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廈門大學厲害嗎2022年多少分可以考上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但就是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廈門大學,從而導致了有「廈門大學厲害嗎」等話題,本文我就帶為大家解答,並附上廈門大學2021年的錄取分數線。
❷ 普及知識,有哪些211大學合並了
國內曾經的211高校,被合並到985高校的有10所,具體含有合並到武漢大學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和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合並到浙江大學的杭州大學和浙江農業大學;山東工業大學1997年就通過了教育部211工程審核,在2000年被山東大學合並;吉林工業大學1997年也通過了教育部211工程審核,在2000年被吉林大學合並;北京醫科大學,1996年通過教育部211工程審核,2000年被北京大學合並;華西醫科大學,1997年通過教育部211工程審核,2000年被四川大學合並;上海醫科大學,1997年通過教育部211工程審核,2000年被復旦大學合並。
至於211高校中,沒有過合並史的並不多,除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沒有大規模合校,其它211高校或多或少都有過合並其它高校的情況。
❸ 1952年廈門大學哪些科系的一部分並入浙江大學
1953年8月,廈大土木、機械、電機3系並入浙江大學
❹ 能跟你了解一下廈門大學么
哈哈,廈大:::
1.
你知道嗎? 廈門大學是唯一仍然採用拉丁名的大學;
是唯一迄今沒有同其他學校合並的大學;
是唯一沒有選用「毛體字」或「郭體字」作校名題字的老牌大學,其門匾是魯迅先生的筆跡,他曾在這所學校教書,校名是從先生書信中摘出的。
2.
你知道嗎?廈大是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
第一所把創辦人稱為「校主」並且每年祭拜的大學;
第一所校區間跨海的高校;
第一所所有宿舍都免費安裝空調、熱水器的高校;
第一所在學校里開設高爾夫球課的高校;
當然,廈大實行的米飯免費,據說也是全國高校首例;
2010年高考後,一則網路版招生廣告悄然傳播:她是985+211,不斷電,不斷網,不禁校園親熱,米飯免費,免費純凈水,公費醫療,氣候適宜,師生和諧,性取向與政治傾向自由,言論寬松,5A級校園,5星級圖書館,國際化辦學,國防前線,面向太平洋,氛圍浪漫, 美女如雲,靚仔一片,請認准代碼10384,歡迎報考廈門大學。
3.
你知道嗎?西村的田徑場又名演武場,因為鄭成功曾經在那裡操練兵勇。在那裡,發現了鄭成功親筆石碑「練膽」。
4.
你知道嗎?天上有兩顆小行星,閃爍著廈大的名字。一顆叫「陳嘉庚」星,編號2963,一顆叫「余青松」星,編號3797,余青松是廈大天體物理學教授。
5.
你知道嗎?白城雖在廈大門外,但是卻屬於廈大管轄。
6.
你知道嗎?廈大本部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向萬石植物園,省去四十元的門票。就是從華僑之家的三岔路口,上凌雲路,然後爬一段小山坡……
7.
你知道嗎?高曉松《同桌的你》是因為在廈大邂逅了一個新聞系女生創作而成。1990年落魄中的高曉松來到廈門,在廈大校園中的「東邊社」租房而居,這座美麗的校園給了他無數靈感,在半年時間內,《同桌的你》《白衣飄飄的年代》《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無悔》等歌曲誕生了。
8.
你知道嗎?歌後王菲當初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廈大生物系,只是旋即為了學習音樂,而全家移民香港,因此沒有入學,這也算是廈大很多王菲歌迷的一個遺憾吧。
9.
你知道嗎?廈大與其他高校的一些血緣關系。
1951年5月,廈門大學等高校的航空系並入清華,設立清華大學航空學院,後獨立組建為北京航天航空大學。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廈門大學海洋系師生轉入青島的山東大學,組建為山大海洋系。1958年山大遷往濟南時,海洋系留在了青島,以此為基礎發展成為今天的中國海洋大學。
1952年,廈門大學與南京大學等高校的水利專業合並,在南京成立了華東水利學院,即現在的河海大學。
1952年,廈大的土木建築並入同濟大學。
1953年,廈門大學企業管理系被調整到上海財經學院,即上海財經大學。
而今,這些當初被劃出的專業都成了以上這些學校的招牌學科。
10.
