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市低保國慶補貼什麼時候發放
擴展閱讀
上海sgs待遇怎麼樣 2025-07-19 00:15:45
廈門醫葯大學有哪些 2025-07-19 00:11:20
福州最新疫情分布在哪裡 2025-07-19 00:02:56

廈門市低保國慶補貼什麼時候發放

發布時間: 2023-01-12 06:45:06

㈠ 2022年國慶節低保是提前發放嗎

十月份,低保過國慶會提前領嗎?

不會提前領,因為十月份過國慶節,在九月份月末開低保的時候,就已經給你發放低保資金了這樣在十月初,也就是國慶節,你就得到低保的資金了,所以說國慶節根本就不用提前發放工資因為九月沒低保工資就已經到位了

㈡ 節假日低保發放

法律分析:城鄉低保金實行社會化發放,由民政部門或財政部門通過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代理金融機構,於每月10日前完成發放工作。春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區(縣)民政局可根據國家法定節假日安排,協調同級財政部門完成低保金提前發放工作。

法律依據:《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 城鄉低保資金原則上實行社會化發放,通過銀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機構,直接發放到戶。

縣級財政、民政部門應當以低保家庭為單位為其在代理金融機構開設專門賬戶,代理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城鄉低保對象收取賬戶管理費用;實行涉農資金「一卡(折)通」的地方,應當將農村低保資金納入「一卡(折)通」,統一發放。

第十三條 縣級民政部門應當及時將低保對象花名冊及當期發放的低保資金數額清單報同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應當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及時審核並支付資金。

第十四條 城鄉低保金應當按月發放,於每月10日前發放到戶。

個別金融服務不發達地方的農村低保金可以按季發放,於每季度初10日前發放到戶。

城鄉低保對象價格補貼、節日補貼等臨時或一次性的生活補助資金,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及時足額發放到戶。

㈢ 國慶節低保會不會提前發放

根據官方發布的通知,因為臨近國慶假,所以各地區的低保都會提前發放,會在本月的30號之前到賬

㈣ 十月低保十一月什麼時候發錢

11月25日。十一月份的低保補貼金在25日前後發放,十月低保十一月25日發錢。低收入家庭收入低於城鄉居民家庭,生活較為困難,以前由民政部門及鄉,村照顧性給於救助。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國家建立了城鄉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性制度,對城市及農村裡的低收入者及家庭進行最低生活保障。

