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廈門居住證沒滿半年小孩可以讀書嗎
外出打工的人員雖然工作掙的錢確實比在家裡多,但是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裡的孩子和老人,因為一般當地的教育也不太好,所以更擔心子女們的學習成績。雖然有一部分的外出打工者是帶著子女的,但是前兩年有關部門針對「高考移民」的現象抓得很嚴,所以很多地方的學校都不收外來人員的學生了。但是近期,廈門市的教育部考慮到務工子女上學難的問題也是推出了一些政策,對很多的外出務工的人員來說這都是好消息。想要讓孩子借讀也比較簡單了。
好消息!廈門市教育部最新通知,這些政策對留守兒童很有用
為了做好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的上學問題,讓這些的隨遷子女都能公平的享受九年的義務教育。廈門市集美區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的孩子可以憑借著居住證在當地上學,不僅如此,為了更方便快捷的辦理此業務,舍棄了一些不必要的證明材料,讓服務更快捷化。
這就代表以後外來務工的那些人以後都是可以帶自己的孩子們去打工的地方上去了,也不用再擔心子女因為戶口的問題不能在當地學校借讀。以後一些偏遠地區教育落後地方的孩子再也不用當留守兒童了。
不只是這個決定,廈門市集美區也發布了關於外來務工子女上小學積分入學的相關規定。
1.採用電腦分配的方法,盡量的更可能的去提供學位,公平公正的組織符合條件的孩子入讀小學一年級。
2.申請條件:隨遷的子女必須年滿六周歲、外來務工的人員必須要持有在有有效期內的福建省居住證,並且在給子女報名之前在集美區居住時間達到6個月以上才可以報名。
入學的積分如何計算?
入學的積分按照務工社保積分、計劃生育積分和穩定居住積分三部分來算,總分是120分。
務工社保積分分值是58分。父母只有一方在廈門市累計交夠一年的社保可以得4分,不夠時間的按照實際月數/12個月*4分的方法來計算,補繳的不計算,這項滿分是48分;如果父母雙方都在廈門市工作的,另外一方可以作為副申請方來累計積分,交夠一年的社保是2分,不夠時間按照同樣的方法計算,這項滿分是10分。
2.穩定居住積分分值是57分。父母只有一方在廈門市居住的,滿一年可以得到2分,是夠不夠的按照實際天數/365*2扥方法計算;父母在廈門市購房的並擁有50%以上的產權,而且已經實際入住的,可以得到24分(多套的只按一套的算);父母其中一方居住地和社保繳納都在集美區的,並申請了入學積分的,每滿一年就可以得到1分,不夠時間的按照實際月數/12個月*1來計算,這項滿分是9分。
3.計劃生育積分分值是5分。出生時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子女,可以直接得到5分,按照當地在當時子女出生時留的計生信息為主。
總結:
這兩個政策的公布真的會讓很多的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會少了很多的留守兒童,在外務工的人員對孩子的學習也更放心了。
❷ 外地人在廈門沒房子,沒醫社保,沒戶口。孩子上學怎麼辦
作為一名廈門公立教師,負責任地告訴你,如果你的孩子即將入學一年級,趕緊聯系老家,准備回家讀。首先,廈門公立學校的學位全部提供給兩一致的用戶,即房子在片區,戶口在房產上,有時候隔代都不好使,必須是父母自己的房產。還有些省級校是隔4年才能重新安排一個孩子上學。如果有多餘學位才分配給集體戶,最後是積分戶。但是會被安排到哪所學校就不確定了。像我所在的這所市直屬校,本片區的都快不夠安排,所以我們從來不招集體戶和積分戶。其次,你可以找找關系,但是別抱太大期望。就是我們校長也不敢隨便安排沒有戶口,沒有醫社保的人入學。教育局長的批條或許好使。第三,你是部隊的嗎?部隊一般都有共建校,我們學校每年會接收一定的部隊子女入學,這也是一條路徑。最後,了解單位有沒有共建校,這也是可以接收一定學生的。此外,不要以為沒有公辦校就可以上民辦校,很多民辦校的學位已經被征服買了,用來安排積分戶,除非你上那種貴族私立校。總之,一切都要早做准備。
