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求5天半廈門性價比最高之旅攻略!!!!跪謝!!!
剛到廈門,不主張比較疲勞,所以先玩玩廈大附近滴景點咯!
先去南普陀。門票5塊,廟嘛,總滴來說跟家門口滴雞鳴寺差不多耶,不過規模要大滴多哦,後面是座山,叫五老峰,可以通向萬石植物園。
在五老峰半山腰可以喝茶,15塊錢給你一兩茶葉(小包裝)和一套茶具,放多少茶葉自己定,開水隨便取,喝完一瓶再來一瓶。也有30塊錢一兩的茶葉,我們要的15的,已經很好了。喝不完的茶葉還能帶回來,是我們賣的茶葉裡面最好的。坐一下午如果運氣好可以看見演習,風景粉好的說
中飯:在廈大門口滴米食一條街解決咯
如果直接翻山去萬石,可以去南普陀吃素齋,這個素齋是有名滴,不過價格較貴,一個菜都要30左右,所以想想口味再好,花了30多隻吃了一個素菜,實在是於心不忍的說,所以對於我這種無肉不歡滴人來說實在是浪費銀子!
這樣就還有一個選擇咯,南普陀里頭有賣一種素餅,口味粉多,一盒子5塊還是8塊滴,好吃ing…. 如果對飯要求不高滴話可以買些當干糧,而且第2天上午族弊當早飯也8錯耶!
1、廈大。廈大也是廈門的一個旅遊景點之一,就在南普陀旁邊。歷史悠久,依山傍海,里頭還有一個湖泊叫情人湖,值得一去,在里頭拍拍照,湖邊小憩下啥滴,比南建工強表滴多熬倍耶。
2、環島路雙人自行車:4塊/小時,跟她說是學生就行咯,一路上有粉米滴路,粉米滴海景,其樂無窮哎。建議下午4、5點鍾去,太陽稍微下午了得兒,太遲勞光線就暗勞,不利於拍照的說!
晚飯:晚上去吃小眼鏡海鮮排檔吧,在這邊挺有名滴。打車的時候問司機,離思明路不遠,大家都知道,不過一定要趕早,不然么的位子也么的滴吃,嘿嘿。
晚上:吃完飯去海邊散散步,最後玩累勞記得吃泰山仙草蜜哦~~~~~~~
第二天:
上午:萬石植物園(第一天如果去過勞上午可以安排廈大游)。其實就跟中山植物園比較像啦!不過由於廈門地處南方,所以氣候比較適合一些亞熱帶植物生長,所以會看到一些中山植物園看不到滴東東耶!
園中行程安排:一進園直接上山,直達多肉植物區!為什麼時間卡滴這么緊吶?是因為太陽!偶那天去先在山腳轉,最後才登頂到多肉植物區滴耶,結果下山滴時候就只有一條柏油馬路,路上么的遮么的擋滴,下山後偶就曬批的勞,所以從防曬滴角度考慮應該先上山,再從林子里頭穿,去萬壽峽,下山看其他區域滴植物。
上山滴時候路山有個熱帶雨林區,表忘的勞,上次下山正當中午,實在么的力氣沖進去勞,留下了一大遺憾!還有那個多肉植物區,其實就是仙人掌區,里頭有個大暖棚,所以可想而知有多熱了包?下山玩建議找個旅行團,聽聽導游講故事,這些植物會變滴更有趣耶
中飯:回廈大?或者在中山路解決。
下午:出海。到了碼頭就有人主動拉客滴,開價是98包?能砍到50更好包?好象上次是60拿下滴!主要就是遠眺下金門島,看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滴字樣,男人們應該比較稀飯的說。
晚飯:從輪渡出來就直接去中山路啦。局口街里邊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咯。步行街
還有神奇的章魚燒、土筍凍。
晚上:逛中山路。其實跟新街口差不多啦,屬於老中心地帶耶!路不長空穗碼,走走逛逛吧。
必吃:陳佳甜品,甜品是南方滴特色,非吃不可的說,這家店比較隱秘,從碼頭上中山路順著esprit專賣店這一順,左手一個巷子一插就到咯,找不到一定要問問人耶,龜齡膏、椰汁西米露、木瓜燉雪蛤,反正順著吃就是咯!偶當時吃滴太撐一個妹吃,這是偶滴第二大遺憾哎。
第三天:出發去集美,玩鰲園和集美學村,感受下陳嘉庚滴民族氣概!
