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鼓浪嶼的海叫什麼名
擴展閱讀
杭州哪裡有購買天梭表的 2025-07-19 01:41:50
北京10月哪裡好玩 2025-07-19 01:37:33

廈門鼓浪嶼的海叫什麼名

發布時間: 2022-12-18 23:39:49

❶ 廈門的那條海是什麼海

廈門和鼓浪嶼之間隔著的海叫鷺江,從輪渡可以坐
船過去,五分鍾一班,鼓浪嶼是海上花園,琴島

❷ 鼓浪嶼有什麼

1.98億年前,當鼓浪嶼還是一片燕山晚期形成的中粒花崗岩時,它絕對想不到日後的盛名帶來的幸福與煩惱。人類的野心帶來了幾百年的全球化運動,最終在中國閩南海域的這個小島留下了一片秘密花園。

7月8日, 「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正式通過了世界遺產大會的終審,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已名列世界第一。

和所有的寒門逆襲一樣,鼓浪嶼如今名滿天下,人山人海,不知是否更懷念自己曾經作為一個「圓洲仔」的小確幸時光。

▼宋朝 諢名「圓洲仔」

所有的熱鬧都是從一片寂寥開始的。

在宋朝以前,鼓浪嶼不過就是一個大海中與寂寞為伴的荒涼小島,直到一位李姓漁民的到來,拯救了它的孤獨。

本來住在對岸蒿嶼的小李同學,在出海打漁的一天,忽遇狂風暴雨,船隻被吹到一個荒涼的小島上。

這個小島,呈橢圓形,四周遍布海灘,

「又是圓,又是沙的,那就叫它『圓沙洲』吧?

小李為了暫時躲避風浪,無奈在島上住了下來……誰知,過了一段時間,嵩嶼、東嶼上出海打漁,被風雨逼迫過來躲避的漁民越來越多……人多好辦事,人們便在鼓浪嶼西部雞母山向北的一條小河河畔,修建房屋,定居下來漸漸就形成了「李厝澳」聚居區,也就是如今「內厝澳」街區。

如今的「內厝澳」碼頭

▼明朝 大名「鼓浪嶼」

「圓沙洲」彷彿小李們的桃花源,「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只是有一個問題比較煩惱,每到漲潮,西南海邊都有如擂鼓般震天的聲響,很是吵鬧。

漲潮時,擂鼓震天的「鼓浪石」

人們後來發現在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岩石,由於長年累月被海潮拍擊,中間被沖刷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岩洞,便會隆隆作響,因此人們稱這塊石頭為「鼓浪石」。

明萬曆年間,泉州名人丁一中在日光岩題刻「鼓浪洞天」。

日光岩題刻「鼓浪洞天」

這個小島,也因此有了一個新名字——「鼓浪嶼」。

名字起的好,人生便成功了一半。要不「起名館」的生意那麼火。

▼這里記著一個猛人未竟的夢想

隔海相望的台灣兄弟,已經被荷蘭人霸佔了38年。此時出現了一個猛人叫鄭成功。他收拾父親的舊部,招兵買馬,很快便招募了數千人,一支軍隊便組織起來了。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47年,鄭成功移師廈門,乘船來到了鼓浪嶼。

在鼓浪嶼日光岩的附近,(沒錯,就是按個題有「鼓浪洞天」的地方,)有個石砌的寨門,鄭成功就在寨旁設立了一個水操台。水操台的前面,就是現今龍頭街至永春路一帶,當年是一片銀色的海灘。

如今白色銀灘

當海水漲潮時,戰船可從大海中直接駛進來。鄭成功就佇立在水操台上,發號施令,指揮著操練著他的水兵。如今,鼓浪嶼仍保存著當時的水操台和石寨門。

日光岩日出

睹物思懷,要知道,他收復台灣,是為了作為抗清的基地,實現光復中原的夢想啊。光復中原,當時也叫反清復明,這個大家都知道,夢想最終沒有照進現實。

▼狼來了之後……

不過大清王朝也終將走向它的末路,如一做著繁華錦夢的籠中之鳥,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火來了。