從你的問題中,感覺不到你的焦急,也沒看到你的任何准備,估計你也沒有特別上心,滿答一下,希望對看到的人有用。這世上多的是父母,只要覺得把孩子帶到世上,就萬事大吉,殊不知,孩子不是野草,可以隨風長。孩子是鮮花,要細心呵護,才有自己的燦爛春天。
作為一個在廈門呆了十來年的教育從業者來回答你吧。廈門孩子初中特別苦,跟你說吧,廈門孩子初中中考普高錄取率才50%不到喲,每年廈門中考31000的樣子,島內的學生12000多名就沒有公立普高讀了,就只能讀英才這類8萬多學費的私立高中了,每年很多孩子沒有辦法都要回老家參加中考考高中。這個扯得有點遠是高中了,你可以先了解一下目前廈門情況。
再來說我自己的經歷,來廈門10多年了,孩子也要上小學了,今天早上還在和老婆超心(差點吵起來了,怪咱沒有能力島內買得起房子,讓我自己面壁一下吧)孩子上學的事情,自己老婆孩子戶口都在島內,房子在集美園博園那裡,戶口是屬於掛靠朋友,問了很多人了,教育局文件也專研了很久了,沒有誰能一口答應我家孩子能上我想去的學校,只能等教育局統一派位。這是屬於我這類有戶口沒有房子的情況,然後還有有房字沒有戶口,然後再是積分,現在每年積分都很高,聽說,是聽說啊,我不是造謠啊,去年有3000多農民工的孩子沒有學位必須回老家讀書,也許這個數據不準,但是說明了廈門要上小學特別難,特別是公里小學校。如果有關系可以找關系先,有的企業完稅多少有名額,住地方部隊有一些名額,這些都是合理的找關系,不違背政策的,當然最有用的是你能找到有權利那位人,也許就是一句話,誰有這樣的關系歡迎私聊。我也需要!因為我家孩子也要讀一年級了。
再來說一下高中教學情況,整體來說廈門教育資源是全省第一,毫無懸念,遙遙領先,每年你看全省文科前100,理科前200,廈門幾乎快站一半了!這個跟廈門的初中淘汰率有關,即使在廈門你孩子是中等生,那也就意味著極大可能沒有普高讀,多麼疼的領悟啊。
最後再說一點,如果有能力和關系來廈門一定要選擇島內,島外教育資源遠不如島內,最近今年教育局有意思在島外建立一些優質高中,比如前幾年的廈門實驗中學,和去年才招生的廈門 科技 中學翔安校區和廈門第一中學海滄校區,注意是校區不是分校,不是那種傍大款的行為喲。說明教育局領導就是想把優質資源外遷平衡島內外教育資源差距。就目前來說島外和島內還不是一個水平,所以很多孩子家長一定要選擇島內讀書,島內思明區和湖裡區差別也很大,你有錢盡量去思明區那邊教育資源更好。
其實孩子讀書:第一靠自己,第二靠天賦,第三是家庭教育重視程度,估計第四才是教師。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看到一些人純粹是出來指責別人。也不想想那座城市只為了爭跑房價第一,學校也不捨得多建一些。那麼多人每年都超爆表。有多少人是在七八月份離開廈門的,難怪經濟不發展,越來越落後。關店的那麼多。有些商業廣場都成了鬼城。沒有戶口,沒有積分,要上公辦的確實難,而民辦學校,除非有能力,有上面的大領導批准。但是我們不用怕,我們戶籍所在地,都可以隨時讀書。9年義務教育法是沒有人敢違反的。我們不能指責任何人農民工,如果可以,誰願意出門,每個人都在家裡。生活所逼,所以要遠離他鄉。為了養家糊口。只希望如果可以把一些鬼城阿空房子改建成學校。
現在廈門沒房,沒醫社保,沒戶口,要解決孩子上學問題,還是有辦法的,通過高級技能人才落戶廈門。
只要你想讓孩子在廈門上學,需要先去找一家公司上班,在這家公司就業三個月 一年左右,讓公司繳納三個月以上的社保。
然後找一家培技能培訓中心學校,通過一段時間的機能培訓以後考試,獲得廈門人力資源 社會 保障部頒發的中、高級技能證書,以技能人才方式落戶廈門島外集美、海滄等地集體戶,就可以解決孩子上學問題。
一、申請對象及條件:
經市(區)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局核準的符合技能人才落戶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可以辦理技能人才落戶。
二、需提交材料:
(一)市(區)人力資源和 社會 保障局簽章的《廈門市技能人才落戶審核表》;
(二)申請人的《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三)入戶在以下地址的,需提供相應材料:
1.入戶在區人社局集體戶的,應提供《集體戶口簿》首頁;
2.入戶在本人合法穩定住所的,應提供《廈門市土地屋產權證》原件或《廈門土地屋產權證》復印件和市房管局出具的《廈門市城鎮房屋權屬登記查詢結果》原件;
3.入戶在單位集體戶的,應提供單位《集體戶口簿》首頁;
4.入戶在直系親屬戶內的,應提供親屬關系證明和直系親屬的《居民戶口簿》;
以上材料需提供原件進行核驗,如涉及到省外派出所提供的材料需蓋派出所戶口專用章。
三、辦理程序及時限:
(一)憑申請材料到擬落戶地公安分局戶政辦證大廳或區行政服務中心戶籍窗口申請辦理戶口准遷手續(省外要回原籍地派出所辦理戶口遷移證);
(二)憑遷移證或遷移證到擬落戶地派出所辦理落戶。證件材料齊全的,戶籍民警應當場受理並開具受理回執單。
現在通過高級機能人才落戶,可以讓兩個未成年子女隨遷到廈門島外,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在廈門讀書,機能落戶是最好的方式,現在立馬找一份公司上班工作,然後通過機能培訓考試,獲得中、高級證書就可以了。中級證書需要一年以上的社保繳納時間,高級證書只要三個月以上的社保繳納,就可以把戶口遷到廈門。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謝謝。
作為一個在廈門呆了十來年的教育從業者來回答你吧。廈門孩子初中特別苦,跟你說吧,廈門孩子初中中考普高錄取率才50%不到喲,每年廈門中考31000的樣子,島內的學生12000多名就沒有公立普高讀了,就只能讀英才這類8萬多學費的私立高中了,每年很多孩子沒有辦法都要回老家參加中考考高中。這個扯得有點遠是高中了,你可以先了解一下目前廈門情況。
再來說我自己的經歷,來廈門10多年了,孩子也要上小學了,今天早上還在和老婆超心(差點吵起來了,怪咱沒有能力島內買得起房子,讓我自己面壁一下吧)孩子上學的事情,自己老婆孩子戶口都在島內,房子在集美園博園那裡,戶口是屬於掛靠朋友,問了很多人了,教育局文件也專研了很久了,沒有誰能一口答應我家孩子能上我想去的學校,只能等教育局統一派位。這是屬於我這類有戶口沒有房子的情況,然後還有有房字沒有戶口,然後再是積分,現在每年積分都很高,聽說,是聽說啊,我不是造謠啊,去年有3000多農民工的孩子沒有學位必須回老家讀書,也許這個數據不準,但是說明了廈門要上小學特別難,特別是公里小學校。如果有關系可以找關系先,有的企業完稅多少有名額,住地方部隊有一些名額,這些都是合理的找關系,不違背政策的,當然最有用的是你能找到有權利那位人,也許就是一句話,誰有這樣的關系歡迎私聊。我也需要!因為我家孩子也要讀一年級了。
再來說一下高中教學情況,整體來說廈門教育資源是全省第一,毫無懸念,遙遙領先,每年你看全省文科前100,理科前200,廈門幾乎快站一半了!這個跟廈門的初中淘汰率有關,即使在廈門你孩子是中等生,那也就意味著極大可能沒有普高讀,多麼疼的領悟啊。
最後再說一點,如果有能力和關系來廈門一定要選擇島內,島外教育資源遠不如島內,最近今年教育局有意思在島外建立一些優質高中,比如前幾年的廈門實驗中學,和去年才招生的廈門 科技 中學翔安校區和廈門第一中學海滄校區,注意是校區不是分校,不是那種傍大款的行為喲。說明教育局領導就是想把優質資源外遷平衡島內外教育資源差距。就目前來說島外和島內還不是一個水平,所以很多孩子家長一定要選擇島內讀書,島內思明區和湖裡區差別也很大,你有錢盡量去思明區那邊教育資源更好。
其實孩子讀書:第一靠自己,第二靠天賦,第三是家庭教育重視程度,估計第四才是教師。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在大城市沒房沒社保沒戶口,上公立學校是幾乎無望的。
所以建議你提前了解下當地私立學校的招生和收費情況,再或者趁早安排孩子戶籍所在地就學。
廈門本身就是地少人多,學位資源緊俏。所以一直嚴格執行兩一致,即房產所在區域和學位對口區域一致、戶口地址和房產地址一致。而且保險起見最好是父母雙方戶口都在對口學區,否則遇到特殊情況也會有被調劑的可能。
所以像題主這種三無外來戶,上學問題極大概率是只能回老家或者上私立。廈門是個發達城市,因此私立教育收費也是比較高的,貴的太貴,便宜的教學和師資條件都很一般,教學本身還真不一定比你老家學校強。