你知道嗎?魯迅當初才曾在廈大任教,但似乎他並不喜歡這所海島上的學校。當時,他正與許廣平熱戀,在給許的信中他寫道「我到此快要一個月了,懶在一所三層樓上……,這樓就在海邊,日夜被海風呼呼地吹著」,甚至晚上他還把夜壺中的小便直接潑向樓外。
但是艱辛醞釀浪漫,他和許廣平一封封的情信後來被編成了一本文集,也很有名氣,曰《兩地書》。此外,他還在這個自己不喜歡的三層樓上寫下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一批膾炙人口的作品。
11.
你知道嗎?從百家講壇上一炮走紅的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是當時的廈大校長陳傳鴻教授挖來的。現在不得不佩服陳校長的慧眼識材,因為當時易中天還只是武漢大學一個副教授。而此外,更讓人感動的是,易中天剛到廈門時買房缺錢,陳校長就把私人存款借與他—這是陳校長2010年仙逝後,易中天在自己博客中透露的。
廈大校長似乎都有愛才之德。陳景潤當年在北京教中學,整天只顧搞研究,且不善於交際,為校方所怠慢。為了心愛的研究,他辭職回到福州老家,生活困頓,據說,有時還要上街擺攤。時任廈大校長王亞南先生(中國經濟學大家)專門找到陳景潤,將其聘至廈大,供其安心鑽研他的「哥德巴赫猜想」。
2007年,時任校長朱崇實教授也力排眾議將青年學者謝泳招致廈大,而被學術界譽為「當代蔡元培」。
而魯迅在廈大時的林文慶校長則就有些爭議了,據說是由於魯迅與林校長不和,甚至傳言「林校長限制魯迅用電燈的時間」。因為這些不清不白的糾葛,在全國推崇魯迅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位對廈大發展功勛卓著的林校長也被人刻意遺忘。但是客觀地說,林校長也是無愧於魯迅的。當時魯迅在北京教學,常常拿不到工作,還因為去教育部討薪,被警衛打下一顆門牙。而就在此時,遙遠海島上的廈大向他伸來橄欖枝,提出了400大洋月薪的優厚待遇,並且未等魯迅動身,又直接給他寄來了500大洋,作為提前發放的薪酬和路費。1926年的400大洋,對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想像的(據考證,當時一般人每月的基本花費僅2-3個大洋足矣),以至於魯迅去銀行兌換支票時,職員懷疑他的身份。
歷史是公正的,最近幾年,廈大校園一所安靜的小湖邊悄然聳立起一座小亭,曰「文慶亭」,並且立起了林文慶校長的半身塑像。
12.
你知道嗎?毛澤東曾經差點來廈大教書。1921年,廈門大學成立伊始,廈大校長林文慶求賢若渴,給梁啟超等賢達寫信,讓他幫助推薦一批優秀教員(又是這位林校長!)。梁委託其他人尋找,其中列入視野的就有湖南籍的一位師范生毛澤東。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毛終未成行。不知道毛當初如果真的來到廈大,享受著400元大洋的月薪,會不會改變了自己一生的軌跡,也改變了整個中國的歷史?
13
.你知道嗎?現任廈大校長朱崇實教授,為人親和,閑暇時喜歡一個人倒背著手,在校園里到處走走看看,更喜歡騎著一輛大金鹿自行車上下班。直到2011年元旦和一些學生代表聚餐時,朱校長透露自己的大金鹿被盜了(廈大有一個「校長有約」活動,抽到的同學可以和校長一起早餐,並且藉此交流談心,筆者參加了)。
料想廈大的保衛處長聽了一定很緊張吧—學生丟車你不理睬,但校長丟車這事可不小啊!
14.
你知道嗎?廈大校園中最靚麗的莫過於獨特的嘉庚式建築群了。當初陳嘉庚先生指揮工人建廈大時,並沒有找專業的設計師,而是自己動手設計了一種新式的建築:這種建築屋頂是傳統的中國拱頂加燕尾式房脊,而下面樓身卻是西方式的花崗石建築。由於造型獨特,中西合璧,因此被人稱為「嘉庚式建築」。有人說這是「戴斗笠、穿西裝」,更有人說這是寓意「東方壓倒西方」。
15.
你知道嗎?廈大喜歡用「芙蓉」這個詞:芙蓉湖、芙蓉餐廳、芙蓉隧道、芙蓉宿舍(其實住著男生)。而這兩年廈大校園時常游盪著一位中年旗袍女,穿著類似楊二車娜姆,頭上還戴著花環,或許因為她經常在芙蓉湖小島上朗誦詩歌吧,人們美其名曰:芙蓉姐姐……
16.
