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福建廈門陶瓷基地在哪個縣
擴展閱讀
北京白銀市場價多少 2024-05-20 11:30:18
深圳安全主任證怎麼考 2024-05-20 11:08:14

福建廈門陶瓷基地在哪個縣

發布時間: 2023-05-17 11:49:19

Ⅰ 國內一個有「世界陶瓷之都」的縣城,不是景德鎮,哪一個縣城呢

說到陶瓷,很多朋友都比較熟悉了。畢竟陶瓷可以說咱們中國最為瑰麗的一種文化之一了。更是一張對外的燙金名片。很多外國人對於咱們中國的了解,可能僅僅局限在:會功夫、陶瓷、茶葉這3點上面。而且中國的英文china的本意其實就是陶瓷,由此也可以看出,陶瓷文化在中國的重要地位。

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會到這3處瓷都游覽一番嗎?歡迎留螞散培言討論!

Ⅱ 閩清縣屬於哪個市

閩清縣屬於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簡稱「梅」,福州市轄縣,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中下游,總面積1466平方公里,下轄11個鎮和5個鄉。2019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

歷史沿革
閩清簡稱梅。唐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拆侯官縣西鄉十里設梅溪場,旋升為縣,後改名梅清縣。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以梅溪與閩江匯合,江水濁溪水清,改名閩清縣。歷屬福州、長樂府、東都、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1949年8月15日解放。1950年屬閩侯專區,1956年改屬南平專區,1959年復屬閩侯專區(1971年閩侯專區改稱莆田地區),1983年重回福州市。

閩清是陶瓷之鄉,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陶瓷生產歷史可追溯到南宋年間,以電陶、建陶為主要產品的陶瓷產業長期是閩清支柱產業。改革開放40年來,閩清陶瓷業經過改革、改制、內聯外引,使得全縣55條現代化建陶生產線,主要設備引進技術佔70%以上,以豪業陶瓷等領先的規上企業,生產出與世界媲美的三大系列、一千多個品種的陶質、瓷質磚。2017年,閩清縣陶瓷出口總額達到3.5億元,現已成為中國陶瓷生產基地縣。

Ⅲ 中國四大陶瓷產地

中國四大陶瓷產地是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湖南株洲市醴陵市、福建泉州市德化縣。陶瓷是陶器與瓷器的統稱,同時也是我國的一種工藝美術品,遠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已有風格粗獷、朴實的彩陶和黑陶。

陶與瓷的質地不同,性質各異。陶,是以粘性較高、可塑性較強的粘土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不透明、有細微氣孔和微弱的吸水性,擊之聲濁。瓷是以粘土、長石和石英製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蝕,胎質堅硬緊密,叩之聲脆。我國傳統的陶瓷工藝美升橘判術品,質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聞名於世界。

陶瓷是陶器與瓷器的統稱。傳統陶瓷又稱普通陶瓷,是以粘土等天然硅酸鹽為主要原料燒成的製品,現代陶瓷又稱新型陶瓷、精細陶瓷或特種陶瓷。伍昌常用非硅酸鹽類化工原料或人工合成原料,如氧化物和非氧化物製造。陶瓷具有優異的絕緣、耐腐蝕、耐高溫、吵改硬度高、密度低、耐輻射等諸多優點,已在國民經濟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Ⅳ 瓷都是哪個城市

瓷都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的別稱。

德化縣是我國陶瓷文型做化發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產品80%以上外銷,銷往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福建省十大重點出口縣(市)之一、全國賀租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禪槐和出口基地。

福建德化陶瓷不同於景德鎮的官窯背景,自古以來就是外銷瓷器的重要基地。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具有「世界陶瓷之都」、「中國陶瓷之鄉」等稱號。

(4)福建廈門陶瓷基地在哪個縣擴展閱讀:

早在宋、元時代,德化瓷器就進入國際瓷壇,蜚聲海內外,有「中國白」之美譽。這個時期,泉州港一躍成為東方第一大港。得此便利,德化瓷器隨著海運走向世界各地,成為「海上絲瓷之路」的重要商品。德化的瓷業,燒制規模很大,分布也很廣。

德化境內山多、水足、礦富,德化陶瓷先天條件好。在古代,從城市到山村再到密林到處都是古瓷窯。德化全縣共發現唐、宋、元、明、清至民國的窯址達238處,全縣十八個鄉鎮都有古窯址分布。德化瓷業在晚清以後走向衰落,不過在建國後德化工藝陶瓷重新煥發了生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化縣

Ⅳ 廈門陶瓷研學基地在哪

廈門陶瓷研學基地在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孫坂南路1251號圖書館2樓。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該地址是廈門工學院文邦研學基地,廈門工學院文邦研學基地於2018年6月成立,佔地700餘畝,建築面積達50萬平方米,依春歲山傍海,旨在結合校園優勢,充分利用高校資源,開發具有工學院特色的研學產品,立足於培養孩者或子社會和情感首森伍發展,打造集自然、科技、歷史、人文、體驗為一體的綜合研學基地。

廈門哪裡有陶瓷批發市場

廈門湖裡區縣後輝煌建材市場,這是專門批發陶瓷的。可以說廈門島內最便宜的了…我是裝修公司的,也經常去那買瓷磚。我是去五排五號博蘭仕德那家買的,老闆人不錯的說,價格也很實在。

Ⅶ 中國陶瓷之都有哪些

中國三大瓷都介紹

景德鎮陶瓷介紹
悠久的制瓷歷史
中華向號瓷之國,景德鎮歷稱瓷之都。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明,瓷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而景德鎮又是這個瓷器之國的代表。外國人的瓷器稱中國之名,又是瓷器之稱。
瑩瑩白玉瓷,漫漫瓷都路。作為被人武稱為「瓷都」的景德鎮,制瓷歷史悠久。 史書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景德鎮古代叫新平鎮)。早在漢代,當時的這個地區就已可能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礎上,燒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這樣,景德鎮地區的制瓷歷史已有兩千年。

史書上的景瓷生產
據有關史料記載,漢代以後悄仔衡的景德鎮地區,已有各種各樣的瓷器生產。晉代時,有個叫趙慨的人,曾為當時景德鎮地區瓷器質量的提高作出過巨大貢獻,因而被後世人尊稱為"師主",歷朝立廟祭祀。到了3公元583年,南朝的皇帝陳叔寶為了造豪華的庭台樓閣,下詔令要這里窯戶燒造雕鏤精巧的陶瓷柱 ,以供皇家使用。隋代,隋煬帝又要這里造"獅象大獸"兩座獻給皇宮。這說明當時的景德鎮地區制瓷業已有相當的技藝水平,瓷器產品有了較大的影響。

強盛的唐帝國建立之後,高祖李淵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當時又叫昌南鎮的景德鎮地區瓷業生產有了更大的發展,出了兩 個出名的制瓷人物,一個叫陶玉,一個叫霍仲初,他們所造的瓷器"瑩如玉""土惟白壤,體稍薄,色素潤",送到京都出售,被稱為"假玉器",轟動市場,皇帝下令作貢品,"於是昌南瓷名天下"。

蜚聲中外的德化瓷器

福建德化縣是我國著名的陶瓷產區,也是外銷瓷器的重要基地。 德化瓷業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瓷器質地潔白堅硬,工藝精良、造型雅緻,色澤瑩潤。 遠在宋、元時代就進入國際瓷壇,蜚聲海內外。曾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並稱為中國「三 大瓷都」。

