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博士的條件是什麼
1、國內博士招生分直博(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統考三種,直博就不介紹,從優秀碩士中選撥。
2、申請—考核制主要要求有兩名教授的推薦函,對論文和工作業績成果有要求,要初步資料審核,審核對論文有要求作為重點,學校不同要求有一定差別,這種方式主要對已經工作或碩士畢業一段時間的,考察其實際科研能力和業績。
這種錄取方式有一定自主性,是否最終錄取由導師確定,比如你科研業績再好,導師不願帶你也沒有用,因為你要與導師共處四年,導師看不順眼基本不收。
3、普通考試錄取是通過統一參加博士入學考試,筆試分數高就有絕對優勢,就是某個導師不願帶,只要分數有絕對實力,學校也會錄取,然後分配導師。
4、申請—考核制需提前找好導師,有的人提前一年左右就找好了,如果某個導師預收的人夠了,後面再優秀的人也很難進。
相關說明
首先申請人必須已經獲得碩士學位或是應屆碩士畢業生,也可以擁有六年以上學士學位達到碩士畢業要求,才可以申請碩士。
以上這些屬於基本材料,把這些材料准備好之後就可以申請博士學位了,具體能否過關,獲得博士學位,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
對於博士的申請,國內還是相當嚴格的要求。人品是首位要求,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品德。
對於在科學領域有重大貢獻的來說,經過相關機構的推薦以及核實,可以免除博士論文答辯,直接晉升為博士。對於這樣的人才。獲得博士學位要求上比較少。因為貢獻多。
能否順利畢業也與導師有關系,導師對你學習評定非常重要,當然畢業論文得靠自己寫,論文與導師的指導也很有關系。
博士畢業在國內為四年,一般超過八年未達到畢業要求,基本就取消學籍。
2. 廈門博士人才引進政策
法律分析:1、提高補貼
對2021年7月1日起新引進的全日制畢業生補貼按以下標准發放:
士(不超過40周歲)每人8萬元
士(不超過35周歲)每人5萬元
雙一流」 建設高校(學科)及世界最新排名前200名大學本科(不超過30周歲)每人3萬元
他高校應屆本科每人1萬元。
廈門市於2017年就在全國率先出台針對畢業生群體的補貼政策,著力夯實城市發展後勁。近年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修訂實施細則,無論從補貼力度還是覆蓋廣度,都達到國內同類城市的最高水平,彰顯了廈門以人才引領城市未來發展的雄心。
目前廈門市已發放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近1.5萬人超4.5億元
2、配偶安置
新引進到廈門市有關單位的高層次人才和全日制博士,其配偶為異地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在編在崗人員,符合我市調配有關規定的,可根據原工作單位性質,按對應原則統籌安排工作;其他崗位的人才配偶隨遷安置由市有關部門積極給予協調。
優化的政策加大了人才配偶安置的解決力度,擴大了覆蓋范圍,將符合條件的廈門市高層次人才和全日制博士都涵蓋在內,且明確了隨遷配偶的安置崗位類型可參照原工作性質統籌安排,相當於給人才吃了一顆「定心丸」。配偶安置不僅是為人才減負的舉措,同時也通過「引進一位,帶動一雙」來實現疊加式的引才效應。
3、子女入學
合要求的A 、A、B類高層次人才子女可結合本人意願,在市、區教育部門推薦的同類優質公辦學校就讀;
類高層次人才子女可結合本人意願和就近入學原則,由市、區教育部門統籌安排到公辦學校就讀。
4、人才安居
高層次人才可按現有規定以市場價45%的價格申購100-200平方米人才住房,人才住房交房入住滿5年且在廈工作滿5年後,政府擁有產權可按比例逐年贈送給人才,人才住房滿10年後上市交易不再向政府繳交土地收益等費用。
按照廈門原有高層次人才住房政策人才住房交房入住滿21年後,政府可將人才應繳土地收益等相關價款,全額贈送給人才。
本次政策優化後,將年限由21年縮短至10年,大大縮短了政府擁有產權贈予人才的年限。
法律依據:《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第五條 享受職業培訓補貼的人員范圍包括:貧困家庭子女、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下同)、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以下簡稱五類人員),以及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