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去廈門旅遊,求廈門旅遊簡介概括
廈門,一座自帶旅遊氣息的城市。很多人提到廈門,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大海、想到鼓浪嶼,其實除了碧海藍天和這座有名的申遺小島之外,廈門還有著很多面,這座被賦予「高素質高顏值」的城市還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地方。
(1)閩南文化
有些玩法是廈門獨有的,廈門的空中自行車道、海邊自行車道、五緣灣帆船等都是廈門獨一無二的新玩法,凌空騎行或者「海中」騎行、乘風破浪等,都是十分特別的體驗。如果有時間的話,真的可以體驗哦。還有廈門目前正在建設的空中綠道,連接山海,可縱覽廈門全市風景,也是十分不錯的體驗了。
⑵ 廈門人的素質水平怎麼樣
廈門人素質非常好,本人山東人在廈門生活14年,去過44個城市,廈門人最優秀,不信你坐公交車就行了,絕對不會發生因爭座爭吵,讓座普遍的事,老弱病殘孕和抱小孩子的一定有人讓座。最大感受是廈門人脾氣好,溫和,不像山東人大粗氣,曾經看到兩個廈門男人對罵「干你老」半小時不動手,急得我手癢癢的。廈門人講究話到嘴邊留半句,和他們交流不要急,他們就是欲言又止,不痛快,廈門人比較悠閑,缺乏拼搏精神,廈門公司里的白領大多是外地人,有好多廈門人出租房子給外地人自己就不做事了。廈門人消費高,一斤茶都是幾百塊一斤的。總之我給廈門人打九十分以上,在廈門十幾年我很愉快。
⑶ 廈門兩高兩化是什麼
法律分析:廈門兩高兩化指的是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
法律依據:廈門市司法局《2019年廈門市司法行政工作總結》 一、對標「兩高兩化」、推進示範創建,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邁向更高水平 對標「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定位,以創建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為抓手,全力推動全面依法治市向更高水平邁進。
⑷ 廈門精神徵文
廈門精神徵文範文
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嘉庚精神,移山填海、艱苦創業的海堤精神,不畏炮火、克敵制勝的英雄三島精神都是廈門精神,下面有我整理的廈門精神徵文範文,歡迎閱讀!
廈門精神徵文一
這些年,各地都時興塑造城市精神。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杭州的城市精神是「精緻、和諧、大氣、開放」,北京的城市精神是「愛國、創新、包容、厚德」。這些城市精神簡潔凝練,又與城市的氣質品格較為妥帖,應算比較得體。當然,塑造城市精神也有走火入魔的,比如江西宜春的「一座叫春的城市」,又比如,四川平樂的「私奔勝地」,這里就不再褒貶贅述。
福建的城市精神是「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說得出福建精神,那是因為剛從廈門回來。
廈門是一座安逸的城市,徜徉在廈門街道間,樓榭被滿目蔥翠簇擁,椰風裹挾著閩南軟語,海畔,離島,慢生活,共同組成了廈門的精緻和散漫。
早些年廈門出名,那是因為陳嘉庚先生。陳先生自小漂洋赴新加坡打拚,成就一番大業後念根戀祖,慷慨施善,不余遺力地反哺家鄉,其中尤以教育為甚。對於教育,陳先生認為「國家之富強,全在於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於教育」,因此,他對教育事業不惜傾囊,直至在家鄉建成宏大的集美學村。看了集美,再回味「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的福建精神,頓感「一座城,因為一個人」,這精神著實就是陳嘉庚先生人文品格的寫照。
