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哪裡有刻墓碑
擴展閱讀
福州冷庫清洗哪裡不錯 2024-04-26 23:10:05
北京西站建設多少年 2024-04-26 23:03:43

廈門哪裡有刻墓碑

發布時間: 2023-01-31 07:54:35

⑴ 廈門五通有一處「萬人坑」紀念碑,它記錄著哪些殘酷的歷史事實呢

在廈門島內的東北角,有一座五通燈塔公園,這是一座以燈塔為主題的特色公園。在這座公園內有一處「萬人坑」紀念碑,而紀念碑直線距離400米處,就是廈門五通「萬人坑」原址。

在解放初期,廈門五通鳳頭海灘上挖掘出一個萬人坑,裡面累累白骨,整個場面令人觸目驚心,這里是日軍殘暴罪行的鐵證。

歷史時刻自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

2019年的中國,百姓都過著和平安定的日子。而這世界並不太平,只是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

感恩烈士的流血犧牲,感謝祖國的繁榮昌盛。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廈門哪裡有地方可以刻字或刻圖案

1、在中山路的小巷子有一家在刻
2、要不就是去鼓浪嶼上面的書畫店,每一家都會刻的,
3、再不然可以去集美嘉庚公園外面的那幾家,都是惠安影雕的,刻字刻畫很簡單的。

⑶ 廈門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資料

三明人民英雄紀念碑
簡 介
發布日期:10/12/2006 AM 9:47:36 閱讀人次:287人次

--------------------------------------------------------------------------------

為紀念為三明的解放革命、建設事業獻身的先烈和人民英雄,展望三明未來的美好前景,2001年三明市委、市政府在三明麒麟山公園聚英園內建造了三明人民英雄紀念碑。
三明人民英雄紀念碑由一座主碑和五塊環型橫向碑體組成,主碑高約12.8米,橫向碑體總長50多米,高度2.5-5米,紀念碑廣場約為45米×35米。
立碑寓意為燃燒的火炬,與橫向環形碑形成明顯的體型對比,把人們的視覺引導、集中、升華、象徵著三明革命事業代代相傳。
五塊環型橫向碑體,運用浮雕藝術手法,濃縮三明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一塊碑:展現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帶領三明人民艱苦卓絕、前赴後繼的奮斗業績。
第二塊碑:展現1958年建市初期,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為建設福建重工業基地、艱苦創業、熱火朝天的奮斗場面。
中央主碑:展現三明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兩個文明建設的光輝成就。
第三塊碑:展現80年代中期-90年代三明創建「精神文明先進城」、「國家衛生城」、「雙擁模範城」、「國家園林城」團結拼搏精神和取得的豐碩成果。
第四塊碑:展現三明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

參考資料:http://www.smsyl.com/showmessage.asp?mid=141

⑷ 廈門大學:學校附近的清真寺有哪些怎麼去

只有一個 廈門市公園南路27號

⑸ 廈門在那裡

廈門(廈門一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副省級城市。位於福建東南部,建城712年.閩南地區,經濟較為發達,是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市內有鼓浪嶼、集美學村、萬石植物園等景點。廈門和金門對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
2003年5月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

* 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
* 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
* 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

廈門行政區圖
放大
廈門行政區圖

* 圖為廈門新區劃示意圖。1、同安區;2、翔安區(轄原同安區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鎮);3、集美區(增轄杏林街道辦和杏林鎮);4、海滄區(由杏林區更名);5、湖裡區;6、思明區(由思明、鼓浪嶼和開元三區合並)。(本圖根據現有區劃繪制,僅為示意圖。法定正式區劃界線須由有關部門依法勘定公布。
2003年末全市登記戶籍人口141.76萬人,44.08萬戶。其中非農業人口約佔46.87%。全市民族以漢族居多,占總人口的99.9%,此外還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多年來大力推行普通話以及外來非閩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湧入,普通話早以成為廈門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廈門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附近,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廈門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的同安、集美、海滄、杏林等及其眾多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有1565.0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有300多平方千米。其中廈門島面積約為132.5平方千米,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嶼,廈門島的整個海岸線約為234千米長。廈門屬於亞熱帶氣候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1攝氏度左右。
廈門市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整個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海峽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來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廈門港擁有東渡、海滄、鷺江、杏林等7個港區、77個生產性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8個,集裝箱專用泊位7個,已躋身國內大型一類港、世界集裝箱大港50強之列。

中秋博餅是廈門特有的習俗。相傳是明末清初鄭成功駐守廈門鼓浪嶼時為緩解將士們在中秋佳節思鄉之情而創,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游戲。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博餅使用六個骰子。獎品分為六等。名稱和讀書人的功名對應。
狀元1個 有多種不同組合。四個∷以上或者五個相同的其它數字以上。

對堂榜眼2個 必須每個骰子都不同。

探花4個 有三個骰子為∷。

進士8個 骰子有四個相同數字(除∷外)

舉人16個 骰子搖中二個∷即為舉人。

秀才32個 有一個∷

游戲以所有的餅都被贏走結束,每個參與游戲的人都有相同的機會。如果有人博出全黑,即六個相同的除外的數字,關上燈在黑暗中搶獎品。游戲結束。博出全紅,即六個∷是最大的,一旦博出六個∷游戲結束,博出六個∷的人可以取走所有獎品。

在游戲結束時,如果有二個人以上博出狀元級的骰子,用比大小的方式產生真正的狀元;其次是狀元插金花,四個∷和二個• ,可以拿走最大的三個獎品(即狀元和榜眼);再者是五紅帶六、五、三、二、一,即五個∷和一個其它數字,依所帶數字在大小排序;其次是五主帶六、五、四、三、二、一,即五個其它相同的數字和一個其它數字,也是以所帶數字在大小排序;最未是狀元帶12、11、10、9、8、7、6、5、4、3,即四個∷和二個其它數字之和,也是以所帶數字在大小排序。

一般認為博出全黑的人運氣會極差,而出全紅的人運氣最好。但運勢是有起落的,最差過後會轉好,而最好之後會轉差。
廈門有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這里寸草
不生,荒無人煙,一群白鷺南歸飛到這里,停在岸邊歇息,
領頭的大白鷺,發現水裡魚蝦成群,有充足的食物,而且
既沒有毒蛇猛獸的威脅,也不見獵人弓箭的騷擾,於是它
鼓上了這個小島,便率領這群白鷺定居下來。白鷺們也隨
之著手打扮自己的家園。一些白鷺用嘴啄利爪挖,費了九
牛二虎之力開鑿了許多泉眼,清澈的泉水嘩嘩地流淌下來;
另一些白鷺,則從大陸上銜來各種花籽、草籽,播撒在島
上,島上便百花齊放,綠草蔥蔥。山明水秀,花團錦簇引
來許多鳥兒築巢;蜜蜂、蝴蝶也來採集花粉,頓時小島變
得熱鬧非凡,五彩繽紛。
此番景象使盤踞在東海底下的蛇王異常嫉妒,它想霸
占這白鷺建設的美麗小島,於是率領蛇妖興風作浪,瞬間
島上飛砂走石,天昏地暗。
白鷺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與蛇妖展開殊死搏鬥。領
頭的大鷺重創了蛇王,趕走了蛇妖,但它自己也身受重傷,
躺在血泊之中。後來,在大鷺灑過鮮血的那一片土地上,
長出一棵挺拔的大樹,那樹的葉子,象大鷺一樣張開;那
樹開的花,象大鷺的鮮血一樣火紅。這種樹木,人們稱為
鳳凰木;這種花,人們稱為鳳凰花。
趕走蛇妖之後,白鷺們安心地嬉戲於樹林、海水、沙
灘之間,做這個美麗小島的主人。廈門島最早稱為「鷺島」
是由這個傳說而來的。這個源於民間的故事寄託了人們對
廈門的熱愛和對建設廈門,保衛廈門事跡的懷念。
廈門古名鷺島,它的真正由來其實是人們第一次登上
小島,看見白鷺長年成群地浮游在水面,於是冠之以「鷺
島」。白鷺屬涉禽類鷺科,又名鷺鷥,嘴長腳長,頸也長,
全身羽毛純白,頭後還垂著長長的白冠毛,毿長如絲;背
部有白色疏鬆的鬢毛和尾翼,形態瀟灑,逗人喜愛。本世
紀20年代以前,廈門山野樹林,到處有白鷺棲息,三五成
群,飛翔於田間海上。後來因城市興建,生態的變化,白
鷺慢慢減少,瀕於絕跡。這幾年經過環境綜合治理,白鷺
又回到島上。由於白鷺是廈門的象徵,因此廈門的許多地
名含有「鷺」字,許多招牌,店名都喜歡用「鷺」字命名,
乃至於廈門的人名也常常取「鷺」字。今天,白鷺又成為
廈門的市鳥。
究竟什麼時候,島上有人類的存在呢?1931年,廈門
大學林惠祥教授在廈門港蜂巢山發現一件長方形薄邊石錛,
第三年,他又在廈門港東邊社發現第二件類似石錛。這兩
件石錛,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採集食物和狩獵的工具。1952
年,林惠祥又在廈大發現三件表面印有「V」 字紋和雲紋
的印紋陶片,其中一件的耳柄上,還可以看到指紋痕跡,
這是手工制陶留下來的。1953~1955年,其他地方還發現
多件石器、陶片。1980年11月,在湖裡區象嶼海濱,發現
一件石制箭頭,長6�2公分,磨得非常精緻,經鑒定,是
新石器時代後期的遺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當時的人們
以此來狩獵。這些實物證明,大約二、三千年前,廈門島
及其周圍是我國南方族群祖先——閩越族人活動比較早的
地方。
閩越族人的體質和風俗習慣,和漢族不同,他們身材
較矮,面短,須發少,鼻形廣,眼睛圓大,有雙重眼瞼,
且「斷發紋嶴」。習慣於水上生活,善於在海上作戰。閩
越人用勤勞的雙手,為開發廈門立下第一功。
不過,有文獻可查考的廈門歷史,卻是從唐朝開始,
南普陀的一副對聯反映了這一事實。

