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建福廈高鐵廈門北站主站房鋼屋蓋完成施工
大
主站房鋼桁架南北跨度約267米,東西跨度約143米,是國內目前在施工的最大波浪形站房
高
屋蓋高差24米,相當於8層樓高,創下福廈高鐵全線站房屋蓋高差的最大紀錄
備受關注的新建福廈高鐵廈門北站(以下簡稱“新建廈門北站”)主站房建設迎來關鍵節點——昨日上午,隨著最後一片重達2400噸的鋼桁架升空、成功架設,新建廈門北站主站房鋼屋蓋施工全面完成,比計劃工期提前23天。
為了加快項目進度,國慶假期,承建單位中鐵建設120名管理人員、1632名工人堅守一線,“兩班倒”作業搶時間、趕進度,確保了該項施工提前告竣。
鋼結構健康監測系統
實時監測施工全過程
從空中俯瞰,新建廈門北站主站房成片的鋼結構波浪形屋頂曲線婀娜、氣勢恢宏。據悉,新建廈門北站主站房是國內目前在施工的最大的波浪形站房,站房鋼桁架南北跨度約267米、東西跨度約143米,由22705根桿件拼接而成,最大桿件直徑0.8米,最小桿件直徑僅0.1米,拼接截面約54222個,焊縫總長超14公里,施工復雜程度國內罕見。
“我們自主研發了‘鋼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對鋼結構施工全過程的應力、變形及溫度變化進行實時監測,進一步提升了鋼結構的安全平穩。”中鐵建設項目指揮長李延昌說。
屋蓋最高點與最低點相差24米,相當於8層樓高——這個大型波浪形屋頂的高差,創下了福廈高鐵全線站房屋蓋高差的最大紀錄。中鐵建設項目總工程師趙忠誠介紹,主站房鋼屋蓋重達7423噸,由位於候車大廳兩側的6根巨型開花柱支撐,“建成後,2萬平方米的候車大廳中間將沒有一根柱子遮擋。”
“緊貼”地鐵隧道作業
需確保列車行車安全
據介紹,新建廈門北站鋼結構施工主要分為新建站房鋼屋蓋、換乘中心鋼屋蓋、站台高低雨棚三大部分,集跨度大、結構復雜多變、拼裝難度大、焊接精度要求高等特點於一身,總用鋼量達3.2萬噸。
“緊貼”正在運行中的地鐵進行作業,是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面臨的另一個巨大挑戰。“新建廈門北站主站房中軸線下方是運營中的 廈門地鐵1號線 ,地鐵隧道與站房基礎底板之間重合總長度250米,兩者相距僅3米。”相關負責人說,為最大限度保護地鐵隧道結構安全,建設方通過在隧道周圍設置壓頂墩、圍護樁、抗拔樁等措施,為隧道套上厚重的混凝土“安全罩”,確保了每天300餘趟列車的行車安全。
作為福廈高鐵進出廈門的主要站點,新建廈門北站位於既有廈門北站北側,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站台規模7台15線,預計於明年6月具備通車條件。
新站延續既有廈門北站建築風格,突出燕尾脊元素的設計,呼應 閩南建築 聚落特點,同時以弧形鋼結構打造波浪造型,彰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特色。接下來,新建廈門北站將全面轉入主站房金屬屋面和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廈門日報記者 應潔)
㈡ 廈門站和廈門北站的區別是什麼
廈門站是普通列車站,廈門北站是高鐵火車站。廈門站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一等站,是鷹廈鐵路和杭深線福廈段的終點站。
廈門站始建於1956年,於1957年1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2年4月,廈門站改擴建工程開工。2015年2月4日,廈門站南站房、南廣場投入使用。2016年1月24日,廈門站北站房投入使用。
廈門站其他情況簡介。
廈門站分南北兩個站房,兩個站房的一層為進站口、售票廳、候車室和1、8檢票口,二層為候車室和2-7檢票口。南北站房的一層由鐵路股道和站台隔開,二層的候車室是相連的。
廈門站北站房設有供旅客進站的高架橋和供旅客出站的地下層,旅客從北站房進站時,需經過高架橋才能到達進站層,而旅客從北站房出站時,無需上下樓梯,出站便是廈禾路。南站房因地勢相比北站房較低,所以可直接由地面到達進站口。
㈢ 昌廈高鐵的開工時間
法律分析:昌廈高鐵計劃2022年開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第三十三條 鐵路發展規劃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防建設的需要制定,並與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協調。
第三十四條 地方鐵路、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的建設計劃必須符合全國鐵路發展規劃,並徵得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授權的機構的同意。
第三十五條 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鐵路的線路、車站、樞紐以及其他有關設施的規劃,應當納入所在城市的總體規劃。鐵路建設用地規劃,應當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遠期擴建、新建鐵路需要的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安排。
