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周昌樂廈門大學本科哪裡
擴展閱讀
福州理想汽車4s店在哪裡 2025-07-27 20:21:06
杭州雙眼皮哪裡便宜 2025-07-27 20:02:24
天津瘟疫情多少 2025-07-27 19:48:50

周昌樂廈門大學本科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2-26 18:33:20

Ⅰ 周昌樂的介紹

周昌樂,男、漢族,1959年11月生於蘇州太倉,199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曾任廈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現任廈門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人工智慧及其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開展心智仿造、聖學發微、禪法實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Ⅱ AI 是否擁有意識AI會像人類一樣嗎

前不久,OpenAI 的首席科學家 IIya Sutskever 就曾在推特上發起對 AI 意識的討論。當時,他說:如今的大型神經網路可能已初具意識。

他的觀點立即引起了一眾 AI 大咖的討論。唇槍舌戰幾回合後,也沒有討論出結果,這是一個關於源頭的問題。如果需要討論「AI 意識」,那麼:什麼是「意識」?

廈門大學周昌樂教授(從事人工智慧及其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解釋說:物質運動變化創生萬物,生物的生理活動支持著神經活動,神經活動涌現意識(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意識感受生理表現並指導意向性心智活動的實現,從而反觀認知萬物之理。

然而,從哲學上來看,人類對於「自我意識」的認識仍然是特別的模糊。因此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既很難想像,又可能是沒有必要的。

自「 深度學習 」和「 神經網路 」問世並不斷進步以來, 人工智慧(AI)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然而關於機器人產生「意識」方面的研究確實爭論不斷。

曾任 OpenAI 研究科學家的學者 Amanda Askell Askell 認為更高級的智能和自覺意識更相關,這也可以將人類和其它動物有效地區分開來。現象意識強調主體的體驗過程,側重感覺、經驗,被動注意;而自覺意識則強調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它強調主體在主觀上的主動留意。

她認為當下的 AI 系統比椅子更有可能具有現象意識,但遠不如老鼠有意識,甚至還沒有昆蟲、魚或雙殼類動物有更多意識。

她把 AI 系統大致類比為植物的區域——由於植物的行為方式似乎需要規劃,並且可以做出一些看似需要內部和外部交流的事情。AI 系統似乎也有類似的行為。

不過她也確信,AI 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在未來會比植物或雙殼類動物具有更大的意識潛力。尤其未來有更多受生物啟發的神經網路的AI研究可能會產生更多與意識相關的架構、行為和認知系統。

說了這么多,那對於人工智慧來說,需要通過什麼條件來實現自我意識呢?

在意識方面,義大利巴勒莫大學機器人實驗室的Chella教授用10年時間開發了CiceRobot機器人研究項目,通過模擬人的意識產生邏輯,實現了一種自我意識的認知結構機制。

該機制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亞概念感知部分、語言處理部分和高階概念部分:

亞概念感知是指對外部世界的直接感知;

語言處理即對語言的識別與回應;

高階是對機器人內部世界的感知;

通過機器人的高階感知,就形成了具有自我反思能力的機器人。

這項研究工作的主要特點是將邏輯形式化方法與概念空間組織相結合,強調對外部事物的一種心理表徵能力,並對外部環境進行內部模擬,這是自我意識產生的基礎。

那麼,AI 是否有意識重要嗎?與學者們面紅耳赤的激烈爭吵不同,大部分吃瓜群眾會覺得,人工智慧產生意識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畢竟在大部分未來主題的電影中,AI都是具有意識和情感的。因而AI 是否有意識並不重要,這可能是影視作品帶來的一種錯覺。

最後,我們對 AI 意識的理解多一分,對人類本身的理解就多一分。因此,對 AI 意識的討論雖暫未達成統一的共識,但討論本身已是一種進步。期待更多的 AI 意識研究工作。

Ⅲ 廈門大學在哪個區

廈門市思明區。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入選國家「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牽頭發起高校,中歐商校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會員,大學通識教育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

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1921年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時即把「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定為校訓。

「自強不息」指自覺地積極向上、奮發圖強、永不懈怠。最早見於《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指通過不懈的努力,以臻盡善盡美而後才停止,也就是說不達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絕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廈門大學

Ⅳ 《世界邊緣的秘密科學對生命的驚人回答》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世界邊緣的秘密》([美]光子)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cZgq8JeTOY0ARiB6dqLCXg

提取碼:1win

書名:世界邊緣的秘密

作者:[美]光子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9-6

頁數:292

內容簡介:

作者通過巧妙的構思,用娓娓道來的風格,將東方與西方、人文與科學,納入到那支生花筆下,可謂精妙絕倫。通俗而不失精彩、內容厚實而又引人入勝,是一部難得的東西方文化思想融會貫通之作。

——周昌樂(廈門大學前計算機學院院長)

光子是位眼光獨到的科學探險家,又是位思想深邃的哲學導游。筆觸所至,直抵洞見疊出的思維美景,亦通引人入勝的未知之境。此書引導我們反觀自然萬物,探尋世界奧秘,重新思考生命,享受一個開啟心智、異彩紛呈的旅程。