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
普光被廈島,對太武以增輝。

這說明,南普陀寺和泉州元寺一樣,都是在唐朝建立的。
根據史料記載,唐朝有二姓名士率其家族來到廈門定
居並大力開發建設。薛姓住在洪濟山的西北,陳姓住在南
面金榜山下,時有「南陳北薛」之稱。北薛指薛令之,字
珍君,原來住在福建長溪,也就是現在的福安。他在唐朝
神龍二年(公元 706年)中進士,是第一位以詩文登第的福
建人。開元年間,薛令之遷升為右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
知章一起教授東宮太子讀書,當了太子李亨的師傅。薛令
之抱怨待遇太低,一天信手揮筆在牆壁上寫道:

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
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

唐玄宗看到詩後,非常不高興,也拿筆在壁上題詩:

啄木嘴距長,鳳凰羽毛短;
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

薛令之看到,知道自己得罪了皇帝,有言曰:伴君如伴虎,
說不定哪天無事生非,怪罪下來,豈不一命嗚呼。於是他
就借口生病,辭去了官職,和侄子薛芳杜一起返回福建,
並從長溪移居鷺島(廈門島),過著清閑自在的生活。他的
後裔在此繁衍,人數眾多,成為一大姓,薛家住的地方有
座山,叫「薛嶺」,嶺的濱海一帶就叫「薛浦」。薛令之
死後,葬在島上下張村。
「南陳」的陳姓也差不多唐開元時在廈門島定居繁衍,
據史料記載,唐京兆萬年縣人陳邑,任太傅時得罪了當時
的奸相李林甫,開元二十四年被貶謫到福建漳泉一帶,他
的後裔有的就遷到廈門島來。廈門島上保留的三座唐朝陳
氏古墓就是明證。在烏石浦,有一座古墓,墓碑上刻「唐
著作郎陳儔墓」。陳儔是陳邑的孫子。禾山鎮的一棵大榕
樹下,豎著兩塊石碑,分別刻「大唐賜進士出身陳公封塋」
、「唐上柱國陳公塋」,這座墓是陳儔曾孫陳喜的。西林
觀音山還有一座唐墓,碑上刻「唐場老陳先生塋」,它是
陳黯的墓。陳黯是唐代會昌至成通年間居住在廈門島的名
士,字希儒,名昌晦,是陳喜的曾孫,10歲會寫詩,13歲
便帶著詩作晉見清源(泉州)牧。清源牧見他滿臉麻花,便
打掃趣他「薄才而花貌」,並要他以此為題寫一首詩,陳
黯不愧才華出眾,應聲成詩道:

玳瑁應難比,斑犀定不如;
天嫌未端整,滿臉為裝花。

陳黯雖然年少富有才名,在閩南一帶頗有影響,但是屢次
應試都落第,因此自稱「場老」,意思是在考場上屢進屢
出,已是老先生了。後來他隱居在金榜山,讀書垂釣,置
功名利祿於九霄雲外。金榜山也就因他而別名「場老山」;
他垂釣的地方叫「金榜釣磯」。陳黯著作有《裨政書》,
宋代朱熹在同安任職期間,為其編次並寫詩憑吊陳黯,有

陳場老子讀書處,金榜山前石室中;
人去石存猶昨日,鶯啼花落幾春風

之句。
這些名士帶領他們家族定居廈門島,成為廈門的先期
居民,他們披荊斬棘,勤勞開墾,邊耕邊讀。
根據歷次地方誌書記載,距今約1000年的宋朝太平興
國年間,禾山一帶出產一種水稻良種,「一莖數穗」,人
們感到非常驚奇,於是鷺島又被稱為「嘉禾嶼」——五穀
豐登的島嶼。但1974年泉州出土的《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
唐大中十一年 9公元 857年)廈門已稱為「嘉禾里」,可
見「嘉禾」之名非始於宋而是始於唐朝。到了宋代「嘉禾
里」歸同安縣管轄,從宋代開始,廈門的發展速度加快,
人口增多,南宋王象之曾在《輿地紀勝》中記載嘉禾嶼的
居民有千餘家,按一家五口的普通概率計算,也有五六千
人。人口的增加勢必使村落數目增加,當時村落就有曾厝
銨、塔頭、東沃(頂活仔)、蓮坂、毫灶(文灶)、吳倉
(梧村)、烏石浦、埭頭、呂厝、店前(殿前)、鍾宅、
竹坑(湖裡)、高崎、上店(祥店)、坂上、寨上等;其餘
還有福山社、懷德社、附寨社、鳳前後社。從宋朝開始,
廈門島交通也逐漸發達,五通、東渡、土地公祖附近(開
元路)都建有碼頭。五通的古碼頭遺址,至今猶存。民間
還流傳著「聖跡」、「聖泉」、「金帶水」等傳說,記述
南宋末年張世傑、陸秀夫帶著南宋末帝趙 、趙〓逃難,
經廈門的故事。廈門在宋代文化上也繼承了唐以來的風氣,
僅考中進士的,就有林裴、陳敦仁、薛舜俞、薛舜庸、薛
夢純和杜盂肅等人。其中薛舜俞、薛舜庸是同胞兄弟,夢
純是舜庸的兒子,一門三進士,傳為美談。朱熹來到廈門,
聽到這個故事,在金榜山陳黯讀書處,寫下「應喜斯文今
不泯」,以抒文風不衰之慨。