宋元時代,德化瓷器隨著泉州港商業的繁榮和海外貿易的發展而暢銷海外。現已發現了30 多處宋元時代瓷窯遺址,在東南亞、東非一些國家和地區也發現不少當時德化瓷的遺物, 就是歷史的見證。北宋時代德化以碗砰侖窯為代表的窯場,其制瓷工藝已採用輪制、模印 和胎接成型的技術。以龍窯大量燒制青瓷、青白瓷、白瓷的各式碗、盤、杯、碟、瓶、 罐、壺、盒、洗、花瓶;少量燒制黑釉茶碗等。使用刻花、劃花和印花等裝飾手法, 於瓷器表面飾以蓮瓣、牡丹、雲水、蕉葉、纏枝花卉等花紋以及篾紋、菊瓣、葵紋、 麥穗、卷草等幾十種飾紋。這些產品在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等地都有發現。到南宋時,瓷窯燒制技術又有新發展,燒制的白瓷,器型大,胎體薄, 釉色滋潤,白度度,透光度強,已達到秀高的水平。宋末元初,德化瓷窯有很大的改進, 出現了一種介於龍窯和階級窯(又稱蛋戚高式窯)之間,較易控制燒成火爭的「雞籠窯」。 開始改變宋初以來使用還原燒成的老技術進入採用氧化燒成新技術階段。此時窯場的 生產規模亦有很大擴展,1976年考古發掘的屈斗宮宋代窯爐遺啟做址,坡長達57.1米,共 有17間窯室,這樣大型的古窯爐,實為全國所罕見。這一時期的瓷釉,已經出現白中 閃黃或泛紅的新產品,瓷雕佛像已很流行。外銷瓷仍占瓷器貿易的主要地位。 元代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行記中,曾盛選德化「瓷市甚多」、 「製作精美」、「購價甚賤」,並把德化瓷器帶回義大利。據英國首任駐大使艾惕 思到德化參觀後證實,至今義大利博物館還保留一件馬氏當年帶的德化家春嶺窯的 小花插作品。

迨至明代,德化瓷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無論是器物造型、燒制技術、產品質量、 生產品種、工藝水平,裝飾藝術等方面的綜合發展水平都遠在宋元之上。以何朝 宗為代表的瓷塑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藝術」和「天下共寶之」的珍品。獨樹 一幟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調素雅,被稱中國白瓷的代 表,享有「中國白」和「國際瓷壇明珠」的美譽。特別是道釋人物瓷雕,造型逼真, 格調高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達到了德化窯古代工藝技術成就的高峰。在明代, 德化窯爐在砌建技術有新的創造,在全國首次出現了裝燒容量大、既節省燃料, 又易於控制燒成火焰的半倒焰式的階級窯。這種形式的窯爐流傳到國外,對國際瓷 窯的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日本1970年出版的《窯爐》一書曾記載:「階級窯在福 建德化最早出現,同時也最著名。日本的窯,是深受德化的影響而設計的,所以日 本把德化的窯估計為串窯的始祖。」時代中葉,釉製作技術有新創造,窯下青花日 漸進入了德化瓷的裝飾領域。

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爭奇斗艷。全縣已發現的青花瓷窯遺址達120多處。青花 瓷取代建白瓷躍居主要地位。青花的花式豐富,紋畫內容取材很廣,有歷史故事、 人物仕女、生產活動、社會習俗、禽獸花果、山水景物和帶有宗教色彩的紋飾。 畫面明凈素雅,筆法朴實粗獷,構圖簡潔舒展,充滿生活氣息,顯示了民窯色彩 或幽菁淡雅或濃艷麗的新風格,開創了德化窯彩的新紀元。它和清代新崛起的五 彩瓷日用器皿和陳設供器一樣暢銷國外。目前在英國、法國、日本、菲律賓、印 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越南、印度、敘利亞、坦尼亞等許多國家出土 的德化窯古瓷片或博物館珍的德化古瓷器,就是研究德化古代瓷器發展史和中外 科技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文物見證。

