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未來三天廈門午後雷雨時至 市民出行要備好雨具
昨日, 廈門市 天氣好似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剛才還陽光燦爛,一會兒就陣雨突襲,更伴有隆隆雷聲。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三天,廈門市午後多分散性陣雨或雷攔和陣雨,市民出行要備好雨源拍具,注意防範雷電災害。
昨日上午,城區最高氣溫達到33℃~37℃左右,其中思明土嶼最高氣溫更是飆到37.4℃。午間天空“臉色”突變,雷公率先擂鼓,隨後雨水灑落。為此,市氣象台提前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
今明兩日,我市以多雲天氣為主,空氣相對濕度最大可達到95%左右,午後局部地區會有陣雨或雷陣雨突襲。城區最高氣溫在33℃上下,夜晨最低氣溫大概在26℃左右。
氣象專家預計,後天起,北方弱冷空氣活動會更加頻繁,鷺島處於冷暖氣流交匯處,會有陣雨或雷陣雨天氣,降水時局部地區將伴有較強雷電、短時強降水、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可能引發城市內澇、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相關雹衡羨部門和市民要提前做好防範措施。 (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廈門天氣】
今日最高溫33℃
今天26℃~33℃
多雲 午後島外局部陣雨或雷陣雨
明天26℃~33℃
多雲 午後局部地區陣雨或雷陣雨
後天26℃~32℃
多雲到陰天陣雨或雷陣雨局部大雨
(數據來源:廈門氣象微信公眾號)
【海洋預報】
高潮時:02時00分和14時01分
低潮時:08時03分和20時15分
表層水溫:27.5℃至31.0℃
廈門島南部海域浪高:0.4米至0.8米 小到輕浪
廈門海洋環境預報台發布
【相關】
台風“軒嵐諾”升為強台風級
快速向西移動,後期路徑存在不確定性
昨晚8時,今年第11號台風“軒嵐諾”加強為強台風級,其中心距離日本沖繩縣那霸市偏東方向約136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風力達到14級,最大風速為45米/秒。
氣象部門預測,台風“軒嵐諾”將以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快速移動,強度繼續增強。未來三天“軒嵐諾”對我市暫無影響,由於目前處於大氣環流調整時期,其後期路徑還存在不確定性,請市民密切關注台風最新動態。 (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② 廈門昨晚有出現流星嗎
廈門昨晚沒有出現流星,絕伍昨晚是2022年08月30日,同安區氣象台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枝迅我區猛宏此部分鎮街有雷電活動,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和7~9級短時大風。沒有任何有關流星的消息,所以廈門昨晚沒有出現流星。
③ 驚蟄打雷到什麼時候結束
驚蟄是一年之中比較常見的一個節氣,是春季中的第三個節氣,這個時候一般都是在三月初,天氣漸漸變暖,很多地方都會出現打雷的天槐畢顫氣現象,這是比較正常的。那麼驚蟄打雷到什麼時候結束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驚蟄打雷到什麼時候結束
一般來說,驚蟄後秋分前出現雷電天氣是正常的,也就是春夏季節出現雷雨天氣比較頻繁。
由於空氣對流的影響,雷電天氣在驚蟄前和驚蟄後會逐漸出現,但到了冬季雷電天氣會逐漸減少。一般來說,驚蟄後秋分前出現雷電天氣是正常的。
「驚蟄」前後,由於地球濕度增大,導致近地面熱空氣上升或濕熱空氣北上的強烈影響和頻繁活動,偶有雷聲。從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物候過程來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開始的時間早晚不同。雲南南部1月底左右可以聽到雷聲,而北京的第一個雷天是4月下旬。「驚蟄打雷」的說法只符合長江流域的氣候規律。
