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中國的私家車,現在越來越多
私家車隨處可見,可以說是家庭必備品了,那麼為什麼中國的私家車越來越多了,今天我們對於這個現象討論一下。很多人在抱怨現在的生活壓力太大,房貸車貸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若說人們買房是為了有片瓦遮身,讓人不至於無家可歸,那汽車作為生活的附屬品,現在道路交通那麼發達,還有很多公共交通措施,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買車呢?汽車雖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較大方便,但著實也不算是生活的必需品,為何有那麼多人寧願背負車貸也要買車呢?其實現在很多人買車是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尤其是一些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更是如此。對很多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來說,汽車不再像以前那樣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而更像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不買車的話總會被人看不起,所以私家車越來越多。
② 北京早高峰,為什麼那麼多私家車,十個車里就有九個車上僅一個人,問私家車主什麼心態
我開車好歹早晚各一個小時能到家,就算堵車也不過是晚上多半個小時。
就算堵車,我也是在自己的車里冬暖夏涼,聽著自己喜歡的歌,吹著空調,坐著我的真皮座椅,舒舒服服的。也不是沒有實在堵死了的時候。那就熄火慢慢歇著。
如果不開車會怎麼樣呢?
背著很重的書包,每天花一小時二十到四十分鍾,步行公交地鐵轉換,冬天穿著厚重的衣服,在公交車站凍得跟三孫子一樣,上車後擠得跟三孫子一樣,再換乘地鐵人擠人滿處臭味蒸汽彌漫。早上十號線三趟車都上不去。一路上累的半死還上班?還下班?就算夏天,要是坐車上下班,都要多帶一身衣服,因為到公司衣服肯定濕透了。
又不是開不起車我既然能過得舒服點幹嘛每天把自己弄得跟三孫子一樣?就算限行的日子我都寧可早點出門早點回家,起碼路上舒服點。公司也提供免費車位和一部分交通費,我幹嘛不開車?
我倒想問問,會問出這種問題是什麼心態?
③ 北京的小汽車非常多,個人自己買的占最大多數嗎
挺多的。現在家家幾乎都有輛車。有錢的開合資進口車,沒錢的開國產車。挺正常的。
④ 北京這么堵車為什麼人們還是喜歡開車上下班開車真的這么重要嗎
堵車問題在各個城市都存在著,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有不少的大城市也凸顯出了缺點,無法解決道路擁堵問題、停車位難找等等的問題,眾多的群眾每一天都會因為車輛的停放問題而苦惱,擔憂車輛亂停亂放會被交警抄牌,尋找到停車位以後,又開始擔憂停車費用昂貴問題,因此圍繞車輛所延伸出來的現實問題一直都存在,然而想解決這一項問題卻是困難重重。
另一個方面其實和生活節奏有著重要的關系,要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話,會有不少的上班族會認為是浪費了自己不少的時間,畢竟不是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會停靠在家門口附近,要是自己開車上下班的話就能夠直接回到自己家門口,節省了中間等待公交車的時間,讓自己可以有更加多空餘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情。
⑤ 北京怎麼那麼多私家車 比上海多多了
現在400多萬輛,每天限制2個號碼。關鍵還是現在收入多了,車子也不貴。上海這方面錯事做的就好,牌子很貴。北京交通很不好。
⑥ 中國哪個城市私家車最多
第一城:北京 60萬輛
目前北京機動車總量已突破180萬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接近60萬輛。「北京車很多」與「北京風很大」共同成為關於北京兩個非常鮮明的特色。北京二環的塞車長龍在中國整個汽車歷史上都令人嘆為觀止,這樣的奇觀,每天都能出現。北京很大,環線達到六個以上,如果沒有車,對於一個並不富裕但已經安家的人來說絕對不是噩夢而是徹頭徹尾的災難。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在未買房之前先成為了車主,這並非慾望,而是無奈。加上北京的復雜路況,許多人有車卻仍然離幸福很遠。盡管汽車很快,但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實在非常擁堵。
