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新政后房票多少
扩展阅读
枣糕老北京保质期是多久 2025-07-22 12:04:31
上海蔡司怎么样 2025-07-22 11:59:58
天津冠琴怎么样 2025-07-22 11:55:05

杭州新政后房票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8-23 13:13:28

1. 杭州购房每人有几张房票

法律分析:杭州房票,其实就是指购房资格,在杭州买房的资格,外地户口一个家庭只能买一套,本地户口单身也同样只能买一套,已婚可买2套。也就是说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需要有购房资格才能买房。

以下是判断自己有没有房票的条件:

1、首先评判本身是本地户口还是外地户口,当然四县市(桐庐,建德,淳安,临安)的户口也算是杭州户口,四县市落户2年以上可在杭州市区范围内购房,如果你曾经在四县市买过一套房子,那么在杭州市区也只能再买一套。

2、外地户口则需要在杭州三年内连续交满2年社保(补交无效,四县市的社保无效),可在杭州购买一套住宅。

法律依据:《外地人在杭购房入户试点办法》

一、外地人购房入户以自愿申请为原则,购房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申请购房入户手续,同时遵守杭州市其他相关规定。

二、外地人在杭购房入户,是指非杭州市户籍人员在杭购买住宅(包括商品房和二手房,以下简称住宅),达到一定购房价值和时限,并符合相关规定,经房管、公安等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可申请办理1户(夫妻以及未成年子女)杭州户籍。

三、本办法先行试点区域:钱江新城区域及杭州经济开发区、滨江区区域(区域范围见附件1)。

四、购房入户条件:(一)购房价值条件。

1.钱江新城单套住宅购房总价值达到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

2.杭州经济开发区单套住宅购房总价值达到60万元以上(含60万元)。

3.滨江区单套住宅购房总价值达到80万元以上(含80万元)。

(二)购房时限条件。购房人应书面承诺所购房产在办理户籍入杭之日起3年内不得交易。

(三)购房入户人基本条件。购房人应符合杭州市户籍管理相关规定的要求(具体审核办法见附件2)

2. 杭州楼市调控再掀风暴:购房资格锐减30%

没有一点点防备,非杭州户籍购房者们的“房票”,一夜之间,没了。

“我刚刚在杭州落户一个多月,近期在关注奥体板块的新房,没想到一下子就因为社保不到两年被限购了。”8月5日晚间,购房者张燕(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2019年底,张燕来到杭州工作,不到两年时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目前已升职至公司管理层。原本想要为自己购置一套自住房屋,扎根在杭州发展,如今因为一纸调控,被迫延后了自己的购房计划。

像张燕一样一夜间失去了购房资格的,不仅有来杭州奋斗的年轻人,还有55万杭州在校大学生,更有不计其数的外地投资客。

消失的购房资格

8月5日上午,杭州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开启了新一轮限购标准。

根据通知,落户杭州未满5年的户籍家庭,在购房之日前2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满24个月,方可在本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而外地户口的购房者所需社保缴纳年限从2年升至4年。

不仅如此,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时,购房意向登记家庭数与公开销售房源数的比例大于或等于10:1的,无房家庭、普通家庭分别按社保缴纳月数从多到少排序,高层次人才家庭先按B、C、D、E人才类别从高到低排序、同一类别人才再按社保缴纳月数从多到少排序,以一定比例入围公证摇号。

(8月5日杭州调控前后政策对比 图片来源:亿翰智库)

8月8日,一位已在杭州成功“上车”的购房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相比其他城市,杭州之前的落户政策相对宽松,一般大专以上学历加上1个月社保即可落户。如果是外地已婚家庭或者30岁以上单身,哪怕在外地已有房产,落户杭州后还可以杭州无房户身份买房。

8月6日,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社保缴纳年限的加码削减了杭州两类人群的房票,“一个是杭州在校大学生通过落户获取房票;另一个就是‘只来炒房、不落户’的炒房客,此举将使得市场上大约30%房票作废。”

而杭州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则认为,仅是大学生群体的房票,就已达到30%的比例。

“此次调控后,杭州大约有55万在校大学生的购房资格被取消。原来杭州人才落户后,只需要一个月社保就可以买房,大学生落户杭州集体户口,也都有购房资格,现在直接封死这部分大学生的购买可能,据我们粗略计算,大概少了30%的房票。” 8月5日,上官剑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确实,这次政策更为严厉,涉及面更广,紧密度更高,未来杭州的房票将越来越珍贵。”在上官剑看来,杭州的每一次调控,都是对投机炒房者的封堵,不仅打掉的是红盘和热点楼盘的抢房效应,同时切断对市场预期的冲击,避免传导到二手房市场,进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购房者心态平稳

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稳定市场的预期,杭州楼市调控不断。

1月27日,杭州在原有限售的基础上,将中签率低于10%的批次房源纳入限售5年的行列。

3 月末,土地端“供地两集中”政策落地。5 月、6 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经历2次上调,杭州个人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涨至6.25%,为5年来的历史高位。7 月 13 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又发出内部通知,喊停杭州十区"宅地商墅"。

