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第二故鄉是哪裡

廈門第二故鄉是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6-13 18:57:09

Ⅰ 鼓浪嶼名人故居都有哪些,分別在什麼地方

廈門鼓浪嶼素來又被稱為「海上花園」,這里人民好客,這里歷史深遠,這里風景優美,在 鼓浪嶼文化 里有著許多好玩好看的地方如鋼琴博物館、名人蠟像館,鄭成功紀念館等等。這里還有許多名人的故居,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都有那些吧。

秋瑾故居:
泉州路73號,這是一座三層紅磚西式公寓,拱券寬廊,三樓使用花崗岩壓條,琉璃瓶件裝飾,整座樓氣宇軒昂,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建築里,堪稱是相當豪華的洋樓了。這里就是「鑒湖女俠」秋瑾和她的家人曾經居住過的地方,記錄了她幸福的童年歲月。

清光緒三年(1877年)11月8日凌晨,秋瑾誕生於祖父秋嘉禾的廈門海防廳同知官邸。因祖母病重,秋瑾的父母與祖父一同居住。第二年8月,秋嘉禾調任雲霄縣同知,兩歲的秋瑾隨祖父赴任,一年後回到廈門,住在鼓浪嶼泉州路73號。她10歲時的1887年4月,秋嘉禾赴任南平知縣,秋瑾隨往。

光緒十五年(1889年),秋嘉禾回調雲霄縣同知,13歲的秋瑾再次隨祖父赴任。第二年8月,秋嘉禾卸任,秋瑾隨全家又返回廈門。光緒十六年(1890年)至次年,秋嘉禾復任廈門同知,秩滿後全家返浙。這時,巡撫邵友濂聘請秋瑾之父秋壽南赴台任巡撫文案,秋壽南即帶15歲的女兒前往。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調秋壽任湖南桂陽任知府,秋瑾隨父赴湘,從此,離開了生活了18年的閩南。算起來,秋瑾居住在廈門和鼓浪嶼的時間共有10年之久,廈門也可以說是她的第二故鄉了。文學家鄭逸梅在《藝林散葉》書中對此有所記述。

解放後,此樓曾供區政府和派出所使用,後改為海關宿舍,現為民居。如今,秋瑾故居的寬廊已經封堵成居室,拱券也裝上了玻璃窗,因年久失修,外表雖然顯得老舊,但它作為鑒湖女俠在廈僅存遺蹤,歷史氣韻猶存,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許斐平故居
筆山路19號許斐平故居,這是鼓浪嶼海拔最高的別墅。
小樓沒有什麼特別的,只因這里曾住過一位「鋼琴神童」——許斐平
5歲,可以不看樂譜,彈出全部聖詩;
6歲,在三一會堂舉行公開演奏;
8歲,進入上海音樂附小,師從鋼琴系主任范維生
11歲,可以和上海樂團合作演出,並為比利時皇後表演,受到贊賞,隨後受邀參加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以「伊麗沙白皇太後」為名的國際鋼琴大賽,同時到歐洲學習,但因文化大**爆發未能成行。70年代,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的首席獨奏。
1982年獲朱莉亞音樂學院珍娜·巴候雅圖鋼琴比賽首獎;
1983年獲以色列舉行的第四屆魯賓斯坦國際鋼琴比賽金牌獎;
1984年獲西班牙波露瑪奧茜亞國際鋼琴比賽獎;
旅美期間,還獲得了其它眾多國際性鋼琴比賽的大獎,同時,開始了他巡迴演奏的生涯,並獲得了各屆的贊譽。

林巧稚故居
位於鼓浪嶼晃岩路47號。晃岩就是著名的日光岩,它是鼓浪嶼乃至廈門的地標,從日光岩下山的路上沿著一條林蔭小路穿行很快就看到了一幢獨具特色的建築,便是林巧稚故居。故居是一座磚木結構、四面通廊的法式兩層小樓,外表呈淺白色,柱廊設計頗具藝術韻致,整體呈八角形,當地人稱之為「小八卦樓」。小樓的二層通過一條石棧道與晃岩路相連。

1901年林巧稚就出生在這里,並在此度過了愉快的童年和少年時代,1921年離家前往北京協和醫學院讀書。如今,樓房的外觀已經褪色,牆皮也脫落,內部結構似乎也已老化了。林語堂的故居坐落在鼓浪嶼漳州路44--48號,是鼓浪嶼最古老的別墅之一。

所謂漳州路,不過是一條與其它巷子交叉的、窄窄的巷子,寬不到一米。在一張鼓浪嶼手繪地圖的「引導」下,我們費了好大週摺才找到。沿巷子往裡走十幾米,便看到一個沒有圍牆的院子,院內有兩座東西相對的老宅,據說是別墅的前部。看上去已是一幅破敗不堪的樣子。

盡管那時太陽已經老高,但那老宅陰冷凄涼,沒有半點生氣。正屋有一間掛著窗簾,據說裡面住著廖氏後人,因對祖厝(閩南房屋俗稱「厝」)感情深厚,不願搬離去住現代新居。

【結束語】廈門鼓浪嶼,面積僅1.71平方公里。島四周海水蔚藍,海岸蜿蜒,金黃色的沙灘迎送著撲岸而來,又悠然而去的雪花細浪。島上奇岩峻立、澗谷生幽,綠樹蒼翠、繁花似錦。島上具有各式西歐建築風格的房舍依山而建,青石板小道盤垣山間,島上車馬絕跡,沒有汽車,也沒有自行車,只有運貨的電瓶車,偶爾與遊人擦肩而過。這里寧靜而富有詩意,小巷裡琴聲悠揚,故又被稱為「鋼琴之島」。

Ⅱ 廈門和哈爾濱那個地方好玩一點

哈爾濱和廈門說實話都是名氣大於實際,真實的景點少的可憐。

哈爾濱: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太陽島,冬天再加上冰雪大世界。客觀的說,除了一部分歐式建築之外,沒有什麼其他的看點。這種老建築相反,上海反而更多。而且東三省旅遊景點缺失,除了長白山之外,沒有推薦的自然景觀,五大連池和鏡泊湖真的一般。

再說廈門,廈門以海和鼓浪嶼聞名,現在遊客越來越多,城市早就變了味道。類似於10幾年前在琴島上聽到住戶彈鋼琴的場面已經基本見不到了。海水也是越來越臟,如果旅遊的話,安排兩天。

  1. 鼓浪嶼,仔細品讀觀賞的話,至少要一整天

  2. 廈大,南普陀,植物園,椰風寨,中山路,觀音山,白鷺洲公園,海灣公園(後三個沒時間可以不去)

廈門有一點和哈爾濱一樣,距離其他旅遊景點也相對較遠,沒有江南那麼方便。

客觀說還是廈門旅遊更好一點,二選其一的話,廈門吧。

兩個城市一個是家鄉,一個算是第二故鄉,都有不少回憶體會,以上均為個人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