——尹傳紅(《科普時報》總編輯)

一本通識教育的奇書!貌似毫無關系的事件、知識和思想,被作者以獨特的方式串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思想圖譜,讀後有頓悟之感。

——楊文軒(華文天下前總編輯)

世界是什麼?我為什麼會在這兒?作者高擎科學的火炬,一層層驅散擋在讀者眼前的迷霧,展現一個人們視而不見的神奇世界。在這段奇幻之旅的終點等待著讀者的,是一個驚人的發現:世界的邊緣並非某個「遙遠的地方」,而是一個近得多、重要得多、也神秘得多的所在;這邊緣不僅是物理的,也是心靈和哲學的。人自以為是世界的過客,卻和它陰陽互補地糾纏在一起,無法分割。

這段本為認識世界的科學之旅,卻在幫助讀者認識自己,誠實地面對內心的渴望,理解活著的意義。掩卷之時,讀者將用嶄新的陽光看待自己和世界,突然發現自身的獨特價值,從而創造更加精彩的生活。

作者簡介:

光子,原名王健(Jonathan Wang),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師從現代神經生物學鼻祖、諾貝爾獎得主肯德爾(Eric Kandel)。

他著有《我·世界——擺在眼前的秘密》,該書被譽為「穿著科學外衣的生命之書」。他受邀成為《科普時報》的專欄作家,曾在造就、一刻等大型媒體平台發表專題演講,他的作品和理論被《文匯報》《澎湃》《光明網》等十多家媒體專題報道。

光子擁有斯坦福大學MBA,是橫跨中美的生物技術公司冠科美博(Apollomics)的董事長,曾任生物醫療投資公司奧博資本的合夥人及奧博亞洲的創始合夥人。他也是百華協會(BayHelix,中國生物醫療商業領導者的組織)的聯合創始人及前任主席。

他在中國和美國都生活了許多年,曾在紐約、矽谷、上海、北京、武漢居住,有著將東、西方思想融會貫通的文化背景。

Ⅳ 那些擠破頭爭助學金的人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今天聽廈門大學周昌樂教授的答廈門大學學子十五問的視頻, 有這么一些小小的感想, 與諸君共勉。

問題一: 在大學如何有效的利用時間

看到這個 問題, 其實我 也同樣在思考,然­而並不知道這個 問題的答案,十分認同昌樂教授所 言:"以學會為目標才是最節省時間的。」

看到這個答案,讓我想起 了自己的同­學"賤人楊',貌似他才 是在 大學最有效 利­用時間的人,對他來說翹課簡直就是家長便飯,就連任課老師對他不來上課好像也並未有多大的意見,為何? 因為人家的成­績幾乎每門都在90分以上, 而且對於老師要求完成的論文都有 自己獨到的見解,總­是能從一些其他人想不到的角度去論述。偶而的一次機會,和"賤人揚" 聊起這個話題, 他告訴我:每次上課前我都會把老­師上課要講的內容看 一遍,如果我解看明­白, 那我就不去 上課,我就去圖書館看書, 看自己喜歡的書,如果我課前看不明白,那我就去上課,看看老師講的能不能讓我更明白一些。" 現在的"賤人楊" 已經被保研到國內某top5高效,在保研面試時對­於老師提出的各類問題信手拈來, 讓許多大佬爭相收為弟子。

當然, 不建議你使用他這種偏激的方­法,但這種理念還是值得借鑒的。

                                                                            愛情篇

問: 大學一定要談一場戀愛嗎? 不談會怎樣?

在這個問題中, 周昌樂老師的回答並沒有多麼的驚­艷,他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如果你遇到的是真正的愛情,就不­要去壓抑你的感情,去勇敢的嘗試。但如果是因為你的舍友都脫單了,我也一定

要找一個,那就沒必要了。周老師的回答言簡意賅,這句話也和我一直信奉的理念相似。

周老師拿自身舉了一個例子,他笑稱自己的感情是大器晚成,他40歲才結婚,不是一樣生活的很幸福。

                                                                              生活篇

大學一定要做學生幹部嗎?大學一定要評獎評優嗎?

對待學生幹部的問題,周老師用了這樣的一句話來回答:「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它的意思是學有餘力的時候可以去社團鍛煉自己,為同學們服務。

對待下一個問題:

周老師的回答雖然沒有什麼亮點,但是卻是最實際的最能讓人醒悟的。

對待這個問題,我絕對大學確實不是用來評獎評優的,但是如果有機會能夠評上一次獎學金,也是非常優秀的,並且現在的這個社會,如果能評上一次獎學金在你未來找工作或者考研的過程中能夠為你增色不少。

但是如果像身邊的某些同學一樣為了獎學金勾心鬥角,無所不用其極,那就讓人看不起並且誤入歧途了。

上學期隔壁班裡評選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金是干什麼用的?是給那些家裡確實貧困的同學一些緊急的救助的。

當時那個班裡一共是六個助學金的名額,但是交申請表參與評選的人有將近二十個,佔了班裡總人數的三分之二還多,有人會講這里就會講了:「那沒准兒人家家庭貧困的就是那麼多呢,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但是讓人忍俊不禁的反轉來了,老師說申請的同學上台談談自己的情況,就因為這一句話有將近十個人將申請書作廢。

這個結果好笑嗎?