在廈門如果自己沒有購買房子,片區里的公立學校幾乎是不可能入學,沒有醫保沒有戶口私立學校也是不好進去,廈門目前的學校幾乎都是滿員,生源多學校少,這是廈門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也是一個弊端,導致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不得不選擇離開廈門。
我們也是一直在廈門,我是全職媽媽,沒有上班。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年我老公就給我辦理了社保,掛朋友公司,可是三年下來積分還是不夠,經過多方面的了解,覺得廈門的教育資源還是很緊缺,即使上了小學,到了初高中,島內學校也不能滿足,必須去島外,再加上我們沒房沒戶籍,更是難辦,於是回老家上了公立學校,在西安也算很好的學校了,在高新區。
其實回老家上學好處很多,學校我們可以上好學校,而且學校面積很大,後來跟廈門的朋友聊天他的孩子花錢上了私立學校,說學校很小,沒有操場,我覺得這個我是接受不了的,起碼孩子每天都不能愉快的跑跑。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畢竟廈門是小城市,只是居住環境好點,教育資源這塊還是需要改善
趕緊離開廈門,這地方不是隨便誰就能上學的
第一,現在去辦個技能落戶,第二,讀沒有學籍的私立,第三,回老家讀,現在的家長都是孩子出生就開始准備,不知道你這個怎麼想的
❸ 外地人在廈門沒房子,沒醫社保,沒戶口,孩子上學怎麼辦
像這種情況你們只能夠和學校商量著讓孩子借讀,不過這種幾率特別小,一般孩子上學都要入檔案,要有戶口本信息一類的,現在孩子都是電子檔案,已經不是原來的那種手工檔案了,除非你能給孩子買一套房或者辦個社保證,弄個戶口也不錯,這三個你必須滿足一樣,現在你們一樣都滿足不了,還想讓孩子在外地上學,你們這不是耽誤孩子的時間嗎?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的話,只能帶著孩子回家上學,找一個好一點的學校,如果一直在這耽誤,肯定會影響孩子上學的行程,老家裡面也有那種教育水平比較好的學校,不要一味的非要留在這種地方,你們也可以夫妻雙方回家一個人照顧孩子,另一個人在外面掙錢,這樣對孩子也更好,要不然就只能讓你們的父母照顧孩子。
❹ 廈門入學積分怎麼算的
法律分析:隨遷子女小學積分入學按務工社保積分、穩定居住積分、計劃生育積分三個項目計算積分,總分120分。務工社保積分(58分):隨遷子女父母一方在工作單位參加廈門市社會保險累計每滿1年積4分,不足一年的,按實際社保月數×(4分/12個月)計算得分,補繳的月份不納入計算,本項滿分為48分等。
法律依據:《廈門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積分入學辦法指導意見》第四條入學積分按照基本分30分、實際工作生活積分70分和附加分10分三部分計算積分。(一)符合參加積分入學基本條件的,得30分的基本分。(二)實際工作生活積分,總分70分,具體計算辦法如下:1. 隨遷子女父親(母親)在廈門暫住且務工超過積分入學基本條件規定的年限的,每多一年得2分,本項總分不超過12分;2. 隨遷子女父親(母親)參加我市社會保險超過積分入學基本條件規定的年限的,每多一年得4分,本項總分不超過24分;3. 隨遷子女父親(母親)在申請就學的行政區購置商品住房且其父(母)所佔房屋產權的比例超過50%(不含50%)的,得20分;4. 隨遷子女父親(母親)暫住地與務工地均在同一行政區,並在該區申請參加積分入學的,得9分。5.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得5分(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已接受處理的不得分)。(三)附加分10分。隨遷子女父母雙方均在廈門暫住、務工和參加社會保險的,可以一方作為主申請方計算積分,另一方的在廈門暫住且務工的年限按每年1分、參加社會保險的年限按每年2分計算積分,但總分不超過10分。
❺ 2019年廈門小學入學政策年齡規定及入學條件報名時間
積分入學常見問題
25.積分入學如何報名?