接连调控之下,杭州的新建住宅市场热度并未因此冷却,主城区热点项目仍一房难求。8月5日,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数据显示,近 6 个月来,杭州市新建住宅始终保持供小于求的态势,5 月份成交骤增之下,供求比更是创出0.27的罕见新低。

(杭州新房供应情况一览 图片来源: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

“我未满30周岁,单身,杭州新盘的摇中概率太低了,大半年里时间,参与摇号六、七次吧,没进过前50%。”8月6日,在地产行业从事HR工作的刘娜(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不过,对部分愿意长期在杭州发展的购房者看来,即便自己一时出现了被限购的情况,想要在杭州买房的心思依然没有变化。

“对我来说重新拥有资格就是迁个户口的事情,也没什么影响。要在杭州长期发展,房子终归是要买的。”刘娜进一步表示,即便继续以非杭州户籍的身份来购房,对她来说也只需要再缴纳1年社保。

张燕认为,此次政策升级对她这样的购房者来说未必是坏事:“杭州此前很多新盘都是千人摇、万人摇,现在剔除掉一部分房票后,对那些真正已经在杭州缴纳过一定年限社保的人来说,反而更有机会,等再过大半年时间,重新有了购房资格后,我就会开始去摇号买房。”

“摇号排序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兢兢业业想在杭州安家落户的中年购房人群,因为他们进入杭州早,具有缴纳社保年限的优势(购房意向登记家庭社保缴纳时间自2006年1月起算);另一个受益群体,便是高素质人才,整体新政对他们基本没有影响,同时对人才类别靠前的‘高层次人才’有进一步的偏爱。”于小雨指出,预计接下来的三季度,整个市场会有明显的回调,一些前期被压制的热盘预售证可能也会在此期间加快发放,从而辅助新政落实效果进一步提升。

3. 杭州楼市政策

【8 · 5 新政】——新政内容

● 【最新购房资格】——获取杭州房票三种方式

● 【购房资格问答】——人才购房、父母投靠、落户认定标准、非限购区购房资格、具体案例问答

● 【社保问答】——社保类别、补缴、社保累计、省级社保、具体案例问答

● 【摇号问答】——登记摇号、社保未入围、社保触发条件、社保入围摇号操作、具体案例问答

一、8.5新政
杭州8·5新政,主要有以下五点内容:

(1) 新落户杭州未满5年,需连缴24个月社保才能买房;

(2) 非杭户籍家庭,需要连缴48个月社保或个税才能买房;

(3) 当楼盘登记数:公开房源数≥10:1,购房家庭将以社保缴纳月数排序入围摇号;

(4) 流摇楼盘也需要摇号;

(5) 虚假提交资料的,3年内不能参加登记报名。

二、杭州最新购房资格
只要满足以下三类条件之一,就能在杭州买房:

(1)新落户+2年社保;

(2)落户满5年;

(3)非杭户籍,需要连续缴纳48个月社保或个税。

三、购房资格问答
(一)人才购房。

问:人才落户也需要2年社保才能买房吗?

答:不用。只要认定人才,不用落户也能买房,也无社保要求,但是买二套需要落户满5年。

(二)父母投靠。

问:老年投靠几年可以买房?需要父母双方都落户吗?

答:老年投靠落户需要满3年,且在购房之日前2年起在限购区连缴社保满24个月,限购1套住房。

若老年投靠落户满5年,则无社保要求。

父母双方仅需一方满足限购要求即可。

(三)落户认定标准。

问:落户满5年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答:满5年的认定标准为自购房之日起前5年内户籍连续在本市范围。

报名登记新建商品住房摇号的“购房之日”是指登记之日;购买无需摇号的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的“购房之日”是指申请合同网签备案之日。

(四)非限购区购房资格。

问:户籍在四县市内,还能到杭州限购区域内买房吗?

答:可以, 杭州四县市也属于杭州户籍,但需要在杭州落户四县市满5年才可以有购房资格。

如果没有在杭州限购范围内缴纳过社保,只能算普通家庭不能算无房家庭(已婚或丧偶限购2套,单身限购1套)。

(五)其他问答。

1.问:A原为外地户籍,于2021年7月刚落户到杭州限购范围内,但截至购房之日前已在杭州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24个月社保,A是否具备购房资格?

答: A属于落户杭州未满5年的,在购房之日前2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满24个月,可在本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

2.问:李先生从2016年8月15日-2021年8月16日一直为杭州户籍,并于2010年1月-2020年12月份在限购区一直缴纳社保,2021年1月将社保转出杭州,则2021年8月16日报名杭州限购区某楼盘时,是否具有购房资格,触发社保排序后怎么计算社保时间?

答:李先生落户已满5年,具备限购区购房资格,触发社保排序后可计算社保时间为:2010年1月-2020年12月。

3.问:AB两人为夫妻,A为杭州户籍,落户不满5年,在温州工作及缴交社保24个月;B为温州户籍,在杭州缴交社保24个月,问该家庭是否符合我市限购资格?

