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雲頂山的水質怎樣
雲頂山水質類型多數為重碳酸、硫碳酸、硫酸鈉型水,個別水溫較低者屬重碳酸鈣鈉型。
雲頂景區位於福建省永泰縣青雲山頂,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海拔1130米。
景區由5個游覽區組成:花海梯田、天池草場、翡翠谷、紅河谷、七彩瀑谷。
天池是該景區的最高點,前往天池景區需要爬了365級台階,天池是一口古火山爆發形成的,呈彎橢圓形的池水。
2. 廈門當地水資源的狀況及利用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我市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的調查報告
大力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建設節水型社會、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確保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圍繞這一課題,日前,市政協組織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保障委員會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先後深入到潭庄水庫、徒駭河導污工程、魯西化肥廠和部分縣、市的工廠企業及農村,就我市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特別是農業用水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位於魯西北黃泛平原,處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屬半濕潤大陸性氣候,蒸發量大而降水量小,乾旱是我市農業生產的主要威脅。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57.5mm,當地水資源總量11.388億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7.382億立方米,人均佔有206立方米,畝均137立方米,不足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10,省人均佔有量的1/2,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500立方米的絕對缺水標准,2003年實際用水量為21.20億立方米,屬嚴重缺水地區。長期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水利建設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先後實施了彭樓引黃入魯、位山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和徒駭河治理開發、東阿引水和人畜飲水解困工程等建設項目,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很大改善,節水工作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一是農業節水灌溉得到了較快發展。隨著臨清、高唐被水利部、國家計委列為「九五」、「十五」期間第一、二批300個國家級節水增產重點縣以來,全市已有7個國家級節水示範縣、7個省級節水示範縣。截至目前,全市已興建各類節水灌溉工程50餘處,發展節水灌溉面積433.24萬畝,占總灌溉面積的53.3%,其中低壓管道輸水灌溉面積55.56萬畝,大田噴灌面積4.05萬畝,微灌面積1.05萬畝,田間渠道襯砌控制灌溉面積47.58萬畝,移動式「小白龍」灌溉325萬畝,通過這些節水工程的實施,全市每年可節水4.2億立方米。二是工業節水有了新的發展。近年來,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緊張,工業企業也加大了節水整改的力度,如魯西化肥廠通過節水改造,提高了水利用系數,減少了污水排放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年節水33.6萬立方米,節約資金112.56萬元。
二、問題及原因
我市開發利用水資源和節水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在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還相當突出,水資源緊缺已成為制約聊城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勢在必行。當前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水資源形勢嚴峻。我市是嚴重缺水地區,只因我們歷年來注重發揮引黃優勢,平均每年引入10多億立方米的黃河水,佔全年供水量的49%,才緩解了我市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在一定范圍內不缺水的現象。盡管如此,也掩蓋不了我市真正缺水的問題實質。一是黃河水變的越來越可用而不可靠,往往最需要用水的時候,黃河缺水或斷流。