26.積分入學的程序是什麼?
答:去年的程序如下,今年應該差不多:
(一)提交申請。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可在暫住地或購置房產所在區,在規定時間內按所在區教育局公布的渠道和程序提出申請。
(二)公布積分排序。各區教育局組織審核,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按照積分由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並向社會公示5天,接受監督。學生家長如對積分入學工作有異議可向各區監察部門或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投訴反映。
(三)公布招生學校學位。各區教育局根據招生計劃對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的學位數進行統計,在招收本區戶籍學生後,結合本區實際,核算出可接收隨遷子女入學的公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及其學位數,並向社會公布。
(四)志願填報。組織經確認、符合積分入學條件的申請人填報入學志願。
(五)派位入學。按照「積分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根據積分排序位次和填報的志願順序,以電腦派位的方式安排入學,派位結果向社會公布。
27.今年小學一年級招生對象的年齡要求多大?
答:年滿6周歲(即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如果是非戶籍,超齡的無法申請積分入學。這是為了防止為了積分,人為讓孩子「留級」。如果是戶籍人口,他們事先應該向學校提出推遲上學的申請,並獲得批准。2012年9月1日及以後出生的不足齡的孩子等明年再讀。市教育局的規定是:嚴禁招收不足入學政策年齡的兒童入學,違規招收的一律取消入學資格。
28.如何知道自己屬於小學片區招生對象?
答:片區招生對象必須符合「兩一致」,即適齡兒童與父親(母親)戶口一致,實際居住地與戶口所在地一致(指適齡兒童及其家長在其戶口所在地招生片區內的住房是實際住所)。
片區招生對象落戶的截止日期為2018年7月9日,即只要戶口在7月9日前落戶,就可以了,當然,一些熱門小學會要求提前一年落戶和居住(詳見下文「原省示範小學」部分)。
28:戶口如果在2018年7月9日後落戶,怎麼辦?
答:戶口如果在超過截止日期才取得戶口的適齡兒童,由所在地的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即安排有學位的公辦小學。
29.原省示範小學如何招生?
答:原省級示範小學的招生對象除應符合上述的「兩一致」外,還應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①適齡兒童的父親(母親)持有片區房屋產權(父親或母親所佔房屋產權比例應超過50%,下同)的,適齡兒童及其父親(母親)還應在片區實際居住一年以上(2017年8月31日前入住),新入住的新建商品房除外。
②適齡兒童的父親和母親確無房產,父親(母親)租住片區房屋的,所租住的房屋應為家庭唯一居住地,適齡兒童及其父親(母親)還應在片區實際居住一年以上,並持有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賃手續。
③適齡兒童的父親(母親)購買的片區房產(持有效的購房合同和購房票據)由於歷史原因無法辦理產權的,且在片區外沒有其他產權房,該住處為其唯一居住地,實際擁有並與其適齡兒童在片區房產居住一年以上。
④適齡兒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實際居住並擁有片區房產的產權達六年以上(含六年),適齡兒童及其父親(母親)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且戶口同冊,並實際居住1年以上的,可視為片區招生對象。
上述前三種情況還要同時滿足同一套房產只能有1位適齡兒童在片區的小學一至六年級就學,符合計劃生育政策、子女多於一個的家庭除外。
幾點說明:第一條中,如果產權歸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所有,即各佔50%,也是可以。
第二條中的租房,並不是隨便租房,而是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要租住公房。
第四條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戶籍一般也要求在廈門,而且,他們房產是100%擁有。
不少區,一些熱門小學也參照原省示範小學的標准來招生,譬如說,海滄區的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集美區的福建省素質教育先進校曾營小學、實驗小學集美分校原則上參照上述辦法。2018年秋季起康城小學、杏東小學、廈門外國語集美分校、集美二小參照上述辦法。
30.原省示範小學是哪些?