答:不符合,购房家庭中至少有一人需符合我市限购资格。

四、社保问答
(一)社保类别。

问:住房限购政策中,涉及的“城镇社保”具体指什么?

答:“城镇社保”具体包括:

(1)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含少儿医保和大学生医保);

(3)失业保险。

购房人缴纳其中任一险种即认可当月有社保缴纳记录。

(二)社保补缴。

问:核定限购资格时,补缴社保能否计入社保连续缴纳时间?

答:因工作调动等原因补缴社保, 累计补缴社保不超过3个月(含)的 ,可计入。

(三)社保累计。

问:因购房意向登记家庭数与公开销售房源数的比例大于或等于10:1触发入围按社保排序的,社保缴纳时间如何计算?

答:以2006年1月至购房时(报名登记项目开始登记之日所在月份的前一个月份)实际缴交月份的按月社保缴纳记录,计算购房人社保缴纳时间。

退休时一次性补缴的不予计算。

购房人满60周岁后,仅缴交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60周岁后的缴交记录不予计算。

(四)省级社保/个税。

问:核定限购资格时,省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保缴纳证明(或省税务部门出具的个税缴纳证明)是否有效?

答:省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保缴纳证明,社保参保地(含省本级)和社保参保单位注册地均在杭州市限购范围内的,该社保缴纳记录有效。

4. 杭州买房政策

购买二手,落户未满5年的户籍家庭,无需社保要求,将释放超多购买力,预计购置人数可以增加三倍以上。外地户口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12个月,即可购买二手房; 将大大缩短购买力涌入杭州的时间重新聚集购买能力。增值税免征“5改2" ,但只针对个人转让家庭唯一住房, 预计可以增加20%以上的购买力。三胎可以增加一个购房资格是在人口逐步下滑背景下,促进生育的最好模式,杭州的房票将会大量促生。
杭州二手房税费新政:首先看房屋是否满2年,卖方是否唯一住房,买方是否首次购房,一般二手房交易需要交纳的税费政策为:
1、买房人应缴纳税费:1)契税:首次购房评估额90平米以内1%、90平米---144平米1.5%、非首次2%、买方缴纳2)印花税:房款的0.05%3)交易费:3元/平方米4)测绘费:1.36元/平方米5)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一般情况下是在200元内。
2、卖房人应缴纳税费:1)印花税:房款的0.05%2)交易费:3元/平方米3)营业税:全额的5.56%(房产证未满2年的、普通房产满2年减免)4)个人所得税:房款的1%(普通房满五年唯一减免)
法律依据】:《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二手房房龄加贷款年限的总和由之前的40年放宽至50年,最低首付款比例也将降低至购房总价的20%。而此前,在本市购买二手房,房屋建造年份在2000年(含)以后的,首付比例为不低于购房款的30%;而房屋建造年份在2000年以前的,首付比例为不低于购房款的40%。房屋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首付比例为不低于购房款的50%;不符合首套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

5. 杭州30万元可“买”人才身份获得“房票”,背后的利益关键是什么

首先对于能够享受到居住安置的人民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益的。毕竟杭州与人才可谓双向。杭州连续十余年入选外国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人才净流入保持中国城市前列。为了进一步留住人才,杭州就出台了27新人才政策。高层次人才可按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进行人才分类认定,享受相应政策待遇。据了解,认定人才可按类别享受相应的居住安置、住房补贴、子女就学、医疗保险、车牌补贴等。

要知道的是在杭州新房限购政策的背景下,如果一定时间没有落户或者缴纳社保,就很难获得限购区域的购房资格。彩票资格。据说,拿到人才资格后,一旦“红盘”动摇,30万元的“代理费”就可以轻松赚回来。因此,很多人想方设法获得人才资格,从而获得“房票”。针对媒体报道的“人才中介”中介问题,杭州市委人才办、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已督促相关市区认真调查核实,严格依法依规处理。

6. 杭州亚运村4000余套住宅即将入市,“万人摇”会否重演

杭州加码楼市调控后的第一批新盘入市潮来了,关注度超高的亚运村项目也终于领取预售证,预计全部4000余套房源将在近期集中入市。

8月5日,杭州发布进一步加强楼市调控的通知,严格收紧房票。多名市场分析人士估算,新政至少让市场上30%的房票作废。

杭州新房市场已经断供许久,直到调控新政出台4天后,才突然开始放量推盘。近三日,杭州已批出20余张预售证,累计可售住宅房源超过7000套。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杭州亚运村也终于获批预售证。11日,绿城中国的项目“桂冠东方”打响开闸第一枪,放出了989套房源;今日“华润亚奥城”也领取预售证,942套房源即将入市。绿城桂冠东方另外两张预售证以及万科日耀之城的预售证目前正在申领中。

杭州一二手房价格倒挂严重,购房者“买到即赚到”的心理预期强烈,此次开盘售价4.7万元/平方米的亚运村项目同样具有这一特征。

杭州楼盘打新持续火爆,低中签率已是市场常态。1月份杭州楼市调控后,曾上演一万套新房入市、10万人参与摇号、全城冻资千亿的戏码。业内人士预计,“8.5新政”后,红盘将成为“社保巨子”竞技场。

