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給我介紹一個腸胃病的專家
凌紅
基本檔案
姓名: 凌紅 性別: 女 從醫年限: 20
治療疾病: 肝膽、胰、胃腸疾病
所屬專科: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消化系內科
畢業學校: 廣州醫學院
教學職稱: 臨床職稱: 主任醫師 研究職稱:
聯系電話: E_MAIL: 個人主頁:
聯系地址: 廣東省惠州市鵝嶺北路41號
專家簡介
現任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1988年在中山醫學院學習胃鏡、腸鏡及消化內科專業一年,92年及2001年分別到北京協和醫院及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學習十二指腸技術(ERCP)擅長肝膽、胰、胃腸疾病的診治及消化內鏡的臨床應用,公開發表本專業論文10多篇,其中「胃良惡性潰瘍組織中Hip感染與端粒酶的關系」,發表於中華消化內科雜志,「縮血管葯與硬化劑聯合應用於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發表於中華消化內鏡雜志。參與單克隆抗體與碘油混懸物經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原發性肝癌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近幾年來,在有關胃癌的研究方面,獲得廣東省醫學科研資金資助及惠州市科委科研基金資助課題二項。任廣東省消化內鏡學會委員,是十五期間廣東省醫學專家庫成員。
張亞歷
基本檔案
姓名: 張亞歷 性別: 男 從醫年限: 25
治療疾病: 胃腸疾病 消化道出血
所屬專科: 南方醫院消化內科
畢業學校: 第一軍醫大學
教學職稱: 教授 臨床職稱: 主任醫師 研究職稱: 博士生導師
聯系電話: E_MAIL: 個人主頁:
聯系地址: 廣州市廣州大道北1838號
專家簡介
張亞歷 男,1961年出生。第一軍醫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全軍消化研究所副所長、科室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華醫學會消化學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常務理事。曾在日本醫科大學研修。長期從事胃腸疾病的臨床、內鏡和病理診斷,專長於胃腸早期癌、胃腸炎症性疾病和出血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擅長對疑難疾病的診療分析和治療。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研究課題多項並受國家優秀骨幹教師基金資助。
張振書
基本檔案
姓名: 張振書 性別: 男 從醫年限: 30
治療疾病: 胃腸道疾病 炎症性腸病 消化道腫瘤
所屬專科: 南方醫院消化內科
畢業學校: 第一軍醫大學
教學職稱: 教授 臨床職稱: 主任醫師 研究職稱: 博士生導師
聯系電話: E_MAIL: 個人主頁:
聯系地址: 廣州市廣州大道北1838號
專家簡介
張振書 男,1951年出生。第一軍醫大學醫學博士畢業。全軍消化疾病研究所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委保健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及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全軍消化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及消化學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消化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國內外多家雜志編委。主攻消化系腫瘤及消化道運動功能障礙性疾病防治。對慢性胃腸病、慢性肝病及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大腸癌的生物學特性及臨床相關性的系列研究、癌基因和TGF-β1、IL-6對大腸癌的診斷與調控、胃癌術前超聲內鏡診斷分期及其分子病理學基礎的研究、大腸癌高危易感因素與靶向篩檢指標的研究。
周殿元
基本檔案
姓名: 周殿元 性別: 男 從醫年限: 50
治療疾病: 消化病 消化系腫瘤
所屬專科: 南方醫院消化內科
畢業學校:
教學職稱: 教授 臨床職稱: 主任醫師 研究職稱: 博士生導師
聯系電話: E_MAIL: 個人主頁:
聯系地址: 廣州市廣州大道北1838號
專家簡介