黃河水資源的日益短缺和配額管理的逐步規范化,分配給我市的引黃水量只有8.5億立方米,必將進一步加重我市水資源的潛在危機,水資源的供需形勢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二是地下水超采過度,漏斗面積不斷擴大。引黃條件差的西部縣(市)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來維持工農業生產和生活需要,造成大面積漏斗區,漏斗面積達3145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最大埋深曾達29米。地下水開采量超過可利用量近5億立方米,超量開采地下水佔全年供水量的50%以上,按常規計算,2002年超採的地下水可使全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米左右,下降較多的區域達2米;而引黃條件較好的東部各縣(市)地下水開采力度不夠,地下水埋深在1—4米之間,不僅地下水得不到應有開發,造成浪費,而且一遇暴雨極易形成內澇。經以上的分析,如果黃河斷流,無水可引,我市遠遠不能滿足用水需要,在較短的時間里,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大部分機井不能正常供水,勢必給工農業生產帶來較大的損失。
(二)節約用水開展的廣度和深度還很不夠。一是農業供水工程老化退化嚴重,工程配套程度較差。據統計,目前全市引黃乾渠工程配套率為95%,支渠為5%,田間配套率僅為20%,全市灌溉利用系數僅為50%左右,遠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的70%—80%的水平,農業灌溉用水比重較大,佔全部用水量的76%,大水漫灌現象普遍存在,因此,農業節水潛力很大。二是工業生產及生活節水剛剛起步,多數企業對節水用水說的多,做的少,城市居民的節水意識還有待於提高。三是節水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制約了節水的廣泛開展和節水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
(三)水污染程度不斷加劇,影響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全市共有地表水質監測站8處,地下水質檢測站16處。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農葯、化肥的大量施用,污水澆灌等行為,使得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質監測的數據表明,我市已有好幾處小區域淺層地下水因地表污水下滲,形成二次污染,嚴重影響了城鄉人民的身心健康。在河流分布上,馬頰河為重度污染,衛運河、徒駭河為嚴重污染;在區域分布上,東阿絕大部分水質優良,茌平、陽谷地下水質較差。
(四)水務管理體制不完善,影響了水資源的管理。「多龍治水」,職責不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人為浪費。當前根據國家對水資源管理的要求及全國水務一體化管理的進程,我市水資源緊張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水資源管理,切實實現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而我市只有高唐、陽谷實現了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其他縣、市仍然實行城鄉水務分部門管理,這種水務管理體制很不適應新形勢下水資源管理的需要,制約了水資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我市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管理方面問題十分突出,而且日益加劇。一方面,水資源嚴重短缺,潛伏著「水荒」危機;另一方面,管理不協調,浪費嚴重。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認識有差距,措施不到位。一是廣大幹部群眾對我市的水資源狀況缺乏認識,不少同志背上了引黃優勢的包袱,盲目的依賴黃河,總認為「靠著大黃河,年年有水喝,年年大豐收,年年不挨餓」,思想麻痹,蠻不在乎,對節水缺乏危機感和緊迫感。二是在工作指導上,部分基層幹部仍然是「重開源輕節流」,「重建設輕管理」的工作方法。三是引黃用水管理失控。送水、配水、收費處於低層次管理狀態,引黃灌溉在一定意義上仍然是「大鍋水」,群眾認為「節水不節支,不用白不用」。因此,在生產和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相當嚴重且普遍。四是存在急功近利短期行為。有些基層幹部對節水工作不感興趣,他們只求眼前「豐收」,不圖惠及子孫,不能真正鋪下身子抓節水工作。
三、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幾點建議
為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確保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結合當前我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水資源開發利用應開源節流,盡最大能力攔蓄天然水,科學調度地表水,合理開發地下水,適當引用外來水。