⑹ 廈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

廈門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

序號 名稱 年代 級別 公布批次 地址 保護范圍
1 陳嘉庚墓(鰲園) 1953年 國家級 第三批1988年 集美區鰲園路24號 鰲園本體及前面兩亭
2 胡里山炮台 清代 國家級 第四批1996年 思明區曾厝垵路2號 炮台圍牆外30米
3 青礁慈濟宮 宋代 國家級 第四批1996年 海滄區青礁村崎山東南麓 建築體向東、西、南、北各延伸40米
4 陳化成墓 清代 國家級 第六批2006年 思明區梧村金榜山北麓 以墓碑頂為圓心,以50米為半徑畫圓范圍
5 廈門破獄斗爭舊址 1930年 國家級 第六批2006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451號 原思明監獄所屬范圍
6 鼓浪嶼近代建築群 清-民國 國家級 第六批2006年 思明區鼓浪嶼 (1)美國領事館舊址:四周由圍牆各向外延伸10米;(2)日本領事館舊址:北面以鹿礁路為界,東、西面各外延15米,相鄰建築納入保護范圍,南接天主堂保護范圍;(3)匯豐銀行舊址:西面以鼓新路為界,東、南、北面各外延10米;(4)天主堂:東、南、西、北各外延15米,相鄰建築納入保護范圍;(5)三一堂:北、南、東面以安海路為界,西以永春路為界;(6)安獻堂:東、南、西、北面各外延15米,與雞山路交界處以路為界;(7)八卦樓:東、北面以鼓新路為界,西、南面各外延30米,相鄰建築納入保護范圍;(8)西林·瞰青別墅:東、南、西、北面各外延10米,相鄰建築納入保護范圍;(9)亦足山莊:東、南、西、北面各外延15米;(10)菽庄花園:西至海岸線,東、南、北三面由圍牆各向外延伸10米。
7 集美學村和 廈門大學早期建築 民國 國家級 第六批2006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廈門大學、集美區集美學村內 (1)尚忠樓群:東面以盛光路為界,接養正樓保護范圍,南面以學校圍牆為界,西、北外延15米,相鄰建築納入保護范圍;(2)允恭樓群:東面外延15米,西面外延15米,至岺西路,南、北面外延10米,相鄰建築納入保護范圍;(3)南僑樓群:南僑十三、南僑十四、南僑十五、南僑十六東面外延15米,相鄰建築納入保護范圍,南面外延15米為界,西至龍船路,北面以學校圍牆為界;(4)南薰樓群:東、西、北面各外延40米,相鄰建築納入保護范圍,南面以龍船路為界;(5)科學館:東、西、南、北面各外延15米,相鄰建築納入保護范圍;(6)養正樓:東、北面外延15米,南面以圍牆為界,西接尚忠樓群保護范圍,以盛光路為界;(7)群賢樓群:以各樓外牆平面角點連線往北面外延12米,往東、西、南面外延15米。(8)芙蓉樓群:芙蓉三外牆往東、西、南、北四周外延15米,芙蓉二、芙蓉四外牆平面角點連線往東、西、南、北四周外延15米范圍,芙蓉一、人類學博物館外牆平面角點連線往東、西、南、北四周外延15米;(9)建南樓群:各樓外牆平面角點連線往北面東、西、南、北四周外延15米。
8 汀溪窯址 宋代 省級 第一批1961年 同安區汀溪水庫內 窯址南面至汀溪水庫大壩,東、西、北三面窯堆各向外延伸100米
9 廈門總工會舊址 1927年 省級 第一批1961年 思明區大同路土堆巷68號 東面(正面)至與本樓平行的土堆巷路,西面至瑟樓後牆相連的圓珠筆廠食堂;北面至與本樓平行的土堆巷15號平屋、土堆巷18號之一平屋(包括它們所屬的空地),南面至與本樓相鄰的麥仔埕17號、麥仔埕17號之一、大同路161-185號樓房。
10 婆羅門佛塔 宋代 省級 第一批1961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梵天寺內 塔東、西、南、北各向外延伸30米
11 龍頭山寨遺址 明末清初 省級 第二批1985年 思明區鼓浪嶼日光岩內 蔡廷鍇、蔡元培石刻,山寨石寨門及其兩旁所倚岩石
12 水操台遺址 明末清初 省級 第二批1985年 思明區鼓浪嶼日光岩內 「閩海雄風」石刻所在岩石全體
13 徐一鳴攻剿紅夷刻石 明代 省級 第二批1985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鴻山公園內摩崖上 石刻所在岩石全體
14 朱一馮攻剿紅夷刻石 明代 省級 第二批1985年 思明區虎溪岩後山岩壁上 石刻所在岩石全體
15 趙紓攻剿紅夷刻石 明代 省級 第二批1985年 思明區虎溪岩後山岩壁上 石刻所在岩石全體
16 日本帝國主義廈門領事館警察署地下監獄 1938年 省級 第二批1985年 思明區鼓浪嶼鹿礁路28號 建築物本體所屬范圍
17 蘆山堂 五代 省級 第三批1991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辦事處洗墨池23號 建築物外延前71米,後延伸3米,東、西側各3米
18 醉仙岩征倭摩崖石刻 明代 省級 第五批2001年 思明區醉仙岩天界寺長嘯洞左側岩壁上 詩壁及長嘯洞整體
19 廈門所城牆 明代 省級 第六批2005年 思明區開元街道新華路43號東側 現存城牆及城門遺跡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0 南普陀寺大雄寶殿 清代 省級 第六批2005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515~517號五老峰南麓 東、西由南普陀寺圍牆各向外延伸10米,南至思明南路,北至五老峰頂
21 同安孔廟 清代 省級 第六批2005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南門街174號 四周由圍牆各向外延伸20米
22 重興鼓浪嶼三和宮記摩崖石刻 清代 省級 第六批2005年 思明區鼓新路57號後 摩崖石刻所在岩體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
23 新街禮拜堂 民國 省級 第六批2005年 思明區台光街29號 建築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4 陳黯隱居石室 唐代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開元街道金榜山北面山腰 由石室本體東、西、南、北各端延長20米為界
25 鄭成功殺鄭聯處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開元街道萬石植物園水庫右側 「鎖雲」石刻所在岩石全體
26 鄭成功讀書處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開元街道萬石植物園內太平岩 「石笑」石刻、八角亭石刻及鄭鵬雲詩刻所在岩石全體
27 演武池遺址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頂沃仔2號演武小學西側 以現存池塘四周坡岸為界
28 演武亭遺址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廈門大學內 廈門大學體育場全部
29 高崎寨遺址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湖裡區高殿社區高崎村 由遺址本體向東、西、南、北各端延長20米為界
30 集美寨遺址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集美區鰲園路27號集美中學內 前至公路內側,後至教學樓;左、右各由石寨門兩端各延長20米為界
31 國姓井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鼓浪嶼延平公園內 以井為圓心,半徑20米范圍內
32 薛令之墓 唐代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湖裡區下忠村 由墓本體向東、西、南、北各延長30米為界
33 陳喜墓 唐代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湖裡區後坑村後院埔 由墓本體向東、西、南、北各延長20米為界
34 陳黯墓 唐代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西林觀音山 由墓本體向東、西、南、北各延長30米為界
35 俞戚詩壁 明代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萬壽岩萬壽寺北側 詩刻所在岩石全體
36 建蓋大小擔山寨城碑記 清代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廈門大學建南大禮堂東側 前至公路;後至廈大圖書樓;左、右各由碑體端點延長20米為界
37 重建興泉永道署碑記 清代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公園南路2號市圖書館內 石碑本體及碑亭
38 廈門各界抗敵後援會會址 1937年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定安路71號 會址建築物本體
39 廈門市革命烈士紀念碑及烈士陵園 1954年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虎園路1號 鐵欄桿以內
40 太師太傅墓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425號鴻山公園內 前由墓碑延長5米為界;右、後至後牆;左由墓碑延長14米為界
41 陳士京墓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鼓浪嶼雞山路12號門前 西至雞山路12號大門圍牆,餘三面以環形擋土牆為界
42 陳化成故居 清代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草埔巷9號 建築物本體及大門口旗桿石所在埕地
43 陳化成祠 清代 市級 第一批1982年 思明區公園西路15號 祠堂所屬范圍
44 五通渡頭遺址 宋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湖裡區金山街道五通社區 渡頭石階所在盤石全體
45 樵溪橋及高讀琴洞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開元街道萬石植物園內 琴洞本體,「樵溪橋」石刻所在岩石全體、樵溪橋本橋及其所倚岩石
