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碳如何
擴展閱讀
走杭州西湖要多久 2024-04-16 18:13:06
如何從深圳坐車到台山 2024-04-16 17:34:16

廈門碳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5-21 16:30:26

⑴ 20個低碳試點城市觀察:北上廣深有望率先碳達峰,15城有條件碳排放絕對量下降

城市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貢獻者,同時也是開展碳減排行動和實施低碳發展戰略的重要主體。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及相關研究表明,城市經濟總量約佔全球GDP的80%,其能源消耗量約佔全球能耗總量的67%-76%,所產生的CO_2排放量佔全球排放總量的71%-76%。

截至目前,全國已開展了三批共計87個低碳省市試點,21世紀經濟研究院選取了其中的一線、新一線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部分重點省會城市,共20個觀測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廈門、杭州、蘇州、青島、武漢、寧波、昆明、沈陽、大連、南京、合肥、濟南、長沙和成都。

2016年11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馬拉喀什會議上,時任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謝極曾對媒體表示,中國已有多個城市承諾2030年左右達到城市碳排放峰值目標,一些城市還承諾於2020年左右達峰。

目前為止,並未有城市官方披露是否已經實現碳達峰,但去年中國正式向世界作出明確的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後,一些城市提出了更為審慎的時間表。

21世紀經濟研究院選取了常住人口、人均GDP、第二產業佔比以及萬元GDP用電量幾個指標,來呈現城市的人口規模、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以及能耗強度,由此來初步評判城市的低碳發展現狀及潛力。其中,由於城市尺度的能耗缺乏系統數據,採用了城市的年度電力消耗量與GDP的比值來代表能源消耗強度。

值得注意的是,對單個城市而言,碳達峰是一個縱向年份的比較概念,譬如某個城市單位GDP碳排放量較高,但與此同時,每年下降速度也很快,則有可能盡快實現碳達峰,這意味著,不同城市在實現達峰時的碳排放量有高有低。

但若把碳中和的長期目標考慮在內,再將不同城市橫向對比來看,我們傾向於認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能耗水平越低的城市,有更大的碳達峰潛力,並且將可能更快地邁向碳中和階段。

北上廣深或率先實現碳達峰

根據北京統計年鑒披露的情況,2019年,北京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萬元GDP能耗分別為0.478、0.351和0.141噸標准煤。

不難看出,第三產業的萬元GDP能耗顯著低於第一、第二產業。鑒於重點城市第一產業的比重一般較小,且近年來,第二產業比重基本處於下降的階段,這將帶來能耗水平的整體下降。

以北京的情況來看,2020年三次產業比重為0.4︰15.8︰83.8,三產的比重已經超過了80%,在上述20個城市裡是最高的。

近幾年,北京的能源轉型進程也在加速。2017年,北京最後一座大型燃煤電廠停機備用,北京成為全國首個告別煤電、全部實施清潔能源發電的城市。2018年,北京近3000個村落實現了煤改清潔能源,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

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9年,北京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29.59%大幅下降至1.81%,比重已經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據北京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北京碳強度預計比2015年下降23%以上,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碳強度為全國省級地區最低。

北京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了較高的目標——「十四五」期間碳排放穩中有降,碳中和邁出堅實步伐,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北京示範。這一表述或表明,北京的碳排放已經或即將進入平台期,並將謀求在未來5年間實現下降。

盡管第三產業的萬元GDP能耗最低,但這並不必然意味著城市需要一味追求工業比重的下降。以上海為例,從工業能源終端消費量這個指標來看,2011年,上海工業能源終端消費達到了6165.57萬噸標准煤的峰值,隨後呈現在波動中下降的趨勢,到2019年,這一數值已降至5668.05萬噸標准煤。

同期,上海的工業增加值從2011年的7230.57億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9670.68億元,逐年上升。這一降一升的背後,反映的是上海工業的結構升級與節能增效。上海市發展改革委近日對外通報,近年來,上海扎實推進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持續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循環試點示範。

今年1月,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最新的碳達峰時間表,到2025年,碳排放總量要力爭達峰。

廣州的第二產業佔比與上海相當,並且廣州的單位GDP用電量比上海還略低。2017年, 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曾出台《廣州市節能降碳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其中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全市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能源利用效率繼續提高,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力爭達到碳排放總量峰值。

廣州的碳排放權交易在全國處於領先,廣碳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21日,廣東省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5億噸,佔全國碳交易試點37.91%,穩居全國首位;累計成交金額36.36億元,佔全國碳交易試點34.00%,成為國內首個配額現貨交易額突破35億元大關的試點碳市場。