晚清以後,隨著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我國城鄉遭受嚴重破壞,德化瓷業走向衰落。 但是,少數民間藝人如蘇學金、許友義等在艱難歲月中,堅持制瓷事業,繼承傳統, 銳意創新,其作品仍獲得很高的評價。1915年,蘇學金首創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馬 萬國博覽會上獲優等獎。之後許友義首創活動瓷練等工藝製作的《木蘭從軍》、 《關公》、《觀音》等瓷雕作品,先後分別獲得在英國、日本和南京舉行的國際和 全國博覽會的金獎。1930年,他為仙游龍紀寺特製的瓷塑《五百羅漢》,形態各異, 生動逼真,亦為中國瓷壇首創的珍品。民國時期,釉下青花逐漸被釉上彩所代替。 1934年,福建省建設廳在德化設改良瓷場,引進球磨、練泥、轆轤車等機械設備, 研製釉上彩繪顏料、電用瓷、瓷磚和鉗鍋、漏斗等化工用瓷。改用石膏模型注漿和 機壓成型新工藝。但是,這一時期,就整個瓷業狀況而言,基本還是沿襲傳統手工操作工藝。

解放後,德化瓷業生產獲得新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瓷業進入了新的發展 時期。1988年,經縣工商管理部門記的瓷業廠家有229戶,年末在冊人員11615人, 佔全縣職工總數的11.16%。陶瓷研究所、陶瓷學校、陶瓷機械廠、包裝紙箱廠、花 紙車間等科研、生產配套機構相繼建立,過去落後的手工操作逐步為先進生產所代 替。生產規模不斷擴大。1988年全年瓷業產值5400多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0%, 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9.82%。日用瓷器產量佔全省瓷器總產量40%,出口瓷器量占 全省出口瓷器總量三分之二。產品暢銷國內二十多個省市和世界五大洲八十多個國 家和地區。為全省對外貿易的一項重要商品。在中國陶瓷工業上也佔有重要的位置。

馳名中外的德化傳統瓷雕,繼承明代何朝宗的風格重放異彩。動用捏、雕、鏤、刻相 結合的技法,把優質原料和精湛技藝融為一體,具有獨特的風格,現在德化生產的在歷史傳統題材的產品達390多種,各類姿式和規格的瓷觀音有100多種,大型瓷雕《滴水觀音》高達1.90米,氣勢端莊高雅;最小的《披坐觀音》,高僅5厘米,清逸雋秀。這些神態各異的造象,繼承和發展了「傳神寫意」的傳統技法,使瓷雕人物形神兼備,色彩明凈,蘊含著美好、健康的意境,給人以美的感受。藝人們善於利用不同質料的泥釉,使瓷雕色澤極富變化。現代題材和各種動物、花鳥、盆景、花籃的瓷雕取材廣泛,品種多種。這些瓷雕藝術品多次被選出國展出,深受國際友人的贊賞。明代被譽為「國際瓷壇的明珠」的象牙白瓷,建國後得到恢復發展,易名為「建白瓷」。復產成功的建白瓷。瓷質細膩滋潤,色澤柔和潔白,微呈乳黃色,宛若象牙。在歷次出口商品交易會和出國展出中,都受到好評,榮獲國有優質產品證書。德化高白度瓷,是建國後德化瓷科研的新成果之一,它以88.1度的高白度被全國陶瓷界評為白瓷之冠。高白度製作的茶具、酒具、餐具、花瓶、台燈等各種工藝品,色如凝霜,釉面晶潔,胎質堅薄,為人喜愛。高白度梅花酒具、水仙花插、蓓蕾酒具曾分別榮獲1982年全國陶瓷美術設計一、二、三等獎。龍鳳花瓶、孔雀雙耳花瓶等產品在國外展覽中被贊為瓷中珍品。目前,即將開工的德化瓷廠「建白」高級成套瓷生產線和德化第二瓷廠的白度高檔成套瓷生產線投產後,將使德化瓷器這兩雜金花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隨著近年來對外開放的形勢及我國建設事業的日益發展,德化瓷器將不斷改進裝飾藝術,增加花色品,提高產品質量,以適應國內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醴陵陶瓷