1841年8月,英軍借鴉片戰爭之際強行佔領鼓浪嶼,這一來便賴著不走了,直到1845年才正式撤軍。期間,1843年,鼓浪嶼被開辟為通商口岸。

鼓浪嶼被開辟為通商口岸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把台灣佔領之後,更是對隔海相望的廈門覬覦不已,清朝政府只得尋求「國際保護」,請各列強幫忙「兼護廈門」。各個帝國主義便一起聯合策劃了所謂的「鼓浪嶼萬國公地」。

好么,為了防一隻狼,引來一群狼。

到1902年,鼓浪嶼正式淪為了公共租界,成了各國列強的游樂場。德國、美國、法國、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鼓浪嶼成了「萬國建築博覽」

這里誕生了中國的很多傳奇

西學的到來,對島上的人也是一種啟蒙

傳教士來了,他們創辦福音小學(鼓浪嶼最早的西式學校)、「懷德幼稚園」(中國第一所幼兒園)。

國內最早的女子學校——毓德女子學校也被建了起來。這里曾經培養了中國第一位女性牧師何恩及、中國現代婦產科學奠基人林巧稚。

中國現代婦產科學奠基人林巧稚

出生於鼓浪嶼的林巧稚,留學回國後,是中國第一位北京協和婦產科主任的女醫生。

林大夫一生接生了5萬多嬰兒,自己卻終身未婚,沒有子嗣。

鼓浪嶼,竟然是中國現代足球最早的發祥地。

曾經的英華書院

1898年,英國傳教士在鼓浪嶼創辦英華書院,創辦不久,即成立了英華足球隊。

它深得英倫足球之精髓,因而也經常在「番仔球埔」(今鼓浪嶼人民體育場)與島上洋人組成的球隊比賽,島上居民時常圍聚觀看,稱之為「腳球」比賽。

曾經的英華足球隊

之後球隊還曾遠征台灣及東南亞,屢戰不敗,威風八面。這堪稱中國現代足球的萌芽啊。

如今,以老鼓浪嶼人為班底的英華校友足球俱樂部仍經常組織球隊與香港、台灣、菲律賓各地球友進行切磋互訪、樂此不疲。

「新中國最健康的人」馬約翰

在鼓浪嶼,還有一個傳奇。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最健康的人」的馬約翰就出生在這個島。「動是健康的泉源」便出自他口。他從小便是運動方面的天才,還曾作為國家田徑隊主教練待隊出征奧運會。

馬約翰指導學生體育訓練

後來,他在清華大學任教長達52年,怪不得現在的清華學子都號稱「要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有榜樣啊。

現在鼓浪嶼上還建有馬約翰廣場,旅遊的小夥伴們上去跑兩圈吧。

鼓浪嶼幽靜的小巷中,時而可聽到鋼琴的美妙旋律

從1913年,第一架鋼琴進入鼓浪嶼後,這里便成了鋼琴的天堂。當時在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僅一萬多人的小島上,就曾有500架以上的鋼琴,果然是名副其實的「琴島」啊。

菽庄花園的聽濤軒里的古鋼琴

島上出了很多優秀的音樂家,比如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周淑安、全美榮譽金鑰匙獎獲得者李嘉祿,著名鋼琴家殷承宗和許斐平等等。

▼老房子是鼓浪嶼的魂兒

鼓浪嶼的老宅特別多,它們往往隱藏在小巷深處。

比如漳州路上幾棵高大的玉蘭樹下,那座結滿蛛網的老屋就是作家林語堂的婚房,只有後花園里叢生的雜草和精靈般的流浪貓,在憑吊當年窮書生與富小姐的愛情故事。

典雅的紅色磚樓

而在鹿礁路一座典雅的紅磚樓前,榕樹的枝葉肆意伸展著,如果沒有提示,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侵華日軍曾在那裡簽下了投降書。

