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有什麼是你去了廈門才知道的事情

有什麼是你去了廈門才知道的事情

發布時間: 2022-12-22 04:20:06

① 關於廈門,有哪些冷知識

各位朋友去廈門旅遊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要是你打計程車的話,千萬備好零錢,因為在廈門打計程車,如果車費是9塊5,你給司機10元錢,他是不會再找你5毛錢的,所以說現在移動支付非常方便,但是一些上了年紀的朋友,在出門的時候還是會隨身攜帶紙幣,並且用紙幣進行支付。

這兩年隨著第三方移動支付軟體的出現,這種情況被改變了不少,因為計程車司機再也沒有任何理由,能夠接觸到多餘規定金額的錢了,但這個事情還是應該再加強一下管理制度,畢竟每年都有那麼多人到廈門去旅遊,如果這個習慣一旦傳遍全國各地,廈門的聲譽會遭到很大損害。

② 廈門有哪些地方是你去過一次就難以忘懷的

鼓浪嶼,是廈門的招牌,有著廈門「心臟」之稱。這座與廈門市區隔岸相望的小島,在2017年被評定為我國第52處「世界文化遺產」。島上精緻的洋房、頗具年代感的建築與自然融合的恰到好處,遊走其間恰能感受一段愜意的舊時光。鼓浪嶼最熱門的五大景點包括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風琴博物館、國際刻字館。


③ 去廈門不得不去的地方你知道是哪裡嗎

廈門聲名在外,來了廈門總有幾個點是不得不去的。

1、廈門大學:最美高校的頭銜,使得她的人氣一直是爆棚的。甚至學校不得不採取限客的措施,現在工作日上下班時間內是不允許遊客進入的,也是頗為無奈,畢竟遊客太多實在影響到了學生的正常學習。

④ 廈門旅遊必做的事有哪些廈門旅遊必做的十件事

難得的春節即將到來,該去哪裡晃一圈才算對得起自己一年辛苦的工作呢?除了溫泉和SPA,最好呢,還有一堆美食能讓女朋友享用,當然也不能讓口袋「大出血」,否則小金庫就不保了。想了半天,最後選定了去美麗的休閑城市廈門旅遊——適宜的溫度,美味的小吃,最最重要的是還有溫泉度假村!還猶豫什麼呢?廈門,我們來了! 1、吹風踏浪玩沙 雖說冬天氣溫比較低,但鼓浪嶼島上的風情萬種,來到海邊不去吹海風看海有點說不過去。在鼓浪嶼的海灘邊曬曬太陽,玩玩海沙,也是很愜意的事情。 2、找一條最愛的小路 跟著自己的心走,300多條巷子、1000多個交叉路口,某個轉角就跳出驚喜,每次擦身而過都是奇跡。古老的街巷,拐角處的特色小店,在這里,你會深深地愛上某一條小路,並放在記憶深處。 3、敞開肚子,盡享美味 廈門多美食,除了海鮮以外,更有各種小吃令人難忘。隨口報來就是一串:南普陀素餅、黃則和花生湯、魚丸湯、鴨肉粥、土筍凍、葉氏麻糍、當歸牛肉湯、沙茶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只逗留幾天,你可以頓頓品嘗不同美食,也不一定能全部吃到家!其中我要大力推薦的是當歸牛肉湯、黃勝記肉脯和土筍凍,是上海很難品嘗到的美味! 4、在傳說中最浪漫的廈門大學閑逛 廈大四季色彩斑斕,綠意盎然,冬天也有木棉和聖誕紅在盛放。紅牆綠瓦的特色建築,碧波盪漾的湖水,輕拂水面的綠柳,眼前一張張充滿朝氣的笑臉,心情自然輕松愉快。 在廈大書店買上一張學校地圖,就可以東西南北地逛。緊鄰香火旺盛的南普陀,廈大的校門口總是熙攘,有打著陽傘探頭張望的觀光客,也有掛著佛珠騎自行車抄近路的和尚,書生們手裡捧著教材踩著鈴聲投奔往各個教室。 5、鼓浪嶼的小資午後 很多去過古浪嶼的人都說這個彈丸小島不好玩,其實要看你怎麼玩?幾個固定景點,可能要感興趣的人才會喜歡。其實島上的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值得一看。另外,這里的街頭巷尾「埋伏」著各種小吃店、咖啡館,只有細心的人才能找到。 6、走進南普陀寺,一路拜佛聽經 南普陀寺是廈門著名古剎,居於鷺島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臨碧澄海港,風景絕佳。始建於唐代,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就在廈門大學的南門口,據說現在裡面的和尚都是本科以上的學歷。寺廟宏偉,香火巨旺。目前是全國唯一的一所佛學院,佛家最高的教育學府。 7、慢悠悠逛一遍中山路 從鼓浪嶼回來,下輪渡,過馬路,走幾步就到了中山路步行街。神奇的是,中國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而且大多數中山路都在城市裡有著重要的地位,廈門這條也不例外,有人說中山路是廈門的名片,是廈門人的「公共神經」。 8、日月谷溫泉,紛擾世界與我無關 它的泉水是鹹的,硫磺味道比較重一點。但是泡完之後皮膚會變的非常光滑!據說這是日月谷的特色。 從整個設計來看,花,草,酒,茶,香料,游泳池,SPA,石板溫泉+按摩,小魚泡池;幾乎是全方位涵蓋。在這里除了可以自由泡溫泉,你也可以選擇做SPA,有專門的地方與專門的人士為你服務,給你的身心帶來全面的放鬆。如果你流連忘返,那你可以在這附近的日月谷溫泉度假村住上一晚。 9、曾厝安的閑適生活 如果想有一個安靜宜人的假期,可以考慮去曾厝安住上幾天。這個靠海的村落里隱藏著許多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館,將為你假期譜寫不一樣的故事:坐在客棧的庭院里,一邊喝著主人泡的功夫茶,一邊傾聽流浪歌手的動情演唱,你能找到另一個失落已久的世界;每當夕陽西下,和心愛的人牽手趕海將是再浪漫不過的了,如果運氣好,沒准能趕上放孔明燈,那就許個心願,留在廈門的這片清澈天空。夜色深沉也不代表寂寞,去古戲台看露天電影或是在海邊酒窖點上一杯乾紅,亦中亦西,隨君盡興。 10、聽一場免費音樂會 鼓浪嶼早期因為教堂、教會學校、教會醫院較多,所以這里習琴者眾,風琴、鋼琴被大量引入,到20世紀50年代初,全島鋼琴達500多架,從而培養了許多鋼琴家,音樂家。所以鼓浪嶼也有了「琴島」的美譽。時至今日,音樂一直在鼓浪嶼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來到這里除了聽浪濤拍案,美妙的音樂也不容錯過。在鼓浪嶼音樂廳,幾乎每天都有免費的音樂會和演出,可以提前關注門口的演出表。在美好的島嶼,聽一場音樂會,聆聽島嶼的脈搏,還有什麼比這更愜意呢。