“亚运三巨头”终迎收获期

“这是一场真正的盛宴。”一名杭州业内人士针对亚运村即将开盘评价称。

亚运村已经建设了约3年时间,是杭州购房者最期待的项目,近一年来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有亚运村楼盘将开盘的消息。此次4000多套房源集中入市,将考验杭州调控新政的实际效果。

杭州亚运村占地113公顷,地处萧山区,区块位置优越,与杭州金融中心钱江新城隔江相望,毗邻钱江世纪城以及亚运主会场奥体博览城。钱江新城板块内的水岸帝景、金基晓庐、东方润园等小区二手房挂牌价在8万元-10万元/平方米,钱江世纪城板块内的创世邸、天璞御园等楼盘二手挂牌单价也在8万元-10万元间。

相比周边已经涨上天的二手房价,在杭州新房指导价控制下,已领预售证的绿城桂冠东方、华润亚奥城价格显得十分厚道——只有4.7万元/平方米。

绿城桂冠东方户型建面约100-220平方米,即使购房者只摇到最小户型,一二手倒挂价差也达到三四百万。

对于开发商来说,在土拍竞争激烈、测算只有微利甚至亏损的杭州市场,亚运村项目也是难得一见的楼市盛宴。

2015年9月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成为中国继北京和广州之后中国第三座举办亚运会的城市。

三年后,杭州亚运村项目竞标,全国前30强房企中有十几家都参与其中,杭州本土房企绿城甚至准备了重达一吨的竞标资料。最终,绿城、华润、万科成为大赢家,融创、滨江、保利等房企铩羽而归。

按照中标结果,华润负责建造技术官员村,绿城负责运动员1号村,万科负责运动员2号村,此外绿城还代建了媒体村,亚运会结束后,媒体村将成为人才公寓,只租不售。

绿城、华润、万科在中标后立即开工建设,如今所有项目几乎都已接近现房销售状态。

去年,杭州亚运村土地终于确权,由村集体性质转为住宅用地、商住用地,绿城、万科和华润的中标身份也终于得到“官宣”。亚运村中标公示显示,绿城拿地价格为108.41亿元,华润亚运村拿地价总价为53亿元,而万科则花了38亿元。

由此算来,绿城的拿地楼面价是2.85万元/平方米,华润楼面价是1.17万元/平方米,万科楼面价是2万元/平方米。绿城楼面价较高的原因是它买下了亚运村唯一的纯住宅用地,而万科的土地是商住性质。华润楼面价最低,因为不仅土地是商住性质,华润还要配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便民街坊。

在杭州的土拍市场上,大概很难看到这样的楼面价了。比如,刚刚拿证的滨江星翠澜庭同属奥体板块,是亚运村的主要竞品,去年6月滨江拿地楼面价达到3.1万元/平方米,要配建公租房、幼儿园和公园,而新房精装限价为4.5万元/平方米,比绿城亚运村项目还要便宜2000元/平方米。

同样在竞标亚运村时失利的央企保利,去年以101亿元的价格在奥体板块拿了一块地,楼面价高达3.2万元/平方米。

“亚运村项目的利润率确实会比现在市面上的拿地利润率高一些。”据一名熟悉杭州市场的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去年土地性质确定后亚运村“三巨头”才缴纳土地出让金,这部分资金成本不高,但因为项目早在2018年就开工,如今近乎现房销售,这部分成本较高,导致三家开发商也损失掉一些利润。

摇红盘必须“拼社保”

今年1月27日杭州楼市调控后,曾有“积压”下来的22个项目集中领取预售证,随即爆发了杭州最大规模的推盘摇号潮,一万套新房入市,10万人参与摇号,全城冻结资金超过1000亿元。

历史还会重演吗?

杭州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认为,8.5新政后,杭州大约有55万在校大学生的购房资格被取消,仅这部分房票已达30%比例。还有业内人士估算,将有250万新杭州人受到影响,要等2年后才能重新拥有购房资格。

“8.5楼市新政出台后,杭州肯定不会再有那么大规模的摇号了,不仅是因为几十万人丢了房票,而且还因这次将按照社保缴纳月数排序入围。所以,这次推盘潮将是无房户、‘社保巨子’的竞技场了,但相信市场热度依然维持高位。”杭州一房企营销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在开盘延期的日子里,不少楼盘都在忙着改进登记系统,为销售新规作准备。

按照杭州8月5日出台的调控新政,所有拥有杭州房票的购房者,将首次按照社保排序入围摇号。

其中,无房家庭、普通家庭分别按社保缴纳月数从多到少排序;高层次人才家庭先按B、C、D、E人才类别从高到低排序、同一类别人才再按社保缴纳月数从多到少排序。最终,这三类购房家庭分别以10:1比例入围公证摇号。所以像之前杭州红盘江河鸣翠那种400多套房有7000多人摇号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杭州有房票就能摇号的时代彻底结束了,社保年限长短成为能否入围摇号序列的关键因素。杭州规定社保缴纳时间从2006年1月起算,早于这个时间缴纳且15年无间断的,就是杭州顶级“社保巨子”,而参加工作不久的30岁以下年轻人“打新”优势将减弱。

