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稅務籌劃應該如何做
企業想要節稅,要通過正規的方法來操作,也就是稅務籌劃,合理合法為企業節稅
各行業都適用,行業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再生資源行業,影視行業,醫葯行業都是很難操作的
稅務籌劃最常見的就是在貿易行業、服務行業等
稅務籌劃方法:
1、建議企業成立有限公司
增值稅所得稅部分都有地方留存,增值稅留存有50%,所得稅地方留存有40%
獎勵比例就是在地方留存的基礎之上給到企業的,比例為70%-85%
意味著企業若納稅增值稅100萬,企業可以得到35萬;所得稅納稅100萬,企業可以得到28萬
2、也可以成立個人獨資企業
主要解決企業所得稅偏高的問題,在園區成立所得稅是可以核定徵收的
定率核定徵收,核定後所得稅稅率在0.5%-2.1%;定額核定徵收,核定所得稅稅率固定為1.5%
企業存在的問題不同,解決方法也有所差異,還需具體進行稅務籌劃
Ⅱ 企業稅收籌劃的步驟是什麼
1.籌劃企業基本情況與需求分析
稅收籌劃的第一步,是了解納稅企業的基本情況和納稅企業的要求,不同企業的基本情況及要求有所不同,在實施稅收籌劃活動時,要了解的籌劃企業的基本情況有:
(1)企業組織形式。
對於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其稅務待遇不同,了解企業的組織形式可以根據組織形式的不同制定有針對性的稅務規劃和稅收籌劃方案。
(2)財務情況。
企業稅收籌劃是要合法和合理地節減稅收,只有全面、詳細地了解企業的真實財務情況,才能制定合法和合理的企業節稅方案。財務情況主要包括企業的財務報告和賬簿記錄資料。
(3)投資意向。
投資有時可享受稅收優惠,不同規模的投資額有時又會有不同的稅收優惠;投資額與企業規模(包括注冊資本、銷售收入、利潤等)往往有很大的關系,不同規模企業的稅收待遇和優惠政策有時也是不同的。
(4)對風險的態度。
不同風格的企業領導對節稅風險的態度是不同的,開拓型領導人往往願意冒更大的風險節減最多的稅,穩健型企業領導人則往往希望在最小風險的情況下節減稅收。節稅與風險並存,節稅越多的方案往往也是風險越大的方案,兩者的權衡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納稅人對風險的態度這個因素。了解納稅人對風險的態度,可以制定更符合企業要求的稅務籌劃方案。
2.籌劃企業相關財稅政策盤點歸類
不論是作為企業或稅務中介的外部稅收籌劃顧問,還是作為納稅企業的內部稅收籌劃者,在著手進行稅收籌劃之前,都應該對籌劃企業相關的財稅政策和法規進行梳理、整理和歸類。全面了解與籌劃企業相關的行業、部門稅收政策,理解和掌握國家稅收政策及精神,爭取稅務機關的幫助與合作,這對於成功實施稅收籌劃尤為重要。如果有條件,最好建立企業稅收信息資源庫,以備使用。
至於與籌劃企業相關的財稅政策和法規的獲取,一般有以下渠道:
(1)通過稅務機關寄發的免費稅收法規資料;
(2)通過到稅務機關索取免費稅收法規資料;
(3)過圖書館查詢政府機關有關出版物;
(4)通過政府網站或專業網站查詢政府機關的免費電子稅收資料庫;
(5)通過訂閱和購買政府機關發行的稅收法規出版物;
(6)通過訂閱和購買中介機構出於營利目的稅收匯編法規資料。
3.籌劃企業納稅評估與剖析
在稅收籌劃之前,對籌劃企業進行全面的納稅評估極為必要。納稅評估可以了解企業以下方面的涉稅信息:
(1)納稅內部控制制度;
(2)涉稅會計處理;
(3)涉稅理財計劃;
(4)主要涉稅稅種;
(5)近三個年度納稅情況分析;
(6)納稅失誤與涉稅症結分析;
(7)稅收違規處罰記錄;
(8)稅企關系。
4.稅收籌劃方案設計與擬訂
稅收籌劃方案的設計是稅收籌劃的核心,不同的籌劃者在方案形式的設計上可能大相徑庭,但是在程序和內容方面具有共同之處,即一般的稅收籌劃方案有以下幾部分構成:
(1)涉稅問題的認定。
主要是判斷所發生的理財活動或涉稅項目屬於什麼性質,涉及哪些稅種,形成什麼樣的稅收法律關系?
