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歷史博物館觀後感 (500字左右)
我軍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至今走過八十個春秋,也就即將迎來建軍八十周年的「八一」建軍節。今天我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和一份崇敬之情參觀了北京軍事博物館。
我們先後參觀了兵器館、抗日戰爭館、古代與近代戰爭館等。在軍博的兵器館里各式各樣的鋼鐵鑄造的火炮中間,有一尊荔枝木製成的火炮。在其高昂的炮筒下面,有一個製作精美的玻璃櫃,裡面陳放著幾段已被硝煙和歲月褪去了本色從炮身上取下的半圓型木質殘片。它無聲地向人們講述著當年瓊崖人民在戰斗中的智慧與勇敢。
之後我們走入了近代戰爭館,映入眼簾的是南昌八一起義的相關介紹,我們了解到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血的教訓擦亮了人們的眼睛。它表明: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對付武裝的反革命。沒有一支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因此,中共中央建議,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實行在南昌暴動」。據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組成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導這次起義。 周恩來、朱德等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從此中國共產黨有了自己的軍隊。
在這個參觀人數日均達到六千多人次的展覽中,設在展廳出口的留言台,成為一個需要排隊才能留言的地方,幾大本留言本已很難找出空白頁。看到在觀眾的留言當中有這樣一句話: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它是用漢語拼音寫出來的,這是一個叫劉琳祺的小朋友參觀完展覽後的感受。通過這次參觀學習,給我們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學習中國近代革命史,學習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的精神,踏著先輩的足跡深刻感悟其內涵,並引申思考如何把延續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
2. 首都歷史博物館的簡介
首都博物館簡介
[編輯本段]
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地區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屬中國省市級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於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館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孔廟內。孔廟佔地2.2萬平方米, 創建於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經歷代修葺,三進院落保存完整。主體建築有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等。明、清進士題名碑林為國內僅有。兩側殿廡闢作展廳,面積2000餘平方米,環境幽雅寧靜。
為了容納更多的藏品,以及服務更多的參觀遊客。1999年,作為北京市「十五」期間重點文化建設工程,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的立項申請,於1999年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2001年12月正式奠基興建。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館,亮相於中華第一街——長安街西延長線上,位於西城區白雲路的西側(復興門外大街16號)。首都博物館新館是一座擁有最先進設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新館的展覽陳列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鑒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形成獨具北京特色的現代化展陳。 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築、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並躋身於「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博物館行列。
首都博物館是一座擁有最先進設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是北京市政府投資興建的面向21世紀的大型現代化文化設施,新世紀北京市標志性建築之一。由於在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2007年5月24日,首都博物館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的稱號。
展品陳列
[編輯本段]
首都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在國內外舉辦了許多頗受好評的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如:《北京歷史文物陳列》、《元大都歷史陳列》、《老北京春節民俗展》、《館藏歷代陶瓷、書畫真偽辯識展》、《北京歷史文化展》等數百項。內設: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文物庫房、社會教育區、業務科研區、行政辦公區、綜合服務區和地下車庫等。新館以完善的功能,先進的設施,躋身於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博物館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覽、修復、研究、教育、交流融為一體。
