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家用咖啡機怎麼用 家用咖啡機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現在隨著各種不同飲品的出現,人們的生活也更加的豐富起來,但是咖啡仍然是現在最為流行的飲品之一。人們不論是在工作、學習和休閑時都會選擇喝一杯咖啡來放鬆,在休閑的時候自己使用家用咖啡機來製作咖啡更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表現。當你還在尋找什麼能夠將美味可口的咖啡搬到家中的時候, 家用咖啡機 實時的出現讓你不再為昂貴的咖啡而苦惱了,選擇一款上好的家用咖啡機你同樣可以製作出美味可口的咖啡來。那家用咖啡機什麼牌子好呢?當你決定購買一台 家用咖啡機 你是不是需要考慮到底哪個品牌的家用咖啡機更好呢?買到家用咖啡機後你是不是需要去研究一下家用咖啡機的使用方法和 家用咖啡機 使用說明呢?
家用咖啡機怎麼用
1、選擇咖啡粉,如果是咖啡豆就需要現將咖啡豆研磨之後進行咖啡的製作。
2、在使用濾紙是要將濾紙形成漏斗的形狀,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放入適量的咖啡粉到濾紙中。使用濾紙主要是為了過濾雜質,增加咖啡的香濃程度,同時也更加容易進行清潔。
3、之後將咖啡連同濾紙一同放入濾紙簍中。
4、使用咖啡壺接上適量的涼水。
5、將咖啡壺中的水放入家用咖啡機後的儲水器中。
6、將咖啡壺的頂蓋蓋好放入到家用咖啡機上打開家用咖啡機的開關。
7、之後家用咖啡機會自動的製作咖啡,咖啡製作好之後,家用咖啡機會自動的停止燒水,同時為咖啡保溫。
8.最後將濾紙取出,把濾紙簍清洗干凈就完成了咖啡的製作了。
家用咖啡機使用注意事項
對於初次接觸家用咖啡機的朋友來說在使用前最好是詳細的閱讀下家用咖啡機的使用說明書以防止錯誤操作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次,你需要做的就是核對工作電壓:這一點主要針對「水貨」家用咖啡機或直接從國外帶入境的家用咖啡機,國內消費的家用咖啡機普通不會存在此類問題。由於國外很多國度的常用電壓與國內存在差別,而當地消費的電器產品都會與本國的常用電壓相匹配,所以,在國外能夠正常運用的電器到了國內或許就會由於電壓的不同而招致無法運用,處理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太艱難,買一個變壓器就能夠了。
最後,你需要對你剛購買的家用咖啡機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洗,因為家用咖啡機是為我們製造飲品的電器,所以,清潔衛生是十分重要的。在初次運用家用咖啡機製造咖啡之前,應該首先對家用咖啡機進行一次比較徹底的清潔。詳細辦法是:用軟布和清水清潔家用咖啡機外部、並運用開水將壺身停止消毒處置,必要的時分能夠運用一些中性清潔劑來進步清潔的凈度。
下面就來看看現在國內市場上賣得很好的家用咖啡機十大品牌吧。
飛利浦 PHILIPS(始創於1891年荷蘭,世界品牌500強,全球最有價值品牌之一,大型跨國公司,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伊萊克斯Electrolux(始於1919年瑞典,家庭設備和專業設備的全球領導廠商之一,世界500強企業,伊萊克斯(中國)電器有限公司)
德龍DēLonghi(於1902年義大利,享譽全球的跨國集團,中高檔生活電器專家,十大家用咖啡機品牌,德龍健伍貿易(深圳)有限公司)
Saeco喜客(始創於1976年,世界上最著名的家用咖啡機之一,家用及商用家用咖啡機領域的領導者,天輝(香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燦坤EUPA(於1978年台灣,世界上最大的小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行業著名品牌,上市公司集團,廈門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ACA北美(於1934年美國,發明全球第一台旋轉式烤麵包機品牌,世界品牌,全球行業領先品牌,北美電器(珠海)有限公司)