我覺得並不好笑,在這個結果背後折射的是當代大學生對於不勞而獲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有些人會想白給的錢為什麼不要?有了這三千塊錢我可以給自己換一個手機,買一個自己喜歡的鍵盤。

但是希望大家始終記得一句話:

這次的好像都是碎碎念,說教性大於故事性,容鍵盤大俠們多多諒解。

Ⅵ 廈門大學在哪個區

一、廈門大學在哪個區 廈門大學 是在廈門市思明區,具體地址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該校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二、廈門大學簡介
廈門大學 (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2017年, 廈門大學 入選國家公布的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建校迄今,已先後為國家培養了40多萬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60多人。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管理科學、藝術科學、醫學科學等學科門類在內的完備學科體系。學校現有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7個一級學科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46個福建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擁有31個博士後流動站;3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交叉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24個碩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2017年,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5個學科入選國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6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1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1.9%(下同),擁有博士學位的2206人,佔82.9%。學校共有兩院院士22人(含雙聘院士9人),文科資深教授2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0人次,「*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4人、青年學者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簡稱「*」)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3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5人、教學名師1人、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2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入選者5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13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4人;國家創新研究群體8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0000餘人(含外國學歷留學生1177人),其中本科生20077人、碩士研究生16232人、博士研究生3993人,本研比約為1:1。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IQA)入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所發起的「高等教育內部質量保障優秀原則和創新實踐研究典型案例」,是中國也是東亞地區唯一入選高校。學校獲第六、七、八屆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5項。3個專業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11專業(13個項目)入選國家卓越教育計劃。29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門課程入選教育部精品資源共享課、10門課程入選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雙語示範性課程。現有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6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在安徽歷年招生錄取分數線【2013-】

廈門大學在安徽歷年招生錄取分數線【2013-】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教務處電話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廈門大學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廈門大學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廈門大學招生辦的電話是多少

廈門大學招生辦公室電話

廈門大學雙一流學科有哪些 附重點專業學科名單

Ⅶ 周昌樂的個人簡介

周昌樂(Jason Zhou)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現已辭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人工智慧、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工作,並做出了眾多學術貢獻。現已辭去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職務。於2010年10月到擔任廈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期間到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當訪問學者。 周昌樂,男、漢族,1959年11月生於蘇州太倉,略通琴律。199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為福建省仿腦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主任,並兼任廈門大學藝術認知與計算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人工智慧及其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要開展有關心智仿造、藝術計算、國故新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兼福建省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專委會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心智與計算》國際網路學術期刊主編。為福建省第六批「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福建省「計算機軟體與理論」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並擔任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 Knowledge Engineering等多個國際學術會議大會主席。歷年主持承擔科研項目30餘項,在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Journal of Vision、Neuro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學通報》、《軟體學報》、《電子學報》、《宗教學研究》、《語言研究》、《現代外語》、《自然辯證法通訊》、《中醫雜志》、《心理科學》、《中國音樂學》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15篇、EI收錄62篇、文科一類15篇)。歷年培養各類研究生總計108人(含博士39人、博士後2人),分屬外文、中文、哲學、中醫、數學、計算等6個學科。 ZHOU Changle is professor of cognitive science department at Xiamen University. He received his PhD from Peking University in 1990. His research interests lie in the area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specially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brain theory and computational musicology with an emphasis on computational models for metaphor, awareness and creativity. His philosophical works lie in ancient oriental thoughts of Chinese, such as ZEN , TAO, YI etc., viewed from science.

Ⅷ 廈門大學的人工智慧怎麼樣

應該不錯

廈門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
廈門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是一個以實用智能技術研究為主、集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於一體的研究機構。研究所成立於1988年,首任所長是廈門大學兼職教授,閩籍科學院院士高慶獅教授,現任所長為史曉東教授。本研究所面向國際學科發展趨勢和國家發展的重大需求,利用人工智慧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斷開辟新的研究領域,逐漸確立了人工智慧基礎研究、自然語言處理和智能多媒體技術等主要研究方向。
廈門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十分注重人才培養,在研究生的培養方面,已包括人工智慧基礎博士點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兩個層次。歷年來,已培養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50餘名,目前在校博士生16名,碩士生60多名。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的學術梯隊,研究所現有教師20多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3名,博士6名,具有較強的研究和開發實力。歡迎有志於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的學子前來本所深造,也熱誠希望與社會各界進行相關領域的合作研究與開發。

http://ai.xmu.e.cn/index.jsp

Ⅸ 周昌樂為什麼辭去廈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總體而言廈門大學的工科是比較弱,不過最近今年我們學校和學院都很注重工科的發展,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近年來的進步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總體而言還算不錯,至少就業還行。。。呵呵。。。很多同學都能拿到四五千的OFFER。。。還是很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