在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的第二產業比例最高,2020年為37.8%,但深圳同樣是工業優化升級的標兵。在「十二五」期間,深圳共淘汰轉型低端企業超1.7萬家,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等重污染行業基本退出。

2020年11月,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優介紹,深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近10年累計下降近60%。在中國特大城市中,深圳的碳排放水平是最低的,碳排放增長也是最緩慢的。

2019年,哈工大(深圳)牽頭完成了一份《深圳市碳排放達峰和空氣質量達標及經濟高質量發展達標「三達」研究報告》,課題組指出,深圳就在碳達峰的路上,不能確定哪天哪個時點達峰,但是深圳在2019-2020年間處在一個穩定達峰區間。

工業型城市需充分挖掘減碳空間

有研究顯示,根據「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進行測算,當全國人均GDP達到14000美元時,中國將整體達到碳排放峰值並進入絕對量減排階段。而人均GDP已達14000美元的城市和地區,有條件率先進入碳排放絕對量下降階段。

按照2020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8974元人民幣來計,14000美元約摺合96564元人民幣,除四大一線城市之外,南京、蘇州、杭州、寧波、武漢、廈門、青島、長沙、濟南、合肥和天津11座城市跨過了這一門檻。

再結合產業結構來看,蘇州的第二產業佔比最高,達到了46.5%,2018年其單位GDP用電量高達856千瓦時/萬元,相當於上海的近2倍。

蘇州在2014年發布了《蘇州市低碳發展規劃》,提出力爭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到峰值。近年來,蘇州的能效水平在逐步提升,但高耗能工業行業能源消費的佔比仍然較高。根據蘇州統計年鑒的數據,2017年蘇州規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耗量達5307萬噸標准煤,其中電力、鋼鐵、紡織、造紙、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達4375萬噸標准煤,約占規上工業能源消費的82%。

寧波也是東南沿海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第二產業佔比為45.9%,寧波的單位GDP用電量為721千瓦時/萬元,僅低於蘇州。

但相比之下,第二產業佔比同樣不算低(38.4%)的長沙,其單位GDP用電量僅為331千瓦時/萬元,在上述20座城市中最低。

這或許得益於長沙產業結構的「綠色化」,長沙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8年,長沙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六大高能耗行業之一)的能源消費量僅為4443噸標准煤,同年蘇州的這一數據為1834萬噸標准煤。

曾有當地官員總結,長沙是一座新工業城市,無論是傳統的工程機械,還是食品飲料、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材料、電子信息、移動互聯網等產業,都屬於新型工業產業。由此來看,長沙或許算得上是一個發展綠色工業的城市範本。

人均GDP低於14000美元的5個城市,第二產業的佔比也都比較高,均在30%以上,大連和重慶達到了40%。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在碳減排方面,工業型城市的首要工作重點之一應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節能增效,尋求較低排放的能源替代,使用節能技術等,並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加速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的升級與退出,發展清潔產業,以充分挖掘第二產業的碳減排空間。

今年以來,相關部委屢屢傳遞出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信號,這將很大程度倒逼城市的產業結構轉型。

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相關領導3月在匯報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情況時就表示,實施碳達峰行動,本質就是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逐步擺脫高碳依賴,協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在工業領域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實施傳統工業低碳改造和發展清潔低碳產業。

大連最近也透露,已經編制完成《大連市「碳達峰」行動方案》初稿,將主要從堅決遏制「兩高」項目、加強存量治理、嚴格控制增量等3個方面落實達峰措施。

另外,盡管工業減碳並不必然意味著減少第二產業的比重,但客觀來說,挖掘服務業、居民消費方面的潛力,的確有助於城市能耗水平的降低。

標普全球評級認為,如果消費在GDP中的佔比能夠達到接近發達經濟體的水平,那麼未來20年中國的碳排放可望減少三成以上。隨著居民收入增長、消費對經濟的重要性增加,服務需求相對商品需求也會上升。如果資本和勞動力從鋼鐵、水泥和資本品的生產,轉移到教育、醫療和休閑服務等的提供,那麼單位GDP的能耗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城市運行過程中如何減碳?

人均GDP較低、第二產業比重較高的城市,是否在碳達峰方面一定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形勢?