這些年廈門出名,那是因為易中天先生。去廈門不逛廈大,那是要招人恥笑的。因此,廈門大學整天遊人摩肩,以至於要定時開放、排隊進入。廈大著實很美,或許那是因為廈門本身的美。遙想當年,易先生偏居靜謐的廈大一隅,夜夜挑燈妙筆,寫出一部部幽默炙口的《讀城記》、《品人錄》、《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不過,那時的易先生尚無多大名聲,所以無奈地深藏校園,書不熱銷,也少人膜拜,以至於他偶爾收到讀者來信,感動得把書信直接作為了新書的序。當然,今天的易先生雲游各處,如日中天,想必廈大校園里也一定難覓他的風骨。不過這也無妨,易先生的三國舞台不是一個廈大所能承載的。期待哪天易先生用他沙磁的嗓音開講他自己的廈大風雲,想必開頭語便是:「今日大學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兩年廈門出名,那是因為趙小姐和張三瘋。上鼓浪嶼不吃塊趙小姐的餅,不喝杯張三瘋的奶茶,那絕對是OUT的。憑借小資的情調、精緻的格局,再加上微博的傳播和咱們人來瘋的特性,趙小姐和張三瘋這幾年做得風生水起,差點就成了鼓浪嶼的代名詞。一餅一世界,一茶一天下,膜拜欽佩也好,羨慕嫉妒恨也罷,款款信步的趙小姐和張三瘋,一個窈窕一個風華,時尚和創新就是這樣的富有生命力。
說這么多,其實也是第一次去福建,而且也只是去了廈門島和鼓浪嶼。不過這也無妨,不是說在閩南,若是戀上一座城,應該就是指廈門,若是愛上一座島,那一定是鼓浪嶼。
廈門精神徵文二
移山填海的廈門海堤精神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和全省同胞的支援下,英勇勤勞的廈門人民戰山斗海,橫斷海峽,警惕國民政府海空炮襲,白手起家,用雙手用意志,在高崎集美之間建造了一座能夠使廈門海島和大陸連接起來了的跨海長堤。廈門海堤建設者在建堤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艱苦奮斗、勤儉建國、不畏艱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移山填海的豪邁氣概,在當時被人們譽為「海堤精神」。
廈門海堤,是中華民族史上跨海修堤的偉大壯舉,也是廈門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更是廈門人民移山填海,改造自然,造福後代的壯麗凱歌。當年一萬多名建設者能夠克服艱難險阻,完成這一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憑的就是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建設祖國的積極性,憑的就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流汗、不怕犧牲的拼搏精神。也正是這種海堤拼搏精神,鍛練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黨員幹部隊伍和產業工人大軍,為廈門的工業發展和黨建工作奠定了基礎。
廈門海堤是一座永存的豐碑,它不僅是全體海堤人的驕傲,也是每一個廈門人,甚至閩南人的驕傲。同時,它給廈門留下了愚公移山、矢志不渝的寶貴「海堤精神」,值得永遠珍惜,世代傳承。弘揚海堤精神,就要像海堤建設者那樣,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咬定目標不放鬆;就要像海堤人那樣,銳意改革,勇於創新,敢為天下先,努力在改革開放和制度創新方面繼續走在前列;就要像海堤建設者那樣苦幹實干,少說空話,不圖虛名,務求實效。總之,
海堤精神是一筆寶貴而巨大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廈門兒女為建設新廈門而努力奮斗。
廈門精神徵文三
開展馬拉松運動是豐富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動力。馬拉松精神的內涵是挑戰自我、超越極限、堅韌不拔、永不放棄。這種馬拉松精神不僅磨練眾多參與者,還感染著更多觀眾,滲透到整個城市,塑造了城市馬拉松精神,為城市發展增添了活力。廈門的體育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先後涌現出吉新鵬、郭躍華、欒勁等馳騁在國際體壇的風雲人物,被譽為「世界冠軍的搖籃」。已經舉辦三屆的廈門國際馬拉松賽,更進一步豐富了廈門城市精神的內涵,凸顯了奮勇當先、爭創一流的城市精神。