2000年,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啟動之時,展陳大綱的編寫工作隨即開始;展覽大綱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社會科學院等學術機構的多位學術權威的指導,力求體現已得到學術界公認的最新成果。展覽設計力求運用全新的設計理念,突破傳統的、枯燥的展陳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展陳技術和手法,營造不同類別的陳列氛圍,給觀眾以體驗式的參觀經歷,具備形式上的親和力、趣味性、互動性,做到雅俗共賞。
數十年來,首都博物館廣泛徵集各類文物,館藏文物已達二十五萬件,其中包括:青銅、陶瓷、書畫、石刻、錢幣、玉器、璽印、織綉、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文具、民間工藝品等,藏品中還不乏享譽海內外的孤品與珍品。首都博物館館藏的各類文物總計 8.3萬余件,其中一級品305件。藏品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北京地區出土文物,從新石器時代、商周以至遼、金、元、明、清各代。館藏珍品如京郊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銅器「堇鼎」,通高62厘米,重41.5千克,內壁有銘文4行26字,對研究北京古代歷史有重要作用。此外還有「伯矩鬲」,「碧玉版十三行」等。
首都博物館內設基本陳列、精品陳列和臨時展覽。
基本陳列有《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是首都博物館展陳的核心,表現了恢宏壯麗的北京文化,不斷遞升並走向輝煌的都城發展史,成為創建國內一流博物館的品牌陳列。
精品陳列有《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教藝術精品展》、《書房珍玩精品展》。這七個館藏精品展覽和《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對北京文化展現的補充和深化。
以上展覽共展出館藏文物5622件。
臨時展覽是研究與觀賞北京文化與其它地區文化、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關系的舞台。
參觀信息
[編輯本段]
開放時間:
09:00—17:00(16:00停止售票,周一閉館)
門票價格:
免費參觀。社會公眾參觀首都博物館需事先預訂免費參觀票,事先未預約的觀眾恕不接待參觀。
交通信息
一、地鐵:1號線木樨地站。
二、公交線路:
1、4、52路工會大樓站
37路三里河東路南口站
650、45、26、727、717路白雲路站
114路電車白雲路站
3. 求參觀首都歷史博物館的觀後感(要快)600字左右
從93年來北京上大學,到現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來,每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朴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後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築;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像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4. 北京與三國有關的歷史博物館
北京城西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軍博展覽大樓一層東側專門安排了三個展廳,作為「中國歷代軍事陳列」,從先秦一直到中華民國,梳理了中國四千多年來的軍事戰爭史,以歷代戰爭和軍隊建設為主線。
包括戰爭實踐、軍事制度、兵器裝備、軍事思想等。熱愛歷史,特別是軍事史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開篇就是《孫子兵法》的名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里,擺放著一張設計圖紙,它記錄著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之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建設歷程。
作為「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承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一項極其光榮的任務。那段艱苦卓絕的建設歷程,對通用技術集團新興公司所屬新興建設而言,不僅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更是一份代代相傳、鼓舞人心的驕傲與榮光。
5. 首都博物館展廳詳細介紹
首都博物館的常設展覽有兩個基本陳列和8個專題展。
此外還有大量臨展,展期較短。其中最近的一個是:讀城——追尋歷史上的北京城池,位於O展廳(地下一層水景庭院)
1.基本陳列
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
位於方形展廳二層 C廳
該展覽以深厚的北京文化為主線,以時代演進為順序,展現了北京從原始聚落到形成城市,從北中國的政治中心躍升為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都城、人民共和國首都的歷史進程。 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成為一本了解北京歷史文化的立體教科書。
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
位於方形展館五層 F廳
該展覽主題是「胡同人家」,通過展示胡同鄰里的婚育、節慶等活動,表現清末、民初老北京人的生活習俗和各種禮儀。