第二城:成都 49萬輛
成都人愛吃愛耍。「安逸」是每一個外地人來成都後學會的第一個本地名詞。成都人捨得吃,捨得耍。遠在幾十里路之外也要舉家浩盪前往。他們對華陽美食和對三聖鄉第一朵梅花的追捧,遠遠超過任何一個外地人對生活的定義。沒有汽車,成都人的生活會失色很多;沒有汽車,成都就不成為「天下第一耍都」;沒有汽車,就沒有與日激增的「川A」牌照汽車,就沒有整個大成都欣欣向榮的幸福生活。
49萬輛,這並非成都人打腫臉充胖子得來的數據。成都人講實惠多於要面子:拓拓是大家公認的好車,QQ是年輕人代步的寵物。「代步工具」是成都人對汽車價值的還原。對於那些非10萬元車不買的某些城市的人,成都人只能說,你以為打車是時尚,擠公交表示你接近生活,我們並不反對,但開著3萬元的小車帶著老婆去都江堰河邊喝喝茶,才是真正的成都生活。
第三城:廣州 42.3萬輛
廣州私家車擁有量大約為42.3萬輛。在廣州,擁有一輛私家車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擁有汽車的原因也更加單純,那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像成都人,有一點錢就尋思著買車,好象其他城市的人買輛電動車的心態。廣州私家車是小康的標志,因此私家車的檔次是成都不能比的。因此廣州的私家車慾望成分頗少,更多的是一種自然需要。為了方便吃遍城裡每一家小吃而買車的慾望,在廣州基本不可能出現,那是因為廣州人比食慾更大的慾望還多得多。
第四城:杭州 30萬輛
在中國休閑城市「NO.1」的問題上與成都糾纏不清互為對手的杭州,在財富上絕對具有壓倒性優勢。但在居民幸福感的問題上,成都還要略勝一籌。尤其是當杭州郊區房價已經飈升到6000元/平方米均價時,成都的市中心錦江邊才剛剛超過4000元/平方米。在成都,市中心有套房子,再買一套在郊區度假或出租已經是普遍行為;而在杭州,眾多沒有車的白領只能住著號稱中國最休閑城市的按揭房,過著很不休閑的生活。接近30萬輛的私家車擁有量比成都少的不僅是數量,還有生活的質量。因為雖然杭州30萬輛私家車的總價遠遠要比成都49萬輛的要高,但很多在杭州打拚的人仍然會說,質量高的生活,需要高成本來保證。
第五城:天津 30萬輛
天津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00萬輛,其中私家車超過30萬輛。天津對於有車人來說是個幸福的城市,因為開不遠就可以吃到地道的海鮮大排擋,四處可以游覽的地方很多,又沒有北京的巨大生存壓力,盡可趁著假期偷閑四處享樂。但作為直轄市的天津,又作為坐擁天津一汽這個家用轎車大品牌的城市,竟然比成都還少近二十萬輛私家車,實在還要繼續努力!
第六城:重慶 25萬輛
離成都最近的大城市重慶,私家車擁有量剛到成都的一半。這不代表重慶人不愛玩,對汽車沒有慾望。只能說重慶人對私家車的慾望沒有成都人這樣強烈。爬坡上坎的山城,汽車當然是首選的交通工具。公用交通系統的發達尤其是超級便宜的「的士」,讓養車的負擔凸現出來,比起瀟灑的成都人來說,還是在慾望上差了一截。
第七城:上海 24萬輛
上海的私家車擁有量是北京的五分之二,約為24萬輛。這絕對不是上海人買不起車,而是因為上海人不屑於買車。對於愛面子的上海人,拓拓是絕對拿不出手的;QQ是嗤之以鼻的;富康是難看沒有面子的;桑塔納是做計程車的……這樣一來,10萬元以下的優質家轎被排除,能夠進入上海人視野的汽車起價已經在10萬元以上了。且不去論能夠負擔得起此檔次家轎的人有多少,僅僅是這樣的購車心態,就已經沒有什麼樂趣而言了。當汽車成為群眾鬥富攀比的工具時,它離幸福只會越來越遠。
第八城:蘇州 24萬輛
江蘇經濟最發達的蘇州市,私家車擁有量已經超過24萬輛。婉約的江南派在新世紀以「富甲天下」的面目示人,靠得是特有的精明和應變的思維。但是在江浙富人們都還在為財富而苦心爭斗的時候,成都月收入2000元的市民已經琢磨著秋天開車到新都橋看紅葉去了——就像那個曬太陽的漁夫與富翁的對話一般,生活著奮斗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第九城:武漢 5萬輛
就武漢市而言,現有的機動車總量已達49萬輛,但私家車的保有量在5萬輛上下。其中摩托車就達24萬輛之多,占機動車總數的一半。作為東風廠的所在地,這樣的保有量顯得太過稀缺。與其稱為「汽車城」,不如稱之為「摩托城」更貼切一些。滿城開著非常野的愛麗舍計程車,遠比極少的私家車更能夠代表武漢這個城市的汽車氛圍。
第十城:鄭州 4.5萬輛