⑤ 老廈門都未必知道的關於廈門的冷知識

1、沙茶麵80年代才開始盛行

作為廈門最著名的小吃—沙茶麵,它的盛行也就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沙茶麵什麼時候開始在廈門出現無從考證,但翻閱民國(30-40年代)幾本介紹廈門 旅遊 的書籍中,都未提及沙茶麵,蝦面、牛肉麵、雞蓉面(泡麵)在當時是主流。解放以後不久即公私合營,私人檔鋪逐漸消失。據老者回憶,50-60年代,在國營的飲食店裡可以點到沙茶麵,不過只是眾小吃的一種,並沒有專門吃沙茶麵的地方。到了文革後的1978年,才出現賣沙茶麵的攤販,後面才有專門做沙茶麵的店鋪。不同於其他閩南小吃,當時,僅在廈門市區能吃得到沙茶麵,島內郊區、島外、漳州、泉州等地都極為罕見,所以沙茶麵也成為了廈門小吃的代表。如果你在廈門看到哪家賣沙茶麵的店說自己是百年老字型大小,那一定是瞎扯淡的了。


2、哪裡才是廈門的中心?

廈門島是廈門市的中心,廈門島的幾何中心雖然在江頭(仙岳路與成功大道交匯處),但大部分人不認為它是廈門的中心。因為廈門在很長一段時期市區僅僅局限於廈門島的西南一角,距離江頭的直線距離還有8公里。在清朝,廈門城的中心點在今天的市公安局(老文化宮)。改革開放前,中山路、中山公園一帶才稱作廈門,火車站已經很偏遠了。20-30年前,篔簹大開發,市政府遷往濱北,白鷺洲被認為是廈門新的中心。廈門中心的變遷,是早期廈門島內發展不均衡,市區不斷東擴的縮影。而如今,以前沒人要住的五緣灣成為廈門最貴的地塊,SM廣場在幾何中心,萬達廣場在東部,會展、兩岸金融區也在東海岸,島外建設熱潮滾滾,已經很難說哪裡是廈門的中心了。