一般來說,冬天雷聲會少一些。在冬季,由於大陸冷空氣團的控制,空氣寒冷乾燥。另外,太陽輻射較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因此雷雨很少發生。但有時冬天天氣溫暖,暖濕空氣影響很大。當北方偶有強冷空氣南下時,暖濕空氣被迫上升,對流加劇,形成雷暴,出現所謂「雷擊冬」現象。
氣象專家還表示,雷暴並不取決於氣溫本身,而取決於氣溫分布。也就是說,雖然冬季氣溫不高,但如果上下游溫差達到一定值,也會形成強對流,造成雷雨。
驚蟄打雷有什麼說法
1、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這句諺語很好地描述了農忙的場景,每年靖哲節氣過後,都會開始響起春雷,而這個季節又是「九九」晴天,氣溫回升,雨水也增多,這意味著農民朋友們要開始春耕忙農忙。
2、雷打驚蟄前,高山好種田高山地區流行的一句農諺,意思是雷雨早於荊哲時節,對高山地區的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山區的農田比較高,這樣的地形也有優勢,即有利於蓄水排水,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
3、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農業諺語的意思是,在敬哲節氣前就已經出現了雷雨天氣,也就是說,到了節氣後期,天氣以低溫多雨為主,而且還會持續很長時間,不利於農作物的種植和收獲。京浙節氣一到,農民們就忙著春耕了。這期間,如果天氣持續低溫多雨,將不利於農民春耕。同時,低溫天氣會推遲農作物的發芽和播種,影響自然生長周期,當然產量也不會高。
4、驚蟄聞雷米似泥這句諺語的字面意思很簡單。這意味著在景哲節氣這天開始出現雷雨天氣,預示著今年糧食豐收。這是因為古人認為應該在景哲節這天演奏。畢竟,「春雷響,萬物長」。如果京浙節氣當天打雷,也意味著今年節氣正點,這說明今年天氣不錯。在過去,農民依靠天氣來獲取食物。一年的收成取決於天氣。在天氣好的一年裡,農數改民很容易獲得豐收,所以大米的價格會很便宜。類似的農業諺語也有「雷打不動,米飯便宜」的意思。
驚蟄打雷時要注意什麼
1、關上門窗,盡量不要使用手機。閃電和雷聲也很可怕。當你在家時,記得鎖門關窗。不要用你的手機。如果你覺得無聊,就和家人聊聊天,看看書。
2、不要接觸金屬設備。在室內被雷擊的概率很低,但不太安全。如果你接觸一些金屬裝置鉛敗,如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和建築物的外牆,你可能會觸電。
3、不要做水上運動。下雨時不要呆在游泳池裡,也不要做其他水上運動或活動。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水會導電。
4、不要在沒有防雷設施的建築物內避雨。打雷時,不要在沒有防雷設施的建築物、車庫、車棚、門衛箱等低矮建築物內避雨。
5、不要騎自行車。騎馬。感覺要下雨了,趕緊找個地方避雨哦,不要騎馬、騎自行車、摩托車或拖拉機。
6、如果你在打雷時洗澡,記得馬上擦乾身體,否則你可能會觸電。
④ 未來幾天廈門多陣雨或雷陣雨 出門請帶雨傘
昨天又迎來一個大晴天,廈門氣溫快速上升,全市多個氣象站點最高氣溫突破30℃,其中廈門本站最高氣溫達到30.8℃;當天全市最高氣溫出現在集美區塔斯曼生物基地,達到33.9℃。午後,市氣象台發布雷電黃色預警,提醒海滄區、集美區、思明區、湖裡區部分鎮街注意防範短時強降水和7級-9級短時大風對公眾活動、安全生產等帶來的不利殲侍影響。截至當天16時,強對流降雨過程對島外影響較大,累計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同安區淡溪村,達到了30.6mm。
未來幾天,大改襪受偏南暖濕氣流影響,廈門多陣雨或雷陣雨,局部地區可滾激能出現大雨和雷電天氣。雖然未來幾天都有雨水光顧,但氣溫仍居高不下,最高氣溫維持在29℃-32℃,體感悶熱,有點“桑拿天”的感覺,讓人很不舒適。近期天氣多變,在此提醒大家帶上雨傘再出門,做好防曬工作,及時補充水分。 (海西晨報記者 曾昊然)
○今天
陰轉多雲
有陣雨局部大雨
偏南風3級-4級
24℃-29℃
⑤ 中國大風、雷電和冰雹日極值講的是什麼
中國極端最大風速
極端最大風速是指在一地曾經出現過的最大的瞬間風速。因為最大風速總是只持續很短時間,因此平均時距越長,則平均風速就越小,所以,極端最大風速是一地所有實測風速中最大的風速。
新中國成立後,廣州極端最大風速是35.4米/秒,東北風,發生於1964年9月5日;上海是34.7米/秒,西風,發生於1967年3月26日;北京極端最大風速28.3米/秒,北風,發生於1968年3月4日;哈爾濱1972年8月16日極端最大風速達到了34.0米/秒。