今年1-7月,杭州楼市已经累计成交14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0%。不过,高位运行的杭州市场已现下行趋势,8月首周,杭州二手房环比跌19%,同比降幅扩大至54%,后续规模或延续下行走势。这次红盘潮可能是杭州楼市最后的高光时刻了,由于买房门槛抬高,未来楼市大概率将进入盘整期。

7. 杭州楼市调控再打补丁:法拍房限购,“隐形房票”失势降温

昨天(3月3日),杭州再出楼市调控新政,法拍房果真被纳入限购。此外,新政还指出,要严格防范经营贷和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严厉打击房产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房产信息发布。
狂热扭曲的法拍市场终于要降温
在“3·3”新政中,最受关注的一条就是杭州法拍房被纳入限购范围。
此前,因为杭州法拍房不限购,很多外地人将其视为“曲线入杭”的方式,杭州本地已持有两套以上房产的人也将其视为突破限购政策的途径,导致法拍房戴上了“房票”的光环,去年以来拍卖成交价屡创新高,不少改善类和学区房法拍房的价格相比同小区二手房高出30%以上。
法拍房的疯狂,催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效应。
其一是有人利用法拍规则“钻漏洞”。有人看中法拍房的高溢价,通过虚假诉讼,自导自演一个欠钱不还的诉讼,从而将二手房变成法拍房,一套市价1000万元左右的房子因此可以多卖两三百万元;更有甚者,有炒房客合伙摇新房,房子产权登记在其中一人名下,此人再跟合伙人签短期借贷合同,到时候欠钱不还,合伙人起诉,房子进入法拍程序,高价拍出,不但足够支付房子全款,而且大家都能赚一笔,法拍房俨然成为“生财之道”。
其二,法拍房的高溢价成交,往往演变成小区业主和中介的集体狂欢。比如去年德信晓宸、东方星城以及今年年初中海御道的法拍房源高价成交后,小区业主开心得像过节一样,拉横幅公开庆祝小区房价突破新高。而很多二手房中介也会拿法拍房的成交价大肆宣传,营造房价疯涨的氛围,法拍房无形中成为了房价上涨的推手。
将法拍房纳入限购范围,法拍房也就失去了“隐形房票”的优势,其受众范围大幅缩减,狂热的法拍市场势必降温,回归其本身价值。今年1月下旬,上海法拍房限购后,成交溢价率就明显下降。
根据新政,“已进入司法拍卖竞价环节的,仍按原政策执行”,这意味着,3月4日及以后开拍的法拍房,都要受限。
比如原定于今天上午10时开拍的一套中山花园法拍房,昨天中午钱报记者联系辅拍机构的负责人时,对方表示该房源按政策已经限购了。到了昨天下午4时许,这套房源已经在司法拍卖平台撤回,原因是“政策调整影响”。
虚高的二手房挂牌价也将受到打击
新政中另一条颇受关注的规定,是严厉打击房地产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中介机构不得受理并对外发布挂牌价格明显高于合理成交价格的房屋信息。
前不久,钱报就曾经报道过,最近半年来,杭州一些热门次新房房东心态膨胀,不但号召建立“小区价格同盟”,而且挂牌价上天:7.7万多元/平方米的华夏四季、8万多元/平方米的万科未来城、9.3万元/平方米的养云静舍、11万元/平方米的滨江金茂府、15万元/平方米的候潮府、17万元/平方米的翡翠海岸……这些虚高的二手房挂牌价,跟市场实际成交价相差甚远,并且从相关官方平台查阅可知,不少小区甚至几个月都没有实际成交案例,完全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购房者们对于二手房挂牌价虚高的现象诟病已久,有网友表示,“这些房东是真当购房者都人傻钱多吗?”也有网友表示,“这些虚高的挂牌价把市场搞乱了,是该好好管管了。”新政的出台,对于今后二手房的挂牌价形成了一定的约束。
此外,新政明确了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贷资金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对此,钱报记者从几家商业银行了解到,之前各大银行就已经在严格审查经营贷和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8. 二手房量价齐跌,打新暴利受限,“炒房第二城”也凉了

杭州楼市长达5年只涨不跌的神话终于破灭了。

虚火旺盛的杭州二手楼市,进入了量价齐跌的下行通道,预计8月成交量相比4个月前腰斩,不少大户型业主开始降价百万出货,有热门小区房价跌了三成。

在2015年触底后,从2016年开始至今杭州楼市已经度过5年“慢牛期”,杭州牛市周期之长,已经远远超越了北上广深。

根据安居客数据,杭州房价均价从2016年1月份的17271元/平方米,一路涨至今年8月份的31667元/平方米。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杭州住宅平均单价从2017年时的两万出头达到了现在的接近38000元/平方米。受到城市规划概念利好,部分热点板块涨幅更是惊人。