廈門從申辦國際馬拉松和公路跑協會世界大會那裡獲得信息到獲得主辦權只用了27天,這被認為是創造奇跡。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得到廈門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幾年的運作,廈門馬拉松從首屆的國際賽與全國錦標賽的「兩賽合並」,再到後來的「一賽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三城同辦,每屆都有新內容,每屆都有興奮點。如今已打造成中國著名賽事品牌,與創辦於1981年的北京馬拉松成「一南一北、春秋交替」之勢。廈門國際馬拉松賽以特有的凝聚力,使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會見解的人們,在同一時刻心手相連、激情澎湃。它一次次在美麗的廈門環島路賽道上,上演著人與人之間互助友愛、共同拼搏的和諧發展、和諧健康、和諧社會的美麗畫卷。馬拉松賽事已經成為廈門的一張城市名片,它不僅讓各地參賽者感受到了鷺島的溫馨與美麗,也不斷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鷺島獨特的風土人情和廈門人的精神風貌。
詩情畫意、浪漫溫馨的精神氣質也是廈門這座城市所特有的。這一精神特質是由著名的愛樂樂樂團所賦予的。自1998年9月9日廈門愛樂樂團在鼓浪嶼舉行了首場音樂會起,廈門城就平添了一種愛樂精神。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鄭小瑛指出,「文化是無價的,金錢並不總是藝術的'度量衡,精神文明的成就也是無法用物質來估價的,因而,在商業化的社會里從事文化,也必需有點奉獻精神。」這就是鄭小瑛對「愛樂精神」給我們做出的闡釋。
長期以來,廈門愛樂樂團雖然舉步艱難,卻為營造廈門「藝術之城」奉獻了力量;通過愛樂的藝術之旅,不僅鍛煉了隊伍,推廣普及了高雅藝術,而且更用生動的事實宣傳了廈門三個文明建設的成就,提高了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擴大了廈門的知名度,使愛樂樂團成為廈門市的一張名片,愛樂精神則更成為廈門城市精神的獨特凝聚。愛樂樂團逐漸成為廈門人的精神衣缽,是廈門城市靈魂的詩意表達,也是廈門浪漫溫馨、詩情畫意的升華和體現。
「愛樂樂團」把廈門這顆祖國東南之濱的璀璨明珠帶入了人們的視野,向世人展示了廈門溫情的一面。在這里,傳統與現代兼收並蓄,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溫馨的人文環境,使廈門贏得了「最適合居住的城市」的美譽。《新周刊》更是將廈門列為「中國最溫馨的城市」,這一說法不經意間成為廈門的代名詞。「愛樂樂團」升華了廈門浪漫氣質。這種浪漫不在於多高雅,也不在於多刻意,只在於內心的愜意。徜徉廈門,漫步林蔭下這種浪漫的感覺有時只需一霎那就能心領身受。清新、自然、浪漫,正是廈門城市給我們的獨特感受。
;⑸ 如何評價廈門這個城市
2014年來到廈門,在廈門呆了5年,說一下對於廈門的感受吧。
1.島內和島外
感覺廈門主要區分點就是島內和島外了,島內思明區和湖裡區,有著豐富的 娛樂 綜合體(SM廣場、萬象城、羅賓森等等),健全的醫療機構,良好的教育資源等等。總體來說,在島內你可以有很好的休閑、 娛樂 、醫療保障和教育體驗。相對來說,島外的海滄區、集美區、翔安區、同安區雖然也各有特色,但是和島內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差距,交通成本很大,目前連接島內島外的交通有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都存在擁堵的現象,基礎公共建設也不如島內,但是島外也有島內所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區域面積,島外的每個區面積都比較大,在未來發展中有更好的多樣性。
