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廈門出行政策
廈門出行政策
入廈無需隔離。
對7天內有高風險區旅居史的入(返)廈人員:實施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2、3、5、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對7天內有中風險區旅居史的入(返)廈人員:實施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4、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如不具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深圳其他低風險地區入廈出示48小時核酸+三天兩檢,並做好健康監測。截止2022年9月5日,廈門全市無風險區,出廈門只需健康碼綠碼即可出行,另外,如果要離開廈門,前往的目的地是否需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出發前也最好了解當地防疫政策以及是否需要核酸檢測,廈門,簡稱廈,別稱鷺島,是福建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⑵ 現在去廈門需要做核酸檢測嗎
截止2020年12月12日,國內本土有新冠疫情的城市為成都,內蒙古滿洲里,黑龍江牡丹江市。
根據廈門市疾控中心要求,關於核酸檢測,分三類。
1、入(返)廈門,來自低風險地區的,鼓勵核酸檢測。
2、一定期限內到過中高風險區入(返)廈門,需要報備,主動前往檢測機構進行核酸檢測。
3、12月11日0時起,中高風險地區入(返)廈的人員,須持有7天內核酸陰性證明,並按規定採取醫學隔離措施。
附:截止12月11日0時,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名單:
全國現有高風險地區1個: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東山街道;
中風險地區12個: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芬河市青雲小區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市中心社區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太平村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菠蘿社區中鐵奧維爾二期、三期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永安村8組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崔家店華都雲景台小區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北區街道辦事處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南區街道辦事處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興華街道辦事處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第三街道辦事處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第四街道辦事處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第五街道辦事處。
核酸檢測
⑶ 外省去廈門最新政策
一、經我省口岸入境的,實施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後,目的地為廈門市的入境人員,點對點接回目的地後繼續實施3天居家健康監測:目的地為廈門市外的入境人員,點對點送上返程交通工具,不得在廈門市逗留。在人員入境時,以及集中隔離第1、2、3、5、7天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其中第7天應同時採集人、物、環境標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者方可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居家健康監測第3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者方可解除居家健康監測。在福建省外口岸隔離滿7天的入閩人員,入境後10天內返回廈門市內,仍要實施居家健康監測直至滿10天,解除居家健康監測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二、高風險區入(返)廈人員: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醫學觀察的第1、2、3、5、7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方可解除醫學觀察。管理期限自離開風險區域算起。
三、中風險區入(返)廈人員: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7天,醫學觀察的第1、4、7天各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者方可解除醫學觀察。不符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者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管理期限自離開風險區域算起。
四、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低風險區)入(返)廈人員:持有48小時以內核酸陰性證明入(返)廈,入廈3天內完成2次核酸檢測,並做好健康監測,檢測結果為陰性者方可解除。
五、省外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與香港、澳門有口岸相連的除外)入(返)廈人員:持有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入(返)廈。
六、定點醫院、集中隔離點、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等從事高風險崗位閉環管理的入(返)廈人員:脫離工作崗位後,需7天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第1、4、7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出行前要向所在社區、村(居)委會或單位報備,需滿足脫離工作崗位7天以上,並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有序出行。
七、其他地區入(返)廈人員:健康碼綠碼、體溫正常,在做好個人防護前提下可在我市有序流動。
⑷ 請問駕駛證從湖北轉到廈門怎麼轉要辦理什麼手續
需辦理異地轉證手續。無需回湖北辦理任何手續。非廈門戶籍,還需持有廈門的居住證或暫住證。帶上身份證、駕駛證、居住證(或暫住證)和相片直接到廈門車管所辦理異地轉證手續即可。
⑸ 現在去廈門需要核酸檢查嗎
得看你現在哪兒,如果在島外就要檢測但是不用隔離,其他就更不用說了,省外肯定隔離分多久而已。
⑹ 疫情出廈門需要什麼手續
疫情期間,離開廈門需要考慮做核酸。
1、現在出入廈門最新規定一:
(1)、中高風險地區來廈門隔離14天+核酸檢測,高風險地區入(返)廈人員,實施14天集中醫學觀察(從離開之日算起)。中風險地區入(返)廈人員,實施14天居家醫學觀察,不符合居家條件的,實施集中醫學觀察;
(2)、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市(直轄市為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區)的其他低風險地區來廈人員須進行健康監測14天(原則上不外出),查驗入廈前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若無有效核酸陰性證明,需立即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3)、其他低風險地區來廈,無需隔離,出示八閩健康碼綠碼即可
2、現在廈門疫情管理最新規定二:
(1)全市居民小區(村)實行閉環管理,嚴格落實「測溫亮碼」措施,減少人員流動。封控區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防範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快遞、外賣等實行「無接觸」配送,物品統一放置到小區(村)指定的存放處;
(2)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應配備適當人員在崗在位,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運轉。出入辦公場所嚴格掃碼、測溫、戴口罩,具備線上辦公條件的提倡線上辦公;
(3)自2021年9月14日零時起,確需離廈的,須憑健康碼綠碼並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4)在全市范圍內暫停中秋博餅、民間信仰、文藝演出等群眾性活動;實行「紅事」緩辦、「白事」簡辦;暫停各類大規模群體性聚餐活動;
(5)全市所有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場所合理控制購物人員數量;暫停棋牌室、影劇院、網吧、歌廳、酒吧、檯球廳、博物館、圖書館、健身場所、培訓機構等有關室內公共場所的運營活動。
3、現在出入廈門最新規定三:
(1)廈門市同安區對新民鎮同輝路以東、同明路以西、集安路以南、集賢路以北的區域實行管控。管控區域居民只進不出,非本區域居民謝絕進入;
(2)即日起,封閉區域居民只進不出,非本區域居民謝絕進入。鼓勵群眾利用快遞、外賣等形式購買生活必需物資。疫情防控人員、公共服務人員、快遞員、超市員工等因工作需要出入小區的,憑有效證件(證明)出入小區;
(3)封閉式管理期間,不串門、不聚集,無特殊情況不外出,特殊情況確需外出請報告仁安社區,取得同意後做好個人防護方可外出。除軍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疫苗接種車等特種車輛和保障民生的專用車輛外,外來車輛一律不得進入封閉區域。
⑺ 現在進入廈門需要什麼條件
現在進入廈門需要以下條件:
1、對7天內有高風險區旅居史的入(返)廈人員:實施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2、3、5、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對7天內有中風險區旅居史的入(返)廈人員:實施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4、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如不具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2、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市(直轄市為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區)的其他低風險地區來廈須出示48小時核酸檢測+三天兩檢!