醴陵市位於湖南東部,羅宵山脈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淥水流域,緊鄰長沙、株洲、湘潭「金三角」經濟區,總面積215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千公頃。總人口近百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87萬,城區人口16.9萬。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97年增長66.2%,年均遞增10.7%;三次產業結構比由1997年的29.4∶47.2∶23.4調整為20∶51.7∶28.3;完成財政總收入35930萬元(老口徑為38500萬元),年均遞增10.7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8891萬元(老口徑為21904萬元),年均遞增9.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53元,比1997年增加724元,年均遞增5.2%。 1985年撤縣設市,因盛產陶瓷和煙花鞭炮,而享有「瓷城」和「花炮之鄉」的美名。(右圖為:湖南省醴陵市城區)
醴陵,山俊水曲,風物宜人,年平均氣溫17.6℃,雨水充沛,光熱充足,無霜期達288天。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紀念地先農壇、東富寺、日本佛教的主要流派佛教禪宗曹洞宗的發源地雲岩寺及醴泉映月、財源塔影、狀元芳洲、紅拂古墓、淥江書院等多處名勝古跡,點綴河山。這片英雄的土地,曾走出了中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李立三、抗日名將左權及耿飈、宋時輪、蔡升熙、程潛、陳明仁等一大批叱吒風雲的優秀將軍和仁人志士。
「天下名瓷出醴陵」。早在清末,「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醴陵陶瓷聞名海內外,堪稱醴陵一絕,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歷經世紀滄桑,醴陵瓷器不僅走進了首都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而且飄洋過海,出口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近年來興起的炻瓷,更是風靡全球,成為全市出口創匯的一個拳頭。全市已擁有陶瓷生產企業400餘家,形成了以日用瓷、電瓷、藝術瓷、特種工業陶瓷為主的多元化產品體系,逐步發展成為門類齊全、專業配套的陶瓷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醴陵還是花炮祖師李畋的故鄉,花炮生產,歷史悠久,遍布城鄉。醴陵花炮走出了一條由沒落到輝煌的創業之路,實現了產品由單一向多元轉變,由千百年的傳統生產技術向傳統技術與現代科技成果相結合轉變,由內銷為主向出口內銷並舉轉變,花炮產值位居全國主要產區縣(市)前茅,並銷往80多個國家、地區和全國各地。在′99昆明世博會、′99中國普洱茶葉節、首都國慶50周年及澳門回歸等重大焰火晚會上,醴陵煙花大放異彩,以迷人的魅力贏得了世人的由衷贊嘆。在兩大傳統產業發展的同時,服裝、建築、防水建材、印刷包裝、化工等產業不斷壯大,成為新興產業群,服裝、建材行業年產值分別超過4億元和10億元。(上圖為:贈日本裕仁天皇瓷器)

改革開放以來,醴陵邁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特別是建市以來,全市人民銳意進取,艱苦創業,經濟工作和各項社會事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1990年,醴陵成為長江流域第一個噸糧縣(市)及湖南省首批財政收入過億元的縣(市)之一。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糧食作物朝高產、優質化方向發展,經濟作物朝區域、特色化方向邁進,建立了反季節茄子、早熟黃瓜、無籽西瓜、水藕、荸薺等一批特色基地。鄉鎮企業曾獲全省總產值「五連冠」,撐起了全市經濟的「大半河山」。全面實施了「開放帶動戰略」,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展到1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達18萬人,形成以城區為中心、建制鎮環繞的城鄉一體化格局。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市衛生躍居全省先進行列,正向國家衛生城市邁進。全市相續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來自美、荷、德、日等國及港、澳、台的客商來醴投資興業,帶動了三資企業蓬勃發展。全市已有40多家企業直接進行對外貿易,年出口總額1億美元以上。城鄉市場不斷繁榮,「三湘第一市」總投資達3億元的陶瓷花炮大市場已建成。2002年,「川氣入醴」工程將正式啟動,標志著醴陵正式成為受惠於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工程的城市。(上圖為:淥江書院)