46 嘉興寨遺址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425號鴻山公園內 「嘉興寨」石刻所在岩石全體
47 碗窯古窯址 宋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集美區後溪鎮廈門市第二農場碗窯村 碗窯山
48 東瑤古窯址 宋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海滄區東孚鎮東瑤村及周瑤村 東至公路,西至山坡頂,南至瑤山宮,北由山坡頂老榕樹延長100米為界
49 後溪城內城遺址 清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集美區後溪鎮後溪村 舊城牆北門遺址本體
50 阮旻錫夕陽寮隱居處遺址 明末清初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鷺江道國際銀行大廈東側 「水天一色」及「望石」石刻所在岩石本體
51 陳儔墓 唐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湖裡區烏石浦村 前至公路;後及左、右由墓葬本體各端外延10為界
52 胡貴墓 清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蓮前東路洪山柄村困狗山北麓 前至碑亭;後及左、右由墓本體各端外延20米為界
53 薴溪橋 宋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集美區後溪鎮廈門市第二農場薴溪村 薴溪橋本體
54 無量壽佛石刻 明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萬壽岩萬壽寺東側 石刻所在岩石全體
55 陳第、沈有容題名石刻 明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515~517號南普陀寺內藏經閣西側 石刻所在岩石全體
56 虎溪岩棱層洞摩崖石刻群 明、清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虎溪岩棱層洞前 「棱層」石刻及右邊石刻所在岩石全體
57 澎湖陣亡將士祠碑 清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萬石植物園中岩寺前 石碑本體,碑前李銓詩刻所在岩石全體及中岩「玉笏」石刻
58 欽賜祭葬石坊表 清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植物園內紫雲岩樵溪西麓 石坊表建築本體
59 深青驛遺址 元至清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集美區灌口鎮深青村 前至深青橋全體;後及左、右均由驛樓各端延長30米為界
60 中共閩中廈門工委舊址 1945年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勵志里1號 勵志里1號所屬范圍
61 廈門小刀會殺清將鄭振纓處 清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白鹿路65號 石橋本體
62 乾隆御制碑 清代 市級 第二批1982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515~517號南普陀寺內 碑刻本體
63 陳夷則墓 唐代 市級 第三批1988年 湖裡區烏石浦村百果山 北至廈師擋土牆;東至林氏墓園;西、南兩面各由墓體外延10米為界
64 陳嘉庚先生故居 1918年 市級 第三批1988年 集美區嘉庚路149號 陳嘉庚先生紀念館圍牆以內
65 廈門地區第一個共青團支部誕生地 1925年 市級 第三批1988年 集美區集美小學內 樓左右以建築物本體為界;樓前包括操場;樓後至公路邊
66 廈門地區第一個共產黨支部誕生地 1926年 市級 第三批1988年 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廈門大學囊螢樓 建築物前產、後各由本體延長12米為界
67 中共福建省第二次黨代會會址 1930年 市級 第三批1988年 思明區鼓浪嶼內厝沃449號曾家園 建築物本體及其所屬范圍
68 中共福建省委機關舊址 1930年 市級 第三批1988年 思明區鼓浪嶼街道虎巷8號 建築物本體及其所屬范圍
69 皇帝井 唐代 市級 第四批1988年 集美區後溪鎮前進村蘇營社 井區(四周石欄桿為限)及皇渡庵建築本體
70 許厝古窯址 唐至五代 市級 第四批1988年 海滄區海滄鎮霞陽村 以文物保護碑為中心,半徑20米范圍內
71 葉十三郎墓 宋代 市級 第四批1988年 思明區嘉蓮花園前 墓圍圍牆范圍內
72 康爾韞墓 明代 市級 第四批1988年 集美區後溪鎮廈門坂頭林場 墓葬本體
73 盧贛章墓 1928年 市級 第四批1988年 思明區鼓浪嶼雞母山西麓 墓葬本體
74 孫道仁墓 1932年 市級 第四批1988年 思明區仙岳山南面山腰 以墓體為圓心,半徑20米范圍內
75 灌口鳳山廟 明代 市級 第四批1988年 集美區灌口鎮灌口街 建築物四周圍牆外延30米
76 雲頂岩摩崖石刻 明至民國 市級 第四批1988年 思明區蓮前街道洪濟山雲頂岩 題刻所在岩石全體
77 「八·二三」炮戰紀念址 1958年 市級 第四批1988年 思明區蓮前街道何厝村 由建築外牆向四周延長15米為保護范圍;由保護范圍線向四周延長2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
78 盤石炮台遺址 清代 市級 第四批2000年 思明區大學路176號部隊干休所海濱 界址線外5米
79 同安施氏大厝 清代 市級 第四批2000年 同安區祥平街道祥露街123號 大厝北側6米,西側5米,東側、南側與區街道路之間為綠化帶
80 江夏堂 清末 市級 第五批2004年 思明區錢爐灰埕2號文安小學內 北至原來照壁牆腳,南至主體後樓,東、西至現文安小學圍牆
81 庄銀安舊居 1928年 市級 第五批2004年 海滄區祥露東片165號 北至舊居後圍牆,南至故居前圍牆,東、西向以建築山牆向外延10米
82 霞陽楊宅 清末 市級 第五批2004年 海滄區海滄鎮霞陽村西路189號 北由後圍牆向外延伸至水渠邊,南自前圍牆向外延10米,東、西各自建築山牆向外延10米
83 侵華日軍殺人場遺址碑 1938年至1945年 市級 第五批2004年 湖裡區金山街道五通村海邊 北至五通道海灘,東南至木麻黃地坎邊,西至五通碼頭小路
84 林祖密故居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市級 第五批2004年 思明區鼓浪嶼鼓新路67、69號 北至鼓新路,西、南至該故居圍牆,東面自山牆外延15米
85 魁星山摩崖石刻群 清末至民國 市級 第五批2004年 思明區開元街道中山公園內 北、東至影劇院圍牆,南至中山公園圍牆,西至魁星山邊
86 陳勝元故居 清乾隆年間 市級 第五批2004年 湖裡區殿前街道神山社區 東、北面以殿前6號路為界,西側由圍牆外延10米,南側由圍牆外延5米
87 廈門海堤紀念碑 1955年 市級 第五批2004年 湖裡區殿前街道高崎村廈門海堤東南端 廈門海堤紀念碑與觀堤亭整體保護。北至臨海岸坎邊,東南至高崎村邊,西南至省道206線邊
88 大清廈門一等郵局遺址 清末 市級 第五批2004年 思明區海後路58號 西至海後路,南至相鄰四層建築,北、東面自建築外延10米
89 青嶼燈塔 清代 市級 第五批2005年 廈門市青嶼島 建築本體向東西南北四面各外延30米為界
90 葫蘆山鐵渣堆 五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烈士陵園內 鐵渣堆外延30米
91 大輪山山門 隋唐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大輪山東南麓梵天寺內 山門四周滴水向外延伸40米
92 績光銅柱枋 清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頂溪頭村 石坊四周向外延伸30米
93 五顯第一溪橋 元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五顯鎮五顯村西面約100米 橋身四周向外延伸30米
94 梵天寺鍾樓 明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梵天寺天王殿東側 牆體四周向外延伸20米
95 岳伯坊 明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後爐街 坊址四周向外延伸30米
96 同歸所碑亭 清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五顯鎮五顯第一溪橋西面200米 碑亭及墓葬向外延伸30米
97 鳳山石塔 明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鳳山頂峰 石塔四周向外延伸50米,甘露亭、蘇頌故里碑同保護單位
98 安樂村塔 宋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蓮花鎮沃溪村南500米處麒麟山西麓 塔身四周向外延伸50米
99 十二龍潭石刻 宋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五顯鎮北辰山十二龍潭宮前 石刻四周向外延伸2公里,涵蓋了山麓崇祀閩王王審知的北山宮(即忠惠廟)
100 陳滄江墓 明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五顯鎮後燒村 墓地四周延伸30米
101 銘恩亭功德碑 明代 縣級 第一批1982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岳口村 建築物四周延伸30米
102 林君升墓 清代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翔安區馬巷鎮井頭村西 墓體四周向外延伸100米,御制碑亭同屬保護單位
103 禾山石佛塔 明代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同安區新民鎮禾山村西石佛山 石塔四周向外延伸500米,明代摩詩刻,石書房、慈雲岩同屬保護單位
