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話吃怎麼說
擴展閱讀
在天津站下車怎麼坐地鐵 2025-07-02 20:29:56
上海回興化怎麼走高速 2025-07-02 20:20:48
福州哪裡安裝固態便宜 2025-07-02 20:11:54

廈門話吃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2-11-26 04:11:36

『壹』 吃飯閩南話怎麼講

吃飯,拼音:chi fan;
就著「吃飯」這兩粒字,廣東汕尾地區河洛語分為口讀與文讀:
吃飯→口讀:jia3 buin3;
吃飯→文讀:qi3 huan2;
吃,拼音ch聲母,可對轉為河洛話j、q等等聲母;
飯,拼音f聲母,可對轉為b、h聲母河洛話。

『貳』 閩南語的「吃」一般怎麼寫,用國際音標怎麼表示呢

「吃」,這邊河洛話就寫「吃」(諧音:jia,第4聲);「吃」這字既往普通話注音中也有j聲母的,如「口吃」(吃,既往注音:ji)河洛話諧音「ki ji」:義→結巴。

『叄』 不同地方的吃飯怎麼講,打諧音給我,我要5種

山東—dai(三生)飯
東北__xuan(四生)飯
安徽—qi(一聲)fan(二聲)
杭州—卻飯
江西—無即

『肆』 遠航閩南話吃飯怎麼說

夾蹦。
閩南話以廈門話為代表,包括台灣、廣東潮汕等地的方言,「吃飯」的讀音更接近「夾蹦」,如果借用漢語拼音字母來拼其音,則是ziabeng。
如果要更准確地注音,就要用國際音標了,可惜無法輸入。總之,閩南話的「吃」聲母是不送氣的;「飯」的聲母是b而不是w,韻母是後鼻音的-ng,而不是前鼻音的-an。

『伍』 閩南話怎麼說:瘦牛吃很多

廈門代表,包括台灣,廣東潮州話等地,方言詞「吃」的發音更接近「夾反彈」,如果借用拼音字母拼寫它的聲音,這是齊亞崩。如果你想有一個更准確的音標,我們必須使用國際音標賭,不幸的是,你不能進入。總之,對「吃」的話不送氣輔音; 「米」,而不是縮寫為BW,後鼻韻母-ng,而不是之前的鼻-an。

『陸』 福建話吃飯怎麼說

ye buin。

福建話一般指閩語。

閩語(Min Chinese),即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或被稱為漢藏語系漢語閩方言,總體使用人口超過七千萬人,主要分布於福建,也分布於浙江南部、台灣、廣東和海南及海外。

閩語是各閩方言的統稱,閩語支其下的閩北語、閩南語、閩東語、閩中語、莆仙語是互不統屬的五種漢語一級方言。

詞彙

閩語有一大批屬於本方言區常見而其他方言少見的語言詞。這些方言詞有兩個特點:一是繼承古代的語詞多,二是單音節詞多。例如 「卵」(蛋)。「目」(眼睛)、「塗」(泥土)、「曝」(曬)、「拍」(打)等等,都可以從古籍中找到出處、也都是單音節詞。

『柒』 閩南話好吃怎麼說

ho jia、hou jia,第二聲和第四聲。

閩南話日常用語舉例:

辶日迌tshit-tho(玩耍)

古錐koo-tsui(可愛)

枵鬼iau-kui(嘴饞)

無頭蠅bo-thau-sin(無頭蒼蠅)

「霜降啰,天時(天氣)嘛沓沓仔(慢慢地)寒來啰。透早出門,行咧巷仔里,穿兩領長衫,猶感覺小寒寒。想著細漢的時陣(小時候),逐日(每天)聽著賣物件的敲(和)收破爛的聲說(聲音)。

『酒矸(酒瓶)通賣無(有沒有得賣)?破淺拖(拖鞋)、破面桶(臉盆)通賣無?』『開蠔,開蠔,虹尋埔蠔!』『麥芽膏,食哲嗽(吃了治咳嗽)啊!』」

(7)廈門話吃怎麼說擴展閱讀:

閩南話的發音特點:

當今的閩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閩越土著人群)與歷代多次北方河南人(中原人)南遷入閩,特別是唐、宋兩朝時期北方人入閩的基礎上,由八閩遠古語音與歷代外來語言進行交流、結合而逐漸形成的方言。

閩南語的發音主要特點有:

1、多數古濁可平聲字,今讀音時不吐氣;

2、念知、登等,有時保留破裂音,成[t]、[?];

3、無輕唇音[v]、[f];

4、有韻尾[-m]、[-p]、[-t]、[-k];

5、聲調七類,以上為主,與古代聲調系統不盡相當。此外,在閩南語中,文、白語言區別較大。白讀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較久遠的源頭,據研究,它是唐朝及後來時中原人南遷所帶來的漢語與當地閩越土著(少數民族)的語言相結合就開始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語音體系;

文讀音則是本地方言與本民族權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語、近代的官話、現代的漢語、詞彙、語法等方面向權威的共同語靠攏的表現)。

閩南語保留了相當成分的中國古代特別是唐、宋時期語言的語音、詞彙,被海內外語言學者稱為中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閩南語的發展,對保護、弘揚中國古代語言遺產,研究中國其他語種以及古代閩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有著積極的作用。

『捌』 廈門話吃早飯怎麼說

jia za ki ,直譯成普通話就是"吃早晨"或"吃早上"。也許很可笑,但真是這么說的。吃午飯和吃晚飯的廈門話,就相當於吃中午,吃晚上。jia li ,jia ei ng

『玖』 閩南話常用語有哪些

閩南語的常用語:

你好——li hou哩厚

大家好——dai gei hou逮給厚

吃飽了沒——jia ba me(mei)假爸么/假爸美(後者為台灣音)

多謝——do xia多呷

再見——zai gian (第三音)

閩南語的日常用語:

打招呼:比較正式的交談:你好!——你好!(līhe)

熟人打招呼通常會問:吃飯了沒?——呷飯了沒?(jia bèng mie) /吃沒?(jiǎmia)

問路:XXX在什麼地方?——XXX在什麼所在?(XXX di xia mi so zai)

或者是省略一點的說法:XXX在哪?——XXX在哪?(XXXǐde)

這是哪裡?——這是何落?(jià si de lo)

稱謂:老人家通常沒有直稱,多數會區別性別稱呼:

阿伯——阿伯(a bèi)阿婆——阿嫲(也可以用做奶奶的稱呼)(a ma)

叔叔——阿叔(a z)阿姨——阿姨(發音同普通語相同)

閩南語簡介

"閩南語"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學術上泛指閩南語的集合,狹義則僅指閩台地區之閩南語。台灣及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在大陸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泉州話、漳州話、廈門話、福建話、河洛話、潮汕話、雷州話、汕尾話(古代河南話)、學佬話等;在台灣亦被稱為台灣話、河洛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Hokkien)或咱人話(台閩字寫作咱儂話)。

『拾』 閩南語的「吃」一般怎麼寫,用國際音標怎麼表示呢說的

「吃」,這邊河洛語就寫「吃」(諧音:jia,第4聲);與「食」區別:「食」作動詞時,由普通話的si(第4聲)變為河洛話讀「qi」,義:拿食物給人吃,供養;「食」作名詞時,普通話讀shi,第2聲,音轉為河洛語j聲母(即sh→j),讀jia,與「吃」的河洛語讀法剛好相同,義有一定關聯。如:賺食(tang jia);賺無食(tang bho jia)。食shi,作動詞時一般地作為書面語,河洛音亦讀「jia」或「xi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