第四天:上島!
上午:東西先存在入口處(不知道還有存包滴噢,門口么的滴話里頭滴酒店應該有滴耶),開始找地方住。
1、琴島酒店:進島左拐直走有家,2星,環境不錯,單人間砍完價150,不過看不到海
2、海華渡假屋:在島上滴中心龍頭路附近,准確的說是泉州路包?反正只要問人家龍頭路附近滴清潔樓怎麼走就能找到啦,它就在清潔樓旁邊哎,當時找了個當地人還價,它是個小洋樓,有2種房間可選,一大一小,最後那個當地人殺價到70但是房主只肯讓我們住小一點的一間,說大滴要80,反正價格要砍。那個清潔樓實際上就是島上滴垃圾中轉站,不過還算干凈,么的異味,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滴,因為省嘛!
3、淑庄花園正門對面滴一個小旅館,環境么的琴島好,但是當時斗哪還價下來是120
東西先存滴原因是怕一大早去價格還不下來耶,上次我們去問旅館基本上是晚上快10:00勞,估計這個時候價格比較好談一點,不然它空著也是空著!所以建議白天邊走邊問,看好了先交個定金,晚上再搬家耶。
現在去都要買個套票包?白天就按套票上滴玩玩吧,不過日光岩表去,明天上午去看日出再去吧!
地圖:廈門地圖在城裡頭買下吧,島上滴地圖就表花錢咯,上島順著主道走,會走到一家叫什麼廈門鼓浪嶼療養院,大門就在路滴拐角拉,大大滴金字應該比較好找(再往裡頭到港仔後浴場有個南京軍區療養院,表搞混勞)。進去到了總台先隨便晃晃,然後再問問價格什麼滴,肯定4比較貴啦,就再晃晃,找到櫃台上滴鼓浪嶼地圖小冊子就可以閃人咯。
路上:走不了多遠就能找到買葉氏麻糍滴大叔啦,1塊1個先買2個嘗嘗,好吃包?先表激動,對面還有一個買黃金香肉鬆滴小門面,大叔人粉好的說,只要你走過去他就會拿出把剪刀剪肉脯把你吃哎,所以現在表買,走過來走過去吃吃就行咯,呵呵~~~~~~~~
菜場:去看看島上滴蔬菜和海鮮,買點芒果帶回去,可好吃呢,椰子也8錯耶!
中飯:這個比較難推薦,或者上午在市區再安排個活動,中午吃了飯再上島也行哎!
下午:繼續把門票景點逛完,建議先去八卦樓,那裡相當於鼓浪嶼歷史博物館,去了之後會對鼓浪嶼滴歷史有一定滴了解,偶當時么的去成,這是偶滴第三大遺憾!
晚飯:在島上最爽滴一件事——對著大海吃海鮮,哦霍霍霍霍~~~~~~~~~~
在鼓浪嶼別墅碼頭附近有兩家對著大海滴大排擋,找到後面對著兩家店,選左邊滴一家,找個岸邊滴位子先坐下來,讓老闆給泡個茶,首推蝦,其次蝦姑、炒海瓜子、各種貝殼、炒魷魚、炒麵線隨點吧,反正明天還要來吃,吼吼~~~~~~~~~
晚上:海邊散步,吹著海風,看看海景,好不愜意,環島一周約一個多小時。再到龍頭路對著地圖探探鼓聲路怎麼走耶,明天上午要看日出呢!記得吃吃看小作坊出來滴仙草蜜哦,跟泰山不一樣耶,1塊5一杯!