3、有本土病例報告的城市返廈人員。有涉疫城市【點此查看名單】旅居史人員入廈後須出示48小時核酸證明+三天兩檢、主動向所在社區和單位(或賓館)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條
本法規定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傳染病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可以決定增加、減少或者調整乙類、丙類傳染病病種並予以公布。
第四條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實施。
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規定採取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常見、多發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按照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管理並予以公布,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⑻ 落戶廈門需要什麼條件
法律分析: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所學專業符合我市產業發展規劃的普通高校專科學歷畢業生、取得人力資源行政部門核發的中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取得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或者高等教育文憑且經中國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留學歸國人員,與我市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或者依法持有營業執照後,可以按規定將戶口遷入廈門。高校和職業院校錄取的學生,可以根據本人意願將戶口遷至院校學生集體戶,畢業後可根據本人意願將戶口遷回原籍或按規定遷入廈門。外來務工人員持有我市居住證(暫住證)連續滿5周年、在我市辦理就業登記手續並參加我市社會養老保險連續滿5周年且在本市擁有《廈門市土地房屋權證》(房屋用途為住宅,所有權份額所佔比例不得低於51%)的房產,可將戶口遷入廈門。
法律依據:《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完善我市戶籍遷移政策的通知》一、放寬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一)放寬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留學歸國人員落戶限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所學專業符合我市產業發展規劃的普通高校專科學歷畢業生、取得人力資源行政部門核發的中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取得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或者高等教育文憑且經中國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留學歸國人員,與我市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或者依法持有營業執照後,可以按規定將戶口遷入我市。
對上述規定,市人社局、市公安局等部門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二)我市高校和職業院校錄取的學生,可以根據本人意願將戶口遷至院校學生集體戶,畢業後可根據本人意願將戶口遷回原籍或按規定遷入我市。
二、放寬在我市居住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落戶條件
外來務工人員持有我市居住證(暫住證)連續滿5周年、在我市辦理就業登記手續並參加我市社會養老保險連續滿5周年且在本市擁有《廈門市土地房屋權證》(房屋用途為住宅,所有權份額所佔比例不得低於51%)的房產,可將戶口遷入我市。
⑼ 外地回廈門要隔離嗎
現在要求只要是從外省回來的,都需要在家隔離2周時間,而且需要再居委會登記備案
⑽ 明天去廈門要不要隔離
一、境內城市來廈門
1、中高風險地區來廈門隔離14天+核酸檢測!
中高風險地區入(返)廈人員,需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居、單位、住宿酒店報備,接受醫學觀察和規定的核酸檢測措施。
高風險地區入(返)廈人員,實施14天集中醫學觀察(從離開之日算起);
中風險地區入(返)廈人員,實施14天居家醫學觀察,不符合居家條件的,實施集中醫學觀察。
2、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市(直轄市為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區)的其他低風險地區來廈須健康監測14天!
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市(直轄市為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區)的其他低風險地區來廈人員須進行健康監測14天(原則上不外出),查驗入廈前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若無有效核酸陰性證明,需立即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上述人員應在抵廈後第一時間主動向設在機場、火車站、碼頭、汽車站等交通樞紐的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廈專用通道的工作人員報告,自駕人員應提前向目的地所在社區(村)或酒店報告。
3、其他低風險地區來廈,無需隔離,出示八閩健康碼綠碼!
14天內無中高風險地區、境外旅居史,無與近14天內來自國外、境外或國內上述中高風險等級地區、重點場所的人員接觸史,在入廈時通過閩政通APP申請八閩健康碼,憑綠碼可以在廈門旅遊、出行無需隔離。
【【拓展資料】】
在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怎麼辦?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交通工具上發現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需要採取應急控制措施的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其負責人應當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點,並向交通工具的營運單位報告。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點和營運單位應當立即向交通工具營運單位行政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採取相應的醫學處置措施。
交通工具上的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由交通工具停靠點的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鐵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依照傳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採取控制措施。」
《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入境、出境的人員、交通工具和集裝箱,以及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行李、貨物、郵包等,均應當按照本細則的規定接受檢疫,經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
第五條規定:「衛生檢疫機關發現染疫人時,應當立即將其隔離,防止任何人遭受感染,並按照本細則第八章的規定處理。衛生檢疫機關發現染疫嫌疑人時,應當按照本細則第八章的規定處理。但對第八章規定以外的其他病種染疫嫌疑人,可以從該人員離開感染環境的時候算起,實施不超過該傳染病最長潛伏期的就地診驗或者留驗以及其他的衛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