(2)涉稅問題的分析、判斷。
涉稅項目可能向什麼方面發展,會引發什麼後果?能否進行稅收籌劃,籌劃的空間到底有多大?需要解決哪些關鍵問題?
(3)設計可行的多種備選方案。
針對涉稅問題,設計若干個可供選擇的稅收籌劃方案,並對涉及的經營活動、財務運作及會計處理擬訂配套方案。
(4)備選方案的評估與選優。
對多種備選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和評估,然後,選擇一個較優的實施方案。
5.稅收籌劃涉稅糾紛處理
在稅收籌劃實踐活動中,由於籌劃者只能根據法律條文和法律實踐設計籌劃方案並作出判別,而稅務機關與籌劃者對於稅法條款的理解可能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可能會對一項稅收籌劃方案形成不同的認識,甚至持截然相反的觀點,在稅收籌劃方案的認定和實施方面可能會導致涉稅糾紛。
在稅收籌劃方案的實施過程中,籌劃企業應該盡量與稅務機關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實現稅務協調;如果真的導致稅收糾紛,籌劃企業應該進一步評估籌劃方案的合法性,合理合法的方案要據理力爭,不合法的籌劃方案要放棄。
6.稅收籌劃方案實施跟蹤與績效評價
實施稅收籌劃方案之後,要不斷對籌劃方案實施情況和結果進行跟蹤,並在籌劃方案實施後,對籌劃方案進行績效評價,考核其經濟效益和最終效果。
Ⅲ 如何做好稅收籌劃工作
可以通過企業自身內部以及結合企業自身內部的發展配合好外界的稅收籌劃工作,但企業內部只能夠解決企業一小塊的稅收壓力,而對於企業存在的比例很大的增值稅稅負壓力,也只能夠結合企業內部的發展配合一些外部的稅收優惠政策來推進減稅降負,外部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有:
一、有限公司扶持返還(針對企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扶持返還)
1、增值稅:總部經濟招商的經濟開發區地方留存50%,在地方留存的基礎上給予企業最高85%的扶持返還比例;
2、企業所得稅:總部經濟招商的經濟開發區地方留存40%,在地方留存的基礎上給予企業最高85%的扶持返還比例
一、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專票、普票都可以開具)
定率核定: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按照行業利潤率的10%核定,在根據五級累進制數算扣除表進行加繼扣除,0.5%-2.%
稅率:增值稅1%、附加稅0.06%、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0.5%-2.1%,綜合稅率在企業開滿500萬限額最高只有3%左右
註:電子稅務系統顯示核定徵收
三、自然人代開(開具普票)
除再生資源、鋼鐵、石油、勞務費等特殊品目不能開具,其他品目都可以開具,開具後全部完稅,完稅同時會出具完稅證明,收取開票金額的2.5%,2.5%包含了對應需要繳納的稅費和我們的服務費,收票方收到對應票據不用進行個稅的匯算清繳,因為代開出來的票據是把增值稅、附加稅、個稅全部完稅的。
Ⅳ 如何做好企業的稅收籌劃
做好企業的稅收籌劃的方法有避稅籌劃、節稅籌劃、轉嫁籌劃、實現涉稅零風險。
1、避稅籌劃
納稅人採用非違法手段(即表面上符合稅法條文但實質上違背立法精神的手段),利用稅法中的漏洞、空白獲取稅收利益的籌劃。納稅籌劃既不違法也不合法,與納稅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稅有著本質區別。國家只能採取反避稅措施加以控制(即不斷地完善稅法,填補空白,堵塞漏洞)。
2、節稅籌劃
納稅人在不違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稅法中固有的起征點、減免稅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通過對籌資、投資和經營等活動的巧妙安排,達到少繳稅甚至不繳稅目的的行為。
3、轉嫁籌劃
納稅人為了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通過價格調整將稅負轉嫁給他人承擔的經濟行為。
4、實現涉稅零風險
納稅人賬目清楚,納稅申報正確,稅款繳納及時、足額,不會出現任何關於稅收方面的處罰,即在稅收方面沒有任何風險,或風險極小可以忽略不計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實現,雖然不能使納稅人直接獲取稅收上的好處,但卻能間接地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而且這種狀態的實現,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與規模擴大。
