光所感嘆,為尋找往昔農家生活的記憶所噓唏。

『叄』 廈門土樓在哪裡

廈門沒有土樓,在漳州的南靖和永定。從廈門出發參加散客游,170元左右,每天都有。

『肆』 土樓在福建什麼地方

福建土樓主要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龍岩市、泉州市境內,包括南靖土樓、永定土樓、華安土樓、平和土樓、詔安土樓、泉州土樓等土樓群。

土樓,是利用未經焙燒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質黏土和黏質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夾牆板夯築而成牆體(少數以土坯磚砌牆)、柱樑等構架全部採用木料的樓屋,簡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築牆作為承重系統的任何兩層以上的房屋。

根據《現代漢浯詞典》的解釋,所謂「樓」,就是「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房子」。據此,一層的房子,即使以生土牆承重、以木料作為柱樑等構架,也不能稱為土樓,只能稱為土屋.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土樓以生土為主要建築材料、生土與木結構相結合,並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民居建築。它們是幾次中國乃至東亞歷史動盪和民眾大遷徙的產物。其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品類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樓。

土樓已被嚴格確認的福建土樓建築有3000餘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龍岩永定縣、福建省漳州南靖縣和華安縣。土樓的興建高潮是客家民系在中國動亂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這些時期包含唐末黃巢之亂、南宋政權南移與明末清初。

『伍』 土樓在福建什麼地方

福建土樓主要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龍岩市、泉州市境內。

福建土樓主要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龍岩市、泉州市境內,包括南靖土樓、永定土樓、華安土樓、平和土樓、詔安土樓、泉州土樓等土樓群。

福建土樓起源於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的二宜樓是福建土樓的代表,為單元式與通廊式相結合的圓士樓,素有「土樓之王」、「國之瑰寶」之美譽,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廈門土樓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土樓已被嚴格確認的福建土樓建築有3000餘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龍岩永定縣、福建省漳州南靖縣和華安縣。土樓的興建高潮是客家民系在中國動亂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這些時期包含唐末黃巢之亂、南宋政權南移與明末清初。

直至17世紀之後,不但讓客家人最後定居於中國東南沿海,也讓土樓分布地點以中國閩粵地區為大宗。出於抵禦山林野獸、強盜的需要,並體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種形式特殊的建築的。

在民間俗語中,「土樓」亦是「土樓房」的簡稱,與「洋樓房」相對而言,泛指沒有集中供暖和燃氣管道的簡易低層樓房。

『陸』 廈門有哪些景點 最出名的土樓在哪裡

廈門景點:鼓浪嶼 環島路,這兩地處處是景點。廈門大學、南普陀,進廈門大學要排隊登記了。土樓不是廈門的景點,土樓有漳州南靖土樓和龍岩市永定土樓。

『柒』 土樓在哪裡

土樓,包括閩南土樓和一部分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餘。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承重生土牆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形如天外飛碟,散布在青山綠水之間。

土樓主要分布地區以中國福建西南山區,客家人和閩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界地帶,包括以閩南人為主的漳州市,閩南人與客家人參半的龍岩市。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自從土樓申遺成功之後,從廈門出發去土樓旅遊的遊客就絡繹不絕了,每年來廈門旅遊的遊客超過了3000萬,廈門也成了土樓景區的重要客源地之一。

永定土樓位於閩西的龍岩地區,這里分布著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客家民居建築群,它們被統稱為「永定土樓」。

客家土樓建築閃耀著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禦多種功能,通風和採光良好,而且冬暖夏涼。它的結構還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試想幾百人住在同一幢大屋內朝夕相處,和睦共居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客家人淳樸敦厚的秉性於此也可見一斑。一進入土樓,你立即就能感覺到那種深沉的歷史感和溫和的氣氛。

全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落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