答:總共有14所,分別是:
思明區(9所):
實驗小學、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第二實驗小學、檳榔小學、大同小學、濱東小學、演武小學、民立小學、人民小學
同安區(3所):
同安第一實驗小學、同安第二實驗小學、同安大同中心小學
集美區(1所):
集美小學
海滄區(1所):
延奎小學
順便說下,福建省已經有十幾年沒有評省示範小學了,所以,不要再說,為什麼某區沒有省示範小學之類的話,此外,不是說,只有原示範小學才是好學校。
31.如何報名?
答: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根據《學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通知書》,在家長或監護人的帶領下,於規定的報名時間,到片區內的學校報名登記,經學校審核確認後,給予辦理報名手續。
這里有個訣竅,戶籍人口一般就是在戶口所在片區小學報名,即使你不符合學校招生條件,也可以先報名再說,但是,報名不等於錄取,不符合條件的會統籌。
32.報名時,孩子一定要到場嗎?
答:大部分區要求孩子一定要到場,有的區沒有要求。具體看各區的通知。
33.報名時,要攜帶什麼資料?
答:片區招生對象報名時應提供的材料:
1.學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通知書(報名前一周,學校會通過居委會下發);
2.戶籍證明,指適齡兒童與父親(母親)同一戶籍的本市居民戶口簿;
3.其他必要的證明材料,譬如說房產證(有的區不需要提供,區教育局直接從網上調取),譬如說,原省示範小學可能要求的符合計劃生育的證明,還譬如說,無房證明(報名臨近時,到行政事務中心開具,因為是有期限),小學會在報名前一周,在校門口張貼公告,介紹要攜帶資料。
要注意的是:適齡兒童報名時提供的材料應真實有效,一經查實有弄虛作假的行為,一律視為非片區招生對象,由教育主管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34.父親/母親和孩子都是集體戶,要在哪裡上學?需要參加積分入學嗎?
答:如果孩子和父親(母親)是集體戶,不需要參加積分入學。
只要有廈門戶口(含集體戶),就能確保在戶口所在區有公辦學校就讀。
但是,如果孩子是非本市戶籍,父親或母親是集體戶,那麼,就要參加積分入學。
35.集體戶如何報名?
答:集體戶在戶口所在小學報名,然後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公辦學校就讀。
36.如果是戶口掛靠親戚朋友呢?
答:也在戶口所在小學報名,然後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公辦學校就讀。
37.本市戶籍的無房戶,怎麼上學?
答:在戶口所在小學報名,然後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公辦學校就讀。
如果這些人是掛靠在自己父母(即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出具無房證明,一般可以滿足在戶口所在片區小學就讀。
關於島內戶籍島外有房戶
38.戶口在島內,無房,在島外有房子,在哪裡讀書?會讓我到島外房產地讀書嗎?
答:戶口在島內,不管有沒有房子,都可以在戶口所在區就讀公辦學校。方法等同於集體戶和掛靠戶。
39.戶口在島外,房子在島內,如何上學?
答:可以在島外上學,和「島內戶籍、島外有房戶」同理。這部分人如果要在島內就讀,必須參加積分入學。
40.如果我戶籍在A區,能在B區申請上學嗎?
答:一般可以,如果要在B區申請,就必須參加B區的積分入學,方法和隨遷子女一樣,唯一不同就是,戶籍人口無法辦居住證,那麼,就由暫住證的居委會打居住證明。至於居住證明要寫幾年,以及如何計分,到時看各區的細則。
但是,思明區和湖裡區無法通過積分入學來實現跨區就讀,即思明區戶籍的人,無法通過積分入學申請到湖裡區就讀,反之,亦然。
41.港澳孩子可以申請在廈門入學嗎?
