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去廈門南普陀拜拜准備貢品有哪些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去廈門南普陀拜拜准備貢品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2-16 14:58:29

⑴ 普陀山拜佛帶什麼供品

通常是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徵戒香,花象徵美好,燈象徵光明,水象徵清凈,果象徵佛果,茶象徵清醒,食象徵飽滿,寶象徵財富,珠象徵稀有,衣象徵庇護等

⑵ 南普陀寺注意事項

南普陀寺是廈門的景點,遊客眾多,值得一去。常見的注意事項有:

1、南普陀寺不大,香客較多時,在寺內應注意財物安全。衣冠不整者不允許入寺。

2、南普陀寺前的放生池不允許隨意投餵食物,或私自放生。

3、南普陀寺內可以領到免費的香。

4、南普陀寺內可以品嘗素菜,以及廈門著名特產——南普陀素餅。

5、從五老峰下山也可以進入南普陀寺。

6、每年農歷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觀音誕,南普陀寺會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

7、普照樓是吃素齋的地方,人均大約59元,愛吃素的可以考慮在此用餐。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

交通:公交:1、乘1、17、18、29、45、47、87路等公交車在廈大站下車可達。2、乘21路、45路、751路、841路、959路在廈大南門(南普陀)站下車即可。費用:由島內前往,全程1元;由島外前往,全程2元。

電話:0592-2086586,0592-2087282。

門票信息:免費開放。(進門免費,進殿收取門票3元)。

簡介:

南普陀寺坐落在廈門大學的邊上,所以可以和廈大放同一天遊玩。它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佛教寺院,如果准備祈福,不妨來這里拜拜。寺廟後就是五老峰,也是廈門八大景之一,想要游山的話,也可以順帶爬山遊玩。

寺起源於唐代,清康熙重建,因其與普陀山普濟寺同為主祀觀音菩薩,又地處普陀山之南,故名南普陀寺。

寺的外圍有東西兩山門,東門靠近廈門大學,西門靠近鍾鼓隧道。2個門之前的距離很近,所以哪個門進去都可以。放生池在2個門的中前方,內有烏龜,前還有荷花池。

南普陀寺很小,如果不準備爬五老峰,參觀起來很快。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從山門一路往前順序經過),兩廂有鍾樓和鼓樓、左側的慈善樓與右側普照樓,左右對應,雄偉壯觀。

天王殿是南普陀寺的第一殿,進入後迎面就可以看見慈眉笑眼,袒胸露臍的彌勒菩薩,所以天王殿又稱彌勒殿。一般拜彌勒佛主要是求福求財,當然求財效果最好的據說還是文財神和武財神。

大雄寶殿是是供奉著西方三聖,大悲殿內奉祀觀音, 十八羅漢分居東西兩廂。而在藏經閣內,你可以看到各類珍藏佛教文物。

南普陀寺內廟宇周圍保留眾多名人題刻,寺後崖壁有個很巨大的「佛」字石刻,常有遊客來拍照。

普照樓是吃素齋的地方,愛吃素的可以考慮在此用餐。南普陀寺的素齋還是非常有名的,全國也獲過獎,上面還掛著天下第一素宴的牌匾。

走的時候別忘記帶幾盒素餅回去,南普陀素餅榮獲過《中國名點》金鼎獎,是廈門著名特產。有甜、咸各種口味餡料,如果有選擇困難症,口碑比較好的有椰子味,南瓜味和綠豆味,

南普陀寺後就是五老峰,號「五老凌霄」,是廈門八大景之一,如果想要游山的,也可以順帶爬山遊玩。

⑶ 5月去廈門旅遊應該帶些什麼必備品呢

我剛回來,感觸頗多,一點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1、傘,一定要帶,那裡的太陽一點都不含蓄
2、防曬霜,絕對要帶,我是背著家裡偷偷去的,結果回來見了家裡人就被責問了,問我是不是去哪兒玩了這么久沒有回家,我還奇怪他們怎麼看出來的呢,後來答案揭曉把我郁悶死了,原來我曬得黑的不得了(我呆了12天)。
3、清涼油,風油精之類的產品。那裡的蚊子也一點都不客氣,可能因為我是北方人,不是很適應那裡的天氣,也不適應那裡的蚊子,我身上有好幾處都腫了,最後還買了蘆薈膠消腫
4、必備葯品,比如藿香正氣水,什麼治拉肚子的和消化不好的。因為不知道你是不是吃的慣那裡的東西
5、濕巾,紙巾擦汗不爽
6、合腳的鞋子
7、足夠多足夠多的錢