▲廈門人眼中的廈門(刻板印象)


3、廈門鐵道東西曾是兩個世界

廈門民國形成的老城區在廈門島的西南隅。1957年建成的鷹廈鐵路把廈門島分成了東西兩塊。改革開放後建設的篔簹、東渡、湖裡、蓮花等新區,都未曾跨過鐵路以東。就算到了1995年,廈門島還是被鐵路分割成了兩個世界。西部是老市區、美麗的篔簹新區以及欣欣向榮的湖裡工業園。可是所有的道路遇到鐵路就戛然而止。90年代的地圖乾脆只印廈門島的西邊,城市的邊際被鐵路包圍著。而東部,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片未知的世界。只有零星的幾路近郊公交可以到達東部比較大的村落。


▲1992年廈門交通地圖只有廈門島的西部,東以鐵路為界。


4、廈門的士不找零?

在廈門坐的士有一個潛規則,常常司機不會找給顧客五毛零錢。比如計價9塊5會直接收客人10塊。實際上,關於計程車的收費找零問題,政府價格管理部門並無專門的規定。既然計程車計費標准中有保留了「角」的單位,那麼,計程車司機就無權擅自把「角」進到「元」,除非乘客本人自願。這樣說來,計程車司機在遇到帶「角」的零頭時,能找零則找零,如果不能找零的話,只能主動讓利,即減掉「元」以下的零頭。所以,下次乘車遇到這種情況,不妨問一下司機有沒有零錢找哦。


5、廈大大南門不在南邊

廈大校門的命名讓很多人一頭霧水,西北邊的大門不叫「西門」或「北門」,卻叫「大南門」。原來,此門是1921年廈大建校時起名的,因毗鄰南普陀寺,面向思明南路,進校門後的馬路為大南路(廈大至南普陀)而得名,許多廈大學子簡稱此門為「南門」。但是此南非校區之南,大家可別搞混了。


▲廈門大學大南門


6、廈門第一座隧道與高架

廈門島內山多平地少,為了提高交通的流量與效率,廈門島內如今遍布著大量的隧道與高架橋,其密度在全國數一數二。不過,隧道及高架在廈門是近十幾年來才興起的。在2000年以前,廈門的隧道與高架橋屈指可數,公路隧道僅有鍾鼓隧道及仙岳隧道。第一座公路隧道是鍾鼓山洞,北起萬石植物園鍾山,南至南普陀寺鼓山,全長1161米,1986年通車。鍾鼓隧道大大拉近了廈門市區與廈大的距離。第一座高架橋是文園路一中門前的高架橋,長130米,雙車道,1991年通車,解決了學生進出存在安全隱患。


▲1990年代鍾鼓山洞舊影


7、百家村不是農村

廈門老市區有一個地名叫百家村。雖然地名有一個「村」字,不過它可不是農村。1927年,為興建廈門第一座公園—中山公園,原公園片區的124家住戶自願遷往此處,為構建中山公園騰出空地,故名「百家村」。百家村的發展亦由此開始。百家村是廈門民國年代規劃且得到實施的幾個新區之一,也是至今保留較為完整的一個老街區,內遍布著眾多的風貌建築,散發著濃厚的市井文化氣息。

▲百家村老街


8、廈門島內唯一的少數民族村落

湖裡區鍾宅村是島內惟一的少數民族村落,位於廈門島東北部,面積3.5平方公里。鍾宅村聚居著3000多名畲民(2000年),其中超過90%為鍾姓。鍾氏先祖原居於河南省許州潁川郡朱昌縣安邑鄉,後遷徙至福建海澄縣嶼上村居住,於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移居鍾宅村,至今已有600多年 歷史 。當地的民俗文化蘊涵著民族信仰,至今仍演繹著本族特色的習俗,例如「送王船」。遺憾的是,鍾宅村已經列入了拆遷的計劃,即將消失。


▲鍾宅鍾氏宗祠


9、五緣大橋上的題字改過了好幾回

五緣灣原名鍾宅灣,因北岸的鍾宅村得名。橫跨鍾宅灣的大橋於2004年建成,當時的名稱是「鍾宅灣大橋」。但到了2005年,出於兩岸政治上的寓意,叫了600多年的鍾宅灣被更名為「五緣灣」。大橋也隨之更名為「五緣大橋」。而五緣大橋上的字一開始使用的是無署名的簡體字,2008年又換成了江澤民題寫的繁體「五緣大橋」。


▲不同時期的大橋題字


10、「前村埔路」寫錯了嗎?