104 同安古城牆遺址 宋代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孔廟戟門前東溪西畔 牆體四周向外延伸20米
105 同山石字 宋代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梅山寺後岩壁 石字四周延伸300米,梅山寺及山乾隆年間重修的梅亭同保護單位
106 銅缽岩石佛 宋代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同安區蓮花鎮花厝村西銅缽岩 廟四周向外延伸200米
107 祈雨道場碑記 宋代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同安區新民鎮安豪嶺山咸元洞北 石刻四周向外延伸100米
108 西山岩摩崖石刻 明代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同安區新民鎮西山岩北側 石刻四周向外延伸300米
109 同民安關隘 宋代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翔安區內厝鎮小盈嶺 牆體四周向外延伸50米,涵蓋了周圍的古榕樹和奉祀觀音的大士寺
110 古宅十八彎 宋代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 十八彎古道首尾700米,四周延伸20米
111 同安鍾樓 1930年 縣級 第二批1984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新路口 鍾樓四周向外延伸30米
112 蘇益墓 五代 縣級 第三批1988年 翔安區內厝鎮鋤山村 墓四周向外延伸100米
113 文公書院 元代 縣級 第三批1988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梵天寺藏經閣後 前至看守所,後至千佛閣,東、西各外延60米
114 東界石塔 明代 縣級 第三批1988年 翔安區新店鎮東界村 塔四周外延80米
115 蔡復一故宅 明代 縣級 第三批1988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環城中路9號 前外延2.2米,後外延7米,東西各外延10米
116 「郭岩隱安樂窩」石刻 宋代 縣級 第三批1988年 同安區洪塘鎮郭山村東500米處 四周外延80米
117 金車石刻 宋代 縣級 第三批1988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南門橋下溪流中 南、北外延至溪岸,東、西各外延100米
118 澹園石刻 清代 縣級 第三批1988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田洋村東庄山 石刻四周外延30米
119 劉靜軒墓 明代 縣級 第三批1988年 同安區祥平街道過溪村墓庵社 墓四周向外延伸70米
120 梅山婆羅門佛塔 宋代 縣級 第三批1988年 同安區梅山西麓的梅山寺內 塔四周外延24米
121 大元殿 元代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同安區祥平街道瑤頭村中 前殿廈門向南延伸65米;東、西兩牆向外延伸15米;北面圍牆向外延伸5米
122 大道宮 清代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銅魚館雙溪公園內 前進滴水向外延伸12.7米,後牆金剛鑽延伸3米,左牆外延8米,右牆外延2米
123 元威殿 明代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翔安區馬巷鎮五甲尾街218號 大門外延12.70米,左右各外延6.7米,後牆外延5米
124 朝元觀 宋代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朝元村 觀前滴水向前延伸60米;觀後牆至公路,東、西兩牆向外延伸8米
125 沙美村農民協會舊址 1927年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翔安區新店鎮沙美村內 建築物外牆四周向外延伸5米
126 同安早期革命活動舊址--松山小學 1927年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翔安區新店鎮彭厝村 東面外牆延伸5米,其餘三面外牆各向外延伸15米
127 中共同安縣委舊址--山侯亭祠堂 1928年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翔安區馬巷鎮山亭村 東、西、南外牆各向外延伸15米,北至公路
128 陳先查烈士墓 1935年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翔安區馬巷鎮山亭村 圍牆東延1.5米,西延5米,北延8米,南至大路
129 中共廈門工委舊址--陽翟圖書館 1946年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同安區同安第三中學內 東牆外延10米,南牆外延8米,西、北與鄰牆為界
130 同安烈士陵園 1965年 縣級 第四批1991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葫蘆山北麓 東至翻胎廠圍牆;西至同安醫院圍牆;東南至鐵渣堆;北至福廈公路(即國道324線)
131 洪朝選墓 明代 縣級 第五批1993年 翔安區新店鎮洪厝村 圍牆四周向外延伸50米
132 馬巷城隍廟 清代 縣級 第五批1993年 翔安區馬巷鎮同安二中南側 東至觀音堂牆,西至庭外圍牆,南至寺廟圍牆,北至原武廟圍牆
133 黃廷元墓 1936年 縣級 第五批1993年 翔安區馬巷鎮西爐村崎山頭 墓體四周向外延伸20米
134 香山岩 宋代 縣級 第六批1996年 翔安區新店鎮香山 廟東、北至大獅山分水嶺;南至壩岸;西至小獅山分水嶺
135 郡馬府 宋代 縣級 第六批1996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岳口村鋪前佛子崗下 東面外牆起20米;西面外牆起14米;北面外牆起伸12米;南面至甘露亭兩側(從外照牆起120米)。
136 磁灶尾窯址 唐至五代 區級 第七批2001年 同安區洪塘鎮石潯村磁灶尾社 東經118°10′57〃,北緯20°41′33〃交點為中心,直徑150米(西、北兩面至石潯後溪沿,南距北面溪沿300米,東距西面溪沿300米)范圍內。
137 碧溪殿 明代 區級 第七批2001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溪邊街溪邊社 前以山門前牆向前延伸66米(至溪岸),後牆外延10米,右牆外延10米;左牆外延22米
138 林希元墓 明代 區級 第七批2001年 同安區西柯鎮豪嶺坑內村北 墓葬四周向外延伸20米
139 「同」字厝 1924年 區級 第七批2001年 同安區蓮花鎮垵柄村 建築群前牆外延15米,後牆外延10米;「同」字厝東西牆外延10米,蓮豐厝西面牆外延10米
140 太華岩摩崖石刻 宋代 區級 第七批2001年 同安區蓮花鎮後埔村西北蓮花山 「太華岩」、「靈源」、石刻連同露表岩體各外延50米,石釋岩露表岩體外延50米。
141 龍泉亭 清代 區級 第七批2001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岳口村真君廟西側 以龍泉井為中心,往東77米;往北50米,往南50米,往西40米;。
142 銅魚池 宋 區級 第八批2006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東溪街銅魚館 東至溪岸、北至公路、西、南待定
143 南山明代呂氏古墓葬 明 區級 第八批2006年 同安區新民鎮鳳南農場南山社 以墓葬為中心,各個墓葬四周向外延伸30米。
144 路嶺窯址 宋 區級 第八批2006年 同安區汀溪鎮路嶺寨山 包括路嶺寨山全山,同安至安溪古道。其東南、西南以公路為界,其東、北、西北以路嶺寨山最低再向外延伸10米為界。
145 蔡獻臣墓 明 區級 第八批2006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鋪前村 以墓葬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30米。
146 葉鶴墓 明 區級 第八批2006年 同安區五顯鎮安爐村五顯宮自然村東南 以墓葬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30米。
147 吳必達故居 清 區級 第八批2006年 同安區大同街道溪邊街175號 故居前外延12米,後牆、右左牆外延8米。
148 黃文照墓 明 區級 第八批2006年 同安區五顯鎮黃坂自然村 以墓葬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30米。
149 真寂寺遺址 唐代 區級 第一批1990年 海滄區東孚鎮鳳山村
150 壽石岩 明代 區級 第一批1990年 集美區後溪鎮岩內村岩內水庫東側山腰 建築主體外延東50米、西100米、南100米、北50米。
151 胡元軒墓 明代 區級 第一批1990年 海滄區東孚鎮後柯村
152 聖果院 唐代 區級 第一批1990年 集美區後溪鎮後垵村 建築物本體東、西外延各16米,南外延30米、北外延28米。
153 白虎岩 明代 區級 第一批1990年 集美區後溪鎮廈門市第二農場 等高線50米以上山體
154 貞壽牌坊 清代 區級 第一批1990年 集美區灌口鎮灌口村南 牌坊本體外延東、西、南、北各30米
155 石室院 五代 區級 第一批1991年 海滄區海滄鎮霞陽村南玳瑁山
156 張暉墓 明代 區級 第二批2001年 集美區後溪鎮前進村 墓本體外延東、西、南、北各2米。
157 歸來園 1962年 區級 第二批2001年 集美區尚南路1號 建築本體外延東、西各5米,南外延20米,北外延至嘉庚路規劃紅線邊4.5米。
158 兌山革命烈士陵園 1975年 區級 第二批2001年 集美區僑英街道兌北社區 陵園本體外延東、西、南、北、各6米
159 陳敬賢墓塔 1981年 區級 第二批2001年 集美區石鼓路敬賢公園內 墓本體外延東15米、西6米、南30米、北10米

