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發生海嘯哪裡最安全
擴展閱讀
杭州小客車多久搖一次號 2025-07-11 04:30:36
廣州哪裡可以修曲軸 2025-07-11 04:13:46

廈門發生海嘯哪裡最安全

發布時間: 2022-12-10 02:45:22

1. 當發生海嘯時我們應該快跑到哪裡

發生海嘯時我們應該往遠離海邊的地方跑,往地勢比較高的,判斷比較安全的地方跑。

2. 如果發生海嘯,中國哪裡最危險

海南和江浙一帶比較危險。

3. 我國哪裡的海嘯風險最大

海嘯風險等級高區域:台灣島沿岸及上海到廣東一帶沿岸�0�2�0�2�0�2�0�2 秋丹:我們國家在太平洋的西岸,海岸線非常長,但是我們感受到海嘯記錄非常少,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國家,沒有一些海嘯可能發生的區域,沒有海嘯危險地帶?�0�2�0�2�0�2�0�2 趙聯大:中國是有海嘯風險的,我國海嘯風險分成紅橙黃藍四個等級。其中紅色最高,藍色最低,台灣島的沿岸就處於紅色的最高海嘯風險區,為什麼?因為台灣島本身就處於整個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上,它本身的地震就非常多。而像廣東的珠江口往東一直到福建南部這一片地區,還有東海的沿岸,就是長江口往南一直到福建北部這片沿岸,我們把它們劃定為風險等級處於橙色級別的區域,也就是說第二高的海嘯風險區。另外,像長江口往南,就是上海、浙江以及福建北部這一片地區,也會產生海嘯的危機。雖然說以前大家有一個認識,認為我國東海有一個很寬廣的大陸架,大陸架對海嘯波有一個消弱的作用。
�0�2�0�2�0�2�0�2 不能忽視東海海嘯�0�2�0�2�0�2�0�2 秋丹:就是阻擋的作用嗎?�0�2�0�2�0�2�0�2 趙聯大:說阻擋也沒錯,但是不全面。大陸架除了阻擋海嘯之外,它還有一個淺水的作用,可使得海嘯能量增大。不能因為我們有島嶼,有琉球群島擋著,有那種寬廣的大陸架,就是有消弱作用,不能因為這兩個作用,忽視了東海的海嘯,東海的海嘯也是很大的。
�0�2�0�2�0�2�0�2 [相關知識]�0�2�0�2�0�2�0�2 大陸架即能使海嘯能量衰減,也能使海嘯能量集中。
�0�2�0�2�0�2�0�2 寬廣的大陸架,能使得海嘯能量快速衰減。同時,由於大陸架的海底深度急劇變淺,海嘯波進入大陸架後,能量又有個集中的過程,波高會驟然增大。若海嘯進入狹窄的大陸架,海嘯波就將攜帶巨大能量直沖海灣和岸邊。

4. 廈門會發生海嘯嗎

廈門不會有海嘯,中國的海岸線出現海嘯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廈門對岸有台灣島以及台灣海峽之間大大小小的眾多島嶼阻隔,所以不會出現海嘯
台風也不用怕,台風經過台灣島的阻隔,到廈門也會削弱很多了
寶島台灣

5. 海嘯發生時,距海岸多遠才安全 海嘯的大浪到底能沖到岸上多遠

嘯發生時,越在外海越安全.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稱之為海嘯.海嘯在許多西方語言中稱為「tsunami」...

6. 中國哪些沿海地區容易發生海嘯

容易發生海嘯的地區有:
1、沿海地區屬於板塊交界處的地區
2、大陸海岸線狹窄彎曲的地區
3、少島、礁湖地區

我國海區地處太平洋西部,瀕臨西北太平洋地震帶。那麼,我國沿海會不會發生地震海嘯?遠洋海域發生的地震海嘯會不會波及我國並造成災害性破壞呢?
據歷史記載,二千年以來,我國只發生過10次地震海嘯,平均200年左右才出現一次。這表明我國沿海發生地震海嘯的可能性很小。這是因為我國海區處於寬廣大陸架上,水深較淺大都在200米以內,不利於地震海嘯的形成與傳播。從地質構造上看,我國除了郯城--廬江大斷裂縱貫渤海外,沿海地區很少有大斷裂層和斷裂帶,在我國海區內也很少有島弧和海溝,所以,即使我國海區發生較強的地震,一般不會引起海底地殼大面積的垂直升降變化,缺乏引發海嘯的大地震。從1969年-1978年我國渤海、廣東陽江、遼寧海城、河北唐山發生的4次大地震結果看,盡管地震震級均在6級以上,均未引發地震海嘯。

太平洋地震帶上發生的地震海嘯對我國沿海影響又如何呢?在我國遼闊的近海海域內,分布著大小數千個島嶼礁灘。從渤海的廟島群島,到黃海的勾南沙、東海的舟山群島,台灣島以及南海諸島,這些眾多島嶼構成了一個環繞大陸的弧形圈,形成一道海上屏障;在我國近海外側又有日本九洲、琉球群島,以及菲律賓諸島拱衛,又構成另一道天然的防波堤,抵禦著外海海嘯波的猛烈沖擊。加之寬廣大陸架淺海底摩擦阻力的作用,當海嘯波從深海傳播到我國海區時,其能量已迅速衰減,已構不成威脅。智利大海嘯發生時,海嘯波傳至上海時,在吳淞口驗潮站只記錄到15-20厘米的海嘯波高;傳至廣州時,閘坡海洋站僅測出這次地震海嘯波的微弱痕跡。由此可以說明,不僅我國沿海地區不易發生地震海嘯,就是遠海發生的地震海嘯也不會對我國沿海構成威脅。當然,加強地震海嘯發生機制的研究,准確預測和預報地震海嘯仍然是必要的,對防範突發性地震海嘯還是有意義的。

我國近海海域雖不具備地震海嘯的海洋條件,但地震引起1-2米波高的潮水湧上岸的情況還是發生過的。若發生7.5級以上強震,渤海和北黃海不會有地震海嘯影響,但台灣及其附近有可能造成一定災害。可見地震海嘯仍是我國不容忽視的海洋災害,尤其是閩台地區,本地地震海嘯災害的潛在危險仍然存在。山東萊州也曾發生過海嘯。

7. 為什麼海嘯呆在海上更安全

海嘯不會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災害,正在航行的船隻甚至很難察覺這種波動。海嘯發生時,越在外海越安全。只有當海嘯進入大陸架,由於深度急劇變淺,波高驟增,可達20至30米,這種巨浪會給沿海地區帶來毀滅性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