中國較大的極端最大風速大多是由台風造成的。例如1979年8月2日強台風過境,汕頭最大風速60.4米/秒,風向為東風;廈門1959年8月23日強台風時瞬時最大風速也有60.0米/秒,風向為東南偏東;此外河北塘沽站在1966年8月28日颮線(沿颮線有突發性大風)過境時,使瞬時極大風速達到48.7米/秒(風向為北風);等等。
但是,台風登陸後風速就要大大減小,因此中國地面風速真正最大的地方不在陸上而在海上。台灣附近洋面上曾經觀測到過90米/秒的瞬時極大風速。不過中國真正的最大風速還可能是在空弊珠峰頂上,因為中國南方冬半年高空有一支流速特別快的氣流,稱為西風急流。急流中心高度一般在11~12千米左右,隆冬1月份急流中心的平均風速達到了60~80米/秒以上。珠峰海拔接近9000米,已經伸到了急流中心的下方,所以珠峰附近定日氣象站9000米高度上1月份的平均風速也達到了35米/秒,僅從收集到的149次探空觀測中挑出來的最大風速已經達到了87米/秒,珠峰上風速之大,由此可見。
順便說及,上海9000米高空1月份229次觀測中曾出現過116米斗螞族/秒的風速,南京14000米高空62次觀測中曾出現過136米/秒的風速記錄。
中國大風日數哪裡最多,哪裡最少
大風日數是反映一地風速大小的一個指標。怎樣才算是大風日呢?中國氣象部門規定,凡一天中只要某一瞬時風速達到8級或17米/秒以上時,這一天就記為大風日,而不管大風時間持續多久。一年(或月)中的大風總日數,就稱為這一年(或月)的大風日數。我們所要介紹的就是多年平均的年大風日數。
廣州大風日數很少,平均每年只有5.9天,上海每年15.1天,北京26.7天,哈爾濱多些,有40.9天。一般說來,年平均風速最大的地方,年大風日數也最多,例如長白山天池氣象站年平均大風日數為267.8天,即4天中平均有3天刮大風,居全國之首,最多一年甚至颳了304天之多。從11月到來年5月的大風季中,這里每月平均都有25~29天大風。其次為福建德化的九仙山,平均每年大風日203.6(最多年份268天),全年各月都有13天以上大風,3~6月每月大風都在19天以上。其他大風日數多的地方還有:五台山年平均大風189.2天(最多年220天),大風季也在11月到來年3月,每月平均大風日數都在20~24天左右;新疆博樂阿拉山口,這裏海拔不高,只有282米,主要是峽谷地形而產生大風,每年平均163.8天(最多年198天),其中5~7月都在20~21天左右。
大風日數以河谷盆地地形為最少。如貴州貴定每年平均僅0.2天,即10年中才有2天大風;再如四川天全、滎經,雲南威信、西疇每年0.3天,湖北恩施、貴州金沙每年0.5天,遼寧桓仁每年0.6天等。
中國哪裡雷電最多,哪裡雷電最少
耀眼的閃電刺破長空,隆隆的雷聲震撼大地。氣象站每聽到雷聲,就記這一天為雷暴日,不管是打了一聲雷,還是打了幾小時的雷(當然中間允許有間歇)。
中國年平均雷暴日數的分布形勢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區比平原多,陸物旦面比水面多。中國雷暴日數最多的地區是雲南南部和兩廣地區,年平均雷暴日數可達90~100天,甚至更多。其中西雙版納和海南島中部山區,年平均雷暴日可達120天以上。例如勐臘年平均雷暴日數為123.7天(最多年148天),儋縣122.5天(最多年139天),景洪120.8天(最多年149天)等,都是中國雷暴最多的台站。
青藏高原東部和橫斷山區中北部是中國僅次於雲南、海南島的多雷區,許多台站每年都可達到80~90天,例如西藏索縣年平均雷暴日數94.8天(最多年118天),那曲每年85.2天(最多年98天)。
從兩廣和青藏高原東部這兩個多雷區向北,雷暴日數明顯減少(廣州平均每年81.3天)。中國東部地區大約北緯30°以北,青藏高原東部大約北緯35°以北,年平均雷暴日數就降到50天以下,一般為30~40天左右(上海30.1天,北京35.6天,哈爾濱30.9天)。西北內陸乾旱地區和青藏高原西北部雷暴十分稀少,一般每年只有5~10天以下,例如柴達木盆地察爾汗每年平均僅1.7天,冷湖2.3天,新疆和田3.2天等,都是中國雷暴最少的台站,這些台站有些年份甚至終年聽不到雷聲,例如柴達木盆地中的冷湖,1961~1970年的10年中就有3年沒有發生過雷暴。但熱帶海洋中雷暴之少也令人驚異,例如西沙永興島和珊瑚島年平均雷暴日數分別為33.4和30.2天,這還算是多的;金門和馬祖島更少,分別只有11.0和13.6天;南海中的東沙群島1926~1936年的10年間每年平均只有7.2天,1963~1970年每年平均只有8.1天。