❸ 鼓浪嶼位於哪條江入海口,與廈門島隔著哪個海峽相望

鼓浪嶼是一個島嶼本身沒有處於江河入海口,位於廈門半島西南隅,與廈門島隔著鷺江(實為深海)相望。

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3)廈門鼓浪嶼的海叫什麼名擴展閱讀

鼓浪嶼的風景

1、日光岩,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站在日光岩山門處,看到一塊高40多米的巨岩,凌空而立,在那巨岩峭壁上,有1915年許世英題刻的「天風海濤」四字橫書。

2、古避暑洞,在「古避暑洞」背後刻著一首詩,「日光岩,石磊磊,環海梯天成玉壘,上有浩浩之天風,下有泱泱之大海。」出自於蔣鼎文之筆,蔣鼎文是蔣介石的同鄉,他在「解決」十九路軍發動的「閩變」以後,躊躅滿志,心情極好,才寫下這篇頗有點文採的銘文。

❹ 關於鼓浪嶼

廈門鼓浪嶼旅遊景點介紹
廈門鼓浪嶼概覽

碧海環抱中的鼓浪嶼,面積1.87平方公里,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主要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均為廈門名景。鼓浪嶼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溫和,島上90多科4000餘種植物常年鬱郁蔥蔥,珍貴樹種有國內僅有的大果紅心木、國內最粗的印度紫檀、從紐西蘭等國引種的各類珍稀果樹,島上一些植被已形成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下的頂級群落。鼓浪嶼周邊海域為廈門港主要部分,瀕臨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文昌魚保護區、大嶼島白鷺保護區,與金門列島隔海相望。

宋代以前,鼓浪嶼還是水草豐茂、渺無人煙的小島,名圓沙洲。宋末元初,對岸嵩嶼李姓族人上島開發,逐漸形成聚落。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鼓浪嶼訓練水師,於1662年揮師東徵收復被荷蘭殖民者侵佔38年之久的台灣島。鴉片戰爭後,廈門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1902年,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涌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鼓浪嶼名人史跡眾多。這里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跡保存最為完整的區域之一,島上大批珍貴的摩崖石刻,雖歷經長年風雨洗禮,依舊保存完好。中國現代婦產科醫學奠基人林巧稚、中國語文現代化先驅盧戇章、中國現代體育啟蒙家馬約翰等60多位鼓浪嶼籍名人故居、陵墓都在鼓浪嶼島上。鼓浪嶼以其婀娜多姿的自然風光和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35個王牌風景區之一,在福建省居十佳風景區之首。

人文地理

廈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光熱條件優越,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季相變化頗有規律:春季季風由東北轉偏南,由冷轉暖,雨水增多;夏季有海風和雷雨的調劑,給熱天帶來涼意,時有台風;秋季少雨多晴;冬季有東北季風,冷而不寒。

廈門年平均溫度為21.2℃。年平均最高溫度為24.5℃,年平均最低溫度為18.7℃,年極端最高溫度38.4℃,年極端最低溫度2℃。最冷月平均溫度在13℃以上,全年無霜。海水表層年最低溫度為10℃,最高為31.5℃,年平均溫度為20.7—21.6℃。

廈門的海陸風極為明顯,往往半夜起至中午吹西至西北風(一般1至2級,最大4級),午後起至半夜前吹南至東南風(一般3—4級,最大6級)。夏季風一般為東南至西南風,從六月份開始,七月份盛行,八月份次之。平均只有2—3級。九月份下旬開始至來年的四月上旬為冬季風。風速以十一月份最大,一般為東北至東北東風。

海霧從十一月份至來年的六月份產生,以三月份最多,月最多次數8次,次之為6次,7—10月份為純霧期,如有霧,能見度在1公里以內,3—5月能見度較差,7—10月能見度最好,濃霧一般產生於午夜及早晨,連續最長3天,最短1小時。

雷暴5—8月份最多,12月至來年2月為無雷期,雷暴的產生常造成暴雨。

皓月園

皓月園位於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岩海濱,佔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於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有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