⑺ 描寫廈門以前是什麼樣的

廈門的歷史
之一
廈門有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這里寸草不生,荒無人煙,一群白鷺南歸飛到這里,停在岸邊歇息,領頭的大白鷺,發現水裡魚蝦成群,有充足的食物,而且既沒有毒蛇猛獸的威脅,也不見獵人弓箭的騷擾,於是它鼓上了這個小島,便率領這群白鷺定居下來。白鷺們也隨之著手打扮自己的家園。一些白鷺用嘴啄利爪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鑿了許多泉眼,清澈的泉水嘩嘩地流淌下來;另一些白鷺,則從大陸上銜來各種花籽、草籽,播撒在島上,島上便百花齊放,綠草蔥蔥。山明水秀,花團錦簇引來許多鳥兒築巢;蜜蜂、蝴蝶也來採集花粉,頓時小島變得熱鬧非凡,五彩繽紛。
此番景象使盤踞在東海底下的蛇王異常嫉妒,它想霸佔這白鷺建設的美麗小島,於是率領蛇妖興風作浪,瞬間島上飛砂走石,天昏地暗。
白鷺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與蛇妖展開殊死搏鬥。領頭的大鷺重創了蛇王,趕走了蛇妖,但它自己也身受重傷,躺在血泊之中。後來,在大鷺灑過鮮血的那一片土地上,長出一棵挺拔的大樹,那樹的葉子,象大鷺一樣張開;那樹開的花,象大鷺的鮮血一樣火紅。這種樹木,人們稱為鳳凰木;這種花,人們稱為鳳凰花。
趕走蛇妖之後,白鷺們安心地嬉戲於樹林、海水、沙灘之間,做這個美麗小島的主人。廈門島最早稱為「鷺島」是由這個傳說而來的。這個源於民間的故事寄託了人們對廈門的熱愛和對建設廈門,保衛廈門事跡的懷念。
廈門古名鷺島,它的真正由來其實是人們第一次登上小島,看見白鷺長年成群地浮游在水面,於是冠之以「鷺島」。白鷺屬涉禽類鷺科,又名鷺鷥,嘴長腳長,頸也長,全身羽毛純白,頭後還垂著長長的白冠毛,毿長如絲;背部有白色疏鬆的鬢毛和尾翼,形態瀟灑,逗人喜愛。本世紀20年代以前,廈門山野樹林,到處有白鷺棲息,三五成群,飛翔於田間海上。後來因城市興建,生態的變化,白鷺慢慢減少,瀕於絕跡。這幾年經過環境綜合治理,白鷺又回到島上。由於白鷺是廈門的象徵,因此廈門的許多地名含有「鷺」字,許多招牌,店名都喜歡用「鷺」字命名,乃至於廈門的人名也常常取「鷺」字。今天,白鷺又成為廈門的市鳥。
究竟什麼時候,島上有人類的存在呢?1931年,廈門大學林惠祥教授在廈門港蜂巢山發現一件長方形薄邊石錛,第三年,他又在廈門港東邊社發現第二件類似石錛。這兩件石錛,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採集食物和狩獵的工具。1952年,林惠祥又在廈大發現三件表面印有「V」 字紋和雲紋的印紋陶片,其中一件的耳柄上,還可以看到指紋痕跡,這是手工制陶留下來的。1953~1955年,其他地方還發現多件石器、陶片。1980年11月,在湖裡區象嶼海濱,發現一件石制箭頭,長6�2公分,磨得非常精緻,經鑒定,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的遺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當時的人們以此來狩獵。這些實物證明,大約二、三千年前,廈門島及其周圍是我國南方族群祖先——閩越族人活動比較早的地方。
閩越族人的體質和風俗習慣,和漢族不同,他們身材較矮,面短,須發少,鼻形廣,眼睛圓大,有雙重眼瞼,且「斷發紋嶴」。習慣於水上生活,善於在海上作戰。閩越人用勤勞的雙手,為開發廈門立下第一功。
不過,有文獻可查考的廈門歷史,卻是從唐朝開始,南普陀的一副對聯反映了這一事實。
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
普光被廈島,對太武以增輝。
這說明,南普陀寺和泉州元寺一樣,都是在唐朝建立的。
根據史料記載,唐朝有二姓名士率其家族來到廈門定居並大力開發建設。薛姓住在洪濟山的西北,陳姓住在南面金榜山下,時有「南陳北薛」之稱。北薛指薛令之,字珍君,原來住在福建長溪,也就是現在的福安。他在唐朝神龍二年(公元 706年)中進士,是第一位以詩文登第的福建人。開元年間,薛令之遷升為右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一起教授東宮太子讀書,當了太子李亨的師傅。薛令之抱怨待遇太低,一天信手揮筆在牆壁上寫道:
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
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
唐玄宗看到詩後,非常不高興,也拿筆在壁上題詩:
啄木嘴距長,鳳凰羽毛短;
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
薛令之看到,知道自己得罪了皇帝,有言曰:伴君如伴虎,說不定哪天無事生非,怪罪下來,豈不一命嗚呼。於是他就借口生病,辭去了官職,和侄子薛芳杜一起返回福建,並從長溪移居鷺島(廈門島),過著清閑自在的生活。他的後裔在此繁衍,人數眾多,成為一大姓,薛家住的地方有座山,叫「薛嶺」,嶺的濱海一帶就叫「薛浦」。薛令之死後,葬在島上下張村。
「南陳」的陳姓也差不多唐開元時在廈門島定居繁衍,據史料記載,唐京兆萬年縣人陳邑,任太傅時得罪了當時的奸相李林甫,開元二十四年被貶謫到福建漳泉一帶,他的後裔有的就遷到廈門島來。廈門島上保留的三座唐朝陳氏古墓就是明證。在烏石浦,有一座古墓,墓碑上刻「唐著作郎陳儔墓」。陳儔是陳邑的孫子。禾山鎮的一棵大榕樹下,豎著兩塊石碑,分別刻「大唐賜進士出身陳公封塋」、「唐上柱國陳公塋」,這座墓是陳儔曾孫陳喜的。西林觀音山還有一座唐墓,碑上刻「唐場老陳先生塋」,它是陳黯的墓。陳黯是唐代會昌至成通年間居住在廈門島的名士,字希儒,名昌晦,是陳喜的曾孫,10歲會寫詩,13歲便帶著詩作晉見清源(泉州)牧。清源牧見他滿臉麻花,便打掃趣他「薄才而花貌」,並要他以此為題寫一首詩,陳黯不愧才華出眾,應聲成詩道:
玳瑁應難比,斑犀定不如;
天嫌未端整,滿臉為裝花。
陳黯雖然年少富有才名,在閩南一帶頗有影響,但是屢次應試都落第,因此自稱「場老」,意思是在考場上屢進屢出,已是老先生了。後來他隱居在金榜山,讀書垂釣,置功名利祿於九霄雲外。金榜山也就因他而別名「場老山」;他垂釣的地方叫「金榜釣磯」。陳黯著作有《裨政書》,宋代朱熹在同安任職期間,為其編次並寫詩憑吊陳黯,有
陳場老子讀書處,金榜山前石室中;
人去石存猶昨日,鶯啼花落幾春風
之句。
這些名士帶領他們家族定居廈門島,成為廈門的先期居民,他們披荊斬棘,勤勞開墾,邊耕邊讀。
根據歷次地方誌書記載,距今約1000年的宋朝太平興國年間,禾山一帶出產一種水稻良種,「一莖數穗」,人們感到非常驚奇,於是鷺島又被稱為「嘉禾嶼」——五穀豐登的島嶼。但1974年泉州出土的《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唐大中十一年 9公元 857年)廈門已稱為「嘉禾里」,可見「嘉禾」之名非始於宋而是始於唐朝。到了宋代「嘉禾里」歸同安縣管轄,從宋代開始,廈門的發展速度加快,人口增多,南宋王象之曾在《輿地紀勝》中記載嘉禾嶼的居民有千餘家,按一家五口的普通概率計算,也有五六千人。人口的增加勢必使村落數目增加,當時村落就有曾厝銨、塔頭、東沃(頂活仔)、蓮坂、毫灶(文灶)、吳倉(梧村)、烏石浦、埭頭、呂厝、店前(殿前)、鍾宅、竹坑(湖裡)、高崎、上店(祥店)、坂上、寨上等;其餘還有福山社、懷德社、附寨社、鳳前後社。從宋朝開始,廈門島交通也逐漸發達,五通、東渡、土地公祖附近(開元路)都建有碼頭。五通的古碼頭遺址,至今猶存。民間還流傳著「聖跡」、「聖泉」、「金帶水」等傳說,記述南宋末年張世傑、陸秀夫帶著南宋末帝趙* 、趙* 逃難,經廈門的故事。廈門在宋代文化上也繼承了唐以來的風氣,僅考中進士的,就有林裴、陳敦仁、薛舜俞、薛舜庸、薛夢純和杜盂肅等人。其中薛舜俞、薛舜庸是同胞兄弟,夢純是舜庸的兒子,一門三進士,傳為美談。朱熹來到廈門,聽到這個故事,在金榜山陳黯讀書處,寫下「應喜斯文今不泯」,以抒文風不衰之慨。