答:首先,港澳孩子不要參加積分入學。
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適齡兒童申請在我市入學,分幾種情況:
其父親(母親)為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的,根據其父親(母親)房產所在地或居住地統籌安排入學;
其父親(母親)為本市戶籍的,由其父親(母親)戶籍地教育主管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是本市A區戶籍,不能通過在B區租房的方式,到B區就讀)
其父親和母親均非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且均非本市戶籍的,申請就讀公辦學校,應滿足以下條件:
父親(母親)應在廈務工、居住和最近參加我市社會保險的年限滿1年(含1年)以上,其中,申請在思明區、湖裡區入學的,其父親(母親)在廈務工、居住和最近參加我市社會保險的年限要滿2年。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的父母是「雙非」,非廈門戶籍也非港澳,如果要在島內就讀,必須最近兩年在廈門繳交社保和居住,島外則為一年)。
42.港澳孩子如何報名?要帶什麼資料
答:到居住地或父(母)戶口所對應的小學報名,然後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
1.填寫《香港和澳門學生就讀申請表》一式兩份,由家長直接向學校申請;
2.適齡兒童有效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和《港澳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我市公安部門簽發的學生本人及其父親(母親)《華僑港澳台同胞臨時住宿登記表》原件及復印件,在廈購置房產的還應提供房產證明;
4.父親(母親)身份證明(如《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港澳居民身份證》或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
5.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適齡兒童其父母均非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且均非本市戶籍的,應提供父親(母親)在廈務工、居住和參加我市社會保險的證明。
備註:《香港和澳門學生就讀申請表》可在市教育局—網上辦事—表格及常用文件一欄下載。
點擊即可跳轉市教育局網站:http://www.xme.gov.cn
47.台灣孩子如何在廈門申請入學?
答:不需要參加積分入學。
持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台灣學生因家長在廈購房置業或工作需隨父親(母親)在廈生活要求在我市就讀小學的,由市、區教育局審核後,統籌安排到居住地所屬片區內小學就讀;也可由其父母事先與學校聯系,獲准後辦理就讀手續。
48.台灣孩子要到哪裡報名?台灣孩子報名需要什麼資料?
答:往年有關方面會組織台灣孩子報名,如果沒有,也是自己到居住地所對應小學先報名,或是看各區細則。
1.填寫《台灣學生就讀申請表》一式兩份,交市台辦確認並蓋章;
2.適齡兒童家長在廈購房置業或工作的證明材料;
3.學生本人及父母的身份證明或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4.我市公安部門簽發的學生本人及其父親(母親)《華僑港澳台同胞臨時住宿登記表》原件及復印件。
備註:《台灣學生就讀申請表》可在市教育局—網上辦事—表格及常用文件一欄下載。
點擊即可跳轉市教育局網站:http://www.xme.gov.cn
49:華僑和外籍孩子如何入學?
答:華僑、外籍學生申請在我市就讀小學的,由市、區教育局審核後,統籌安排到居住地所屬片區內小學就讀;也可由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事先與學校聯系,獲准後辦理就讀手續。到時各區的細則會有說明。
1.填寫《華僑和外籍學生就讀申請表》一式兩份;
2.適齡兒童家長在廈購房置業或工作的證明材料;
3.市外僑辦開具的介紹信及復印件;
4.學生本人及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的身份證明或護照;
5.我市公安部門簽發的學生本人及其父親(母親)《華僑港澳台同胞臨時住宿登記表》原件及復印件。
備註:《華僑和外籍學生就讀申請表》可在市教育局—網上辦事—表格及常用文件一欄下載。
點擊即可跳轉市教育局網站:http://www.xme.gov.cn
50.什麼樣的人才子女有照顧入學?
答:各區到時會界定。如果市直屬校,那麼,不是隨便的人才,例如,市級拔尖人才等等。
51.人才子女照顧入學,可以想讀哪裡就讀哪裡嗎?
答:人才子女申請政策性照顧入學,於6月1日至6月25 日向教育主管部門提供相關部門核發的證書或文件,書面申請材料(至少兩個志願),工作單位證明,申請人與其子女的身份證明,以及證明直系親屬關系的戶口簿、出生證明等材料,由教育主管部門核查後指導安排就學。
換句話說,也要填報志願,不是想讀哪裡,就能滿足。至於要如何決定誰讀哪裡,有的會通過隨機派位。
52.納稅大戶子女、軍人子女等照顧對象如何入學?