你知道嗎?廈大多美女,廈大有情人谷,廈大依山靠海,萬石植物園更是自家的後花園,因此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一所充滿浪漫和愛情氣息的校園。浙江大學的鄭強教授在全國演講出名,但擔任浙大黨委副書記的他在全國多個地方的演講中卻毫不吝嗇地為廈大代言,贊嘆廈大的校園如此之美,「沒有辦法、沒有辦法、沒有辦法」不讓人談戀愛。
但是廈大似乎美女太多了,以至於很多女生都在為供需失衡而發愁。自2008年起廈大本科新生中女生首次超越男生,達51%,並且這一比例還在逐年上升。網上流傳這樣一句話:「如果女生是星星,那麼廈大星光燦爛;如果男生是白雲,那麼廈大萬里無雲」。「可愛」的廈大美女,可憐沒人愛!
17.
你知道嗎?廈大和佛教聖地南普陀寺斜對門,寺里的和尚天天穿著僧袍在廈大散步、打球、騎車和看美女……
18.
你知道嗎?廈大的西門在正西面,廈大的「南門」卻在西北角,這讓很多遊客很詫異。其實南門全稱為「大南門」,緊靠南普陀寺,由於位於原先的大南片區而得名。
19.
你知道嗎?廈大石井女生宿舍區的小貓、小狗幸福得要死,每天懶懶的曬著太陽,等候著美眉們來喂,而且還享受著美眉們的撫摸、擁抱。2010年廈大清除流浪狗貓行動中,針對一隻叫「旺財」的小狗的去留問題,廈大女生沒少在網上向校方抗議施壓。
20.
你知道嗎?這座風景旖旎、位於溫暖南國的大學骨子裡並不柔弱。抗戰時期,廈大和全國其他高校一樣被迫撤離,輾轉遷移至大山深處堅持辦學。解放之後,全國高校終於等到了和平發展時期,而位於東南沿海的廈大卻沒有那麼幸運。炮轟金門的無數炮彈都是在廈門島呼嘯發出,而彼岸的炮彈更是時不時落入廈大校園。廈大的師生在槍炮聲中又度過了許多年,一手抓戰備、一手抓學習,直到1979年停止炮轟金門的命令下達。
在硝煙戰火中,廈大骨子中多了一份陽剛之氣。
21.
你知道嗎?廈大今年90年校慶了,時間是2011年4月6日
❺ 廈門大學院校代碼是多少
廈門大學院校代碼是10384,院校代號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願而加註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即院校代碼或學校代碼。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副部級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國家「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是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牽頭發起高校,中歐商校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會員,大學通識教育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海西醫學聯盟、中國高校自貿區研究聯盟成員。
合作交流
廈門大學已與境外240多所高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與近50所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開展實質性交流合作。積極參與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已與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等地區的大學合作建立了15所孔子學院,並獲批建設「孔子學院院長學院」。在對台交流方面,學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難以替代的人文優勢,已成為台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文化交流的前沿。
❻ 廈門大學城有哪些大學
1、集美大學
集美大學學校辦學始於陳嘉庚先生1918年創辦的集美學校師范部和1920年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商科,1994年,集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集美航海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合並組建集美大學。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佔地面積2300多畝,校舍面積近100萬平方米;有21個學院,71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有專任教師1500人左右,在校生2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600多人,研究生1500多人,國際學生近200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集美大學城
❼ 關於廈門大學的歷史
網路
http://ke..com/view/6408.htm
1921年: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
1926年:開始研究生教育。
1937年:改為國立廈門大學。
1952年: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
1963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大學。
1986年:試辦研究生院。
1995年: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1996年:教育部首批批准廈大建立研究生院。
2001年:列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4年:確定為中國副部級大學。
2005年:以全優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內遷長汀
1937年12月-1945年7月,廈大內遷長汀辦學。
陳嘉庚創建的私立廈門大學於1937年7月1日正式被南京國民政府接管,改名為國立廈門大學。7月6日,教育部任命清華教授薩本棟博士為廈大校長。緊接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9月3日,廈大生物大樓被摧毀,於是遷校的計劃被提上議程。9月4日,廈大借閩西職業學校為臨時辦公處繼續辦公,並在鼓浪嶼借得英華中學和毓德女校的部分校舍,但鼓浪嶼還是處於戰火嚴重威脅下,所以薩校長多方考慮,與省主席陳儀商定將廈大遷往與江西省交界的山城長汀。薩校長委派教務長兼文學院院長、語言學家周辨明博士去福建內地選址。周博士的父親周之德牧師(福建惠安人)自1892年始即在長汀傳播基督教,遂選定長汀為廈大內遷的校址。省政府撥給的遷校經費只有5000元。
廈門大學於1937年12月20日停課,准備遷移。師生從24日起分批出發,至1938年1月12日,人員安全抵達。校本部和大禮堂設在縣城的文廟。1938年遷汀後,共計學生239名,教職員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人,講師8人 ,助教14人。當時廈大規模甚小,是國立大學中得到中央政府遷校經費最少的,但薩校長實行質重於量的辦學方針,取得了優異的辦學成績。當時廈大極其重視師資質量和國際交流,1941年廈大51名教授中,有47名來自清華大學。美國地質地理專家葛德石稱廈大為加爾各答以東之第一個大學。教育部於1940年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專科以上學校學業競試,廈門大學以最少經費取得最好成績,獲得團體第一名 ,第二屆競試蟬聯第一。在1943年的本省專科以上學校學生辯論會和聯合國論文競賽中,也獲得了第一名。 廈大在薩本棟校長帶領下,在抗戰艱苦時期取得了極大發展。剛來到長汀的時候,學校只有3院8系,分別是文學院、商學院、理學院,學生為284名,教師83名。 到1940年,學校發展為4學院13系,學生發展到600餘人。到1944年,全校發展為4學院15系,在校學生已有800餘人。1945年抗戰勝利時,全校發展為4院15系,教授、副教授94 人,學生達到1044人。內遷長汀這段歷史,使廈大贏得了「南方之強」的聲譽,也反映了廈大和清華的深厚淵源。
全國院系調整——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廈門大學損失嚴重,但也為全國高教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山東大學:1952年,廈門大學海洋系師生轉入山大組建山東大學海洋系。