㈤ 低保補貼每月幾號發放

一、低保發放時間具體如下:
1、低保錢每月10號前到帳;
2、但是有部分地區是每月中旬發放。還有部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月底發放。有的地區在每月的初、中、後十天分布,但一般在月底前分布。也有低保按季發的,也就是三個月發一次。一般會在當月4日前發出。
二、城市低保制度
低保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就開始探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至1999年9月底,中國668個城市1638個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已經全部建立了低保制度。特別是2001年下半年以後,由於中央財政和地方各級財政持續空前的投入,城市低保制度的覆蓋面迅速擴展,保障標准也隨之較大幅度提高。
截至2006年9月底,中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2227餘萬人,人均月保障標准為162元,1至9月份的人均補助差額為76元。應當說,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國城市低保制度基本覆蓋了全體城鎮居民,符合條件的城鎮困難群眾基本得到了應有的保障。
農村低保制度
中國對農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實際上還早於城市。只不過受傳統農村集體福利思維定式的束縛和農村稅費改革的影響,此項制度建設一直進展緩慢。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後,民政部開始重新部署農村低保制度的建設工作。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在全面摸清農村特困戶底數的基礎上,決定在未開展農村低保制度的地區建立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由此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形成了農村低保制度和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雙軌並行」的局面。也正是因為這一創新性的制度安排,為順利實現「全民低保」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的十六大以來,尤其是確立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兩大戰略目標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普遍被調動起來,農村低保制度的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04年以前,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僅有北京、天津、上海3個直轄市和浙江、廣東2省,且維持了較長時間。
2004年以後,發展態勢有了明顯變化。當年,福建、遼寧、江蘇3省出台了相關文件,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縣(市、區)達到了1206個;2005年,新增了吉林、四川、河北、陝西、海南5省,建立此項制度的縣(市、區)總數增加至1534個;2006年前11個月,又有內蒙古、黑龍江、山西、河南、江西、甘肅、湖南、山東、重慶9省(自治區、直轄市)加入了「已建」行列,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縣(市、區)數則達到了1791個。目前,中國已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了全面建立和實施農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件,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人數達1262餘萬人,月人均保障標准70餘元,1至9月份人均補助差額41元,1至10月份農村低保支出達到28.5億元。
2020-11-23民政部:2004萬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政府供養
2020-11-23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今天(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介紹,兜底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底線制度安排,經過各方合力攻堅,目前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取得決定性成效。
目前,全國共有20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其中,納入低保1852萬人,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152萬人。脫貧攻堅以來,農村低保標准大幅提高,從2015年的3177.6元提高到2020年三季度的5841.7元。從2017年開始,全國各市縣農村低保標准都達到或超過了國家脫貧收入標准,確保實現貧困群眾「不愁吃、不愁穿」。今年,全國所有省份的農村低保標准都超過了脫貧收入標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分別惠及困難殘疾人1153萬人、重度殘疾人1433萬人。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實現全覆蓋,更多貧困兒童享受到關愛服務。來源:央視網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中西部地區是農村低保制度建設的主戰場
目前,中國未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省(自治區)有11個,全部處於中西部地區;未建立或全部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縣(市、區)有1401個,85%在中西部地區。可見,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未來農村低保制度建設的主戰場。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
在中西部地區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並不是平地起高樓。事實上,中西部地區所有縣(市、區)已全部建立了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只要把上述地區現行的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平穩過渡為農村低保制度,中國「全民低保」的目標就基本實現。
三低保標准
多地統一城鄉低保標准
2015年7月1日,北京、南京等地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其中,北京城鄉低保標准統一調整至每人每月710元,南京城鄉低保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
此前,上海城鄉低保標准從4月1日實現一體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月790元,其中城鎮低保標准提高11.27%(之前為每人每月710元),農村低保標准提高27.42%(之前為每人每月620元)。
同時,一些地區正在醞釀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其中,長沙市7月1日開始試行《長沙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試點試行辦法》,試點區的城鄉低保標准統一為450元/月;廣州市民政局近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將全市城鄉低保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籌發展」,在輿論看來,多地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是社會救助實現城鄉統籌的具體體現,有助於打破城鄉二元壁壘,保障民生底線公平,讓更多困難群眾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
京滬城鄉低保標准超700元
記者注意到,2015年以來,在四大直轄市和27個省會城市中,多數城市上調了城鄉低保標准。
四、低保審批流程