(4)廈門籌劃稅收如何做擴展閱讀
稅收籌劃的意義
1、有利於企業經濟行為有效率的選擇,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有利於增加企業可支配收入;有利於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有利於企業正確進行投資、生產經營決策,獲得最大化的稅收利益;有利於企業減少或避免稅務處罰。
2、有利於實現國家稅法的立法意圖,充分發揮稅收杠桿作用,增加國家收入。
有利於國家稅收政策法規的落實;有利於增加財政收入;有利於增加國家外匯收入;有利於稅收代理業的發展。
Ⅳ 怎麼樣做稅務籌劃
12種稅收籌劃方式
1.用好稅收優惠政策,選擇投資領域和行業。
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注意稅收籌劃的12種方法,同樣可以用於稅收籌劃。
①低稅率和優惠政策減少收入。例如,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將享受20%的優惠稅率。
②工業投資的稅收優惠。例如,該國需要關鍵的支持。
對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
③就業安置優惠政策。企業為殘疾人就業支付的工資按100%扣除,為下崗、失業、專業人員等特定人員就業支付的工資也按一定數額扣除。企業只要招用下崗職工和殘疾人,就可以享受加減法的稅收優惠。
點擊(園區最新優惠政策)【一個雞蛋】
2.合理利用企業組織形式進行稅收籌劃。
企業組織形式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分支機構的盈虧、分支機構是否享受優惠稅率等。
①預計享受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的利潤將以子公司的形式單獨納稅。
②如果預計不享受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盈利,則以分支機構的形式征稅,以彌補總部或其他分支機構的虧損;即使下屬公司盈利,此時匯總納稅雖然沒有起到節稅的作用,但是可以節約企業的稅收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③如果預計不享受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會出現虧損,則以分支機構的形式收稅,可以用其他分支機構或總部的利潤彌補虧損。
④預計享受優惠稅率的分支機構將出現虧損。首先可以分析一下分公司是否有扭虧為盈的能力。如果他們能在短時間內扭虧,我們應該採用子公司的形式,否則我們應該選擇分公司的形式。一般來說,如果子公司稅率低,可以成立子公司,享受更低的稅率。
3.使用此方法進行稅務規劃。
最常用的折舊方法有直線法、工作量法、年限總和法等。不同折舊方法計算的折舊額不同,每期成本不同,需要繳納的所得稅也不同。
4.使用選擇的費用扣除標准進行稅務規劃。
支出是應稅收入的遞減因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列明當期費用,減少應納所得稅,通過合法延期納稅獲得稅收優惠。
5.使用庫存估價方法進行稅務規劃。
存貨是確定主營業務成本的關鍵內容,對生產成本、企業利潤、所得稅都有很大影響。企業所得稅法允許企業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計價法確定存貨的實際成本,但不允許採用後進先出法。
6.用於在稅收優惠區注冊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有很多稅收優惠。比如一般企業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個人不用。個人3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其次,他們可以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來核實徵收情況,大大減輕稅收負擔。
7.即使解約,也記得交稅。
8.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將個人專利投入公司。
9.發票遺失及時補齊,仍可報銷入賬。