南靖土樓也是位於閩西的漳州地區,這里有被戲稱為「四菜一湯」的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土樓群,塔下村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是漳州著名的僑鄉,也是首批15個中國景觀村落之一。 裕昌樓:俗稱「東倒西歪樓」,位於南靖縣書洋鎮的下坂村,離塔下僅1公里。

『捌』 廈門土樓在哪裡

土樓分布是福建地西南部地區,數量大概有2萬多座,分部永定縣、南靖縣、華安縣等地,距離廈門180公里以內,車程是二個半小時。

廈門沒有土樓的,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漳州市的南靖縣、華安縣和龍岩市的永定縣。實際上三個縣是交界縣。其中南靖縣和永定縣的土樓僅僅分布在隔壁鎮。

土樓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的旅遊線路,田螺坑土樓群,又被稱之為「四菜一湯」,是針對其外形的分布就像擺在餐桌上的四菜一湯而得來的。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璀璨奪目,又像是一支氣勢磅礴的五重奏交響曲,在青山秀水間激越地奏響。

公路隨著山勢蜿蜒而下。隨著觀看角度的變化,田螺坑景觀魔術般地不斷變幻,圓樓時而在前時而退後,方樓時而隱蔽時而暴露。來到坡底公路上,抬頭往上一看,田螺坑土樓群猶如布達拉宮橫空出世,巍峨聳立,庄嚴肅穆,在陽光下一派金碧輝煌。

『玖』 永定土樓屬於閩南地區嗎

如果是狹義上的可能不算。
閩南地區指福建省東南部廈門、泉州、漳州、龍岩新羅區和漳平,方言通行閩南語,其主要是依據語言、文化、風俗上等來劃分的。
莆田通行語言莆仙話源於閩南語系但現代已有較大差別,已經不能與其它地區的閩南語交流。龍岩市新羅區和漳平市雖行政區劃與閩西有較大關聯,但地理位置、血統、語言、文化、風俗都屬於閩南,並且在歷史上龍岩新羅區和漳平屬於漳州市。因此狹義上所指的閩南僅指廈門-泉州-漳州-龍岩新羅區和漳平。

廈門市:思明區、湖裡區、同安區、集美區、海滄區、翔安區,轄6區。
泉州市:豐澤區、鯉城區、洛江區、泉港區,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金門縣(待統一),轄4區3市5縣。

漳州市: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雲霄縣、漳浦縣、詔安縣、長泰縣、東山縣、南靖縣、平和縣、華安縣,轄2區1市8縣。

龍岩市:新羅區、漳平市。
永定土樓,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永定,是純客家縣,是福建擁有最多的土樓的縣,總共23000多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多種內型。永定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方樓100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的土樓有-福建土樓王-承啟樓,土樓王子-振成樓,土樓公主-振福樓。其中,承啟樓是福建土樓當中建築規模最大的,2010年進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樓紀錄。