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量略大外,其餘各路兵馬都朝兩側延伸,圖幅寬廣,頗引人注目。

園內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岩雕像,這個巨像於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岩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菽庄花園簡介

菽庄花園位於鼓浪嶼東南海濱,建於一九一三年。原為台灣富商林爾嘉私人花園。一九五六年園主親人將此園獻給國家。

菽庄花園背倚晃岩,面臨大海,東鄰觀海園,西眺港仔後。全園分為藏海園、補山園兩大部分,各造五景。藏海五景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 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

港仔後海濱浴場

港仔後寬闊沙灘上,砂質細軟、坡緩浪平、海水流速小,沒有鯊魚出沒,每年有5個半月海水溫在20℃以上,泳季可達半年之久,每日有兩次潮水,宜泳時間六個多小時,是景好、砂好、水質好、氣候好的理想天然海濱浴場。各種服務設施齊備,並設有遊艇及摩托艇等水上娛樂項目。98年在此舉辦過全國OP級帆船錦標賽。

日光岩

俗話說「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廈門」。日光岩是鼓浪嶼的龍頭景點,包括日光岩和琴園兩部分。日光岩頂峰一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聳立,成為廈門的象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曾屯兵於此,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景區奇石疊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樹木蔥蘢,繁花似錦,富有亞熱帶浪漫氣息。擁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龍頭山寨」、「水操台」、「百米高台」勝景。歷代文人石刻題詠甚多,為名岩增添古風異彩。攀天梯,登臨極頂,鼓浪嶼、廈門、大擔、小擔諸島盡收眼底。琴園通過纜車與日光岩相連,以現代游樂項目為主,有「百鳥園」、「電影院」、「英雄園」等,與日光岩自然景觀形成動與靜、今與古的有機結合。景區注重環境的保護,1999年12月通過ISO14001標准,成為全國首家通過該標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百米高台

百米高台為日光岩頂峰,這海拔92.7米,加上圓台,號稱「百米高台」。淋浴天風,傾聽海濤,眺望遠處,水天一色,令人忘卻人世間的諸多煩惱,全身心地融入這優美和諧的世界中去。到日光岩旅遊,妙就妙在;不單單用肉眼看景,而應該用心靈去感受,做一番徹底的神遊。看腳下的鼓浪嶼,各種風格的建築錯落有致,好象從這鋼琴之島上彈奏出來音符,凝固成一曲最浪漫的旋律。這是一座神奇的島嶼,在這里的每一棟典雅的樓房裡都有一段精彩的傳奇故事。往北看,紅色、圓穹頂部的建築十分明顯,那就是鼓浪嶼最有名的「八卦樓」稍離我們近點的,這豎著十字架的建築,就是閩南最有名的大教堂「三一堂」。再往前看,鼓浪嶼隔鷺江與廈門相望,這里的特色建築與廈門的現代化高樓大廈截然不同,彷彿時間在這里停滯了,將我們留在東西文化強烈撞擊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歷史中。舉目西望嵩嶼電廠的煙囪高高聳起,著名的海滄開發區就在眼前,通過新建的海滄大橋與廈門連成一體。朝南看,對面就是漳州的中銀開發區,南太武群山起伏。朝東望,遠處有吳嶼、青嶼、大擔 小擔、大金門、小金門諸島,越過海峽,就是台灣。

日光岩寺

日光岩寺,俗稱「一片瓦」,實際是一個天然石洞,以一巨石為頂,後依山形地勢建起寺廟的,具體時間是明朝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有關日光岩名稱的來歷有兩種傳說:一是自然地理傳說,因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後升起,日光岩最先淋浴在陽光中,故得名為日光岩,寺廟稱日光岩寺;一是歷史傳說,當年鄭成功來到晃岩(日光岩別名),見這里的景色遠勝於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就成了日光岩。日光岩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殿,祀彌勒,並在廟前建一八角亭,上掛「日光寺」匾。解放後,圓明殿改為念佛堂,大雄寶殿是1917年建的。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岩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信善的捐贈,大興土木,翻建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鍾鼓樓。旅遊平台、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岩寺是一座精巧玲瓏的寺廟,大雄寶殿、彌勒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日光岩寺環境優美,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於1936年6月曾在此閉關8個月。