意利ILLY(於1933年義大利,大型跨國公司,家用咖啡機十大品牌,義大利最大的咖啡公司之一,意利咖啡商貿(上海)有限公司)
博朗Braun(始創於1921年德國,大型跨國公司集團,寶潔P&G公司旗下品牌, 歐美 高端剃須刀市場品牌,博朗有限公司)
松下Panasonic(於1918年日本,世界500強,世界品牌,大型跨國集團公司,全球最大的電子廠商一,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
東菱(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出口免驗,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總結:以上就是家用咖啡機怎麼用,家用咖啡機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的相關介紹,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外流行開來的家用咖啡機也不斷的在國內市場上流行開來,眾多的家庭都使用上了很多智能化的家電產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家用咖啡機必將成為國人又一個最為重要的 家用電器 。
② 咖啡機哪個牌子好
1、飛利浦電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飛利浦 PHILIPS(始創於 1891 年荷蘭,中國 馳名商標,世界知名品牌,全球 100 個最具價值品牌) 飛利浦早在 1920 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從 1985 年設立第一家合資企業起,飛 利浦就秉承紮根中國的長期承諾,將照明、消費電子、家庭小電器、半導體和醫 療系統等五大業務全部帶到了中國,將世界領先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同步帶到了 中國市場。 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在歐洲名列榜首。其 2004 年的銷售額達 303 億歐元,在醫療診斷影像和病人監護儀、彩色電視、電 動剃須刀、照明以及硅系統解決方案領域世界領先。飛利浦擁有 161,500 名員 工,在 60 多個國家活躍在醫療保健、時尚生活和核心技術三大領域。 2、伊萊克斯(中國)電器有限公司:伊萊克斯(於 1919 年瑞典,家庭設備和專業設 備的全球領導廠商之一,世界 500 強企業) 伊萊克斯是世界最大的廚房設備、清潔洗滌設備及戶外電器生產商,產品包括冰 箱、灶具、洗衣機、吸塵器、鏈鋸、除草機及家用微型拖拉機等,同時也是世界 最大的商用電器生產商。2003 年伊萊克斯集團銷售了 1240.77 億瑞典克郎(約 170 億美金) 全球雇員達 77,000 名。每年伊萊克斯有 5500 萬件家用及商用的電 , 器銷往全球各地 150 多個國家。 3、德龍健伍貿易(深圳)有限公司:德龍 Delonghi(於 1902 年義大利,享譽全球的 跨國集團,中高檔生活電器專家,十大咖啡機品牌) 德龍是中高檔的生活電器專家,有著 100 多年生活電器設計、研發、生產和銷 售經驗,是一家享譽全球的跨國集團。 4、天輝(香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喜客 Saeco(始創於 1976 年,世界上最著名的咖 啡機品牌之一,家用及商用咖啡機領域的領導者) 天輝(香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於一九九九年創始於香港(香港公司名稱為天輝國 際貿易有限公司) 主營批發和銷售國際知名品牌喜客咖啡機(全自動和半自動) , 及意式品牌咖啡豆銷售業務 5、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松下 Panasonic(於 1918 年日本,世界 500 強企業, 世界品牌,大型跨國公司,全球最大的電子廠商一) 松下電器從 1978 年開始向中國出口產品以來,已向中國出口了各種產品和零部 件。