在前埔蓮前東路南側有一條路,路牌上寫著「前村埔路」。很多人都以為廣告公司做路牌的時候把「前埔村路」的字寫顛倒了。其實不然。「前村埔」這個地名確實存在。前埔行政村由前埔、前村等自然村組成,其中前埔自然村的別名也叫「前村埔」,所以這個路牌是沒有錯的。

▲前村埔路路牌


11、1924年,廈門才有了第一條馬路
以前廈門市區沒有馬路,只有狹窄的街巷。民國初,陳舊落後的市政設施,已不能適應廈門商埠日益發展的需要。1920年,地方人士向政府請准徵收兩個月鋪捐和發行公債後,一面規劃測量,一面從徐州、溫州、廣東招工1000多人來廈門,當年12月興築從提督路頭至浮嶼長700餘米的新馬路。此路仿英國「麥嘉頓」式,兩旁建立南洋騎樓式的人行道,一可遮陽,二可避雨,是廈門第一條近代化馬路,遂以「開元」命名。開元路歷時四年於1924年建成。

▲開元路街景


12、廈門北站曾經在島內

現在說起廈門北站,大家想到必然是位於集美後溪的北站。不過在集美的廈門北站還沒建成之前,廈門北站指的是島內的高崎火車站。高崎火車站1958年建成,1982年改名為廈門北站。2010年,新廈門北站啟用後,高崎火車站恢復原名。2012年改稱廈門高崎站。2015年,高崎站停止辦理客運業務。


▲廈門高崎站


13、「內厝澳」還是「內厝沃」?

到了鼓浪嶼,明明碼頭上寫的是「內厝澳碼頭」,路牌也是「內厝澳路」,但沿路的門牌號卻成了「內厝沃」,這不禁讓人疑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澳」跟「沃」普通話一個讀ao4,一個讀wo4,閩南話的發音也不相同,意思更不同,怎麼會混著使用呢?這是因為在70-80年代,「沃」曾經做為「澳」的簡體字出現過一段時間,後來廢除了。所以除了內厝澳以外,幾乎廈門所有帶「澳」的地名,都可以見到兩種寫法。比如:「頂澳(頂沃)」、「下澳(下沃)」、「澳頭(沃頭)」。「澳」其實才是正確的寫法。但是「下澳社區」如今變成了「下沃社區」,頂澳卻不變,比較混亂。

▲門牌上為內厝沃路,路牌卻是內厝澳路


14、鼓浪嶼近1/3的路名以省市名稱命名

鼓浪嶼上的道路30餘條,有近1/3的路名以省市地名命名。其中,福建路以省命名。泉州路、漳州路、福州路、三明路、興化路(莆田舊稱)以市命名。永春路、海壇路以縣命名。安海路以鎮命名。


▲鼓浪嶼路牌


15、廈門島內還有多少城中村?

現在廈門島上的城中村都是由原禾山地區的村莊演變而來,湮沒在大馬路及高樓大廈之中。若以成功大道與仙岳路為界,把廈門島用「十」字分成四個區域來看。西南已經幾乎完全城市化。北部由於機場限高,不少村莊還有保留。而東部因為原本是前線(面對金門)的原因,發展較晚,城中村至今仍然不少。但是這幾年東部的發展力度很大,村莊也不斷的在消失或萎縮。如今廈門島上仍有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不過比起民國年間統計的178社,已經消失了很多。


▲廈門島內現存城中村分布(紅圈部分)


16、這個廈門地名99%的本地人都「讀錯」

曾厝垵的「垵」字,隨便問一個人,這個字怎麼念,絕大部分會回答你是平聲的ān。廈門話也是念平聲,與「安」同音。但字典卻告訴你這個字讀ǎn(第三聲),不讀ān(第一聲)。公交車的報站廣播跟隨字典,念的是上聲的ǎn,反而有點怪怪的。只能說這個正規讀法沒什麼群眾基礎。


17、淘大食品的英文為何是AMOY?