中國各地雷暴日數一律以夏季最多,但是除了隆冬季節以外,全國絕大多數地區都可聞雷聲。大約長江、巴山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即使在隆冬也曾響過雷聲。全國最多雷的月份是6~8月。例如廣西沿海的東興氣象站8月份平均高達23.8天(最多月份曾達30天,即幾乎天天有雷),欽州8月23.7天(最多月29天),海南儋縣6月21.9天(最多月29天)等。在青藏高原東南部地區因為雷暴高度集中在夏季,所以7~8月雷暴日數也高達20天以上。例如江孜8月平均雷暴日數23.1天(最多月27天),日喀則8月為21.8天(最多月27天,7月份最多曾有30天有雷),申扎7月20.1天(最多月26天)等,這些氣象站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中國各地雷暴發生的時間,大陸上都以午後到傍晚前後最多。例如,廣州、上海雷暴分別集中在12~20時和12~18時;北京、哈爾濱的雷暴出現時間較晚,多集中在14~22時左右。全國以青藏高原雷暴的集中程度最大,如那曲93%~94%集中在12~22時。
可是有些沿海台站、島嶼和高大河谷地區,夜雷暴增多,甚至比午後還要多。例如,沿海台站東興以早上6時左右最多,河谷地形中的拉薩和河口分別以21時和2時左右最多。
中國哪裡冰雹最多
凡是氣象站觀測到有冰雹落下,不論下多長時間,都算一個雹日。不過,因為冰雹的地區局限性很強,一個縣下一次冰雹不見得正好落在氣象站。因此氣象站所記的雹日,常常比全縣實際降雹次數要少,有時還少得很多。
中國雹日分布的情況是西部多,東部少;山區多,平原少。東部的廣州、上海、北京和哈爾濱全屬平原地區,因此冰雹都很少。廣州在新中國成立後沒有下過雹,上海平均10年中有2天,北京每年1.1天,哈爾濱每年2.8天。
中國冰雹最多的地區是在青藏高原,例如西藏東北部的那曲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曾下了53天,最少年也有23天);其次是班戈31.4天(最多年48天,最少年22天),申扎28.0天(最多年37天),安多27.9天(最多年40天),索縣27.6天(最多年44天),均出在青藏高原。此外,新疆天山山脈西段的昭蘇,每年平均冰雹也達22.2天(最多年32天),這是中國除了青藏高原以外最多冰雹的氣象站了。
沙漠地區和南方廣大地區是中國冰雹最少的地方,這些地區里有許多站在新中國成立後都沒有下過冰雹,例如沙漠地區的吐魯番、若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浙江南麂島、安徽巢湖,華南的廣州、惠陽、汕尾、深圳、西沙群島等都是。
中國降雹季節各地也有不同。可以分為春雹型(多在2~4月或3~5月)、春夏雹型(4~7月)、夏雹型(5~9月或6~9月)和雙峰雹型(5~6月及9~10月)4種。淮河、秦嶺以南多屬春雹型,青藏高原多雹區主要是夏雹型和雙峰雹型。從全國來說,雹最多的季節是6~9月份,其中以青藏高原為最多。例如那曲6月、9月和8月平均雹日分別為9.3、9.0和8.7天,索縣6月有8.8天,申扎7、8月也有8.0天等。每月下8~9天冰雹,的確也夠多的了。
冰雹的出現時間,多數是在午後到傍晚。根據大同等15個測站統計,60%以上的冰雹出現在下午12~17時。但也有少數地區,例如湘西、鄂西南、川東南及黔東等10多個山區測站,56%以上的冰雹下在20時到次日凌晨6時之間。
根據哈爾濱、北京、武漢、昆明等幾個大中城市的平均,中國冰雹中有58%的持續時間不到5分鍾,下到6~10分鍾的佔23%,11~20分鍾佔10%,持續時間達20~30分鍾和半小時以上的僅各佔5%。也就是說,冰雹的持續時間一般不長,81%的情況都短於10分鍾,91%都短於20分鍾。
中國大部分地區中,都曾發現過一天降兩次冰雹的情況,青藏高原東部、黃土高原東北部及黔湘兩省北部、黑龍江省中部,甚至一天下過4次冰雹,湖北省五峰氣象站1964年2月7日一天內斷續降雹曾達9次之多!
一般說來,中國東南部地區見雹不易,而北方和西部地區則多有連雹2天的情況,青藏高原東部甚至可連雹3~5天,那曲1954年9月11~21日連續11天,天天有雹,可稱全國連雹日數的冠軍了。
⑥ 雷電出現的月份是什麼時候
雷電出現的開清梁始月份一般從南往北、由東向西逐漸推遲,一般於9~10月份結束。雷電產生的同時還經常伴隨帆緩暴雨、大風、冰雹和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同時,雷電還有日變化,大陸上雷電一般多出現在答轎運白天,集中在午後到傍晚之間。沿海和西部山區的許多河谷地區,易在夜間出現雷電。雷電出現後,一般持續時間多在1~2小時,並且南方地區比北方地區持續時間長。
⑦ 2012年4月21日-4月23日的廈門天氣怎樣希望在廈門的朋友回答一聲!