㈣ 廈門北站建築工程介紹
廈門北站,原名廈門西站,位於福建省廈門集美區後溪鎮岩內村埔中央自然村,於2010年4月26日啟用,隸屬於南昌鐵路局。 廈門北站是福廈鐵路的一個車站,龍廈鐵路、廈深鐵路的起終點站,也是計劃於2020年建成通車的福廈高速鐵路的起終點站。
廈門北站佔地面積約14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16.2萬平方米,現設有6個站台(2個側式站台和4個島式站台,共10站檯面)、12條線路(到發線10條,正線2條)和20條股道,是廈門市最主要的高鐵樞紐車站以及福建省規模第二大的火車站。
歷史沿革
廈門北站建設時暫定名廈門新站;原鐵道部、中南建築設計院在設計時稱為廈門西站;由建設單位交付營運單位後,由廈門市政府重新命名為廈門北站。原來的廈門北站改名為高崎站(2012年起更名為廈門高崎站,該站建於1956年,離鷹潭站685公里,離廈門站9公里,主要是個貨運站)。
2010年4月26日,福廈鐵路建成通車,位於 後溪鎮 岩內村埔中央和東埔自然村的廈門北站同時啟用。
2012年6月29日,龍廈鐵路建成通車。2013年12月28日,廈深鐵路建成通車。
自2014年3月1日起由於廈門站進行封閉改造,原廈門站的全部始發終到動車組列車移至廈門北站作業。2015年2月4日改造後的廈門站恢復運營,現時部分動車組已遷至廈門站。
車站規模
廈門北站總投資近11億元,總建築面積16.2萬平方米,建築總高度66.78米,站房高架候車廳跨度132米、長度220米,包括約1萬平方米的主候車室、約1500平方米的團體候車室、約1500平方米的無障礙及母嬰候車室。站房採用無站台柱雨棚。預測到2018年,廈門北站旅客發送量達600萬人次,開行旅客列車64對;2030年旅客發送量達1100萬人次,開行旅客列車93對。根據高峰旅客發送量及旅客平均候車時間,預測廈門北站最高聚集人數為5000人/小時。
廈門北站現有站台規模6台12線,其中到發線10條,正線2條,站檯面10個。而規劃中的福廈高速鐵路將在既有廈門北站北廣場平行新建客專場。客專場規模為8台17線,與既有廈門北站等高設置。新建高速站與既有站採用等高高架候車室,並與既有站採用連廊連通。
設計格局
設計風格
廈門北站由中南建築設計院設計,以其新穎、流暢的外形,加以輕盈、富有張力的鋼結構,巧妙體現了閩南民居「燕尾脊」的意象。整體形象充分代表廈門的精神與面貌,彰顯地域特點。
建築結構
廈門北站實現了建築與結構的完美統一、美觀與經濟的有機結合,創造了三項世界紀錄:世界上已建成具有最大無柱候車廳的高速鐵路站房(屋蓋雙向跨度132米×220米);世界上首次在大型鐵路客運站房中採用雙向巨型混合框架結構體系;世界上首次在屋蓋中應用雙向不等高交叉桁架組成的新型網格結構。
2016年4月,廈門北站獲第十三屆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站房布局
廈門北站的站房布局採用「上進下出」的格局,分成站層、站台層、高架層三個層面,與機場樓上出發層、樓下到達層的進出模式類似。出發的旅客通過高架車道直接抵達二樓的出發層,即高架層候車大廳。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㈤ 廈門火車站和高鐵站在一起嗎
廈門火車站和高鐵站不在一起,廈門火車站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梧村街道廈禾路900號,廈門高鐵站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岩內村。具體介紹如下:
1、廈門火車站(廈門站)
廈門站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梧村街道廈禾路900號,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一等站,是鷹廈鐵路和杭深線福廈段的終點站。
廈門站始建於1956年,於1957年1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2年4月,廈門站改擴建工程開工。2015年2月4日,廈門站南站房、南廣場投入使用。2016年1月24日,廈門站北站房投入使用。
(5)廈門高鐵北站什麼時間開工擴展閱讀
廈門高鐵站的歷史沿革:
2007年9月28日,廈門北站開工建設,當時名稱為「廈門(新)站」,後更名「廈門西站」。2010年4月10日,車站被正式命名為「廈門北站」,位於鷹廈鐵路上的原廈門北站更名為高崎站(2012年更名為廈門高崎站)。
2010年4月26日,廈門北站與福廈鐵路同步投入運營,僅投用部分已完工站房;同年10月,全部站房竣工並投入使用。2014年3月1日,廈門北站因廈門站進行封閉改造而開始承擔原廈門站的全部始發終到動車組列車作業。
2015年2月4日,改造後的廈門站南站房恢復運營,廈門北站結束承擔原廈門站的全部始發終到動車組列車作業。
2017年9月30日,位於廈門北站西北側的新建廈門北站客專場隨設計時速350千米的福廈高速鐵路同步開工建設。同年12月31日,廈門北站北進站口啟用;同日,接駁廈門北站的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試運營。