2.專題展
千年寶藏 盛世重光—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
位於圓形展廳六層 L廳
該展覽遴選出北京古代遺存的部分佛塔文物進行展出,以期展現古都北京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獨特的佛教文化風貌,以及建築、雕塑和各種工藝等發展水平。
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
位於方形展廳四層 E2廳
該展覽充分展示了北京各歷史時期出土及傳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國古代陶瓷發展史各階段及當時北京歷史的發展軌跡,集中體現了中華瑰寶——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的歷史風貌。
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
位於方形展廳四層 E1廳
該展覽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我國漢藏佛像藝術的歷史風貌及北京地區佛教文化的豐厚底蘊。
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
位於圓形展廳五層 K廳
該展覽從展現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發,反映了北京地區的玉器發展史和藝術特色。
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
位於圓形展廳四層 J廳
該展覽以中原文化與北方草原文化青銅器的對比、西周與東周青銅器的對比作為貫穿展覽的兩條軸線,通過展示北京地區獨特的青銅文化面貌,將北京地區在中國古代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歷史地位呈現出來,展示了北京地區青銅器多元文化並存的特徵。
6. 北京市中國國家博物館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集合了各地的文化精髓。在這里,你不僅能看到陝西的兵馬俑,還能看到四川的三星堆面具、圓明園的獸首等,許多課本中的國寶真切地擺在眼前,參觀時就像翻閱一本活的教科書。博物館分為五層,共有48個展廳,展廳面積非常大,而且展品極多,其中不乏罕見的國寶級精品。整個國博細細看下來至少需要一天,不僅是一場長知識的頭腦風暴,單是一路走下來都是件很考驗體力的事兒。進入博物館後,直奔地下一層的《古代中國》展廳,這里的展品按照遠古到明清時期的時代更迭的順序排列,像一部中國通史,整個國博的精華都在這里。參觀時記得從展廳北側序廳的入口進入,這樣便可以從遠古時期開始順序瀏覽,不然就該從明清往回「穿越」了。即使你對文物不太了解,在這里你也一定能看到許多似曾相識的文物,比如:人面魚紋彩陶盆、仰韶鷹形陶鼎、紅山文化玉龍、擊鼓說唱陶俑、商周四羊方尊、西漢兵馬俑彩俑、成化鬥彩罐、明萬曆太後鳳冠等等,精美程度堪稱中華文明的精華,非常養眼。從《古代中國》出來,乘電梯來到位於三樓中央大廳的《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展廳,青銅展的鼎也是國博的看點之一,尤其是被譽為「中華第一鼎」的司母戊鼎(後母戊鼎)、商代最大的圓鼎子龍鼎、內壁有近300字銘文的大盂鼎,渾厚而精湛,我國青銅時代的巔峰之作都集中在這里了。如果還有時間,可繼續瀏覽三層的其它專題陳列,包括佛造像、玉器、錢幣、瓷器等,可挑選幾個感興趣的參觀。如果對近現代史感興趣,推薦前往一層、二層的《復興之路》展廳,這里的展品也是按照時代順序排列的,是從鴉片戰爭到現代社會的縮影。此外,在一層的館藏現代經典美術作品陳列可看到著名的《開國大典》油畫。以上這些常設陳列每天都有專業講解員和志願者提供定時免費講解,每個陳列的講解時間大約在1.5-2小時,到時在展廳入口等候即可。這樣比較容易抓到重點,也能更好地了解展品背後的故事。每周的志願者講解排班安排會在官網上更新,推薦提前了解後合理安排游覽時間: 。聽完講解,你可以自己隨意在展廳內逛逛,或者看看此時感興趣的臨時展覽。如果有小朋友一起來,推薦預約教育體驗區的活動,通過繪畫、手工製作等形式讓歷史生動起來,對小朋友是很好的啟蒙。尤其是在寒暑假等節假日,還會推出有趣的專題活動。時間、內容和報名方式可關注博物館官網: 。博物館一層有茶室和咖啡廳,可以在此喝點東西小憩一下,也有小店能買到一些三明治之類的簡餐。若參觀較久建議帶一些干糧,自帶的飲料經本人試喝後可以帶入場館,食品經安檢後也能帶入,但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在休息區飲食。參觀完國家博物館後,可以繼續在天安門廣場看、等景點。如果是下午結束遊玩,還能在天安門廣場上等待降旗儀式,晚上去逛逛,吃烤鴨。1. 現場領票可能排隊較久,而且有時會因限流無法領取,推薦通過網路或簡訊方式提前預約,現場刷身份證便可自助取票,方便很多。 2. 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提供定點免費講解,按時在相關展廳等候即可。也可租賃語音導覽器(30元,押金100元)。 3. 館內常設展覽可拍照,但不可使用閃光燈和三腳架。臨展若不可拍照,將在展廳門口及展廳內設立明顯提示標識,請注意查看,或咨詢展廳服務人員。 4. 博物館內提供存包服務,按行李大小收費2-10元/次不等,所存行李需在當日17:00前取出。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7. 首都博物館的場館特色
收藏、展示、研究是博物館三大主要任務,首博新館充分吸納和採用了當今世界博物館建設的先進技術,在這三方面達到了國內一流的水準。
智能化
智能化工程——展廳安裝智能化控制溫濕度的空調系統,保證展廳內觀眾活動的空間是舒適的溫濕度,而展櫃內保持利於文物保護的溫濕度;在文物庫房則是根據不同材質的文物庫區提供不同的溫濕度。館內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含停車庫管理和燈光照明控制)、消防監控與自動滅火系統(含應急廣播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音響燈光聯動控制系統,全面實現智能化;其中自動滅火還針對文物易損怕水的特性做出特殊設計。
數字化
數字化博物館建設——首博數字化建設項目是全國文博界的創新工程:
(1)博物館信息資源建設實現完整框架的數字化技術方式;藏品管理實現數字化管理;
(2)展覽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作為輔助手段,在展覽必要位置設置多幕投影、幻影成像、虛擬現實影像、數字影片等多種多媒體展示項目,以強化展覽效果;打破了以往展陳教科書式的乏味與單調;
(3)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基於博物館各專業子系統基礎之上的服務於全館各部門及觀眾(包含在館外觀眾)的綜合信息平台。
首都博物館數字化專業子系統包括:文化遺產信息管理系統、多媒體展示後台管理系統、首都博物館網站等11項。
多媒體展示
多媒體展示——在展陳中,廣泛使用多媒體展示手段,如多幕投影(在國際博物館領域首次使用)、幻影成像、數字電影,強化展陳效果,深化實物展品信息的傳達,完全打破了以往歷史文物類展陳教科書式的乏味與單調。
環保節能
環保、節能——採用蒙皮式非晶體柔性太陽能發電板,是國內第一家採用太陽能電源的博物館和文化場館。館內還採用節能燈具、膠體電池EPS應急電源;館內裝飾材料和展櫃等展覽用品均為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環保產品。
文物修復
文物修復——引進成套先進的文物保護和修復設備,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文物保護與修復水平,使首都博物館成為中國北方地區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 以完善先進的設備設施為基礎,以人性化服務理念為原則:
接待服務——擁有多語種服務咨詢、物品寄存櫃、公共飲水台、休息座椅、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等。並為殘障人准備了殘障人電梯、輪椅、殘疾人電話;為嬰兒准備了嬰兒室、童車等。同時配備了6台為殘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動的人使用的觸摸屏。
導覽與講解服務——為觀眾免費提供多語種導覽圖、展覽的中英文版展覽彩頁;提供多語種講解員講解、專家講解專場;觸摸屏查詢電腦、多語種智能化語音導覽機,以及在全國率先採用的多語種個人掌上電腦(PDA)導覽。
中央禮儀大廳大屏幕——採用目前國際上最高解析度的全彩色大屏幕,播放介紹首博展陳、臨時展覽和北京歷史名勝的數字影片;採用雙基色大屏幕以文字方式播放展陳與服務信息。
教育與互動式服務——館內常年舉辦專題講座、少兒主題活動、動手體驗項目、互動多媒體項目等。
休閑經營服務——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首都博物館作為一座現代化的綜合博物館,必將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開展對外文化交流,為首都北京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完善的功能
首博新館不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設施,同時也是北京地區文物保護、文物研究、面向公眾和廣大青少年傳播愛國主義精神、歷史及科學知識的基地,還是北京市舉辦禮儀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人民群眾旅遊和休閑的理想去處。
中央禮儀大廳——面積2000餘平方米、高度34米,其裝飾中國文化特徵突出、現代氣息濃郁,是舉行禮儀活動和大型文化活動的理想場所;
展廳——不同類型展廳相對獨立,既便於觀眾有選擇地參觀、縮短參觀路線,又便於安防管理。寬闊的展廳面積和充足的高度,也為豐富多樣的展陳設計提供了理想空間。3000餘平方米的臨時展廳將為國內、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溫濕度控制系統、安防消防系統,為舉辦最珍貴級別的文物展提供了條件。
文物庫房——面積充足、分隔合理;安防消防設施先進、完備;擁有10噸液壓電梯,文物運輸車可從地面運到地下二層庫房,目前為中外博物館所獨有。
多功能會議廳——具有多語種同聲傳譯、數字電影播放、會議表決系統、會議廳專用網站等國內最先進的設施。
數字放映廳——超寬視角弧形銀幕,可播放高清晰數字影片,該設備解析度為國內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輝煌的北京》;今後將製作立體數字影片。
8. 去北京博物館的感受怎麼寫。
今天氣溫很宜人,沒有了周四的寒冷,我決定去參觀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6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貴文化遺產於當代建築成就於一體,是一座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年接待觀眾能力超過100萬人次。北京國寶薈萃,首都博物館收藏了一大批極具文化和藝術欣賞價值的歷史文物。在這里,觀眾不僅可以看到歷代宮廷古瓷,還可以欣賞名家翰墨;從溫潤玉器中體會古人對平安生活的嚮往,從古樸的青銅器遙想燕趙悲歌。新首都博物館擁有3000多平方米的臨時展廳,陳列了《古都北京歷史文化與城建》、《古都北京藝術精品展》、《京劇文化展》《京都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另外地下一層還有潘玉良畫展,可謂是民族文化遺產的集中展示。
我逐一參觀了每一層的展覽。我對歷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先參觀了歷史文化展覽。從戰國時代一直到民國解放時期的歷史文物一一陳列在櫥窗中,貨幣、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專用物品都展示在觀眾眼中。清朝盛世時期的街市微縮景觀圖全部用木頭雕刻,做工精細,工程繁雜,陳列了皇帝身穿的龍袍,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與辛勞。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當考究,筆筒、帶勾、鳳釵、金簪、金鏨花飾件、紋鐲等全部是純金做的,顯示了皇室生活的奢華,這些是當時的百姓望塵莫及的啊!