呵呵,我暫時就想到這么多
祝你旅遊開心哈···

⑷ 祭拜供品有哪些

供品主要分兩大類:食物類:五穀雜糧、肉食、果盤;水果講究的五果:各種天然水果,如鳳梨、香蕉、蘋果、甘蔗、柑橘、芒果、龍眼、香瓜、 哈密瓜、柚子等。用當季水果祭祀神叫四果,任選五樣為五果。意義:祭神、拜祖先,忌用蕃石榴、蕃茄、釋迦、李子......等水果。

柑、橘是春節不可或缺的祭品之一,柑和甘字同音,橘和吉字同音,都是取吉利之意。招你來高升共五種,分別是香蕉、李子、梨子、糕餅、杏仁糖或杏仁餅。

意義:這是迎神日不可缺之供品,祈祝工作順利、步步高升。招你來呷旺:共五種,分別是香蕉、李子、梨子、甘蔗、鳳梨。意義:這是迎神日不可缺之供品,祈祝帶來好運氣。

(4)去廈門南普陀拜拜准備貢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香燭的祭拜習俗

香燭類:如果說說過是次要的話,那香燭就是主要的了,佛家認為香能溝通凡聖,為最殊勝的供品 ,焚香上香幾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內容。因此,請一款好香十分必要,香成為聯系人與神的媒介,通過虔心焚香設拜,可以上達天聽,下及幽冥。

同時可以傳遞你的誠意敬心。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上請幾盒祈福香,此香採用天然的植物原料製作,香氣沁人,對環境無污染,也可以幫助你放鬆身心。而外面的化學香、香精香之類,污染,自己聞著都嗆人,怎忍以此奉聖真,更談不上禮敬供養了。

⑸ 佛教聖地普陀山要帶什麼供品准備5份大的分別供那裡

譬如:你清點鮮花呀,水果呀!心誠則靈!
第一大寺:普濟寺一份
第二大寺:法雨寺一份
第三大寺:慧濟寺一份
四:南海觀音一份
五:不肯去觀音院一份

⑹ 廈門南普陀寺可以求個護身符之類的東西么!

可以,在南普陀寺中有專門做平安符、護身符之類的地方,價格從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可以去求一個。
祝願你的女朋友和家人健康平安。

⑺ 去廈門南普陀寺需要准備什麼

去廈門南普陀寺需要准備什麼? 去廈門南普陀寺需要准備:墨鏡、防曬物品、省份證件、雨具、葯品等。南普陀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佔地面積2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270萬平方米,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廈門南普陀寺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規模宏大,氣勢庄嚴,中軸線主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殿、樂途殿、大悲殿、藏經閣;其中,天王殿位於寺院中軸線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兩側立有怒目環視的四大天王,殿後有韋陀菩薩覆掌按杵而立,威武異常。殿閣依山層層升高,層次分明,俯仰相應。東西兩側依次升高的迴廊,回護三殿兩側,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大雄寶殿是整個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閩南佛殿的特點,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後供奉西方三聖。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飛檐,中間藻井由斗拱層層迭架而成,無一根鐵釘,構造極其精巧;殿內正中奉祀觀音菩薩,其餘各面為48臂觀音,造型優美、姿態多樣;又因閩南信眾均崇奉觀音菩薩,所以此殿香火異常鼎盛。

天王殿前有廣場,廣場前為長寬均約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約百米長七八十米寬的蓮花池。蓮花池外圍蓋有琉璃瓦頂的矮牆,東西設對稱重檐牌坊式山門,題額為「鷺島名山」,系原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朴初所題。寺內所有建築,一律採用古代宮殿式的重檐飛脊大屋蓋,飾以杏黃琉瓦,使之統一協調。再以石構圍牆將全寺建築群環抱起來,如散珠承盤,形成一個整體。藏經閣是中軸線上的最高層建築,為歇山重檐式雙層樓閣,一層為法堂,是僧人講經說法的地方,二層為玉佛殿,內供28尊緬甸玉佛,並藏有數萬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經書及一些珍貴的文物。

