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為什麼廈門有鄭和塑像
擴展閱讀
北京銀行如何聯系人工 2025-05-13 21:17:18
廈門哪個沙灘可以租帳篷 2025-05-13 21:17:17
福州墨魚哪裡好 2025-05-13 21:16:18

為什麼廈門有鄭和塑像

發布時間: 2022-09-20 19:45:09

1. 哪個城市海邊有鄭和雕像

泉州東海有鄭和大型雕像。

2. 想知道: 廈門市 鄭和雕像 在哪

樓上的回答太不專業了,人家問廈門,我告訴你吧,在廈門鼓浪嶼,你在廈門輪渡碼頭那邊就可以看到,很大的一座雕像,過去單個門票15元,建議買套票!

3. 為什麼在東南亞有鄭和廟,而在中國沒有

鄭和廟又叫三保廟,其位於三保山上(bukit cina)鄭和在首次到馬六甲的途中,船身破了一個洞,全靠有條稱之為「三保」的魚奮力用自己的身體去堵住破洞,令水不能灌進船艙,才救了鄭和一命,所以便以這條魚的名字為廟命名。
三保廟內香火旺盛,大殿上有鄭和的牌位,匾額上寫有「福佑一方」。庭院內有一尊石刻的鄭和雕像,還有出名的「三保井」。
內地最早的鄭和廟就位於廈門灣北岸的角美鴻漸村。


這座面積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廟內,供奉著鄭和及助手王景弘的兩尊座像,均頭戴太監帽,身著戰袍。

4.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每次都停泊在長樂

福建長樂,不但以它吉祥、動聽的地名令人神往,更因為它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舟師駐泊基地和開洋起點而聞名遐邇。

鄭和當年在長樂刊立的《天妃靈應之記》碑上銘記:「若長樂南山之行宮,余由舟師累駐於斯,伺風開洋。」據史料記載,長樂是鄭和下西洋船隊在遠航出國前停泊的最後一個補充給養、招募水手的基地。在前後28年中,鄭和舟師至少6次駐扎於此,短則2個月,長則10個月。

佇立在當年鄭和龐大船隊駐泊的長樂太平港,遙想桅桿如林、風帆如雲的磅礴氣勢,不禁要問:中華天然良港比比皆是,鄭和為何對長樂情有獨鍾?

查閱明弘治《長樂縣志》,內載:「太平港,舊名馬江,本朝永樂中遣內臣鄭和使西洋,因海舟皆泊此改名。」但史料沒有點明鄭和何以慧眼挑中長樂。

讓我們透過漫長的時空,去揭開這個「謎底」。

挑選駐泊良港,無疑是諸多要素中的重中之重。長樂鄭和研究會的專家告訴記者,太平港地處福建最大河流閩江入海口的南岸,是全國少有的淡水港灣。其寬闊的水域,不但便於數百艘海船停泊,更有取之不盡的飲用淡水,免去到陸上跋涉取水之辛勞。太平港背靠大陸,又面對數個小島嶼,如天然屏障減弱台風對船隊的襲擾。長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霜雪,便於浩浩水軍停泊駐訓。尤為上乘的是,長樂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多刮東北大風,大大便於以風為動力的船隊揚帆出洋。

長樂素有「水手之鄉」的美譽,古時便是吳王夫差和三國吳主孫皓造船和訓練水師的要地。當年,長樂及周邊連江、福清等地的沿海港口,擁有堪稱雄厚的造船、航海技術力量,為鄭和修造船舶、集納人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長樂當年有6萬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以「魚米之鄉」著稱,能為數百艘寶船和二萬多人員提供有力的後勤保障。鄭和船隊每次出洋均帶大量福建德化瓷器,長樂與德化之間有閩江支流大樟溪溝通,格外方便。

可以推想,鄭和挑中長樂,定然歷經多方實地調查和潛心比較。600年前的交通條件是何等之差,鄭和走南闖北考察之艱難,熟慮之周全,判斷之准確,均高人一籌。

撫摸著在長樂出土的有關鄭和的珍貴歷史文物,聆聽數百年來流傳在長樂的有關鄭和的佚事趣聞,讓我們充分領略了這位大航海家的博大胸懷和精明謀略

鄭和率龐大船隊在長樂累計駐泊約4年時間,遺留下不少極其珍貴的史料,為後人研究和准確評判這段舉世矚目的歷史,提供了翔實的佐證。

數百年來,國內外歷史學家對鄭和下西洋的宗旨曾有種種猜測,其中不乏不實之詞。國外有些學者甚至斷言,鄭和遠涉重洋,有炫耀中國武力之嫌。直到1930年在長樂南山天妃宮遺址出土的《天妃靈應之記》碑,才讓人們撥雲驅霧見真相。此碑系鄭和於1431年冬最後一次出使西洋前在長樂所立。碑文1177字,歷述鄭和下西洋目的、意義,前六下西洋經過、成果和第七次下西洋任務等。其中特別提到:下西洋的目的是「宣德化而柔遠人也」。明確點出下西洋是為了發展與各國的友好往來及經貿交流。