2.工資和房價
廈門的工資水平算不上高,卻有著不同於工資水平的房價。相對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廈門的工資水平顯得被拉下很多。這和廈門這座城市的城市屬性有很大的關系。廈門偏向於一個 旅遊 城市,並沒有大型的工業企業,也沒有高 科技 高技術型公司,廈門的GDP在福建省中也僅僅排在第三左右。但是,因為廈門吸引了很多外地的人,導致很多外地資本流入了房地產市場,造成廈門房價的上升。雖然今年來有發布政策進行限制,但是房價的整體水平依舊很高。
3.舒適
無論是廈門的天氣還是廈門的城市屬性,都讓廈門成為了一座很舒適的城市。除了偶有台風光臨,廈門的天氣都在一個舒適的范圍,早上起來,你就可以看到引入眼簾的綠色,呼吸新鮮的空氣,無聊的時候去海邊走走,爬爬山,嘗嘗廈門的特色食物,或者去 旅遊 景點感受一下人潮的熱情。這是一天之內的都可以幹完的事情,因為島內真的挺小的,還有BRT和地鐵,要是打車就更快了(除了每天的上下班時間,周一早上和周五下午最為擁堵)。
總體而言,廈門算是一個舒適的二線 旅遊 城市吧。歡迎大家自己來看看,切身的體會一下。
因孩子在廈門,我在京著名高校公司退休後去廈門住幾年,我眼裡的廈門。
國家從戰略上規劃針對海東給予廈門特區政策,經多年實踐讓國家失望廈門沒有能力運用好特區政策發屬廈門。同時特區與深圳怎麼差距那麼大呢?是什麼原因廈門沒用好特區政策?
給人認象也是現實,二線城市一線房價,房價在全國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廈門,高於一線廣卅。生存成本與城市不成比例,逼走多少人才。經濟低於臨市泉州, 旅遊 城市「窗戶紙吹啦叭」名聲在外!一個鼓浪嶼沒有特別。一個彈丸小島擠在島內為上等公民,島外為次等公民分級明顯,窄胸觀念有湖裡,思明不叫,喊島內為上島外為下。這樣廈門怎麼會有作為。為抗衡海東給予特區建設多年應是jl舢板幾屆領導團隊無作為,沒把海西特區建設成航空母艦,怎麼不讓國家失望!一個有作為地區沒有大胸懷科學規劃好建設好,廈漳泉一體化喊多年至今分行政個讀個的經,京津冀一體化了,怎麼廈漳泉一體化就那麼難嗎?是心胸太窄的根本原因吧!廈門可能失去對海東特區優勢。我個人分析,國家為了統一海東發展'戰略制定三條針對海東隧橋規劃北福清――平潭島――海東新竹。中莆田――黃粟。南廈門――金門――澎湖――嘉義。將來以中擔南北,廈門將失去發展優勢,這是今後幾十年趨勢,統一趨勢將成為現實。
一個包容的小巧玲瓏的花園般的海濱城市。
廈門是一個不為追求高GDP的城市。無論國內或國外綜合實力都排前17名內,挺可以了。
首先說廈門的經濟,GDP總量不高,但財政收入卻是省內最高的,這就反映出了廈門的GDP是最具含金量,沒有注水。其次廈門的運營環境,人才儲備,文化素質,都對於第三產業打下基礎,最後廈門的國際知名度又非常高,國內外的綜合實力排名又是省內最高,經常舉辦一些出名的洽談會,完全可以給企業提供一些好平台。
那些說廈門靠泉州吸血都是一些無知的人,廈門擁有自己三家世界500強企業,泉州哪一家是?一家都沒呀!泉州就靠400億的這點財稅,怎麼支撐建設搞環境,估計連建地鐵的錢都拿不出來吧,所以GDP總量高有何用,都是有水份,印度GDP總量也高啊,他能比得過歐洲發達小國嗎?還有人說廈門GDP主要靠房地產,更加無知,廈門房地產佔GDP比例都排不進全國20名內。更有人說廈門富豪祖籍大多都是泉州人,但是呢,他們都拋棄了泉州戶口。其實也能理解,廈門城建配套,教育資源,文明素質都遠遠高於泉州,人都是往高處走。當然是選擇去廈門了。哪怕不是去廈門,也會選擇去其他如北京上海。他們應該感謝福建省,至少還有一個廈門可以留住他們。
最最最後說一下,這幾年廈門為了保護環境污染企業確實搬走太多,每年800多億GDP的PX被趕走了,連翔鷺石化也讓搬走了,石化產業基本都關停,沿海沿江地區城市唯一一個沒有石化支柱產業的城市,前年也開始關閉石材廠、礦山,去年連生豬、牛蛙養殖等全部關停,不為了追求高GDP而犧牲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才是正確的!!