之二:
廈門市位於福建省南部沿海,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 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⑻ 用幾句話簡單介紹一下廈門的歷史

廈門有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這里寸草
不生,荒無人煙,一群白鷺南歸飛到這里,停在岸邊歇息,
領頭的大白鷺,發現水裡魚蝦成群,有充足的食物,而且
既沒有毒蛇猛獸的威脅,也不見獵人弓箭的騷擾,於是它
鼓上了這個小島,便率領這群白鷺定居下來。白鷺們也隨
之著手打扮自己的家園。一些白鷺用嘴啄利爪挖,費了九
牛二虎之力開鑿了許多泉眼,清澈的泉水嘩嘩地流淌下來;
另一些白鷺,則從大陸上銜來各種花籽、草籽,播撒在島
上,島上便百花齊放,綠草蔥蔥。山明水秀,花團錦簇引
來許多鳥兒築巢;蜜蜂、蝴蝶也來採集花粉,頓時小島變
得熱鬧非凡,五彩繽紛。
此番景象使盤踞在東海底下的蛇王異常嫉妒,它想霸
占這白鷺建設的美麗小島,於是率領蛇妖興風作浪,瞬間
島上飛砂走石,天昏地暗。
白鷺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與蛇妖展開殊死搏鬥。領
頭的大鷺重創了蛇王,趕走了蛇妖,但它自己也身受重傷,
躺在血泊之中。後來,在大鷺灑過鮮血的那一片土地上,
長出一棵挺拔的大樹,那樹的葉子,象大鷺一樣張開;那
樹開的花,象大鷺的鮮血一樣火紅。這種樹木,人們稱為
鳳凰木;這種花,人們稱為鳳凰花。
趕走蛇妖之後,白鷺們安心地嬉戲於樹林、海水、沙
灘之間,做這個美麗小島的主人。廈門島最早稱為「鷺島」
是由這個傳說而來的。這個源於民間的故事寄託了人們對
廈門的熱愛和對建設廈門,保衛廈門事跡的懷念。
廈門古名鷺島,它的真正由來其實是人們第一次登上
小島,看見白鷺長年成群地浮游在水面,於是冠之以「鷺
島」。白鷺屬涉禽類鷺科,又名鷺鷥,嘴長腳長,頸也長,
全身羽毛純白,頭後還垂著長長的白冠毛,毿長如絲;背
部有白色疏鬆的鬢毛和尾翼,形態瀟灑,逗人喜愛。本世
紀20年代以前,廈門山野樹林,到處有白鷺棲息,三五成
群,飛翔於田間海上。後來因城市興建,生態的變化,白
鷺慢慢減少,瀕於絕跡。這幾年經過環境綜合治理,白鷺
又回到島上。由於白鷺是廈門的象徵,因此廈門的許多地
名含有「鷺」字,許多招牌,店名都喜歡用「鷺」字命名,
乃至於廈門的人名也常常取「鷺」字。今天,白鷺又成為
廈門的市鳥。
究竟什麼時候,島上有人類的存在呢?1931年,廈門
大學林惠祥教授在廈門港蜂巢山發現一件長方形薄邊石錛,
第三年,他又在廈門港東邊社發現第二件類似石錛。這兩
件石錛,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採集食物和狩獵的工具。1952
年,林惠祥又在廈大發現三件表面印有「V」 字紋和雲紋
的印紋陶片,其中一件的耳柄上,還可以看到指紋痕跡,
這是手工制陶留下來的。1953~1955年,其他地方還發現
多件石器、陶片。1980年11月,在湖裡區象嶼海濱,發現
一件石制箭頭,長6?2公分,磨得非常精緻,經鑒定,是
新石器時代後期的遺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當時的人們
以此來狩獵。這些實物證明,大約二、三千年前,廈門島
及其周圍是我國南方族群祖先——閩越族人活動比較早的
地方。
閩越族人的體質和風俗習慣,和漢族不同,他們身材
較矮,面短,須發少,鼻形廣,眼睛圓大,有雙重眼瞼,
且「斷發紋嶴」。習慣於水上生活,善於在海上作戰。閩
越人用勤勞的雙手,為開發廈門立下第一功。
不過,有文獻可查考的廈門歷史,卻是從唐朝開始,
南普陀的一副對聯反映了這一事實。

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
普光被廈島,對太武以增輝。

這說明,南普陀寺和泉州元寺一樣,都是在唐朝建立的。
根據史料記載,唐朝有二姓名士率其家族來到廈門定
居並大力開發建設。薛姓住在洪濟山的西北,陳姓住在南
面金榜山下,時有「南陳北薛」之稱。北薛指薛令之,字
珍君,原來住在福建長溪,也就是現在的福安。他在唐朝
神龍二年(公元 706年)中進士,是第一位以詩文登第的福
建人。開元年間,薛令之遷升為右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
知章一起教授東宮太子讀書,當了太子李亨的師傅。薛令
之抱怨待遇太低,一天信手揮筆在牆壁上寫道:

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
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

唐玄宗看到詩後,非常不高興,也拿筆在壁上題詩:

啄木嘴距長,鳳凰羽毛短;
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

薛令之看到,知道自己得罪了皇帝,有言曰:伴君如伴虎,
說不定哪天無事生非,怪罪下來,豈不一命嗚呼。於是他
就借口生病,辭去了官職,和侄子薛芳杜一起返回福建,
並從長溪移居鷺島(廈門島),過著清閑自在的生活。他的
後裔在此繁衍,人數眾多,成為一大姓,薛家住的地方有
座山,叫「薛嶺」,嶺的濱海一帶就叫「薛浦」。薛令之
死後,葬在島上下張村。
「南陳」的陳姓也差不多唐開元時在廈門島定居繁衍,
據史料記載,唐京兆萬年縣人陳邑,任太傅時得罪了當時
的奸相李林甫,開元二十四年被貶謫到福建漳泉一帶,他
的後裔有的就遷到廈門島來。廈門島上保留的三座唐朝陳
氏古墓就是明證。在烏石浦,有一座古墓,墓碑上刻「唐
著作郎陳儔墓」。陳儔是陳邑的孫子。禾山鎮的一棵大榕
樹下,豎著兩塊石碑,分別刻「大唐賜進士出身陳公封塋」
、「唐上柱國陳公塋」,這座墓是陳儔曾孫陳喜的。西林
觀音山還有一座唐墓,碑上刻「唐場老陳先生塋」,它是
陳黯的墓。陳黯是唐代會昌至成通年間居住在廈門島的名
士,字希儒,名昌晦,是陳喜的曾孫,10歲會寫詩,13歲
便帶著詩作晉見清源(泉州)牧。清源牧見他滿臉麻花,便
打掃趣他「薄才而花貌」,並要他以此為題寫一首詩,陳
黯不愧才華出眾,應聲成詩道:

玳瑁應難比,斑犀定不如;
天嫌未端整,滿臉為裝花。

陳黯雖然年少富有才名,在閩南一帶頗有影響,但是屢次
應試都落第,因此自稱「場老」,意思是在考場上屢進屢
出,已是老先生了。後來他隱居在金榜山,讀書垂釣,置
功名利祿於九霄雲外。金榜山也就因他而別名「場老山」;
他垂釣的地方叫「金榜釣磯」。陳黯著作有《裨政書》,
宋代朱熹在同安任職期間,為其編次並寫詩憑吊陳黯,有

陳場老子讀書處,金榜山前石室中;
人去石存猶昨日,鶯啼花落幾春風

之句。
這些名士帶領他們家族定居廈門島,成為廈門的先期
居民,他們披荊斬棘,勤勞開墾,邊耕邊讀。
根據歷次地方誌書記載,距今約1000年的宋朝太平興
國年間,禾山一帶出產一種水稻良種,「一莖數穗」,人
們感到非常驚奇,於是鷺島又被稱為「嘉禾嶼」——五穀
豐登的島嶼。但1974年泉州出土的《唐許氏故陳夫人墓誌》,
唐大中十一年 9公元 857年)廈門已稱為「嘉禾里」,可
見「嘉禾」之名非始於宋而是始於唐朝。到了宋代「嘉禾
里」歸同安縣管轄,從宋代開始,廈門的發展速度加快,
人口增多,南宋王象之曾在《輿地紀勝》中記載嘉禾嶼的
居民有千餘家,按一家五口的普通概率計算,也有五六千
人。人口的增加勢必使村落數目增加,當時村落就有曾厝
銨、塔頭、東沃(頂活仔)、蓮坂、毫灶(文灶)、吳倉
(梧村)、烏石浦、埭頭、呂厝、店前(殿前)、鍾宅、
竹坑(湖裡)、高崎、上店(祥店)、坂上、寨上等;其餘
還有福山社、懷德社、附寨社、鳳前後社。從宋朝開始,
廈門島交通也逐漸發達,五通、東渡、土地公祖附近(開
元路)都建有碼頭。五通的古碼頭遺址,至今猶存。民間
還流傳著「聖跡」、「聖泉」、「金帶水」等傳說,記述
南宋末年張世傑、陸秀夫帶著南宋末帝趙 、趙〓逃難,
經廈門的故事。廈門在宋代文化上也繼承了唐以來的風氣,
僅考中進士的,就有林裴、陳敦仁、薛舜俞、薛舜庸、薛
夢純和杜盂肅等人。其中薛舜俞、薛舜庸是同胞兄弟,夢
純是舜庸的兒子,一門三進士,傳為美談。朱熹來到廈門,
聽到這個故事,在金榜山陳黯讀書處,寫下「應喜斯文今
不泯」,以抒文風不衰之慨。
源於網路分享。。。

⑼ 廈門發展歷史

看下廈門島的歷史沿革跟島內的發展你就懂了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廈門島設嘉禾里,隸屬泉州南安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寇,移泉州永寧衛中、左二所於廈門島,兵額1204名,兵船20艘。廈門故稱中左所。
其餘不多述,總之清代以前的廈門島一直都屬於泉州府轄區。
泉州與廈門一府雙中心時期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泉州人鄭成功在中左所置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官,分理軍政各事。三月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台灣荷蘭殖民者派何斌來思明州請求通商,鄭成功以荷蘭當局每年輸餉5000兩、箭坯10萬枝、硫磺千擔為條件許之。之後鄭經又於康熙二年(1663年)將州改制為縣,設縣署,有知縣等職。是為「思明縣」之名首次出現。康熙十九年二月,泉州人萬正色帶領清軍大舉進攻金廈,鄭經逃往台灣,廈門被清兵佔領。由此,結束了30年之久的鄭氏政權,廈門歸屬清政府統治,並取消思明縣,恢復廈門稱謂,仍歸同安縣管轄,復稱嘉禾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師東征台灣,同月攻佔澎湖,鄭克塽降。收復台灣後,在台改承天府為台灣府,屬福建省;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另行建省,才與福建分治。
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移府廈門的首任提督,(康熙元年清廷批准福建專設水師提督,駐海澄,首任提督為施琅)
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又奏准開放海禁,並在廈門設立海關(清泉州府有海關關所十所,分布於泉州沿海各縣)。自此清政府把廈門作為與台灣聯系的樞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廷設立台灣廈門兵備道,統一管理廈門與台灣軍政要務。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廈門設閩海關,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皆由海關辦理,由此開放廈門與台灣鹿耳門為規定的負責運送士兵,軍資與貿易的唯一單口港,但商民經常無視這一指定航線,"其貪時之迅速者,俱從各處直走外洋,不由廈門出入」,後大勢所趨又開放石獅蚶江等港與台灣對渡(八月,施琅在泉州人萬正色題請未准後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媽祖。康熙恩准敕封媽祖為天後,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改駐廈門(稱為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派泉州籍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12人,華僑舵工,水手31人,前來中國朝貢,於7月25日抵達泉州灣的日湖港(今蚶江的石湖港)。
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台廈兵備道,而將原設泉州的興泉兵備道衙門移駐廈門。朝廷命令解除「南洋禁航令」,但仍禁止華僑出入國。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屬於監察區級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備銜,稱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共管轄二府一州。其職能為管理海口,稽查商役、洋船、驛務,監發兵餉、監造戰船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晉江蚶江港(今石獅)與台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泉州附屬各港口航行於台灣的船舶均要到蚶江關口掛驗,方准出海。清乾隆五十七年又准許蚶江與台灣八里岔對渡。蚶江港興盛時期,每日有300餘艘船舶進出港口。嘉慶十年(1805年)蚶江海防通判鄭鍷建造蚶江海防官署。 《台灣史》(台北版)載:道光四年(1824年)台灣又開放海豐與蚶江通航。稱為「泉州總口」的蚶江,成為大陸與台灣通商貿易的中心碼頭。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蚶江海防官署(屬正五品衙門),下設海關、厘金(稅務)、營盤、海陸訊,統管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台貿易達110年之久。

廈門獨立出泉州府時期

直至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成為閩南對外中心。這段特殊時期不屬於泉州府管轄范圍,在這之前廈門島都是屬於泉州府的一部分。
動盪的民國時期廈門島正式獨立出泉州。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後時局穩定,廈門設立特區,泉廈分治成為定局。
自廈門島建制開始直至清代之前都一直屬於泉州管轄范圍,泉州府的廈門島自清代開始發展,成為泉州以外的另一個中心其實是泉州人一手推出的,明末鄭成功開始,到清初的施琅都是主導廈門島地位的直接推手,奠定了廈門的地位。近代廈門剛獨立出"泉州府「的發展也是一樣,1933年初廈門市政籌備處成立,並改為思明市政籌備處,由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處長,許友超在《思明市政籌備處匯刊》說:「思明為閩南要埠,政務煩劇,治理實難。......」申請設市。1933年12月1日廈門市政府成立,廈門獨立設市始於此,泉州晉江人許友超成為廈門歷史上的首任市長。新中國建國後廈門首任市長是泉州永春人梁靈光。從官方到民間泉州對廈門的推動可謂"名正言順「,清末民國時期最初廈門島獨立出泉州的近現代發展中,泉州民間對廈門的推動:如最早開發了大半個廈門島的泉州人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等他們開發了大半個鼓浪嶼的別墅,開發了廈門最早的商業區中山路一帶的商住樓,廈門最初的水電、馬路、電話通訊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他們有關,清末至民國鼓浪嶼上的富商別墅最多數的是泉州人在住,(即使是廈門本土最著名的陳嘉庚在捐建廈門教育方面也沒少得到他女婿泉州人李光前的大力幫助,特別是在1934年陳嘉庚的企業破產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到了現在自不用再說了,看看廈門十大富豪大多是哪裡的就知道了,大多是泉州人;廈門其實就是靠泉州府的人自己推動發展起來的,這股力量貫穿了整個廈門島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