第五天:
早上:5:30起,如果住琴島滴話最多步行15分鍾就到日光岩山角下滴尼姑庵咯!一早尼姑們都在做早課,遠遠滴就能聽到念經滴聲音咯!5:00之前進表門票滴,而且肯定是第一批勞,上到頂除了有幾個老人家在早鍛煉,應該么的多少人,接下來就等吧,占據一個制高點,一會人就多咯~~~~~~~~~
早飯:日光岩下來最好還是走尼姑庵這條路,因為到龍頭路近嘛,路上有個小廣場,有很多賣早點滴耶,賣葉氏麻糍滴大叔確不見勞,是他老婆在賣,當早飯也8錯滴說,不過觀察了下發現賣給島上滴人好象是5毛1塊哎~~~~~~~~~ 喝粥要注意勞,有個大媽精明滴粉,給外地人滴碗明顯要比本地人滴碗要小一圈哎,而且好象跟麻糍一樣,賣給島上滴人好象PY一得兒。有脾氣滴可以跟她頂個真!
上午:吃完飯可以在岸邊轉轉咯,白天的風景和昨晚可不一樣哦,找個低處下去,在石縫里有小螃蟹哦,如果想捉一定要准備工具呢,他們跑滴賊快的說~~~~~~~~~~~
中飯:KFC或麥當勞。吃完了可以逛逛島上滴唯一滴一個大商場——**假日百貨,上次去里頭有個傑西卡大賣場,試了一大堆YY結果一件都么的買,汗的說。。。。
下午:繼續把門票景點逛完,對著地圖走走內陸,穿一穿小巷子非常滴有意獅哎~~~~~~~~~~~
晚飯:對著大海吃海鮮,go on~~ go on~~~~
晚上:坐飛機回家咯。
B. 生活在廈門鼓浪嶼是怎樣一種體驗
生活在廈門鼓浪嶼是一種幸福的、舒適的,但有時候又覺得浪費時間的體驗。
我也曾經在廈門鼓浪嶼生活過一段時間,雖然不是特別長,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是感觸還是蠻深的,那樣美麗的風景,總是讓人感覺很舒服,置身於鼓浪嶼的大街小巷,看著各種各樣的民宅、客棧,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懷,每每這個時候就想要在這里終此一生,哪怕是一個人也好,畢竟還有古宅、晚風陪伴自己左右,還有數不清的海浪聲。
每天清晨起床,吃個早點,也可以自己嘗試做做飯,雖然物資不是特別豐富,但隨意搭配,還是可以讓心情舒暢,讓腸胃舒服的;吃完飯可以出去散散步,大街上人還是蠻多的,大部分是外地人,很多旅客幾乎佔了一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不知道他們身上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總之有些人很開心,有些人很放鬆,還有一些人像是來這里療傷的,至於是情場失意還是職場失意,這個還真的說不好。但是作為居住在當地的人,只要當個觀眾就好;除了吃飯,還可以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欣賞當地的美景,看來往的人群,還有很多工藝品和有趣的客棧可以讓我們流連忘返。
這種生活真的是好愜意的,幸福、舒適,不過也會覺得日子有些太慢,大好的青春時光還是應該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當地人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卻想躲進這個地方,慢慢變老。其實不管怎麼樣,生活在廈門鼓浪嶼是很幸福的,很舒服的,也是需要好好思考人生的。
C. 網紅台商馬克大叔在廈門的「慢生活」
【僑報特約記者萬淑艷福建廈門報道】在廈門曾厝垵文創村的進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馬克客棧——來自台灣的民宿」和「思明台胞驛站」招牌。
往裡走便是一個溫馨的小院:房檐邊高高掛著一圈紅燈籠,「阿里山姜屋」售賣黑糖薑茶、牛肉麵等台灣飲品和小吃,三個白傘撐起了休息區,綠植爬滿了門廊,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別有一番情調。台胞驛站門口則寫著:「我們在溫暖的驛站等你停靠」。
這都是台商陳清隆在廈門經營的項目。溫馨的氛圍讓客棧大受歡迎,成為網紅客棧,因此他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馬克大叔」。陳清隆已經在廈門生活了16年,2017年,他的兒子陳緯也來到廈門,在客棧負責「阿里山姜屋」。