AMOY是廈門的英文舊稱。可是在淘大食品的包裝上,英文出現了AMOY的字樣。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淘化大同的前身淘化在1908年於中國福建省廈門成立,除釀制豉油外,也兼營牛奶業務。1928年,淘化大同正式於香港成立,設廠製造豉油。為紀念公司發源地,淘化大同將其英文名稱定為Amoy Food。解放以後,廈門的淘化大同根據業務被拆分並入了醬油廠與罐頭廠,成為後來海堤、古龍品牌的基礎。而淘化大同品牌繼續在香港經營,一直延續至今。


▲淘大食品商標


18、有些地名的廈門話不能直接照字念

區分廈門本地人與其他閩南人(或者特務)的方法除了口音外。可以讓他們念一下「文灶」、「蓮坂」、「安兜」、「泥金」這幾個地名。如果他們直接用閩南話念出上面的地名,基本可以排除是本地人。因為這幾個地名廈門話要念「麻灶」、「劉坂」、「庵頭」、「塗任」。這些地名的文字後來被雅化了,但是廈門話卻保持原來的傳統,一般也只有本地人才知道。


19、廈門島上有兩個城隍廟

廈門城城隍廟原址位於廈門城內,今中山路城隍廟巷一帶。文革時毀,原城隍廟的范圍被改建為新華路郵局及思明區人民醫院。1980年代,龍海人吳天發在廈港南華路11號之2住宅重建廈門城隍廟,後來規模慢慢擴大。廟內供有一尊明代的石獅子和明代的城隍爺。但是按道理說,「有城才有城隍」,而南華路遠離古廈門城。近來又有信徒在古城西路接近原址的位置復建了一座城隍廟行宮,也請進了廈門城開基祖城隍金身。因此出現了廈門島上有兩個城隍廟並存的特殊景象。


▲南華路城隍廟vs古城西路城隍廟行宮


20、廈門有5條街巷 年齡超過250歲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版《同安縣志》記載,當時廈門的古街道,已有25條,近城的叫內街,有橋亭街、新街仔、塔仔街、局口街和菜媽街5條;近海的叫外街,有石埕街、提督街、碗街、紙街、竹仔街、磁街、外關帝廟後街、神前街、中街、亭仔下街、木屐街、港仔口街、島美路頭街、轎巷街、五崎頂街和走馬路街等16條;內、外街中間,還有火燒街和關仔內街2條;在廈門港又有橋仔頭市和市仔街2條。這些古街道寬僅3米左右。250年後的今天在還沿用乾隆年間街名,剩下局口街、橋亭街、菜媽街、小走馬路和市仔街5條。


21、中國第一所幼稚園在鼓浪嶼

中國最早創辦幼兒園(幼稚園)的地方是鼓浪嶼。清光緒二十四年正月(1898年2月),英國人韋愛莉在鼓浪嶼創建懷德幼稚園。創辦以來一直沒有間斷,即今鼓浪嶼日光幼兒園。在廈門,中國人最早創辦的幼兒園是民國初年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幼稚園。

▲懷德幼稚園畢業生合影


22、廈門最高的地方有多高?

同安汀溪的雲頂山為廈門市轄內最高山峰,位於安溪、南安兩縣交界處。峰頂常有雲霧,故稱雲頂山,海拔1175.2米,相當於356層樓高。廈門島最高峰是洪濟山的主峰雲頂岩,海拔339.6米,與今天在建的廈門國際中心同高。鼓浪嶼島最高峰為日光岩,海拔92.6米,比對岸的瑞頤酒店略矮一些。

▲同安雲頂山


23、帶有民國色彩的路名

在同安路實驗小學對面,有幾條平行的小路名稱很特別。它們是忠孝里、仁愛里、信義里(有沒有很像台灣的路名?)。這些路名源於民國初年新生活運動所倡導的國民道德中的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幾個在台灣路名中仍然常見的字眼,在大陸已不多見。廈門其他比較有民國色彩的路名都被改名了,比如民國路改為新華路,民生路並入民族路,新生路並入深田路等。可惜,由於拆遷,忠孝里與仁愛里名存實亡,信義里相對完整,還有不少一些老別墅。


▲忠孝里、仁愛里、信義里周邊地圖(1980年)


24、幸福路竟與宮廟有關?