另一方面,還提供了彩色電視機等 AV 家電、電冰箱等家用電器的生產設備 和技術,推動了這些產品的國產化進程。1987 年 9 月,松下電器首次在中國(北 京)成立了合資公司。 6、北美電器(珠海)有限公司:ACA 北美(於 1934 年美國,發明全球第一台旋轉式 烤麵包機品牌,世界品牌,全球行業領先品牌) 1934 年,全球家電品牌鼻祖-ACA (Appliance Co.of America)北美電器,誕生於美 國.73 年來一直傾力於"專業智能化家用電器"研發和製造."綠色健康、人性品質、 智能環保「已使 ACA 成為領先全球家電研發與製造之翹楚品牌。 7、意利咖啡商貿(上海)有限公司:意利 ILLY(始於 1933 年,大型跨國公司,義大利 最大的咖啡公司之一) 1933 年成立於義大利東北部的海港城市翠斯提(Trieste),意利咖啡機公司每年生 產 1100 萬公斤以上的優質咖啡豆,是咖啡界高品質的領航者。 8、德國博朗有限公司:博朗 BRAUN(始創於 1921 年德國,大型跨國公司集團,寶 潔 P&G 公司旗下品牌,歐美高端剃須刀市場品牌,) 德國博朗有限公司(BRUNT)成立於 2005 年,總部設在北京,自成立以來,已 同美國 TEMCO、美國 THERMO、美國 ELASTEC、美國 CHANDLER、加拿大 GRG 等跨國儀器、設備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9、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東菱 Donlim(中國馳名商標,行業領導品牌,廣東 省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名牌,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 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新寶公司)是廣東東菱凱琴集團有限公司的控 股企業,始創於 1995 年。公司以「DONLIM」為核心自有品牌,專業生產、研發、 銷售電熱水壺、咖啡壺、麵包機、烤箱、多士爐、電燙斗及各種食物處理器等小 家電及相關產業配套產品。 10、廈門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燦坤 EUPA(創於 1978 年台灣,世界知名的產銷 合一的跨國集團 ,咖啡機十大品牌,上市公司集團) 燦坤跨國集團成立於 1978 年, 依靠遍布全球的國際化研究發展團隊和管理隊伍, 現已成為世界知名的產銷合一的跨國集團,產品行銷世界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 燦坤集團擁有一流設計研發基地(設立於德國、瑞士、美國、日本、台灣、上海、 廈門)以及領導時尚的品牌總部(設立於東京),其主力產品電熨斗、煎烤器年 產量均列全球第一位,咖啡機年產量位居全球前五大。
③ 家用咖啡機怎麼用注意什麼
導語:家用咖啡機實時的出現讓你不再為昂貴的咖啡而苦惱了,選擇一款上好的家用咖啡機你同樣可以製作出美味可口的咖啡來。那家用咖啡機什麼牌子好呢?當你決定購買一台家用咖啡機你是不是需要考慮到底哪個品牌的家用咖啡機更好呢?買到家用咖啡機後你是不是需要去研究一下家用咖啡機的使用方法和家用咖啡機使用說明呢?
家用咖啡機怎麼用
1、選擇咖啡粉,如果是咖啡豆就需要現將咖啡豆研磨之後進行咖啡的製作。
2、在使用濾紙是要將濾紙展開形成漏斗的形狀,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放入適量的咖啡粉到濾紙中。使用濾紙主要是為了過濾雜質,增加咖啡的香濃程度,同時也更加容易進行清潔。
3、之後將咖啡連同濾紙一同放入濾紙簍中。
4、使用咖啡壺接上適量的涼水。
5、將咖啡壺中的水放入家用咖啡機後的儲水器中。