(一)強化宣傳,增強全社會保護水資源的危機感和緊迫感。通過會議、電視、廣播、報刊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水法》和節水工作的方針政策,宣傳我市水資源嚴重缺乏的現狀及節水的先進典型;宣傳節約用水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重大意義。通過宣傳教育,使各級領導和社會各個層面能夠認識到水是工業的命脈,農業的血脈,是服務業和城市建設的重要能源,以改變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天上下、地下流」的陳舊觀念,強化商品水意識,使節水變為全民的自覺行動。同時,要形成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危害,誰賠償的良好習慣,在全社會形成惜水、節水、保護水的良好氛圍。
(二)大力防治水污染,加大環境執法力度。一是對排污企業進行嚴格監控,杜絕偷排偷放行為,對污染嚴重的企業,採取關停並轉或興建污水處理設施等措施,使其達標排放。二是要加大投資,增建城市污水處理廠,對城市污水分質處理,充分考慮中水回用,不斷提高水循環利用率。三是要加強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工作,充分考慮水環境的承載能力,以水定發展,量水調結構,禁止和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產業項目的發展,扶植耗水量少,符合環保標準的高新技術產業。四是對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必須採用先進的節水設施和節水工藝。五是對洗浴、游泳、人工嬉水場所、洗車等幾乎是「全天候」營業的服務業要重點監察,看其是否採取有效節水措施。
(三)強化蓄水工程建設,確保水資源的采補平衡。客水資源的充分利用,即可緩解供需矛盾,又能補充地下水資源,是合理開發水資源,使地下水達到采補平衡,防止地下水漏斗面積繼續擴大的良策。通過大力建設平原水庫、河道閘、梯級攔蓄和蓄水坑塘,增加蓄水工程的調節能力,盡可能地攔蓄天然水,特別是缺水嚴重的西部縣(市),應結合實際,對鄉鎮村莊進行蓄水規劃,將蓄水工程建設當作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四)狠抓節約用水,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一是要強化全社會的節水意識,全面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第160 號令發布的《山東省節約用水辦法》,盡快出台《聊城市節約用水辦法》,規范全市人民的節水行為。二是要用經濟杠桿調整人們的用水行為,安裝和完善計量設施,加強測水量水管理,嚴格執行計劃用水,超計劃用水按照累進加價制度交納水費和水資源費,加強水費成本核算,合理調整水價。三是污水資源化是節水工作今後發展的方向,我市應建設管網,將處理後的污水用於道路、綠地廣場、公園等地方的噴灑、沖洗、綠化,代替自來水。另外,電力、造紙、化工等行業用水量大,而對水質的要求不高,也可用處理後的污水代替部分自來水及深井水,這樣就能降低城市新水取用量,達到水資源合理、高效利用。四是要加強農村供水管理,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推廣畦灌、渠灌、管灌、噴灌等節水灌溉和地膜覆蓋、施用抗旱劑、秸桿還田等農業技改,促進先進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
(五)完善管理體制,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要借鑒水務改革先進地市的經驗,深入開展水務管理體制改革,排除因管理體制不完善造成的各種障礙,盡快實行全市城鄉一體化管理,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為加強水資源管理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江北水城」率先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節水和保護水資源的先進典型。
3. 廈門市翔安區的水可以直接飲用嗎
可以的。但最好是燒開飲用安全
4. 廈門各地區的水質分別怎麼樣哪些地球水質比較差
如果手頭資金充裕,可以取點想知道水體質量的水,送到當地的水質化驗部門,一般都是在省會或者當地的大城市!
要不你就考慮一下社會上的檢測機構。社會上的,資質是個問題,需要注意!
5. 廈門後埔自來水水質怎麼樣可以直接燒水喝么!
自來水是經過國家飲用水標准審查的哈,但是不能直接飲用,但是燒開水喝肯定是沒問題的。放心喝吧。其實所謂的純凈水和礦泉水,大多都是自來水弄的。
6. 廈門海滄錦里水質如何
這問題因地而異,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想知道(by weizy7),水質,我們這些外地的人員無法幫助你了!
如果手頭資金充裕,可以取點想知道水體質量的水,送到當地的水質化驗部門,一般都是在省會或者當地的大城市!
看你檢測哪種水質?
首先可以考慮(by weizy7):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水檢中心、水質化驗中心 不對外。
要不你就考慮一下社會上的檢測機構。社會上的,資質是個問題,需要注意!
望採納!!!
7. 廈門杏林的水
不會吧!!額。。我一個朋友也叫我找這個。。。汗死了。額。。。額。。你應該是10中 的吧?
