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軍轉幹部的職務是怎樣確定的
您好,擔任師或團級領導職務且任職滿最低年限的軍轉幹部,一般安排相應的領導職務。安排領導職務確有困難的地區,可以安排相應的非領導職務;團職務以下軍轉幹部,計劃分配到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的,可相應安排非領導職務。
Ⅱ 軍轉幹部的職務是怎樣確定的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擔任師或團級領導職務且任職滿最低年限的軍轉幹部,一般安排相應的領導職務。安排領導職務確有困難的地區,可以安排相應的非領導職務;團職務以下軍轉幹部,計劃分配到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的,可相應安排非領導職務。
確定軍轉幹部的非領導職務原則上在本部門、本單位非領導職數限額內進行。如本部門、本單位非領導職數已經滿額,允許暫時超職數參照原任職務,對應確定非領導職務,出現空缺後,須計入該部門、該單位的非領導職數之內。
軍轉幹部非領導職務與原任職務的對應關系如下:
原任行政幹部 原任專業技術幹部 對應的非領導職務
正營職 技術8、9、10級 主任科員
副營職 技術11級 副主任科員
正、副連職 技術12、13級 科員
排職 技術14級 辦事員
請關註:貴州中公教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Ⅲ 正營職轉業到地方算什麼職位
正營職軍轉幹部轉業到地方政府機關任職,正常情況下安排為科員,工資待遇享受正科級。
根據《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暫行辦法》:
第四條軍隊幹部轉業到地方工作,是國家和軍隊的一項重要制度。國家對軍隊轉業幹部實行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相結合的方式安置。
計劃分配的軍隊轉業幹部由黨委、政府負責安排工作和職務;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幹部由政府協助就業、發給退役金。
第二十三條計劃分配的軍隊轉業幹部,黨委、政府應當根據其德才條 件和在軍隊的職務等級、貢獻、專長安排工作和職務。
擔任師級領導職務或者擔任團級領導職務且任職滿最低年限的軍隊轉業幹部,一般安排相應的領導職務。接收師、團級職務軍隊轉業幹部人數較多、安排領導職務確有困難的地區,可以安排相應的非領導職務。
其他擔任師、團級職務或者擔任營級領導職務且任職滿最低年限的軍隊轉業幹部,參照上述規定,合理安排。
(3)廈門軍轉幹部如何定級擴展閱讀
配偶已隨軍的軍隊轉業幹部,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1)配偶取得北京市常住戶口滿4年的;
(2)配偶取得上海市常住戶口滿3年的;
(3)配偶取得天津市、重慶市和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副省級城市常住戶口滿2年的;
(4)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戶口的。
父母身邊無子女或者配偶為獨生子女的軍隊轉業幹部,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未婚的軍隊轉業幹部可以到其父母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
父母雙方或者一方為軍人且長期在邊遠艱苦地區工作的軍隊轉業幹部,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離退休安置地安置。
Ⅳ 軍轉幹部正科級工資分幾級幾檔
摘要 首先,具體你什麼級別,不管軍轉幹部是行政還是技術,如果去了一個單位,是公務員,給你定什麼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還是副調研員調研員之類的,這個要看單位。
Ⅳ 請教一下軍轉幹部的職務是怎樣確定的
分區,團級領導職務,並擔任了多年的轉業幹部,一般安排擔任領導職務的最小數量。安排領導職位在困難地區,可以安排在適當的非領導職位;該組的位置後,軍轉幹部,計劃分配到黨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機構,和非領導職位相應的安排。
確定本部門,本單位的領導職務范圍內的非領導職務的軍轉幹部的原則。本部門,本單位非領導職務已滿額,允許暫時超工作數量到原來的位置,以確定相應的非領導職務的部門,是一個空缺,應考慮到,領導職位的數量單位的非
軍轉幹部和非領導職務,在原來的工作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
到原來的行政幹部相應的非領導職務的現任專業和技術幹部
正營級8,9,10
副營級11級高級職員主任科員
積極的副甚至職業技術12,13級文員
行秩14店員
更多軍隊轉業干相關信息關註: http://jzg.offcn.com/
Ⅵ 營級幹部轉業到地方是什麼級別
營級幹部轉業到地方副營級。