600年前,數百艘寶船在茫茫大海上夜航,究竟如何指揮協同、靠什麼聯絡?這個問題讓後世的研究者頗費腦筋。人們在研究「太監球」中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當年鄭和在長樂曾認一位乾娘,當地方言稱「誼娘」。鄭和特意贈送誼娘一木製球,其外形似燈罩,球內可點油燈,俗稱「太監球」。此物在「文革」期間被毀,誼娘後人依據記憶復制。經多方考證,「太監球」就是鄭和龐大船隊夜航中聯絡信號、傳達指示的燈。

在長樂高隍巷20號住宅前,有一口古井,據《長樂縣志》載:「天妃宮大井在縣治西隔四十餘步,太監鄭和造井欄。」數百年過去了,居住這里的群眾依然十分動情地告訴記者,這口古井當初並無井欄,鄭和擔心百姓打水時不慎滑落,便請石匠打成花崗石井欄,上邊鐫刻「義井」兩字。

細細品味鄭和留下的碑文,令我們驚嘆鄭和敢於走出國門、下西洋闖天下的雄才大略,更令我們嘆服鄭和視天下為一家的寬闊、友善胸懷。

駐足在世世代代長樂人為鄭和修建的廟宇、紀念館、雕像面前,我們感慨頗多:長樂人為何把鄭和這個外鄉人視為自家人,且倍加崇敬?因為鄭和給了長樂人一個闖盪世界之夢……

長樂人對鄭和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從不因歲月的流逝而淡漠。閩江口附近有一山峰,風光秀麗,原名「龍峰岩」,因鄭和曾多次登攀,鄉人便改名為「三寶岩」,將他在山上所建之亭取名「三寶亭」(三寶太監是人們對鄭和的尊稱)。

1992年6月,在長樂閩江口南面的仙岐村,偶然發現了湮埋地下的廟宇——顯應宮。文物考古報告指出,該廟現存建築多建於明清兩代。廟內供奉7尊神像,居中者坐像高88公分,被稱為「巡海大臣(神)」。專家考證指出,「巡海大臣(神)」塑於明萬曆年間,是當時鄉人塑造的鄭和像。

改革開放以來,長樂人先後修建了鄭和公園、鄭和史跡陳列館,並建造了鄭和小區、鄭和大酒店、鄭和廣場、鄭和航海館、三寶亭、太平港帥營、鄭和船、祭海壇、鄭和舟師啟錨處等多處紀念性建築景觀。高高矗立於閩江口岸的鄭和塑像高14.05米,是國內外最大的一尊鄭和石像雕塑。

長樂鄭和研究會,成立於2001年7月。該會秘書長曾國新是市旅遊局局長,他多年潛心研究鄭和,寫下學術論文十多篇,有的還糾正了一些誤傳。如,史學界普遍認為鄭和首下西洋船隊起航時間是1405年7月11日,他經多年研究查證提出,7月11日是皇帝下出使西洋詔書的時間,起航具體時間雖然至今無法考證,但應在10月份後,因為長樂氣象歷史資料表明7月份不可能刮東北風。

為什麼長樂人如此尊崇鄭和?曾國新說,因為鄭和給了長樂人一個闖盪世界之夢。當年,許多長樂人跟隨鄭和下西洋,其中不少移居海外,這是後來長樂成為著名海員之鄉和僑鄉的重要原因。

5. 鄭和和鄭成功是什麼關系

鄭和和鄭成功沒有什麼關系,他們是兩個時代的人,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鄭和(1371年 - 1433年),原姓馬,小名三寶,又作三保,法號福吉祥,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明成祖賜姓鄭,故稱鄭和。

中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及武術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開始他的七次遠航,歷時二十八年,訪問了三十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足繞地球三周有餘,其航程之遠及船隊規模之大,為當時罕見。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5)為什麼廈門有鄭和塑像擴展閱讀:

鄭成功生平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曾為海盜,後為南明水師將領,出身明朝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現分屬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轄下的晉江市安海鎮及南安市石井鎮)。

母田川氏出身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鄭成功生於平戶,六歲時回到閩南故鄉,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成為監生。

6. 誰能提供廈門旅遊攻略

去廈門旅遊,玩三四日就可以了。推薦一條線路:
第一天先去南普陀寺,然後去廈大,廈大在南普陀寺隔壁。晚上去中山路步行街,夠你玩的了。
第二天早上坐車去輪渡,那裡有船到鼓浪嶼,然後在鼓浪嶼上過一夜。
第三天早上坐輪渡離開,然後再去環島路、集美區玩玩,集美區是著名的僑鄉和風景旅遊區,旅居海外的僑胞有六萬多人。這里環境恬靜幽雅,風光旖旎,陳嘉庚先生故居、鰲園歸來園、李林園、龍舟池、鱷魚園、萬寶山觀光果園、學村建築群等都是獨具閩南風韻的人文景觀。
第四天可以自由安排去其他地方玩一下,其實廈門很多街道都很有特色,只要善於發現。你可以去喵途論壇找找攻略,希望對你有幫助啊,祝你旅途愉快。。。