四層是藝術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這里一覽無遺了,彩瓷、青花、黃釉等種類繁多,我對這種古董沒有什麼研究,只能停留在看的水平,看哪個好看就行,我拍了兩張比較喜歡的,一個是松石粉彩多穆壺,還有鏤空六方套瓶,這兩種都應該算彩瓷,當然還有喜歡的,但手機屏幕小拍不下了,有些許遺憾。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一進入這個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個仿搭的戲樓,裡面在介紹京劇的角色、行當,我沒有坐在那裡看,繼續參觀,從左邊看是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的演出資料以及他演出時所穿著的戲服,做工精緻,保存完好。右邊是京劇的臉譜及角色,因為我對京劇不是特別懂所以就不多介紹了,說錯了就是對國粹的褻瀆了。
還是看看民俗文化展覽吧,還是民俗最貼近百姓生活了,這一點無論何時都是讓人懷念的。這也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這是西方國家所沒有的,許多外國觀眾對這些老北京京腔京韻的文化也是感到驚奇不已的。當我進入這個展廳時,感覺像回到了老北京,親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這里立刻感覺到了做個北京人的自豪與驕傲。老北京的結婚習俗、過年習俗、包括生子的習俗讓我們這些生長在80後的人感到新鮮。結婚在老北京是件很繁復的程序迎親儀仗隊、抬婚轎、抬聘禮、洞房花燭等一系列的程序,雖然繁復但熱鬧非凡,新娘要穿鳳冠霞披,女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就在這熱鬧非凡的氛圍中完成了。
這次參觀令我大長見識,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館濃縮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精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9. 北京博物館排名是怎樣的
北京博物館排名: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
1、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10. 北京市首都博物館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首都博物館共七層,主要分為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等展廳。游覽時無須局限於個別幾件文物,而是通過參觀首博,了解到北京三千年古城、八百年都城的城市發展史,以及老北京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這些是首博的亮點之處。基本陳列是首都博物館的核心陳列,包括《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和《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兩部分。 位於博物館方形展廳二層,使用文物和圖片,展示了北京從一個北方邊塞發展成王朝的都城,直至新中國首都的漫漫道路。 位於方形展廳的五層,該展覽採用最具北京民俗特色的元素符號——胡同和四合院來反映展覽的主題。通過展示胡同鄰里的婚育、節慶等活動,表現清末民初老北京人的生活習俗和各種禮儀。首都博物館在不同的展廳還設有各種專題陳列,包括有:《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等等,這些展覽陳列,是對北京文化展現的補充。各專題陳列的位置,在博物館大廳指示牌中有詳細的標明,也可以在官網查詢:。位於圓形展廳一層的數字放映廳,目前每天都播放高清晰數字影片《輝煌的北京》(片長十幾分鍾),以簡明清晰的手法演繹古都北京的輝煌,每天七場(9:30、10:30、11:30、13:10、14:10、15:10、16:10),也可參照官網:。首都博物館建築本身也非常有特色, 在建築內部建有下沉式的竹林庭院,古樸的中式牌樓等景點小品。館內還設有咖啡廳、餐廳、寄包處等服務設施。參觀首都博物館是免費的,但是需要事先預約,可以通過電話或者網路進行預約,個人預約電話:010-63393339,預約網址:,每人每次預約不能超過五張,遊客在博物館北門領票(憑預約號或預約時使用的有效證件)參觀。首都博物館博提供免費的語音導覽設備,有中英兩種語言,憑本人有效證件在禮儀大廳咨詢台辦理。博物館另外還安排專職講解員為觀眾提供中文免費講解服務,每場講解90分鍾左右,每天的講解時間和展廳可見禮儀大廳公告。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首都博物館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