到地方執行副主任科員職務工資待遇,正營級到地方執行主任科員職務工資待遇,具體行政職務看轉業到縣里還是市裡,縣里一般是科員級,市裡至少是副科級。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轉業後待遇:
1、地方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要帶頭接收轉業幹部,力度非常大。其中事業單位接收轉業幹部需要對照軍官在部隊的職務以及技術等級,安排同級別的崗位。國有企業需要轉業幹部去的,可以優先接收。
2、轉業幹部在基數內安置仍按照原25%比例增加行政編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暫行辦法
Ⅶ 軍轉幹部如何套改最新公務員職務和級別並行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正營職軍轉幹部轉業到地方政府機關任職,正常情況下安排為科員,工資待遇享受正科級。正團職幹部分兩種:任職滿四年為副處級,不滿四年為正科級。副團職幹部也分兩種:任職滿四年為正科級,不滿四年為副科級。下述只是理想條件下的轉業幹部定職定級的標准,在省安置辦和市軍轉辦操作中,大部分團級軍轉幹部安排擔任處級的調研員、助理調研員,科級的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少數軍轉幹部有高套的現象,是因為他們屬於特招,或是競聘上崗。我所在省的民政廳副廳長就是正團職軍轉幹部,競聘擔任民政廳副廳長的事跡上過軍報。(前些天為軍轉幹部寫了一些轉業定職定級的標准,再貼出來給樓主參考)轉業幹部定級定職:轉業安置各個地區政策各有不同,實際操作起來要根據安置地當年地方政府軍轉幹部安置的有關文件操作。如:我的副職領導來自山東一個出將軍的縣級市,據他說他所在的縣級市一年最多時要接收一百多名團職軍轉幹部。他的一個老鄉,轉業前任軍區教導大隊副大隊長,轉業回鄉安置到一個農場任副書記。因而他自己說轉業也不回家鄉安置。一、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個省會城市,每年安置的軍轉幹部也相當多。正師職幹部一般由省安置辦公室重點保障,一般安置在省直屬機關擔任副廳職務。如:我某位領導擔任省口岸辦主任;單位一名同事的父親擔任司法廳副廳長;也有兩個同事的父親安置在省屬企業(上市公司)擔任董事長(三位都是師長轉業)。二、正團職軍轉幹部的安置:正團職軍轉幹部分成三類:1、軍區每年評選十佳軍轉幹部(正團職),入選的正團職幹部一般優先挑選省直機關的副處職務。2、任職滿四年的正團職軍轉幹部,可以競聘上崗,按省公務員考試的名次、面試的成績擔任副處職務。我這兒的省民政廳副廳長,原為正團職軍轉幹部,競聘副廳長時筆試成績第三,面試時第一名。沒有競聘上崗的團職轉業幹部,關系較好的可分別在省、市、區三級政府部門獲得副處實職,其餘的一般安置為調研員(助理調研員),屬拿工資等退休的群體。3、任職未滿四年的正團職軍轉幹部,轉業安置正科職務,一般在省、市機關部門任正科級副職,或是副科職務加一個(享受正科),安置不好的也可能擔任主任科員。三、副團職軍轉幹部除省直機關消化一部分外,其餘交市人事局軍轉辦安置。安置情況類似於正團職,只是任職滿四周年的副團幹部定正科,不滿四年的定職副科。每年市軍轉辦會把各市直機關、各區政府用於安置團職幹部的職務公布出來,
Ⅷ 軍轉干安置後職務級別和工資待遇如何確定
分配到機關事業單位的軍轉幹部,比照與其軍隊職務等級(專業技術職務)相對應的地方同等條件人員確定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獎金等工資待遇。擔任師團級領導職務的,執行相應職務層次的領導職務工資標准。
軍轉幹部在服役期間被授予榮譽稱號或榮立一等功,且高定了工資檔次的人員,可適當高定級別工資檔次或薪級工資,最多不超過兩個工資檔次或兩個薪級。
(二)自主擇業軍轉幹部
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由安置地政府逐月發給退役金。團級職務和軍齡滿20年的營級職務軍轉幹部的月退役金,按照本人轉業時安置地同職務等級軍隊幹部月職務、軍銜(級別)工資和軍隊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為計發基數80%的數額與基礎、軍齡工資的全額之和計發。軍齡滿20年以上的,從第21年起,軍齡每增加一年,增發月退役金計發基數的1%。對於立功或被大軍區級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在邊遠艱苦地區或者從事飛行、艦艇工作滿10年以上的,分別按照一定的比例標准增發。
Ⅸ 轉業交流,軍轉幹部進事業單位該怎麼定職級
定級時首先分管理類和技術類崗位,這個在你進單位之前基本定下來了,都說是管理類比技術類崗位好,但我個人覺得並不絕對,這說起來就很啰嗦了。給我定的是技術類崗位,直接套職稱,我在部隊中職套過來就是工程師,基本工資按部隊級別發,職務工資包括獎金按實際職務發,如果在部隊走行政轉到事業技術崗比較吃虧,只能從助理工程師干起。
Ⅹ 福建省轉業幹部如何進行安置,怎麼選崗
以下內容為2018年福建省軍轉幹部轉業安置辦法
福建省軍轉幹部安置實行公開計劃、雙向選擇,公開職位、競爭上崗,公開職位、依序擇崗,指令性安置等辦法。