建立農村低保制度,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舉措,已成共識。問題是,欲把現行的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過渡為農村低保制度,新增低保資金沒有穩定的來源是中西部地方政府須直面應對的現實問題,也是他們至今為止不敢主動作為的主要制約因素。大家知道,由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過渡為農村低保制度,多數情況下都需要地方財政增加投入。因為,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類似於傳統的定期定量救濟,地方政府可視財力彈性調整其保障人數和保障水平,使之框定在政府財力許可的范圍內。
五、可一旦實行了農村低保制度,在現有籌資渠道不變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就需要面對以下兩方面的挑戰:
一是保障人數增加導致的資金需求壓力。與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不同,農村低保制度的唯一「門檻」是農戶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准。只要農戶條件符合,政府就有責任和義務給予應有的救助。從各地的實踐看,由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過渡為規范的農村低保制度,其保障人數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中西部地區的增幅還可能會更明顯些。
二是保障標准提高引致的資金需求壓力。統計顯示,截至2006年9月底,中國1791個已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縣(市、區),人均月保障標准為70.3元。同期,中國1401個實行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的縣(市、區),人均月保障標准為41.2元,前者比後者高出29.1元。換言之,若要由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過渡為農村低保制度,地方政府每人每月平均需要新增投入29元。這對財力本已拮據的中西部地方政府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
中央財政尚未安排農村低保資金關鍵所在
建立國家與地方財政共同分擔機制,無疑是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財政可持續的制度保障。然而實際情況是,現行的農村低保制度主要採取市、縣財政分擔,省財政給予適當補助的籌資模式,中央財政至今未安排農村低保資金。
經濟條件尚好的東部沿海地區問題不大,但經濟欠發達的中西地區尤其是國家級、省級貧困縣的財政壓力很大。
正因如此,在社會普遍關注和政府意志明顯增強的形勢下,中西部地區各級政府仍不敢冒然推進農村低保工作,致使這些地區的農村低保制度建設難有實質的突破。
建立農村低保制度新增資金量的初步估計
首先,根據農村低保人數和保障水平,可計算出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所需的資金量。從已施行農村社會救助的國家和地區看,其保障面一般維持在3%-5%之間。若以此推算,中國7.5億農村常住人口中,可能需要救助的貧困人口約為2250-3750萬。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在中國農村地區,較為適度的保障水平大體在每人每月30-40元之間。
由此,可獲得兩組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所需資金量,即:如果按平均每人每月30元計算,2250萬農村貧困人口年需資金81億元,3750萬農村貧困人口年需資金135億元;如果按平均每人每月40元計算,2250萬農村貧困人口年需資金108億元,3750萬農村貧困人口年需資金180億元。
其次,根據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可知悉2006年中國農村低保和農村特困救濟的實際支出。資料顯示,2006年1-10月,中國農村低保支出為28.5億元,農村特困救濟支出10.6億元,兩者合計39.1億元。預計到2006年底,中國農村低保和農村特困救濟支出可能超過40億元。最後,把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所需的資金量減去實際支出量,就是當年新增農村低保資金量。
以2006年為基準推算的結果是:如果按每人每月30元計,2250萬農村貧困人口年需增加資金41億元,3750萬農村貧困人口年需增加資金95億元;如果按每人每月40元計,2250萬農村貧困人口年需增加資金68億元,3750萬農村貧困人口年需增加資金140億元。換言之,中央財政若投入41億元和95億元,可分別使2250和3750萬農村貧困人口每人每月獲得30元低保金;中央財政若投入68億元和140億元,可分別使2250和3750萬農村貧困人口每人每月獲得50元低保金。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七條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戶主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出具有關證明材料,填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初審,並將有關材料和初審意見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管理審批機關為審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核實。申請人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接受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第八條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條件的家庭,應當區分下列不同情況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對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全額享受;
(二)對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享受。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管理審批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的30日內辦結審批手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審批機關以貨幣形式按月發放;必要時,也可以給付實物。
第九條對經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由管理審批機關採取適當形式以戶為單位予以公布,接受群眾監督。任何人對不符合法定條件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都有權向管理審批機關提出意見;管理審批機關經核查,對情況屬實的,應當予以糾正。

㈥ 10月份低保什麼時候發放

2022年城鎮低保十月份幾號開2022年城鎮低保十月份20號開.會提前領,因為十月份過國慶節,在九月份月末開低保的時候,就已經給你發放低保資金了這樣在十月初,也就是國慶節,你就得到低保的資金了城鄉低保金從2022年4月份開始,由原來的按季度發放調整為按月發放,每月10日前將當月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到戶。每個地方政策不同,應該是每月的十號左右。要看各地方社保部門的規定時間。也有的在20號左右。

低保為因家庭成員存在重度殘疾或疾病喪失勞動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其住房或收入明顯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居(村)民。城市低保是在城市已經建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條保障線」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㈦ 2022年10月國慶節低保會發放嗎

答案是沒有補貼的,國家沒有安排節假日低保戶有補貼的,任何國家補貼都是統一時間發放,具體時間要看你的當地政府什麼時候發放為主,我們這里社保局是每月的十八九號發放工資到賬,所以具體時間還要看你的當地政府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