疯狂抢人、天量卖地,一二手严重倒挂导致“打新”谋求暴利的风气充斥全城,曾经的电商网红之城被贴上如同深圳一样的“炒房之城”标签。

“8·5调控新政”出台后,“万人摇”消失了,二手房价格下行,杭州楼市正在重回正轨。

二手房“逃顶”时刻提前来临

“很多杭州人都认为亚运会是楼市‘逃顶’最后机会,没想到这个时刻提前来了。”去年“打新”了杭州一套房子的新杭州人牛薇对第一财经说。

在“8·5楼市新政”出台后,杭州大约30%的房票被废,随即2万多套新房集中入市,让虚高的二手房市场雪上加霜,终于有业主按捺不住开始降价。

新政颁布首日,杭州就有多达711套二手房降价,是涨价房源的4倍多。降价也卖不动,成了杭州二手楼市的常态。

在杭州价值最高、最热门板块钱江新城,近一个月不少豪宅房源开始降价。

“我这边一套总价3150万的房子,上周业主降价100万;还有一套1550万的房子,在调控出台5天以后降了50万。这几套房子近一个月都只有个位数的带看,基本没有成交意向。”杭州钱江新城一家中介门店的经纪人告诉第一财经。

大热板块钱江世纪城有亚运会概念加持,红盘不断,但二手房也进入下行通道。“有一套900多万的房子,业主一直在纠结要不要降价,降10万、涨5万这样反复操作,但是新政以后还是一下子降了20万。最近一个月很多带看是0的房源,我们也会打电话劝业主把价格再下调些。”钱江世纪城板块一位中介表示。

从杭州二手房过往成交历史看,月成交量达到12000套,是历史较高水平,而6000套则是成交低位。这样大的起伏在不到半年间已在杭州市场上演。

今年3月,由于大批购房者在1月-2月的一轮楼市“打新”中铩羽而归,杭州二手房市场迎来一波高潮,当月成交超过11500套,4月为10029套,但之后就在不断下滑。

5月份,杭州二手房成交量跌破一万套,为9013套;6月份成交量仅剩8000多套;7月实现四连降,只有6314套。8月前三周颓势加剧,全月预计大概率跌倒6000套以下,同比也大降约40%。

从4月到8月,杭州二手房市场成交量“腰斩”,上一次月成交量跌破6000套还是三年前。

一开始多数业主还抱持惜售心态,市面上降价房源非常少,到了7月份,由于对调控政策有预判,杭州所有区域内的降价小区数量均已超过涨价小区,降价趋势十分明显。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今年7月杭州13个区县中,只有四个区的平均单价是环比上涨的,还有9个区均下跌,最高环比跌幅接近7%。

根据杭州当地媒体报道,跌幅最大的小区是滨江区缤纷西苑,跌幅为30.71%,杭州主城区大户型二手房降价百万也不是个案,城西的文鼎苑、拱墅的合景天銮等小区都有降价超过100万的二手房。

“房子是这几年来杭城最热话题,但大家肯定不认为房价能一直涨,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很多城市在办完大型运动会以后,房价就会下跌。”牛薇说。

在一些市民眼里,部分热点板块过去几年涨幅尤其惊人。钱江新城,从五年前单价约4万多元,涨至现在挂牌价普遍超过10万元/平方米;钱江世纪城,借着亚运会的东风,从2016年是两三万的价格,涨至如今二手挂牌价达八九万;未来科技城从2.5万元涨至6万元;不限购的临安近5年从7000元/平方米的均价涨到现在的两万均价,房价翻了3倍。

“我希望杭州的房价能跌一跌,现在很多板块的二手房价是虚高的,根本不合理。这次楼市调控新政终于没有玩虚的,确实让杭州楼市降火了。”在一家国企工作十多年的杨蔓已经在杭州买了两套房,手中没有了房票,她认为二手房价虚高对有意置换的市民来说并无好处。

红盘“打新”信念正在动摇

杭州楼市有个热门词汇——红盘。

不是区位好、质量好或者开发商品牌响,就能被称为“红盘”。在杭州买房,要学会区分红盘、伪红盘、粉盘、鸡肋盘。红,代表着热度,即参与打新的人数是否远远超过预期,如果出现上万人报名登记,楼盘就稳居红盘范畴之内。

杭州第一个“万人摇”红盘是良渚的融信澜天,当时冻资刚开始实行,浩浩荡荡的摇号大军挤满了杭州各大银行,后来,杭州人对这种现象已见怪不怪。

红盘背后,往往是板块内一二手房的严重倒挂。严重到什么程度?很多杭州人认为,只要打新到一套红盘的房子,纸面财富就能增加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相比上班挣钱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躺赢”。还有不少外地人把户口迁到杭州,就是为了挣一次楼市打新红利。

比如核心板块钱江新城,一二手房的最高价差达到了6万元/平方米,新房限价7万元/平方米,板块内部分次新二手房单价高达十二三万。对于购房者来说,“买一套、赚一套”的心理预期强烈。