廈門加油!打造高顏值,高素質的生態花園城市廈門。
註:(以下奉上圖表,中國社科院,國家機構評的,事實勝於雄辯)
我在廈門住過一段時間,真的一旦說到廈門,很多人對廈門的印象絕對就是一座文藝小清新的城市。來廈門 旅遊 的遊客也是大部分穿得很文藝清新,就是為了配合廈門這個文藝清新風格還留下一張美照。
確實,文藝小清新就是廈門最好的形容詞。它沒有像其他 旅遊 城市那樣走 歷史 文化路線,而是另闢蹊徑,在國內打著這種現代化的文藝清新風 旅遊 城市除了廈門可能沒有第二個了。
來過廈門的人都知道,廈門環境很好,路都很乾凈,樹木蔥郁,又是沿海的小島,在環島路走著就可以看見大海,碧海藍天綠樹,簡直就是城市裡的大自然,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在廈門中山路,曾厝垵,鼓浪嶼這些景點都可以找到很多很可愛很小清新的小玩意,每一處景色,就算是路邊一個小店鋪也是滿滿的文藝氣息,有哪個女生會不喜歡這個城市呢?
不得不承認,廈門確實是一個非常浪漫美好的城市,但是也是一個非常嚴重 旅遊 商業化的城市。盡管說,這可能是每個 旅遊 城市都無法避免的問題,但是還是不免會招人討厭。
我在廈門那麼久,我是很喜歡廈門這個城市的,但是在廈門的路上幾乎一半都是遊客,本地人每天都在和遊客擠公交車,讓廈門變得很沒有生活氣息,因為遊客太多了,在路上你看到的都是一雙雙 探索 的,新奇的眼,如果問路的話,很大幾率那個人會回答你「不好意思,我是來 旅遊 的」。因為遊客變多,很多店鋪都變得很坑,很會賺遊客的錢,有時候你覺得這個東西非常普通,根本不值那麼多錢,但是就是會被賣的很貴,所以有時候真的覺得廈門在美麗外表下,總有股難以抑制的錢味。
很感邀請「如何評價廈門這個城市?」首先,人們愛自己的故鄉是人之常情,「……千好萬好沒有自己的故鄉好!……」特此,有不同的觀點評價廈門,那是很正常的。因為,隨著國家的逐步富強,祖國到處大發展,大開發舊貌換新顏,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魅力。
比如:廈門(島內)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彈丸之地、四面環海、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當地人熱情好客,國際貿易交往越來越頻繁商機無限、物資交往頻繁市場繁榮當地政府很重視民生、投入大量的基礎設施、交通便捷、各方面穩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吸引國內外的人來廈門 旅遊 、工作、購房、定居……
從此上的簡單例子引發樓價的攀升就是很多人看好廈門………
鳥瞰思明 黃游新 / 攝
關於廈門這個城市,我聽過一個特別有趣的評價——大陸特別疼愛的小女兒?