中原第一城的氣概,一馬平川的絕佳路況,卻很難孕育出龐大的私家車擁有隊伍。雖然經濟飛速發展,城市日新月異,但對「安逸生活」的理解,就像河南人的美食無法與四川相比一樣,鄭州在私家車還停留在一個「理想化」的層次。月收入2000元的一個中原人士,用按揭的手段購買一輛私家車用以玩耍,幾乎是天方夜譚。也正因為如此,自駕游、假期、草原、山水……這些在成都司空見慣的字眼,在中原人眼中卻意味著奢侈。不僅僅是因為地理條件所限,更是因為「走得不遠,心才不夠遠」。
⑦ 全國大城市私家車數量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大城市的私車擁有量繼續保持大幅增長的趨勢。截至2001年底,在全國十大城市的私家汽車擁有量排名中,北京私家車的擁有量以多出第二名近40萬輛的絕對優勢排在了第一位。這10個城市的具體排名分別是:北京:624081輛;廣州:235456輛;成都:233119輛;天津:232086輛;深圳:144597輛;上海:87168輛;重慶:82410輛;沈陽:67593輛;杭州:58587輛;南京:39119輛。北京市統計局預測,今年北京的私有汽車總量將有可能超過80萬輛。
⑧ 分析我國私家車大幅度增長的直接原因
一是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從而刺激和拉動了汽車消費。進入「十二五」,我縣經濟保持了持續穩步快速增長的良好發展勢頭,人均生產總值由2008年的25175元上升到2012年的約32000元,年均遞增9.3%。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有相當多的群眾具備了購買私家車的經濟實力。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8年的11650元提高到2012年的17711元,年均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6913元提高到2012年的10536元,年均增長8.8%;
以上數據分析表明,經濟的快速發展,收入和消費水平的雙重提升,城鄉居民購買力增強是近年我縣私家車快速進入千家萬戶的主要因素。
二是國內汽車業的迅猛發展為私家車快速進入百姓家庭提供了現實基礎。近年來中國的汽車產業進入了快速增長期,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價廉物美的滿意產品和服務。
國內汽車生產企業一方面加大了技術改造和規模擴張,一方面加快了與國外先進汽車製造跨國集團合資合作的步伐,我國的汽車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整體製造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大大提升,形成了國際知名品牌和國內品牌競相發展的良好新格局,中高檔轎車和經濟型轎車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多種需求。
汽車工業的大發展為成千上萬的私家車快速進入百姓家庭提供了方便之門和現實基礎條件。
三是近年來汽車銷售價格下降,質量提高,更加經濟實用。工薪階層成為了購車的主力軍,普通汽車成為廣大市民工作生活和代步的工具。
四是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日益健全推動了私家車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公路、高速公路建設突飛猛進,全縣道路狀況日益完善。四通八達、快捷便利的現代交通網路和日益完善的城市交通設施為私家車的快速發展鋪平了道路。
五是縣內汽車市場的開發,為汽車快速進入百姓家庭提供了現實基礎。隨著我縣幾家汽車市場掛牌營業,一個車源充足、品種繁多、款式多樣的營銷網路的形成,優雅的購車環境,良好的售後服務,完善的銷售網路,快捷的一流服務,各種中高檔轎車和經濟型轎車;
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多種需求,為促進汽車消費提供了方便現實基礎,為汽車快速進入百姓家庭提供了方便之門和基礎條件。
小汽車突破2億輛
據公安部統計,2018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172萬輛,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27億輛,其中汽車2.4億輛,小型載客汽車首次突破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突破4億人,達4.09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69億人。