公開計劃、雙向選擇。安置計劃由軍轉幹部安置工作機構擬定後統一公布,軍轉幹部和接收單位根據安置計劃開展雙向選擇。人選確定後,由省軍轉幹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發出報到通知,軍轉幹部應按規定時限(駐省內部隊20天、駐省外部隊30天)報到。
公開職位、競爭上崗。接收單位應根據安置計劃提供競爭上崗崗位,明確接收條件和崗位要求,經軍轉幹部安置工作機構確認後統一公布,並按照國家和本省人事考試相關規定組織競爭上崗考試。考試中公範例、閱卷工作由軍轉幹部安置工作機構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承擔。競爭上崗以筆試分為主,功績量化分為輔,從高效備考到低分依序確定接收對象。
公開職位、依序擇崗。接收單位應根據安置計劃和政策要求,明確接收安置的具體崗位和崗位性質,經軍轉幹部安置工作機構確認後統一公布。崗位性質分為:實施公務員法機關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工作人員、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企業員工五個類別。依序擇崗由軍轉幹部安置工作機構組織實施,並安排紀檢監察人員現場監督。軍轉幹部按功績分從高到低依序擇崗,榮立二等功或戰時三等功以上獎勵的優先擇崗。
指令性安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由安置地黨委、政府或軍轉幹部安置工作機構,根據安置計劃直接下達軍轉幹部報到通知:按照政策規定應予重點照顧的軍轉幹部;未能按規定期限落實安置單位的軍轉幹部;未能按規定期限完成安置計劃的接收單位;安置人數較少的地區。
【重點安置政策】
師團職軍轉幹部安置政策。師職全部按低一職安置領導職務。對任職滿最低年限的正團級領導職務軍轉幹部按不低於當年同類軍轉幹部接收總數50%的比例安排正處級非領導或副處級領導職務。軍轉幹部安置時首次任命處、科級非領導職務的,對其所使用的非領導職數予以單列,實行實名制管理。
功臣模範軍轉幹部照顧安置政策。在依序擇崗安置中,對服現役期間個人榮立二等功或戰時三等功以上獎勵,以及獲全國表彰的優先擇崗。在艱苦邊遠地區和飛行、艦艇工作崗位滿10年的,可以到原籍、入伍地或配偶常住戶口所在地的設區市城市安置。
自主擇業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對在三明、南平、龍岩、寧德等山區市縣和在其餘設區市的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安置並從事個體經營或創辦企業的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取得營業執照後,一次性給予3萬元扶持。
1.福建省直:師職採取指令性安置的辦法;對任職滿最低年限的正團級領導職務軍轉幹部按不低於當年同類軍轉幹部接收總數的50%的比例安排正處級非領導或副處級領導職務;副團職採取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公開職位、依序擇崗的方式;營以下和專業技術幹部採取考核積分、競爭上崗、雙向選擇的方式。
2.福州市:師職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團職採取公開職位、按功績分排名、依序擇崗的方式;營以下和專業技術幹部採取考試分加功績分依序擇崗的方式。
3.廈門市:師職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團職採取公開職位、按功績分排名、依序擇崗的方式;營以下和專業技術幹部採取考試分加功績分依序擇崗的方式。
4.漳州市、泉州市、莆田市:師職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團職採取公開職位、按積分排名、依序擇崗的方式;營以下和專業技術幹部採取考試分加功績分依序擇崗的方式。
5.龍岩市、三明市:師職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團職採取常委會研究、平職安排的方式;營以下和專業技術幹部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
6.南平市:師職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團職採取常委會研究、指令性安置的方式;營以下和專業技術幹部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
7.寧德市:師職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團職採取按功績分排名、依序擇崗、平職安排的方式;營以下和專業技術幹部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
8.平潭綜合實驗區:師職採取指令性安置的方式;團職採取常委會研究、指令性安置的方式;營以下和專業技術幹部採取考試分加功績分依序擇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