為什麼有這樣一個評價呢?跟著我一起來看一看這位評價者是怎麼說吧。
中國有許多海濱城市和半島城市,但海島城市不多,最著名的兩個是香港與廈門。海島城市不多,是因為許多島嶼不適合建城,例如福建四大島——海壇、東山、金門和廈門,面積都達到百餘平方千米,但前面3座是灣外島嶼,孤懸於海岸線外,獨自面對外海的台風和巨浪,自然條件較為嚴酷,只發展為縣級城市。唯獨最小的廈門島屬於灣內島嶼,退縮在海岸線內,三面被大陸溫柔地環抱——抵擋天風海濤,可盡享海洋之利而免受海洋之害。
廈門島安詳地停泊在廈門灣的懷中。天氣晴好時,從山頂眺望整個弧形海灣,你會覺得從大陸奔來的山脈不過摒了一口氣,暫時潛入海底,又在不遠的海水中探出頭來——不壯烈,倒很像頑皮的孩子戲水。
魅力五緣灣 李儲全 / 攝
廈門島就像大陸特別疼愛的小女兒,不忍遠嫁,留在近旁好照顧。她與娘家之間的海灣既窄又淺,木帆船一潮而至;隨著廈門大橋、海滄大橋、杏林大橋、集美大橋和翔安海底隧道的貫通,更多的臍帶將她與母體拉緊,廈門也越來越半島化。這種地理特點帶來的文化心態就是廈門從來沒有過孤島意識。
她原來只是泉州府同安縣綏德鄉嘉禾里(相當於如今的鄉鎮),近現代發達後就反噬了自己的母親——把同安變成她的一個區。現在的廈門市,行政版圖超過廈門島十餘倍,還包括了廈門灣的大陸部分。
老廈門 游小雲 / 攝
因為與母體若即若離,所以你不能指望廈門有多開放,「家教」很嚴;當然也不太保守,畢竟分居獨處。晚清五口通商,廈門既不像廣州與福州那樣仇視洋人,開展轟轟烈烈的「反入城」運動,又不像上海那樣完全敞開,善於就勢,結果是中不溜兒。
改革開放後,廈門作為先行一步的經濟特區,其發展遠遠落後於深圳,排名又是中不溜兒。看廈門街頭的 時尚 ,總是落後上海半拍;文化氛圍,連福州也及不上;廈門的媒體,沒有一家影響超出本地,比較廣州的傳媒業,判若雲泥。
廈門的開發是很晚的。唐宋時期,她還是一個人煙稀少的荒涼海島;明代是大明王朝反走私的海防前哨;清初鄭成功經營廈門,始成重要港口;鴉片戰爭後,名列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淡妝濃抹總相宜 王火炎 / 攝
廈門是華夏文明伸向海洋的一塊跳板:鄭成功的軍隊從這里渡海征台,下南洋的華僑在這里最後回望一眼故土。閩人以海為田,廈門人則以海為通途,海水湧向哪裡,她的觸覺就延伸到哪裡。她習慣了驚濤駭浪、生離死別、背井離鄉,也熟知種種亡命天涯和衣錦還鄉的故事。
她的眼界和胸懷像海洋一樣深邃寬廣。在大陸本土,閩南不過彈丸之地,通過廈門港,閩南人的足跡踏遍了世界,南中國海成了閩南文化圈的內海。廈門與泉州、漳州兩個兄長的關系很有意思。
全景廈門 林雙靠 / 攝
泉州是閩南文化的長子,早慧、剛烈、善於經商,宋元時期作為遠東第一大港而盡享繁華,明清時期因港口淤塞而敗落下來,不過憑借底子好,改革開放以後大辦工廠,再次發家致富。次子漳州土地肥沃,傳統以農耕為主,家境比較貧寒,人民質朴、堅韌,明代依託九龍江口的月港搞走私、做海盜,將閩南民間海洋力量推上巔峰。清初月港淤塞,才輪到廈門港出頭,成為閩南主要海港。是故閩南地區的出海口凡三變,先是泉州後渚港,漳州月港次之,最後花落廈門港。
廈門由泉州拉扯長大。原來一個瘦瘦弱弱的黃毛丫頭,因了一個優良的海港而自立門戶,數百年的通商之利,把她滋養成風姿綽約、落落大方的成熟少婦,艷名遠揚,動不動就代表閩南發言。這樣一來,泉州便有些不大服氣了,他老記得這丫頭流鼻涕時的模樣,也不喜歡她那種春風得意的張揚,總認為自己才是老大。漳州呢,人窮志短,無意爭當領袖,但泉州的頤指氣使早讓他不滿,更願意擁戴身邊這個有出息的小妹。閩南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三座城市的關系相當微妙。
集美新城 吳偉澤 / 攝
我們說了廈門沒有孤島意識,說了廈門與大陸和海洋的聯系,最後還要回過頭來,認清一個基本事實:廈門的確是一個海島。
歷史 上的廈門,指的是鷺江邊與鼓浪嶼相對的廈門城一帶,延伸到海邊,像是一片指甲。廈門城最早是明代的軍事城堡,清代擴建,周長約1450米。以廈門城內的福建水師提督府(民國年間改為海軍司令部,現為市公安局)為圓心,畫一個半徑1500米的圓弧,才是老廈門人所說的廈門。
