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廈門島的通行語言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之廈門話,閩南方言是一種超地區、超省界的漢語方言。它主要通行於閩南地區、粵東的潮汕地區和台灣省的大部分地區,海南省和廣東的雷州半島一些地區以及浙江、江西、廣西、江蘇和福建的中部及東北部地區,也有講閩南方言的「福佬話」(屬閩南語「閩台片」)互通。千餘年來,閩南、潮汕一帶有不少人出洋謀生而相繼向外移居。人語相隨,今天的東南亞諸國,有相當一部分華僑和華裔仍然以閩南方言作為他們的交際工具。
閩南方言的流播: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
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宵、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岩話區:龍岩、漳平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分。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於元代,但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他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斗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閩南話已經作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被錄制在美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宇宙飛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知音。
『貳』 大專退學
上大學後,辦理退學,如果沒有哦正當理由,學校一般不給辦理。但是法律上規定學生有選擇的權利。民辦大學的退學更不好辦,比較麻煩。不過你要是有特殊情況,他們會給辦的,就是手續麻煩,要找很多領導簽字。學費肯定退不全,能爭取80%。他們不給辦,你可以找當地教育主管部門。
『叄』 上學不上了,想退學怎麼跟老師講,自己跟老師怎麼談用微信。
和老師談退學的問題前要與家長溝通清楚,在與老師交流時要使用禮貌用語,講清楚自己退學的原因,徵求老師的意見,詢問老師需要辦的手續。
退學原因
1、在校學生違反校紀或國家法律。
2、學生主觀原因。
3、學生家庭條件十分困難。
4、學生年齡過大。
5、校園霸凌等校園惡性事件。
與老師溝通注意事項
一、與老師溝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父母的態度要主動,聯系要適時適度。有些父母誤以為主動聯系老師會打攪老師的工作、生活,怕老師不歡迎。
其實父母主動聯系老師會給老師帶來便利,因為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一個個去家訪要很多時間,家長主動到來,可以了解很多重要信息,可以交流商討教育方式,這是家長老師都樂意的事。
聯系要經常,不要等到問題成堆或者問題嚴重再被迫去學校。聯系要適時適度,要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更要尊重老師的意見。聯系太頻繁沒有必要,間隔太久,達不到效果。
二、與老師溝通要理性和明智
當老師反映孩子問題時,父母態度要冷靜。孩子在學校難免犯錯,老師通報給家長,讓家長在家裡注意糾正。家長如果當場責罵孩子,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可能使孩子怨恨學校和老師。
對老師的看法,家長要做細致分析,充分肯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幫助。當然,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會有看錯的地方。家長不必惟命是從,可以根據孩子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並設法讓老師意識到他的錯誤。
孩子有時為了逃避處罰而傳遞錯誤信息,家長就更應該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當溝通渠道暢通,才會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孩子的小聰明也不會耍了。
『肆』 退學了怎麼辦
呵呵,首先要恭喜你找的工作還不錯,我妹妹前兩天也剛退學,其實現在吧,有點技術還是蠻好的。你想想呀,你都退學了,學校還不逮著你就罰錢什麼的,別跟他們一般見識,不宰你沒機會了,呵呵,沒啥事的。總之,現在想好自己的工作,扎扎實實的做下去就好,祝福你,加油吧!
『伍』 分手用福建廈門話怎麼說
分手用福建廈門話這么說「分手(bunqiu)」。
『陸』 閩南話怎麼說: 現在,對不起,干什麼,怎麼了(用諧音表示)
樓上說「寄孤」;「責孤」用來表達「現在」,從語音聽來,似乎是「在今」。」在」普通話zai,聲母音轉為 j 或保持z聲母,韻母修飾後讀諧音:寄或責;」今」普通話jin,聲母音轉為g,韻母修飾後,讀諧音:gu。所以,現在=在今。
干什麼:操什麼(諧音:充蝦米;義:操弄什麼)。
對不起:常用「否磣」(諧音:派勢)
怎麼了:樣怎(諧音:安盞;義:怎樣。樣普通話yang脫聲母y,變為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