6、將咖啡壺的頂蓋蓋好放入到家用咖啡機上打開家用咖啡機的開關。
7、之後家用咖啡機會自動的製作咖啡,咖啡製作好之後,家用咖啡機會自動的'停止燒水,同時為咖啡保溫。
8.最後將濾紙取出,把濾紙簍清洗干凈就完成了咖啡的製作了。
家用咖啡機使用注意事項
對於初次接觸家用咖啡機的朋友來說在使用前最好是詳細的閱讀下家用咖啡機的使用說明書以防止錯誤操作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次,你需要做的就是核對工作電壓:這一點主要針對“水貨”家用咖啡機或直接從國外帶入境的家用咖啡機,國內消費的家用咖啡機普通不會存在此類問題。由於國外很多國度的常用電壓與國內存在差別,而當地消費的電器產品都會與本國的常用電壓相匹配,所以,在國外能夠正常運用的電器到了國內或許就會由於電壓的不同而招致無法運用,處理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太艱難,買一個變壓器就能夠了。
最後,你需要對你剛購買的家用咖啡機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洗,因為家用咖啡機是為我們製造飲品的電器,所以,清潔衛生是十分重要的。在初次運用家用咖啡機製造咖啡之前,應該首先對家用咖啡機進行一次比較徹底的清潔。詳細辦法是:用軟布和清水清潔家用咖啡機外部、並運用開水將壺身停止消毒處置,必要的時分能夠運用一些中性清潔劑來進步清潔的凈度。
下面就來看看現在國內市場上賣得很好的家用咖啡機十大品牌吧。
意利ILLY(於1933年義大利,大型跨國公司,家用咖啡機十大品牌,義大利最大的咖啡公司之一,意利咖啡商貿(上海)有限公司)
博朗Braun(始創於1921年德國,大型跨國公司集團,寶潔P&G公司旗下品牌,歐美高端剃須刀市場品牌,博朗有限公司)
松下Panasonic(於1918年日本,世界500強,世界品牌,大型跨國集團公司,全球最大的電子廠商一,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
東菱(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出口免驗,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飛利浦PHILIPS(始創於1891年荷蘭,世界品牌500強,全球最有價值品牌之一,大型跨國公司,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伊萊克斯Electrolux(始於1919年瑞典,家庭設備和專業設備的全球領導廠商之一,世界500強企業,伊萊克斯(中國)電器有限公司)
德龍DēLonghi(於1902年義大利,享譽全球的跨國集團,中高檔生活電器專家,十大家用咖啡機品牌,德龍健伍貿易(深圳)有限公司)
Saeco喜客(始創於1976年,世界上最著名的家用咖啡機之一,家用及商用家用咖啡機領域的領導者,天輝(香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燦坤EUPA(於1978年台灣,世界上最大的小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行業著名品牌,上市公司集團,廈門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ACA北美(於1934年美國,發明全球第一台旋轉式烤麵包機品牌,世界品牌,全球行業領先品牌,北美電器(珠海)有限公司)
編輯總結:以上就是家用咖啡機怎麼用,家用咖啡機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的相關介紹,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外流行開來的家用咖啡機也不斷的在國內市場上流行開來,眾多的家庭都使用上了很多智能化的家電產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家用咖啡機必將成為國人又一個最為重要的家用電器。