7. 介紹鄭和塑像的長樣

鄭和原名馬三保,別名馬和,中國 人,民族: 色目人(回族),出生地: 雲南昆陽(晉寧)。
據現有鄭和像看,符合色目人血統特徵,就是「高鼻深目」
鄭和福建長樂木雕像上的鄭和形象應該是中年以後也可能是晚年,由於生活優渥,面相圓胖,典型太監面相:無須。年輕時應是粗濃眉、長鳳目、方臉、方口(唇形適中)

8. 鄭和七下西洋豎像在哪裡

福建長樂市鄭和廣場,以鄭和下西洋為主題,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鄭和石雕像、鄭和寶船、太平港帥營、鄭和舟師起錨處、三寶亭、祭海壇、鄭和出海雕塑等紀念性建築,再現了鄭和當年率龐大船隊出洋的情景。
此外,在鄭和的家鄉雲南省晉寧縣也樹有鄭和的塑像;泉州海交館內也有鄭和塑像;江蘇太倉的鄭和公園也有。

9. 蘇州與廈門那個地方要好玩一些

蘇州不僅有老城區的平江路,有新城區的古坊公交站台,更有的千年古剎寒山寺和集清代江南建築之大成的水鄉同里。
蘇州有:周庄、拙政園、虎丘、寒山寺、蘇州樂園、蘇州梅園、留園、獅子林、山塘街、平江路、太湖、天平山、觀前街、蘇州博物館、同里、木瀆、崑山、荷塘月色濕地公園等等。
除了鼓浪嶼,廈門還有環島路上的陽光,鄭和塑像的霸氣和嘉庚故居的赤誠。
鼓浪嶼、廈門大學、南普陀寺、集美陳嘉庚紀念勝地、胡里山炮台、廈門海底世界、環島海濱浴場、集美學村、廈門園林植物園、廈門大橋、鴻山公園、五老峰、集美航天城、日月谷溫泉、天竺山、沙雕文化公園、翠豐溫泉等等。
我個人建議這個時節去廈門會更好玩些。

10. 六月初,和姐姐和她同學三人廈門游一星期~還是學生,經濟能力有限,請高人推薦下自助旅遊線路~!感謝~!

除了鼓浪嶼,廈門還有環島路上的陽光,鄭和塑像的霸氣和嘉庚故居的赤誠。

D1 鼓浪嶼 皓月園 環島海濱浴場 菽庄花園 鋼琴博物館 夜宿島上民宅
乘船來到鼓浪嶼,走沿海路線,游覽皓月園,重溫鄭成功的雄風;沿著石頭棧道來到環島海濱浴場,光著腳與浪花追逐,在沙灘上寫下自己心裡的話,坐在礁石上跟朋友閑聊,還可以與周圍民居家的金毛犬逗趣一會兒……

環島棧道走到盡頭就到了菽庄花園,參觀鋼琴博物館,看江南風情小院,再去眺望一下寬廣的大海。

鼓浪嶼上有很多家庭旅店,也有一些別具風情的小旅館,選擇一間自己喜歡的,今晚,迷失在鼓浪嶼吧……

D2 萬國建築 毓園 日光岩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 廈門海底世界
清晨,在愜意中醒來,開始萬國建築之旅,參觀鼓浪嶼上留存的各國風格建築,之後到毓園了解一下「萬嬰之母」林巧稚的生平事跡,在她墓前祝福逝者安息。

穿過鼓浪嶼有些錯亂的小路,開始爬日光岩,山雖不高,但是等到頂點也足以俯瞰鼓浪嶼全景,精緻的紅色房頂,偶爾可以見的特色建築,與茂盛的植被相映成趣,美不勝收。沿著小路下山時,可以看到鄭成功演武點兵的遺址,還有一些雕塑紀念鄭成功和他的軍隊。

沿著海邊兒的小路返回鋼琴碼頭,參觀碼頭旁邊的廈門海底世界,然後就扎進龍頭路逛小店、品小吃吧!

D3 渡輪碼頭 南普陀寺 廈門大學 胡里山炮台 環島路 觀光大道
早餐後乘船返回輪渡,搭公交前往南普陀寺,這里曾經是弘一法師修行過的地方,目前是閩南佛學院的所在地。

南普陀寺緊鄰廈門大學南門,於是到這全國最美的學府一游。漫步廈大中,會發現這里好像公園一般,圍著芙蓉湖走一圈兒,沿著凌雲小路到情人谷體驗一下浪漫。

從廈大白城校門出來,就到了白城沙灘,沿著沙灘走到木棧道,就到了胡里山炮台。這里有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海岸炮,每天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有打炮的表演,頗有氣勢;裡面講述清海軍生活的蠟像館栩栩如生,偶爾還有個真人混在其中哦~

午飯之後,可以租個自行車沿著環島路慢慢騎行,欣賞海景,沿途經過曾厝垵、書法廣場、音樂廣場等小景點,還有台灣民俗文化村、媽祖廟等等可以參觀。最終到達廈門會展中心,每當有大型貿易投洽會,或者演唱會等其他活動,這里就會格外熱鬧。

從會展中心乘車返回輪渡,可以再次欣賞環島路與大海的完美融合,自然中透出浪漫。在輪渡可以購買船票,乘船在海上看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