中國海洋大學:山大1958年遷往濟南時將海洋系留在了青島,後發展成為青島海洋大學,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浙江大學:1952年,廈門大學的電機、土木、機械三個系各一部分並入浙大。
東南大學 :1952年,廈門大學工學院的機械和電機兩系以及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組建成南京工學院,即後來的東南大學。
河海大學 :1952年,南京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水利專業合並,在南京成立了華東水利學院,即現在的河海大學。
南京大學 :1952年,廈門大學俄語專業合並到南京大學外文系,俄語專業的學生也轉到該校外文系學習。
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51年5月,廈門大學、西北工學院、北洋大學三校的航空系並入清華,設立清華大學航空學院。上述三校的航空系本非直接參與組建北航(北航於1952年成立)。
上海財經大學 :1953年的全國院系調整,廈門大學企業管理系被調整到上海財經學院,即上海財經大學。
同濟大學:1952年,廈大的土木建築並入同濟大學。
內蒙古大學:1957年,以北大,南大,山大,廈大,中山大學,五校為主,國內十餘所著名高校(包括清華、南開等)共同創建了內蒙古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80 年前是一家。1924年6月,廈門大學三百餘位教師和學生鬧-學-潮離校到了上海,在原來廈門大學教授歐元懷、王毓祥、傅式說等人的幫助下成立「大廈大學籌備處」。「大廈」即「廈大」之顛倒,後來取「光大華夏」之意改名大夏大學。解放後經院校合並,發展為今天的華東師大。
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海運學院(1994年更名大連海事大學)是在50年代高校院系調整中由東北航海學院、上海航務學院、福建航海專科學校合並而成,而福建航海專科學校即為從廈門大學分出的航務專科。
福州大學:1960 年,為籌辦福州大學與物質結構研究所,盧嘉錫院士赴榕任職(化學一所也隨之遷往福州),化學系的一批優秀教師也來到福大。廈門大學物理系也調出林星等數十名教師組建福州大學物理系。廈大的電子物理組技術物理一組,電子物理組及其電子管試制車間(相當於廈大物理系的2/3)也同時轉入福州大學物理系。此外,數學系的計算數學、應用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相當於廈大數學系的3/4)也遷到了福大。為了創立福州大學,廈大分出了一半的理科,而不是大家一直認為的一半的工科,廈大工科早在50年代就已分到其他高校了。
❽ 關於廈門大學的以前或廈門大學的歷史
廈門大學經私立廈門大學、國立廈門大學、廈門大學三個階段,具體歷史發展如下:
一、私立廈門大學
1919年8月,陳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國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黃炎培、汪精衛、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復、黃琬、葉淵、鄧萃英等10人為籌備員。
1919年10月召開私立廈門大學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擬訂《廈門大學組織大綱》,會議推舉鄧萃英為廈門大學首任校長、鄭貞文為教務長、何公敢為總務長。
19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借集美學校舉行開校式,初創時為私立,設有師范(包括文、理科)、商學兩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慶接受陳嘉庚先生邀請繼任廈門大學校長, 在林文慶校長掌校期間,陸續增設工學、新聞、法學、醫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到民國19年(1930年)擴充為文、理、法、商、教育5個學院、21個系。
民國25年合並為文、理、商3個學院、9個系。學生由開始時的136人發展到300多人。
二、國立廈門大學
1937年7月1日,經陳嘉庚函請,南京國民政府同意將私立廈門大學改為國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薩本棟博士任廈門大學校長。
1937年9月4日,由於日軍侵犯廈門,學校遷鼓浪嶼。
1945年9月19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為國立廈門大學校長。
1946年6月1日,廈門大學校本部開始遷回廈門,長汀各界在體育場舉行歡送大會,贈送大匾額一塊,上刻「南方之強」四個大字。
1949年1月31日,前校長薩本棟在美國逝世,按其遺囑將骨灰安葬在廈門大學校內。
三、廈門大學
1949年10月17日,廈門解放,廈門市軍管會於10月20日委派軍代表吳強、肖楓接管廈門大學,組建新的廈大黨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經濟學家王亞南教授為廈門大學校長。
1951年,原省立福建農學院並入廈大,改成廈門大學農學院,原私立福建大學的政治、法律、經濟三系並入廈大。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大調整。1952年院系調整前,廈門大學擁有7個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後的廈門大學只保留文理學院,成為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並在52年之後陸續又有院系調出。
1958年7月,廈門大學下放歸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經中央批准,廈門大學改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1966~1970年,廈門大學停止招生5年。
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時有9個系,除保留1966年的8個系外,福建師范學院教育系遷回廈大開辦。
1972年,廈門大學水產相關系調入廈門水產學院。
1981年11月26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6年9月12日,舉辦試辦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大會。
1995年7月,廈門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
1996年,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廈門大學「211工程」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審定立項建設。
2001年2月,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一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4月6日,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奠基興建。12月,首批獲准試辦示範性軟體學院。
2004年,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廈門大學被增列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廈門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評估。
2006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111計劃」)首批立項名單;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10年,學校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國家」珠峰計劃)。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廈門市政府在北京簽署《重點共建協議》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廈門大學。
2012年,學校成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分校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佔地900畝,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於2016年正式辦學。