因此,虽然北上广深、苏州、南京都经历了楼市周期波动,从2018年4月起实施购房摇号的杭州,其楼市热度却经久不绝。

而动辄5%以下甚至1%以下的中签率,也让很多急着买房的购房者流向了二手房市场,板块内二手房又因为新房的难买程度而继续抬价,新房因二手房房价上涨而更加火爆、去化更快。

如今,随着二手房市场量价齐跌,红盘的倒挂神话也在破灭。

原本市场期待度超高的“亚运村三兄弟”,在“8·5新政”后,4300多套房源一次性集中入市。按照杭州奥体板块的一二手倒挂价差来算,无论摇中哪一套,都能“赚”个三五百万。结果,红盘“褪色”,最终登记情况略冷,已结束登记的绿城桂冠东方首批房源整体中签率高达15.2%,既不触发限售,也不触发拼社保。

“我幸运地摇中绿城亚运村第一批的大户型,但是最终放弃了。”在一个杭州本地购房群中,网友“晓艾”对第一财经说。

晓艾表示,亚运村大户型房源非常好,但是自己预算不够,摇中后,他一度想找亲朋好友合作购房,结果被拒绝了,“这在以前很难想象,现在大家都怕高位接盘,一是对虚高二手房的后市不太看好,二是现在杭州的贷款利率也非常高,超过6.2%”。

杭州人民可以参考的一个城市是深圳。一年多前,深圳也有严重的一二手倒挂和“万人摇”现象,在经历严厉调控后,深圳二手楼市速冻。

“最近一直有消息在传,说杭州也可能学习深圳,出台二手房指导价,这可是针对房价虚高的大杀器。”晓艾表示。

今年3月,杭州就已经开始管控二手房房价,要求中介机构不得受理并对外发布挂牌价格明显高于合理成交价格的房屋信息,所有二手房挂牌之前,都必须通过官方二手房备案系统审核。这被称为二手房价管控的“杭州模式”,相较深圳模式更温柔一点,但很难说更严厉的调控是否已经在路上。

卖地第一城

5年前,作为电商网红之城,拥有数量较多的新兴科技企业,且房价低于一线城市,杭州被很多青年人才视为友好的安家落户之地。

而现在,经历疯狂抢人、天量卖地、调整区划等一系列“精准”的操作,杭州维持了超长周期的楼市慢牛。一次次楼市“万人摇”、上千万元的“炒楼”暴利以及火爆的土拍,让杭州短期很难撕下“炒房之城”的标签。

从2017年起,杭州开始领跑新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并且不断放宽落户条件,至2019年时只要求大专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即可落户。

到了2020年,杭州常住人口达到1194万,比2010年多了324万。这三百多万人,大部分都是2017年以后才涌入杭州的。

从2011-2014年,杭州每年新增常住人口仅为3.76万、6.4万、4.2万、4.8万人、12.6万人。

根据杭州发改委统计数据,到了最近五年,杭州年均增加了55万人!人口突然大量涌入,造成了短期楼市供不应求的局面,杭州二手房房价的暴涨也正契合人口上涨周期。

吸入人口的同时,杭州开启了天量卖地。2018年,杭州卖地揽金2440亿元,超过北上广深;2019年全年卖地2840亿元,再居全国首位;2020全年卖地收入2500亿,仅此于上海,是深圳5倍;今年上半年,卖地收入超过2000亿,又回到了全国第一。

配合大规模卖地,杭州调整区划,扩大城区面积,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未来科技城、钱塘新区、奥体、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云城等各种板块崛起,一方面,基础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布局趋向更合理;而另一方面,许多热点板块的房价被炒至虚高。

今年5月,杭州第一次集中供地,又创下一个全国揽金第一名的纪录,44宗土地到达封顶价,多个板块创楼面价新高,但这也许是杭州土拍最后的疯狂。

杭州地价高到本地房企都受不了了。宋都股份宁愿损失5000万保证金也要退地,本土房企“老大哥”滨江对投资者公开诉苦称拿地利润率只剩下1%-2%,也有外来拿地房企测算要亏损10%以上。

原本房价相对友好的杭州,成为了处处炒楼市概念的城市,就连去年蚂蚁集团筹备A H股上市,都成为了未来科技城板块楼市炒作的理由,结果蚂蚁上市之路中断,杭州楼市现在也终至拐点。

最新的消息是,杭州重新发布第二批宅地集中出让公告,未来土拍不会再有超过15%的溢价。

9. 标杆城市已出手,诞生最多“万人摇”的杭州降低购房门槛

新楼盘经常“万人摇”的杭州竟然也出台新政“救市”了!