古避暑洞

古避暑洞是個很有特色的山洞,兩旁石壁支起從天而降的花崗岩巨石,給人泰山壓頂之感,十分險峻。上面「古避暑洞」四個字是清末台灣文人施士潔題寫的。石洞明亮乾燥、通風清爽。穿過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撐起細細腰骨,把岩石當作涼台,名叫「傘亭」可供遊客遮陽避雨。旁邊的岩石頂,有一個仙人洗腳的石盆,長年累月盛著水,一旁還有仙人的腳印。其實,「仙人印」、「洗腳盆」都是海浪沖蝕而成的海蝕地貌,在遙遠的地質年代,這里還處於海浪的沖蝕下,後來由於地殼上升,於是這些海蝕地貌就出現在山頂上了。

龍頭山寨

日光岩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毀坦。台灣石國球寫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岩「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蹬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海風穿弄,頓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九夏」即夏季,「龍窟」乃龍住的地方,因鼓浪嶼傳說中曾住五條龍。這個寨門是鄭成功當年屯兵鼓浪嶼的「龍頭山寨」的寨門,岩石上的圓孔是士兵搭架帳篷開鑿的,前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錯將軍見景生情,命筆寫下了七律:「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維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對鄭成功贊美異常。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律:「叱吒大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斌斌不可淘。」「蟲沙猿鶴」指從軍戰死者。

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紀念館1962年1月28日為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00周年而創設。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 1624年出生於日本平戶海濱。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見他忠心朝廷,賜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間叫他「鄭國姓」,永曆皇帝封他為延平王。其父鄭芝龍暗中降清,鄭成功出走金門,誓死抗清。他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與清軍厚戰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驕兵致敗。1661年4月煌日,鄭成功經過充分准備,率戰船數百艘,官兵25000人,從金門科羅灣出發,收復被荷蘭侵佔38年的台灣,並歷奮開發台灣。鄭成功於1662年7月病逝於台灣,年僅39歲。300多年來,閩台人民十分敬仰鄭成功,尊他為民族英雄,台灣人民尊他為「開台聖王」。鄭成功紀念館共分七個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餘件。其中,關防、漳州軍鋼等系當年原物,頗為珍貴。進館參觀,可比較系統地了解鄭成功不平凡的一生。

水操台

水操台是鄭成功為收復台灣,操練水師的遺址。巨崖上「閩海雄風」四個字,圓潤飽滿,酣暢剛健。右前側另一巨石上,刻著鄭成功手書的一首五絕:「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城,東海釀流霞。」據說,這首詩是臨摹鄭成功的筆跡而刻的,底下還刻著「鄭森私印」和「成功」兩方印章,站在水操台,總會令人聯想當年鄭成功在此處指揮若定,受江上掛旗獵獵,百舸爭游,壯士們為祖國的統一而摩拳擦掌的壯觀的場面。

鼓浪洞天

日光岩勝景聞名四方,古往今來,一直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他們陶醉於這天風海濤中,吟詩作賦,留下不少珍貴的手跡。走過日光岩寺山門,抬頭可以仰望到一個巨大的山崖。巨崖上的題刻——「鼓浪洞天」為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是明朝萬曆元年了一中所寫的;「鷺江第一」則點出日光岩是廈門第一勝景,是清代道光元年林誠所書;「天風海濤」恰到好處指出日光岩的特點,是民國四年許世英所寫。