南普陀寺 的殿堂、樓院、門廊等石柱上,均鐫有出自文人高士撰書的楹聯。聯文中或托景物以抒懷,或寓撣機以寄悟,巧對佳聯,各得其妙。還有許多古今詩人墨客留下的詩詞吟詠,其中有不少佳作,不僅格調清新,意境高越,還賦有時事記實的內涵,令後人在吟味中獲得史疑佐證的契機。如宋人尉滕翔在詠無盡岩的詩句中,如實地反映了當時無盡岩下還是波浪翻滾的大海,以及山中野寺荒寂的情景,反證了所謂鷺島全面開發前的中唐,即有人獻地五十餘畝以建昔照寺殿堂的誤傳。又如晚明與重興普照寺詩僧黨光和尚同時的鷺島名士池顯方,在題《五老山》詩的起句中,即以「十年古剎幾殘灰,重見天花散講台」,點出覺光大師重建普照寺的史實。

⑻ 去南普陀寺拜佛應注意什麼

注意事項:

一忌稱呼不當

對寺廟的僧人應尊稱為「大師」、「法師」,對道士應尊稱為「道長」,對住持僧應尊稱為「長老」、「方丈」、「禪師」。對喇嘛廟中的僧人應尊稱「喇嘛」,即「上師」之意。

二忌禮節失當

與僧人見面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三忌談吐不當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為舉止失當

游覽寺廟時不可大聲喧嘩、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不可亂動寺廟之物,尤忌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作出失禮的事。

方法: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歷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凈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凈,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
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凈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三、燒香的含義是什麼?
第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第二、表示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燒香求財可以得到嗎?
不可以。佛經上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財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無私的奉獻,即佛門所說的「布施」。這啟示我們:人生求財求福,先要舍財種福。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捨得不二。所以,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不是佛菩薩施捨給你的。佛門常講:「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燒大香就發大財嗎?這純屬「以凡夫之心,度諸佛之腹」。大徹大悟、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又怎會像凡夫眾生一樣,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別賜富呢?當然不會。
五、有人一定要燒香怎麼辦?
寺院是公共活動場所,一般會限制燒大香,加上節假日人流量多,燒大香稍為不慎就會灼傷他人,濃煙滾滾,不利環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無邊罪業。一定要燒大香的信眾,可將大香交給寺院管理人員,同意安排焚燒,焚燒時,寺院里的法師也會為你們祈禱。
六、燒香禮佛應當許什麼樣的願?
燒香禮佛時應當心地清凈,果能一塵不染,獲福無邊。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願,則功德無量。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也。
七、禮拜佛菩薩,上幾支香為宜?
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薩很多,給每個佛、菩薩都要燒三支香嗎?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禮拜,效果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規定,根據寺院香爐分布的情況自行決定,但每個香爐中不超過三支香為宜。
九、把點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確嗎?
不正確。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凈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現在有人將一把香點燃以後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燒傷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燒壞拜墊和器物,更造成濃煙滾滾,污染環境,危害健康,實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麼方法供養佛菩薩功德最大?
佛經上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謂法供養就是佛經上的教導,如理如法受持誦讀,自行化他,為人演說。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⑼ 供品要准備幾樣

供品一般要求是單數,三、五、七、九都行。

供品被套認為是適合用作供品的物品包括外觀漂亮能欣賞的物品,美妙動聽的聲音,能聞能嘗的美食,輕巧柔軟的衣服,珍貴的珍寶裝飾等等。對某些宗教儀式來說,釋迦牟尼佛已經詳細地列舉了儀式中所有法物的主要部分。根據這一規定和借口的來源,將釋迦牟尼佛沒有列舉的物品。


(9)去廈門南普陀拜拜准備貢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1、祭祀時間再上午9點到下午15點之間

不要太早或太晚去墓地。10月的第一天,黎明相對較晚,但太陽落山較早,上午9點到下午15點這段時間,是陽氣比較強的一天,會加強自己的陽氣。

2、最好穿帶有紅色的服裝

在去墓地之前,最好准備好衣服,比如紅色內衣,紅色襪子,或者一頂紅色的帽子。墳上的陰影很重,尤其是在10月1日這樣的日子。遵循紅色的規則來避邪。身上穿紅色有助於安全。

3、身體虛弱佩戴護身符

命理薄弱的人,最好不要獨自去墓地,最好請繁華人士陪伴。特別是需要埋、移墳的時候,最好提前有一些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