截至2018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比2017年增加2285萬輛,增長10.51%。從車輛類型看,小型載客汽車保有量達2.01億輛,首次突破2億輛,比2017年增加2085萬輛,增長11.56%,是汽車保有量增長的主要組成部分;
私家車(私人小微型載客汽車)持續快速增長,2018年保有量達1.89億輛,近五年年均增長1952萬輛;載貨汽車保有量達2570萬輛,新注冊登記326萬輛,再創歷史新高。從分布情況看,全國有61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27個城市超200萬輛;
其中,北京、成都、重慶、上海、蘇州、鄭州、深圳、西安等8個城市超300萬輛,天津、武漢、東莞3個城市接近300萬輛。
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09%,與2017年相比,增加107萬輛,增長70.00%。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11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06%。從統計情況看,近五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年均增加50萬輛,呈加快增長趨勢。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2018年全國小汽車保有量首次突破2億輛
以上內容參考:磴口縣人民政府-私家車快速發展原因與存在問題分析
⑨ 關於北京私家車、計程車
這事吧,還得從北京國安改名叫北京現代說起。當時韓國人為了把自己的車推向中國,所以用北京國安做為突破口,投資冠名讓北京國安改名成了北京現代,並且在北京順義建了北京現代汽車的廠房。同時北京市的政府機關開始大量采購索納塔。計程車也正好趕上夏利富康等老車型換代,所以計程車那時開始換伊蘭特。可是就在這么火的事一年後,韓國人就不在投資了,北京現代也改回了北京國安。但是人家的車進來了,上到市政府,中到計程車,下到私家車全都有他的車了。而且那時還只有索納塔和伊蘭特,後來才出的酷派和途勝。
至於你說得極少不至於吧,北京開現代車的人還是很多的,伊蘭特也被評為新三樣嘛。但是北京人其實大部分尤其是老司機里或比較懂車的人是不喜歡這車的,因為我問過出租司機,他們說原來開富康的時候百公里才8個油,但是伊蘭特百公里要10個油。而且就是在現代汽車進入北京市場沒多久後,當時北京現代還沒把名改回來呢,在八達嶺高速上發生過一起交通事故,出事的車正好就是索納塔,當時現場的照片你可以到網上找找,不過不一定找得到了,反正很多人看完了就對現代車的安全性提出了很大的質疑,紙糊的車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叫出來的。所以北京普通老百姓里選凱越或還依舊選老三樣的車佔多數,而且伊蘭特的這個價位也是相對高些的,北京人里真有錢得看不上,中間部分的人吧,這個價位選擇多而且多加幾萬就能有更好的選擇了,下面的人呢對這個價位覺得高,所以只考慮7萬以下的。這也是選現代車相對較少的原因。
但還是要說現代車的佔有量還是不低的,尤其是一些當二奶的或不懂車還想開小跑的人買酷派得特別多,還有一部分是想開越野但是沒什麼錢的,所以選途勝的比較多。至於伊蘭特有很多人都是當時剛進北京時被韓國人忽悠的,後來的人裡面有不和其實是為了改裝才買的,這些也佔了不少的比重。索納塔主要對象就是政府或一些單位,私家車確實用這個的得少,家用轎車的話比它性價比高的車有很多,商務的話呢,不少商務車都比它強,而且真買得起商務車的人也不在乎省得這幾萬。所以說呢,現代佔有量可能是少,但絕不是極少。
⑩ 北京是不是基本每戶人家都有私家車啊
當然不是,我家就沒有啊~很多時候根本就不需要私家車,有污染又堵車,坐公車2毛錢直接到了~
所有的大都市都有交通堵塞,很正常~我認識的北京人里有一大半都沒有私家車呢~
北京馬路很堵,我覺得原因有3:
1.中國人太多,北京又是政治中心,匯聚來的人自然不少,大部分是外地人的車~ 很多正日八經(北京話,土生土長的意思)的北京人是不願意買車的~ 比方說,春節的時候,外地人都回家了,北京馬路上可清凈了,一點都不堵~
2.道路設計不合理
3.交通事故,道路施工太多
還有,關於窮人的問題~~
北京人哪有那麼富,買不到房子也是普遍現象~北京人愛滿足,有份差不多的工作就行,不像外地來打工的人,什麼都肯干,多累都不在乎,就為闖出一片天地。
我發現從外地來的人都把北京視為天堂似的,總覺得北京人什麼都不用干,就天天養尊處優~可是事實是,很多外地人都比北京人活得好,其實只要肯干,誰都能有幸福的生活~~~有沒有車不能代表什麼,很多高素質的有錢人是不買大排量的私家車的。主要要看精神是否滿足,是否高貴,有沒有氣度~人性畢竟不能用錢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