④ 我想買個建伍的汽車CD機心.那有買的呢 謝謝
你在哪啊? 我是廈門一家汽車用品批發商行的,地址是廈門市湖裡區園山南路179號興永升汽車用品批發商行,我們有健伍-136/139 價格都是500+點。
⑤ 泉州有三菱勁炫的QQ群嗎
在買ASX之前,MM現在的座駕是一部1.6自動檔的馬自達3,這部車是她爹媽在她拿到駕照之後買給她練車技用的,大概用了2年了。現在MM的車技練得還算可以了,也臨近結婚了,她爹媽就考慮給她換部更好的車開,這才買了ASX。這部1.6的自動檔馬自達3,我也算是比較熟悉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副駕駛的乘客,也開著在市區和高速跑過幾趟。就馬自達3所處的價格區間而言,它是部好車,理由是:一是底盤素質好,能提供一定的駕駛樂趣;二是外形還挺好看,就算新一代馬自達3已經推出,舊款還是覺得很好看也很耐看;三是內飾還算可以,看著舒心,坐著也舒服。因此在我最鐵的一個兄弟考慮買車的時候,我也是向他大力推薦馬自達3,可惜他最後出於安全性的顧慮選擇了科魯茲。但是既然要換車了,說明對於馬自達3還是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主要是這么幾點:一是做工不行。基於成本限制,內飾都用相對廉價的材質,咱也能理解。但是長安汽車作為造奧拓出身的車廠,製造出來的產品實在是不讓人放心,像MM馬三駕駛位一側車窗的升降,時常失靈,反復修了N次了,還是沒有解決。二是動力不足。1.6的發動機,在市區跑跑還算可以,上了高速就感覺提速慢,超車比較吃力。三是安全性有待改善。只有駕駛及副駕駛的雙氣囊,沒有ESP,車門不是整體成型的。當然了這幾點不足是就人的期待而言,同更高價位的車相比較的不足,並不能簡單地就推論馬自達3這部車不好。
二、選車的過程
MM對車也沒太多的研究,所以選車的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肩上。就MM對新車的期待和要求,我總結了一下,有這么四點:一是希望不再是四門轎車,二是希望是個性和漂亮的車,三是總費用在30W以內,四是希望是安全的車。就我對MM的用車需求的了解,我又追加了幾點要求:一是就操作而言,電子化程度不要太高;二是購車後保險、保養、維修費用不要太高;三是希望車子穩定可靠,不要三不五時的出點小毛病小問題;四是功能盡可能豐富,不要等到需要的時候才發現車子沒這樣的功能。
不選四門轎車,是因為我家和MM家加起來已經有三四部可用的四門轎車,MM覺得沒必要再增加一部四門轎車了,所以原本我很看好的雪鐵龍C5和斯巴魯力獅就這樣排除了。希望是個性和漂亮的車,這個估計是女生買車的共同心願,於是在MM看來造型很山寨的斯巴魯森林人也排除了。總費用要控制在30W以內,進口的TIGUAN、尚酷和加價的途觀也排除了。此外MM嚴重討厭棒子貨,所以現代的IX35、勞恩斯酷派和起亞的智跑都排除了。還有就是因為MM比較嬌小,所以也不希望開尺寸太大的車。
就這樣把待選車型一部一部地排除掉後,最後浮現出來的最佳選擇好像也就只有今年剛上市的ASX了。首先是它是一部SUV,沒有了四門轎車的「原罪」;其次是MM覺得這部車還算個性和漂亮,這點我也挺認同的,特別是大愛三菱車的那個兇猛的「大口」造型;再者雖然是日本原裝進口車,總費用還是能控制在30W之內,不會超出預算;四是三菱的車子安全性方面的口碑好像也還好,主被動安全裝備基本上能想到的大體都有,特別是SUV在安全性方面更有一些「先天」的優勢;五是操作方式相對「傳統」,沒有太多電子化、自動化的裝備,能夠輕易上手,適合MM這種向來不讀說明書的人;六是據說三菱的進口車保養和維修費用都比較合理,店裡的銷售MM也有說到保養的費用大概是四百多;七是日本原裝進口在現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品質的保證,我想應該能讓人放心。八是常用的功能基本也都有了,應該能應付大部分的駕車需求。
三、配置和顏色的確定
因為ASX還是走運動路線的,全系都是黑內飾,所以就免掉了關於是要黑內飾還是淺內飾的糾結,主要還是在配置和顏色上花費心思。