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除了東部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擁有發展階段的優勢之外,西南一些可再生能源資源富集區,同樣擁有先天稟賦。

以昆明為例,其所在的雲南省,全省清潔電力發電量佔比達92%,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46%,居全國首位。

雲南省能源資源豐富,能源結構主要以低碳的非化石能源為主,綠色能源裝機佔比、綠色發電量佔比、清潔能源交易佔比、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均達世界一流水平。雲南省在今年提出,計劃至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50%以上,爭取打造全國碳達峰、碳中和示範省。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以昆明為代表的人均GDP相對較低,但清潔能源稟賦較好的城市,可以充分抓住契機,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在未來的新發展格局中,有望在城市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

對於一些城市而言,產業結構的低碳轉型已經很大程度完成,能源供應主要依靠外地調入,減碳工作可能更應該集中於降低城市運行本身的碳排放。

低碳發展與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等因素息息相關,居民側、消費側的碳減排需要引起關注。根據已完成工業化的發達國家經驗,居民消費產生的碳排放成為國家碳排放的主要增長點,可以高達60%-80%。

以北京和上海作對比,2019年,兩市的人均生活用能源分別為785.3千克標准煤和528.92千克標准煤。在這項指標上,北京相對面臨著更嚴峻的形勢。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城市的人口越少,對減碳越有利。從現有研究來看,世界范圍內的城市人均碳排放和城市的人口密度成反比,這可能主要得益於城市集聚的規模效應,隨著人口集聚度提升,人均的基礎設施、能耗因共享度提升而下降。當然,城市也應該平衡密度和宜居的問題。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上述20個城市在過去10年基本處於人口大幅凈流入的階段,除了廈門常住人口僅為516.4萬之外,其他19城均已超過了700萬,更是不乏千萬級人口城市。從人口發展規律以及當前大多數城市的人口政策來判斷,未來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趨勢還將持續。

而人口規模將影響汽車保有量、通勤距離、建築密度等,這些又將直接影響城市的碳排放量。

在可預期的人口集聚趨勢下,城市無論是做空間規劃乃至產業規劃,或是進行改造更新時,都應該充分考慮低碳發展的要求,譬如優化用地結構,調控職住關系;提高軌道交通的覆蓋率,給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更充分的路權保障;引導市民購買或更換新能源汽車;注重建築節能改造技術的應用,使低碳理念真正融入到城市運行當中。

此外,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達成,需要發動全社會的普遍參與,個人的減碳行動同樣重要,政府部門可以引領居民消費側的低碳轉型,包括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目前,包括上海、深圳等在內的城市都提出將推進「碳普惠」。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鵬不久前透露,上海正在抓緊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其中就包括籌備碳普惠項目。簡單來說,就是把市民的各種低碳行為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出來,變成每個人賬戶里的「碳積分」,再通過對接上海碳交易市場、各個商業消費平台,讓踐行低碳生活的市民得到實實在在的激勵。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上述20個觀測城市中,有的邁向了後工業化時代,有的較好地完成了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碳排放與經濟發展逐漸脫鉤,有的清潔資源豐富,有的則在積極謀劃居民消費側的減碳,這實際上為不同類型的城市實現碳達峰提供了思路借鑒。低碳轉型已經是一個明確的方向,誰更積極主動,誰將越有可能在未來的城市競爭新局中搶占高地。

返回21經濟網首頁>>

⑵ 廈門島外如何購買燒烤碳

你去大一點的超市 就有 像後有多啊 裡面都有買整包的 但價格比外面的會貴一點 但不會太多。

⑶ 大家好請問廈門哪裡可以買到燒烤的碳

很多地方都有,像麥德龍,家樂福,好又多的富山店好像也有,這個不確定,反正麥德龍肯定有的,我以前買過~

⑷ 廈門賽悅碳纖維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廈門賽悅碳纖維製品有限公司是2015-02-04在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廈門市集美區灌口中路1616號6樓618室之一。

廈門賽悅碳纖維製品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03057039H,企業法人熊長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廈門賽悅碳纖維製品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其他化工產品批發(不含危險化學品和監控化學品);紡織品、針織品及原料批發;服裝批發;鞋帽批發;化妝品及衛生用品批發;燈具、裝飾物品批發;其他家庭用品批發;體育用品及器材批發(不含弩);其他文化用品批發;其他未列明批發業(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經營項目);經營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不另附進出口商品目錄),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紡織品及針織品零售;服裝零售;鞋帽零售;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鍾表、眼鏡零售;箱、包零售;自行車零售;其他日用品零售;體育用品及器材零售(不含弩);樂器零售;其他文化用品零售;其他未列明零售業(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項目);互聯網銷售。在福建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416674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4066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廈門賽悅碳纖維製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