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有幾個區幾個縣
福建省廈門市下轄沒有縣。截至2016年底,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分別是:
1、思明區:是廈門市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於廈門市南部。截至2016年,思明區轄10個街道,分別是: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梧村街道、濱海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篔簹街道、蓮前街道、嘉蓮街道、鼓浪嶼街道,共98個社區。
2、湖裡區: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是國家信息技術產業基地的中心,集裝箱吞吐量居全國第六位,是中國十大港口之一,是廈門島對外交通的重要樞紐。
3、集美區:是西出廈門本島的重要門戶,地理上稱為集美半島,位居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
4、海滄區:地處廈門市西部,東以海滄大橋連廈門島湖裡區,東南隔廈門港與思明區相望,南臨九龍江口以廈漳大橋接漳州龍海市,西南、西與漳州龍海市交界,西北與漳州市長泰縣相鄰,北與集美區灌口鎮接壤,東北隔馬鑾灣以新陽大橋連接集美區杏林街道。
5、同安區:又稱「同安縣」,別稱「銀城」、「銀同」,位於福建省東南部,北靠安溪、南安,東連南安,西接長泰,西南與廈門郊區毗鄰,東南隔海與金門島相望,是「閩南金三角」的核心地帶。
6、翔安區: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前沿,位於閩南廈門、漳州、泉州「金三角」的核心地區,是廈門的東大門,北毗安溪縣,東鄰泉州市,南望金門島。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簡稱廈、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界漳州,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2. 龍海是什麼城
龍海市(古屬漳州府龍溪縣、海澄縣)位於福建省漳州市九龍江出海口,1985年被國家確定為首批沿海開放縣,1993年撤縣設市,1996年,劃出郭坑、步文(除梧浦、長洲兩村外)兩鎮新成立龍文區管轄,2010年,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直屬於漳州市,2012年,劃出角美鎮新成立漳州台商投資區管轄,2013年,劃出顏厝鎮、九湖鎮及林下林場新成立的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轄。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漳州市東部,西北南群山環抱,東南瀕臨東海和南海。東與廈門市接壤,南與漳浦縣交界,西和漳州市區、南靖縣、平和縣毗鄰。西距漳州市區19千米,西北距省會福州市292千米。[1]龍海自古以來就有「海濱鄒魯」的美譽,也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聞名全國的「龍江風格」的誕生地。有世界最大的石樑橋——江東橋;還有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200萬年前的古火山口。
3. 廈門市管轄龍海了嗎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位處漳廈平原和泉州平原的中心,北面與泉州地區南安市、安溪縣為鄰,西面與漳州市長泰縣、龍海市相接,東臨金門縣,處於發源於閩西、橫貫龍岩、漳平、華安、長泰、龍海等地的九龍江口。 �0�2 �0�2廈門市行政建制始於宋朝,稱「嘉禾里」,屬泉州府同安縣;1912年從同安縣劃出設立思明縣,1933年設立市的建制,1940年又相繼設置了城廂(現大同)、馬巷及灌口三鎮,至此,初步形成了市域城鎮體系的基本格局,即一市三鎮(廈門市、城廂鎮、馬巷鎮、灌口鎮)的布局格局。此形態直至建國前基本沒有變動。 建國初期,廢除保甲制,建立鄉鎮政府,1951年市域內除廈門市區外,另設有同安城關及馬巷兩鎮。1953年,集美鄉由同安劃歸廈門市管轄,並設集美鎮。1956年,結合區劃調整,又恢復灌口鎮建制,至此,基本形成了一市四鎮的市域城鎮格局。 1958年後,全市開始建立人民公社,撤銷鄉鎮建制,城關、馬巷、灌口、集美等鎮都先後為公社所替代,但有些居委會還是保留了下來。這種建制一直持續到1980年,其間雖然行政區劃上多有變動,但建制沒有變化。 1978年成立杏林區,1980年,同安縣城關鎮復名,1984年恢復馬巷鎮建制,同時城關鎮更名大同鎮。1987年又成立集美區,1991年,市域內所有鄉都改為鎮建制,1996年同安撤縣改區。
4. 廈門有幾個區分別叫什麼名字
截至2016年底,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
6個市轄區分別是: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
除正式行政區劃外,廈門市還設立有非正式區劃的經濟管理區。包括: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廈門出口加工區、廈門象嶼保稅區、廈門海滄保稅港區、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廈門集美台商投資區、廈門杏林台商投資區。
(4)廈門龍海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2017年,廈門市常住人口401萬人,全市戶籍人口231.03萬人。2018年01月,廈門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