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海域近海有什麼生物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廈門海域近海有什麼生物

發布時間: 2023-02-18 06:57:44

1. 廈門有一種世界上罕見的動物文昌魚,它主要出產在翔安區的劉五店和廈門島黃厝海域,生活在沙質的海灘里.

A、動物進行分類,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的體內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文昌魚體內沒有脊柱、只有脊椎骨,因此文昌魚分類地位處於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之間.故不符合題意;
B、雖然文昌魚生活在水中,體內有一條脊索,有背鰭、臀鰭和尾鰭.生活在沿海泥沙中,吃浮游生物.文昌魚說它是「魚」,實際上並不是魚.它是介於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而更趨向於脊椎動物.故符合題意;
C、文昌魚體內有一條脊索,它和人類一樣,分類地位應該屬於脊索動物門,故不符合題意;
D、文昌魚是珍稀名貴的海洋野生頭索動物,列為中國二類重點保護對象.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 廈門海岸出現爆發級「藍眼淚」,「藍眼淚」是怎樣形成的

廈門海岸出現爆發級的"藍眼淚"有兩種可能1種是名為」藍眼淚「海洋微生物,他們離開海水只能存活十秒左右的時間,還有一種便是海洋生物夜光藻,夜光藻顧名思義是一種會發光能產生淡藍色熒光的海洋生物。一般來說,夜光藻屬於大量繁殖的海藻類,在全世界各地海岸均有分布,在我國這種奇特景觀的夜光藻多數分布於溫暖的南方沿海地區,如福建省,台灣省,深圳市等。

而今年在正月出現的藍眼淚實數罕見,海洋專家判斷,此次廈門海岸出現爆發級藍眼淚,可能與廈門溫度快速升高有聯系,眾所周知,藍眼淚的生長,依賴於氣溫,潮汐,由浪花將藍眼淚聚集,緩慢的推向岸邊的沙灘,產生淡淡藍色的光芒。襯托廈門海邊延綿的海岸線星點閃耀。

此前,2016年和2017年在深圳的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西涌海面海岸也出現過藍眼淚,綿延了數十公裏海岸線,被當時的深圳市民稱為腳踩點點星空中的星子,又如同電影《阿凡達》里夢幻的生命之樹,腳邊輕輕踩踏在有夜光藻的海水中,便會長出夢幻般的生命枝椏。



3. 十多隻中華白海豚組團暢游廈門海域,為什麼會同時出現這么多隻白海豚

之所以會同時出現這么多的白海豚,主要是因為白海豚這種生物是喜歡棲息在河口性水域的,雖然說平時不太會聚,成大學,但有時候為了能夠更好的覓食或者是繁殖白海豚,也會臨時性的去組成一個集群。黃厝海域本身也是白海豚的棲息地,所以同時出現這么多隻的白海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當然了,這其實也是代表該水域的水質越來越好了,所以才會有這么多的白海豚。

雖然說中華白海豚看上去非常的呆萌可愛,但我們要知道這畢竟也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數量依舊是非常的稀少,所以大家在欣賞中華白海豚的時候,還要去共同的保護這個物種。很多人喜歡用無人機去拍攝,在拍攝的時候也得注意高度,乘坐快艇偶遇到這些動物時,更要注意快艇的速度,要保持適當的距離,盡量的給予這些精靈們一個安靜的環境。