6月25日,陳清隆在廈門接受采訪。(僑報記者金競時攝)
在廈門找到「想要的生活」
從早年在金門當兵開始,陳清隆就萌生了「到廈門去看看」的念頭。2003年,他被台灣的公司派駐深圳,遇上了SARS,疫情非常嚴重,回不了台灣的他辭職「逃」到了廈門。
廈門給陳清隆的第一印象很像一個花園城市,這里的人生活節奏很慢,悠閑舒適。於是,他便留下來,開始了「慢生活」:調養身體、 汽車 、沖浪、到處走走看看。
他告訴記者,他的前半生都在按部就班地生活: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後半生他希望任性地活著,可以在大海里沖浪,擁有自己的庄園,有時間就去做 社會 服務。
於是,2009年,他在曾厝垵村口租下了一棟房子,用來改造客棧。這里原來是廈門市水上運動中心,剛租下來時,曾厝垵的民俗還不到十家,也還沒有「中國最文藝的漁村」稱號。他從一磚一瓦開始裝潢,1年後變成了「家」的樣子,他的出發點很簡單:朋友來了可以有接待的地方。
馬克客棧是一座 4 層的小樓,面積400 平方米,有14 間客房,每個房間各具特色。這里還開設了餐吧,晚上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吹海風、吃燒烤、看電影、喝茶、聊天。
最初那兩年,傳言曾厝垵可能被拆遷,這讓陳清隆很擔心。直到2012年,曾厝垵村才確定不再拆遷,後來慢慢發展成了「中國最文藝的漁村」,吸引了大批台灣人來到這里創業。
2010年客棧開業以後,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前來入住,悠閑的日子,讓陳清隆感覺到「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從那時起,陳清隆每年都會組織廈門大學的台灣學生來客棧里跨年,每次限定二三十人。他還在暑假、寒假招募學生到客棧做義工,免費提供食宿,讓他們在廈門一邊工作、一邊遊玩,體驗生活的樂趣。
台胞驛站幫扶創業台青
2015年5月,馬克客棧成立了思明區第一個台胞驛站,為台胞個體戶服務,包含青創政策解讀、涉台糾紛調解等,「我想讓來大陸發展的台灣新人不走那麼多彎路。」他說。
陳清隆記得,台胞驛站揭幕那天,舉行了「遇見曾厝垵——台胞青年創業故事分享會」,很多在廈門創業的台灣青年講述了自己到大陸創業的初衷和遇到的問題,台胞驛站盡可能地幫他們解決問題。
陳清隆說,曾厝垵的創業者大都是小商戶,不同於傳統的台商,他們缺乏信息來源和資金支持,使得許多台灣青年錯失發展良機。因此,在他的倡導下,思明區成立了第一個台胞驛站,為在廈台胞提供創業咨詢、生活關懷、政策咨詢、法律咨詢、權益維護等服務。他看到,廈門有許多惠台政策,思明區更是先試先行,但很多台胞對政策並不了解。他希望台胞驛站成為政策普及窗口,幫助台胞更好地在廈門生活和工作。
第一個台胞驛站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目前,思明區已經成立了6個台胞驛站,滿足台胞聯絡感情、創業幫扶的需求。
6月25日,陳清隆的兒子陳緯向記者講述自己到廈門的緣由。(僑報記者金競時攝)
父子傳承 為台胞尋根
在廈門生活多年,每年寒暑假,陳清隆的兒子陳緯都會到廈門跟他一起生活,也逐漸愛上了這里。2017年,高中畢業後,陳緯來到了廈門,和父親一起經營馬克客棧,他負責「阿里山姜屋」項目,售賣黑糖薑茶、燒仙草、清白傳承牛肉麵等台灣小吃。
陳緯說,他的很多同學讀了大學後,依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讀的是什麼。他想過和同學們不一樣的人生,先工作體驗下 社會 這所大學。
隨著廈門越來越多惠台政策的出台,越來越多台灣青年到廈門創業,如何留住他們的心,讓他們在廈門真正擁有「歸屬感」,這是馬克大叔一直思考的問題。
「兩岸同屬一家親。」為了讓像兒子一樣到廈門的台灣青年真正了解大陸,熱愛大陸,祖籍漳州的陳清隆開始著手籌備「台胞尋根」項目,建立檔案館,讓更多台灣青年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