在配置的選擇上,因為ASX全系都在預算范圍內,所以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大。首先是要安全的車,兩驅的ASX全系沒有ASC(也就是ESP啦),就全部排除了,四驅標配的ASX只有駕駛和副駕駛的雙氣囊,沒有側氣囊、氣簾和膝部氣囊,也排除了,最後的選擇就是四驅頂配的ASX。其實這也符合我一向提倡的「買車就要選頂配」的原則,因為一般一款車的精華,只有在頂配車型上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據說是為了降低進口成本,ASX進口到國內都是所謂的「空機版」,中控上音響和導航的部分就是個窟窿,等到消費者買車的時候再根據需求加裝。可供選擇的有三菱指定的健伍和國貨精品飛歌。據說大部分購買ASX的消費者選擇的都是飛歌,我則是出於對於健伍的一貫好感和對於國貨精品的不信任,堅決要求選擇健伍。就價格上來看,健伍比飛歌貴了3K,但是因為飛歌可以直接支持方向盤音樂控制鍵和手機藍牙功能,健伍還需要加裝一個相應的無線模塊,又要花費1K1,所以實際上要多花4K1。但是最後提車的時候摸索了那健伍的導航一番後,我和MM一致覺得多花這些錢是值得的。
至於顏色的選擇,就比較糾結了,最初在泉州的展廳只看到白色的ASX,覺得還不錯。但是又想看看其他顏色的ASX再做決定,所以還特地跑了一趟廈門的展廳。最後就在紅色與白色兩個顏色之間糾結。就第一眼看過去,紅色的ASX無疑是更好看的,但就是顯得太過顯眼太過張揚。白色的ASX也不錯,相對而言低調內斂不少,比較不起眼。最後選擇的是白色的ASX,覺得既不張揚也不會太過女性化,適合MM開,也適合我或者她老爸開。
四、提車後的感受和評價
展廳的車多是兩驅高配或者四驅標配,可能大部分人買ASX都是選擇這兩個版本。跑了泉州廈門兩地的三菱進口車店,居然一部四驅頂配的ASX都沒見著,暈乎乎的就下了訂單付了錢。等到提車的這一天,才終於見到四驅頂配ASX的「廬山真面目」。與其他的版本相比較,外觀上並沒有太多的不同,輪轂的樣式變成雙五幅,尺寸變成17寸,輪胎變成215,多了那個傳說中「超廣域」的氙氣大燈。在內飾上最大的區別則是真皮坐椅和我強烈要求下加裝的三菱指定的健伍導航。不管是外觀還是內飾,做工都無可挑剔,讓人滿意,鬼子的民族性格確實適合干細致活。
辦完手續拿上買車相關的那些文書資料,就高高興興地把ASX開回家了。一路都是MM開車,我坐副駕駛。去的第一站當然是距離車店最近的加油站,發現ASX的肚量也不小,一箱油加滿花了三百八十多。就作為副駕駛乘客的乘坐體驗而言,還是比較舒適的。和轎車最大的直觀的區別,還是坐姿更高,視野更好。整個行車過程覺得隔音還算可以吧,比較安靜,就是急加速的時候,轉速一上去,發動機的聲音就會比較明顯地傳入到車廂。頂配版的ASX有六隻音箱,比其他配置的ASX多出四隻,聽音樂感覺是低音略有不足——沒了低音炮。不過我長期都習慣了新君威的那套哈曼卡頓音箱,這么比較也不公平就是了,好歹是比原來馬自達3強上一些。至於駕駛感受,回到家後有問了下MM,她說比較好開。我想原因大概是方向盤比原來的馬自達3要輕上一些,而且坐姿也比馬自達3高,視野也比馬自達3好。
五、說說亮點和遺憾
ASX本身也有一些比較討人喜歡的亮點、獨有的優勢,簡單的評價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一是那個超級無敵大的天窗,面積大到「令人發指」,再加上左右各一排LED氛圍燈,實在是很誘人,以至於兄弟朋友們老早就打招呼要求以後一起出去玩都要坐後排,好享受那天窗;二是那個所謂的「超廣域HID前照燈」,號稱可以將照明範圍從傳統的42度增加到80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三是那個帶記憶功能的樹脂翼子板,號稱可以大大降低碰撞後的維修費用,平常如果有氣沒地方出也可以對它下手;四是儀表盤上的彩色液晶行車電腦,雖然我一直在說這部車電子化程度不高,操作方式相對傳統,但是這么一個東東的存在,還是有效提升了車子的科技感和便利性。至於方向盤換擋撥片這種實用程度不高的東西,就不提了。
至於遺憾之處,也不是沒有。據說國外的ASX可以選裝更好的音響,也有車載硬碟,大燈還帶轉向功能,安全氣囊也有8個,外後視鏡集成轉向燈。等到這車進了天朝上國,這些功能和配置都被縮水掉了,每次我們都要花更多的錢買被閹割的車。此外,即便是頂配,也沒有提供隨速車鎖和胎壓檢測,對行車安全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也不提供自動大燈和自動雨刷,減少了駕車的便利性。