10.混合銷售應當依法簽訂合同,並另行支付。
11.即使沒有業務,也要零申報。
12.增值稅稅率只與行業有關,與進項稅率無關。
//www.branchsmith.com/pic_3ac79f3df8dcd10061731bb5608b4710b8122fb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Ⅵ 如何進行稅收籌劃
有效的稅收籌劃,可以通過利用稅收優惠、利用稅收的彈性等方法,實現直接減輕稅收負擔、獲取資金的時間價值、實現涉稅零風險、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維護主體的合法權益等目標。
但是,由於企業所處的環境、
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了解稅務機關的工作程序
稅法強制性能特點,決定了稅務機關在企業稅收籌劃有效性中具有關鍵作用。
眾所周知,無論哪一稅種,都在納稅范圍的界定上留有餘地。
只要是稅法未明確的行為,稅務機關有權根據自身的判斷認定是否為應納稅行為。
這也給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增加了實際難度。
因此,在日常稅收籌劃中,稅收籌劃人員應保持與稅務部門密切的聯系與溝通,在某些模糊或新生事物的處理上得到其認可,再進行具體的籌劃行為,這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通過密切的聯系與溝通,能夠盡早獲取國家對相關稅收政策的調整或新政策出台的信息,及時調整稅收籌劃方案,降低損失或增加收益。
第三,通過對其工作程序的了解,在整個稅收籌劃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分清輕重緩急,避免或減少無謂的損失。
2.先讓領導了解稅收籌劃
開展稅收籌劃,管理層是否樹立起節稅意識是關鍵。
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營利性,它追求的是稅後收益的最大化,理所當然應該推崇稅收籌劃的運用。
但是,在實現實的法人治理結構中,經營管理才往往不是企業的股權所有者,在這種現狀下,管理層會鑒於自已的政績、考核激勵機構先進因素,考慮的大都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最大化。
而利潤總額的最大化與稅後收益的最大化又經常是一對矛盾體。
稅收籌劃作為一項嚴密細致的規劃性工作,必須依靠自上而下的緊密配合,離開了決策的支持,就毫無意義可言。
3.要有高素質的管理人員
稅收籌劃實質是一種高層次、高智力型的財務管理活動,是事先的規劃。
經營活動一旦發生後,就無法事後補救。
因此,稅收籌劃人員必須要具有綜合素質,需要具備稅收、會計、財務等專業知識,並全面了解、熟悉企業整個投資、經營、籌資活動,從而預測出不同的納稅方案,進行比較、優化選擇,進而作出最有利的決策。
在既定的稅收籌劃方案的規劃與指導下,各級管理、業務、會計人員都應該嚴格照章辦事,規范操作,使各項行為朝著一目標行動。
4.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現實生活中,稅收籌劃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稅收籌劃的手續與形式也是多樣的。
因此,在稅收籌劃過程中,應把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選擇最合適的稅收籌劃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此外,要用長遠的眼光來選擇稅收籌劃方案。
有些稅收籌劃方案在某一時期稅負最低,但卻不利於其長遠的發展。
例如有學者提出在「固定資產折舊與存貨計價」上採用會計核算上選擇利潤最大化的攤銷或成本結轉方法,利用「遞延稅款」科目反映所得稅的時間性差異,使得近期所得稅快速減少,而未來所得稅急劇增加。
這種稅收籌劃雖然可以獲取貨幣時間價值,但是存在3個問題:
(1)必須花費一定的人力成本,按照稅法要求核算固定資產折舊與存貨成本,這種成本的代價是否低於資金所節約的利息;
(2)稅收籌劃跨越的時間過長,具有無法估計的外部政策變動與內部人員變動的風險,確保貫徹實施的一貫性較難;
(3)由於利潤總額與所得稅的巨大配比,造成山頭式利潤的谷地與山峰,大起大落的劇烈變化使企業承受的損失嚴重,而均衡增長、穩定發展可以避免某些無謂的損失。
因此,在稅收籌劃過程中,應權衡利弊得失。
Ⅶ 稅收籌劃的方法有哪些
具體是需要根據公司經營規模來確定
大致的方法有以下幾種,例舉以供參考,詳細流程篇幅太長!