幸福路是大家很喜愛的廈門路名,因為幸福的寓意很美好。但是其實這條路本跟幸福沒有太大的關系。這條路以前叫做佑福路,因為那裡有座佑福宮而得名。一直到了文革破四舊,才將「佑福路」改了一個字,變成了「幸福路」。

⑥ 來廈門必去的十大網紅地,你去過幾個


學生時代每每說起旅行,都按捺不住想去廈門的心,卻總是不了了之。


以至於現在,每次被生活壓得透不過氣的時候,就想買張車票往廈門跑。


這些年,幾經春花秋月,幾乎走遍廈門的每個角落,但最喜歡的還是這些地方。

記憶中,廈門有很多標簽,文藝、小清新、情懷、小資、懷舊,似乎所有洋溢著美好的詞都在廈門存在,還好,廈門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


廈門的空氣濕咸中泛著點腥氣,天空蔚藍的像宮崎駿漫畫中的場景,吹拂而來的風中像帶著陽光,就這樣,坐在沙灘上,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卻被幸福感撞了個滿懷。


迷失於小巷,每一個轉角的驚喜讓人心甘情願放棄方向感;靜坐夜幕下,滿幕星辰的夜色讓人忍不住用吶喊直抒胸臆;在海邊漫步,十一月的海風中竟然還帶著直達心底的暖意……


這樣讓人羨慕的生活似乎與我們遙不可及,但如果前提是在廈門,一切又變得理所當然。


我想,每個人的旅行清單里都應該有廈門的一席之地。

在此,體驗每個如電影般美好的日子。


如果你來廈門,這十個地方,是經典中的經典,值得你去走一走。

鼓浪嶼

都說不到鼓浪嶼,就相當於沒來過廈門。


只要在碼頭坐十分鍾的渡輪,就可以到達這座處處盪漾著文藝和閑適的風情小島。島上不允許機動車行駛,每個人都是悠悠的走街串巷,用心感受著小島的安靜和脈動。

在最美轉角打個卡,在張三瘋奶茶店喝杯帶情懷的奶茶,在趙小姐的店買份伴手禮,去菽庄花園感受藏海的巧妙,登上日光岩將整個鼓浪嶼盡收眼底。


島上的每個轉角都有邂逅,每個角落都藏著驚喜,就算迷失,也不曾畏懼。



風琴博物館里陳列的百年風琴,明明無人彈奏,卻有陣陣悠揚的琴聲,由遠及近穿透時光傳入耳中。



街角曬太陽慵懶的橘貓、帶著溫柔的海風、 歷史 色彩濃重的建築,讓這個小島顯得十分浪漫,讓人沉醉其中,不願離去。


頂澳仔貓街


頂澳仔貓街是中國為數不多以貓咪為主題的街區,還有國內第一家民營貓咪主題博物館。



街上隨處可見貓咪元素,電線桿和牆壁上的貓咪壁畫,可愛的貓咪雕塑,簡直是愛貓人士的天堂。



貓咪博物館里,有全世界各個品種的名貓60多隻,由於空間所限,每次只展出20多隻,不定期輪換或者做專題展覽。



貓咪們在為它們專屬打造的喵星號復古電車里散步、玩耍、打盹,就連電車里的扶手都是貓爪形狀的。


部分時段電車會開放遊客和喵星人共乘,彷彿瞬間化身成了喵星使者。


貓街上不只有貓,還有便宜又大碗的廈門特色四果湯,各式各樣的貓咪周邊,整條街都是明亮、活潑的氛圍,讓人不歡喜也難。

廈門植物園


雖說植物園是展覽植物的場所,擁有名貴或稀缺的植物,然而廈門園林植物園可不僅僅如此。


位於萬石山、背靠五老峰、圍繞萬石湖精心設計的廈門園林植物園,註定擁有迷人的自然景觀。更為可貴的是,廈門舊二十四景中的小八景都匯集在這里。

從沒想過仙人掌可以長的有一層樓那麼高,行走其間,四周各式各樣的多肉植物,就像用任意門走到了沙漠王國,讓人大開眼界。


在自帶仙氣的熱帶雨林中穿梭,陽光從樹葉的縫隙灑落,美的朦朧、美的沉醉。

盛滿陽光的玻璃房裡裝著無數珍奇的植物,光芒像一個個飛舞的精靈,小心翼翼的呵護著每一個生命。

植物園旁直達鍾鼓山山頂的纜車,五顏六色的車廂滿是少女心,深深融在了廈門文藝又浪漫的氣質里,在山頂,還可以俯視整個植物園。


沙坡尾

沙坡尾避風塢以前是廈門一個古老港口,有著老廈門漁民生活最原始的縮影。


隨著城市的發展,雖然沙坡尾的避風塢功能日漸衰退,但是一直保留著避風塢、岸線、騎樓等舊日印記,斑駁的舊石板路,岸上生銹的鐵環,一起彷彿都還停留在舊時光里。

這里是鬧市中的一分寧靜,老舊卻不腐朽。


不少文藝氣息滿滿的店鋪都選擇開在這里,整條街看起來有點不食人間煙火,卻又沒有藏匿於山水之間,處在鬧市之中,又掩於市井氣之外。


沙坡尾低調平靜、不事張揚,處處都是光陰沉澱的氣息,透過內斂暈染的色調徐徐飄散。

