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廈門有幾個區幾個縣
福建省廈門市下轄沒有縣。截至2016年底,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分別是:
1、思明區:是廈門市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於廈門市南部。截至2016年,思明區轄10個街道,分別是: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梧村街道、濱海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篔簹街道、蓮前街道、嘉蓮街道、鼓浪嶼街道,共98個社區。
2、湖裡區: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是國家信息技術產業基地的中心,集裝箱吞吐量居全國第六位,是中國十大港口之一,是廈門島對外交通的重要樞紐。
3、集美區:是西出廈門本島的重要門戶,地理上稱為集美半島,位居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
4、海滄區:地處廈門市西部,東以海滄大橋連廈門島湖裡區,東南隔廈門港與思明區相望,南臨九龍江口以廈漳大橋接漳州龍海市,西南、西與漳州龍海市交界,西北與漳州市長泰縣相鄰,北與集美區灌口鎮接壤,東北隔馬鑾灣以新陽大橋連接集美區杏林街道。
5、同安區:又稱「同安縣」,別稱「銀城」、「銀同」,位於福建省東南部,北靠安溪、南安,東連南安,西接長泰,西南與廈門郊區毗鄰,東南隔海與金門島相望,是「閩南金三角」的核心地帶。
6、翔安區: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前沿,位於閩南廈門、漳州、泉州「金三角」的核心地區,是廈門的東大門,北毗安溪縣,東鄰泉州市,南望金門島。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簡稱廈、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界漳州,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Ⅱ 廈門有幾個區在島內分別是什麼區
廈門有兩個區在島內,分別為思明區和湖裡區。2003年05月,經國務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關於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同意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其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設立翔安區。行政區調整後,廈門市下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至2016年12月底不變。兩個島內區:
1、思明區,位於廈門市南部,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北面與湖裡區毗鄰,東、西、南面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市隔海相望,總面積75.31平方公里。
2、湖裡區,成立於1987年11月,位於廈門島北部,轄5個街道、45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5.78平方公里,占廈門半島面積的47%,海岸線長達24公里。
(2)民北屬於廈門哪個區擴展閱讀: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廈門由本島廈門本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
Ⅲ 廈門區域怎麼劃分
廈門下轄地區: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全市共有31個街道、8個鎮、379個社區、147個村。
廈門市位於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
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廈門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島礁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杏林灣、馬鑾灣、同安灣等組成,陸地面積1700.6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390多平方千米。
思明區簡介:
思明區(SimingDistrict),隸屬福建省廈門市(古屬泉州府同安縣),位於廈門(廈門島)南部,地處北緯24°26′~24°28′,東經118°03′~118°13′之間,由廈門島南部與鼓浪嶼全嶼組成,北與湖裡區連接,東、西、南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隔海相望,總面積84平方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廈門
Ⅳ 廈門有幾個區分別叫什麼名字
截至2016年底,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
6個市轄區分別是: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
除正式行政區劃外,廈門市還設立有非正式區劃的經濟管理區。包括: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廈門出口加工區、廈門象嶼保稅區、廈門海滄保稅港區、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廈門集美台商投資區、廈門杏林台商投資區。
(4)民北屬於廈門哪個區擴展閱讀: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2017年,廈門市常住人口401萬人,全市戶籍人口231.03萬人。2018年01月,廈門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15。
參考資料:網路-廈門
Ⅳ 廈門有幾個區
廈門有6個區。