2012年11月,入選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2013年6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7月,入選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10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月,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簽署共建廈門大學醫學院協議。
2014年,學校牽頭的兩個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2011計劃」;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5年4月6日,學校整合航空系、機電工程系和自動化系等學科組建成立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2017年1月,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2018年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准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7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聯合發文,確定「十三五」期間新增8所共建高校,廈門大學位列其中。8月,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正式批復。
2019年3月,學校整合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類學與民族學系、人類學研究所組建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9月,廈門大學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理事單位。
(8)廈門大學並入了哪個院校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3月,廈門大學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
一、人文與藝術學部(文學部)
1、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2、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傳播學系。
3、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歐洲語言文學系、日本語言文學系、法語語言文學系。
4、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音樂系、設計系。
5、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華文系。
6、廈門大學國際學院
二、社會科學學部(社科學部)
1、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統計系、財政系、金融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2、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系、旅遊與酒店管理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級經理教育中心(EMBA項目)、財務學系、市場學系。
3、廈門大學法學院:廈門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4、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聯合教育中心、物流與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教育中心。
5、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公共管理系、社會學系、公共管理教育中心(MPA中心)。
6、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7、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8、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育學公共教學部、教師教育部。
9、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
10、廈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11、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
三、自然科學學部(理學部)
1、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數學系、概率與數理統計系。
2、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理學部分):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3、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理學部分):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
四、工程技術學部(工學部)
1、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工學部分):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2、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學部分):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3、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智能科學與技術系、通信工程系、網路空間安全系。
4、廈門大學軟體學院。
5、廈門大學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生物材料系。
6、廈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規劃系。
7、廈門大學能源學院。
8、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飛行器系、動力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儀器與電氣系、自動化系。
9、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科學系、電子工程系。
五、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醫學部)
1、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系、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系、生物醫學科學系、農業生物技術系。
2、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3、廈門大學葯學院:葯學系。
4、廈門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中醫學系、護理學系、眼視光系。
六、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地學部)
1、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海洋化學與地球化學系、物理海洋學系、應用海洋物理與工程系、地質海洋學系。
2、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環境科學系、生態學系、環境與生態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