英雄園

英雄園是為了紀念解放廈門、攻打鼓浪嶼的烈士而建的,包括小紀念廣場、紀念雕塑和紀念室三部分。1949年9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解放了閩南大陸,形成對金門、廈門國民黨軍三麵包圍的態勢。10月15日,該兵團三十一軍、二十九軍開始對廈門發動越海作戰,當日18時,三十一軍二七一團、二七七團各兩個營的船隊率先分別由海滄等地分兩路向鼓浪嶼西南部進發。在支前船工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解放軍指戰員搏風擊浪,冒著守敵猛烈的炮火,奮勇前進,在此山下搶灘登陸。一時炮火紛飛,勢崩雷電;軍聲肅殺,氣奪海山。二七一團團長王興芳等數百位指戰員和張水錦一家等支前船工不幸在戰斗中光榮殉國。經兩晝夜的浴血戰斗,我軍終於解放了廈、鼓全島,取得最後的勝利。青山疾忠骨,史冊耀丹心。廈、鼓解放後,人民群眾將此山(原名「旗仔尾山」)稱為英雄山。從而寄託著人們對革命先烈的無限緬懷!公元2000年,鼓浪嶼人民政府在山上闢建「英雄園」,讓這光輝的革命史跡與南國秀麗的景色交融在一起,使人們在大風海濤的淋浴之中,永遠勿忘往昔血與火的洗禮。

鋼琴博物館

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庄花園的"聽濤軒",佔地4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博物館里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無論是普通的遊客還是音樂家、藝術家,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帶給他們的藝術熏陶和音樂的啟迪都是無盡的。澳大利亞著名鋼琴演奏家傑佛利·托薩是胡友義先生的莫逆之交,他說,"我以我的朋友為榮,他把一份最特殊的禮物獻給了中國。"為慶祝開館,傑佛利·托薩還在鼓浪嶼音樂廳舉辦了專場演奏會。法國鋼琴大師米歇爾·布爾敦克勒參觀了博物館後說: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在此舉辦一個國際性的鋼琴藝術節。"我國著名指揮家韓中傑、鄭小瑛,旅美鋼琴家殷承宗等也深深被鋼琴博物館音樂魅力所折服。

風琴博物館

2005年1月28日晚,受矚目的國內惟一、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開始向市民開放,並舉行一場管風琴音樂會。風琴博物館的第一台大型管風琴「諾蔓比爾」「初試啼聲」正式向遊客和市民「亮相」。150多名市民獲得第一批觀賞百年古風琴的美妙琴聲的機會,來自澳大利亞的管風琴演奏家瑞思.博克(男)和瑞爾克.莫里夫婦給鷺島市民帶來了全新的音樂享受。

英國領事館、海豚星咖啡館,轉往上坡路,日本領事館、西班牙領事館、天主堂、海天堂構、黃榮遠堂、許家園、葉清池別墅、福建民居、怡園、林氏府、陳國輝宅…… 住宿:鼓浪嶼家庭旅館餐飲:好清香酒樓 第二天、博愛醫院、海濱旅社、李清泉別墅、匯豐公館經理別墅、某某學校、孔雀園、皓月園、鄭成功塑像、復鼎石、拔劍石、印斗石。分路:1、大德記浴場、觀海別墅 2、順漳洲路。沿途:毓園、原毓德女學堂、白宅、白鼠樓田尾路:田尾女學堂、萬國俱樂部、丹麥領事館、觀海別墅、原法國領事館、大北電報局住宿:鼓浪嶼度假屋 鼓浪嶼別墅……住鼓浪嶼:麗之島賓館,298元/間(黃金周期間),最好的住宿位置應該在日光岩腳下,海灘旁邊的海軍療養院,直接面對廣闊的海灘,看起來條件一般,但相信也有星級標准。條件最好的是幹部療養院,復式別墅,500元/兩房一廳,平時可以打六折,面對大海,感覺不錯。 2.住廈門:住輪渡很不錯,因為是公交中心,交通比較方便,而且家庭旅館也很多,價格比較偏宜。據說一個3人標間才110,很乾凈,有獨立的衛生間和24小時的熱水,空調。 3.在中山路的黃則和小吃店吃早餐,那裡的花生湯和燒肉粽很不錯,花生湯
名人:林巧稚、殷承宗
test_lzndw_com