坐在碉堡上遠眺金門,作為海防前線,廈門至今留存著眾多的明碉暗堡
這么一來,廈門島95%以上的土地都非廈門,北邊的美仁宮、東邊的文灶和南邊的沙坡尾,都屬於廈門之外的農村或漁村。如今廈門這個概念大大擴展,但在廈門人心中,廈門還是一座島城,島外是那些名叫海滄、集美、同安和翔安的鄉下,出島就出了廈門。廈門與鄉下的差別反映在房價上面:島內的房價每平方米4萬元,島外僅需一半。
廈門古城僅存的一截城牆
大離浦嶼的海灘,遠處海平線上是廈門高崎
山海交匯,四季如春,廈門的確很美。外地人經常打趣廈門人,說他們天南海北到處 旅遊 ,回來講述見聞,最後都要得出同一個結論:哎,還是廈門好!他們不承認天下還有比這個小島更美妙的地方,還天真地相信所有人都羨慕他們的城市。結果廈門人出門 旅遊 ,並沒有增長見識,倒是增強了對家鄉的熱愛。
有客從福州來,廈門的朋友二話不說,開了車帶他到處兜風,環島路、中山路、鷺江道、海濱公園、鼓浪嶼,又說要帶他去看白鷺洲夜景,多麼多麼有詩意。客人抵擋不住,說你饒了我吧,我都看過多少遍 了。
本文選自蕭春雷「中國的掌紋」系列之《華夏邊城》
當年考大學時,就知道廈門大學超級美,很多同學填報志願時填上了廈大。後來工作後去廈門 旅遊 ,專程去廈大觀光,的確很美。真實廈門的地理位置,環境都是錯的,風景就不用說了,是著名 旅遊 城市。但感覺廈門這兩年有些太「低調"了,發展步伐相對較慢,房價高收入相對較低,希望廈門膽子大一點腳步快一點,提升城市實力,讓美與實力並存。
廈門雙子星塔
顏值極高的廈門大學
說廈門不好的基本是沒買房子的人。
廈門市(英文:Amoy),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是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也是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廈門由廈門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最早的商業和政治中心。
廈門也是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 旅遊 城市,擁有第一批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鼓浪嶼。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贊美廈門為「東方夏威夷」。截至2014年,廈門市市區建成區301平方公里,主城區人口381萬。通行閩南語。
⑹ 廈門底風險出廈門有什麼最新的條件10月5
摘要 根據國家疫情防控相關規程,經過專家的綜合評估和研判,如今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研究決定,字2021年8月13日10時起,對思明區蓮前街道源泉山莊A區(前埔六里1-20號)、思明區蓮前街道前埔社區前埔社解除封控,並調整為低風險地區。調整後,廈門市全域均為低風險地區。
⑺ 漳州環境大。廈門特別為啥為啥素質那麼高我喜歡龍海差十萬八千里我做為龍海人實在問心有愧啊嗚嗚嗚
漳州還勁大,廈門特別為啥為啥素質那麼高?我喜歡龍海,差十萬八千里作為龍海人,實在問心有愧啊,什麼意思啊?我又沒了解你什麼意思?素質高還是素質差的意思是說
⑻ 70年,廈門
廈門 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別稱 鷺島
福建省 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
東南沿海 重要的 中心城市、
港口及風景 旅遊 城市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
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