4. 在廈門退潮的海邊看到的,是什麼生物呢

是一種軟體動物,叫石鱉,是軟體動物門多板綱動物,身體背面有八塊甲殼

5. 瀕危的海洋生物詳細資料

(1)合浦儒艮
合浦東起合浦縣山口鎮,西至沙田鎮海域,全長43千米,面積達300多平方千米,這一海域生長大片海草,海洋環境質量好,有海底深槽供儒艮棲息,是儒艮的理想活動家園。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動物之一,也是海洋中唯一的素食者。儒艮俗稱「美人魚」,因雌儒艮哺乳時像人一樣擁抱幼仔,乳部露出水面而得名,是國家一級瀕危珍稀哺乳類保護動物。
(2)鹽城珍禽
鹽城為我國最大的海岸帶之一,地處江蘇中部沿海,位於北緯32°20′-34°37′,東經119°29′-121°16′,轄東台、大豐、射陽、濱海、和響水五縣(市)的灘塗,海岸線長582千米,總面積45.33萬公頃。其地勢平坦,海拔為0- 4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3.7 - 14.6℃,無霜期210-224天,降雨量980-1070毫米,日光輻射量為116.2-121Kcal/c米2,災害天氣多為台風、暴雨、冰雹和霜凍。主要保護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棲息地即灘塗濕地生態系統。
(3)惠東港口海龜
廣東省惠東縣惠東港口,面積4平方千米,三面環山,一面瀕海,沙岸面積僅0.1平方千米,環境僻靜。近岸海底沙質,有少量礁石,水深5-15米,水質清澈,夏秋水溫28。C左右,常年海水鹽度為30%以上,沙灘坡度平緩,沙粒細小。
本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地處大亞灣與紅海灣交界處,東北西三面環山,南面瀕海,為一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70米的沙灘帶,近岸水深10-15米,海底平坦,餌料豐富,是海龜的傳統產卵場,也是南海北部大陸沿岸唯一的產卵場。
(4)廈門海洋珍稀生物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海域,總面積33088平方千米。是一個以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等珍稀海洋生物及黃嘴白鷺等鳥類生存為主的自然區域。

6. 廈門海域出現金色海豚,為什麼這只海豚的皮膚會呈現出金色

24日上午,一條廈門海域驚現金色海豚的視頻在網路上流傳,視頻中可以看到藍色海面上三頭中華白海豚齊頭並進,其中位於兩側的海豚顏色為白色,中間一頭兩次躍出水面,看起來像是罕見的金色,這樣奇怪的現象激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網友們對視頻里的金色海豚感到十分驚奇,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金色海豚?還是這只海豚只是因為變異才出現這樣的顏色?

7. 廈門鼓浪嶼海底世界水族館有什麼生物

額...海水淡水魚類350多種一萬多條
海水魚有巨鯊、巨魚工、巨型石斑、珊瑚礁魚類、巨型蘇眉、醫生魚、海龍、海馬、食人蟹、澳洲錦龍蝦、棘皮動物傑出代表-海星、八爪魚、石頭魚、河豚及獅子魚、海龜等。
淡水魚有花鰻鱺、胭脂魚、鱘魚、鰉魚、鋸鰩、大馬哈魚、亞馬孫河魚類、斑海豹、中華白海豚、食人魚、地圖魚等
還有兩只瘦瘦的企鵝

8. 廈門市的生物等自然資源是怎樣的

廈門市糧食以水稻為主,其次是甘薯和大豆,油料作物以花生為主,蔬菜有葉菜類、瓜類、根莖類、茄果類、蔥蒜類、菜用豆類、水生菜類、其他蔬菜等8大類。花卉主要有鮮切花、盆栽植物和綠化苗木。

為保護當地的文昌魚、白鷺和中華白海豚等珍稀物種,廈門市設有面積33088公頃的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全市土地總面積1569.3k㎡,其中以低丘、台地類型為主,占土地總面積的62.5%,其次是平原和灘塗,各佔14%和7.7%。耕地土壤類型有6個土類、11個亞類、21個土屬、42個土種,多分布在海拔50米左右的低丘、台地和平原,坡度多在25度以下,紅壤和水稻土佔了耕地總面積的78%以上,土壤肥力中下等,中低產田占總面積的比重較大,約占總耕地面積的60%以上。

廈門雖位於中國南方濕潤地區,但水資源條件仍然較差,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43.5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2.3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890立方米,為中國人均佔有量的38%,低於國際公認人均水資源警戒線1700立方米。

2005年,全市共有水利工程2.3萬處,小型以上水庫108座,總庫容量2.57億立方米,全市地表水資源量15.8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2.64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16.1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1055立方米。全市年供水總量6.1699億立方米(不含海水供應量),其中農業用水量所佔比例最高,佔44.3%。

9. 廈門白城沙灘邊軟軟的,手指大小的海洋生物,是什麼

沙蟲啊,廈門的特色小吃:土筍凍就是沙蟲做的。很滋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