2001年,醴陵市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編制了《城市發展戰略概念規劃》,對城市定位、空間布局及功能分區等重大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思路。新的城市定位是:以高新技術為依託的陶瓷花炮生產出口基地;以交通區位優勢為依託的湘東贛西現代物流中心;以深厚文化底蘊和秀麗自然資源為依託的山水園林城市。城市空間布局為「一個中心,三個組團」:以城市中心為商業文化行政中心;以西北和南部組團為工業區,以東北組團為休閑居住區。預計到2010年,城市建成區由17平方公里拓展到3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由17萬人發展到30萬人。

Ⅷ 請問廈門有哪些陶瓷市場最好有地址,謝謝

廈門東龍陶瓷店
地址:廈門市湖裡區呂嶺路222號之二

德化博特精品陶瓷廈門聯絡處
地址:廈門市湖裡區和寧路129號

廈門景德鎮陶瓷藝術中心
地址:思明區湖濱北路28號建業大廈1樓5156738

卓遠陶瓷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金湖路118號吉家家世界B1-82\83

宏彬陶瓷店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海滄海裕路209號

新中源陶瓷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5776589

Ⅸ 福建 建築和衛生陶瓷生產商的集中地

我想請教:
1.福建建築的液困羨生產廠主要集中地在泉州市晉江磁灶,衛生鬧拍陶瓷主要集中在泉州南安侖蒼.其他不知道.

2.在福建本地,比較受好評的建築&潔具陶瓷品牌都沒有什麼了解,但是質量都還行.內牆,外牆,地面磚可以到泉州市晉江東山去買,那裡可以說全福建最低價格.

3.那些生產集中地的社會治安以及運輸狀況如何?
回答:交通情況不錯,泉州市晉江離高速入口很近,南安國道是剛修的,路況很好.社會治安還好,但是晉江普通話較差,可能影響勾通,最好有個會講閩南話的來翻尺答譯.

Ⅹ 陶瓷之鄉在什麼城市

陶瓷之鄉在德化縣。

德化縣(泉州府德化縣)是隸屬福建省泉州市。位於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總面積2232.1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4.1萬截至到2018年,德化縣下轄10鎮、8鄉。縣政府駐潯中鎮鳳池街10號。

1996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命名為「中國陶瓷之鄉」,2003年又被稱評為「中國民間(陶瓷)藝術之鄉」,獲「中國瓷都·德化」之稱,2015年被聯合國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首個「世界陶瓷之都」稱號,為中國古代三大瓷都之一。

德化是我察兆隱國陶瓷文化發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產品80%以上外銷,銷往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福建省十大重點出口縣(市)之一、全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

先後榮膺「猜高世界陶瓷之都」、「中國陶瓷之鄉」、「中國電子商務百佳縣」、「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縣」、「中國小水電之鄉」、「中國瓷都·德化」、「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早熟梨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竹子之鄉」等稱號。

(10)福建廈門陶瓷基地在哪個縣擴展閱讀:

德化的瓷業,歷代燒制規模之大,分布之廣,確實壯觀,從人口密集的城關到偏僻的山村,從田野到叢山密林,經常可以發現古瓷片和古瓷窯的遺址,白瑩瑩、花艷艷的瓷片,象顆顆星斗撒在人間,似片片白玉鑲織大地,把青翠翠、綠蔥蔥的山鄉點綴到更加美麗。

全縣已發現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國的窯址達238處,全縣十八個鄉鎮都有古窯址分布,其中「屈斗宮德化窯址」(包括潯中、龍潯、三班、蓋德,4個鄉鎮宋至明代的窯址)1988年被國務院頒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化早在新石器時敗廳代原始社會後期即開始生產和使用陶瓷。至唐代後期,德化三班、泗濱一帶制瓷業已開始發展。唐末五代出現陶瓷專著《陶瓷法》、《繪梅嶺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