納稅人籌劃法:進行納稅人身份的合理界定和轉化,使納稅人承擔的稅負盡量降低到最小程度,或直接避免成為某類納稅人。
稅基籌劃法:通過控制稅基實現時間節稅,或過分解稅基,使稅基從稅負較重的形式轉化為稅負較輕的形式,還可以將稅基最小化合法降低稅基總額
稅率籌劃法:通過比例稅率籌劃法使得納稅人適用較低的稅率;通過累進稅率籌劃防止稅率攀升,從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方面注意累進稅制對稅負的影響。
稅收優惠籌劃法:特殊行業、特定區域、特定行為、特殊時期的稅收優惠。比如創業園區核定徵收率很低,比如疫情後國家頒布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會計政策籌劃法:通過分攤籌劃和估計籌劃,減少企業稅收負擔。
稅負轉嫁籌劃法:利用價格浮動、價格分解來轉移或規避稅收負擔
遞延納稅籌劃法:推遲確認收入或提前支付費用
規避平台籌劃法:如利用起征點、扣除限額、稅率跳躍臨界點等進行籌劃
Ⅷ 做稅收籌劃的三大步驟
1、根據業務尋找文件,也就是說,找到跟你公司業務相關的所有的稅收優惠文件,尤其是要找相似的稅收優惠政策。2、認真研究優惠條件,配備符合優惠政策的條件。3、根據文件實施業務,文件怎麼規定的,就怎麼做業務,就可以享受到該業務的稅收優惠政策啦。想了解更多財務知識,歡迎咨詢麥積財稅,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想了解更多財務知識,歡迎咨詢麥積財稅∞
Ⅸ 企業稅收籌劃有哪些方法
稅務籌劃基本方法:
隨著稅務系統逐漸完善,企業的偷逃稅行為已經不可行了,這是違法的,稅務一旦發現,企業將面臨巨大的稅務風險。
一、所得稅稅務籌劃
核定徵收,按照行業利潤率10%定率核定徵收,綜合稅率3.16%;
核定徵收,定額核定,按所得稅稅率1.5%核定。
二、增值稅稅務籌劃
成立有限公司,園區內的有限公司入駐可以享受地方性稅收優惠政策,得到獎勵扶持
獎勵扶持比例為地方留存基礎之上的75%-90%
增值稅地方留存有50%,所得稅地方留存有40%
獎勵及時,獎勵比例高,政策穩定
企業想要解決綜合稅負壓力,建議企業將有限公司和個人對資企業配合經營,最大程度降低企業的綜合稅負壓力。
Ⅹ 企業稅務籌劃怎麼做
稅收籌劃,合理避稅方案 頭像!
公司稅務籌劃方案應該怎麼去做?稅務籌劃解釋起來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根據當下稅收政策的導向,對自己的經營情況,生產情況或者其他投資、理財活動進行籌劃,盡最大可能為企業創造利益。說的稍微直白點稅務籌劃就是企業本身投入確定的前提下降低稅務成本,提高本身收益。
就現在各個企業家的來看,對於稅務籌劃還是很有興趣,
但是呢,作為企業家的他們也是不願意承擔風險的,他們需要的不是隨隨便便的財稅方案,
而是一套合理可行沒有風險且可以將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稅務籌劃方案。
但是,行業企業各不相同,要想做好一份真正有效的稅務籌劃談何容易。
現在做稅務籌劃一般就兩個方向:
一個是事前規劃,另一個就是現有稅務項目的優化。
其實這兩點都是比較簡單的,第一點就是讓企業在事物即將發生之前,通過各種情況的分析,對於企業即將產生的稅款進行規劃,剔除多餘的部分。
現有項目的項目的稅務優化就更簡單了,就是讓企業通過對公司現狀的分析,查看之間是否有擁有而未使用的稅務優惠或者說有沒有重復納稅!
除了上面說到的兩個方面,還可以利用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做好稅務籌劃
國一些經濟開發區當地政府為了拉動經濟
入駐當地企業可享受當地稅收優惠政策的財政獎勵。
A高額返稅,先征後返,以獎勵的形式達到節稅的目的
對接稅收窪地政策,返還地方留存高達90%;
增值稅返稅比例高達:75%-90%;
企業所得稅返稅比例高達:75%-90%;
個人所得稅返稅比例高達:75%-90%;
B分散經營,注冊個人獨資企業
不交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低至:0.5%-2.1%;
綜合稅負低至:0.5%-3.16%。
這些稅收優惠政策不僅給企業提供良好的稅收條件,而且為企業創造了稅收籌劃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