最喜歡在有陽光的午後,坐在奶茶店的二樓,想像沙坡尾幾十年前滿是船舶的樣子,看人聚人散、夕陽西下。


曾厝垵

走出曾厝垵,對面就是海,碧海藍天、白沙椰林,這是我無比羨慕的生活。


曾厝垵的五街十八巷裡,遍布各式各樣讓人口水直流的小吃和琳琅滿目的水果。


這里是住宿地的首選,聚集了各式的特色民宿,有傳統庭院、巴洛克風格的獨棟別墅、古樸別致的漁村古厝,還有熱鬧有個性的青年旅舍。


藏在轉角的從聿書店,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又毫不突兀,店內素雅簡約,安靜得只聽得到翻書的聲音,像是喧鬧中的一片結界之處。


等到深夜,曾厝垵便開始屬於民謠和酒吧,沙灘酒吧帶動著年輕人的節奏,清吧里民謠聲線低啞,不知藏著誰的人生失意,妄想麻痹現實里破碎的美夢,感嘆大夢一場空。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南普陀寺


「東海古剎,鷺島禪宮。坐五老之蔭麓,對紅塵之寂空。歷千載之更迭,閱百代之崢嶸。」



如若是夏日,走過牌樓,便能聞到陣陣荷花的清香。


寺廟前的放生池裡,小烏龜和錦鯉無聲地陪伴著這座古剎,時常還能看到成群的鴿子在白色報恩塔頂上盤旋。



佛殿造型優美、姿態多樣,飛檐上處處體現著精巧,起風時,檐下銅鈴的叮咚聲,讓人格外神清氣爽。


寺院後的登山路直達五老峰頂,在峰頂可以俯瞰整個鷺島,海港、建築、熱帶植物點綴其間,風景絕美。


寺里的素齋十分著名,口味清淡、味道極佳,是來此處必須體驗的項目之一。


食用完後,齋館里的每個人的餐盤都是乾乾凈凈的,或許只有懷著感恩之心面對眼前的食物時,才深知每一口的來之不易。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依山傍海、靜謐秀麗,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


清水牆、琉璃頂的建築,配上木棉花、鳳凰花、三角梅等有中國韻味的花卉,景色清新迷人,或校園漫步,或蔭下看書,一不小心就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芙蓉湖、情人谷、魯迅紀念館都是廈大內的風景,當美景與 歷史 相交融時,盡顯廈大的厚重和浪漫。


它們賦予了廈大太多魅力,讓每一個遊人都為不曾當過廈大人而滿心遺憾。



青春里淋的每一場雨、每一次悲歡離合都值得紀念。


廈大最出名的芙蓉隧道裡布滿顏色繽紛塗鴉,留下了無數廈大人的學生時代,歲月匆匆,張揚輕狂,卻又美好的無與倫比。


我愛你,再見


八市


廈門第八市場俗稱「八市」,作為廈門一個老地標,它承載著無數人的「廈門味道」,是老廈門的縮影。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這里便是廈門的海鮮集散地。周圍還有許多歷經百年滄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南洋騎樓。



這里有最古早的味道,「麥奶、花生湯、鍋邊糊、海蠣餅、炸五香、鹵面、烤生蚝、蝦面、面線糊、鹵味、小籠包、豬心湯等」,應有盡有,許多連名字都沒聽過。



有些看起來沒有正經招牌、破破爛爛、毫不起眼的小店,卻已有八十幾年的 歷史 ,傳承了好幾代人。



八市的商人守著一方天地,不改初衷,幾十年堅持著一件事,在每個老廈門人的心中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位置。



集美學村

很少人知道廈門有座大學叫做集美大學,也很少人到廈門,會來集美學村。


集美學村,是陳嘉庚的「理想國」,飽含著這位愛國華僑領袖的赤子之心。



集美學村是他一手創辦的,在他的親自指導下,大量的建築融合了中西風格,琉璃蓋頂、雕梁畫棟,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嘉庚風格」,每一棟樓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特色,每一棟建築都讓人不想錯過。