來自廈門住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消息,杏林灣東岸將建設濱水景觀住宅小區。
該項目位於杏林灣東岸濱水地區,集美大道以南,高速公路聯絡道以西,佔地面積88萬m2,建築面積160萬m2,開發內容包括商品房、社會保障房以及社區配套的中小學、醫院等基礎設施。
項目的建設擬充分利用杏林灣東岸濱水地區,濱水建築群擬採用底層架空的模式,杏林灣常水位時該架空層可為社區提供休閑活動場地,洪水位時則為水淹區,以滿足杏林灣庫容要求。
據悉,該項目的建設將營造杏林灣自然、生態濱水地區的特色,並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但也可能對局部環境產生影響,主要包括項目建設期間可能有施工泥沙進入杏林灣水體,從而對杏林灣水環境產生影響等。
建設單位表示,公眾對該住宅小區的建設以及環評工作有意見,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函、面談等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影響評價機構提出。
門市杏林污水處理廠(下簡稱否污廠)始建於94年初,96年6月投入運行,是福建首家以處理工業廢水為主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佔地面積7.6萬M2,日處理污水3×104t,服務面積20km2,人口約20萬。
杏污廠採用類似A/A/O的活性污泥工藝處理污水,處理後出水排入廈門西海域,處理流程見圖20-1。
杏污水廠設計進水指標BOD5:250mg/l:360mg/l,SS:250mg/l,PH6.0--9.0.執行排放標准CJ3025—93。由於歷史原因,設施不完善,基礎條件較差,處理出水水質不夠理想。98年底歸廈門市政工程管理局,實現規范化管理後,水質情況獲得明顯改善,具體情況如表l所示。 二)九九年度杏污廠運行與管理: 九八年底以來,杏污廠嚴格管理、大膽創新、實施工藝研究與調查,獲得明顯的進步,主要有:——廈門市城市排污監測站每月監測報告表明其出水各項指標均優於規定的排放標准。出水結果見表l。 杏林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情況(上級監測值)表l 出水情況 去除率情況
(%)
處理水量
噸/月 BOD5
(mg/l) COD
(mg/l) SS
(mg/l) BOD5 COD SS
98.01~98.12 16100 6.5 81.3 57.9 91.6 74.8 73.2
99.04~00.03 22413 5.2 51.0 <12.9 93.1 87.4 94.7
CJ3025-93指標 -- 30 120 30 -- -- --
——自99年7月起執行IS09002國際質量管理標准,2000年3月份取得OQC質量評審認證。
——本廠(城市污水處理增效降耗技改)項目獲度門市第二屆優秀發明革新獎評選一等獎,年增收節支經濟總效益62萬元,環保社會效益超過了300萬元。
——被杏林區人民政府命名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9個生產班組全部被廈門市安全委員會命名的「安全生產合格班組」。全區安全生產大檢查評比第一名。
——獲廈門市市政系統「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三)克服困難,加強拉改,確保杏污廠生產正常進行。 杏污廠服務片區杏林工業區,進水中工業廢水含量高達70%以上,水中污染物成份復雜,難降解、毒害物質含量高、且時常帶有大量礦物污油、紡織廠廢紗(污水成份見表2和表3),管網存在雨污合流狀況。九九年度進水COD年均值高達423mg/l,而BOD5僅149.Omg/l,可生化率BOD5/COD比值低,進水水量、水質指標波動劇烈,進水量少時1萬噸/日,進水量大時可達到4.6萬噸/日,COD值在250一1800mg/l之間波動,PH值常超過9,有時瞬間進水達11以上。存在Ni2+、Cu2+、Cr2+等含量超標現象,給杏林廠的工藝運行帶來嚴重沖擊。
對此,為保證污水廠工藝正常運行和良好處理效果,杏污廠克服重重困難,採取各種強力措施。 杏林污水處理廠接納的城市污水情況表 表2 行業 印染染整 電鍍 化纖 化工 農醫葯 其他
排污量比例% 38 14 10 7 5 26
杏林污水處理廠典型水質情況表
(二OOO年四月上級抽樣值,單位mg/l) 表3
項目 BOD5 COD SS PH 總氮 總磷 總銅 總鉻 總鎳 總鋅
進口 282 1.13×103 504 7.3 66.3 10.1 2.34 8.18 6.00 0.777