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分別是思明區、湖裡區、海滄區、集美區、同安區、翔安區。廈門島,古稱嘉禾嶼,別稱鷺島。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福建省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簡介
廈門市位於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
廈門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島礁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杏林灣、馬鑾灣、同安灣等組成,陸地面積1700.6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390多平方千米。其中廈門島面積約為157.76平方千米(含鼓浪嶼),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嶼,全島海岸線約為234千米。
廈門地區在漫長的地質史上,經歷過多次的地殼運動,發生過多次的海水進退。廈門島上海拔5—10米的一級階地是約6000年前露出海面的,雲頂岩上的岩石(石齡1億多年)保留著明顯的海蝕狀態。廈門的地質構造位於閩東火山斷拗東緣、閩東南沿海變質帶西南,屬於中國東南沿海地震帶范圍,建築防震設計標准為7.5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廈門
Ⅵ 廈門市有多少個區
1、湖裡區
湖裡區位於廈門島北部,三面環海,成立於1987年11月,是廈門特區發祥地;湖裡區是國家信息技術產業基地的中心,集裝箱吞吐量居全國第六位,是中國十大港口之一,是廈門島對外交通的重要樞紐,2019年全區常住人口102.6萬人、戶籍人口36.59萬人。
2、思明區
思明區位於廈門島南部,由廈門島南部與鼓浪嶼全嶼組成,是廈門市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廈門大學、南普陀寺是思明區的「三張名片」,2019年全區常住人口102.3萬人、戶籍人口85.05萬人。
3、集美區
集美區位於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是廈門重要的工業區、文教區和新城區,也是著名的僑鄉和風景旅遊區,2018年全區常住人口70萬人、戶籍人口31.17萬人。
4、同安區
同安區是廈門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境內的環東海域是廈門市政府新規劃的北部市級中心,2018年全區常住人口61.1萬人、戶籍人口38.96萬人。
5、海滄區
海滄區全境位於海滄半島,與廈門島隔海相望,位於閩南廈漳泉金三角地區的突出部位,福建南部拓海貿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國大陸主要的國家級台商投資區,2019年全區常住人口41.6萬人、戶籍人口20.54萬人(2018年)。
6、翔安區
翔安區成立於2003年,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前沿,位於廈門市東部,居廈漳泉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2018年全區常住人口37.8萬人、戶籍人口35.94萬人。
Ⅶ 廈門是閩南還是閩北
屬於閩南地區。
閩南即福建省南部的閩南地區,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級市,以及漳平市、龍岩市新羅區(兩地原屬古漳州府),也包括大田縣部分、尤溪縣部分。 北接福州市、莆田市,南與廣東粵東地區毗鄰,西與原汀州府界交界。
閩南這個詞是在20世紀後半期福建方言專家才提出的,之前閩南地區人遷徙到外地都自稱福建人。閩南作為一個特定的文化傳承下來,其影響實為深遠,受其他方言影響之地也通行閩南方言,也是有著大體一致的文化習俗認同,因此他們也同屬閩南根源。
廈門的城市榮譽
1、廈門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物流樞紐、東南國際航運中心、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2、2018年,廈門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2020年,廈門市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被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廈門「全國雙擁模範城市」。被中央依法治國委員會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閩南
Ⅷ 廈門北屬於廈門哪個區
廈門北指的是廈門北站,屬於廈門的集美區,位於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岩內村,鐵路廈門北站正下方,為地下一層中央分離側式車站,有1、2、3、4、5、6共六個出入口,廈門北站是廈門地鐵1號線和廈門地鐵4號線的換乘站。
2019年1月20日,廈門北站正式啟用免安檢換乘地鐵專用通道,通道位於鐵路廈門北站北出站口和地鐵廈門北站1號口之間。
2017年10月6日至10月12日,地鐵廈門北站1號線車站部分作為廈門地鐵1號線體驗式試運行的十個站點之一在試運行期間對市民開放。12月31日,隨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而同步投入使用。
Ⅸ 福建省廈門市有哪幾個區
截至2021年5月,廈門市下轄6個市轄區: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
廈門,簡稱「廈」或「鷺」,別稱鷺島,是福建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廈門地形以濱海平原、台地和丘陵為主。廈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勢地貌構成類型多樣,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灘塗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於同安與安溪交界處的雲頂山海拔1175.2米,為全市最高的山峰。從西北往東南,依次分布著高丘、低丘、階地、海積平原和灘塗,南面是廈門島和鼓浪嶼。雲頂山為廈門市最高峰,雲頂岩為廈門島最高峰,日光岩為鼓浪嶼最高峰。
廈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9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