取自「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慍兮」的南熏樓,層層疊疊、綠瓦飛檐,是集美學村裡最美的一座。

這里和廈門島隔海相對,卻沒有廈門其他地方的熱鬧和喧囂,它適合在風清日朗的日子裡在此漫步,靜享美好時光,聽最純粹的海浪聲。

環島路


在環島路上自由自在的騎行,撲面而來的海風,如夢似幻的椰樹,金光燦燦的沙灘,還有在陽光下,泛著點點銀色光澤的蔚藍海水,與遠處的小島交相輝映著。

人生最舒爽的時刻,大抵就是這樣了吧。


自由的氣息,文藝的氣質,在每一幀畫面里都散發著光,彷彿呼之欲出。


脫下鞋襪,拾起精巧的貝殼,等著海水懶洋洋的浮上來,漫過腳尖,落日的昏黃看起來有些朦朧,四周升騰的是愜意和柔軟。

環島路上最適合走走停停的看風景,不急不躁、悠行其中,在人間的煙火里修行,在鬧市的喧囂里靜默。


行走之時,恍然微醺。

在廈門度過的悠然時光,就像平淡日子裡緩緩流動的小時光。


如果可以,我想在廈門的海邊開個小店,每天在鳥兒的叫聲中醒來,行走在天藍海碧的世界裡;或者坐在小店門口,看日升日落,聽雨水滴落在大海里的聲音。


不念過往,不畏將來,自由自在地生活著。


摘自旅行去玩攻略微信公眾號

⑦ 關於廈門,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一提起廈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鼓浪嶼和廈門大學。

大二寒假的時候去廈門打工,在廈門呆了40多天。因為上班的時候上六休一,所以出去玩的時間比較少。可是好不容易來了一趟廈門,怎麼能不去鼓浪嶼和廈門大學呢?

所以在休息的那一天,我們幾個朋友就一塊兒去了鼓浪嶼,去了之後才發現這真的是一個人間仙境,鼓浪嶼在一個小島上,我們要乘坐游輪去這個小島,然後小島上有熱熱鬧鬧熙熙攘攘的人群。

而且還去了我心心念念的沙灘,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心裡真的是特別平靜。我們在沙灘上追逐打鬧,也在沙灘上寫了很多字,希望我們的友情能夠繼續下去。聽說海的對面就是台灣,所以那個時候特別希望能夠插上一雙翅膀飛向台灣。

下午五六點的時候我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鼓浪嶼,然後第二天我們就去了著名的廈門大學。去了廈大之後才覺得能在廈門大學上學的學生該有多幸福呀。廈門大學是全國唯一一個學校里邊有海的大學,所以說廈大的風景真的很不錯,每天能吸引很多遊客來旅遊。

而且廈大的芙蓉隧道最讓我印象深刻,那條一望無跡的隧道裡面全部是壁畫,也證明廈大的學生在才藝方面真的是登峰造極,那條隧道我們走了一個小時,因為每一幅畫我們都好好欣賞了。

而且廈大的芙蓉隧道在全國也是出了名的,幾乎每一個去廈大旅遊的遊客都要花很長時間觀賞芙蓉隧道。

⑧ 去廈門必做的事情,去廈門要准備哪些東西

旅遊嗎?
廈門被冠以文藝小清新的海濱城市,去海灘拍個美照是必須的~帶好長裙短裙,遮陽傘,防曬霜,哈哈。
吃貨自帶屬性,廈門美食隸屬於閩南美食的一部分,大類就是海鮮,這個要好好挑選;小類就是各種小吃,鼓浪嶼和中山路 曾厝垵都非常多 ,也都會遇到的。
鼓浪嶼日光岩必須爬一爬,皓月園得去下,風琴博物館(原美國大使館)也可看看;
廈大,中國最美大學值得一游;
環島路騎行,現在共享單車多了,很方便。
鐵路公園走走,也是不錯的選擇,距離廈大約3公里。
沙坡尾逛逛,點一杯咖啡或者奶茶,在雙子塔下,去演武大橋看夕陽。
鼓浪嶼 曾厝垵等地有許多小店,可以手機印章,有時間可以去玩一下,有一種紀念本叫蓋章本,算是廈門的一個獨特文化。
帶什麼,最好去tb買一份地圖,那種比較全的地圖,有廈門地圖套餐的,比較實用。。
如果在鼓浪嶼給朋友閨蜜戀人什麼的寄一張明信片挺好的。。文藝,古典,又有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