六、再說日系車的安全性
在我先前的車庫文章中,我也有提到我是德系車的粉絲,當然「縮水減配」的一汽大眾和「加長加重」的上海大眾除外。先前好像也有在車庫中提及對馬自達3的安全性不滿意,好像也引起了一些朋友的不滿。在後來我在車庫文章里有提到幫MM下了ASX的訂單,就有朋友留言問,不是德系的粉絲嗎,怎麼會選個日系的車車?在此一並回應。
首先是盡管幫MM選了ASX,但是我們繼續還是德系車的粉絲,如果有錢上進口TIGUAN或者寶馬X1,我們也不會選ASX。只不過受制於各方面限制特別是預算的限制,綜合考量後覺得ASX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其次是之所以哈德系不哈日系,民族情感是不在考慮范圍內的,這個理由就不多說了,長篇大論都講不清楚。再者是就普遍情況而言,我認為德系車和日系車各有各的優點與不足,德系車相對而言更肯在安全性方面下功夫,日系車則在乘坐的高級感上做得更好。
那麼為什麼我在選擇了ASX後還是繼續認為日系車的安全性不如德系車靠譜呢,並不是說日本人對於汽車安全就全無貢獻,比如高強度鋼的生產和輪胎里的那個鋼簾線的生產,日本都有一定的優勢。我總結有這么幾個深層次原因:一是日本的國民缺乏安全感,因為日本是個島國,資源緊缺,大部分資源仰賴進口。這樣的國家它的國民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非常明顯,也會更加重視資源的充分利用。只要能夠達到要求,那麼能少用盡量少用,能不用盡量不用。為了實現節約,在他們覺得可以允許的范圍內,他們也傾向於適度降低要求。這個如果往好了說叫「充分利用」和「細致用心」,往差了說叫「目光短淺」和「小家子氣」。二是日本的國民具有投機取巧的優良傳統,比如他們擅長做情報工作,比如他們習慣打著光明正大的旗號干著齷齪的事情。體現在汽車的碰撞測試上,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日系車碰撞測試得分往往很高,但是實際上對比現實發生的事故就會發現日系車相對不耐撞。三是日本的國民歷來習慣於鋌而走險,而且最樂衷做的事情就是讓別人冒險讓自己得益,體現在汽車上就是老舊的車型、過時的技術,只要市場有需要,繼續往中國賣。甚至明知存在缺陷,只要問題不暴露,自己也繼續裝不知道。當然這也不是日系車的專利,一部捷達,在中國都賣了多少年了,「大眾」也是一點都不「大眾」。
這些特點,體現在汽車方面,就是「安全是分等級的」、「生命是有貴賤的」。以ASX為例,2.0兩驅版本全系沒有ASC的,本來作為SUV,重心就比較高,傾覆的風險就比較大,你還不給ASC,相當的不厚道。再者,2.0四驅頂配以下全部只有雙氣囊,作為一款二三十萬的SUV,我覺得還是相當的不厚道。此外像隨速車鎖和胎壓檢測這種實際上成本並不高,對於提升安全性卻很有幫助的東東不予提供,我覺得也挺遺憾。所以我認為,對於日系車的安全性,30W以上車特別是進口車,還是比較靠譜的;30W以下則要看情況,頂配的車型是比較靠譜的。說白了,對於日本廠商而言,「你的風險就是我的利潤」,「想要確保安全就必須給我高利潤」。
當然了,這部分的想法可能比較容易引起爭議,這也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和見解,供各位朋友參考。倘若有機會,也希望能夠多做探討。作為用戶,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開的車子足夠安全,希望自己和家人出行能夠平平安安。也希望有一天「華系車」能夠充分吸收德系車、日系車的優點,摒棄他們的不足,成為我們最放心的選擇。至於那些「車是用來開的不是用來撞的」、「ESP可能一輩子都派不上用場」、「主觀上的安全意識比車子的安全配置更加重要」這類的言論就不回應了,概率上的東西,如果能當它是浮雲,我想人生也會活得比較輕松愉快,只是我做不到。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