5月17日,一纸通知让杭州楼市骚动,这次杭州救市政策直指已经冰封多时的二手房市场。新政鼓励外地人购买杭州二手房,非杭州户籍家庭原本需要在杭州缴满4年社保和个税才可购房,如今只需要满一年即可。此外,在2021年5月31日之后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家庭,将获得额外“房票”,参加新房摇号时,还能按照“无房家庭”优先摇。

新政背后,杭州楼市已经“瘸腿”多时,新房火热、二手房却有价无市。今年“金三银四”,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大跌六成,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二手房市场低迷甚至开始对新房市场成交产生负面影响。

鼓励外地户籍接盘杭州二手房

5月17日,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拉开了杭州房地产“救市”大幕。

此轮调控放松,主要围绕优化二手住房交易政策、完善税收调节、满足三孩家庭购房需求三个方面。

针对二手房交易,“通知”规定,在杭州限购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的,落户未满5年的户籍家庭,取消原“在购房之日前2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满24个月”的规定;对非杭州户籍家庭,将原“在购房之日前4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48个月”的规定调整为“在购房之日前1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12个月”。

在杭州限购范围内,个人转让家庭唯一住房的,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到2年,个人转让非家庭唯一住房的,增值税征免年限仍为5年。

这一条新规被简化称为“5改2”。一位杭州房地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杭州约有四分之一的二手房满两年但未满五年,以总价500万元的二手房为例,如果免征增值税,可以省下26.5万元。

此外,三孩家庭将获得额外“房票”。“通知”规定,符合条件的三孩家庭在杭州限购范围内限购的住房套数增加1套,而且在报名参加新建商品住房公开摇号销售时,参照“无房家庭”优先摇号。

什么才是“符合规定”的三孩家庭?“通知”明确,这是指同一对夫妻(至少一方杭州户籍)2021年5月31日(含)后生育三孩的家庭,即申请人双方应具有合法的夫妻关系,已共同生育或依法收养三个子女(指现有子女),其中第三个子女的出生或收养日期应在2021年5月31日(含)以后。

“三孩家庭将购房方面受到积极保护,这将是一大趋势,或会在全国各地铺开。”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第一财经表示。

在杭州之前,很多城市已出台生育二孩、三孩与增加“房票”挂钩的政策。比如:4月底无锡规定生育二孩及以上的无锡市户籍居民家庭可在限购区域多买一套商品住房;5月9日扬州发布了力度更大的新政——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在市区买房彻底取消限购;5月13日南京发文给予二孩及以上户籍居民家庭多一张房票;5月14日东莞也给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家庭多买一套商品住房的资格。

相比近期其他城市的政策,其实杭州更为严格,只有生育三孩家庭才能多一张房票,而大部分城市则给予了二孩家庭购房资格以及多贷款的机会。

能否盘活二手房对杭州至关重要

杭州此轮楼市调控放松,直接指向了其二手房市场的“顽疾”。

作为诞生全国最多“万人摇”楼盘的城市,杭州的新建商品房市场热度一直没有熄灭,尤其是主城新房市场,即便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不再是一房难求,但也丝毫不愁去化。

但杭州的二手房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成了“老大难”,天量价格处于高位的二手房到底由谁来接盘,成了杭州楼市最大的问题。

杭州究竟有多少在挂牌的二手房?一个被引用很多的数据是——截至2022年2月底,杭州市区二手房挂牌房源突破17万套大关。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数据包含各平台重复房源,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截至5月中旬,杭州二手房挂牌量达到了8万套。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则对记者表示,截至目前挂牌量为13万套。

如此大的挂牌数据背后,杭州的二手房交易非常惨淡。今年2月份,在春节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杭州市区二手房仅成交了1934套,跌破2000套,是2017年以来的月成交第二低位。

接下来的二手房传统旺季“金三银四”也彻底落空。根据杭州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数据,3月份杭州二手房成交4500套左右,4月份则成交了3950套,4月带看量还比3月份降了22%。

纵向对比杭州历史数据,去年4月,杭州二手房成交量已经在下滑,但还网签了9939套,今年4月成交量同比跌了60.3%。

贝壳研究院杭州分院院长上官剑也认为,杭州二手房市场今年前四个月成交量同比降了约六成。

再对比上海的二手房市场,上海一般把1.3万套-1.5万套设定为月度二手房成交量的枯荣线,即成交量若低于这个区间,则二手房市场非常差,大量小中介将倒闭,2021年,上海平均月度成交量达到2.26万套,今年2月在春节影响下还成交了1.43万套。

由此可见,若撇除近期疫情影响,杭州的二手房市场相比上海,其成交量几乎只是一个零头。长期“有价无市”,杭州的房东们也撑不下去了,今年春节后各片区二手房纷纷开始降价,就连租金都有所下滑。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表示,杭州二手房市场的持续低迷,已经影响新房市场的行情了。“新房市场成交连续三个月走低,因为受二手房影响较大,杭州也是新房和二手房市场联动较强的城市,二手房市场自去年以来整体较为低迷,4月份二手住宅成交不足4000套,而挂牌量超过13万套,去化压力较大。”

宋红卫认为,杭州此次新政的目标主要在于盘活二手房市场,进而带动新房市场活跃度,对于稳定杭州楼市以及带动杭州经济有积极作用。对于购房者来说,增值税费的减免,能够降低购房者的交易成本,增加购房者的入市积极性。

严跃进则对记者表示,在房地产市场中,海南、成都和杭州是三个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它们都在近几日出台了楼市调控放松新政,具有非常强的信号意义。杭州此次出台新政有助于盘活杭州市中心二手房、促进房源流通,有利于后续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