周殿元 男,1925年12月出生。全軍消化研究所名譽所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專業技術1級,暫緩離退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津貼。全國著名消化病及內鏡專家。54年建立消化病專業組,是國內最早開展胃鏡的先驅者之一,也是國內纖維結腸鏡插鏡技術及治療技術的開拓者。曾受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委員;中華消化學會、中華消化內鏡學會、中華微生態學會常委;軍隊消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消化雜志等三家雜志副主編。現被聘為廣東醫學會名譽會長,廣東省、廣州市及廣州軍區保健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在內科疾病,特別是消化病、消化系腫瘤及內鏡診療方面有較深的造詣,是著名胃葯「三九胃泰」的主要研製者。長期從事大腸癌早期診斷、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幽門螺桿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均取得顯著成果。先後榮立三等功6次、江主席通令榮記二等功1次;獲總後伯樂獎、廣東省優秀園丁及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姜泊
基本檔案
姓名: 姜泊 性別: 男 從醫年限: 30
治療疾病: 消化道腫瘤 大腸疾病
所屬專科: 南方醫院消化內科
畢業學校: 第一軍醫大學
教學職稱: 教授 臨床職稱: 主任醫師 研究職稱: 博士生導師
聯系電話: E_MAIL: 個人主頁:
聯系地址: 廣州市廣州大道北1838號
專家簡介
1956年12月出生。第一軍醫大學博士學位。科主任,全軍消化內科研究所副所長,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消化學會常委,全軍消化內鏡學組副組長。 曾師從世界著名的大腸癌專家日本學者工藤進英教授研修腸鏡單人操作法和早期大腸癌診治,學成歸國後致力於在全國推廣這兩項新技術,在國內講學達20餘次,並多次在國內學術會議上進行腸鏡單人操作法表演,目前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擅長消化道腫瘤、大腸疾病的診治。主攻大腸癌早期診治和艱難梭菌性腸炎的診治。在國內首次報導了大腸側向發育型腫瘤和大腸鋸齒狀腺瘤兩種新的腫瘤類型,建立了大腸粘膜腺管開口分型的新的診斷標准,對於鑒別大腸腫瘤性病變和非腫瘤性病變及早期大腸癌具有重要意義。對消化內鏡下診治造詣深厚,尤其擅長大腸粘膜微小病變、大腸平坦型腫瘤的診斷及內鏡下治療。榮立三等功2次。
祝早日康復!!^0^
⑵ 白色曼陀羅的花香會讓人暈嗎
曼陀羅的花很漂亮,可是有報道說曼陀羅是有毒的,我去那邊的時候,吸入那種花粉的味道,會覺得人很難受,喘不過氣來,還會頭暈。這是不是中毒的症狀?是不是可以和他們溝通一下,不要種這種曼陀羅了?這種植物會給往來的遊客帶來危害,又沒有防護措施,我覺得沒有種的必要。
調查:記者花邊站5分鍾,身體未出現異常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在西方,曼陀羅這種植物一直被賦予恐怖的色彩,種種傳說都和死亡有關,特別是它的花香清淡幽雅,聞多了會讓你產生輕微的幻覺。可是曼陀羅真有傳說中的那麼恐怖嗎?記者為此進行了實地走訪。
昨日,記者進植物園一路步行,輾轉找到了劉女士提到的這株曼陀羅,它的全名叫做大本曼陀羅,屬於茄科,原產地美洲。花朵呈黃色,花形像一個喇叭,花瓣向四周裂開,整朵花倒掛枝頭。標識牌上介紹,它可種植於庭院中供觀賞,也可做葯用,不過上面並沒有標明這花有毒的說法,周圍也無任何警示標志。為了證實劉女士的說法,記者在花邊上站了5分鍾,不過身體並未出現異常。
回復:全株都有毒,中毒的前提是食用
曼陀羅到底有沒有毒?植物園主任助理丁印龍給出的答案是:有,全株都有毒!包括它的葉、花、根部等,都有毒。不過,中毒的前提是你去食用它。丁印龍說,市民日常觀賞、與花接觸都不會中毒,「種植曼陀羅這么久,從來都沒發生過遊客中毒的情況,我們的養護工人天天都在和曼陀羅打交道,也未出現異常。」
據了解,曼陀羅的葉、花、籽均可入葯。味辛、性溫,葯性鎮痛麻醉、止咳平喘。主治咳逆氣喘、面上生瘡、脫肛及風濕、跌打損傷,還可作麻葯。三國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其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羅。
解疑:感覺中毒,可能是花粉過敏或心理作用
劉女士納悶了,那為什麼自己會出現喘不過氣、頭暈的反應呢?記者為此咨詢了廈門市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楊一民(特長小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他認為,劉女士很可能是對曼陀羅的花粉過敏,很多對某一類花粉過敏的患者,在花粉進入呼吸道後會出現頭暈、喘不過氣的症狀,嚴重的還會伴隨打噴嚏,身上出皮疹等。還有一種可能是,劉女士因為之前就知道曼陀羅有毒,所以在接近這類花時心理因素在作怪,導致不由自主地頭暈、喘不過氣。