是有明顯的降水,向今天廈門就普降大雨量級的天氣還伴隨著雷電.預計18日~19日還會有陣雨,但是雨量較小,但是從19日以後廈門又將再次迎來明顯的強降雨天氣,受到高空槽和西南氣流影響20日廈門會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氣.23日天氣可能會出現短暫好轉,但是到了24日以後隨著暖濕氣流加強又將再次迎來明顯的降雨天氣.氣象部門說,汛期已經到來,廈門市降雨也在明顯增強。這是因為暖空氣勢力明顯增強了,水汽和熱量都顯著增加,在相對冷性氣團的觸發下,很容易出現雷暴等強對流天氣。
廈門市今天的降雨便是這一形勢。氣象專家說,降雨期間可能發生強對流天氣過程,短時間降雨都較大,局部有大雨,對流雲團發生往往還具有突然性和局地性,這也正是春夏之交雷雨的特點。
從全國范圍來看,降雨正逐漸顯示出雨量增大、雨勢增強的特點,近日廣東及我省西部等地都出現了強對流雷暴天氣,局部雨量驚人,且下了冰雹,出現了強雷電。說明最近一段時期以來,南方暖濕氣團的勢力之盛。
6月-8月降雨偏多
根據新的《廈門市防洪防颱風應急預案》,廈門市確定每年的4月15日進入汛期,10月31日結束,其中7月、8月、9月為主汛期。
氣象和水利部門預計,今年汛期中的6月、7月、8月降雨偏多,有階段性的降水集中期,可能出現局部內澇。期間,台風季總雨量略偏多,降水集中。影響廈門市的台風數量偏多,有4到5個,其中有1個可能嚴重影響,可能發生大風和大暴雨災害。
⑧ 出門別忘帶傘!今起三天廈門依然有陣雨或雷陣雨
昨天午後,隆隆雷聲中,鷺島迎來一波強降水。氣象部門預測,今起三天,我市依然有陣雨或雷陣雨銷早,局部地區會出現大雨。明天就進入端午小長假了,不少家長計劃帶孩子出門遊玩,為避免雨水“突襲”,請備好雨具。由於濕度、溫度較高,白天會比較悶熱,大家外出要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西南暖濕氣流將廈門層層包裹,昨天白天,市區最高氣溫31℃,海滄區海簡好翔大道附近最高氣溫甚至飆到33.8℃。午間,空氣濕度仍居高不下,讓人感覺悶熱難耐。下午,短時雷陣雨來報到,相較於前幾日僅島外降水,本次島內外均有雨水。為此,市氣象台發布了暴雨橙色預警和雷電黃色預警。
今天是端午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我市為多雲天氣,午後有陣雨或雷陣雨,局部地區受強對流影響,雨量較大,會達到大雨級別。市民上下班要備好雨具,注意交通安全。雨水並不能將氣溫壓低,白天市區最高氣溫為30℃。空氣相對濕度在70%~95%之間,夜晨沿海地區會有輕霧或霧。
端午假期,受偏南暖濕氣流影響,日頭公跟市民一起休假,我市多分攔斗鉛散性陣雨或雷陣雨,市民尤其是要注意午後的強對流天氣。不過降水分布較不均勻,最高氣溫不低於30℃,體感會很悶熱。
民諺雲“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氣象專家預計,6日開始,新一輪冷空氣南下,屆時冷暖氣流“打架”,將帶來一輪較明顯降水,屆時氣溫有所下降,最低氣溫會降至22℃左右。 (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廈門天氣
今日最高溫30℃
今天
多雲,陣雨或雷陣雨
局部大雨,夜晨輕霧或霧
24℃~30℃
明天(端午)
多雲,午後陣雨或雷陣雨
局部大雨
24℃~30℃
後天
多雲,午後陣雨或雷陣雨
局部大雨
25℃~30℃
5日
多雲,午後陣雨或雷陣雨
局部大雨
25℃ ~31℃
數據來源:廈門氣象微信公眾號
海洋預報
-高潮時:02時05分和13時37分
-低潮時:08時02分和20時12分
-表層水溫:22.0℃至25.5℃
-廈門島南部海域浪高:
0.4米至0.8米小到輕浪
廈門海洋環境預報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