答:每個區都會提出自己的照顧對象和他們子女入學方法,看各區細則。
;❻ 廈門外地子女無積分可以入學嗎
法律分析:可以入學私立學校。廈門積分入學是針對非廈門戶籍的學生幼升小,若不滿足廈門積分入學基本條件或分數較低,可以選擇非積分入學方式。廈門有部分私立學校無需積分也可入學。
法律依據:《廈門市教育局關於印發廈門市秋季小學招生工作意見的通知》 第七條 關於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辦法,繼續實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積分入學。網路報名時應符合相關行政區積分入學條件。
❼ 廈門積分入學細則
法律分析:1、隨遷子女應年滿6周歲(不能超齡或者未足齡)
即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期間出生
2、隨遷子女父(母)持有在有效期內的居住證
居住地住址在入學區的居住證。
3、隨遷子女父(母)報名前在入學區連續居住6個月以上
即至少2020年11月1日-2021年4月30日必須在入學區居住(不可間斷)。(以上時間參照20年政策)
注意:有的區要求父母雙方都要有居住證!副申請方的社保分需要有居住證才能調取。在報名前180天,居住證一天都不要間斷!否則喪失報名資格。廈門戶籍跨區就讀,也要參加積分入學,辦不了居住證,由暫住地的居委會開具居住證明。
法律依據:《廈門市教育局關於印發廈門市2021年秋季小學招生工作意見的通知》(廈教發〔2021〕23號)精神
一、隨遷子女父(母)(主申請方)在工作單位參加廈門市社會保險累計每滿一年(12個月),不足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12個月,以按時繳交的月份累計計算,補繳的月份不納入計算。
二、隨遷子女父母雙方均在廈門居住、務工和參加社會保險的,可以一方作為主申請方計算積分,另一方作為副申請方。
❽ 積分不夠不能入讀小學怎麼辦,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沒有辦法。
若因積分和排名較低,沒被錄取至我區公、民辦小學的,應及時聯系隨遷子女戶口所在地(原籍)的學校就學,依法接受義務教育,不應盲目等待。
申請學生材料驗核合格後,在招生系統上按照積分排序進行錄取。申請學位的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積分靠後的學生可二次申報學位或由區教育局統一分流到其它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在積分當中佔比比較大的分值有房產,學歷,職業資格證書,社保,居住證,計劃生育證明等。
(8)廈門積分不夠如何讀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傾聽,專心做事,說完整話,表達清楚,上課認真聽講,寫字字跡工整,姿勢正確,(演示握筆方式)回家先寫作業等)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立能力。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獨立的學習空間,自主學習,自覺學習等,不要以工作忙為借口,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遵守交通安全,小心不認識的人,保護好人身安全,記住家裡和父母的電話號碼,不隨意奔跑打鬧,注意校園安全,正確使用煤氣、水電,學會生活常識。
❾ 孩子入學積分不夠怎麼辦
沒有辦法。
若因積分和排名較低,沒被錄取至我區公、民辦小學的,應及時聯系隨遷子女戶口所在地(原籍)的學校就學,依法接受義務教育,不應盲目等待。
申請學生材料驗核合格後,在招生系統上按照積分排序進行錄取。申請學位的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積分靠後的學生可二次申報學位或由區教育局統一分流到其它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在積分當中佔比比較大的分值有房產,學歷,職業資格證書,社保,居住證,計劃生育證明等。
積分入學項目分值調整
雖然,新辦法的積分入學項目基本不變。但是,部分項目分值所佔比重有所調整。
譬如,技師、事業單位工勤技術工崗位二級、中級職稱,可積70分。此前,該項只算60分。
在莞參保年限的分值上,也看漲。新辦法規定,在東莞市繳納社會保險費年限,包括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每繳納1個險種每滿1年1.5分。
而2012年的舊版辦法是每繳納1個險種每滿1年積1分。
此外,在莞居住時間上,增加一個項目。已申報居住登記的,在東莞市現居住地所在村(社區)新莞人服務管理部門申報居住登記的,可積10分。
申請小學插班和初中的,在莞接受教育積分中增加1個項目。新辦法規定,在我市公民辦中小學接受7年義務教育,有學籍的,積24分。舊辦法的積分只算到小學6年級。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具有居住證及居住證積分,孩子確無公辦學校可上、網路-積分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