㈥ 廈深高鐵什麼時候開通
廈深高鐵,又稱廈深鐵路,作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四縱四橫」快速鐵路通道中杭福深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廈深鐵路自廈門鐵路樞紐廈門新站引出,經漳州、潮汕揭地區、汕尾、惠州,引入深圳鐵路樞紐新深圳站,全長502.4公里,其中廣東段全長約357公里,福建段長約145公里,共設19個車站。建設總工期為4年,Ⅰ級鐵路標准,雙線,旅客列車速度目標值200公里/小時,由鐵道部與福建省/廣東省合資共同建設,總投資估算417億元。廈深鐵路福建段已於2007年11月23日開工,廣東段於2008年1月6日開工,全線預計2013年初建成通車,屆時廈門到深圳只需2.5小時。http://ke..com/view/4915923.htm
㈦ 福廈高鐵什麼時候通車
福廈高鐵將於2023年6月通車。
2017年1月15日,福廈高速鐵路先行工程在漳州台商投資區開工;2017年9月30日,福廈高速鐵路全線動工,計劃總工期為60個月,擬於2023年6月與新建廈門北站(「新北站」)同步建成投用。
新建福廈高鐵是福建省首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全長277公里,建成通車後,福州至廈門行程將縮短至1小時內,為打造福建沿海「一小時經濟圈」提供強勁動力。
福廈高鐵2022年最新進展
2022年8月4日,福廈高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安海灣特大橋完成了無砟軌道施工。這是中國高鐵建設歷程中首次在跨海斜拉橋上實現無砟軌道鋪設,整個項目建成投用後將實現高鐵跨海不減速的目標。8月10日,福廈高鐵進島聯絡線下行線預留工程展開門式墩跨線鋼梁吊裝,整體施工完成。8月20日,由中鐵六局代建的福廈高鐵鋪軌項目正式挺進廈門段(項目8標段)。
8月,福廈高鐵三座跨海大橋,湄洲灣跨海大橋、泉州灣跨海大橋、安海灣跨海大橋無砟軌道鋪軌施工任務全部結束。[56]8月30日上午,在新建福廈鐵路廈門北站施工現場,最後一組500米長鋼軌順利鋪設,我國首條跨海高鐵——新建福(州)廈(門)鐵路全線鋪軌貫通。
㈧ 動車廈門北站在哪裡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岩內村。
廈門北站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座客運一等站。 廈門北站是國家高速鐵路網沿海大通道上的重要客運站之一。
截至2010年4月,廈門北站佔地面積約14平方千米,總建築面積11.36萬平方米。
(8)廈門高鐵北站什麼時間開工擴展閱讀
2007年9月28日,廈門北站開工建設。
2010年4月10日,車站被正式命名為「廈門北站」。
2010年10月,全部站房竣工並投入使用。
2014年3月1日,廈門北站因廈門站進行封閉改造而開始承擔原廈門站的全部始發終到動車組列車作業。
2015年2月4日,改造後的廈門站南站房恢復運營,廈門北站結束承擔原廈門站的全部始發終到動車組列車作業。
2017年9月30日,位於廈門北站西北側的新建廈門北站客專場隨設計時速350千米的福廈高速鐵路同步開工建設。 同年12月31日,廈門北站北進站口啟用;同日,接駁廈門北站的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試運營。
㈨ 廈門高鐵站有幾個啊,廈門站和廈門北站哪
廈門高鐵站有2個,分別是廈門站和廈門北站。
廈門站:
廈門站(Xiamen Railway Station)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一等站,是鷹廈鐵路和福廈鐵路的中間站。
廈門站始建於1956年,於1957年1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2年4月,廈門站改擴建工程開工。2015年2月4日,廈門站南站房、南廣場投入使用。2016年1月24日,廈門站北站房投入使用。
截至2016年1月,廈門站佔地面積7.36萬平方米,站房面積2.76萬平方米,站場規模5台(8站檯面)9線。
廈門北站:
廈門北站(Xiamenbei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座客運一等站。 廈門北站是國家高速鐵路網沿海大通道上的重要客運站之一,是一座集鐵路、城市道路、長途汽車、軌道交通換乘、商業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大型交通樞紐。
廈門北站始建於2007年, 2010年4月26日,廈門北站正式投入運營,同年10月,廈門北站全部站房竣工並投用。2017年12月31日,廈門北站北進站口投入使用。 截至2010年4月,廈門北站佔地面積約14平方千米,總建築面積11.36萬平方米,站場規模6台(10站檯面)12線。
(9)廈門高鐵北站什麼時間開工擴展閱讀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 ,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