出口 3.38 34.7 6 7.1 20.8 1.18 <0.05 <0.02 1.05 0.0875
3.1. 做好污染源調查工作
抽調技術骨幹組成污染源調查小組開展污染源調查,對轄區內123家企業的分布、入網情況、污水特點、污水量以及流向等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匯編了完整的資料,繪制了全區管網圖。加強對污染源的監督及技術咨詢,從而增強了本廠在進水量、水質方面的監督及事故查找的主動性。
3.2 實施工藝調整、技術改造
3.2.1 加強進水監控
增設在線PH計和氧化還原電位計進行進水監控,當進水在線PH計和氧化還原電位計(ORP)指示值出現異常時,如PH超過6—9范圍,ORP指示值超過350mv等,則採取控制進水方式,保證水解池出水PH值處於正常范圍,工藝上加大水解池污泥迴流,適當加大排泥,以緩和惡劣進水沖擊曝氣池系統的正常處理功能,同時根據指標情況,及時追蹤分析控制污染源,以改善進水水質。
雨天污水量大時,部分污水通過超越管線直接進入曝氣池缺氧區,阻止曝氣池污泥由於雨水沖擊而過分流失,維持系統的穩定運行。
3.2.2優化曝氣池系統控制
曝氣池設有厭氧、缺氧和好氧區,但由於現場未安裝內迴流泵,對工藝的完整性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在運行中加強觀察和摸索,經研究發現,當好氧區出水DO值低於2.0mg/l時,池體氣味大,終沉池混合液泥水分離效果受影響,污泥易發生上浮。同時出水中氨氮含量較高,要佔總氨的20—30%,不利於水體穩定。當保持出水處DO值在4mg/l時,曝氣池幾無異味,終沉池泥水分離效果良好,鏡檢生物指標中鍾蟲、輪蟲數量多且穩定,氨氮含量可以忽略,水體穩定性好,COD去除率較高,出水磷含量下降。
系統其它主要控制如下:
厭氧區DO<0.3mg/l
缺氧區DO<1.0mg/l
MLSS3g/l、泥齡18天,污泥迴流比R約100%。
實施以上控制後,細菌的生長增殖由於F/M值低,而處於減衰期,營養的缺乏便於細菌膠團的穩定,難降解COD物 質被菌膠團良好吸附,延長在系統中的停留時間,利於分解,系統高污泥濃度利於提高抗沖擊性。排放的污泥穩定性高,可不必消化,直接脫水。溶解氧的嚴格控制便於聚磷菌厭氧階段釋磷和好氧階段超量吸磷,利於水體除磷;同時反硝化茵可利用迴流污泥液中的硝氮而達到除氮目的。實施上述控制後水體COD、BOD5去除高。總氮的去除率超過60%,總磷去除率可達80%以上。
3.2.3 排泥和泥處理
本廠終沉池採用周邊進水、周邊出水的幅流式類型,剩餘污泥排放根據迴流污泥濃度。進出水情況進行調整。為保證排放的剩餘污泥濃度,我們根據進水情況採用間歇排泥方式,每天排放三次。
生產中發現,新排放的剩餘污泥易沉降,易於脫水,葯耗少,味輕,故排放污泥在通過短時重力沉降後即進行加葯絮凝,當曝氣池MLSS控制在3g/l時,污泥可不經濃縮機加葯濃縮直接進脫水機脫水(無需污泥消化),干泥含水率約73%,狀態穩定。
由於沒有除磷裝置,生產中發現,如排放的剩餘污泥沒及時處理,上清液中磷含量高,溢流回處理系統,累積結果造成系統除磷效果下降。因此,生產中盡量保證排放污泥得到及時處理。
3.2.4 利用遺留設施補充處理
據淺池理論,污水中可沉SS只與沉澱池表面積相關,沉澱池表面積越大,可沉顆粒粒徑越小,生產中引入閑置的生物塘,對終沉池出水再處理,進一步降低出水SS和部分COD,使出水水質更優良。
一系列的技術探索和改造,使出水水質獲得穩步改善。具體情況見表4。 月份 項目
杏林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月報表 表4 BOD5
(mg/l) COD
(mg/l) SS
(mg/l) pH 水量
(噸)
99.04 13.6 98.9 49.9 7.5 10300
99.05 16.0 68.1 27.9 7.7 18375
99.06 18.0 76.5 29.4 7.4 21724
99.07 10.6 71.5 19.9 7.2 21147
99.08 8.4 64.5 27.2 7.4 22537
99.09 6.4 73.6 17.8 7.2 24243
99.10 <3.5 66.8 <13.2 7.4 18754
99.11 <4.4 64.8 <11.0 7.0 18320
99.12 <3.4 45.1 <11.9 7.4 17768
00.01 <5.3 58.0 <11.7 7.6 17326
00.02 <5.5 50.3 <12.3 7.3 18318
00.03 <4.0 56.3 15.4 7.7 22180
00.04 <3.6 46.0 <14.8 7.6 27466