讓我們透過一組照片
感受 廈門 70年的芳華變遷
歷經百多年後
鼓浪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八卦樓仍是島上地標建築
而鷺江道上
廈門財富中心大廈 等一幢幢高端寫字樓
形成了廈門地標性的區域
從 日光岩 眺望
萬國建築風情的鼓浪嶼盡收眼底
綠樹紅瓦,道盡百年風華
解放前
廈鼓通航靠的是小舢板
每艘荷載5-10人
到如今
木船早已換成鋼制客船
鷺江兩岸也換了天地
環島路 的前身是一條黃土路
是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
前沿戰備簡易小道
當時這里是前線,還設有民兵崗哨
如今的環島路
藍天、碧海,陽光、沙灘
猶如一條 美麗的玉帶 環繞著廈門島
這里還是 世界最美馬拉松賽道
每年1月廈門國際馬拉松都在這里開跑
篔簹湖 舊稱篔簹港
原與大海相通
20世紀70年代初
圍海造田,築起浮嶼到東渡的西堤
篔簹港灣變成了封閉的內湖
隨著經濟的發展
篔簹湖一度污染嚴重
經過治理, 湖區生態平衡已逐漸恢復
「篔簹漁火」是廈門老八大景之一
白鷺洲 曾經只是篔簹港上一塊不知名的小荒島
如今,這里 變成了「國家重點公園」
並擁有 白鷺女神鵰塑
音樂噴泉 等地標性的建築、景點
是 廈門的城市客廳
灘塗變綠洲,荒蕪轉繁華
白鷺洲的變化
是 廈門城市建設的縮影
更是 鏤刻著廈門改革開放的印記
中山路 始建於1925年
中山路是廈門保留較完整的
展現近現代 歷史 風貌的舊城街區
建立初期的中山路是當時廈門最寬的一條路
遍布其中的是 百餘座南洋騎樓 ,別有風情
如今在提升改造後
中山路更加 清新典雅
煥發新的神采
思明電影院
自1928年建成以來
一直 是廈門的標志性建築
見證著廈門的發展
如今的思明電影院
仍 保留著老廈門人的記憶
上世紀80年代中期
湖濱南路 整條路還是土路
車輛少,綠化也只有路中間的隔離帶
郵電大樓算是很顯眼的高樓建築了
如今 綠樹成蔭的湖濱南路
已經是一條 充滿現代氣息 的 城市主幹道
80年代末、90年代初
廈禾路 十分擁擠、道路很窄
現在的廈禾路非常壯觀
路面「上下兩層(BRT+路面)」
交通通行十分便利
上世紀80、90年代
嘉禾路蓮花路口
廬山大酒店正在建設中
是當時的地標建築
如今的 嘉禾路 兩側
商鋪客流絡繹不絕
住宅小區高樓林立
嘉禾路上車水馬龍
地下是地鐵1號線穿行而過
早期只有一條海堤的 廈門
在20年內開通了 五大出島通道
至此, 「四橋一隧」格局 形成
促進了經濟特區的建設發展
為 加快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 創造了良好條件
地鐵1號線是 全國獨有的「海景車程」
作為 福建省交通樞紐的廈門
高鐵四通八達,飛機高速直達
廈門開始「駛入」高速時代
七十年歲月如歌
如今的 廈門
產業高素質
城區高顏值
民生高水平
在 改革開放 的前沿
譜寫了壯美的詩篇
70年
造就了一個令世人驚艷的廈門
⑼ 廈門市兩高兩化是什麼
法律分析:「兩高兩化」指的是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第一條 為了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地制定城市規劃和進行城市建設,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條 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必須遵守本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城市,是指國家按行政建制設立的直轄市、市、鎮。本法所稱城市規劃區,是指城市市區、近郊區以及城市行政區域內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城市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