❺ 鼓浪嶼又稱什麼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輪渡5分鍾可達。面積1.78平方公里,2萬多人,為廈門市轄區。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全國35個著名景點之一。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鼓浪嶼各種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成為觀光、度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遊區。2007年5月8日,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乃因島西南方有一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❻ 廈門靠近什麼海

廈門靠近東海。 東海的海灣以杭州灣最大,流入東海的河流有長江、錢塘江、閩江及濁水溪等。其中長江、錢塘江、甌江、閩江等四大水系是注入東海的主要江河。因而,東海形成一支巨大的低鹽水系,成為中國近海營養鹽比較豐富的水域,其鹽度在34‰以上。

❼ 廈門的鼓浪嶼又稱為什麼哦

廈門的鼓浪嶼又稱圓沙洲、圓洲仔。

鼓浪嶼隸屬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北緯N24°26′55.25″ 東經E118°03′43.55″,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島隔海相望。

❽ 廈門鼓浪嶼有海灘嗎

廈門鼓浪嶼有海灘。
拓展資料:
美華沙灘:鼓浪嶼西南面,從港仔後到鼓浪嶼工藝美院中間的一段沙灘,灘緩浪平、水質優良、砂粒柔軟的優質沙灘,適合海泳。它是傳說中「鼓浪石」所在地。早年,廈門人叫它「美華浴場」,是老廈門人、老鼓浪嶼人最喜歡去的沙灘。
鼓浪嶼西南面,從港仔後到鼓浪嶼工藝美院中間的一段沙灘,灘緩浪平、水質優良、砂粒柔軟的優質沙灘,適合海泳。它是傳說中「鼓浪石」所在地。早年,廈門人叫它「美華浴場」,是家庭度假、周末休閑活動的據點。
港仔後沙灘:位於菽庄花園西面,兩者毗連在一起。港仔後的海面又名金帶水,據說,元兵由浙入閩,當時南宋皇帝,在丞相陸秀夫、大將張世傑護衛下,逃上海船到廈門,隨後又擬從鼓浪嶼港仔後到嵩嶼入粵,渡海時波濤洶涌,顛波不息,眼看將要葬身魚腹,於是趙把腰帶投入海中,頓時,海面平靜,小船安渡過海,此後把這海面稱為「金帶水」。

❾ 鼓浪嶼3個雅稱是什麼

鼓浪嶼的3個雅稱分別是圓沙洲、五龍嶼、圓洲仔。

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鼓浪嶼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9)廈門鼓浪嶼的海叫什麼名擴展閱讀:

鼓浪嶼的名稱由來:

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鼓浪嶼的傳說:

1、五龍戲珠傳說

鼓浪嶼原叫五龍嶼,因為整個島的形狀像五龍戲珠,那顆珠就是日光岩,五龍就是島上的五座山(筆架山、兆和山、駱駝山(母龍)、旗尾山(英雄山,公龍)和升旗山) ,分別從海邊向島中心延伸,像五條龍從九龍江出海口爬上島。

公龍逮雞給下蛋的母龍吃,兩山間的雞蛋糕石就是龍蛋。只因官員聽不懂閩南話,誤把五龍嶼聽成鼓浪嶼。

2、日光岩由來傳說

日光岩,伯稱岩仔山,別名晃岩,相傳1641年 ,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日光岩由日光岩和琴園組成.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

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是鼓浪嶼最高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鼓浪島

❿ 鼓浪嶼的資料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餘科。

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10)廈門鼓浪嶼的海叫什麼名擴展閱讀:

鼓浪嶼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光熱條件優越。四季季相變化頗有規律:春季季風由東北轉偏南,由冷轉暖,雨水增多; 夏季有台風和雷雨的調劑,給熱天帶來涼意, 時有台風;

秋季少雨多晴; 冬季有東北季風,冷而不寒。海陸風極為明顯,往往半夜起至中午吹西至西北風,午後起至半夜前吹南至東南風。

年平均溫度為21.2℃。年平均最高溫度為24.5℃,年平均最低溫度為18.7℃,年極端最高溫度38.4℃,年極端最低溫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