3.3 技術改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歷時近一年時間的工藝技改,提高了出水質量,同時也促使增效降耗取得了明顯的成效,COD和SS去除率由去年同期的74.8%和73.2%分別提升至87.4%和94.7%(設計為60%和80%),出水符合國家一級排放標准。噸污水電耗下降21%,按設計3萬噸/日處理量測算年省電65萬度,相當節能56萬元,年多處理BOD614噸,COD1340噸,SS558噸。由此帶來巨大的環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創新務實,嚴抓管理,為發揮污水處理廠的整體功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杏污廠高效的運行離不開嚴格的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成為杏污廠發揮最大效能的有力保障。
4.1 . 強化制度建設與落實,努力創造本廠特色的管理模式。
4.1.1 結合實際,健全三級管理制度網路。年初經建立、修訂整理的近100項500條管理制度裝訂成冊,下發各部門、班組,層層監督落實,使企業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可遵,並收到較好的效果。
4.1.2 深化改革,建立了三級考核制度。制定和完善了(中層幹部考核制度)、(班組長考核制度>和<職工崗位、工資考核細則),中層幹部和班組長實行每半年考核一次,職工崗位、工資考核每月一次,並建立考核檔案。考核結果作為職務聘任、崗位流動及效益工資等級的依據。三級考核制度實施後,幹部有了壓力,對自己要求嚴格了,工作效率高了,服務態度好了,職工的自覺性得到了加強,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4.1.3 安全第一,三級安全生產責任狀簽訂制度為安全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安全制度的落實,層層監督,責任到人,有機結合,收到了好的效果。1999年杏污廠安全生產事故率為0,並已擠身於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行列。
4.2.狠抓質量管理,大力開展ISO9002國際質量管理標準的貫徹工作。1999年7月本廠開始推行貫標工作。在經過了對全體員工ISO9002「19個要素」和內審員的培訓、質量手冊、質量目標、作業指導書等三級文件的制定等環節後,貫標工作全面展開。加強文件執行的力度,加強內審及時發現不符合項,制定整改措施,及時消除不符合項,在實踐中使ISI9002國際質量管理標准真正得到貫徹。通過內審、管理評審、顧問及預審核,於2000年3月8日正式通過評審中心的現場審核並取得認證,使杏污廠的質量管理水平提高了一個檔次。
4.3. 強化競爭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積極性。
4.3.1 積極開展創文明科室和班組勞動競賽活動。由廠工會制定了生產管理、安全生產、班組建設、合理化建議等10項56條指標的競賽考核標准及獎懲制度,科室、班組每月自評,考核組每月檢查評分張榜公布,每季度小結評比出文明科室、流動紅旗班組,年終評出紅旗班組和優勝班組。
4.3.2 在青年職工中開展「青年崗位能手」和班組爭創「青年文明號」競賽活動。圍繞著學校術、練本領,在平凡崗位做貢獻這個主題,大力開展知識競賽、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並於每年「五四」青年節評出並表彰活動中涌現的「青年崗位能手」。 五)處理污水回用改造 二級處理後水水質優良,二000年三月起對二級出水實行回用改造,在排海口附近增設一套抽吸過濾系統,出水經泵抽過濾後直接應用於生產污水的沖洗用水,年節省自來水量五萬噸以上,經濟效益超過10萬元。
8. 廈門的水質如何
水有一半以上來自漳州
北溪
飲水工程,那邊沒有工廠,污染很少,水質還是不錯的。
9. 福州和廈門比誰的水質好 還有空氣質量
廈門的自然環境和水質都比福州好。
福州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決定了城市的環保方面會受到限制。
10. 廈門海邊的水干凈清澈嗎知道的人說句實話!
干凈倒是挺干凈,但和清澈沒關系,去廈門鼓浪嶼海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在村中,對面的廈門大學也是著名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