>>>鏈接
曼陀羅的神秘傳說
因為曼陀羅盤根錯節的根部類似人形,中世紀時,西方人對模樣奇特的曼陀羅多加揣想,當時傳說當曼陀羅被連根挖起時,會驚聲尖叫,而聽到尖叫聲的人非死即瘋。
在西方,曼陀羅花的解語是:1.詐情、騙愛 ;2.敬畏、敬愛;3.不可預知的死亡和愛。相傳在古老的西班牙,曼陀羅似冷漠的觀望者,常盛開於刑場附近,麻木禱告著生命消逝的每一個靈魂。
傳說中每一株黑色曼陀羅花里都住有一位精靈,它可以幫你實現願望,但卻有交換的條件,那就是人類的鮮血。只要你用自己的鮮血澆灌那妖嬈的黑色曼陀羅,在它開花的時候,花中的精靈就會滿足你的一個願望。也只能用自己的鮮血澆灌,因為精靈們喜歡這種熱烈而致命的感覺。曼陀羅的根部有麻醉和迷幻效果。此外它也是保護家庭的利器,也能為佩戴的人帶來勇氣。
一些植物有毒但有用
不能誤食也最好別碰
我市一些常見植物是有毒的,它們可用於觀賞,有些在改善環境、凈化空氣方面有良效,植物專家提醒,只要別近距離觸碰或去食用,都是對人體無害的。
■ 滴水觀音
在成功大道和仙岳路多處綠化帶上,記者都有發現滴水觀音的蹤跡。它的塊狀根莖長得非常像芋頭,容易誤認。本報2011年就曾報道過一個7歲女童把它當作芋頭食用後,嘴巴紅腫,一小時內都無法開口講話。據了解,滴水觀音根莖內的白色汁液有毒,皮膚接觸到會產生強烈刺激和瘙癢,眼睛接觸到會引起嚴重的結膜炎甚至失明。若食用根莖,會引起口部和咽部的不適,嚴重的會窒息,導致心臟麻痹而死亡。
■ 夾竹桃
綠化管理中心養護科科長魏道軍介紹,夾竹桃在篔簹湖周邊、環島幹道等地都有種植,它是名副其實的「吸塵大王」。不過它的花、葉、枝條、樹皮都有毒,如果誤服過量,會出現中毒症狀。夾竹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種叫夾竹桃苷的有毒物質,誤食也會中毒。人中毒後,初期以胃腸道症狀為主,如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進而可能出現心臟症狀,有心悸、脈搏細慢不齊等;嚴重的會出現瞳孔散大、血便、昏睡、抽搐甚至死亡。不觸碰汁液不食用,對人體無害。
■ 鹽膚木
魏道軍介紹,在我市的一些山上種植的鹽膚木也有毒性,它的樹液對許多人的皮膚具有高度的毒性和刺激性,市民若在登山時遇見千萬不要去觸碰。
⑶ 廈門附屬中山醫院救助基金大概多久到賬
廈門附屬中山醫院救助基金大概多久到賬
重大疾病醫療救助資金一般一個月內可以領到。
法律依據: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三十條申請醫療救助的,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經審核、公示後,由縣級人民政府醫療保障部門審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和特困供養人員的醫療救助,由縣級人民政府醫療保障部門直接辦理。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相銜接的醫療費用結算機制,為醫療救助對象提供便捷服務。
第三十二條國家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對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無力支付急救費用的急重危傷病患者給予救助。符合規定的急救費用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支付。
疾病應急救助制度應當與其他醫療保障制度相銜接。
⑷ 想要報考2021廈門醫院招聘考試,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怎麼樣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創建於1959年,承擔為全市婦女、兒童提供保健及醫療服務、指導培訓基層婦幼保健工作、統計全市婦幼衛生信息、健康教育、教學、科研等任務,是廈門市唯一的一所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
近年來,廈門市婦幼保健院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在中國醫學科學院2018年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中,進入婦產科學百強名單,是福建省唯一上榜醫院,同時積極推進舒適化醫院建設,成為我國首批分娩鎮痛試點醫院。2019年正值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建院60周年,正式掛牌成為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此外,集美院區建設項目已獲市發改委正式立項,建成後醫院總床位將達到1500張,將有助於優化島內外醫療資源布局,提升廈門整體醫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