『拾』 「永定土樓」在廈門的哪個位置乘大客車幾個小時能到哪個土樓最值得一看

永定土樓是在龍岩不是在廈門。。。永定土樓,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岩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我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龍岩地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永定土樓的代表:最富麗堂皇的圓樓:振成樓 振成樓是客家土樓的精品,清初之前的土樓,被稱為「土樓王子」,位於永定縣湖坑鄉洪坑村,該樓建於1912年,按八卦圖結構建造,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牆,內有花園、學堂等。內環還有中心大廳,雕梁畫棟,裝飾秀麗,古樸典雅,中西合璧。 佔地約5000平方米,費時5年建成,耗資8萬光洋。分內外兩圈。外圈4層,每層48間,八卦每卦6間,一梯樓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築有防火牆,以拱門相通。祖堂為一舞台,台前立有4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間圈成內圈,二層廊道有精緻的鐵鑄欄桿。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礬舉辦的世界建築模型展覽會上,振成樓與雍和宮、長城並列為中國三大建築,模型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古建築代表在建築展覽會展出。振成樓設有客房、餐館、浴室及衛生設備。汽車可直達該樓。按《易經》「八卦圖」布局建造,卦構之間設有防火牆,並設拱門,門閉自成院落,門開院落相通。樓內有二層環形樓台,還有引人注目的石雕木刻,琉璃瓦與鐵質花格欄桿。內環當中為中心大廳,廳前設廊,以4根近7米長的大石柱支撐。樓內院落之間通道常以屏風相隔。該樓內環2層,用磚木仿西洋式裝修,形成「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樓內有眾多名流名家楹聯,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內涵。主樓左右兩側分別建有學堂和其他附屬建築,使整體造型像「烏紗帽」。樓內構造趨向精巧,雕龍刻鳳,裝修華麗。 圈數最多、居住人口最多的圓樓:承啟樓 承啟樓,被稱為「土樓王」。位於永定縣高頭鄉,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樓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1.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計400個房間。整個建築面積為5376.17平方米。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鼎盛時期住過800多人,像一個熱鬧的小城市。台灣政要吳伯雄先生曾親題「福建土樓王」。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該郵票在日本被評為當年最佳郵票。 最花工日的土樓:永隆昌 永隆昌,永定縣撫市鎮的「永隆昌」,以高大著稱。該樓因受地形限制,部分以沙灘為基地,填平工程特大,從填壩動工到整修完工,前後整整花去28年。主樓高五層半,佔地都有一萬多平方米。是方樓與五鳳樓的組合建築。主樓有福盛樓和福善樓兩座,合計有92個廳,746個房間,144座樓梯,7口水井。 高度最高的土樓:遺經樓 位於永定縣高陂鄉上洋村,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方形土樓。外牆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佔地10336平方米。其後座主樓高17米5層,共有房間二百六十七間,51個大小廳堂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著一座四層的樓房,並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裡面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築,形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疊疊」,當地人都稱它為「大樓廈」。 中間為祖堂。前樓一左一右建有兩所學堂,樓內子女可以在樓內就讀,學堂中間是個石坪,前建有大門樓,大門高6米寬4米。在主樓後面有花園一座、魚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設建築。遺經樓共有280個房間。 宮殿式土樓:奎聚樓 全國唯一的宮殿式土樓「奎聚樓」。位於湖坑鎮洪坑村,是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遠看頗有"布達拉宮"般的氣勢。從高處看,樓宇與背後的山脊連城一體,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樓前圍牆上有兩窗,似虎眼,建築時便是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而設計的。設計人是翰林學士巫宜福,他與樓主林奎揚是結拜兄弟。 奎聚樓建於1834年,用了近五年時間建成,已有160多年歷史,佔地6000餘平方米,高約15米,現住24戶,107人。一百多年裡,樓里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正如大門對聯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於斯氣象新」。 奎聚樓的建築特點是中廳高,兩廂低,經160多年風雨,巋然如山。中門平時不開,貴客來到,才打開中門迎接。樓內檐梁雕刻十分精美,「文革」期間受到破壞。 府第式土樓:福裕樓 位於湖坑鎮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富麗堂皇。公元1880年開始興建,耗資十多萬光洋,經歷三年時間才建成,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 該樓由樓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其結構特點: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後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樓前有三個大門,在主樓和橫屋之間有小門相隔,外觀連成一體、內則分為三大單元。樓門坪和圍牆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十分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樓名也是張星炳題寫。 現存最早的土樓:馥馨樓 馥馨樓--最古老土樓。馥馨樓位於湖雷鎮下寨村。建於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是永定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佔地1275.76 平方米,高四層,牆身通體以生土夯成。馥馨樓沒有石基,這是沿襲了中原先祖的建築技術和建築形式,充分說明了永定土樓與黃河流域傳統民居的淵源關系。樓四周有四米寬的護樓壕溝,門前設有吊橋通行,其底牆生土摻拌有石灰、紅糖,堅固無比。堪稱中原古代建築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